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口腔正畸學實驗教程頭影測量_第1頁
2021年口腔正畸學實驗教程頭影測量_第2頁
2021年口腔正畸學實驗教程頭影測量_第3頁
2021年口腔正畸學實驗教程頭影測量_第4頁
2021年口腔正畸學實驗教程頭影測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口腔正畸學實驗教程頭影測量口腔正實驗教程實驗七、八XX線頭測量66學時)[[目的和要]]初步了解常用標志點的定位,常用的平面及測量項目的組成和意義。[[實驗內]]⒈示教X頭影的常用標志常用平面及常用測量項目。⒉學生在X線頭顱側位片行常用標志點,平面描量常用的角、線距等項目。[[實驗用品]“口腔正畸學”___、頭顱側位片、硫酸描圖紙、硬質鉛筆、三角尺、量角器、X線___。[[方法與步驟]]⒈第一實驗階段⑴描示教:指導教師在X線頭顱定位片上,進行標志點、平面、測量項目的描跡。⑵學生描圖:1)酸描圖紙固定在X線頭顱定位側位片上,且置于觀片燈上。2)用鉛筆描出以下點、線:蝶鞍中心點S):蝶鞍影像中心。鼻根點(N):鼻額縫的最前點。耳點P):外耳道之最上點。顱底點(a):骨大孔前緣。Bolton(Bo):翼頜輪之最下??酎cO):眶下緣之最低點。翼上頜裂點Ptm)翼上頜裂輪廓之最下點。前鼻棘(S):前鼻棘之尖。后鼻棘(S):硬腭后部之尖。上齒槽座點A):前鼻棘與上齒槽緣點間之骨部點。上齒槽緣點SPr):上齒槽突之最前下點。上中切牙點VI):上中切最前點。髁頂點(Co):髁突的最上點。關節(jié)點(r):顱底下與下頜角的后下點。下頜角點Go):下頜角的后下點。下齒槽座點B):下齒槽突與頦前點間之骨部最凹點。下齒槽緣點Id):下齒槽突之最前上點。下齒牙點Li):下中切牙緣之最前點。頦前點(Po):頦部之最突點。頦下點Me):頦部之最下點。頦頂點(Gn):頦前點與頦下點之中。D點:體性聯合中心點。—NA(mm)上中切牙緣至—NB(mm)下中切牙緣至

NA連線的垂直距離。NB連線的垂直距離。Po-NBmm):頦前點至B連線直距離。3)描繪出常用量平面:眼耳平面FH):由蝶鞍點與鼻根點之連線組成。Bolton平面:由Bolton點與鼻根點連線組成。下頜平面MP):下頜平面的確定方法有三種即過頦下點與下頜角下緣線;下頜下緣最低部的切線頜角點與下頜頦頂點間的連線。腭平面(ANS-PNS:前鼻棘與后鼻棘的連。面平面(Facialplane):由鼻根點與頦前點之連線組成。Y軸Y-axi鞍中心與頦頂點之連線組成。4)常用的測量項目:上齒槽座角(SNA)。下齒槽座角SNB)。上下齒槽座角(ANB)。面角:面平面與眼耳平面相交的。下頜平面角MP-FH)。下中切牙-下頜平面角IMPA)。上、下牙角(┸toT):上下中牙長軸的?!狽A(角):上中切牙長軸與NA連線的交角。—NB(角):下中切牙長軸與NB連線的交角。⒉第二實驗階段⑴學生完成頭影圖的描跡。⑵指導教查常用標志點、的確定正確,測量值是否準確。⑶實驗階段結束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