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互阻”理論用于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_第1頁
“痰瘀互阻”理論用于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_第2頁
“痰瘀互阻”理論用于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_第3頁
“痰瘀互阻”理論用于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痰瘀互阻”理論用于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難治性心衰(以下簡稱心衰)系臨床常見的急癥重癥,多為心臟病的終末階段,以往采用洋地黃類,擴血管類藥物和利尿劑等治療,近幾年又加了采用β受體阻滯劑和轉換酶抑制劑的治療,部分患者病情控制不穩(wěn)定,反復發(fā)作,且不良反應較大,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方藥治療難治性心衰40例,取得較好的療效?,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均經心電、胸片或胸透、心電彩超、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檢查,診斷明確。病因包括:冠心病26例、高心病12例,缺血性心肌病2例,伴發(fā)心房纖顫3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54~78歲,心功能II級7例,III級29便,Ⅳ級4例,病程1~20年。

1.1病例特點患者均有1次或多次因心衰住院治療或門診洋地黃類藥物治療的經歷。患者經治療,包括擴冠、營養(yǎng)心肌、利尿、強心等,強心指用靜脈注射洋地黃類藥物如毒毛K或西地蘭,心功能改善后,給予口服地高辛片劑,0.251次/d,利尿劑視病情定量。近兩年予以倍他樂克6.25mg,2次/d,口服,卡托普利6.25mg,3次/d,口服,但病情不穩(wěn)定,心衰反復發(fā)作,其中病情相對穩(wěn)定時間

1.2治則與方藥治則:補氣活血化瘀,健脾化濕祛痰。方藥:黃芪30g,當歸15g,丹參30g,川芎10g,桂枝7.5g,水蛭10g,陳皮10g,白術10g,茯苓20g,枳殼10g,生地20g,瓜蔞15g,寸冬10g,加減:陰寒盛者加制附子先煎10g,干姜7.5g,紅參10g。浮腫加澤瀉10g,大腹皮30g。舌紅苔黃膩加黃芩10g,竹茹10g。服法1劑/d,煎服。待病情穩(wěn)定后,上藥研末口服3g,2次/d。

1.3療效評定標準

①顯效:主癥基本消失,利尿劑減量或停服。地高辛0.125mg,每周二次口服;

②有效:主癥明顯減輕,利尿劑減量,2個月內病情穩(wěn)定;

③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不足一個月心衰復發(fā)。

2結果

40例患者經過治療后,顯效12例,有效20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0%。

3討論

心力衰竭是多種心臟疾病引起的一組復雜的臨床癥候群,在血流動力學上,因心肌收縮力減弱,導致心輸出量減少,靜脈系統(tǒng)瘀血,心舒張末壓增高,前負荷過重,以及周圍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加,心臟的負荷過重。傳統(tǒng)治療原則為:強心、利尿、擴血管,能夠短期改善血流動力學,但長期用藥并不能降低病死率。近年研究認為心力衰竭存活期為5年,與腫瘤相似,足可見其嚴重程度。隨著科研的發(fā)展已經證明,心力衰竭發(fā)生發(fā)展的基本機制是心室重塑,治療心力衰竭的基本點是延緩和改善心室重塑。參與心室重塑的因素還包括好多方面,如:①血小板的聚集程度。心衰時常伴有血粘度增高,抑制血小板聚集可減輕心臟負擔;②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氧自由基可以加速心力衰竭的形成和發(fā)展;③心肌細胞的凋亡。心肌細胞凋亡的后果是心肌細胞數(shù)量減少,心肌纖維化,使心肌收縮力下降,直至心力衰竭;④內皮素和腫瘤壞死因子。該物質是心力衰竭發(fā)病中的重要因素;⑤腎素血管緊張素活性。心衰時,心肌局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激活,在心室重塑中起關鍵作用,可使心功能進行性惡化。中醫(yī)中藥能夠在上述多個環(huán)節(jié),改善心肌細胞代謝,延緩和改善心肌重塑。

心力衰竭,屬中醫(yī)胸痹,喘證、痰證、水腫等范疇。《金匱要略心典》云:“胸中、心陽……痹阻之處,必有痰濁阻其間?!毙牧λソ邽榫貌『膫臍?心陽衰微,無力鼓動血脈,血行瘀滯,痰濕不化,水濕內停;血瘀、水濕一但形成后,進一步損傷陽氣,形成因虛致實,因實更虛的惡性循環(huán)。從而出現(xiàn)心慌、氣短、動則尤甚,浮腫、唇甲青紫等癥狀。故心衰以心陽氣虛為本,瘀血痰濁為標,病位以心為主,涉及肺脾腎等其他臟腑。屬本虛標實之證。痰為津凝,瘀為血凝,津血同源,則痰瘀同源。故補氣健脾,痰瘀同治為治療方法。方中黃芪、當歸、川芎、水蛭補氣、活血、通瘀,白術、茯神、陳皮、枳殼健脾、化痰、除濕;桂枝溫通心陽,化濕利水。生地、寸冬滋潤心陰,益心活血,瓜蔞利氣寬中?,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人參、附子、干姜具有明顯的強心和抗心率失常作用,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抗休克,提高耐缺氧能力。黃芪對心臟有明顯的正性肌力作用及利尿作用,提高心肌耐氧能力,能降低血小板聚集,調節(jié)血液流變,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丹參可增加冠狀動脈的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并能擴張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降血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并能降低血脂,提高耐缺氧能力。瓜蔞具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脂,顯著的心肌保護作用。因此中藥協(xié)同西藥治療心衰,可減少利尿劑和地高辛用量,既可減少長期使用利尿劑引發(fā)電解質失衡,避免低鉀,又可避免洋地黃過量的負性反性,同時加強了擴張血管、利尿,改善微循環(huán)等作用,改善心功能,減輕患者氣虛,疲乏無力癥狀,延緩和塑轉左室重塑,降低心衰患者住院率及病死率。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