第1講物質的分類及轉化(課件)-2024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課件講義習題(全國通用)_第1頁
第1講物質的分類及轉化(課件)-2024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課件講義習題(全國通用)_第2頁
第1講物質的分類及轉化(課件)-2024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課件講義習題(全國通用)_第3頁
第1講物質的分類及轉化(課件)-2024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課件講義習題(全國通用)_第4頁
第1講物質的分類及轉化(課件)-2024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課件講義習題(全國通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講物質的分類及轉化化學蟲子工作室榮譽出品第一單元

物質及其變化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能依據(jù)物質類別和元素價態(tài)列舉某種元素的典型代表物。能利用電離、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概念對常見的反應進行分類和分析說明。

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

通過學習建立以下思維模型:(1)基于具體物質、具體性質和反應的類比思維;(2)基于一類物質一般性質的概括思維;(3)基于離子的性質和反應的微觀概括思維;(4)基于化合價升降的氧化還原思維;(5)綜合離子反應和價態(tài)升降的氧化還原反應的多角度思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能從物質類別、元素價態(tài)的角度,依據(jù)復分解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原理,預測物質的化學性質和變化,設計實驗進行初步驗證,并能分析、解釋有關實驗現(xiàn)象;能從類別和元素價態(tài)變化的視角說明物質的轉化路徑1.了解分子、原子、離子等概念的含義;了解原子團的定義。2.理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3.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單質和化合物、金屬和非金屬的概念。4.理解酸、堿、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lián)系。5.了解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膠體的區(qū)別?;瘜W必備知識目標導航

物質的組成和分類

物質的性質和變化

分散系膠體

鏈接高考本節(jié)目錄【基礎重現(xiàn)】考點一

物質的組成與分類1.物質的組成名稱含義原子、分子和離子①原子是

化學變化

?中的最小微粒。②分子是保持物質

化學性質

?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過共價鍵構成,但稀有氣體是單原子分子。③離子是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化學變化

化學性質

(1)基礎概念辨析名稱含義元素具有相同

核電荷數(shù)

?(即質子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在自然界中存在

游離態(tài)

?和

化合態(tài)

?兩種形式單質和化合物①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②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純凈物和混合物①純凈物:由同種

單質

?或

化合物

?組成的物質。②混合物:由幾種不同的單質或化合物組成的物質同素異形體同種元素形成的幾種性質不同的單質。物理性質差別較大;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屬于

化學

?變化核電荷數(shù)

游離態(tài)

化合態(tài)

單質

化合物

化學

考點一

物質的組成與分類考點一

物質的組成與分類(2)原子通過不同途徑構成物質(3)元素在物質中的兩種存在形態(tài)①游離態(tài):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狀態(tài)。

②化合態(tài):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狀態(tài)。

(4)同素異形體單質化合物不同單質不同相似化學考點一

物質的組成與分類2.物質的分類(1)交叉分類法(對同一物質用多個標準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分類結果存在交叉關系)鈉鹽硫酸鹽考點一

物質的組成與分類(2)樹狀分類法(按不同層次對物質進行逐級分類,各層次之間屬于包含關系)氧化物酸堿鹽考點一

物質的組成與分類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2022·浙江卷]液化石油氣是純凈物

(

)(2)[2022·湖北卷]C60在高溫高壓下可轉變?yōu)榫哂幸欢▽щ娦?、高硬度的非晶態(tài)碳玻璃,該碳玻璃與C60互為同素異形體

(

)×[解析]液化石油氣是多種烴組成的混合物?!?3)[2021·湖南卷]糖類、蛋白質均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

)×[解析]糖類中單糖、低聚糖等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4)

[2021·天津卷]Na2SO4是含有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

(

)√隨堂檢測混合物概念辨析(1)氣體混合物:空氣、水煤氣(CO和H2)、爆鳴氣(H2和O2)、天然氣(主要成分是CH4)、焦爐氣(主要成分是H2和CH4)、高爐煤氣、石油氣、裂解氣。(2)液體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水玻璃、福爾馬林、濃硫酸、鹽酸、汽油、植物油、膠體。(3)固體混合物:大理石、堿石灰、漂白粉、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水泥、合金、鋁熱劑。考點一

物質的組成與分類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方法從宏觀上判斷有新物質生成的是化學變化,反之為物理變化從微觀上判斷有舊化學鍵斷裂,同時有新化學鍵形成的是化學變化;只有化學鍵斷裂的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NaCl晶體的熔化考點二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基礎重現(xiàn)】一般情況下,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的轉化關系可簡單表示如下:2.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的轉化關系[注意]物質間轉化的5個常見易錯點①S燃燒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②Al2O3、SiO2、Fe2O3與H2O不反應,不能直接轉化為Al(OH)3、H2SiO3、Fe(OH)3;③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④Fe與Cl2反應不能直接生成FeCl2;⑤Fe與H+、Cu2+、S、I2反應不能直接生成Fe3+。3.不同類別的無機物之間轉化的一般規(guī)律(1)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金屬單質

堿性氧化物

鹽如:Na

Na2O

NaOH

Na2SO4符合上述轉化關系的常見金屬有Na、K、Ca、Ba等,但Mg、Fe、Al、Cu等不符合上述轉化關系。(2)非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非金屬單質

酸性氧化物

鹽如:S

SO2

H2SO3

Na2SO3符合上述轉化關系的常見非金屬有C、S、P等,但N、Si等不符合上述轉化關系。(3)常見物質的轉化規(guī)律①.“易溶制難溶”規(guī)律如Na2SO4溶液與BaCl2溶液反應,其離子方程式為Ba2++SO===BaSO4↓。②.“難揮發(fā)制易揮發(fā)”規(guī)律如濃磷酸與NaBr固體反應:分類實例離子方程式酸CH3COONa+HClCH3COO-+H+===___________堿FeCl3+NaOHFe3++3OH-===____________氧化劑Cl2+KICl2+2I-===I2+2Cl-還原劑Fe+CuSO4Cu2++Fe===Cu+Fe2+③.“強制弱”規(guī)律CH3COOHFe(OH)3↓

4.化學反應的分類(1)

[2022·廣東卷]乙酸鈉過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并放熱的過程僅涉及化學變化(

)(2)

[2022·浙江卷]通過石油的常壓分餾可獲得石蠟等餾分,常壓分餾過程為物理變化(

)×[解析]乙酸鈉過飽和溶液析出晶體發(fā)生物理變化?!羀解析]石油經常壓分餾后得到的未被蒸發(fā)的剩余物為重油,重油經減壓分餾可以得到柴油、石蠟、燃料油等。(3)用雞蛋殼膜和蒸餾水除去淀粉膠體中的食鹽不涉及化學變化(

)√(4)激光法蒸發(fā)石墨得C60發(fā)生的是化學變化()√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隨堂檢測考點三

分散系

膠體1.分散系(1)概念: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

?所形成的混合物。(2)分類:①根據(jù)

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

?將分散系分為溶液、濁液和膠體,直觀表示如下:把一種(或多種)物質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

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

【基礎重現(xiàn)】考點三

分散系

膠體【基礎重現(xiàn)】②若按分散質或分散劑的狀態(tài)分類,可分為9種分散系,如圖:煙屬于______分散系;霧屬于_____分散系;懸濁液屬于_______分散系;合金屬于______分散系。固氣液氣固液固固分散系溶液膠體濁液分散質粒子單個小分子或離子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體巨大數(shù)目的分子集合體性質外觀均一、透明均一不均一、不透明穩(wěn)定性______較穩(wěn)定不穩(wěn)定能否透過濾紙不能能否透過半透膜______不能不能鑒別無丁達爾效應有丁達爾效應靜置分層或沉淀(3)三種常見分散系對照能能能穩(wěn)定考點三

分散系

膠體2.膠

體(1).本質特征:分散質粒子的直徑為___________。(2).制備Fe(OH)3膠體的實驗①操作圖示1~100nm②操作: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氯化鐵飽和溶液

?,繼續(xù)煮沸至液體呈

紅褐色

?,停止加熱,即制得Fe(OH)3膠體。

氯化鐵飽和溶液

紅褐色

考點三

分散系

膠體考點三

分散系

膠體按分散劑狀態(tài)氣溶膠霧、云、煙液溶膠Fe(OH)3膠體、蛋白質溶液固溶膠煙水晶、有色玻璃按分散質粒子膠體分散質粒子是很多小分子或離子的集合體,如Fe(OH)3膠體分子膠體分散質粒子是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3)膠體的分類丁達爾效應可見光束通過膠體時,會出現(xiàn)一條光亮的“______”的現(xiàn)象(應用:鑒別溶液和膠體)聚沉膠體粒子聚集成較大顆粒,形成沉淀從分散劑里析出的過程。使膠體聚沉的方法:①加入電解質;②加入與膠粒帶相反電荷的膠體;③加熱(應用:三角洲的形成;明礬、鐵鹽溶液凈水;鹽鹵制豆腐)電泳在電場作用下,膠體粒子在分散劑中作定向移動的現(xiàn)象。如帶正電荷的Fe(OH)3膠體粒子向陰極移動(應用:工廠靜電除塵)滲析膠體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而溶液中的溶質分子或離子可以透過半透膜的現(xiàn)象(應用:除去膠體中的電解質)(4)膠體的性質及應用通路(1)

[2022·廣東卷]FeCl3水解可生成Fe(OH)3膠體,故FeCl3可用作凈水劑(

)(2)[2021·湖北卷]將盛有Fe(OH)3膠體的燒杯置于暗處,用紅色激光筆照射燒杯中的液體,在與光束垂直的方向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

)√√(3)明礬溶于水并水解形成膠體,可用于凈水(

)√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隨堂檢測特別提示(1)常見的凈水劑:KAl(SO4)2·12H2O、FeCl3·6H2O等,其凈水原理是Al3+、Fe3+水解分別生成Al(OH)3膠體、Fe(OH)3膠體而達到凈化水的目的。(2)膠體具有介穩(wěn)性的主要原因是膠體粒子可以通過吸附帶電粒子而帶有電荷,且同種電荷相互排斥,不易聚集成較大的顆粒。(3)丁達爾效應是物理變化而不是化學變化。(4)膠體不帶電,膠體中的膠粒能夠吸附體系中的帶電粒子而使膠粒帶電荷,但整個分散系仍呈電中性。(5)膠體聚沉屬于物理變化,如蛋白質的鹽析就屬于膠體聚沉現(xiàn)象。但蛋白質的變性不屬于膠體的聚沉,此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1.[2022·湖南卷]化學促進了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下列敘述中沒有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石膽能化鐵為銅”B.利用“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制備純堿C.科學家成功將CO2轉化為淀粉或葡萄糖D.北京冬奧會場館使用CO2跨臨界直冷制冰D鏈接高考

2.(2022·浙江6月選考)下列消毒劑的有效成分屬于鹽的是(

)A.高錳酸鉀溶液B.過氧乙酸溶液C.雙氧水D.醫(yī)用酒精解析:A

高錳酸鉀屬于鹽,A項正確;過氧乙酸屬于酸,B項錯誤;雙氧水的有效成分H2O2屬于氧化物,C項錯誤;乙醇屬于有機物,不屬于鹽,D項錯誤。鏈接高考3.[2022·遼寧卷]北京冬奧會備受世界矚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冰壺主材料花崗巖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B.火炬“飛揚”使用的碳纖維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C.冬奧會“同心”金屬獎牌屬于合金材料D.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B鏈接高考[解析]花崗巖以石英、云母和長石為主要成分,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A正確;碳纖維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B錯誤;金屬獎牌屬于合金材料,C正確;聚乙烯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D正確。4.(2022·廣東高考)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神舟十三號順利往返、“天宮課堂”如期開講及“華龍一號”核電海外投產等,均展示了我國科技發(fā)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冬奧會“飛揚”火炬所用的燃料H2為氧化性氣體B.飛船返回艙表層材料中的玻璃纖維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C.乙酸鈉過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并放熱的過程僅涉及化學變化D.核電站反應堆所用鈾棒中含有的235U與238U互為同位素解析:D

在H2與O2反應過程中,H2是還原性氣體,A項錯誤;玻璃纖維的主要成分是SiO2,B項錯誤;乙酸鈉過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從無結晶水的狀態(tài)變?yōu)槿弦宜徕c,是化學變化,但物質由液體變?yōu)楣腆w,屬于物理變化,C項錯誤;235U與238U的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二者互為同位素,D項正確。92929292鏈接高考5.(2022·浙江6月選考)下列物質對應的化學式正確的是(

)A.白磷:P2B.2-甲基丁烷:(CH3)2CHCH2CH3C.膽礬:FeSO4·7H2OD.硬脂酸:C15H31COOH解析:B

白磷的化學式為P4,A項錯誤;2-甲基丁烷的化學式為(CH3)2CHCH2CH3,B項正確;膽礬的化學式為CuSO4·5H2O,C項錯誤;硬脂酸的化學式為C17H35COOH,D項錯誤。鏈接高考6.(2021·廣東高考)廣東有眾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廣東剪紙、粵繡、潮汕工夫茶藝和香云紗染整技藝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廣東剪紙的裁剪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B.沖泡工夫茶時茶香四溢,體現(xiàn)了分子是運動的C.制作粵繡所用的植物纖維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染整技藝中去除絲膠所用的純堿水溶液屬于純凈物解析:D

剪紙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不涉及化學變化,A正確;茶香四溢說明有香味的分子在空氣中擴散,體現(xiàn)了分子是運動的,B正確;植物纖維是纖維素,其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正確;純堿水溶液是碳酸鈉和水的混合物,不是純凈物,D錯誤。鏈接高考1.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1)傳統(tǒng)文化涉及“物質”的判斷根據(jù)文言文信息分析物質的性質,判斷是哪種物質。例如:“有硇水者,剪銀塊投之,則旋而為水”,“硇水”指的是硝酸;“鼻沖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