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的立法意義與局限性_第1頁
《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的立法意義與局限性_第2頁
《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的立法意義與局限性_第3頁
《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的立法意義與局限性_第4頁
《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的立法意義與局限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的立法意義與局限性

一、《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的施行對保險合同當事人和相關機構的效力影響2013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了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問題的解釋(2),該辦法于2013年6月8日起實施?!侗kU法司法解釋二》的施行無疑會對保險合同當事人與關系人等各方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尤為重要的是,因為它是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法律文件,所以除了對合同當事人、關系人以外,還對執(zhí)法機構,包括行政監(jiān)管機構、司法機構、仲裁機構均具有約束性的法律效力。換言之,任何一方的利益訴求或司法機構、仲裁機構的裁判行為均應該在該法律規(guī)范的規(guī)制下進行,遵守及服從已成為法律規(guī)范的法律條文包括司法解釋,已構成一個法治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基本要求。二、解釋的作用和局限性分析(一)通過司法解釋完善立法的必要性任何法律規(guī)范都具有法律效力,但法律效力的范圍與層次是不同的。作為較高層次的法律由人大立法或解釋,其法律效力高于司法解釋。由于法律的層次較高,規(guī)范的事項又是《立法法》明文規(guī)定的重要事項,且立法的程序亦較為嚴格與復雜,故其立法的穩(wěn)定性及前瞻性要求較高,因此,難以避免法律條文會過于原則。如發(fā)生立法不能完全顧及或立法難以適應實際的情況時,立法機構很難朝令夕改,或者說,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對該法律作出相應的修改或修訂。這一特性同時也決定了法律條文會在個別細節(jié)、個別事項或法律條文的適用上,難以涵蓋全面,這就需要最高審級的審判機關通過司法解釋的方式去補充或完善立法的完整性及適應性,以達到立法的真正目的。狹義的司法解釋是指具有法定解釋權的審判機關對法律條文意義所作的說明,并作為法院判決或裁決的依據(jù)。司法解釋的針對性、操作性很強,對法官審判活動的指導、引導十分有效,同時對法官在審判活動中的自由心證也起到了約束與規(guī)制作用。其積極意義在于,它會使法律條文解釋、法律適用活動納入到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軌道,是司法公正的一個重要保障。故此,司法解釋是法律或立法解釋所不能取代的,它是完整構成我國現(xiàn)行法律淵源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司法公正及構建法治社會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二)司法解釋的局限性盡管司法解釋有其不可取代的正面作用與影響,但它也不是萬能的,還是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1.司法解釋的作用從法律效力的視角來看,司法解釋次于法律及立法解釋。再從立法權限角度來看,司法解釋本身不屬于立法范疇,因此它不能逾越法律本身。換言之,司法解釋有其本身的定位,它本身不屬于立法范疇,只能起到對立法中一時難以顧及部分進行補全或補缺的作用,意即立法沒有規(guī)定的或立法過于原則的部分,在裁判活動中需要解釋或需要細化的,由司法解釋補充之。但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司法解釋不能與法律或立法解釋發(fā)生沖突或抵觸,否則會構成無效。全國人大有權糾正或廢止與法律或立法解釋沖突的司法解釋。因此,司法解釋的活動空間雖然說不小,但也不是很大?!读⒎ǚā芬?guī)定的立法權限的大框架已經(jīng)將之框定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傊?司法解釋不能越位,更不能跑到法律的前面超越法律。2.社會公共利益內(nèi)涵的廣泛性決定了其必須是法的公共性司法解釋有可能會干預到各個領域的經(jīng)濟活動。雖然司法解釋可以介入這一領域,但這種介入還是存在著一個社會公共利益領域(所謂社會公共利益,是指社會公眾都享有的非獨占的、為一個社會生存所必需的利益)與市場主體意思自治領域的邊際,即在經(jīng)濟領域的市場行為應交由市場主體自由決定,政府或司法不能隨意對之進行干預,司法解釋干預也不例外。這是因為市場上已存在行之有效的商業(yè)規(guī)則或市場行為,這些商業(yè)規(guī)則或市場行為是市場自發(fā)的,且被市場參與者普遍接受與遵守,具有強大的市場生命力,并符合市場各方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更具有法律、道德的正當性與合理性,恰恰是需要立法保護的,而不應受到不必要的干預。當然,若牽涉到社會公共利益領域,法律、司法是可以干預的。盡管社會公共利益不屬于任何一個具體的人,但是卻對社會上不特定的人的利益有直接影響。該權利不僅僅是個人的利益,而且也必須為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所需,也就是說,權利本身具有公共性和社會性。所以說“社會公共利益”不是隨意可以標貼的或隨意可以定義的,不可隨意以社會公共利益為名,去干涉市場經(jīng)濟或經(jīng)營主體的自治行為。由于司法解釋的制訂及出臺的程序性要求較低,缺乏全國人大的法定審核程序,故對社會公共利益的干預需要持更加謹慎的態(tài)度??傊?不能隨意迎合一部分人的利益訴求或長官意志隨意地去干預不應干預的市場自治行為領域。從這一層面上講,司法解釋應是有其正常邊際的,即不能隨意去干預不涉及到社會公共利益領域的市場行為。否則,它會干預到正常的經(jīng)濟活動,不利于市場經(jīng)濟的培育與正常發(fā)展,還有可能導致司法解釋異化成一個政府行政命令,降低了其應用的法律地位與層次,混淆了政府與司法兩種職能,不利于司法公正、獨立。3.合同當事人私權的干預司法解釋亦不能干預到私權或私人領域。除非,制訂格式合同的一方利用其優(yōu)勢地位侵害到合同對方的利益,諸如霸王條款、不公平條款。法律賦予司法解釋去干預、保護弱者的權利。但這并非普遍現(xiàn)象,尤其在市場經(jīng)濟日趨成熟、信息化愈益發(fā)達、法治日益健全的社會,這種現(xiàn)象會愈來愈少,所以,所需的法律干預的可能也會隨之減少。相反地,需要給合同雙方當事人自主決定的領域會愈來愈寬,范圍也會愈來愈廣。鑒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保險合同其實是一個隱私合同或私人合同,故它很少涉及社會公共利益。保險合同的絕大多數(shù)內(nèi)容牽涉到個人的私權與利益,故基于雙方自愿達成的合意自然具有法律效力,理應得到法律的尊重與保護而不受到任何第三方的隨意干預。同樣,司法解釋也不能逾越這一私人領域邊際,即不能用司法解釋的方式去干預合同當事人私人、私權領域的相關事宜,否則會干預到合同當事人的隱私權及合同自由的權利。從大的方面講,立法包括司法解釋旨在保護合同主體的隱私權及合同自由權,而司法則應該更大范圍或更大程度地去保護私人、私權領域的權利,以保障公民及經(jīng)營主體享有憲法及相關法律所賦予的隱私權、人格權及合同自由權。三、正目的原則之解讀上文簡要論述了司法解釋的作用與影響及其局限性,目的是為了說明我們對于司法解釋不能過于迷信,對其含義的解釋仍應遵循“追尋立法本意、追求公正目的”之原則去解讀,特別是當出現(xiàn)對相關條文有不同的理解或不一樣的解讀時,更應遵循這一原則。我們對《保險法司法解釋二》進行解讀時亦不能例外。《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規(guī)定:“保險人未行使合同解除權,直接以存在保險法第十六條第四款、第五款規(guī)定的情形為由拒絕賠償?shù)?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當事人就拒絕賠償事宜及保險合同存續(xù)另行達成一致的情況除外?!比鐔渭儗υ撐牧x進行解讀,我們發(fā)現(xiàn)能讀出二種截然不同的含義。(一)實告知上的效力從上述條文文字中可讀出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一般情況下,保險人未行使合同解除權,以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為由直接行使拒絕賠償權,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第二層意思中,使用了“但書”條款,即就拒絕賠償事宜及保險合同存續(xù)另行達成協(xié)議除外,也就是說,當事人就上述兩項事宜事后(即發(fā)生保險事故后)另外達成協(xié)議的,保險合同可予繼續(xù)履行或保險人可以單獨行使拒賠權。第二層意思是一種例外的情況。(二)保險合同的情況該解讀法是對上述第一種解讀法中的第二層意思作擴大解釋,不僅僅是指發(fā)生保險事故后另行簽訂新的協(xié)議,還包含著保險合同中已就上述問題作出了約定或達成的合意性條款,且第二層意思應該是處于優(yōu)先地位,是普遍規(guī)則。而第一種解讀法中的第一層意思才是一種例外情況或例外規(guī)則。(三)在兩個不同的事件中,解釋了兩種方法1.合同簽訂后的事實2012年1月9日,投保人C購買了被告B保險公司發(fā)行的福如東海、定期防癌、定期壽險等保險產(chǎn)品,并指定A為唯一受益人。投保時,C按照保險公司的安排進行了體檢,體檢結果為一切正常。2012年至2013年2月8日,C陸續(xù)退保了一部分保險產(chǎn)品,但仍投保了福如東海、定期壽險兩個產(chǎn)品,共計20萬元的保險額度。2013年2月22日,C突發(fā)急病,經(jīng)醫(yī)院搶救無效去世。A依據(jù)保險合同以受益人身份向被告B提出理賠時,被告B以故意不告知事實為由拒不理賠。A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B支付保險賠償金20萬元并承擔訴訟費。被告辯稱,首先,投保人投保之前已罹患肺癌,投保時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被告有權依據(jù)《保險法》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以及保險合同條款關于如實告知義務的約定,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其次,“保前體檢”本身并非保險合同成立的必須要件,尤其不是保險合同成立并有效的充分條件,只是保險公司核保的輔助性手段,體檢不能免除投保人的告知義務。本案基本事實如下:2012年1月18日,投保人C與被告B簽訂人身保險合同,險種為“福如東海A款終身壽險(分紅型)”,基本保險金額為10萬元,保險期間為2012年1月19日零時起至被保險人終身,受益人為原告A。該合同約定:“被保險人因意外傷害或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一年后因疾病身故或身體全殘,B按基本保險金額與累積紅利保險金額二者之和給付身故或身體全殘保險金,本合同終止。”2012年2月21日,投保人C與被告保險公司簽訂另一份人身保險合同,險種為“定期壽險(A款)”,保險金額為10萬元,保險期間為2012年2月22日零時起至2022年2月21日二十四時止,受益人為原告A,該合同約定:“被保險人因意外傷害或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一年后因疾病身故或身體全殘,B按本合同保險金額給付身故或身體全殘保險金,本合同終止?!?011年12月28日至2012年1月14日,投保人C在某醫(yī)院住院治療,醫(yī)院入院診斷為“右肺陰影待查”,出院診斷為“肺炎”。2012年1月30日至2012年2月14日,投保人C在某大學附屬醫(yī)院住院治療,醫(yī)院入院診斷為“右下肺占位,炎癥?”,出院診斷為“右下肺中分化腺癌”。2013年2月22日投保人C死亡。該死亡診斷書中顯示,C的死亡原因為“院前死亡”。被保險人出險后,原告A向被告B申請理賠。2013年4月8日,被告B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為由拒不理賠,并出具拒賠決定通知書,由此雙方產(chǎn)生糾紛。法院審理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保險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其內(nèi)容并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該合同簽訂后,原告A按照合同約定向被告繳納了保險費,被告B在被保險人C發(fā)生該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其指定的受益人A相應的保險金,故原告A要求被告B給付保險金的請求理由正當,應予以支持。原告A要求被告B支付其他費用的請求,因其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主張,不予支持。被告B以投保人投保時未將曾患肺部疾病的事實告知保險公司,且該內(nèi)容對保險公司決定是否同意承?;蛘咛岣弑kU費率具有決定性影響,故被告B依據(jù)《保險法》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享有解除合同的權利。被告B在接受原告A的理賠申請后,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投保人C存在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的情形,其向投保人發(fā)出拒賠通知書,雖表示拒絕承擔保險責任,但并未主張解除合同。因保險人享有的拒絕賠償權利是解除合同之后才享有的權利,故不得未解除合同而直接拒賠。故法院認為被告保險公司以投保人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為由拒賠的抗辯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保險法》第十六條、《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判決被告B支付原告A保險金20萬元。2.明確合同的承擔2010年8月27日,原告甲向被告乙投保,8月30日,被告乙向甲出具保單,被保險人為甲的妻子丙,受益人為甲。保單載明甲投保了“生命吉祥三寶兩全保險(分紅型)”,基本保險金額3萬元,每期保險費3000元,合同至2020年8月29日止;另有附加險“生命附加定期重大疾病保險(A款)”,基本保險金額3萬元,每期保險費192元,合同期2020年8月29日止;重大疾病保險的保險責任在保險合同生效一年后,疾病達到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狀態(tài),保險人按約給付保險金。甲同時還投保了“生命住院費用補償醫(yī)療保險(C款)”,基本保險金額為3000元,保險費為162元,保險期一年;合同生效之日起30日內(nèi)發(fā)生疾病住院治療所發(fā)生的合理費用,按80%給付醫(yī)療保險金。被保險人在合同生效前患病但未如實告知住院治療的,保險人不承擔責任。丙于2008年3月1日確認罹患宮頸原位癌,經(jīng)住院治療,于同年3月9日出院。投保時,甲未將丙的上述情況告知保險公司;甲曾是乙保險公司的業(yè)務員。2012年2月23日,丙因罹患陰道殘端癌,經(jīng)醫(yī)院住院治療,于3月9日治愈出院,累計花費住院醫(yī)藥費36785.32元。當?shù)氐霓r(nóng)村合作醫(yī)療管理辦公室經(jīng)審核后補償16450元。2012年5月,甲向乙申請理賠后,乙于2012年6月26日發(fā)出拒賠通知書,以投保時甲未如實告知丙原來患有宮頸原位癌為由拒賠,并通知甲,將終止上述合同、退還保單現(xiàn)金價值。因保險公司拒賠,甲提起訴訟,請求判令乙賠付33000元。一審法院認為,甲投保時,未就丙曾患宮頸原位癌的事實如實告知,乙有權解除合同。乙于2012年6月26日發(fā)出拒賠通知書,就應當知道有解除事由,但乙從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30日內(nèi)未行使解除權,其解除權已消滅。本案保險合同在未解除的情況下,對雙方當事人仍有約束力,乙應當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丙在保險責任期間內(nèi)罹患“生命附加定期重大疾病保險(A款)”約定的重大疾病,乙應該支付保險金30000元。丙住院治療期間花費的醫(yī)藥費,扣除農(nóng)合辦補償?shù)?6450元后,剩余的11666.75元,依據(jù)“生命附加定期重大疾病保險(C款)”的約定,保險公司應在不超過3000元的保險責任范圍內(nèi)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甲要求保險公司賠付33000元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應予支持。該院依照《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三條以及《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乙支付原告甲理賠款33000元。乙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稱一審判決認定的這一事實錯誤,上訴人在30日內(nèi)行使了解除權。故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維護其合法權益。被上訴人甲答辯稱,保險公司沒有在有效期內(nèi)將解除合同的意思明確告知其本人,故甲要求乙保險公司承擔保險義務是合法的,原判認定事實清楚,處理恰當,請求維持。二審法院認為,上訴人乙保險公司收到提交的理賠申請等資料后,于2012年6月26日發(fā)出拒賠通知書,表示將終止雙方的保險合同關系并退還保單現(xiàn)金價值,保險公司的這種通知,屬于拒絕賠償?shù)囊馑急硎?并非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保險公司以拒賠通知為據(jù)作為已在30日內(nèi)行使了解除權的上訴理由,因證據(jù)不足而不能成立,法院不予支持。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處理恰當。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3.爭議處理的結論《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的頒布與實施,對于解決我國司法實踐中亟待明確的法律適用問題,依法引導各級法院統(tǒng)一司法尺度、公正審理保險糾紛案件,無疑有著積極的意義。然而,上述兩個案例,在適用《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中關于保險合同的解除與拒賠的關系時,出現(xiàn)了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在案例1中,法院認為:“被告保險公司向投保人做出拒賠通知書,雖表示拒絕承擔保險責任,但并未主張解除合同,因保險人享有的拒絕賠償權利是解除合同之后才享有的權利,故即使享有解除權也不能不解除合同而直接拒賠。故被告保險公司以投保人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為由拒賠的抗辯理由不能成立?!北景阜ㄔ旱牧雠c前文提及的對《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內(nèi)容的第一種解讀法相一致,即認為保險人要拒賠必須以解除保險合同為前提。在案例2中,二審法院認為:“保險公司收到投保人提交的理賠申請等資料后,于2012年6月26日做出了拒賠通知書,表示將終止雙方的保險合同關系并退還保單現(xiàn)金價值,保險公司的這種通知,屬于拒絕賠償?shù)囊馑急硎?并非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保險公司以拒賠通知為據(jù)所提已在30日內(nèi)行使了解除權的上訴理由?!碧釤捚溆^點則可知道,二審法院將拒賠與合同解除作為兩個不同的意思表示,兩者之間并無先后關系。換言之,保險人拒賠并不以解除保險合同為前置條件。這種觀點,正是與上文中所指的對《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內(nèi)容展開的第二種解讀法相吻合。綜上所述,兩家法院就兩個案例所反映出來的各自不同的立場,恰好印證了本文在對第八條的文義展開細致的分析后,導出該條可以作兩種不同的理解這一判斷的正確性和合理性。也就是說,按照《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的文義解釋可分為以下兩種:一種意思是保險人要拒賠必須先解除保險合同;另一種意思是保險人不解除保險合同也可以拒賠。那么,對于這兩種解讀,哪一種解讀才更加合理、應予采納?筆者認為,既然《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是針對基于《保險法》第十六條第四款、第五款情況下做出保險合同解除權和拒賠權如何繼續(xù)行使的規(guī)定,因此在對此展開討論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對《保險法》第十六條第四款、第五款的原條文內(nèi)容及其相互關系展開分析。四、《保險法》規(guī)定的責任我國《保險法》第十六條第四款規(guī)定:“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本o接著第五款規(guī)定:“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fā)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比缜八?按照司法解釋受制于法律限制之原則,對《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的解讀亦該如此。結合對《保險法》第十六條第四款、第五款的內(nèi)容,筆者認為至少可以讀出以下三層意思。(一)拒絕賠償權的概念《保險法》第十六條的第四款、第五款的文義表述絕無將“合同解除權”與“拒絕賠償權”兩個概念等同之意,相反,在文字表述中特地將這兩個概念分別進行闡述,即一個是用“合同解除前”的概念,另一個是用“不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概念,且兩者分處于不同條款中,存在前后順序。(二)拒絕賠償權行使的前提是行使拒賠權《保險法》第十六條所講的“合同解除權”概念,其實是“可抗辯權”概念的演變與延伸,包含解除合同的權利及拒絕賠償?shù)臋嗬?。但?行使解除合同的權利,并不必然行使拒賠權。例如,保險人發(fā)現(xiàn)了投保人有未如實告知情況的時候保險事故尚未發(fā)生,此時,保險人直接解除保險合同,就沒有事后再行使拒絕賠償權的必要性。同樣,不行使解除合同的權利,亦并不必然導致喪失拒絕賠償權。例如,被保險人身故,導致保險標的的消滅,保險合同屆時已自動終止,在這種情況下,保險人已不可能再行使解除合同的權利。由此可見,保險人只要行使了其中的一項權利,即意味著行使了抗辯權利。(三)分離的,是否可能賠保金解除合同權利與拒賠權利為分項權利,二者是可以分離的,即保險人解除合同后,有可能賠付保險金,也有可能不賠付保險金。同樣,保險人提出拒賠,可以是以解除合同為前提,亦可以不基于解除合同。五、告知情形的抗辯不可抗辯條款,亦可稱之為不可爭議條款,是指投保人違反如實告知的義務致使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或者不負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在經(jīng)過保險合同約定的期間后,保險人不得以投保人違反如實告知義務而拒絕保險合同約束力的條款。不可抗辯作用的對象,為可爭議事項在經(jīng)過規(guī)定的可爭議期間內(nèi)保險人沒有提出爭議,從而成為不可爭議的法律文件。所謂保險人的抗辯權,是指保險人知悉投保人有未如實告知情形的,須在法定期限內(nèi)行使抗辯權利。該抗辯權包含合同解除權及拒絕賠償權兩層意思。在有些情況下,因同一標的或同一未如實告知事由產(chǎn)生的抗辯權,其解除權可以理解為保險人行使解除合同或拒絕賠償兩項權利。但不能將拒絕賠償權簡單理解為字面上的“合同解除權”,因為它們兩者之間不是等同關系,而是包含關系。從字面上理解,“合同解除權”是對整個保險合同權利義務的消滅,而拒絕某次或單一的賠償請求,即使該拒絕賠償已付諸實施,也僅僅是消滅該被保險人某次某項索賠權利,而沒有消滅整個保險合同項下雙方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如按《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的第一種解讀,保險人未行使字面上的合同解除權,僅僅行使拒絕賠償權,將不能獲得法院支持,這一解讀結果不符合“不可抗辯”規(guī)則的保險原理,而且這樣還會帶來以下兩點不利于合同當事人的不良后果:一是直接導致保險人被迫解除保險合同,即使該被保險人其他風險不高,屬于可承保之范圍;保險人為了保證拒賠的有效性,也必須斬斷可以存續(xù)的合同關系;二是不利于合同當事人的利益保護,比如,雙方即使對該拒絕賠償決定尚存有爭議,但雙方當事人都愿意繼續(xù)履行合同,如果要硬性規(guī)定保險人必須解除合同才能行使拒賠權,這其實既對保障客戶利益不利,也對保險人的后續(xù)經(jīng)營及自主經(jīng)營造成了不必要的干預。六、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解除權行使首先,就壽險保險合同展開一定的分析。壽險合同的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的生命,因此其標的及其風險的單一性,也就決定了保險人的抗辯權只具單一性。對于死亡保險事故,如被保險人死亡,保險標的消滅,則保險合同亦自動終止,故不存在保險人再予行使合同解除權的問題。如存在未如實告知之情形的,這時的保險人只能行使拒賠權。而這個權利行使的正當性及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保險人行使拒絕賠償權,其實就是行使抗辯權利的一種,亦即“合同解除權”,但不是字面上理解的狹義“合同解除權”的概念,而是統(tǒng)稱的抗辯權(解除權),保險人單項行使拒絕賠償權,應該就是行使合同解除權的一種,這一點當獲法院支持。其次,再來分析一下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情形。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的身體,而被保險人的身體卻具有風險的多樣性、復雜性之特點,這一點與壽險保險標的生命的唯一性是有明顯差別的。對于非死亡的意外事故,如未如實告知事項與事故有因果關系的,保險人當然享有抗辯權,包括拒賠權。然而,由于有些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所承擔的風險并非單一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