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人教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2023年更新)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_第1頁
小學語文人教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2023年更新)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_第2頁
小學語文人教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2023年更新)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_第3頁
小學語文人教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2023年更新)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_第4頁
小學語文人教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2023年更新)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園地

目標

1.能通過讀小說,關注情節(jié)、環(huán)境,感受人物形象。

2.通過朗讀和交流,學會分析小說中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借助小說人物的

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3.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圖幫助學生了解古詩大意,在誦讀的過程中,感受回鄉(xiāng)人又悲又喜,百感交

集的心境,朗讀并背誦古詩《回鄉(xiāng)偶書》。

重點

1.分析小說中的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描寫及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體會人物形象。

2.熟讀并背誦古詩《回鄉(xiāng)偶書》。

難點

L分析、交流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2.感受回鄉(xiāng)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策略

1.回顧舊知,讀出感悟。

在“交流平臺”中,通過對三篇小說人物形象的回顧,再次重點強調(diào)讀小說時,一定要關注故

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環(huán)境的描寫以及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理解人物形象。

在''詞句段運用”中,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抓住小說中的故事情節(jié)對人物形象刻畫的作用,理

解小說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抓住環(huán)境描寫中的關鍵詞語,體會小說所表現(xiàn)的情感及人物形象;通過

朗讀人物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人物忐忑不安、猶豫不決的復雜內(nèi)心世界。

在“日積月累”中,回憶學過的關于描寫家鄉(xiāng)的古詩,借助圖畫,反復誦讀,讀出詩意,讀出

詩情。

2.方法滲透,學會閱讀。

本單元主要通過小說的學習,明白小說人物塑造的方法與途徑。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明確本組

課文在小說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方法,人物形象主要從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描寫,人物語言、動作、心理

活動中突顯出來。掌握這一點,學生今后在閱讀小說時可以從這些要素中理解人物特點。特別對于

一些比較長的小說,更能通過這些細處的描寫發(fā)現(xiàn)小說要表達的深刻含義。通過知識的學習,引導

學生學會閱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目標。

準備

1.預習提綱

(1)溫習本單元三篇課文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重點語段。

(2)讀《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故事,初識人物形象。

(3)整理詩人賀知章的資料,搜集思鄉(xiāng)的古詩。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關注情節(jié)、環(huán)境,感受人物形象。

2.學會分析小說中的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通過小說人物的語言、動作、心

理活動的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3.了解小說中人物形象的表現(xiàn)方法。

教學過程_

一、交流平臺

1.回顧本組課文內(nèi)容。

生1:《橋》這篇課文中,老村支書冒著生命危險,沉著鎮(zhèn)定、不存私念地指揮一百多號人有秩序

地過橋,最后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卷走了。

生2:《窮人》這篇小說寫的是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后,毅然收養(yǎng)她的兩個孩子。

生3:《在柏林》描寫了一個在戰(zhàn)爭中失去三個兒子的老兵,在重返戰(zhàn)場之前,將他神志不清的妻

子送往瘋人院的故事。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依次課件出示課文內(nèi)容概要。

2.交流:本單元課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預設:

生1:《橋》中面對兇猛的洪水時,人們的恐慌,老漢的鎮(zhèn)定。

生2:《窮人》中桑娜收養(yǎng)西蒙的兩個孩子時那忐忑不安中透出來的善良與質(zhì)樸。

生3:《在柏林》中老兵的話不僅揭露了戰(zhàn)爭帶來的災難,更讓列車上所有人反思,其結局出人意

料。老兵的話不僅僅是在制止小姑娘的不諳世事,更體現(xiàn)出老兵的善良。

生4:《橋》中山洪到來時,那種天崩地裂的環(huán)境讓人害怕,可老漢在暴雨中的喊話蓋過了一切。

3.小結引導。

印象深刻的地方往往都能打動我們,讓我們心情隨之起伏,心靈為之震顫。小說《窮人》中桑

娜的質(zhì)樸、善良打動了很多人,那么我們在讀小說的時候怎樣理解桑娜這一人物形象呢?

4.出示句子,交流對小說人物形象的理解。

(1)出示描寫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句子。

課件出示:

“他現(xiàn)在在哪兒?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開開恩吧!”她自言自語著。

“寡婦的日子真困難?。 鄙D日驹陂T口想,“孩子雖然不算多一一只有兩個,可是全靠她一個

人張羅,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婦的日子真難過啊!進去看看吧!”

①指名讀并說說你的感受。

②引導學生交流:從桑娜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中,感受到她對外出打魚的丈夫的擔憂和對鄰居

的關心。

③老師小結:讀小說,留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可以幫助我們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板

書: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

(2)出示桑娜把兩個孤兒抱回家的情節(jié)。

課件出示:

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jīng)夠他受的了……是

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克麜嵛业?!那也活該,我自作自

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①指名讀,抓住畫橫線的地方說說你的理解。

②引導學生交流:桑娜一家生活本來就很困難,如果再加上兩個孩子會難上加難。但是,她“不知

道為什么這樣做”,只知道“非這樣做不可”。說明她明白救助苦難不需要理由,即使是受到丈夫的

責罵,甚至是挨打。故事發(fā)展到這里,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簡單的關心鄰居,更透露出人物的善良、

偉大:寧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顧孤兒。

③老師小結:通過小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感受人物形象。(板書:故事情節(jié))

(3)出示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

課件出示:

屋外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

冷,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

屋子里沒有生爐子,又潮濕又陰冷。

①指名讀,抓住帶點字說說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②引導學生交流:故事發(fā)生在一個風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讓我們看到了窮人

生活的艱難,用環(huán)境描寫襯托出桑娜夫婦的熱心以及他們內(nèi)心世界的富有。

③老師小結:小說用環(huán)境描寫襯托人物形象,凸顯人物鮮明的特點。(板書:環(huán)境描寫)

5.總結。

我們通過對《窮人》一文中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描寫的感悟,故事情節(jié)的回顧,環(huán)境描

寫的分析理解小說中桑娜的形象。我們在閱讀小說的時候可以從這些方面理解小說人物形象。

【設計意圖】

“溫故而知新?!苯虒W過程中,一方面要組織學生交流本組課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另一

方面要引導學生回顧小說中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語言、動作及心理進行細致描寫的句子。這

樣做,既是要學生在溫習舊知的過程中理解小說中人物形象,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豐富語文的

思維,更是要讓學生在理解、感悟和思維的過程中習得新知,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二、詞句段運用

1.學習從故事情節(jié)中理解人物形象。

(1)出示語段,老師范讀一遍。

課件出示:

(曹)操教醐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背鰩ぬ岬叮w身

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

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擲于地上。其酒尚溫。

(2)學生說說語段介紹的故事情節(jié)。(檢查學生預習《三國演義》中對關羽人物形象的刻畫)

關云長溫酒斬華雄

(3)指名讀,說說這一經(jīng)典情節(jié)突出人物怎樣的形象。

預設一:“關云長溫酒斬華雄”講述關羽在汜水關前斬殺董卓部將華雄的故事。從故事中感受

到關羽的英勇。

預設二:抓住“酒”這一關鍵字在語段中的作用體會:關羽斬殺華雄的快、狠、準。

(4)指導朗讀。指名讀、師生共讀、對比讀。

提示:讀出關羽的神勇之氣。

(5)學生簡要說說自己預習時從故事中認識到一個怎樣的關羽。

預設:三英戰(zhàn)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等。

【設計意圖】

讓學生的視野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從閱讀課本到遨游書海,不僅是鞏固學生課內(nèi)所學,更是指導

學生學會積累,學會閱讀,學會思考,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圍繞人物心理活動,理解人物形象。

課件出示:

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

孩子已經(jīng)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克麜嵛?/p>

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1)出示第一個語段,指名讀,說說桑娜此時的心情以及你對桑娜人物的理解。(課文已學知識的

回顧)

預設:桑娜先是非常不安、緊張、猶豫不決,后來又下定決心要收養(yǎng)。從她內(nèi)心矛盾、復雜的

心理變化中,看到桑娜的樸實、善良、有同情心。

(2)出示第二個語段,遷移學習。

課件出示:

我的心繃得緊緊的。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擔心邱少云會突然跳起來,或者突然叫起來。我不

敢朝這個年輕的戰(zhàn)士那兒看,不忍眼巴巴地看著我的戰(zhàn)友活活地燒死。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

現(xiàn)什么奇跡一一火突然間熄滅。我的心像刀絞一般,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3)自由讀第二個語段,思考以下問題。

課件出示:

1.“我”此時此刻是怎樣的心情?

2.從對“我”的心理描寫中,你如何理解邱少云這一人物形象?

(4)同桌交流。

(5)反饋。

預設問題一:從“繃”“怎么忍受得了”“不敢”“不忍”“忍不住”“盼望”等一系列的心理描

寫,看出“我”的想救卻不能救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他跳起來離開火場,一方面又不希望他跳

起來,一方面想看,又害怕看,一方面又期待發(fā)生奇跡。

預設問題二:語段中沒有直接寫邱少云,但從“我”矛盾的心理活動中,看到邱少云正忍受

著常人無法遭受的痛苦與煎熬,看到邱少云寧愿被活活燒死也不暴露位置的決心,看到他在危急時

刻也要一動不動遵守紀律,哪怕是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6)學生齊讀,老師小結。

語段中從''我”的心理活動描寫,側面襯托出邱少云的自覺、嚴格遵守紀律的英勇以及鋼鐵般

堅強的意志。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圍繞“我”的心理活動展開學習,幫助學生理解人物高尚的品質(zhì),理解

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指導學生朗讀,進一步感悟人物心理活動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

3.試寫。

(1)回顧語段,明確心理活動表現(xiàn)出來的忐忑不安和猶豫不決。

生1:第一個語段直接從人物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感受人物樸實、善良的人物形象。

生2:第二個語段從人物緊張、擔心的矛盾心理側面烘托人物高尚的英雄形象。

(2)學生練筆,試著寫一段自己忐忑不安或猶豫不決的心理活動。

(3)學生讀自己寫的語段,師生一起點評。

【設計意圖】

練筆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語文實踐的機會,有利于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既升華學生對心理活動的

學習理解,同時又積累和發(fā)展了自己的語言,通過實踐訓練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小結

本節(jié)課通過回顧課文內(nèi)容,理解小說人物形象,分析語段,學會如何進行小說人物形象的閱讀,

學會如何進行心理活動的描寫來體現(xiàn)人物特點。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小說閱讀中能認識更多的有特

點的人物。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熟讀并背誦古詩。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感受回鄉(xiāng)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詩題

1.老師談話:每年春節(jié)人們都會趕著回家過年,為了買一張回家的車票甚至不惜整夜守候在車站,

多么感人的思鄉(xiāng)之情?。。ㄕn件出示圖片)

課件出示:

Springfestival

HeartbeHome!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從小生長的故鄉(xiāng)非常依戀,有著濃濃的故鄉(xiāng)情結,人在外地卻常常心

系故鄉(xiāng)。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首描寫回家的古詩《回鄉(xiāng)偶書》。(板書:回鄉(xiāng)偶書)

2.教學“偶”字。

教師在板書課題中“偶”字時,釋字形,引導學生跟著書空右半邊;老師帶讀“偶”,學生齊

讀課題。

3.學生理解題意,教師點撥。

偶:偶然。偶書:偶然間寫下的詩。

4.過渡:偶然間寫下的詩常常是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才有了一時的感受。詩人賀知章回家時

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讓我們來細細地讀一讀他寫的這首詩吧。

【設計意圖】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從春節(jié)人們期盼的團圓入手,引導學生理解詩題。以“偶”引發(fā)學生思考、質(zhì)疑,

詩人為什么會在偶然間寫下這首詩,帶著問題引入本次學習的內(nèi)容,水到渠成。

二、自主讀詩,整體感知

1.介紹詩人。

課件出示:

賀知章(約659—約744),字季真,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

時就以詩文知名,后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

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有《詠柳》《回鄉(xiāng)偶

書》。

2.自由讀詩,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課件出示:

1.讀準生字的字音,有節(jié)奏地讀通詩句。

2.借助課文插圖想想每句詩大概講了什么內(nèi)容?不清楚的可同桌間相互交流。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認讀“鬢”,強調(diào)發(fā)音;認讀“衰”。

課件出示:

偶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相識笑問客

(2)出示字詞,同桌互讀,開火車讀。

(3)說說你已經(jīng)理解了古詩中哪幾個詞語的意思。

預設:

鬢:臉旁靠近耳朵的頭發(fā)。

鬢毛衰:老年人頭發(fā)稀疏減少。

(4)讀古詩。指名讀,小組讀。

(5)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出示句意點撥。

課件出示: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焙⒆觽兛匆娢叶疾徽J識,笑著問我這個客人是從哪里

來的。

4.齊讀古詩。

課件出示:

回鄉(xiāng)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設計意圖】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北经h(huán)節(jié)以學生的自主讀詩為主,給學生以充分的讀的空間,在讀

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在讀中初步理解詩句意思。

三、感悟詩意,讀中悟情

1.老師范讀,讓學生初步感受詩的情感及韻味。

2.指導讀第一句。

(1)學生自由讀第一句。

(2)出示年老而歸的畫面。顯示年少與年老的對比圖,出示兩行詩。

課件出示: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配圖)

(3)通過觀察對比兩幅圖,說說你想帶著怎樣的情感讀這句詩呢?

預設:帶著有些難過的心情來讀這句詩。離開的時候還是小孩子,而回來的時候頭發(fā)都已經(jīng)白

了,很傷感。

3.體會情感,引導齊讀第一句。

這時候的賀知章看著家鄉(xiāng)的變化,聽著家鄉(xiāng)話真是悲喜交加??!他不由地發(fā)出感嘆一一(生齊

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p>

過渡:詩人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鄉(xiāng),心中無比激動的詩人回到家鄉(xiāng)后又有什么感受呢?

4.指導讀第二句。

(1)課件出示兒童與詩人相見的畫面。

(2)請同學們觀察圖畫,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小朋友,你會對賀知章爺爺說些什么話呢?

(3)教師扮演詩人,學生們扮演孩子們,師生互動理解詩句。

(4)引導從“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中體會詩人的感受。

(5)指名三到五名學生讀,注意讀出詩人心中的難受,以及聲聲嘆息。

(6)男女生讀,感悟詩人此時此刻又悲又喜的心境。

過渡:《回鄉(xiāng)偶書》把詩人重回離別了數(shù)十年的家鄉(xiāng)時那種又喜又悲的感情,表現(xiàn)得親切自然。

讓我們再把這兩句連起來讀一讀,看誰能把作者的又喜又悲的情感讀出來。

5.齊讀古詩《回鄉(xiāng)偶書》。

課件出示:

回鄉(xiāng)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又喜)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又悲)

笑問客從何處來。

【設計意圖】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指導朗讀,師生融入詩人回家時的情景角色中,師生之間形成親朋式的對話

交流,入詩、入情。這樣,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感受詩人從遠方回來的喜悅,以及回到家鄉(xiāng)后,發(fā)

現(xiàn)家鄉(xiāng)變了樣,家鄉(xiāng)兒童不識自己的悲哀。

四、以情引讀,讀中悟情

1.創(chuàng)設情景,體會思鄉(xiāng)。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每當中秋月明時,賀知章會怎樣思念家鄉(xiāng)?每當九月重陽,賀知章會怎樣

思念家鄉(xiāng)呢?一年過去了,又是除夕了,賀知章又會怎樣思念家鄉(xiāng)呢?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里討論,

把你的想法告訴你的組員。

2.小組探究,想象體會。

3.指名反饋,師生點評,以情引讀詩句。

預設一:把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寄托于明月,對著明月想象家鄉(xiāng)的月亮是否和離開時一樣。

預設二:九月重陽節(jié),登上山頂,望著遠方的家鄉(xiāng),想到兒時的伙伴是否也和他一樣在登高。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預設三:除夕夜,正是一家團圓的日子,想到曾經(jīng)一家其樂融融,現(xiàn)在卻不能和他們團圓,多

么傷感。一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4.想象變化,體會詩情。

今天,他終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鄉(xiāng),可是家鄉(xiāng)已經(jīng)不是以前的模樣,同學們想象一下家鄉(xiāng)會

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朋友?親人?詩人自己……

5.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相機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引讀全詩。

預設:

昔日朝夕相處的朋友再也不見身影。詩人不由感嘆起來一一(引讀全詩)

往日一家人團圓歡樂的景象再也無處找尋。詩人不禁嘆息起來一一

如今老態(tài)龍鐘,白發(fā)蒼蒼,物是人非,詩人不由得傷感起來一一

【設計意圖】

讀,是學生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的紐帶,因為學生只有真正把自己融入語言文字中的情感里去,

才能讀出感情;而讀的過程正是學生正確理解文本,領會作者表達的過程,這種體驗是心靈深處的,

也是最長久、最深刻的。通過引導學生入情入景的朗讀,體會詩人回鄉(xiāng)時又喜又悲的情緒。

五、配樂朗誦,升華詩情

1.創(chuàng)設意境,課件出示《回鄉(xiāng)偶書》一詩。

歲月在少年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皺紋,日子給烏黑的頭發(fā)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子已不再

是從前的模樣,家鄉(xiāng)的人與事每天也在變化,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顆回家的心,唯一不變的是

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愛。

2.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深深的愛、濃濃的情再齊讀全詩。

3.指名誦讀,師生評價。

4.配樂朗誦全詩。

【設計意圖】

用音樂渲染氣氛,用音樂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樂曲中充分地讀,努力讓學生讀出理解,

讀出韻味。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古詩詞的魅力。學生從讀通到讀懂,

最后熟讀成誦,已達到教學目標要求。

六、閱讀續(xù)篇,深化感情

1.課件出示《回鄉(xiāng)偶書》第二首。

課件出示:

回鄉(xiāng)偶書(其二)

[唐]賀知章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2.學生自由朗讀。

【設計意圖】

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有兩首,引導學生在學習第一首的基礎上,拓展朗讀第二首,不僅豐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