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項目的臨床意義-課件_第1頁
生化項目的臨床意義-課件_第2頁
生化項目的臨床意義-課件_第3頁
生化項目的臨床意義-課件_第4頁
生化項目的臨床意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MindrayConfidential生化新項目的臨床意義

-

?2011MindrayConfidential試劑按臨床功能分類臨床功能分類項目1、心血管TC、TG、HDL-C、LDL-C、ApoA1、ApoB、Lp(a)、HS-CRP、HCY、CK、CK-MB、LDH、α-HBDH、MYO、ACE、D-dimer2、腎功能UA、UREA、CREA、β2-mG、CysC、RBP、MALB、CO23、肝功ALT、AST、γ-GT、ALP、T-bil、D-bil、TBA、TP、ALB、CHE、ADA、5’-NT、AFU、PA4、風濕CRP、ASO、RF5、糖尿病GLU、HbA1c、FUN、β-HB6、胰腺α-AMY、LIP7、免疫性疾病C3、C4、IgG、IgA、IgM、IgE8、無機離子/貧血Ca、P、Mg、Fe、FER、TRF、UIBC、G6PD試劑按臨床功能分類臨床功能分類項目1、心血管TC、TG、HD肝功能(14項)肝功能常規(guī)ALT肝功能損傷的靈敏指標ASTALP肝膽疾病和骨骼疾病的臨床輔助診斷指標GGT升高見于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肝硬化等TBIL肝臟分泌功能指標,用于黃疸診斷與鑒別診斷DBILTP肝臟合成功能指標;急慢性肝病、營養(yǎng)或吸收不良、消耗性疾病等可見其減少或白/球比倒置ALBGLOA/G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堿性磷酸酶r-谷氨酰胺基轉移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肝功能(14項)肝功能常規(guī)ALT肝功能損傷的靈敏指標ASTATBA增高見于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和膽汁淤積綜合癥CHE有機磷中毒、肝炎、脂肪肝等ADA判斷急性肝炎恢復情況;協助診斷慢性肝??;鑒別黃疸AFU對原發(fā)性肝癌進行療效觀察和術后監(jiān)測PA營養(yǎng)不良和肝功能不全早期靈敏指標5’NT主要見于肝膽胰系統疾病及某些惡性腫瘤總膽汁酸膽堿酯酶腺苷脫氨酶a-L-巖藻糖苷酶前白蛋白5’-核苷酸酶TBA增高見于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和膽汁淤積綜合癥CHE

肝功能重點推薦項目

TBA、AFU、5’-NT、PA、ADA肝功能重點推薦項目TBA來源及機理總膽汁酸(TBA)是在肝臟內合成與甘氨酸或?;撬峤Y合成為結合型膽汁酸,然后被肝細胞分泌入膽汁,隨膽汁至腸道后,在腸道內細菌作用下被水解成游離型膽汁酸,有97%被腸道重新吸收后回到肝臟。如此循環(huán)不息。這樣能使總膽汁酸發(fā)揮最大生理效應。更可防止TBA大量進入循環(huán)中對其它組織細胞的毒害。

當肝細胞受損害時,不能有效地攝取從腸道回吸收的膽汁酸,血中

膽汁酸濃度升高。此外,膽汁淤積時,肝細胞分泌膽汁功能障礙,不能

很好地排出膽汁酸,所以膽汁酸亦高。因此,總膽汁酸測定是一項比較敏感和有效的肝功能試驗之一。血清總膽汁酸正常參考范圍(TBA)<10μmol/L

TBA來源及機理總膽汁酸(TBA)是在TBA臨床意義之空腹測定急性肝炎:

肝炎時肝細胞損傷,不能有效攝取經腸道回吸收的膽汁酸,致使膽汁酸池變小,血中膽汁酸升高;急性肝炎早期,血清中膽汁酸含量也增高;評價急性肝炎恢復期時優(yōu)于常規(guī)肝功能試驗;慢性肝炎:

血清TBA可用于區(qū)分慢性活動性肝炎和非活動性肝炎;當TBA>20umol/L時應考慮慢肝,在TBA<20umol/L時考慮慢遷肝;TBA臨床意義之空腹測定急性肝炎:肝硬化:

肝硬化時盡管膽汁酸合成總量下降,但由于肝實質細胞數量減少或功能下降,處理膽汁能力下降,因此血中膽汁酸升高;

由于門靜脈系統分流,門-腔靜脈旁路形成,膽汁酸不再局限于肝腸循環(huán)中,而直接進入腔靜脈,使膽汁酸進一步升高;

肝硬化不同時期膽汁酸均可升高,使在肝硬化早期,膽紅素、ALT、ALP等肝功能項目正常時膽汁酸仍可見升高;晚期時,TBA升高明顯。TBA臨床意義之空腹測定肝硬化:TBA臨床意義之空腹測定膽汁淤積:

肝癌、肝內膽汁淤積、嬰兒肝炎綜合征時,由于肝臟排泄和從門脈攝取膽汁酸的功能障礙,使膽汁淤積,血清膽汁酸明顯升高;鑒別溶血性黃疸和肝功能性黃疸:

前者時TBA正常,后者時TBA升高;慢性肝炎估計和判斷預后:

成功治療時,TBA下降;鄰近復發(fā),TBA升高;TBA臨床意義之空腹測定膽汁淤積:TBA臨床意義之空腹測定TBA測定意義之餐后2H

對于肝病的診斷,測定餐后2H血清膽汁酸濃度比測定空腹血清膽汁酸濃度敏感;空腹時大量膽汁酸儲存于膽囊,進食時引起膽囊收縮,大量膽汁酸進入腸道,這些膽汁酸經肝腸循環(huán)回流入肝臟,給肝臟一次膽汁酸負荷;

肝細胞輕度損害時膽汁酸清除率即下降,即輕微的肝損傷即可引起餐后血清膽汁酸明顯升高;TBA測定意義之餐后2H對于肝病的診斷,測定餐TBA與腸道疾病

在小腸疾病時,可引起膽汁酸代謝異常,如回腸切除、炎癥或分流(如造漏)等,因膽汁酸的腸肝循環(huán)受阻,膽汁酸回到肝臟的量減少,血清膽汁酸水平降低;同時,由于膽汁酸返回肝臟減少,反饋抑制減弱,致肝臟膽汁酸的合成加速,血清膽固醇濃度減低;可見血清膽汁酸水平降低是回腸功能紊亂的一個反映。TBA與腸道疾病在小腸疾病時,可引起膽汁酸代謝異常TBA與高脂蛋白血癥

膽汁酸的生成是內源性膽固醇的主要代謝去路,而膽汁酸的合成又依賴自身的負反饋調控。

肝細胞依靠膽汁酸的乳化及其形成的混合微團作用而隨膽汁分泌排泄膽固醇,因此膽汁酸的合成和分泌必然影響膽固醇的排泄。

膽汁酸協助食物膽固醇的吸收,而吸收的膽固醇可直接調控腸壁細胞及肝細胞內膽固醇的合成。

因此,高脂蛋白血癥時的代謝紊亂必然涉及膽汁酸的代謝異常。TBA與高脂蛋白血癥膽汁酸的生成是內源性膽固醇TBA與膽石

膽汁酸不但參與脂質的消化吸收,同時可維持膽汁中膽固醇的可溶性狀態(tài),當膽汁酸代謝導致膽固醇性膽石的形成,膽石形成阻塞加重膽汁酸的代謝異常,其陽性率明顯高于其他肝功能指標。常見疾?。焊瓮饽懝芏氯案蝺饶懼俜e包括急性肝炎、初期膽管性肝硬化、新生兒膽汁淤積、妊娠性膽汁淤積等

血清中TBA水平顯著增高,隨炎癥的阻塞階段不同而變化,但隨著炎癥消失或阻塞引流解除后,TBA水平迅速下降,其他指標亦隨之正常。TBA與膽石膽汁酸不但參與脂質的消化臨床案例分析—新生兒黃疸

在調查中發(fā)現,新生兒黃疸急性期TBA明顯增高,黃疽消退后TBA水平也趨于正常。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母乳中膽固醇含量較高,進食母乳后,膽固醇在回腸吸收增加,在肝臟合成TBA增加。排入小腸TBA增加,回腸重吸收TBA增加,導致血清TBA水平升高;TBA和血清總膽紅素(TBI)競爭性地與清蛋自結合,從而促使TBI游離出來,造成TBI值升高,患兒表現為明顯黃疸。建議在治療黃疸的同時應適當用些加快膽汁排泄、減少膽汁淤積、保護肝功能的藥物。

有報道認為TBA檢測可作為膽汁淤積的一項特異性指標與其他肝功能指標結合應用,更有利于新生兒黃疸的診斷和療效觀察。臨床案例分析—新生兒黃疸在調查中發(fā)現臨床案例分析—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癥

肝內膽汁淤積癥(ICP)是妊娠特有的并發(fā)癥,好發(fā)于妊娠中晚期,危害母嬰健康。

妊娠膽汁淤積患者血清TBA增高比例明顯高于ALT、GGT、ALP。多數學者認為與雌激素代謝有關;可能是孕婦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肝細胞對膽鹽的攝取、運轉和排泄障礙,導致膽汁淤積。ICP造成胎兒窘迫的原因可能是母體TBA水平明顯高于生理濃度。使朋鹽沉積在胎盤絨毛膜上,造成絨毛膜間隙狹窄,胎兒缺氧。

因此,若妊娠過程中TBA水平升高,應定期作TBA監(jiān)測,以便早診斷、早治療,降低圍生幾死亡率,對優(yōu)生優(yōu)育有重要意義。臨床案例分析—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癥肝內臨床案例分析—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大多數其血漿膽固醇濃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TBA的形成是膽固醇代謝的主要通路。膽汁酸的合成和分泌必然影響膽固醇的合成。血脂代謝異常又是腦中風、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并成為獨立的危險因素。

調查中發(fā)現: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血清TBA增高雖然沒有血脂增高的比例高,卻同樣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膽固醇代謝紊亂可導致膽汁酸代謝異常。分析發(fā)現,高血壓組血清TBA水平增高的比例最高,膽汁酸代謝是否參與血壓的調控,并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是否有一定的關系,還有待于進一步證實。臨床案例分析—心腦血管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臨床案例分析—腎病腎臟疾病患者TBA也有增高,在調查中發(fā)現,在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腎病綜合征時TBA水平增高較明顯,可能與體內脂類代謝紊亂有關,也有合并肝臟功能異常者。因此,有人認為,腎臟疾病患者TBA與血脂聯合測定可作為腎臟疾病發(fā)生和發(fā)展的一項參考指標。綜上所述,血清TBA除了可作為肝功能損害較敏感的指標外,還廣泛應用于臨床其他疾病的診斷,其方法可靠,適合各級醫(yī)院開展。臨床案例分析—腎病腎臟疾病患者TBA也血清PA(前白蛋白)

血清PA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由肝臟合成并存在于血液和腦脊液中,因在pH8.2緩沖液中血清PA電泳速度快于血清ALB而得名。PA可反映肝臟合成及儲備能力及營養(yǎng)狀況血清。血清PA(前白蛋白)血清PA是一種急PA(前白蛋白)生化特點、結構功能

PA是色氨酸豐富的蛋白質,又稱為轉甲狀腺素蛋白,是一種血清甲狀腺素和視黃醇結合蛋白的轉運蛋白,具有胸腺素的活性,可修復組織,促進淋巴細胞成熟,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正常人血清PA含量為0.28—0.35g/L約占全部血清蛋白的0.4%,最終由肝臟分解并經腎臟和胃腸道排泄.當蛋白質和熱量攝入增加時,體內血清PA增加,反之降低。PA(前白蛋白)生化特點、結構功能P血清PA與肝臟合成功能

前白蛋白在肝臟合成,半壽期短,又可作為早期肝功能損傷的指標。慢性肝炎硬化輕,損傷小,故PA濃度僅略低于正常值。肝硬化時假小葉形成特別在重癥時肝細胞壞死以大片壞死為主,PA降低最明顯,幾乎降至最低,較好地反映了肝纖維化、肝壞死時蛋白合成功能的明顯下降,大量數據顯示肝硬化時它的濃度下降較慢性肝炎時有高度顯著差異,病情越重,它的濃度越低,急性肝炎由于白蛋白半衰期相對較長,不能及時反映肝細胞的合成蛋白能力,故前白蛋白更能反映肝功能損傷。臨床上以補充白蛋白來治療肝硬化、重癥肝炎時低蛋白血癥的主要手段,由于前白蛋白的半衰期短約12h,故臨床上外源性補充白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對低蛋白血癥有改善,但對前白蛋白無影響,所以前白蛋白是反映肝臟合成蛋白功能的穩(wěn)定指標。血清PA與肝臟合成功能前白蛋白在肝臟合PA與炎性細胞因子的關系

當機體遇到炎癥(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外傷(包括手術)、惡性腫瘤、組織壞死等侵襲時,會合成大量炎性細胞因子(IL-6和腫瘤壞死因子等)。這些炎性細胞因子最終誘導正性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的合成,這些蛋白包括:CRP、血清淀粉樣蛋白A、降鈣素原、a1-抗胰蛋白酶、a1-抗胰凝乳蛋白酶、a1-酸性糖蛋白、結合珠蛋白等;而使其他蛋白質的合成下調和血清濃度減少,這些蛋白質即為負性時相蛋白。包括血清ALB、血清PA、血清轉鐵蛋白.如前所述,IL-6的調控也使負性時相蛋白合成減少并降低其血清濃度.當患者患嚴重敗血癥或多器官受損時,通常血清PA極低而血清CRP極高,此時血清PA的濃度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的濃度直接成正比,也明顯降低。PA與炎性細胞因子的關系當機體遇到炎癥(血清PA與肝功能評價相關指標檢測聯合應用血清PA與血清ALB比較:血清ALB在肝臟合成,是觀察營養(yǎng)狀況及肝臟損害的良好指標.但是血清ALB水平易受人為因素影響,如輸注外源性ALB可在短期內提高血清ALB濃度,進而掩蓋肝功能損害所致真實血清ALB水平。血清ALB半衰期19d,當肝臟損害不明顯時,血清ALB在一定范圍內保持不變,因為一些非營養(yǎng)因素可以暫時替代實際的肝臟營養(yǎng)缺乏,只有當肝臟損害和病程達到一定程度后血清ALB水平才可下降。與血清ALB相比,血清PA半衰期短,僅12小時,導致血清PA的變化較血清ALB快且早.由于血清PA含量受蛋白質營養(yǎng)支持治療等肝外因素影響小,故其血清含量變化更能敏感地反映早期肝臟損害。血清PA與肝功能評價相關指標檢測聯合應用血清PA與肝功能評價相關指標檢測聯合應用

血清PA持續(xù)下降說明肝病有慢性化甚至重癥化傾向.大量臨床觀察顯示,各類慢性肝病的血清PA水平明顯降低,以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組的血清PA降低最顯著.邱輔佑等人在比較不同組肝病患者血清PA水平時發(fā)現:輕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PA的水平無明顯改變,慢性肝功能衰竭、肝炎后肝硬化組血清PA水平降低最顯著,后續(xù)依次為重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以及急性肝炎組,說明肝功能損害越重,血清PA降低越明顯,而血清ALB變化程度在各型肝病嚴重程度的判斷中不及血清PA敏感.動態(tài)觀察血清PA,對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預后也有較大價值.肝衰竭患者治療后血清PA升高,往往提示預后良好,血清PA持久降低者,提示預后險惡。血清PA與肝功能評價相關指標檢測聯合應用血清PA的其他應用血清PA可反映人體臟器蛋白質狀況,其血清中的濃度與營養(yǎng)狀況的早期變化密切相關,是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的營養(yǎng)評估工具.血清PA具有半衰期短、代謝迅速、特異性和敏感性強的特點,是評價和監(jiān)測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的金標準。血清PA在腎功能衰竭透析患者中是一個反映營養(yǎng)和生存率的高度敏感指標,國際腎臟與營養(yǎng)代謝協會建議,將血清PA與血清ALB、血清CHO聯合應用評估腎病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當急性腎功能衰竭診斷明確時,血清PA值升高并伴有較高水平的CRP,提示預后較差,需要積極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以免出現并發(fā)癥?;€水平的血清PA可能對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預測有顯著意義,最近Dalrymple等研究表明血清PA聯合血清ALB檢測對評估腎病透析患者的生存率結果更為精確.血清PA的其他應用血清PA可反映人體臟血清PA的其他應用血清PA是負的急性期反應物,與基礎疾病的嚴重程度相關。臨床研究表明,血清PA為ICU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早期識別與干預提供重要依據,兒童在血清PA明顯降低的48小時內補充血清ALB,嚴重的蛋白質營養(yǎng)不良可恢復到正常。重癥胰腺炎的患者血清PA水平降低,重癥組中死亡者血清PA呈進行性下降.重癥肺部感染患者血清PA水平下降,炎癥控制后可得到恢復;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血清PA水平下降越明顯,病情越重.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血清PA水平下降與多臟器功能衰竭呈正相關.血清PA水平有利于判斷上述患者療效和預后.血清PA與住院患者發(fā)生院內感染的嚴重程度呈負相關,而血清ALB與感染沒有直接的相關性。血清PA的其他應用血清PA是負的急性期反應物,與基礎疾病的嚴PA臨床應用結論

PA與血清ALB相比:血清PA可在早期快速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及儲備功能,尤其對肝功能衰竭、肝硬化以及肝功能失代償等患者預后有早期評估作用;對營養(yǎng)不良,危重病預后的評估也體現了一定作用。

然而,血清PA無法代替血清ALB作為獨立因素分析疾病進展狀況,因為血清PA易受急慢性炎癥及營養(yǎng)不良的共同影響,在慢性病程中若單獨以血清PA評價患者是否應該進行營養(yǎng)支持治療,蛋白質一能量是否供給平衡,結果仍不準確。現有的研究都屬回顧性研究,存在所研究的患者病程短,樣本數量少、各種疾病基線水平不同等缺點,增加多中心、大樣本、長期隨訪的臨床研究,對血清PA自身的生理生化代謝途徑的基礎研究,將為血清PA在臨床工作中準確意義的判定奠定基礎。血清PA與血清ALB等肝功能判定指標的聯合應用,將會成為監(jiān)測肝功能和肝臟長期營養(yǎng)狀況的有效方法。PA臨床應用結論PA與血清ALB相比PA臨床案例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的病狀:1、染病后食欲減退,蛋白質、熱量攝入減少;2、疾病本身導致消耗增加,機體進入負氮平衡;3、抵抗力下降,并發(fā)癥增加,疾病恢復遲緩;4、此時血清前白蛋白濃度迅速降低。中等100-160mg/L重度<80mg/L在治療中前白蛋白(PA)的作用:

前白蛋白(PA)的檢測可用于判斷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例如腫瘤術前和術后的,或者當您在住院,亦或者當下營養(yǎng)供應的情況。而白蛋白經常用于檢測肝病或者腎病,了解您身體是否能夠吸收足夠的氨基酸。PA臨床案例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的病狀:AFU(α-L-巖藻糖苷酶)定義:它是一類催化糖苷鍵水解的酶,包括α-L-巖藻糖苷酶、β-D-巖藻糖苷酶、1,2-α-L-巖藻糖苷酶,分別水解不同形式糖苷鍵的非還原末端的L-巖藻糖殘基,其中1,2-α-L-巖藻糖苷酶具高度專一性。α-L-巖藻糖苷酶(AFU)是一種溶酶體酸性水解酶,1980年法國學者Deugnier等研究發(fā)現,AFU在診斷肝細胞癌中敏感性好,陽性率高,是AFP陽性率的三倍以上,對AFP陰性病例及小肝癌的診斷價值極大,是早期原發(fā)性肝癌診斷的有用指標。并被眾多研究所證實。AFU(α-L-巖藻糖苷酶)定義:AFU(α-L-巖藻糖苷酶)來源:AFU,分子量為270~390KD,主要參與含巖藻糖基的各種糖脂、糖蛋白、粘多糖等大分子物質的分解代謝。廣泛存在于人體各組織細胞溶酶體和體液中,還有胎盤、胎兒組織、腦、肺、肝、腎以及血清、唾液中。標本血清、尿液、唾液、淚液等標本均有。標本應澄清,4℃保存3天,-20℃保存3個月,避免反復凍融。溶血、黃疸、高血脂、污染標本嚴重影響結果。參考范圍:

CNPE單試劑連續(xù)監(jiān)測法(37℃):10~35U/L。AFU(α-L-巖藻糖苷酶)來源:AFU—臨床意義AFU—臨床意義AFU臨床意義1、肝癌:

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U活性不僅顯著高于正常,而且也顯著高于轉移性肝癌、膽管細胞、惡性間皮瘤、惡性血管內皮細胞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腫和其它良性肝占位性病變。血清AFU對原發(fā)性肝癌診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AFU診斷的敏感性好,而特異性較AFP低。在肝硬化患者中檢測AFU,如其活性增加,對發(fā)現一些較小的腫瘤更具有價值,此時AFP不能對較小的腫瘤做出診斷。因此,應用和推廣AFU作為原發(fā)性肝癌新的診斷指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AFP陰性和小肝癌的診斷價值更大,因與AFP無明顯相關可互初診斷,聯合檢測可提高肝癌的檢出率AFU臨床意義1、肝癌:AFU臨床意義2、肝炎:

部分乙肝患者的血清AFU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可能與肝細胞損傷、酶逆流入血有關。乙肝患者血清AFU活性和血清ALT活性的升高程度具有高度的正相關。經抗肝炎治療后,血清ALT活性下降,AFU活性也迅速下降,ALT活性持續(xù)不變或上升者,AFU活性也不下降。血清AFU活性測定有助于乙肝病情發(fā)展的預測。3、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血清AFU活性長期升高提示易發(fā)展為肝癌,或表示病情危險,或已有小病灶肝癌存在。所以血清AFU活性測定有助于肝硬化患者預后的觀察。AFU臨床意義2、肝炎:AFU臨床意義4、急性黃疸型肝炎:

可使肝細胞發(fā)生一系列的病理改變:如肝細胞渾濁腫脹、點狀壞死及灶性壞死,肝細胞不同程度增生,肝細胞內線粒體增生、數目增多、基質密度增深呈明顯固縮性變,胞質中可見到大量空泡狀結構。溶酶體增生并吞噬大量線粒體和脂滴,胞核中可見大空泡,狄氏腔內膠原纖維增生等雎。由于肝細胞的損傷,急性黃疸型肝炎時都有血清TBIL、ALT的明顯升高,同時也伴有AFU的升高,但升高的程度不及肝硬化和肝癌。明隨著治療后TBIL和ALT的下降,AFU活性快速降至正常水平。AFU臨床意義4、急性黃疸型肝炎:AFU臨床意義5、妊娠:

健康孕婦伴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加AFU水平呈升高趨勢,在自然分娩或人工終止妊娠后迅速下降,5d后降至正常。因此,孕婦血清中AFU增高應視為妊娠過程中的特殊生理反應,不同于肝病時的升高,臨床醫(yī)生應加以區(qū)別。6、卵巢腫瘤:

研究表明,卵巢癌患者血清AFU活性降低,且與疾病分期、腫瘤負荷、組織學分型和腫瘤分化程度無關。良惡性卵巢癌患者血清AFU活性降低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AFU臨床意義5、妊娠:AFU臨床意義7、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清AFU可反映HbA1C和GLU所提示的糖代謝控制現狀,其機制目前尚不明了。有研究認為糖尿病患者持續(xù)高血糖狀態(tài)可激活多元醇旁路系統,使醛糖還原酶活性增加,產生大量的山梨醇,同時抑制山梨醇脫氫酶活性,使山梨醇在細胞內大量積聚。由于AFU廣泛分布于人體內的各種組織細胞(主要存在于細胞溶酶體內)中,而山梨醇等多元醇物質對溶酶體有很強的親和力,可導致溶酶體破壞,使AFU大量釋放入血。因此推測糖尿病患者AFU升高的機制可能與此有關。AFU臨床意義7、糖尿?。篈FU臨床意義8、白血病:

有報道稱B細胞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白細胞AFU活性明顯低于其他類型白血病,并認為這與B細胞屬性無關,而是惡性細胞的增殖產物。升高的血清AFU可能來源于單核細胞系統。9、腹腔積液:

惡性腹腔積液中AFU活性高于正常與良性腹腔積液,表明AFU活性檢測可作為良、惡性腹腔積液鑒別診斷的一種較好標志物。10、肺部疾?。?/p>

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AFU顯著低于健康人及其他肺部疾病患者外,其他肺部疾病患者血清AFU均顯著高于健康人。增高的原因可能與感染、免疫紊亂、蛋白質及脂質代謝異常,以及腫瘤的抗原性密切相關。說明AFU與肺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關系,對肺部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AFU臨床意義8、白血?。篈FU—病例分析1、肝癌:國內對肝癌患者進行相關研究,發(fā)現原發(fā)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AFU活性不僅顯著高于正常對照,而且也顯著高于轉移性肝癌、膽管細胞、惡性間皮瘤、惡性血管內皮細胞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腫和其它良性肝占位性病變。對原發(fā)性肝癌診斷的陽性率為64%-84%,特異性達90%左右。通過對原發(fā)性肝癌、肝硬化患者進行AFU、AFP檢測,發(fā)現原發(fā)性肝癌和肝硬化后肝癌患者AFU、AFP均增高,以AFP500ng/mL為診斷肝癌的臨界值,其假陽性率為43%,AFU740nmol/(ml/h)為臨界值,其敏感度為84%,特異性為94%。因此,血清AFU對原發(fā)性肝癌診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AFU—病例分析1、肝癌:AFU—病例分析2、妊娠與卵巢腫瘤:研究表明,隨妊娠周數增加血漿AFU遞增,在自然分娩或人工終止妊娠后,迅速下降,5天降到正常。卵巢癌患者血清AFU活性降低,且與疾病分期、腫瘤負荷、組織學分型和腫瘤分化程度無關。良惡性卵巢癌患者血清AFU活性降低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其它:巖藻糖苷酶貯積患者由于先天性組織器官和體液中AFU缺乏或活力降低,導致糖蛋白或糖脂代謝紊亂。胃癌患者血清AFU升高,急性胰腺炎不升高,囊性纖維變性伴發(fā)胰腺炎時則下降,進行性錐體營養(yǎng)不良血清AFU活性下降。AFU—病例分析2、妊娠與卵巢腫瘤:5’-NT(5’-核苷酸酶)

5’-NT是一種特殊的磷酸水解酶,它能特異地水解5’-NT核苷酸,生成核苷和無機磷酸,主要分布在肝、膽、腸、胰、心、腦、肺、腎等臟器和組織的細胞膜上。因為是一種磷酸水解酶,同時具有非水解酶活性,其主要功能是參與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謝,測定其活力可以了解核苷酸的代謝情況。5’-NT(5’-核苷酸酶)5’-5’-核苷酸酶—臨床意義5’-NT能釋放入血液中循環(huán)的5’-NT僅來源于肝膽系統,5’-NT在肝臟中主分布于膽小管、肝竇和Kupffer細胞,因為5’-NT需經肝膽系統內的高濃度膽汁酸去垢處理后才能釋放入血,故血清中5’-NT的水平變化很少受到肝外其他疾病影,因此肝膽系統疾病可導致血清5’-NT水平異常。5’-NT在各類肝膽疾病患者的水平及陽性率表現為肝癌組>膽結石組>急性肝炎組>慢性肝炎組>肝硬化組,與相關報道大致相符,這可能由于在肝癌中肝臟被癌細胞浸潤引起肝內膽汁郁積,在膽結石中出現膽道梗阻引起膽汁郁積,從而導致血清5‘-NT呈明顯升高;而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中主要以肝實質細胞受損為主,從而使血清5'-NT表現為稍有升高。5’-核苷酸酶—臨床意義5’-NT能釋放入血液中循環(huán)的5’5’-核苷酸酶—臨床意義1、5'-NT活性增高常見于原發(fā)性和轉移性肝癌、膽道癌、胰腺癌、膽道阻塞、膽管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藥物性肝損傷。其活性增高可達2~6倍,且與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2、5'-NT是診斷肝腫瘤非常靈敏的酶學指標。在病變早期,當肝功能、肝掃描和有關肝病檢查陰性時本酶活性已明顯增高。對于AFP陰性病例其與AFP互補診斷肝癌的陽性率可達94%。3、特異性高,能協助判斷堿性磷酸酶(ALP)增高是肝膽系統疾病,還是骨髓系統疾?。ㄈ绻前⒐侨饬?、骨轉移癌、佝僂病等)。ALP在肝膽系統疾病和骨骼系統疾病時均可增高。5'-NT除肝膽系統疾病增高外,骨骼系統疾病一般均不升高。4、有助于鑒別診斷肝細胞性黃疸和阻塞性黃疸。5’-核苷酸酶—臨床意義1、5'-NT活性增高常見于原發(fā)性5’-核苷酸酶—消化道惡性腫瘤惡性腫瘤以細胞的過度增殖及異常分化為特征,而細胞的增殖的前提是核甘酸的大量合成,5‘-酶核苷酸是核甘酸合成的關鍵酶之一,它位于細胞膜表面,最容易也較早接受外界的刺激,較易釋放入循環(huán)系統,因而其活性在腫瘤早期即可發(fā)生變化。肝內5‘-核苷酸酶主要分布于膽小管、肝竇及星形細胞。在肝癌中,肝臟被癌細胞浸潤引起肝內膽汁淤積,肝細胞的膜結內質網構破壞明顯,線粒體發(fā)生退行性改變甚至消失,合成機制發(fā)生障礙,肝細胞受到損傷導致膽汁淤積肝癌病人的血清5'-核苷酸酶升高。肝癌血清5'-核苷酸酶的顯著升高充分證明了這一點5’-核苷酸酶—消化道惡性腫瘤惡性腫瘤以細胞的5’-核苷酸酶—消化道惡性腫瘤胃癌血清5'-核苷酸酶降低是由于在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其蛋白質或核酸的合成代謝增強,分解代謝減弱,因而5'-核苷酸酶活性降低,導致5'-核苷酸的分解減少,此有助于核苷酸的聚積,有利于腫瘤細胞的合成。在結腸癌患者中,癌細胞在細胞膜受腸蠕動等刺激,細胞膜釋放5‘-核苷酸酶,又被腸重吸收入血,導致血清5’-核苷酸酶升高。分析表明,測定血清5'-核苷酸酶的活性對消化道惡性腫瘤的診療有一定的價值,不失為一個較好的消化道腫瘤的腫瘤標志物之一。5’-核苷酸酶—消化道惡性腫瘤胃癌血清5'-

腺苷脫氨酶(ADA)

簡介:

腺苷脫氨酶(adenosinedeaminaseADA)是嘌呤核苷代謝中重要的酶類,屬于巰基酶,每分子至少含2個活性巰基,其活性能對氯汞甲酸完全抑制。ADA能催化腺嘌呤核苷轉變?yōu)榇吸S嘌呤核苷,再經核苷磷酸化酶作用生成次黃嘌呤,其代謝終產物為尿酸。

腺苷脫氨酶(ADA)

腺苷脫氨酶(ADA)的來源:ADA廣泛分布于人體各組織中,胸腺、脾和其他淋巴組織中含量較高,紅細胞和T淋巴細胞內含量最豐富。ADA增高是T淋巴細胞對某些特殊病變局部刺激產生的一種反應,其與T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和數量有密切關系。因此ADA的檢測在某些疾病的診斷、治療及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頗受關注。腺苷脫氨酶(ADA)的來源:ADA臨床意義:ADA是一種與機體細胞免疫活性有重要關系的核酸代謝酶。測定血液、體液中的ADA及其同工酶水平對某些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日趨受到臨床重視。血清ADA主要來源于肝臟,因為它是肝細胞的胞漿酶,所以任何原因造成的肝細胞損傷,其肝細胞膜的通透性就會增強,致使血清中的ADA活性升高,故該酶可作為反映肝實質損傷的指標ADA臨床意義:ADA臨床意義—肝臟疾病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AH)時ALT幾乎明顯升高,ADA僅輕、中度升高,且陽性率明顯

低于AST和ALT。因此ADA在診斷急性

肝損傷時有一定價值,但并不優(yōu)于ALT。

重癥肝炎發(fā)生酶膽分離時,盡管ALT不

高,而ADA明顯升高。AH后期,ADA

長高率高于ALT,其恢復正常時間也較

后者為遲,并與組織學恢復一致。

因此,ADA較ALT、GGT更能反映急性肝損傷,并有助于探測AH的殘留病變和肝臟病進展。ALT恢復正常而ADA持續(xù)升高者,常易復發(fā)或易遷延為慢性肝炎。ADA臨床意義—肝臟疾病急性肝炎:ADA臨床意義—肝臟疾?。郝愿尾?/p>

在反映慢性肝損傷時ADA較ALT為優(yōu)。慢性肝炎(CH)、肝硬化肝細胞癌患者血清ADA活性顯著升高。其陽性率達85%~90%,而肝硬化時ALT多正常或輕度升高,故ADA活性測定可作為慢性肝病的篩選指標。失代償期肝硬化ADA活性明顯高于代償期肝硬化,因而可判斷慢性肝病的程度。另外,慢性活動性肝炎(CAH)ADA活性明顯高于慢性遷延性肝炎(CPH),故可用于二者的鑒別診斷。ADA臨床意義—肝臟疾?。郝愿尾DA臨床意義—肝臟疾?。焊卫w維

肝硬化患者血清ADA活性明顯高于急性黃疸型肝炎、CPH、CAH、PHC、阻塞性黃疸及對照組,CAH者也明顯高于CPH者及對照組,表明ADA活性差異關鍵在于肝纖維化程度,而與肝細胞損害關系不大。蔡衛(wèi)民等用肝硬化的肝組織切片標本,作肝纖維化程度的分級

評分觀察,發(fā)現積分均值≤1.5者ADA陽性率(38.46%)顯著低于>1.5者(86.96%),證實ADA活性與肝纖維化程度有關。隨肝纖

維化程度增加,ADA活性逐漸增加,即肝硬化>CAH>CPH。ADA臨床意義—肝臟疾?。焊卫w維ADA臨床意義—肝臟疾病:黃疸鑒別:

有人對28例肝細胞性黃疸和19例阻塞性黃疸患者ADA和GGT活性進行比較,發(fā)現ADA鑒別意義最大,而其他酶在兩種黃疸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另有文獻報道,阻塞性黃疸血清ADA活性及陽性率(16.7%),均明顯低于肝細胞性黃疸(57.3%)及肝硬化伴黃疸者(80.9%),且重疊較小,尤其與GGT、ALP和5’-NT同時測定,如三項指標均增高,而ADA正常則更支持阻塞性黃疸的診斷。ADA臨床意義—肝臟疾?。狐S疸鑒別:重癥聯合免疫缺陷?。⊿CID)1972年Giblett等首先報道ADA活性缺乏與SCID有關,這一發(fā)現曾引起臨床和基礎免

疫學的很大重視。ADA作為核酸代謝重要

的酶類,其缺乏可導致核酸代謝障礙,影

響到胸腺的發(fā)育,從而引起免疫功能缺陷。

綜合國內外資料表明,SCID的傳遞者細胞內ADA活性顯著低于正常對照,SCID患者該酶活性更低,甚至不及正常人的10%,患兒羊水細胞內ADA活性可能低至正常胎兒的1%以下。因此,胎兒羊水中纖維細胞ADA活性能有效地對SCID嬰兒進行產前診斷。阿米巴肝膿腫(ALA)ADA活性明顯減少。ADA臨床意義—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病重癥聯合免疫缺陷?。⊿CID)ADA臨床意義—重癥聯合免疫缺ADA臨床意義—血液?。?/p>

Valentine等報道慢性溶血患者紅細胞ADA活性顯著升高,為正常人的45~70倍。由于腺苷的過度消耗,使ATP生成減少,導致紅細胞提前破壞,而出現貧血癥狀。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紅細胞ADA明顯高于正常對照,其酶活性高于溶貧及獲得性再障。

因此,紅細胞內ADA活性可能成為診斷先天性再障的唯一指標。ADA臨床意義—血液?。?/p>

ValentADA臨床意義—腦膜炎:

1973年Piras首先提出結核性腦膜炎患者CSF-ADA明顯升高,并用于結核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及病毒性腦膜炎的鑒別。Coovadia和Ribera等報道結腦患者CSF-ADA增高的陽性率為73%~99.4%。王北寧等報告64例結腦和非結腦CSF-ADA值分別為18.24±2.36U/L和1.43±0.21U/L,以>1.85U/L(非結腦X+2SD)為結腦的診斷標準,其陽性率為90.6%,非結腦則全部陰性。還發(fā)現結腦發(fā)病初1個月內明顯升高,治療3個月后則明顯下降,治愈者可恢復正常。羅蔚鋒等發(fā)現結腦患者CSF-ADA活性顯著高于正常對照和病腦組。以8U/L為陽性界限值,病腦組和對照組均100%陰性,結腦組陽性率91%,特異性為100%,其含量變化與結腦患者抗癆治療及病程發(fā)展有一定關系。

因此,CSF-ADA測定可作為早期結腦診斷、觀察病情和療效的常規(guī)檢查項目。ADA活性>15U/l成為結核性腦膜炎一個顯著性標識(腦脊液)ADA臨床意義—腦膜炎:1973年PiADA臨床意義—腦膜炎:

Mishra等報道結核性腦膜炎組CSF-ADA活性明顯高于細菌性腦膜炎組、腦炎組和對照組,以ADA活性>5U/L為臨界值,其對結核性腦膜炎的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分別為89%和92%。結核性腦膜炎CSF-ADA水平與CSF細胞數、淋巴細胞百分數、蛋白濃度顯著相關。認為CSF-ADA活性可作為兒童結核性腦膜炎早期鑒別的簡便快速和有用的診斷指標。ADA臨床意義—腦膜炎:MishrADA臨床意義—漿膜積液結核性胸膜炎時,由于結核桿菌及炎性介質等作用,使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管通透性增強,以致液體、血液內大量物質和細胞從血管內滲出至血管外、組織間隙及漿膜腔形成積液。積液內大量T淋巴細胞增殖和分化,當細胞破壞時可釋放大量ADA使結核性胸膜腔積液中ADA活性增高。而惡性腫瘤積液ADA活性較低,漏出液ADA活性最低。結核病人腹水中ADA活性比其他病因所致的ADA活性有明顯的升高,不管病人是否患有其他肝臟疾病。以40U/L為病理分界點,診斷的靈敏度達到94.4%,特異性100%(胸腹水)ADA臨床意義—漿膜積液結核性胸膜炎時腎功能(8項)腎功能UREA腎功能不全的實驗室診斷指標CREAUA特殊項目CO2監(jiān)測血清中CO2含量β2-MG監(jiān)測腎小管功能、惡性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CysC敏感的腎小球濾過率指標RBP腎近曲小管的損害程度MALB腎損傷的早期敏感指標尿素肌酐尿酸二氧化氮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視黃醇結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腎功能(8項)UREA腎功能不全的實驗室診斷指標CREAUA重點腎功能指標的臨床應用腎臟的生物學功能

腎臟功能檢測指標腎臟相關疾病重點腎功能指標的臨床應用腎臟的生物學功能腎為先天之本《醫(yī)宗必讀》-十卷明·李中梓-1637年腎為先天之本《醫(yī)宗必讀》-十卷明·李中梓-1637年59尿液形成原理59尿液形成原理遠端腎單位曲部直部髓襻曲部直部濾過功能重吸收:水、電解質、葡萄糖、氨基酸等排泌:蛋白、脲酶逆流倍增:尿液濃縮重吸收:少量水和鈉調節(jié)體液和酸堿平衡遠端腎單位曲部髓襻曲部濾過功能重吸收:水、電解質、葡萄糖、氨重點腎功能指標的臨床應用腎臟的生物學功能

腎臟功能檢測指標腎臟相關疾病重點腎功能指標的臨床應用腎臟的生物學功能腎病-慢性腎病腎臟的各種病癥,主要包括慢性腎臟病和急性腎炎。慢性腎臟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3個月,對健康有影響。是腎小球腎炎、隱匿性腎炎、腎盂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紅斑狼瘡腎炎、痛風腎、IgA腎病、腎病綜合征、膜性腎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多囊腎腎病的臨床統稱的臨床統稱。特點:“三高”(發(fā)病率高、伴發(fā)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三低”(全社會對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低、防治率低、伴發(fā)心血管病的知曉率低)“沉默的殺手”腎病-慢性腎病慢性腎病(CKD)美國、挪威等發(fā)達國家的全國性調查顯示CKD是常見的慢性疾病,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為10.2%~13.0%。由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腎內科王海燕教授牽頭的“中國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于2012年3月在Lancet上刊出。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8歲以上的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為10.8%;據此估算,我國現有CKD患者將達到1.2億(1.13億~1.25億)例。根據發(fā)達國家的統計,CKD患者中約有2%患者會進入終末期腎病階段,需要通過透析或腎移植治療來維持生命;按照每例終末期腎病患者透析治療年花費10萬元人民幣計算,我國每年將為這些患者的透析支付2400億元人民幣。慢性腎?。–KD)美國、挪威等發(fā)達國家的全國性調查顯示CKD慢性腎?。–KD)慢性腎病(CKD):全球超過5億人患有不同的腎臟疾病,每年超過百萬人死于與慢性腎臟病相關連的疾病。慢性腎臟病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病、腫瘤、糖尿病之后又一個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全球關注:患慢性腎臟疾病的個體發(fā)展為終末期腎病病人,需要透析或是腎移植以防止尿毒癥慢性腎病(CKD)慢性腎病(CKD):全球超過5億人患有不同腎病-急性腎損傷急性腎損傷(AKI):是指突發(fā)(1-7d內)和持續(xù)(>24h)的腎功能突然下降腎病-急性腎損傷急性腎損傷(AKI):是指突發(fā)(1-7d內)世界腎臟日2006年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腎臟基金聯合會聯合倡議,將每年3月份的第2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腎臟日”。第一屆:2006年3月9日,“慢性腎病的早期檢測和預防”。第八屆:2013年3月14日,“急性腎損傷的防治”第九屆:2014年3月13日,“防治老年慢性腎病”。世界腎臟日腎病早發(fā)現,早治愈,篩查診斷最關鍵!我們的目標是:沒有漏診!腎病早發(fā)現,早治愈,篩查診斷最關鍵!我們的目標是:腎病的發(fā)展進程并發(fā)癥正常增加風險損傷GFR↓腎衰竭EOL/死亡篩查CKD危險因素控制CKD危險因素;篩查CKD診斷與治療治療合并癥延緩進展估計進展治療并發(fā)癥準備替代治療透析或腎移植替代治療腎病的發(fā)展進程并發(fā)癥正常增加風險損傷GFR↓腎衰竭EOL/重點腎功能指標的臨床應用腎臟的生物學功能

腎功能檢測指標腎臟相關疾病重點腎功能指標的臨床應用腎臟的生物學功能腎病實驗室檢查腎病實驗室檢查腎功能檢測指標肌酐(Crea)尿素(UREA)尿微量白蛋白(MALB)視黃醇結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尿酸(UA)二氧化碳(CO2)轉鐵蛋白(TRF)腎功能檢測指標肌酐尿素(UREA)尿微量白蛋白(MALB)視早期腎損傷標記物腎小球損傷標記物腎小管損傷標記物腎功能損傷標志物腎小管上皮細胞的各種酶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腎小管損害或濾過負荷增加,尿和血中β2微球的升高和降低可以用于區(qū)分腎小球和腎小管損傷α1微球蛋白: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功能視黃醇結合蛋白: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功能低分子量蛋白反映腎小球截留功能,與糖尿病腎病和高血壓腎病有關評價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指標早期腎損傷標記物腎小球損傷標記物腎小管損傷標記物腎功能損腎病的發(fā)展進程及檢測指標并發(fā)癥正常增加風險損傷GFR↓腎衰竭EOL/死亡篩查CKD危險因素控制CKD危險因素;篩查CKD診斷與治療治療合并癥延緩進展估計進展治療并發(fā)癥準備替代治療透析或腎移植替代治療MALB/NGAL/TRFGLU/Crea、UA/Urea血壓、血脂、MALB/CysC/RBP

/β2-mG/NGAL/Crea/UA/UreaMALB/CysC/RBP

/β2-mG/NGAL/Crea/UA/Urea腎病的發(fā)展進程及檢測指標并發(fā)癥正常增加風險損傷GFR↓腎衰

腎功能重點推薦項目

β2–MG(β2-微球蛋白) Cys-C(胱抑素C)MALB(尿微量白蛋白)腎功能重點推薦項目腎功能-腎小球濾過率

臨床評價腎臟疾病進展和嚴重程度,一般以腎功能為參考,腎功能一般以腎小球濾過率(GFR)反映。GFR指在一定時間內通過腎小球的血漿量(定義為在單位時間內腎臟將若干容積血漿內的物質從體內清除,其單位一般為ml/min物質)。它不能直接測定,必須借助某物質的腎清除率來反映。

腎功能-腎小球濾過率臨床評價腎臟疾病進展和嚴重程度,一般以理想的腎小球濾過率的內源性指標應具備三個特性:在體內以恒定的速率產生,可以自由通過腎小球不被腎小管重吸收入血,腎小管不分泌該物質只通過腎臟排出抑素C的臨床意義理想的腎小球濾過率的內源性指標應具備三個特性:抑素C的臨床意

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各種指標比較

指標特點影響因素菊糖或鉻、锝等放射金標準費時、費力、昂貴、需要監(jiān)測物性標記物(外源性)尿素氮(BUN)腎小管重吸收

受蛋白代謝水平影響

腎血流量氨基水揚酸、磺胺、Bil、Hb

血清肌酐(Scr)腎小管分泌肌肉量,體內代謝水平腎臟50%損害年齡,營養(yǎng)水平葡萄糖、果糖、Bil、抗生素尿肌酐清除率(Ccr)腎臟20%損害Scr、尿液搜集不全、尿液貯存不當胱抑素(CysC)自由濾過、不分泌、與年齡性別、代謝水平、病理狀態(tài)無關不吸收、穩(wěn)定生成和循環(huán)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各種指標比較指標迄今基本滿足理想內源性GFR標志物要求的內源性物質。是新近發(fā)展起來的評估腎功能的一種敏感性好、特異性高的指標。自從1985年以來,胱抑素C(cystatinC)已被視為檢測腎功能的良好標志物,在其他一系列生理病理過程也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胱抑素C的價值胱抑素C的價值胱抑素C的臨床意義正常情況下,CysC在血清和血漿中的濃度為0.51-1.09mg/L(參考范圍)。

當腎功能受損時,CysC在血液中的濃度隨腎小球濾過率變化而變化。腎衰時,腎小球濾過率下降,CysC在血液中濃度可增加10多倍;胱抑素C的臨床意義正常情況下,CysC在血清和血漿中的濃度胱抑素C的臨床意義對腎臟疾病的腎功能評價評價GFR的理想標志物(尤其兒童患者)

在腎移植中的應用

對30例腎移植患者研究發(fā)現,發(fā)生急性排斥反應的患者胱抑素C與肌酐基本同步升高,但胱抑素C升高的幅度要比肌酐大,敏感性強;可以快速診斷出急性排斥反應或藥物治療可能造成的腎損害;其他應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評估腎小球濾過率的敏感指標-血清胱抑素C》《一種評價早期腎功能損害的新指標——胱抑素C》胱抑素C的臨床意義對腎臟疾病的腎功能評價在腎移植中的應用其β2MG(β2微球蛋白)1、因BMG每天在體內生成率較為恒定,且只被腎臟排泄,測定血BMG可作為評價GFR的指標。2、血BMG與尿BMG聯合診斷,可以鑒別診斷腎小球或腎小管功能障礙。成本比較適中,可以組合在腎功套餐中使用。β2MG(β2微球蛋白)1、因BMG每天在體內生成率較為恒β2MG(β2微球蛋白)1、血B2-微球蛋白升高而尿B2微球蛋白正常,主要由于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常見于急、慢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等;2、

血B2-微球蛋白正常而尿中B2微球蛋白升高主要由于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明顯受損,見于先天性近曲小管功能缺陷,范科尼綜合征,慢性鎘中毒,腎移植排斥反應等;3、血、尿B2微球蛋白均升高主要由于體內某些部位產生過多或腎小球和腎小管都受到損傷,常見于惡性腫瘤(如原發(fā)性肝癌、肺癌、骨髓瘤等),血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溶血性貧血),慢性肝炎,糖尿病等;4、糖尿病腎病患者早期即有腎小管功能改變,尿B2微球蛋白檢測被認為是衡量糖尿病患者輕度腎功能減退和療效觀察的一種簡便、精確而敏感的方法。β2MG(β2微球蛋白)1、血B2-微球蛋白升高而尿B2微MALB(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Albumin)占血漿總蛋白量的60%,分子量為69kD,是一種帶有負電荷的大分子蛋白。正常情況下只有極少量的白蛋白可以通過尿液排出到體外。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具有濾過功能,膜孔直徑為5.5nm。Albumin半徑為3.6nm。正常狀態(tài)下Albumin很難通過腎小球基底膜。任何能夠引起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的病變,均可導致Albumin的排出。1982年Viberti等發(fā)現1型糖尿病時尿總蛋白在參考范圍內,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由此提出了“微量白蛋白尿”概念。并把它作為糖尿病早期腎損害一個敏感指標。MALB(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Albumin)占血漿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M-ALB)臨床意義:MAU是檢測血管損傷的重要指標,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血管損傷的敏感指標,對判斷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預后有重要的參考價值。M-ALB與糖尿?。菏翘悄虿∧I病發(fā)生的早期指標,對預測糖尿病腎病發(fā)生有重要參考價值。糖尿病腎病起病隱匿,早期階段常規(guī)檢查方法難以發(fā)現尿蛋白的陽性結果。檢測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已被公認為早期腎損傷的指標,對預測糖尿病腎病有較大的臨床實用價值。糖尿病誘發(fā)MA的原因有三個:一是腎小球的損傷;二是血液動力學的改變,三是血液中的蛋白與高濃度的葡萄糖接觸后增加了非酶糖?;乃俾剩瑥亩鸹啄て琳瞎δ艿母淖?。尿微量白蛋白(M-ALB)臨床意義:MAU是檢測血管損傷的重尿微量白蛋白(M-ALB)M-ALB與高血壓:是高血壓腎臟損害的指標。持續(xù)的高血壓會影響靶器官,特別是腎臟。原發(fā)性高血壓誘發(fā)MA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壓引起腎小球血流動力學的改變,促進白蛋白穿過基底膜,成蛋白尿,故通過測定MA對腎臟的早期功能不全有很高的臨床價值。而且研究表明:在病人中,尿白蛋白與血壓呈正相關,同時它也是心血疾病的危險因子。因此,監(jiān)測尿微量白蛋白對抗高血壓的療效和防止腎損傷是一項有效的方法。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微量白蛋白(M-ALB)M-ALB與心血管疾?。?/p>

流行病調查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死亡率與微量白蛋白尿的增高相關。微量白蛋白尿陽性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比微量白蛋白陰性患者高2-8倍。這個結果證實微量白蛋白尿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有良好的相關性。因此認為,臨床上對微量白蛋白尿陽性者,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強對原發(fā)病的治療。最近一些學者認為微量白蛋白尿在預測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方面與高脂血癥、高半胱氨酸血癥、C-反應蛋白增高、感染、纖維蛋白原增高等指標具有同樣重要的臨床意義。

尿微量白蛋白(M-ALB)M-ALB與心血管疾?。?/p>

視黃醇結合蛋白(RBP)為血液中維生素A的特異轉運蛋白。RBP含184個氨基酸殘基,分子量21KD。

RBP在肝臟合成,其含量改變能夠敏感地反映近端腎小管功能、肝功能的損害程度,是反映腎臟、肝臟及營養(yǎng)性疾病發(fā)展、轉變的敏感指標。視黃醇結合蛋白(RBP)背景知識視黃醇結合蛋白(RBP)為血液中維生素A的特異轉運蛋白。R腎功套餐應用推薦腎功三項(UA、UREA、Crea):傳統的腎功套餐,基層及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使用較多,多用于健康體檢;對腎臟早期損傷明感性低,且易受干擾因素多。腎功五項(UA、UREA、Crea、CO2、CysC/

β2-mG):在傳統套餐基礎上增加CO2、CysC/

β2-mG,大大提升了對腎功能評估的準確性,推薦二級及以上醫(yī)院作為腎功的常規(guī)套餐開展。腎功全套(UA、UREA、Crea、CO2、CysC、β2-mG、MALB、RBP):五項基礎上再增加MALB、RBP,能更全面更準確評估腎臟的功能,且對早期腎損傷有更好的敏感性。推薦三級及以上醫(yī)院、有條件的二級醫(yī)院、腎病專科醫(yī)院開展。腎功套餐應用推薦腎功三項(UA、UREA、Crea):傳統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心血管疾病危險指標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又稱高半胱氨酸,是一種含硫氨基酸。雙硫化物氧化型------約占20%;蛋白結合氧化型------約占80%。我們通常所指的是總的同型半胱氨酸濃度(tHcy)。

HCY的定義及存在形式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Hcy是甲硫氨酸的中間代謝產物,在體內由甲硫氨酸轉甲基后生成主要有兩種途徑:再甲基化途徑和轉硫途徑。

HCY代謝

Hcy是甲硫氨酸的中間代謝產物,在體內由甲硫氨酸轉甲基后生成空腹血漿總Hcy水平正常值為5-15umol/L理想值<10umol/L高于15umol/L被認為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Hcy)將高Hcy血癥分為輕、中、重度,其空腹血漿濃度分別為15-30、31-100及大于100umol/L

血漿HCY的濃度空腹血漿總Hcy水平正常值為5-15umol/L理想值<10

影響血漿HCY濃度的因素年齡及性別對HCY濃度的影響吸煙對HCY濃度的影響影響血漿HCY濃度的因素年齡及性別對HCY濃度的影響吸煙影響血漿HCY濃度的因素咖啡對HCY濃度的影響藥物對HCY濃度的影響影響血漿HCY濃度的因素咖啡對HCY濃度的影響藥物對HCY濃影響血漿HCY濃度的因素腎功能是影響同型半胱胺酸濃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人體99%的HCY在腎臟代謝,70%經由腎臟清除,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其血漿中HCY的濃度可高達正常人的2-4倍。影響血漿HCY濃度的因素腎功能是影響同型半胱胺酸濃度的重要因HCY與心血管系統疾病

HCY血癥是冠心?。–HD)的獨立危險因素,CHD患者中30%可見HCY升高。

高HCY患者發(fā)生心肌梗死的危險性增高,stampfer等[1]指出HCY升高5%時有3倍發(fā)生心肌梗死的危險性,尤其是中青年。而且CHD病變程度還與血漿HCY濃度呈正相關。HCY---臨床意義HCY與心血管系統疾病

HCY血癥是冠心?。–HHCY與神經系統疾病

HCY是唯一的與腦中風相關聯的獨立血管危險因子。

北京阜外醫(yī)院惠汝太教授等的研究結果顯示:隨著Hcy濃度的增高,腦中風危險度增加1.87倍。腦中風與血漿Hcy濃度的關系

數血漿Hcy

P

危險對照183212.8//中風182314.7

<0.001↑1.87HCY---臨床意義HCY與神經系統疾病HCY是唯一的與腦中風相關聯的獨立血管Boysen等也對同型半胱氨酸與卒中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他們在急性卒中發(fā)生后的24h內測定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調查其水平升高是否是再發(fā)卒中的獨立危險因子。他們對1039名卒中患者(平均年齡75歲)進行了縱向研究,隨訪15個月。在隨訪過程中再發(fā)卒中的105名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顯著高于沒有再次發(fā)作的患者。Hcy每增加5umol/L,冠心病、腦血管病和周圍血管病的危險分別增加1.6倍、1.8倍、6.8倍。大約50%的腦中風和動脈血栓患者有高Hcy血癥。數據表明總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再發(fā)卒中的獨立危險因子。HCY---臨床意義Boysen等也對同型半胱氨酸與卒中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他們HCY---臨床意義HCY與心血管患者并發(fā)缺血性中風的關聯性HCY的升高時復發(fā)中風的獨立危險因子HCY---臨床意義HCY與心血管患者并發(fā)缺血性中風HCY的

全世界臨床最為關注的新的重要檢測指標之一

獨立的心腦血管疾病的強危險因子

發(fā)生缺血性卒中和再發(fā)卒中的強預測因子

與多種常規(guī)危險因子具有協同放大作用

高血壓者Hcy水平與動脈壁硬度具有很強的獨立正相關

與糖尿病聯合作用可使死亡率呈指數上升

腎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和死亡率的獨立危險因子

會產生或引發(fā)多種妊娠危害

會產生或引發(fā)神經與精神系統疾病HCY---臨床意義全世界臨床最為關注的新的重要檢測指標之一獨立的心腦血管糖尿病GLU糖尿病診斷及治療檢測HbA1C反映病人2-3二個月內平均血糖的水平,用于糖尿病療效觀察FUN反映患者過去2周左右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臨時血糖波動的影響β-HBβ-羥丁酸糖尿病病情監(jiān)測、重癥病人代謝監(jiān)測

葡萄糖糖化血紅蛋白血清果糖胺糖尿病GLU糖尿病診斷及治療檢測HbA1C反映病人2-3二個概述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