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安置術_第1頁
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安置術_第2頁
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安置術_第3頁
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安置術_第4頁
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安置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安置術介紹01適應癥手術步驟禁忌癥ICD編碼目錄03020405病理介紹術后處理麻醉和體位目錄0706基本信息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安置術是一種心血管外科的手術。適應癥適應癥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安置術適用于:1.Ⅰ類明確適應證(1)非一過性或可逆性原因所致室顫或室速引起的心搏驟停。(2)自發(fā)性持續(xù)性室速。(3)原因不明的暈厥病人,經心臟電生理檢查可誘發(fā)出血流動力學障礙的持續(xù)性室速或室顫,藥物治療無效或不能耐受者。(4)陳舊性心肌梗死伴左心衰竭(左室射血分數(shù)<0.35)所致的非持續(xù)性室速,心臟電生理檢查可誘發(fā)出持續(xù)性室速或室顫,不能被1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所抑制者。2.Ⅱ類相對適應證(1)先天性長QT綜合征或其他家族性遺傳性疾病如致心律失常右室發(fā)育不良、Brugada綜合征等引起的藥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惡性心律失常。(2)陳舊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病合并左心衰竭所致的非持續(xù)性室速,心臟電生理檢查可誘發(fā)出持續(xù)性室速或室禁忌癥禁忌癥1.未能證實系室速或室顫所致的反復發(fā)作性暈厥。2.無休止的室速或室顫。3.可被外科手術或導管消融治療的持續(xù)性室速,如特發(fā)性室速,束支折返性室速等。4.一過性或可逆性因素所致的快速心律失常。5.預計生存期≤6個月的終未性疾病。6.可能被器械植入術所加重的或不能進行系統(tǒng)性隨訪的明顯精神性疾患。7.有左室功能障礙和QRS增寬,但無自發(fā)性或誘發(fā)的持續(xù)性或非持續(xù)性室速的,準備進行緊急冠狀動脈搭橋術的冠心病患者。8.心功能Ⅳ級、藥物難治性充血性心衰、非心臟移植術候選者。手術步驟手術步驟1.囊袋制作若ICD體積較大,宜將囊袋做在胸大肌和胸小肌之間,以盡量避免對皮膚的摩損。對于不用機殼做除顫電極者,囊袋做在左胸或右胸均可;ICD做為一個除顫電極者,以左胸為宜。2.插入導線電極在切口內穿刺鎖骨下靜脈(或切開頭靜脈)送入導線電極,先端至右室心尖部,使導線遠端彈簧電極在右室腔內的部分盡量長些,以便電擊時電流較多地覆蓋心肌,提高療效。3.電極測試電極測試包括R波振幅,起搏閾值,電擊阻抗和除顫閾值。R波振幅要求5mV以上,起搏閾值要求<1.0V,阻抗在300~1200Ω之間。若改變電極位置R波仍達不到要求,則需加一根螺旋電極導線。上述測試符合要求后即將導線固定,進而測定除顫閾值(DFT)。測定DFT包括誘發(fā)室顫和除顫兩個步驟。誘發(fā)室顫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低能T波同步電擊,另一種是用交流電刺激。一般首選T波同步電擊,不成功者再改用交流電刺激。室顫通過T波同步電擊或刺激間期為50(或30)ms的交流電誘發(fā),然后測試DFT。除顫成功的輸出能量要求至少有兩次較ICD除顫最大輸出能量低10J,如果除顫閾值達不到要求,需加用皮下片狀電極或皮下列陣電極。ICD編碼ICD編碼37.9601病理介紹病理介紹心臟性猝死已成為心臟急癥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據(jù)報道僅在美國每年約有40萬~60萬人死于心臟性猝死,其中超過80%發(fā)生于冠心病患者;80%~90%是由室速或室顫所致。我國每年約有14萬人死于心臟性猝死。大多數(shù)猝死發(fā)生在醫(yī)院或診所以外,其中約有1/3的病人死于發(fā)病后數(shù)分鐘至數(shù)小時,以致難以運送至醫(yī)療單位進行救治。絕大多數(shù)心臟性猝死的直接原因是心室顫動,而不是心跳驟停。在發(fā)生心室顫動前均有室性心動過速,由于室性心動過速的發(fā)作極短暫即轉為致命的室顫,因此難以發(fā)現(xiàn)。在冠心病患者中20%~25%是以室速或室顫作為冠心病的首次臨床表現(xiàn)。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證實,有冠心病或陳舊性心肌梗死、頻發(fā)室早(10個/h)和左室射血分數(shù)降低的患者,兩年病死率為30%。多中心研究表明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在防止室性心動過速和(或)心室顫動(VI/VF)所致的猝死中有明顯效果。1980年Miroski和Mower首次將ICD應用于臨床。經過臨床研究ICD識別和轉復或除顫臨床的室速或室顫能力已得到充分證實。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幾個多中心試驗對高?;颊叩腎CD和藥物療法進行了比較。這些前瞻性隨機多中心試驗清楚地證明,ICD顯著地降低有突發(fā)性心律失常性死亡危險患者的總病死率和猝死率,并提出ICD應作為惡性心律失常治療的首選。我國自1996年開始應用經靜脈胸前植入ICD系統(tǒng)以來,發(fā)展較快,至2000年底,已為208例患者植入了ICD,其中包括雙腔ICD。但植入數(shù)量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仍差距較大,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ICD技術的不斷推廣,ICD治療在不遠的將來將在我國進入快速發(fā)展的階段。ICD的設計發(fā)展經歷了3個階段,第1個階段的ICD只對室性心律失常作充電-放電除顫反應。麻醉和體位麻醉和體位局麻或靜脈麻醉可供選擇,仰臥位。術后處理術后處理ICD病人的隨訪包括三個方面:1.ICD的性能狀況和工作情況了解病人室速/室顫的發(fā)生次數(shù),周長,時間,終止方式,工作參數(shù)以及效果,了解電池以及電容器充放電情況,測試感知及起搏閾值。一般地說,在病人出院之前應該進行一次隨訪,如果術后發(fā)生過室速或室顫,視其發(fā)現(xiàn)及終止的滿意程度決定是否需要調整工作參數(shù),若未發(fā)生過心律失常則應誘發(fā)室速及室顫,確認ICD誘發(fā)、識別及終止程序是否有效。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