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_第1頁
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_第2頁
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_第3頁
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_第4頁
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

:盧秀霞龍曉英丁鋼袁飛陳金愛陳秋偉張海龍

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

避開網(wǎng)狀內皮單核細胞吞噬系統(tǒng)(MPS)吞噬而延長辣椒堿體內作用時間,改善辣椒堿生物學性質,最終達到起效快、鎮(zhèn)痛時間長、副作用低的目的,為擴大辣椒堿臨床應用供應依據(jù)。

1儀器與試藥

1.1儀器

辣椒堿原料(貴州安順生達生物科技開發(fā)公司,純度≥97%,批號20240503),辣椒堿對比品(SIGMA公司,純度≥97%,批號2069698),中鏈脂肪酸三甘油酯(MCT,德國SasolGermanyGmbH,iv級,批號061224),吐溫80(上海申宇醫(yī)藥有限公司,藥用級,批號080201),豆磷脂(上海金伴藥業(yè)有限公司,藥用級,批號021109),葡聚糖SephadexG50(北京拜爾迪生物公司,批號17004302),丙二醇(天津市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批號071012),色譜甲醇(天津四友化學試劑廠),超純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方法與結果

2.1納米乳處方篩選

2.1.1納米乳的制備稱取適量的藥物、油、乳化劑、助乳化劑,攪拌混勻,50℃水浴加熱溶解,得勻稱透亮?????的溶液;在磁力攪拌下將此溶液逐滴加入60~65℃蒸餾水中乳化。2.1.2油、表面活性劑種類分別以大豆油、MCT、油酸乙酯為油相,吐溫80、泊洛沙姆F68、豆磷脂為乳化劑,考察外觀及700nm透光率(此波長藥物、輔料自身無汲取,透光率僅與乳滴大小成反比),初步篩選乳劑的組成,結果見表1。結果表明:乳化劑與油的質量比為4∶1時,乳化劑的乳化力量由強到弱排列是:吐溫80>泊洛沙姆F68>豆磷脂,故選擇吐溫80為乳化劑;油相被乳化由強到弱排列是:油酸乙酯≈MCT>大豆油,而MCT已被歐洲藥典準許用于注射劑,且已有上市產(chǎn)品[12]436-439,故選擇MCT為油相。

表1油相、表面活性劑種類對粒徑的影響(略)

Table1Effectofoilphaseandsurfactantsonparticlesize

2.1.3表面活性劑用量吐溫80與MCT按不同質量比,分別以4∶1、3∶1、2.5∶1、2∶1、1∶1混合,按“2.1.1”項制備,考察外觀及700nm透光率,結果見表2。結果表明:在MCT與丙二醇的量、制備工藝相同前提下,吐溫80∶MCT≥2.5∶1時能形成微乳。因此,選擇吐溫80∶MCT=2.5∶1作為表面活性劑與油最低比例。

2.1.4復合乳化劑比例固定(吐溫80+豆磷脂)∶MCT=2.5∶1,將吐溫80與豆磷脂按不同質量比混合,考察方法同“2.1.3”項,結果見表3。結果表明:當吐溫80∶豆磷脂≥2∶1時能形成微乳。為削減吐溫80的用量,選擇吐溫80∶豆磷脂=2∶1為復合乳化劑比例。

2.1.5油濃度固定吐溫80∶豆磷脂∶MCT=0.25∶0.125∶0.15,按“2.1.1”項制備,考察MCT不同濃度時的包封率。由表4可見,辣椒堿納米乳包封率隨MCT濃度的增大而相應提高,當MCT濃度上

...

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

升至1.50%,包封率為85.22%,符合藥典的相關規(guī)定(包封率>80%)。

2.2納米乳制備工藝優(yōu)化

2.2.1乳化溫度選擇將藥物、油、復合乳化劑、助乳化劑按處方量混勻,50℃水浴加熱溶解,得勻稱透亮?????的溶液,在磁力攪拌下將此溶液分別逐滴加入60~65℃與常溫(25℃)蒸餾水中乳化30min。辣椒堿納米乳包封率結果見表5。結果表明:60~65℃乳化的包封率略高于常溫乳化。為簡化生產(chǎn)工藝,選擇常溫(25℃)乳化。

表2油與表面活性劑比例對粒徑的影響(略)

Table2Effectoftheproportionbetweenoilandsurfactantsonparticlesize

表3復合乳化劑比例對粒徑的影響(略)

Table3Effectoftheproportionofpositeemulsifiersonparticlesize

表4油濃度對辣椒堿納米乳包封率的影響(略)

Table4Effectofoilconcentrationonentrapmentefficiencyofcapsaicinnanoemulsion

2.2.2油、水滴加挨次將藥物、油、復合乳化劑、助乳化劑按“2.2.1”項制備勻稱透亮?????的溶液,在磁力攪拌下,分別將此溶液逐滴加入25℃蒸餾水中,以及將25℃蒸餾水一次傾入該溶液中乳化30min,包封率結果見表6。結果表明:油、水滴加挨次對包封率影響不大??紤]今后工業(yè)生產(chǎn)更簡潔,選擇蒸餾水一次傾入油中乳化的方式。表5溫度對辣椒堿納米乳包封率影響(略)

Table5Effectoftemperatureonentrapmentefficiencyofcapsaicinnanoemulsion

表6制備工藝對辣椒堿納米乳包封率影響(略)

Table6Effectofpreparationtechnologyonentrapmentefficiencyofcapsaicinnanoemulsion

2.3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

依據(jù)辣椒堿納米乳處方設計與工藝討論結果,結合注射劑的制備工藝,擬定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制備工藝如下:按處方量稱取辣椒堿、油、乳化劑、助乳化劑,50℃水浴加熱溶解,得勻稱透亮?????的溶液;在磁力攪拌下,將常溫蒸餾水(0.22μm濾過滅菌)傾入該溶液乳化30min,形成淡黃色、澄清透亮?????的辣椒堿納米乳。于干凈環(huán)境下,0.22μm微孔濾膜過濾辣椒堿納米乳,將續(xù)濾液灌裝在已滅菌的2mL、5mL安瓿中,拉封。將灌封好的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121℃、0.1MPa熱壓滅菌15min,即得。

2.4形態(tài)與粒徑測定

2.4.1形態(tài)測定取適量辣椒堿納米乳,滴在覆有支持膜的銅網(wǎng)上,靜止10min后用濾紙片吸干,滴加1~3%磷鎢酸溶液于銅網(wǎng)上負染5min,自然揮干,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看并拍攝照片,結果見圖1。結果表明:納米乳劑中的乳滴呈類球形,粒徑分布勻稱。

圖1辣椒堿納米乳透射電鏡照片(×50000)(略)

Figure1Transmissionelectronphotographofcap

...

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

saicinnanoemulsion(×50000)

2.4.2粒徑大小與分布測定取辣椒堿納米乳適量,采納動態(tài)光散射(dynamiclightscattering,DLS)原理的Nip380/ZLS激光粒度/動電位分析儀測定,其粒徑與粒度分布見圖2。結果表明:辣椒堿納米乳的平均粒徑6.16nm,多分散系數(shù)0.307,粒度分布勻稱。

圖2辣椒堿納米乳粒徑分布圖(略)

Figure2Particlesizedistributionofcapsaicinnanoemulsion

2.5動電位測定

測定3批辣椒堿納米乳的pH值,每批測定3次,取平均值。3批乳劑的pH值分別為5.45、5.43、5.45,符合靜脈注射劑對pH值的要求。

圖3辣椒堿納米乳動電位分布圖

Figure2Zetapotentialmicroscopedistributionofcapsaicinnanoemulsion

2.7辣椒堿納米乳含量測定

2.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應性試驗

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

sp;色譜柱為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流淌相為甲醇水磷酸(體積比70∶30∶0.1);熒光檢測波長為λex=283nm,λem=310nm;流速為1.0mL·min-1;進樣量為20μL。辣椒堿保留時間12.3min,理論塔板數(shù)4156,拖尾因子1.13,峰形對稱,色譜圖見圖4A。

2.7.2樣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0.10mg辣椒堿對比品,無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取該液1.0mL,無水乙醇稀釋至10mL,搖勻,制得1.0μg/mL辣椒堿對比液。精密量取0.004%辣椒堿納米乳0.30mL(約相當于辣椒堿12μg),無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超聲混勻,制得1.2μg/mL辣椒堿供試液。精密量取不含辣椒堿的空白納米乳0.30mL,同法制得陰性對比液。

2.7.3方法專屬性考察分別量取對比液、供試液及陰性對比液20μL,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結果表明,空白基質無干擾,且供試液與對比液保留時間基本全都,見圖4。

圖43種樣品溶液熒光HPLC圖(略)

Figure4FluorescenceHPLCofthreesamples

2.7.4標準曲線繪制精密稱取辣椒堿對比品0.20mg于10mL容量瓶中,無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得20μg/mL辣椒堿標準儲備液。精密吸取該儲備液0.1、0.3、0.4、0.5、1.0、2.0、3.0mL置10mL容量瓶中,無水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制得系列濃度對比液。分別進樣20μL,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以對比液質量濃度(ρ)為橫坐標,峰面積(A)為縱坐標,計算回歸方程為:A=4×106ρ-224614,r=0.9997,結果表明辣椒堿在0.20~

...

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

6.00μg/mL范圍內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以信噪比(S/N)=3計算,測得辣椒堿最低檢測限為0.1ng。

2.7.5精密度試驗取0.1μg/mL辣椒堿對比液,連續(xù)進樣5次,測得平均峰面積為10012711,RSD為0.54%,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7.6重現(xiàn)性試驗按上述方法制備濃度為0.8、1.0、2.0、4.0、6.0μg/mL的辣椒堿供試液,各3份,以1.0μg/mL辣椒堿對比液的峰面積定量,結果各濃度辣椒堿含量平均值為91.10%、94.94%、91.03%、91.01%、90.04%;RSD(n=3)為0.37%、0.85%、0.25%、0.42%、1.7%,表明本方法重現(xiàn)性良好。

2.7.7穩(wěn)定性試驗取供試液適量,分別于室溫放置0、2、4、6、8、12、24h后按色譜條件測定,測得峰面積日內RSD為0.32%(n=7),表明供試液在24h內穩(wěn)定。每天測1次,連續(xù)測5d,峰面積日間RSD為1.5%(n=5)。

2.7.8回收率試驗精密量取0.50mL空白納米乳15份,分3組,置10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20μg/mL辣椒堿標準儲備液0.40、0.50、1.00mL,各5份,無水乙醇定容,超聲混勻,0.45μm濾過,精密吸取續(xù)濾液20μL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外標法計算回收率。結果高、中、低濃度平均回收率分別為100.14%、102.56%、107.25%,RSD值分別為1.30%、0.83%、0.58%(n=5),見表7。

2.7.9含量測定精密量取0.004%辣椒堿納米乳0.50mL,無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超聲混勻,得辣椒堿供試液;另精密稱取辣椒堿對比品適量,無水乙醇配成2.0μ

...

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

g/mL辣椒堿對比液。分別吸取辣椒堿供試液、對比液20μL,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外標法計算含量。結果3個批號辣椒堿含量分別為94.50%、94.55%和94.10%。

表7辣椒堿納米乳回收率(略)

Table7Recoveryofcapsaicinnanoemulsion

2.8辣椒堿納米乳包封率測定

式中ρ總藥表示辣椒堿總質量濃度,ρ包封表示納米乳中被包封辣椒堿質量濃度。測得3批辣椒堿納米乳的包封率分別為85.83%、84.50%、85.34%,RSD為0.79%。見表8。

表8辣椒堿納米乳包封率(略)

Table8Entrapmentefficiencyofcapsaicinnanoemulsion

3爭論

3.1影響乳滴粒徑因素

3.1.1油、表面活性劑種類油、表面活性劑種類是影響乳滴粒徑的重要因素。依據(jù)納米乳形成機理,當表面活

...

辣椒堿納米乳注射劑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

性劑的親水親油平衡值(HLB)與油所需HLB值相當時,形成納米乳較穩(wěn)定[14]。當油、表面活性劑濃度不變,分別以大豆油、油酸乙酯、MCT為油相,形成乳滴粒徑由小到大排列:吐溫80<泊洛沙姆F68<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