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科學探究有效性的策略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bb7a3e1314ab25ace68e7f530e4221/aebb7a3e1314ab25ace68e7f530e42211.gif)
![如何提高小學科學探究有效性的策略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bb7a3e1314ab25ace68e7f530e4221/aebb7a3e1314ab25ace68e7f530e42212.gif)
![如何提高小學科學探究有效性的策略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bb7a3e1314ab25ace68e7f530e4221/aebb7a3e1314ab25ace68e7f530e42213.gif)
![如何提高小學科學探究有效性的策略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bb7a3e1314ab25ace68e7f530e4221/aebb7a3e1314ab25ace68e7f530e42214.gif)
![如何提高小學科學探究有效性的策略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ebb7a3e1314ab25ace68e7f530e4221/aebb7a3e1314ab25ace68e7f530e4221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探究有效性策略探究有效性策略
摘要:“有效課堂”的提出,是針對當前課堂教學低效的一種反思與應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知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現上有收獲、有進步、有提高。具體表現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好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而小學科學課堂的主要活動是科學探究,提高科學探究的有效性,就能切實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性。反思我們的課堂在現實的教育條件下,針對小學生的實際,如何有效地調控小學科學課堂,提高科學探究的有效性,這是我們每個小學科學老師都在思考和追求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科學
科學探究學習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潛能釋放學習,它賦予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但是由于科學探究具有開放性和不穩(wěn)定性的特征,特別是小學科學教學,所以在課堂上很容易出現因教師引導不當而實際探究效果低迷的狀態(tài)。
回顧筆者在多年的科學教學工作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反思、分析,可以說小學科學探究效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師的認識欠到位,包括對教材的理解不夠深刻。學生原有的知識了解的欠透徹,教育目標定位不準確,課前準備欠充分等等:其次是在探究實施的過程中運行低效,教師不能在預設和生成之間尋求到較好的平衡。有的是過份地看待“預設”,忽視了學生探究的主體性,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有的是過份地看重學生的主體探究。始終圍著學生打轉,淡化了教學內容、目標。為此,探究的隨意性很大,缺少必要的約束和反饋機制。探究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這些都是我們追求科學探究有效性應竭力避免的。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對科學探究有效性的理解,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小學科學探究的有效性。
1利用問題引領探究方向
探究源于問題,問題是探究的起點,是師生的連接紐帶,是探究中激發(fā)潛質、訓練思維的常用手段。有了問題學生的探究就有了方向,有了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學生才會提問,在學會提問的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也在不斷的發(fā)展中。在科學課堂上,教師盡量讓小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有的教師在創(chuàng)設了相應情景后就直接開門見山的向學生提出,這節(jié)課你們想研究什么?你們想探究什么?你們想觀察什么?……通過思考討論,學生能提出一大堆的問題,接著教師就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去探究,這樣就會導致探究很難
利用材料有效調控課堂
展開。因此,作為科學教師依據小學生的特點,應該善于抓住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利用材料有效調控課堂和引發(fā)點,精心設計有針對性和突破性的問題或問題群,把握學生思維的方向性,從而提高回答問題的有效性。
如我們觀摩了王老師的一堂小課題研究課《魚的呼吸會變化嗎》,課堂上材料并不是很多,每張桌子都放了一個水槽和鯽魚,然而他那精心設計的問題像磁鐵一樣的吸引著學生,使學生思維活動在探究中步步推進。以魚的呼吸片段為例。教師設置的問題有:
平靜時,魚半分鐘大概要呼吸多少次?(先猜測,后求證)
魚怎樣的呼吸為一次呢?(概念的界定)
我們怎樣來確定時間呢?(正確掌握時間,控制不變量)
學生分組觀察魚在平靜時的呼吸,我們應該測幾次?(保證觀察數據的科學性)
從數據中,你發(fā)現了什么?(信息處理)
魚的呼吸在什么情況下會發(fā)生變化呢?(深化探究)
學生再次自控時間、自測呼吸、自評結論、發(fā)現規(guī)律。……
另外,在課堂討論交流中,教師也可以順著學生交流的語境,提出簡單明快的、具有親和力和鼓勵性的插問,讓學生更有探究下去的興趣和信心。
如筆者在教學《小蘇打和米醋的混合》這一課時,學生發(fā)現混合后的氣體能使燃著的火柴棒熄滅,學生在交流中提出,這種‘產生的氣體能使火柴熄滅,這種氣體不助燃燒,這種氣體不是氧氣。(筆者追問了一句,你們覺得這種氣體會是什么氣體呢?)馬上有學生回答是二氧化碳氣體,因為我在《十萬個為什么》中看到過??茖W家還告訴我們把這種氣體導入石灰水中,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這種氣體就是二氧化碳氣體。筆者為學生的精湛回答而拍手,如果沒有及時追問,學生不會從另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但筆者遺憾地告訴學生因為我們的實驗室沒有石灰水,所以這個檢驗我們無法完成,等到初中我們大家就能親身體驗了。
2
材料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探究的方向以及對探究過程體驗的深
淺。教師運用有結構的材料,使學生進入探究活動,但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材料過多又缺乏典型性,容易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從而使課堂失控。如本校有一位教師上《磁鐵的磁性》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各種磁鐵,研究磁鐵的磁性,老師給每組學生準備了條形磁鐵、蹄形磁鐵、圓餅形磁鐵、柱形磁鐵,還有回形針、大頭針、硬幣(新版1角、舊版1角、5角、1元等)、鋼珠、小刀、鐵粉等,結果學生一拿到材料,就玩興大發(fā),吸了這個吸那個,還拿磁鐵去吸身邊的材料。老師在上面千方百計的提醒,但學生始終安靜不下來,造成課堂失控,致使探究活動與學習目標背道而馳。所以,教師在組織教學和提供探究材料時,既要充足,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探究的機會,又要注意選擇材料,使之具有結構性,以便較好的掌控課堂。在運用材料有效控制課堂時,我們還可以采用一些小策略。
如可采用分批分發(fā)材料,有的老師利用小學生的好勝性進行暗示:老師將給觀察認真仔細的小組分發(fā)材料。學生就會在下面互相提醒,對老師的暗示作出反應:“我們仔細點。”“某某,你要認真觀察,爭取有更多的發(fā)現”、“慢點……”學生在有序且有效的探究活動中完成任務,這些材料本來就是打算發(fā)給學生的,結果用有限的材料發(fā)揮了最大的作用,只是改變了分發(fā)的形式,這是老師實施的一個小策略。有時還可以讓學生雙手離開材料,與材料脫離。在教學《月相》一課時,筆者適時地把學生制作的月相圖貼到黑板上,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評價活動中來,讓學生認真參與月相制作和分析原因中來,確保交流評價的有效性。
3利用“爭辯”形成批判思維
在觀察、描述中,將“爭辯”作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引入科學課堂,營造寬松活躍的探究氛圍。爭辯中,學生不再唯師命而從,他們可以實話實說,各抒己見,敢于否定自己認為不正確的觀點和方案,學會取長補短,提高自評和互評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維。在教學《白醋和小蘇打的變化》一課時,當學生觀察到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能產生大量的氣泡,學生對這氣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知道這氣體究竟是什么氣體,于是筆者就讓學生進一步進行觀察。并問學生有什么新發(fā)現?
生1:集氣瓶內小蘇打還沒有完全溶解完,還在冒氣泡。
生2:這種氣體是白色的。
生3:不對,這種氣體是無色透明的,與空氣沒有什么不同。
生4:我贊成他的說法,在小蘇打剛倒入白醋時,我們看到的氣體是白色的,從白醋里冒出來到瓶中去了以后,變成無色的了。
師:通過咱們用眼睛觀察,知道它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氣體,我們可以用實驗
利用指導把握探究重點
的方法來研究不明氣體的特點。利用指導把握探究重點
然后我們師生通過把燃燒的火柴棒插入集氣瓶中驗證了這種氣體能把燃燒的火柴熄滅,把它導向燃燒的蠟燭上面,蠟燭也熄滅了。這樣是學生充分認識到這種氣體的三大特點:無色透明、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
學生通過觀察辯論,用事實說服了別人,提升了自身,大家形成了共識。發(fā)現了規(guī)律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能產生大量氣體,最終認識這種變化是一種能產生新物質的化學變化。
4
在學生探究前,要讓學生充分地討論,討論實驗的各種細節(jié),討論探究的方法,討論探究的計劃,選擇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在學生實驗操作時,教師要進行巡回指導,及時糾正操作中的錯誤做法。學生如果長時間得不出實驗的結果,學生對實驗就會失去信心和興趣。但如果教師過多的指導,也不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誘發(fā)學生浮躁態(tài)度的滋生。
如在教學《螞蟻》一課時,教師在學生觀察小螞蟻后進行交流:
學生1說:小螞蟻有八只腳
同組的生2說:不對……
師:看來,小組間同學出現分歧了,是不是在觀察中碰到了困難?有什么困難呢?
生1:螞蟻很小,看不清楚。
生3:螞蟻還要爬來爬去,很難看清楚。
生4:把小螞蟻放在水中的泡沫上觀察或把螞蟻放到水中的瓶蓋里。
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請其他小組一起來想想辦法。
生5:我們可以把螞蟻放在昆蟲盒里觀察?!?/p>
在學生觀察小螞蟻的過程中,教師細心觀察,發(fā)現了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并在學生親身感受后,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尋找解決的辦法,并提供材料(如水、昆蟲盒、泡沫、瓶蓋、放大鏡等),讓學生再進行觀察,發(fā)現更多的細節(jié)。
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經歷從實驗中發(fā)現問題,再從問題中找到解決的方法,最后運用方法再次探究的過程,進一步明確了實驗方法與步驟,學生的思路更清晰了。教師的適時適當的指導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與總結。
5利用評價培養(yǎng)探究習慣
在科學探究中,學生的自信心的產生很多來自于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尤其是一些正面的評價更是不能缺少。在科學探究中,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應從多角度全方面的進行考慮,評價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只要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有了進步的表現和自己的獨特見解,教師都應適時進行表揚,哪怕只是一點點。如能把自己的發(fā)現與大家分享的、能積極思考問題的、探究中能與同學友好協(xié)作的、能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的……只要有某一方面值得表揚的,筆者絕不吝嗇。
要讓學生能主動探究并形成習慣,應強調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對于小學科學探究活動評價應重在探究的過程,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重在學生的全員參與,重在學生在親自探究活動中獲得的感悟和體驗。要重視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學會反思、欣賞別人、了解自我的過程,達到授之于漁的目的。
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要用一種全新的、賞識的眼光來積極評價學生的探究活動。要讓學生充分享受到探究的快樂,體驗要成功的喜悅,使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世界民俗文化節(jié)展品陳列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閉式冷卻塔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年企業(yè)招投標合同管理權威指導
- 2025年信貸業(yè)務代理合同
- 2025年道路橋梁工程建設安全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勞動力合同績效管理性簽訂
- 2025年停車場所停車位租賃合同范文
- 2025年臨翔區(qū)互聯網產業(yè)合作框架協(xié)議
- 2025年飲品供應長期合同
- 2025年工程用瓷磚訂購合同示范
- 2024年內蒙古中考地理生物試卷(含答案)
- 廣東省汕尾市汕尾市2024年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含答案)
- LY/T 3378-2024木蠟油地板
- 元宵節(jié)猜燈謎 11
- 施工現場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施工方案
- (正式版)JTT 1495-2024 公路水運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審查規(guī)程
- 2024年演出經紀人考試必背1000題一套
- 20G520-1-2鋼吊車梁(6m-9m)2020年合訂本
- (正式版)JBT 1050-2024 單級雙吸離心泵
- 華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招商代理及商業(yè)運營服務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