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首關漢卿等高太尉計害林沖施耐奄書史閣部殉揚州事課件_第1頁
元曲四首關漢卿等高太尉計害林沖施耐奄書史閣部殉揚州事課件_第2頁
元曲四首關漢卿等高太尉計害林沖施耐奄書史閣部殉揚州事課件_第3頁
元曲四首關漢卿等高太尉計害林沖施耐奄書史閣部殉揚州事課件_第4頁
元曲四首關漢卿等高太尉計害林沖施耐奄書史閣部殉揚州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友聯文選2008-2011

》1.公輸08 《墨子》2.大同與小康09f0908f 《禮記》3.信陵君救趙08f 司馬遷4.報燕惠王書09f 08 樂毅5.世說新語四則09h08f

劉義慶6.唐詩四首08.4f 李白等7.祭十二郎文09f 韓愈8.宋詞四首09.1f08.3

蘇軾等9.秋聲賦09 歐陽修10.祖逖傳08 房喬

《友聯文選》11.元曲四首 關漢卿等12.高太尉計害林沖 施耐奄13.書史閣部殉揚州事09 黎士宏14.想飛 徐志摩15.最苦與最樂09 梁啟超16.山中雜記08 冰心17.新詩二首 艾青等18.談散文08 李廣田19.春聯兒09 葉紹鈞20.失根的蘭花 陳之藩

《友聯文選》教學

:視課文而定嘗試教學多樣化作者、時代背景介紹朗讀、默讀朗誦詩歌聆聽歌曲觀賞影片討論、賞析利用圖書館設備網上搜尋資料抄寫試題研究元曲—1.大德歌作者簡介—關漢卿生卒年不詳,約生活在十三世紀二十年代前后到十四世紀初之間。名不詳,號己齋叟,字漢卿,大都人。曾任太醫(yī)院尹。與戲曲作家楊顯之,散曲作家王和卿、雜劇女演員珠簾秀等交游,系大都雜劇寫作組織玉京書會的最重要作家,也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戲劇家。一生創(chuàng)作雜劇六十多種,現存的有《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望江亭》等十三種,另有小令五十七首,套數十三篇。譯文雪花如梨花般瑩潔透亮,上下飛舞,再也看不見荒野上炊煙裊裊的村子。大雪濃密地從高空中灑落,真該拿起畫筆細細描畫??茨窍÷涞牧肿又?,老鴉在吵鬧鼓噪??蔹S的蘆葦掩遮著清澈透亮的江面,一只小釣魚船被彎彎曲曲的江面抱著。大德歌--賞析這首小令只有三句。第一句寫江邊黃村雪景,只是全幅畫的一部分。接著一陣晚鴉噪叫,給冷清寂靜的冬景增加活景及幾份凄涼孤敗的氣氛。然后將鏡頭一轉,轉向遠處的江面上的蘆葦遮江,江中一釣魚船的漂動情景。從靜到動,又到動靜結合。到此,這幅層次豐富,動靜結合的水墨畫才宣告畫完。

元曲--天凈沙作者:馬致遠天凈沙作者簡介—馬致遠馬致遠(1250?~1323?)號東籬。元大都(拿北市)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晚年隱居杭州鄉(xiāng)村。他是元代著名雜劇、散曲作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其散曲多嘆世之作,抒發(fā)懷才不遇,憤世嫉俗的憤懣,也有濃重的隱居樂道,超然物外的消極情緒,風格豪放清逸。有近人輯本《東籬樂府》。

賞析--天凈沙此曲僅28字,寫出了富有特征的景色和人物。寫景連用九個名詞,卻又巧妙地連綴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秋郊夕陽照圖。斷腸人孤寂無依的情懷與畫面相交融,創(chuàng)造出一個蕭瑟蒼涼的意境。

。此首小令任何人讀了

譯文黃昏,枯藤纏繞著的老樹,烏鴉在哀鳴;潺潺流水,小橋旁邊,呈現幾戶人家;嗍嗍西風,荒涼古道,疲憊不堪的瘦馬馱著我蹣跚前行。夕陽已經落下,我這個浪跡天涯的旅人,不禁又升起思鄉(xiāng)思親之情,簡直要肝腸俱斷了。

寫作技巧在寫作技巧上,這首小令也有獨到之處。前三句無一動詞,而僅僅排列了九個獨立的名詞(第一段)。這九個獨立的名詞,實際上就是九個獨立的意象。本來它們之間沒有什么自然的聯系,但詩人把它們有機地糅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意境,呈現一幅生動、形象、色彩鮮明的畫面,給人深刻的印象。在詩歌意象的排列組合上,這首小令是中國詩歌史上成功的典范之一。藝術技巧第一幅畫共九個名詞,其間無一虛詞,卻自然流暢而涵蘊豐富,作者以嫻熟的藝術技巧,讓九種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陽的清輝之下,象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筆法在我們面前依次呈現,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深秋時節(jié)。第二幅畫里,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xiāng)愁的游子卻騎著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蕭瑟凄涼的景象,讓游子柔腸寸斷。高太尉計害林沖作者:施耐庵林沖故事人物高衙內高太尉作者簡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學家。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舉凡群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yī)卜、星象、一切技術無不精通,35歲曾中進士,后棄官歸里,閉門著述,與拜他為師的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chuàng)作,搜集、整理關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寫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人物介紹林沖

外號豹子頭,東京(現河南開封)人。生性耿直,愛交好漢。武藝高強,慣使丈八蛇矛。林沖是《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他從一個安分守己的八十萬禁軍教頭變成了“強盜”,從溫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義廳,林沖走過了一條艱苦險惡的人生道路。人物介紹陸謙--《水滸傳》中一個反面人物,是在高俅這一邊的,有關他的有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第九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候火燒草料場》。陸謙原是林沖的好友,最終卻死在林沖的刀下。當然,人總有一死,若是有二死三死的話,我想這陸謙也該死好幾回了。高俅(?—1126)北宋末年人。初為蘇軾小史(書僮),后事樞密都承旨王銑,因善蹴鞠,獲寵于端王趙佶(即徽宗)。宋徽宗即位后,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在任時宋軍政廢弛。在施耐庵水滸傳中對他有深刻刻畫。高俅于靖康初病死。故事簡介課文選自《水滸》第十回。林沖無端遭受迫害,終于被逼上梁山,參加了農民起義的故事是從第七回開始的。故事的大意如下:他原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個美滿的小家庭。他對封建統治階級抱有幻想,本無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兒子高衙內蓄意霸占林沖的妻子,雖多次調戲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權勢指使他的狗腿子陸謙(陸虞候)、富安等人設下毒計,誣陷林沖手執(zhí)利刃故入軍機重地白虎節(jié)堂,圖謀行刺,把他送交開封府發(fā)落。開封府尹明知林沖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勢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滄州。高俅又令陸謙買通押差,要在赴滄州途中的野豬林害死林沖,幸被魯智深救了。林沖和魯智深分手后路過柴進莊院,受到殷勤接待;柴進又寫信給滄州官府托請照顧林沖。林沖到了滄州牢營,由于送了銀子給差撥、管營,又有柴進薦書,不僅免了一百殺威棒,還被派去看管王天堂?!读纸填^風雪山神廟》是林沖由逆來順受、委曲求全走上反抗道路的重要章節(jié),也是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封建社會被壓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重點透視

1.人物形象的刻畫

描寫林沖逆來順受、忍辱茍安的思想性格,極力挖掘到他靈魂的深處。

2.詳略有致的細節(jié)描寫。善于提煉富有表現力的細節(jié)來揭示情節(jié)的合理性和人物性格的豐富性。3.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景物描寫。風雪”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密不可分

4.簡潔明快的白描手法

主要是通過對人物行動的描述,很少作靜態(tài)的描寫。

徐志摩—想飛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1915年畢業(yè)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

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

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

響。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葉》、《

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小說散文集

《輪盤》,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等。想飛這是一篇放風箏、玄想式的抒情文。主旨在于抒發(fā)人應該找回那失去的翅膀,振羽高翔。全文共分十二段:

文意與布局第一、二段:由「假如這時候窗外有雪」和「假如我能有這樣一個深夜」,開始翱翔玄想。

第三、四段:從那深深無底、靜謐寂然的冥想中,由意識的假定轉向實在、客觀的敘述?!笜涫a濃密處躲著的夜鷹輕易不敢在天光還在照亮時出來睜眼?!埂盖嗵炖镉幸稽c子黑的?!故瞧鸪厅c。

第五段:敘述云雀沖著天頂飛,不躊躇的飛,并且唱著美妙的歌聲。

第六段:以「大鵬」(引《莊子》?〈逍遙游〉的句子)──餓老鷹之飄逸飛行,敘述著飛行之樂

第七段:說人們原來都是會飛的,但失去了飛的能力,退化了先前發(fā)達的翅膀。

第八段:說人沒有不想飛的,很想離開這個圈子,這地面。

第九段:從人類歷史的視角,說人類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飛。

第十段:渴望著達文謇描繪的「人形鳥」,能順利完成第一次的飛行。

第十一段:受現實的打擊,擔心文明的重量讓人們再也飛不起來。

第十二段:從幻覺中醒來,回歸殘酷的現實。

賞析閱覽本文,我想最重要是要欣賞其豐富而多變化的想象力,以及其形象詩化語的語言。想象力是一種藉自己生活經驗為根據,而產生的一種向上向前展現的新思維。這思維不僅可以補充實際經驗和感受的不足,而且可以使作家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更加豐富多彩,光輝動人。本文是屬于以情為基礎之聯想的想象。(參看課文分析)

新詩二首—1.我愛這土地

作者簡介:艾青

(1910~1996),現代著名詩人。原名蔣海澄,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華人。自幼由一位貧苦農婦養(yǎng)育到5歲回家。1928年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學院繪畫系。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32年初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不久被捕,在獄中寫了不少詩,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發(fā)表后引起轟動,一舉成名。1935年出獄,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表現了詩人熱愛祖國的深摯感情,泥土氣息濃郁,詩風沉雄,情調憂郁而感傷。在中國新詩發(fā)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并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寫作背景

《我愛這土地》一詩寫于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的1938年,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xù)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qū),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抵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賞析太陽與土地是最能概括艾青詩歌特色的兩個概念。詩人對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陽這一意象得以表現,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追尋著太陽、光明和理想;作為另一面,與詩人血脈相連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無法割舍的眷戀。艾青對土地的關注,就是對農民、民族、祖國的摯愛。寫于抗戰(zhàn)爆發(fā)后1938年的《我愛這土地》就是艾青這種特有的土地情結的代表作。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艾青向祖國捧出一顆赤子之心,愛國深情的抒發(fā),波瀾起伏,層層推進。

學習重點從三個方面來掌握

一、樸實的意象,凝聚深沉的愛

意象即意境?!巴恋亍焙汀疤枴笔前嘣娭械膬蓚€主導意象。

二、悲愴的詩句,反映熱切的情

這首詩中回蕩著憂郁的調子,郁積著深深的憂傷。

三、強烈的對比,映射執(zhí)著的愛

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采蓮曲—朱湘朱湘(1904—1933),字子沅,出生于湖南沅陵,祖籍安徽太湖。他1919年考入清華,成為清華園的四個學生詩人之一,與饒孟侃(字子理)、孫大雨(字子潛)和楊世恩(字子惠)并稱為“清華四子”。詩才橫溢,二十歲便出詩集。1927年赴美留學。1929年回國后曾執(zhí)教于安徽大學。1933年投水身亡。

內容分五節(jié)第一節(jié)寫采蓮女搖舟入荷池。

第二節(jié)是寫溪間采蓮。

第三節(jié),視角由水面轉到了水下。第四節(jié)是寫溪中采蓬。

最后一節(jié),寫采蓮女搖舟離去。

賞析采蓮曲》也是一首短句詩,無一句超過十一字?!恫缮徢分性诿鑼懖缮徥幹鄣脑娋渲胁迦搿白笮?,右撐”“拍緊,拍輕”這樣的短語,“以先輕后重的韻表現出采蓮舟過路時隨波上下的一種感覺”,是詩人的得意創(chuàng)造。從詩的表層意義看,這首詩是寫一女子搖舟采蓮的經過??偨Y起來有四美:語言美,結構美,韻律美,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