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孟子將朝王,王使人來曰:“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朝,將視朝,不識可使寡人得見乎?”對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泵魅?,出吊于東郭氏。公孫丑曰:“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問疾,醫(yī)來。孟仲子對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于朝,我不識能至否乎?”使數人要于路,曰:“請必無歸,而造于朝?!辈坏靡讯俺笫纤扪?。景子曰:“內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痹唬骸皭海∈呛窝砸?!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于王前,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本白釉唬骸胺瘢谴酥^也?!抖Y》曰: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固將朝也,聞王命而遂不果,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曰:“豈謂是與!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xiāng)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故湯之于伊尹,學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學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齊,莫能相尚,無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湯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則不敢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為管仲者乎?”(節(jié)選自《孟子·公孫丑》)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朝廷莫如爵鄉(xiāng)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B.朝廷莫如爵鄉(xiāng)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C.朝廷莫如爵/鄉(xiāng)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D.朝廷莫如爵/鄉(xiāng)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11.下列對文中標紅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人稱“亞圣”,與孔子并稱“孔孟”。B.吊,指祭奠死者或對遭到喪事的人家、團體給予慰問,與《陳情表》中“形影相吊”的“吊”同義。C.堯舜,遠古部落聯盟的重要首領,中國古史傳說中的兩位圣明的君主,現在經常用來指圣人。D.《禮》,中國古代禮學的經典,指的是儒家經典《士禮》,后來又被稱作《禮經》《儀禮》。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來要朝見齊王的孟子不愿意完全聽從召令而去朝見,推說自己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B.孟子告訴景子,自己給齊王講的都是明君之道,遠比那些不給齊王講仁義道理的人更敬重齊王。C.孟子借曾子的話告訴景子,自己無財富無爵位,但有仁德道義,自己的所作所為符合禮的規(guī)定。D.君王要想有所作為,就得首先尊重每一個臣子,然后再向他們學習,不要隨便召喚、教導臣子。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朝,將視朝,不識可使寡人得見乎?(2)惡!是何言也!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也?14.景子從哪兩個方面批評孟子不去朝見齊王?請簡要概括?!敬鸢浮?0.D11.B
12.D
13.(1)明天早晨,我將臨朝聽政,不知(您是否肯來)讓我見見您嗎?(2)哎!這是什么話!齊國人沒有一個拿仁義的道理去說給齊王聽的,難道是認為仁義不好嗎?
14.①不合君臣的倫理關系;②不合《禮》的規(guī)定。參考譯文:孟子正要去朝見齊王,齊王派人來說:“我本該來看望您的,但是有畏寒的病,不能吹風。明天早晨,我將臨朝聽政,不知(您是否肯來)讓我見見您嗎?”孟子回話道:“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钡诙欤献映鲩T到東郭氏家去吊喪。公孫丑說:“昨天推說有病,今日卻去吊喪,也許不合適吧?”孟子說:“昨天有疾,今天好了,怎么不能去吊喪?”齊王派人來詢問病情,醫(yī)生也來了。孟仲子應付來人說:“昨天有王的召令,他不巧有點小病,不能到朝廷去了。今天病好了點,急匆匆趕赴朝廷去了,不知道現在到了沒有?”孟仲子隨即派了幾個人到路上去攔截孟子,告訴他:“請您一定不要回家,趕快到朝廷去!”孟子不得已,就到景丑氏家去歇宿。景子說:“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這是人世間最重大的倫理關系。父子關系以慈愛為主,君臣關系以恭敬為主。我看到了齊王對您敬重,卻沒看到您怎么敬重齊王?!泵献诱f:“哎!這是什么話!齊國人沒有一個拿仁義的道理去說給齊王聽的,難道是認為仁義不好嗎?(只是)他們心里在想:‘這個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談仁義!’那么,(對齊王的)不恭敬沒有比這更大的了。至于我,不是堯、舜之道不敢在齊王面前陳述,所以齊國人沒有一個像我這樣敬重齊王的?!本白诱f:“不,不是說的這個。禮的規(guī)定說:父親召喚,兒子不能用‘諾’應答,(而要恭敬地用‘唯’應答);君王宣召,臣子不等車子駕好就動身。您本來準備去朝見,聽了君王的召令卻不去了,這恐怕與禮的規(guī)定不大符合吧。”孟子說:“難道能這么說嗎?曾子說過:‘晉國、楚國的財富,沒法比得上。不過,它們憑借財富,我憑借我的仁德;它們憑借爵位,我憑借我的道義,我欠缺什么呢?’難道這話沒有道理而曾子隨便說說的么?這或許是另有一種道理的罷。天下普遍看重的東西有三樣:爵位、年紀、道德。在朝廷里,沒有比爵位更尊貴的,在鄉(xiāng)里,沒有比年齡更尊貴的,輔助君主、管理百姓,沒有比道德更尊貴的。(他)哪能有了其中一種(爵位)而輕視另兩種(年齡、道德)呢?所以想要有大作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見的臣子,要有事情商議,那就(親自)前去請教。如果他不像這樣(誠心實意)地崇尚道德、喜愛仁義,就不值得同他一起干事。所以湯王對于伊尹,(首先是)向他學習,然后才把他當作臣子,所以不費力氣就統一了天下;桓公對于管仲,(首先也是)向他學習;然后才把他當作臣子,所以不費力氣就稱霸諸侯?,F在天下(大的諸侯國)土地相等,德行相似,誰也超不過誰,(之所以如此)沒有別的原因,是因為(君主)喜歡任用聽從他們使喚的人做臣,而不喜歡任用教導他們的人做臣。湯王對于伊尹,桓公對于管仲,就不敢隨意召見。管仲尚且不能隨意召見,何況不愿做管仲的人呢?”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孟子)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材料二:巫馬子謂子墨子曰:"子兼愛天下未云利也我不愛天下未云賊也功皆未至,子何獨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將灌之,一人摻火將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貴于二人?”巫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摻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弊幽釉唬骸昂褪现?、隋侯之珠、三棘六異,此諸侯之所謂良寶也,可以富國家,眾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謂貴良寶者,為其可以利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異,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寶也。今用義為政于國家,人民必眾,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為貴良寶者,可以利民也,而義可以利人,故曰:義,天下之良寶也。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子A兼愛天下B未云C利也D我E不愛F天下G未云H賊也11.下列標紅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辟,指不正,與《促織》“唇吻翕辟”中的“辟”詞義不同。B.申,指申誡、告誡,與《登泰山記》“戊申晦”中的“申”詞義不相同。C.非,指非議,否定,與“無可厚非”“惹是生非”中的“非”詞義相同。D.和氏之璧,相傳由楚國人汴和所采璞玉雕琢而成,“完璧歸趙”的故事與之有關。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孟子在關于“恒產”與“恒心”的論述中,對“士”與“民”進行了比較,認為“民”無“恒產”就難有“恒心”,這為下文進行推理做好了鋪墊。B.孟子主張先解決人民的生計問題,然后進行教化,這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冉有先“足民”后“禮樂”的主張有相似之處。。C.巫馬子和墨子在爭辯該不該“愛天下”時,分別著眼于行動的實效和意圖,他們兩人思考問題角度不同,而墨子則通過形象的比喻論證勸說巫馬子。D.孟子主張應該“制民之產”,墨子則認為要“利民”,兩人在關注百姓疾苦這一點上有相同之處,也都提出了具體詳實的施政措施。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分)(2)今用義為政于國家,人民必眾,刑政必治,社稷必安。(4分)14.三段論推理是以兩個已知的性質判斷為前提,借助一個共同的項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推理。如: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你是人,所以你的潛能是無限的。又如:牛肉干是動物制品,小剛不吃任何動物制品,所以小剛不吃牛肉干。請從材料二第二段找出一個三段論推理,并用現代漢語表述。(3分)10.BDG11.C(“惹是生非”中“非”為事端、麻煩)12.D(墨子未提出具體詳實的措施)13.(1)這樣,只是使自己擺脫死亡還不足以做到,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儀呢?(4分?!熬人馈薄百牎薄稗上尽薄爸巍币惶幰环郑?)現在用義施政于國家,人口一定會增加,刑政一定會得到治理,政權一定會安定。(4分。一句一分,意思對即可)14.答案一:所謂值得珍重的寶物是可以使人得到利益的,和氏璧、隋侯珠、九鼎不能給人以利益,所以他們不是珍重的寶物。答案二:寶物值得珍重是因為它可以使人得到利益,義可以使人得到利益,所以說義是天下的寶物。譯文:材料一:(孟子)說:“沒有可以長久維持生活的固定財產卻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讀書人才能做到,至于普通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yè),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就會不遵守禮義法度,無所不為。等到犯了罪,然后接著就加以處罰,這樣做是陷害百姓。哪有仁愛的人在位,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guī)定百姓的產業(yè),一定使他們上能贍養(yǎng)父母,下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能夠溫飽,荒年也不至于餓死。然后驅使他們向善,所以老百姓很容易地跟著國君走。如今,規(guī)定人民的產業(yè),上不足以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荒年免不了要餓死。這樣,只是使自己擺脫死亡還不足以做到,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的衣服了;雞、小豬、狗、大豬這些家畜,不錯過(喂養(yǎng)繁殖的)時節(jié),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耽誤農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重視學校教育,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開導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再背著、頂著東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能穿絲帛、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是沒有的事情。”材料二:巫馬子對墨子說:“你兼愛天下,未見什么利益;我不愛天下,未見有什么害處。都還沒有實效,你為什么只認為自己對而批評我呢?”墨子說:“現在假如有人在這里放火,一個人捧水準備澆滅它,一個人撥火想使它更旺,它還沒有實效,你認為哪一個可貴呢?”巫馬子說:“我認為捧水的人用意是對的,撥火的人用意是不對的?!蹦诱f:“我也認為我的用意是對的,而認為你的用意不對?!蹦诱f:“和氏璧、隋侯珠、九鼎,這些都是諸侯們所謂的寶物,可以用來使國家富足,人口增加,邢政得到治理,政權得到安定嗎?答案是不可以。所謂值得珍重的寶物,是因為它可以使人們得到利益。然而和氏璧、隋侯珠、九鼎,不能給人以利益,所以不是天下的寶物。現在用義施政于國家,人口一定會增加,刑政一定會得到治理,政權一定會安定。人們認為寶物值得珍重,是因為可以使人們得到利益。而義可以使人民得到利益,所以說,義是天下的寶物?!比?、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蓖踉唬骸叭羰瞧渖跖c?”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曰:“可得聞與?”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痹唬骸叭粍t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保ü?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B.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C.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D.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11.下列對文中標紅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固:本來B.蓋亦反其本矣蓋:同“盍”,何不C.然后從而刑之刑:處罰D.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罔:欺騙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孟子,名軻,戰(zhàn)國中期魯國鄒人,地位僅次于孔子,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其弟子著有《孟子》。B.從節(jié)選文段中可以看出,孟子循循善誘,從“王之所大欲”入手,指出齊宣王的做法不僅不能達到目的,反而會招致禍端,引起了齊宣王進一步探究的欲望,一步步達到了自己的談話目的。C.孟子在談話中善于運用論證方法:比如舉了鄒與楚作戰(zhàn)的例子,通過舉例論證指出小不敵大、寡不敵眾的事實,引導齊宣王思考使用武力、以一敵八的霸道之路行不通;比如運用類比論證,指出齊宣王施行霸道的做法如同緣木求魚,無法達到稱王天下的目的。D.文段最后,齊宣王主動要求夫子“明以教我”,孟子順理成章地提出了自己的王道主張,由此可見,孟子在這次談話中達到了預期目標。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4分)(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4分)14.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孟子王道思想的核心內容。(3分)(一)文言文閱讀10.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岸弊直硎巨D折,“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句意為“使自己擺脫死亡還怕不足”,句意完整而連貫,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D兩項;“奚暇”,意為“何暇,哪里顧得上”,用于句首表示疑問,排除C項。11.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的能力?!柏琛蓖熬W”,張網捕捉,比喻陷害。12.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和鑒賞文章特色的能力。C項“類比論證”說法錯誤,孟子運用的是比喻論證,而非類比論證。13.(1)至于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yè),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就會)不遵守禮義法度,無所不為。(2)慎重辦理學校教育,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4.①保證老百姓的生產生活,使老百姓能夠侍奉父母、養(yǎng)活妻子;②慎重辦理學校教育,讓老百姓能夠知禮義,懂孝悌?!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緟⒖甲g文】(孟子)說:“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東西便可知道了:是想開拓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見,統治中原地區(qū),安撫四方的少數民族。(但是)以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就像爬上樹去找魚?!饼R宣王說:“像(你說的)這么嚴重嗎?”(孟子)說:“恐怕比這還嚴重。爬上樹去找魚,雖然抓不到魚,卻沒有什么后患;假使用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又盡心盡力地去干,結果必然有災禍。(齊宣王)說:“(這是什么道理)可以讓我聽聽嗎?”(孟子)說:“(如果)鄒國和楚國打仗,那您認為誰會勝利呢?”(齊宣王)說:“楚國會勝利?!保献樱┱f:“那么小國本來不可以與大國為敵,人少的國家本來不可以與人多的國家為敵,弱國本來不可以與強國為敵。天下的土地,縱橫各一千多里的地方有九塊,齊國的土地總算起來,也只有九分之一。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這與鄒國和楚國打仗有什么不同呢?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如果)您現在發(fā)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當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來做官,種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來耕作,做生意的都想(把貨物)儲存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國那些憎恨他們君主的人都想跑來向您申訴。如果像這樣,誰還能抵擋您呢?”齊宣王說:“我昏亂糊涂,不能達到這一步。希望先生您幫助我(實現)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導我。我雖然不明事理,請(讓我)試著這么做做看?!保献樱┱f:“沒有可以長久維持生活的產業(yè)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yè),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就會)不遵守禮義法度,無所不為。等到(他們)犯了罪,隨后接著就處罰他們,這樣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愛的君主掌權,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guī)定老百姓的產業(yè),一定使他們上能贍養(yǎng)父母,下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三年能豐衣足食,荒年也不至于餓死;然后驅使他們向善,所以老百姓很容易地跟著君主走。如今,規(guī)定人民的產業(yè),上不能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荒年免不了要餓死。這樣,只是使自己擺脫死亡還怕不足,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就要回到根本上來:(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那么)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的衣服了;雞、狗、豬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養(yǎng)繁殖的)時節(jié),七十歲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要(因勞役)耽誤了農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慎重辦理學校教育,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老年人穿絲織的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這樣如果還不能統一天下,那是沒有的(事情)?!保ㄋ模┱n內閱讀(本題共4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題。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11.對下列句子中標紅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俯足以畜妻子蓄:供養(yǎng)B.明君制民之產制:限制C.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奪:耽誤D.樂歲終身苦樂歲:豐年1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故民之從之也輕②雞、豚、狗、彘之畜③然后從而刑之④然后驅而之善A.①②兩個“之”字相同③④兩個“而”字也相同B.①②兩個“之”字相同③④兩個“而”字不同C.①②兩個“之”字不同③④兩個“而”字也不同D.①②兩個“之”字不同③④兩個“而”字相同13.下列對文意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孟子在文章的這個部分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張,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B.孟子在談話中首先從“養(yǎng)”“教”兩個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內容,這二者的關系是在施“教”的基礎上有“養(yǎng)”。C.為了進一步說服齊宣王,孟子在談話中提出了從田宅桑畜直到禮義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圖。D.孟子的這一番話,充分體現了善于論辯、富有氣勢的特點。14.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11分)(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國際物流運輸與信息化系統建設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統安裝與維護服務規(guī)范合同
- 2025年度古建門樓傳統建筑保護合同
- 2025年度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項目掛靠運營服務合同
- 2025年一線城市綠化工程承攬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國際物流企業(yè)品牌合作推廣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專業(yè)游戲服務器租賃與運營支持合同
- 2025年度國際服裝服飾采購合同樣本
- 2025年度文化娛樂公司總經理IP運營聘用合同
- 2025年度深海海底隧道建設運輸保險合同
- 改革開放教育援藏的創(chuàng)新及其成效
- 第3課+中古時期的西歐(教學設計)-【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山東省濟寧市2023年中考數學試題(附真題答案)
- 班組建設工作匯報
- 供應鏈金融與供應鏈融資模式
- 工程類工程公司介紹完整x
- 板帶生產工藝熱連軋帶鋼生產
- 關鍵工序特殊過程培訓課件精
- 輪機備件的管理(船舶管理課件)
- 統編《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 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尿失禁問卷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