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1學年上海市致遠高中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5.0分)
1.《紅樓夢》常以花喻人,下面人物與花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
A.林黛玉:風露清愁,莫怨東風當自嗟。-芙蓉
B.薛寶釵:艷冠群芳,任是無情也動人。-牡丹
C.賈探春:瑤池仙品,桃紅又是一年春。-桃花
D.史湘云:香夢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海棠
2.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的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極端功利主義是犬儒社會的一個明顯特征,在犬儒主義彌漫的社會里,,
。一,一。開始還有不少人對他們的真話感興趣,把他們當社會良心來
尊敬。但是,越來越多的人看穿了和討厭起說真話的人來,嘲笑和咒罵他們是用心
不良的“臭公知”。
①他們說真話,無非也就是說出一些大多數人都知道,但又無法說穿的事情
②人們對假話、欺騙變得習以為常,既不相信,也不憤怒,抱定“難得糊涂”,只
當沒有這么回事
③大多數人都抱著“看穿”的生活態(tài)度
④少數堅持說真話的人仍然在發(fā)出他們的聲音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二、現代文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共29.0分)
3.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王安石變法得罪了誰?
王家范①后代許多政治家、史論家對王安石的變法失敗原因作過多種探索,其中一
種看法認為,新法之行,王安石失之過急。這種分析對不對呢?應該說,這是一種
皮相之見。新法的成敗關鍵,在于能不能符合客觀實際。
②北宋一百多年來積累的社會問題是夠多的。積貧、積弱的局面固然使一切有識之
士為之心急如焚,但它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更改。對于
這一點,作為政治改革家的王安石,頭腦是清醒的。
③他在突出改革的緊迫感時,疾呼“有為之時,莫急于今日”,要喚醒那些還在沉
睡中的同僚。但當具體磋商實施方案時,他便顯得比較穩(wěn)重,強調“(新法)緩而
圖之,則為大利;急而成之,則為大害”,主觀上還是竭力希望避免因“過急”而
導致新法的受挫。
④在新法實施的過程中也比較注意這個問題,例如“免役法”(或稱“雇役法”)
的推行就非常慎重。據史載,“免役法”從討論、制訂至推行,歷時將近三年,開
始在開封府地區(qū)試行就達十個月之久。應該指出,緩急固然與新法的實施順當與否
有一定的關系,但這不是問題的根本。新法的成敗根本上要取決于改革者的主觀設
想是否符合實際。在這里,經濟的客觀法則是至高無上的。
⑤王安石新法中遭到激烈反對、但仍不可逆轉的正是“免役法”。這是因為,歷史
發(fā)展到北宋,由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中小地主和自耕農寧愿出錢雇役,而不能忍受
差役的折騰,因而改差役為雇役是中國傳統(tǒng)王朝政權前后期一系列歷史性轉折中的
必要的一環(huán),是順著經濟發(fā)展的方向的。人們對“免役法”經過一個極短時間的不
習慣,也就較快地適應了。
⑥“青苗法”同“免役法”就很不一樣。按“青苗法”的本意是“濟貧乏,抑兼
并”,含有扶助小農的意義。但是深究起來,問題就很多。
⑦傳統(tǒng)社會有一個明顯的矛盾現象,小農經濟是王朝政權的主要統(tǒng)治基礎,然而,
政府苛重的賦稅卻又經常促使小農經濟破產,重復地犯著自挖墻腳的錯誤。因此,
扶助小農經濟的最好辦法便是減輕國家的賦稅。但是,“青苗法”雖名為“濟貧
乏”,“實是放債取利”,意在給國庫增加一筆財富。貧弱的小農每年一到稻谷登
場,交納“兩稅”之后就已經是“簸糠秋而食稗枇”了,怎么能保證交納得清“青
苗錢”呢?遇上連年災荒,那更是一籌莫展。這也就是“青苗法”最終無法堅持的
更為深刻的原因。他的經濟改革實踐與經濟思想某種程度上的脫節(jié),導致了新法難
以取得理想的成效。
⑧王安石具有進步傾向的經濟見解絕大多數都產生在四十一歲之前。他四十余年生
活在基層,歷任地方官員廿余載,深知國情,久諳民俗。他對商品經濟的態(tài)度,對
待人的物質欲望的態(tài)度,都較同時代人要開明得多。但是,總體上說,新法不是減
少國家對經濟的不必要干預,相反是強化了這種干預。
⑨地位的變化,從政方向的變化,使王安石當政主持改革大局后,實施方針與他原
有的經濟思想發(fā)生極大的偏差。這自然也有怪不得他的地方。在他上面有神宗皇帝,
他只關心國庫由瘦變肥,好讓在深宮之中的他高枕無憂。有材料說明,王安石與神
宗之間從思想到舉措方面不無分歧,前者必須聽從后者的“圣意”,否則只能以辭
官了事(兩次罷相)。
⑩中國歷史發(fā)展到北宋,城市與農村的私有經濟發(fā)展出現新的機遇,建立在農業(yè)發(fā)
第2頁,共31頁
展之上的城鄉(xiāng)商品經濟前所未有地活躍。用行政的手段,靠國家強勢控制商品流通
的辦法,以及近乎搜括的加稅加賦,打擊富民,抑制分化,其結果雖暫時地增加了
國庫的收入,從長遠說卻摧殘了商品經濟,抑制了新社會經濟力量的產生,不利于
新經濟成分的孕育,不利于社會的進步。因此到了明清之際,進步的思想家如王船
山、黃宗羲等,明確提出了反“抑兼并”的主張,這就說明了歷史的必然性。
?王安石晚年傾向消極。他無法理解變法失敗的社會原因。他在《偶成》一詩中
感嘆:“漸老偏諳世上情,己知吾事獨難行”“高論頗隨衰俗廢,壯懷難值故人傾”。
看來這時,他是把失敗原因歸咎于社會風氣與人心的敗壞,連訴說苦澀的老朋友也
找不到了。
(有刪改)
第①段畫線的詞語“皮相之見”在文中指的是o
第④段提出“新法的成敗根本上要取決于改革者的主觀設想是否符合實際”的觀點,并
在后文中用“免役法”和“青苗法”加以證明,請具體分析這兩個例子是如何證明觀點
的。
能依據文意做出的推斷是
A.“免役法”得以成功推行,是因為討論制訂歷時三年,非常慎重。
B.王安石本人自始至終都把失敗原因歸咎于社會風氣與人心的敗壞。
C.玉安石與神宗之間有過很多意見分歧,但他們最終都能達成一致。
D.“青苗法”最終無法堅持,因為它違背經濟原理,不利社會進步。
對第⑨段畫線句的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句話否定了對王安石的責難,將主要矛盾放在了神宗的身上。
B.這句話引發(fā)思考,讓人們明白神宗的主觀立場對王安石的影響。
C.這句話肯定了王安石的經濟思想還是正確開明、能符合實際的。
D.這句話暗示了王安石實施方針上的偏差不能完全歸咎于他本人。
概括本文的論證思路。
4.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一個人的終結
陳思呈①我到蓮村的時候,主人秀姐讓我晚上別出門,說這兩天村里有老人去世。
②在這個戶口人數406人的小村,死了一個人,會成為一個重要話題。果然走到哪
都聽到有人在說這件事。死者是品福叔的母親,晾衣服時土墻突然倒了,被一塊石
磚砸中后腦勺。雖說突然,但她七十多歲了,尚來不及反應就完成了死亡這件事,
大家都認為這是老人的福氣。
③大家?guī)推犯J蹇偨Y了心聲:“七十多了,能出客廳,也算心安?!?/p>
④“出客廳”在吾鄉(xiāng)農村是一件大事,表面意思是,去世后尸體停在大家族的客廳
里供子孫親戚跪拜,深層含義是,“出客廳”才能在死后見祖宗。占彬奶奶強調“出
客廳”這事的重要性:前幾年,四十出頭的鎮(zhèn)銳嫂說頭疼,但還是提著一籃臟衣服
到池邊洗,等到人們發(fā)現時,她整個人栽在池塘里,洗一半的衣服還在水面漂。按
說四十出頭就去世了是不能“出客廳”的,但鎮(zhèn)銳嫂生了兩個兒子,“有紅根”,
所以村民還是同意她出客廳,算是例外。
⑤不能“出客廳”的都有哪些情況?占彬奶奶和幾個老人暖昧地笑,仿佛是個不方
便多說的話題。她們打笑低語了幾句,決定向我介紹一種方便講述的情況:“在醫(yī)
院里斷氣的也不能出客廳!前兒年義林他爹就是在村口那邊辦的,臨時在路邊搭個
屋寮,辦了七天事。義林他爹就是在醫(yī)院斷氣的。"她們不寒而栗:“要是二三十
年前就慘了。典義他爹去世前天天喊,拿支槍打死我。拿支槍打死我。就是不肯去
醫(yī)院?!?/p>
⑥這下我迅速明白了,肯定是痛得沒法忍,但不愿意上醫(yī)院打止痛針,因為去醫(yī)院
醫(yī)生必然會讓住院,住院則可能會在醫(yī)院里斷氣。那時候的止痛手法很少,到了興
利伯的媳婦,據說生的是和典義伯一樣的病,卻幸運地知道吃“白藥”(其實是鴉
片)可以止痛。興利伯也在閑聊的人群中。他描述當時買白藥的曲折:要與多人接
頭,剛去一個約定地點,電話馬上讓他去另一處,每次都要跑十來個地點,才買到
珍貴的一點。興利伯的媳婦彌留的時間特別久,“不肯走?!庇薪涷灥娜藙衽d利伯,
這情況下,床頂不能蓋著蚊帳,蚊帳壓住了她的魂。興利伯就去收蚊帳。蚊帳一
收,果然他媳婦就停止了呼吸,“真的就有那么神,”興利伯說,似乎是釋然,又
似乎是茫然:“早知道這么神,就蓋多幾天了。”
⑦葬禮仿佛一種細菌。遠遠路過也很不安。遠遠瞥見“客廳”里坐著些喝茶的人,
長短交錯的哀樂盤旋不去。鄉(xiāng)間的葬禮不需要有人描述她的一生,七十多年的短促
悲歡不值一提。萬事不管,只要能“出客廳”。出客廳是最好的告別,在這里離開,
另有一個熱鬧的世界在迎待。由于死亡,她獲得另一個陌生人的敬畏。
⑧晚上,就算秀姐不叮囑,我也不敢出門。我以為這會是一個肅穆悠靜的夜晚,但
晚餐還沒結束,便有左鄰右舍像以往那樣,不敲門直接來竄門?
⑨占彬奶奶說她的孫女今年四歲,今天第一天上幼兒園??∩棠恬R上表示反對意
見:”才四五歲就讀書,讀到嫁人,要用掉幾擔錢?”占彬奶奶藐視了俊生奶奶的
無知,并指出某某家的孫女也是讀過幼兒園的人。俊生奶奶激動地表示絕不可能。
她們在一聲比一聲更高的爭執(zhí)中獲得秀姐的公正認證。秀姐說此事屬實。占彬奶奶
第4頁,共31頁
贏了,俊生奶奶譏諷她說:“別人家的事你記得那么清?!?/p>
⑩然后她們討論了村口修橋的事,“籌了70萬,還修不了一個橋墩?!彼齻冋f。
河上其實是有橋的,但這條橋是鄰村南村修的,叫南村橋,蓮村村民走南村橋時,
就要經受南村經年累月的欺負。
?南村和蓮村兩者間那截路,種了南村的竹林。有些竹子倒在路中間,蓮村人為
了過路收拾一下,南村人馬上冠以偷竊之名,“要龍要虎”。如此種種,讓蓮村人
渴望一條自己的橋。建橋的籌錢和申請經過了漫長的斗爭。捐錢的數額是村民自愿,
起點一千元,但兩千元以上則名字可以刻錄在橋頭的石碑上。隨后進來串門的更昌
叔,慷慨地表示,他是“瘦豬拉硬屎,也要捐兩千?!币驗椴荒茏屪訉O在石碑上看
不到自己的名字,那就輸了人。
?他們還幫秀姐分析了家里兩只母雞突然死去的原因。應該是突然淋了大雨著涼
之故。說到母雞的死亡,他們又談起剛去世的品福叔的母親。這里他們不再感慨能
出客廳的平安,他們討論葬禮的細節(jié),外出的女兒帶回來多少錢,兒子怎么安排,
這葬禮的排場在村里屬于哪種程度。若不是這個話題,也兒乎讓人忽略了隱隱傳來
的哀樂,哀樂在這7天里24小時是不停頓的。
?晚上村里沒有路燈,從窗口望出去什么也沒有?客廳里那些主題飄忽的爭吵讓
人眷戀,以至于當夜深了,他們一個個起身離開,似乎比品福叔母親的去世更讓人
惆悵。這是我到蓮村的第一天晚上。
(有刪改)
分析第⑥段畫線句中人物的情感。
第⑦段畫線句語言很有表現力,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加以賞析。
文章圍繞品福叔母親的葬禮展開,但是⑨-?段寫了看似與之不相關的幾件事,請分析
其作用。
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一書中說“鄉(xiāng)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是‘禮治’的社會”,
請結合本文內容對此進行評價。
三、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共29.0分)
5.閱讀原文,完成以下試題。
(一)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
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
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
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
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
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日:“子非三
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日:“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
以見放?!睗O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
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啜其鵬?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屈原日:“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人察察,受物
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蟆乎?”
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汩羅以死。
(二)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
佩刀自刺。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yī)。鑿地為坎,置煜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
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莸瓤蓿洑w營。單于壯其節(jié),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
系張勝。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日:“漢使張
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迸e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日:”副
有罪,當相坐?!蔽淙眨骸氨緹o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
律日:“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
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日:“君
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復欲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日:“汝
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為見!且單于信女,使決
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
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
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解釋下列加點實詞。
①卒使上官大夫麴屈原于頃襄王
②人又誰能以身人騫騫
③惠等哭,里歸營
④空以身自草野
下列各句中“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
第6頁,共31頁
B.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
C.為降虜于蠻夷
D.何以汝為見
下列加點詞的活用類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天用雪,武臥嚙雪
B.軾郛乃得歸子
C檄發(fā)行吟澤畔
D.區(qū)漢節(jié)牧羊
句子翻譯。
①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
②人又誰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茅坤評價《屈原列傳》“以議論行敘事體”,即采用在敘事中插入議論的寫法。范曄評
《漢書》“文贍而事詳”“詳而有體”,試結合兩篇文章來加以賞析。
6.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送武進龔明之官序
南唐徐鉉①古人有言,土君子志竟既立,名譽不聞,蓋朋友之過也。嗚呼!予於龔
生有這矣。始予居獻納之地,生已為赤縣尉。嘗竊議謂生宜參諫垣憲府之任,而未
果拔茅之志,遽為賦^之行。生不旋踵亦左授天長用武之地。朝廷置建武軍于其所,
使為將者治之,習兵與儒,其志不通也。處長與佐,其勢不鈞也。軍市之征,日困
於民。王澤之流,不被于俗。及生之至,官聯(lián)始舉。刪煩革弊,丕變舊風。逾年告
歸,舉邑之民,相率遮道不聽去。乃潛匿佛廟室中,耆耋輩索而獲焉,扶之上車,
擁之而還,竟不得已中夜而遁。異哉!遺愛之風若此,考功之吏弗聞。丙寅歲,予
避兵于池陽,遇生侍親郡中,勉之東下。是時甘泉有烽火之急,天子下哀痛之詔。
予謂生必自致青云之上,以解天下之倒懸。而出入三年,始為武進宰。噫!非朋友
之過乎?
②嘗試論之日:才不才在我,用不用在時。道之所存,其人乃貴。功名寵祿,何足
算哉!茍澤及于民,教被於物,則百里之廣,千室之富,斯可矣。與夫揚孟之徒,
坎坷閭巷,垂空言于彳爰世者,不猶愈乎?行矣龔生,茍有良田,何憂晚歲。贈言之
要,其過此乎?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乎
B.耶
C.焉
D.矣
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一個人立下遠大志向,但是聲名沒有得到很好地傳揚,大概是因為在交朋友上有過失。
B.龔明任期滿了之后,按照慣例歸去,但是當地百姓不舍得他離開,最后他選擇留任。
C.作者認為龔明以實干恩澤百姓,比“揚孟之徒”更有意義價值,不必在意聲名顯赫。
D.作為一篇贈序,作者對自己的寫作水平非常自信,認為沒有其它的贈序能夠超越它了。
從句式角度賞析文章第②段。
概括本文的寫作意圖。
四、詩歌鑒賞(本大題共1小題,共7.0分)
7.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
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①
蘇軾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②深碧。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
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土豆真堪惜??罩迣W鵡,葦花蕭瑟。獨笑書生爭底
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注】①此詞作于元豐四年,作者在黃州。朱壽昌,時為鄂州(今湖北武漢)太守,
有愛民美譽。使君,太守舊稱。②蒲萄:即“葡萄”,喻水色。③狂處土:指三國
名士稱衡,他才高而傲,觸犯曹操,后為江夏太守黃祖所殺,葬于漢陽鸚鵡洲。④
底事:何事。
對這首詞的風格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清新自然
B.豪邁雄放
C.含蓄深沉
D.古樸雅致
下面對作品解讀錯誤的一項是
A.開篇緊扣鄂州的地理特點,描繪黃鶴樓下的江漢和岷江、錦江、峨眉山的景色。
B.“對此間、風物豈無情,股勤說”承上啟下,由風景人物引發(fā)下片的議論抒情。
C“狂處土”四句,追懷古人,對恃才做物、招致殺身之禍的稱衡,有悼惜之情。
D.結句借李白的故事,激勵友人寫出趕上崔顆《黃鶴樓》那樣的大作,名垂后世。
結合全篇分析蘇軾在詞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默寫(本大題共1小題,共10.0分)
第8頁,共31頁
8.默寫.
曾子日:",任重而道遠?!保ā墩撜Z》十二章)
推金伐鼓下榆關,。(高適《藏歌行并序》)
塞上長城空自許,?(陸游《書憤》)
此情可待成追憶,o(李商隱《錦瑟》)
《李憑箜篌引》中“,”兩句描寫了高亢的樂聲直沖云霄,沖上女婿
煉石補過的天際;好似補天的五彩石被擊破,逗落了漫天綿綿秋雨。
《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給人便利,“無”也發(fā)揮了作用的兩句:,
《屈原列傳》中,稱贊《離騷》“言淺意深”的句子是: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對《詩經》里的《國風》和《小雅》進行了評價的句子是:
“《國風》好色而不淫,"。
六、作文(本大題共1小題,共70.0分)
9.作文。
有人說,我們這個時代從不缺聰明人,缺的恰恰是“笨人”。
你對此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自選角度,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C.探春是杏花--瑤池仙品,日邊紅杏倚云栽。
故選:Co
本題考查名著閱讀的能力。本題以簡答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解答時,首先要審清題干要
求,然后結合平時積累進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種題型,需要學生平時多讀經典作品,
多記憶,多感悟。
名著名篇復習,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對名著內容情節(jié)敘述的時間要素,高考試題中有時故意將情節(jié)發(fā)生的時間倒置,
或者隨意更改,以此來考查對該情節(jié)的記憶程度;
2.命題者在設置錯誤選項時,往往故意變更情節(jié)發(fā)生的地點,將此地發(fā)生的事情說成
是彼地發(fā)生的事情。解答這類題時,應注意選項中表示地點的詞語,識別其中地點變更
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語言、肖像、動作說成是乙的,或將甲的性格、功過、典型意義說成
乙的,這是錯誤選項中常出現的張冠李戴式的陷阱??忌仨毝嗉幼⒁?,識別其中的陷
阱;
4.文學名著中人物關系錯綜復雜,考生在應在平時多加注意;
5.注意準確交代主要人物與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間的關系,突出重要細節(jié);
6.熟記名著常識的相關內容,熟記小說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等;
7.對人物思想性格的認識、理解以及典型情節(jié)的識記和復述能力,考生應注意扣緊題
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從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節(jié)中來概括。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排序,排序類試題要求考生在注意語言表達的整體性、連貫性原則以外,還要
多角度地尋找解決問題的切入口。
【解答】
該段文字闡述作者對于“極端功利主義”的認識。通讀題中所給四個句子可知,②③說
的是“看穿”,①④說的是“說真話”,所以②③和①④分別排在一起,根據“大多
第10頁,共31頁
數"‘'少數"可知,②③在前,①④在后。排除A、B兩項。②是對③的具體解釋,所
以③排在②的前面。排除C選項。
故選D。
3.【答案】【小題1】停留于表面的見解,有一定道理,但沒有涉及根本原因
【小題2】D
【小題3]A
【小題4】
【小題5】
【解析】(1)結合語境“其中一種看法認為,新法之行,王安石失之過急。這種分析
對不對呢?應該說,這是一種皮相之見”“新法的成敗關鍵,在于能不能符合客觀實
際”,先否定“新法之行,王安石失之過急”的觀點,再解釋新法成敗的根本原因???/p>
知“皮相之見”指停留于表面的見解,有一定道理,但沒有涉及根本原因。
(2)由“在這里,經濟的客觀法則是至高無上的”“王安石新法中遭到激烈反對、但
仍不可逆轉的正是‘免役法'。這是因為,歷史發(fā)展到北宋,由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中
小地主和自耕農寧愿出錢雇役,而不能忍受差役的折騰,因而改差役為雇役是中國傳統(tǒng)
王朝政權前后期一系列歷史性轉折中的必要的一環(huán),是順著經濟發(fā)展的方向的。人們對
‘免役法'經過一個極短時間的不習慣,也就較快地適應了”可知“免疫法”的本質是
改差役為雇役,是順應經濟發(fā)展方向的,所以即使人們暫時不適應,最終也能夠推行下
去。從正面論證了符合實際、順應經濟發(fā)展方向的政策是可以推行的。
由第⑦段“'青苗法'雖名為‘濟貧乏’,'實是放債取利',意在給國庫增加一筆財
富……這也就是‘青苗法’最終無法堅持的更為深刻的原因。他的經濟改革實踐與經濟
思想某種程度上的脫節(jié),導致了新法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效”可知“青苗法”看似“濟貧
乏”,“實是放債取利”,改革者的主觀設想是不符合實際需求的,所以形同虛設。從
反面論證了觀點。
(3)A.由原文第⑤段“因而改差役為雇役是中國傳統(tǒng)王朝政權前后期一系列歷史性轉
折中的必要的一環(huán),是順著經濟發(fā)展的方向的。人們對‘免役法'經過一個極短時間的
不習慣,也就較快地適應了”可知“免役法”得以成功推行,是因為順著經濟發(fā)展的方
向,推斷不正確。
B.由原文最后一段“王安石晚年傾向消極。他無法理解變法失敗的社會原因?!磥?/p>
這時,他是把失敗原因歸咎于社會風氣與人心的敗壞”可以知道這是他晚年的思想,而
不是自始至終這么認為,推斷不正確。
C.由原文第⑨段“有材料說明,王安石與神宗之間從思想到舉措方面不無分歧,前者必
須聽從后者的‘圣意',否則只能以辭官了事(兩次罷相)”可知“但他們最終都能達
成一致”推斷不正確。
D.由第⑦段“貧弱的小農每年一到稻谷登場,交納‘兩稅'之后就已經是‘簸糠默而食
稗枇'了,怎么能保證交納得清‘青苗錢’呢?遇上連年災荒,那更是一籌莫展。這也
就是‘青苗法’最終無法堅持的更為深刻的原因”可知“青苗法”最終無法堅持,確實
因為它違背經濟原理,不利社會進步,推斷正確。
故選:D。
(4)A.“否定了對王安石的責難,將主要矛盾放在了神宗的身上”說法錯誤,“這自
然也有怪不得他的地方”,并沒有否定對王安石的責難,也不是將主要矛盾放在了神宗
的身上,而是讓人們明白神宗的主觀立場對王安石的影響,暗示了王安石實施方針上的
偏差不能完全歸咎于他本人。
故選:Ao
(5)“其中一種看法認為,新法之行,王安石失之過急。這種分析對不對呢?應該說,
這是一種皮相之見”“新法的成敗關鍵,在于能不能符合客觀實際”,本文首先提出問
題,王安石變法的失敗不僅由于施行過急,還有更深的原因。
“主觀上還是竭力希望避免因‘過急'而導致新法的受挫”“在新法實施的過程中也
比較注意這個問題,例如‘免役法'(或稱‘雇役法’)的推行就非常慎重。據史載,
‘免役法'從討論、制訂至推行,歷時將近三年,開始在開封府地區(qū)試行就達十個月之
久。應該指出,緩急固然與新法的實施順當與否有一定的關系,但這不是問題的根本。
新法的成敗根本上要取決于改革者的主觀設想是否符合實際。在這里,經濟的客觀法則
是至高無上的”,其次通過王安石主觀認識和“免疫法”的實施方式證明緩急問題不是
新法能否推行的根本。
由“在這里,經濟的客觀法則是至高無上的”“王安石新法中遭到激烈反對、但仍不可
逆轉的正是‘免役法'。這是因為,歷史發(fā)展到北宋,由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中小地主
和自耕農寧愿出錢雇役,而不能忍受差役的折騰,因而改差役為雇役是中國傳統(tǒng)王朝政
權前后期一系列歷史性轉折中的必要的一環(huán),……是順著經濟發(fā)展的方向的。人們對
'免役法'經過一個極短時間的不習慣,也就較快地適應了"“‘青苗法'雖名為'濟
貧乏',‘實是放債取利',意在給國庫增加一筆財……這也就是‘青苗法’最終無法
堅持的更為深刻的原因。他的經濟改革實踐與經濟思想某種程度上的脫節(jié),導致了新法
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效”可知文章以“免疫法”和“青苗法”為例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
第12頁,共31頁
新法的成敗根本上要取決于改革者的主觀設想是否符合實際。
”地位的變化,從政方向的變化,使王安石當政主持改革大局后,實施方針與他原有的
經濟思想發(fā)生極大的偏差。這自然也有怪不得他的地方。在他上面有神宗皇帝,他只關
心國庫由瘦變肥,好讓在深宮之中的他高枕無憂”“用行政的手段,靠國家強勢控制商
品流通的辦法,以及近乎搜括的加稅加賦,打擊富民,抑制分化,其結果雖暫時地增加
了國庫的收入,從長遠說卻摧殘了商品經濟,抑制了新社會經濟力量的產生,不利于新
經濟成分的孕育,不利于社會的進步”文章最后分析了王安石當政主持改革大局后,實
施方針與他原有的經濟思想發(fā)生極大偏差的原因。
答案:
(1)停留于表面的見解,有一定道理,但沒有涉及根本原因。
(2)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論證?!懊庖叻ā钡谋举|是改差役為雇役,是順應經濟發(fā)展方
向的,所以即使人們暫時不適應,最終也能夠推行下去。從正面論證了符合實際、順應
經濟發(fā)展方向的政策是可以推行的。“青苗法"看似‘'濟貧乏",“實是放債取利”,
改革者的主觀設想是不符合實際需求的,所以形同虛設。從反面論證了觀點。
(3)D
(4)A
(5)本文首先提出問題,王安石變法的失敗不僅由于施行過急,還有更深的原因。其
次通過王安石主觀認識和“免疫法”的實施方式證明緩急問題不是新法能否推行的根
本。再次以“免疫法”和“青苗法”為例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新法的成敗根本上要取決
于改革者的主觀設想是否符合實際。最后分析了王安石當政主持改革大局后,實施方針
與他原有的經濟思想發(fā)生極大偏差的原因。
(1)本題考查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的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作答時首先要注意需
要理解的句子在文本中所在的位置,結合上下文擴展內容,有助于理解把握。解釋具體
語境中的詞義,目的就在于強調現代文閱讀教學應回到文本本身,應重視閱讀基本技能
的訓練,考生在理解文本文意的基礎上,應多體味文本語言,并在具體實在的文本中去
與作者對話、交流。做好該題主要是根據具體語境,聯(lián)系上下文內容推斷出其含義。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的論點論據論證的分析能力,答題前先通讀原文,整體理解
把握文本的內容,明確文章的觀點是什么,文章從哪些角度和層面進行分析論證的,使
用了哪些論據,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然后結合文本進行分析。
(3)本題考查根據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
解和分析材料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較辨別,確認正確選項。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的重要句子的含義和作用分析理解能力,注意結合句子和文
段意思,仔細辨別含義和用法,認真推敲。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梳理文
章的內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觀點、論據,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
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
論述類文本題在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時,要把握全文主要內容,因為涉及的內容一般范
圍比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內容是篩選和整合的基礎,具體來說,要探究文章的觀點,
把握作者在文中體現的態(tài)度,篩選出文中使用的論據等。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整體的
把握,篩選和整合信息時才會心中有數。
4.【答案】【小題1](1)“果然”表示出乎意料,也就是說把蚊帳一收,他媳婦真的
就停止了呼吸。結合前句說的“有經驗的人勸興利伯,這情況下,床頂不能蓋著蚊帳,
蚊帳壓住了她的魂”,可以看出興利伯對“蚊帳壓住人的靈魂”這一說法是相信了;
“真的就有那么神”運用人物的語言描寫,表明興利伯對居然“蚊帳壓住人的靈魂”的
應驗感到非常震驚。
“釋然”和“茫然”兩個詞對理解人物感情很重要?!搬屓弧笔切稳菀蓱]、嫌隙等消釋
而心中平靜。文中指興利伯對妻子終于徹底擺脫病痛折磨的寬慰?!懊H弧笔侵该悦5?/p>
神態(tài)和心理或不知所措。文中指興利伯對妻子去世內心難過。
“早知道這么神,就蓋多幾天了”運用人物的語言描寫,表明興利伯對妻子的惋惜和不
舍。
(2)第⑦段畫線句是“葬禮仿佛一種細菌”,“葬禮”和“細菌”之間具有相似性,
都具有傳播快,都具有讓人感覺神秘、害怕的特點,所以,句中將“葬禮”比作“細菌”,
用的是比喻修辭手法,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品福叔母親去世這件事在村莊里傳播之快。
文中說的“在這個戶口人數406人的小村,死了一個人,會成為一個重要話題。果然走
到哪都聽到有人在說這件事”便是明證。“遠遠路過也很不安”“他們討論葬禮的細節(jié),
外出的女兒帶回來多少錢,兒子怎么安排,這葬禮的排場在村里屬于哪種程度。若不是
這個話題,也幾乎讓人忽略了隱隱傳來的哀樂,哀樂在這7天里24小時是不停頓的”
分析,文章圍繞“葬禮”這一系列的習俗活動帶給所有人心里的神秘、敬畏和恐懼不安
之感,表達了作者對鄉(xiāng)村葬禮中一些陋習和人們愚昧無知的批判和不滿。
(3)先概括第⑨-?段寫的四件事。
“占彬奶奶說她的孫女今年四歲,今天第一天上幼兒園??∩棠恬R上表示反對意見:
’才四五歲就讀書,讀到嫁人,要用掉幾擔錢?'占彬奶奶藐視了俊生奶奶的無知,并
第14頁,共31頁
指出某某家的孫女也是讀過幼兒園的人??∩棠碳拥乇硎窘^不可能”概括出第一件
事是:占彬奶奶的孫女要不要上幼兒園。
“然后她們討論了村口修橋的事,'籌了70萬,還修不了一個橋墩。’她們說。河上
其實是有橋的,但這條橋是鄰村南村修的,叫南村橋,蓮村村民走南村橋時,就要經受
南村經年累月的欺負”概括出第二件事是:蓮村村民為了不受南村人常年的欺負,籌錢
建橋。
“隨后進來串門的更昌叔,慷慨地表示,他是‘瘦豬拉硬屎,也要捐兩千?!驗椴荒?/p>
讓子孫在石碑上看不到自己的名字,那就輸了人”概括出第三件事是:并不富裕的更昌
叔為了讓自己子孫在橋碑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慷慨捐款建橋。
“他們還幫秀姐分析了家里兩只母雞突然死去的原因。應該是突然淋了大雨著涼之故”
概括出第四件事是:分析秀姐家母雞突然死去的原因。
再分析這四件事的作用。作用題從內容和結構上分析。
首先分析內容上的作用:“俊生奶奶馬上表示反對意見:'才四五歲就讀書,讀到嫁人,
要用掉幾擔錢’",占彬奶奶的孫女要上幼兒園,俊生奶奶對此表示反對,她認為女孩
讀書讀到嫁人要用掉很多錢,體現了鄉(xiāng)村依舊存在著落后愚昧的種種陋;由“有些竹子
倒在路中間,蓮村人為了過路收拾一下,南村人馬上冠以偷竊之名,'要龍要虎'。如
此種種,讓蓮村人渴望一條自己的橋”分析,可見蓮村村民為了不受南村人常年的欺負
才籌錢建橋,體現了鄉(xiāng)村依舊存在著恃強欺弱的現象;更昌叔為了讓自己子孫在橋碑上
看到自己的名字才慷慨捐款建橋的等事情,體現了鄉(xiāng)村依舊存在家族利益名譽至高無上
的認識。所以,以上這些事情看似與葬禮沒有直接聯(lián)系,卻從更多的角度展現了鄉(xiāng)村落
后愚昧、恃強欺弱、家族利益名譽至高無上的特點。當然,“占彬奶奶說她的孫女今年
四歲,今天第一天上幼兒園”也體現了新的進步的思想在鄉(xiāng)村也開始產生了,表達了作
者對此的批判和期待。
然后分析結構上的作用:上文說“我”的感受-“鄉(xiāng)間的葬禮不需要有人描述她的一生,
七十多年的短促悲歡不值一提。萬事不管,只要能‘出客廳’。出客廳是最好的告別,
在這里離開,另有一個熱鬧的世界在迎待。由于死亡,她獲得另一個陌生人的敬畏”,
下文說“我”對葬禮的更深的思考-“他們一個個起身離開,似乎比品福叔母親的去世
更讓人惆悵”,所以,第⑨-?段寫了哪幾件事情起到承接上文,開啟下文的作用。
(4)首先理解費孝通說的“鄉(xiāng)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這句話
的意思,然后結合本文中敘述的蓮村的事情,分析鄉(xiāng)村社會重“禮治”,輕法律的特點。
費孝通說的“鄉(xiāng)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是‘禮治'的社會”,其中“無法”指的是
在鄉(xiāng)村事務的處理中,主要不依靠法律的規(guī)則,靠的是“禮治”,也就是鄉(xiāng)村長久以來
約定俗成的習俗禮儀。費孝通的這句話準確概括了鄉(xiāng)村社會的特點。而鄉(xiāng)村社會的特點
既有溫情的一面,又有野蠻無知的一面。
如,“四十出頭的鎮(zhèn)銳嫂說頭疼,但還是提著一籃臟衣服到池邊洗,等到人們發(fā)現時,
她整個人栽在池塘里,洗一半的衣服還在水面漂。按說四十出頭就去世了是不能‘出客
廳'的,但鎮(zhèn)銳嫂生了兩個兒子,'有紅根',所以村民還是同意她出客廳,算是例外”,
這體現了鄉(xiāng)村社會溫情的一面。
“典義他爹去世前天天喊,拿支槍打死我。拿支槍打死我。就是不肯去醫(yī)院”,說明典
義的父親為了死后能“出客廳”,痛死也不去醫(yī)院;“這條橋是鄰村南村修的,叫南村
橋,蓮村村民走南村橋時,就要經受南村經年累月的欺負”,說明南村修建的橋就歸南
村人私有,蓮村人要過橋就必須受到南村人的欺負……這些事這體現了鄉(xiāng)村社會野蠻無
知的一面。
答案:
(1)從“果然”“真的就有那么神”(人物語言描寫)中讀出興利伯對“蚊帳壓住人
的靈魂”這一說法居然應驗的震驚;從“釋然”中讀出興利伯對妻子終于徹底擺脫病痛
折磨的自我安慰;從“茫然”“蓋多幾天”中更讀出他對妻子去世的難過不舍。
(2)畫線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葬禮”比作“細菌”;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品
福叔母親去世這件事在村莊里傳播之快,和圍繞葬禮這一系列的習俗活動帶給所有人心
里的神秘、敬畏和恐懼不安之感;表達了作者對鄉(xiāng)村葬禮中一些陋習和人們愚昧無知的
批判和不滿。
(3)這幾段中分別寫了以下幾件事:占彬奶奶的孫女要不要上幼兒園;蓮村村民為了
不受南村人常年的欺負,籌錢建橋;并不富裕的更昌叔為了讓自己子孫在橋碑上看到自
己的名字,慷慨捐款建橋,分析秀姐家母雞突然死去的原因。這些事情看似與葬禮沒有
直接聯(lián)系,但是卻從更多的角度展現了鄉(xiāng)村的特點:依舊存在著落后愚昧的種種陋習,
恃強欺弱,家族利益名譽至高無上;當然,新的進步的思想也開始產生等。表達了作者
對此的批判和期待,也給讀者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結構上承接上文“我”的感受,開
啟下文對葬禮的更深的思考。
(4)費孝通的話很好地概括了鄉(xiāng)村社會的特點,“無法”指的是在鄉(xiāng)村事務的處理中,
主要不依靠法律的規(guī)則,而是長久以來約定俗成的習俗禮儀,也就是所謂的“禮治”,
但這種“禮”既有它溫情的一面,更有它野蠻無知的一面,甚至可以“殺人”。這種“禮”
幾乎是扎根于村民們的血脈里,如文中典義的父親為了死后能“出客廳”,痛死也不去
醫(yī)院;又如南村修建的橋,就歸南村人私有,蓮村人要過橋就必須受到南村人的欺負等。
第16頁,共31頁
【小題2】
【小題3】
【小題4】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情感內涵的能力。首先要明確題
干的要求,然后先理解句子的表層含義,再結合文本的具體內容分析其深層含義。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精彩語句的表現力的能力。題干要求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具
有表現力的精彩語言。首先指出該句使用了何種修辭手法,然后結合內容分析該修辭手
法的作用。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中重要段落的作用的能力??忌紫纫治龈爬ǖ冖??段寫
了哪幾件事情,然后從這幾件事情和品福叔母親的葬禮的關系來分析其作用。
(4)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先明確自己的看法,然
后結合著文本的具體內容分析即可。
“規(guī)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
(1)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從文中提煉);
(2)選擇并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
(3)分點分條作答。
5.【答案】【小題1】名詞活用做動詞,貶低,講壞話。,潔白的樣子。,名詞作動詞,用
車子送。,名詞做動詞,“使……肥沃”。
【小題2】D
【小題3】C
【小題4】略
【小題5】略
【解析】(1)①終于讓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短”,名詞活用為動
詞,貶低,講壞話。
②人們之中又有誰愿意讓潔白的自身?!安觳臁?,潔白的樣子。
③?;莸热丝奁密囎影烟K武抬回營帳。“輿”,名詞作動詞,用車子送。
④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案唷?,名詞使動用法,“使……肥沃”。
(2)A.動詞,做。
B.動詞,做。
C.動詞,做。
D.“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應該是“以何見女為"?!盀椤?/p>
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翻譯為“呢”。
故選D。
(3)A.“雨”,名詞作動詞,下雨或下雪。
B.“乳”,名詞作動詞,生子。
C.“被",通假字,通“披”,披散。
D.“杖”,名詞作動詞,驅使。
故選C。
(4)①益,逐漸;曉,通知;因,借著;降: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投降。譯文:
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于派使者通知蘇武,一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
降。
②察察,潔白的樣子;身之察察,定語后置,應為“察察身”;汶汶,玷辱。譯文:一
個人,誰又能用清凈潔白的身體,去受臟物的污染呢?
(5)這篇史傳的顯著特點,就是它不像其他史傳文那樣以敘事為主,主要原因在于先
秦文獻中有關屈原事跡的記載本來很少,特別是秦始皇燔毀六國典籍后,有關屈原的記
載,更幾乎是蕩然無存,要憑史料來寫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是不可能的。這就
是這篇列傳為什么要采用“以議論行敘事”寫法的根本原因。就具體內容來說,第一段
先簡潔敘事,即“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
反也”,接著從屈原和楚王兩個角度展開議論。第三自然又是敘事,簡述在令尹子蘭和
上官大夫的詆毀下,屈原被遷。最后一段是敘述屈原投江前與漁父談話的事情,通過這
段對話,表明屈原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屈原的心志是在敘事中以議論的形式來表達的。
“文贍而事詳”,“詳而有體”意思是敘事周詳,筆墨豐贍,剪裁得體而不雜亂?!短K
武傳》中的這部分內容鮮明地體現了“文蟾而事詳”,“詳而有體”的特點。
語言描寫,個性鮮明
凝練的語言描寫,以言傳情,可使人物性格更鮮明。面對叛徒衛(wèi)律逼降時的托詞一一“副
有罪,當相坐?!币灰惶K武厲聲斥責說:“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一針見血,
斬釘截鐵,不留情面,使之啞口無言,惱羞成怒,只得無恥地“舉劍擬之”,而蘇武巖
然不動。對李陵婉言勸降,蘇武坦然而言,“雖蒙斧鉞湯鐫,誠甘樂之”,由此可見他
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傲然風骨。作者敘述蘇武面對衛(wèi)、李兩人勸降的措辭各有不同,
第18頁,共31頁
衛(wèi)律本為漢人而降匈奴,是國家民族之罪人,于熱愛祖國的蘇武而言是敵人,因此蘇武
對他的卑鄙手段與傲慢態(tài)度先是“不應”,而后是聲色俱厲地“罵”;而李陵原與自己
“俱為郎中”,且“陵與子卿素厚”,是亦敵亦友的關系,因此蘇武對他的曉之以理動
之以情的勸降,則以綿里藏針、有理有節(jié)的方式拒絕:由此亦可見出文筆的“詳而有體”。
對比襯托,突出性格。巧妙的對比襯托,相得益彰,可使人物性格更突出。文中著重寫
了張勝、衛(wèi)律這二個叛徒,與蘇武形成鮮明對比。這二人都在匈奴威逼利誘下喪失了民
族氣節(jié),拜倒在敵人腳下;唯獨蘇武忠為了民族尊嚴和漢王朝的利益而寧死不屈。又如,
寫張勝與蘇武同樣面對衛(wèi)律舉劍欲擊的淫威,“舉劍欲擊之,勝請降”與“復舉劍擬之,
武不動”,這一處對比,突出了蘇武威武不屈的剛烈之氣。除了對比,還有襯托?!皢?/p>
于壯其節(jié),朝夕遣人候問武”,通過寫單于欽佩蘇武節(jié)操,朝夕派人問候蘇武,從側面
烘托了蘇武的忠義?!短K武傳》緊扣蘇武忠貞剛毅這一性格特點,運用細節(jié)勾勒、個性
化語言、多角度對比烘托等方法來刻畫形象,周詳豐贍,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答案:
(1)①名詞活用做動詞,貶低,講壞話。
②察察:潔白的樣子。
③輿:名詞作動詞,用車子送。
④膏:名詞做動詞,”使……肥沃”。
(2)D
(3)C
(4)①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于派使者通知蘇武,一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
使蘇武投降。
②一個人,誰又能用清凈潔白的身體,去受臟物的污染呢?
(5)①本部分文字,先是敘述楚國政局發(fā)生變化,接著展開議論。從這兩段本身的脈
絡來看它是從兩個角度來寫的。先從為臣(屈原)的角度寫,方法是寓議于敘,突出屈
原的“忠”與“賢”,闡明他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后從為君(懷王)的角度寫,方法
是純用議論,突出其結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闡明人君“不知人之禍”兩相
結合。接著用簡短的一句話來敘述屈原由黜為遷。第四段寫屈原與漁父的兩次對話,這
部分雖然敘事,但屈原用議論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立身處世準則。因此本部分文字來體
現了“以議論行敘事體”的特點。
②本部分文字,在寫塑造蘇武這一人物形象時,敘事特別周詳,不僅直接描寫蘇武的言
行,而且有側面描寫,像“單于壯其節(jié),朝夕遣人候問武”,通過單于對蘇武的欽佩,
從側面表現蘇武的勇敢忠貞的氣節(jié)。并且最為詳細的是寫衛(wèi)律勸降蘇武的描寫,動作、
語言生動傳神。再者,又如,寫張勝與蘇武同樣面對衛(wèi)律舉劍欲擊的淫威,“舉劍欲擊
之,勝請降”與“復舉劍擬之,武不動”,這一處對比,突出了蘇武威武不屈的剛烈之
氣。雖然文章目的是寫蘇武,并且于中敘寫了多人,但絲毫不雜亂,恰到好處地襯托了
蘇武的高大形象。由此亦可見出文筆的“詳而有體”。
參考譯文:
(-)懷王的長子頃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蘭為令尹。楚國人都抱怨子蘭,因
為他勸懷王入秦而最終未能回來。屈原也為此怨恨子蘭,雖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戀著楚
國,心里掛念著懷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國君總有一天醒悟,世俗總有一天改
變。屈原關懷君王,想振興國家改變楚國的形勢,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現出來這種想
法。然而終于無可奈何,所以不能夠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懷王始終沒有覺悟啊。
國君無論愚笨或明智、賢明或昏庸,沒有不想求得忠臣來為自己服務,選拔賢才來
輔助自己的。然而國破家亡的事接連發(fā)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國家的多少世代也沒有出
現,這是因為所謂忠臣并不忠,所謂賢臣并不賢。懷王因為不明白忠臣的職分,所以在
內被鄭袖所迷惑,在外被張儀所欺騙,疏遠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蘭,軍隊被挫
敗,土地被削減,失去了六個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國,為天下人所恥笑。這是不了
解人的禍害。
令尹子蘭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憤怒,終于讓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
頃襄王發(fā)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濱,披散頭發(fā),在水澤邊一面走,一面吟詠著。臉色憔悴,形體面貌像
枯死的樹木一樣毫無生氣。漁父看見他,便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么來到這
兒?”屈原說:“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只有我一人清白;眾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
醒。因此被放逐。”漁父說:“聰明賢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縛,而能夠隨著世俗
變化。整個世界都混濁,為什么不隨大流而且推波助瀾呢?眾人都沉醉,為什么不吃點
酒糟,喝點薄酒?為什么要懷抱美玉一般的品質,卻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說:“我
聽說,剛洗過頭的一定要彈去帽上的灰塵,剛洗過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塵土。誰能讓
自己清白的身軀,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寧可投入長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魚的腹中。又哪
能使自己高潔的品質,去蒙受世俗的塵垢呢?”于是他寫了《懷沙》賦,因此抱著石頭,
就自投汨羅江而死。
(二)單于派衛(wèi)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菡f:“喪失氣節(jié)、玷辱使命,即
使活著,還有什么臉面回到家鄉(xiāng)去呢!”說著拔出佩帶的刀自刎,衛(wèi)律大吃一驚,親自
第20頁,共31頁
抱住、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yī)生。醫(yī)生在地上挖一個坑,在坑中點燃微火,然后
把蘇武臉朝下放在坑上,輕敲他的背部,讓淤血流出來。蘇武本來已經斷了氣,這樣過
了好半天才恢復氣息。?;莸热丝奁?,用車子把蘇武抬回營帳。單于認為蘇武的氣節(jié)
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問候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jiān)禁起來。
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于派使者通知蘇武,一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
武投降。劍斬虞常后,衛(wèi)律說:“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親近的大臣,判處死罪。單于招
降的人,赦免他們的罪?!迸e劍要擊殺張勝,張勝請求投降。衛(wèi)律對蘇武說:“副使有
罪,應該連坐到你?!碧K武說:“我本來就沒有參與謀劃,又不是他的親屬,怎么談得
上連坐?”衛(wèi)律又舉劍對準蘇武,蘇武居然不動。衛(wèi)律說:“蘇君!我衛(wèi)律以前背棄漢
廷,歸順匈奴,幸運地受到單于的大恩,賜我爵號,讓我稱王;擁有奴隸數萬、馬和其
他牲畜滿山,如此富貴!蘇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這樣。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
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毫無反應。衛(wèi)律說:“你通過我而投降,我與你結為兄弟;今
天不聽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見我,還能得到機會嗎?”蘇武痛罵衛(wèi)律說:“你做人家的
臣下,不顧及恩德義理,背叛皇上、拋棄親人,在異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隸,我為什么要
見你!況且單于信任你,讓你決定別人的死活,而你卻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
要使?jié)h皇帝和匈奴單于二主相斗,旁觀兩國的災禍和損失!南越王殺漢使者,結果九郡
被平定。宛王殺漢使者,自己頭顱被懸掛在宮殿的北門。朝鮮王殺漢使者,隨即被討平。
唯獨匈奴未受懲罰。你明知道我決不會投降,想要使?jié)h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災禍,
將從殺死我蘇武開始了!”
(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使用,除了在平時學習中多積累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結合句
的上下語境,對實詞的意義進行揣測。
(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做好這類題,前提是我們必須熟知整個文言句
子的含義,還必須熟悉語法。
(3)此題考查文言文中詞類活用的現象。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辨別詞語的詞性,然
后再看其在后面詞語的詞性,最后辨別該位置需要一個什么詞性的詞語,由此確定其活
用類型。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
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
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
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5)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章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明確“以議論行敘事”的
含意,即采用在敘事中插入議論的寫法。然后結合文本對這種寫法加以驗證。
掌握正確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個步驟:
在考試過程中,不少的同學在讀完一遍文言文后就開始作答,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
解答文言文題目,應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地瀏覽一遍。
初步明確“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了什么話”等等,讀懂個大概
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要一遍把它全部讀懂,很少人能夠辦到;
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題干的要求,結合
各選項的具體內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運用
課內所學的知識(實詞、虛詞、活用、句式等),解決完成較為容易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要解決較難的題目,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
正前兩步中出現的偏差,是一個深入和復核的過程。
6?【答案】【小題1】D
【小題2】C
【小題3】
【小題4】
【解析】(1)A.“乎”,表示疑問或反問,跟“嗎”“呢”相同;表示揣度,跟“吧”
相同;表示祈使,跟“吧”相同;動詞后綴,作用跟“于”相同:形容詞或副詞后綴;
表感嘆,跟“啊”相同,語氣強烈。
B.“耶”,文言助詞,相當于“嗎”“呢”。
C.“焉”,跟介詞“于”加代詞“是”相當;疑問代詞,哪里:怎么(多用于反問);
表示肯定的語氣。
D.“矣”,用在句末,陳述已經發(fā)生的事實情況,跟“了”相同;表示感嘆,語氣輕
微。
語境中是陳述已然情況兼輕微的感嘆,填“矣”。
故選D。
(2)A.“大概是因為在交朋友上有過失”錯誤。根據“蓋朋友之過也”分析應該是
說朋友的過錯,暗指沒有幫忙引薦傳誦。
B.“最后他選擇留任”錯誤。根據“竟不得已中夜而遁”分析,最后他還是離開了。
D.“作者對自己寫作水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關于一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合集10篇
- 大學拔河比賽策劃書
- 經理個人述職報告范文集錦9篇
- 2025年X射線管合作協(xié)議書
- 國旗下的講話期末復習制定一份合理的復習計劃參考講話
- 煤礦運輸應急預案
- 武漢汽車租賃合同
- 舞蹈教室場地租賃合同書
- 2024年銷售協(xié)議補充條款明細
- 2024授權代理合同
- 幼兒園講解海軍知識新版ppt
- T∕CDHA 9-2022 熱力管道安全評估方法
- 試驗前準備狀態(tài)檢查報告
- 理正深基坑之鋼板樁受力計算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專科《中國當代文學》期末試題及答案
- 廣東話粵語姓名拼音大全
- 閘門及啟閉機安裝專項施工方案
- 應征公民體格檢查表(征兵)
- 鋼筋位置及保護層厚度檢測ppt課件
- 巖石堅固性和穩(wěn)定性分級表
- CNC程序控制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