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重點考點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12b11f02f258efce763e2c156b2c36/8912b11f02f258efce763e2c156b2c361.gif)
![傳染病學重點考點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12b11f02f258efce763e2c156b2c36/8912b11f02f258efce763e2c156b2c362.gif)
![傳染病學重點考點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12b11f02f258efce763e2c156b2c36/8912b11f02f258efce763e2c156b2c363.gif)
![傳染病學重點考點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12b11f02f258efce763e2c156b2c36/8912b11f02f258efce763e2c156b2c364.gif)
![傳染病學重點考點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12b11f02f258efce763e2c156b2c36/8912b11f02f258efce763e2c156b2c3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染病學【1】傳染病學總論考點1感染過程的表現形式病原體被清除病原體在入侵部位即被消滅,或從鼻咽部、腸道、尿道及汗腺等通道排出體外,不出現病理損害和疾病的臨床表現。隱性感染又稱亞臨床感染,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僅引起機體發(fā)生特異性免疫應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在臨床上不顯示出任何癥狀、體征,只有通過免疫學檢查才能發(fā)現,為最常見類型。顯性感染又稱臨床感染,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后,不但引起機體免疫應答,還導致組織損傷,引起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發(fā)生率最低且易識別。病原攜帶狀態(tài)包括帶菌、帶病毒及帶蟲狀態(tài),其特點為不顯示出臨床癥狀而能排出病原體,在許多傳染病中為重要的傳染源。潛伏性感染指病原體感染人體后寄生在機體中某些部位,由于機體免疫功能足以將病原體局限化而不引起顯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將病原體清除,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才引起顯性感染。一般來說,隱性感染最多見,病原攜帶狀態(tài)次之,顯性感染最少見,但最易識別??键c2感染過程中病原體的作用病原體侵入人體能否發(fā)病,取決于病原體的致病能力、機體的免疫功能和外環(huán)境三個因素。病原體的致病能力與下列因素有關:侵襲力;毒力;數量;變異性。考點3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三環(huán)節(jié))傳染源是指病原體已在體內生長繁殖并能將其排出體外的人和動物。包括:①患者;②隱性感染者;③病原攜帶者;④受感染的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后,到達另一個易感者的途徑稱為傳播途徑。包括:①消化道傳播;②呼吸道傳播;③蟲媒傳播;④接觸傳播;⑤血液、體液、血制品傳播;⑥土壤傳播;⑦母嬰傳播。易感人群是指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病原體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對某一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的人稱為易感者。考點4傳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體每一種傳染病都是由特異性病原體所引起的,病原學檢查是傳染病的確診依據。傳染性是傳染病與非傳染性疾病的最主要區(qū)別,是確定傳染病患者隔離期的主要依據。流行病學特征主要指傳染病的流行性、季節(jié)性和地方性,以及感染后免疫??键c5流行病學資料包括發(fā)病地區(qū)、發(fā)病季節(jié)、接觸史、預防接種史、既往患傳染病情況,還包括年齡、籍貫、職業(yè)、流行地區(qū)旅居史等,有助于傳染病的診斷??键c6傳染病的實驗室檢查與其他檢查實驗室檢查對傳染病的診斷具有特殊的意義,病原體的直接檢出或分離培養(yǎng)是傳染病病原學診斷的“金指標”,而免疫學檢查亦可為診斷提供重要根據。考點7傳染病的治療原則對傳染病患者的治療,不僅為了促進其康復,還在于控制傳染源。要堅持治療、護理與隔離、消毒并重,一般治療、對癥治療與特效治療并重的原則??键c8傳染病的預防①管理傳染源;②切斷傳播途徑;③保護易感人群??键c9管理傳染源要求早發(fā)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積極治療患者。國家對傳染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防治結合,分類管理,依靠科學,依靠群眾?!吨腥A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傳染病分為甲、乙、丙三類,共38種。其中甲類(鼠疫、霍亂)2種,乙類26種,丙類10種,對乙類傳染病中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SARS、肺炭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離流感按甲類傳染病管理??键c10切斷傳播途徑對于消化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及許多寄生蟲病來說,切斷傳播途徑通常是起主導作用的預防措施。如對消化道傳染病重在“三管一滅”(管飲食、管水源、管糞便,消滅蒼蠅),并采取用具消毒、注意個人衛(wèi)生等措施。考點11保護易感人群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力改善營養(yǎng)、鍛煉身體等。在流行期間應避免同易感人群接觸,必要時可進行潛伏期預防性服藥。提高特異性免疫力接種疫苗、菌苗、類毒素等可提高人群的主動性特異性免疫:接種抗毒素、丙種球蛋白或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可使機體獲得被動特異性免疫。兒童計劃免疫對傳染病預防起關鍵性作用。【2】病毒感染考點1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學按病原學分類,目前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BV)為DNA病毒(亦稱Dane顆粒),其他四種都為RNA病毒。甲型和戊型肝炎為糞-口途徑傳播;乙、丙、丁型肝炎多經過輸血、注射等體液途徑傳播,也可經母嬰垂直傳播??键c2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表現急性肝炎各型臨床特點甲、戊型:①起病相對較急,有明顯癥狀;②急黃肝較多,戊型病情較重;③不轉化為慢性肝炎。乙、丙、丁型:①起病相對較慢,無明顯癥狀;②黃疸發(fā)生率相對較低;③可轉化為慢性。重型肝炎五型均可引起重型肝炎,以HBV或肝炎病毒的重疊感染為多見。臨床特點:進行性加深的深度黃疸伴嚴重的消化道癥狀和極度乏力、膽酶分離、PTA<40%。癥狀高度乏力、納差、黃疽、出血傾向。體征肝濁音界縮小、腹水征陽性、高度黃疸、大片瘀斑。并發(fā)癥:①出血傾向(皮膚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②腹水(胸水);③肝腎綜合征;④肝性腦?。虎莞畏尉C合征;⑥嚴重感染;⑦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早期肝硬化須依靠病理診斷??键c3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學檢查甲型肝炎(HAV):抗-HAVIgM出現較早,為HAV診斷最常用的重要指標。乙型肝炎(HBV):HBsAg是感染最早出現的血清學指標,也是現癥感染標志之一???HBs是感染HBV后產生的唯一保護性抗體。HBcAg血液中一般無游離的HBcAg,若血清HBcAg陽性表示傳染性強,HBV復制活躍???HBC為感染HBV后最早出現的抗體,是HBV感染的標志,抗-HBcIgM為病毒復制活躍指標,表示感染者傳染性強???HBcIgG可持續(xù)多年不退,是HBV感染的標志,包括現癥感染和既往感染。HBV-DNA是HBV存在和復制最可靠的直接證據。丙型肝炎(HCV):抗-HCV為非保護性抗體,為病毒感染標志。HCV-RNA陽性是HCV感染及復制活躍的標志。丁型肝炎(HDV):HDAg是HDV感染的直接標志,抗-HDVIgM、抗-HDYIgG是HDY感染的標志,急性HDV感染者抗-HDVIgM過性升高,慢性HDV感染時,抗-HDVIgM升高多為持續(xù)性,并有高滴度的抗-HDVIgG陽性。戊型肝炎(HEV):抗HEV-IgM是HEV近期感染的標志,有早期診斷價值。考點4病毒性肝炎的診斷病毒性肝炎診斷主要通過流行病學史、病原學診斷、肝穿刺活檢及各型肝炎的臨床診斷標準等方法進行診斷??键c5病毒性肝炎的治療休息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治療措施。抗病毒治療是慢性肝炎的主要治療手段。常用的抗病毒藥物有:干擾素、核苷類似物、利巴韋林(病毒唑)等。考點6病毒性肝炎的預防(保護易感人群)甲型肝炎甲肝減毒活疫苗及滅活死疫苗均有較好的預防效果。乙型肝炎(1)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主要用于阻斷hbv的母嬰傳播及意外暴露的被動免疫,應在出生后或暴露后的24小時內(時間越早越好)注射。(2)乙肝疫苗主要用于阻斷母嬰傳播及新生兒和高危人群的預防,HBsAg陽性產婦所生嬰兒,給予乙肝免疫球蛋白聯合使用可提高保護率??键c7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學上最顯著的特點為:突然暴發(fā),迅速蔓延,波及面廣,具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一般流行3?4周后會自然停止,流行過后人群獲得一定的免疫力。甲型流感常引起暴發(fā)流行:乙型流感呈局部流行或散發(fā),亦可大流行;丙型流感以散發(fā)為主??键c8流行性感冒的臨床表現潛伏期通常為1?3日。起病多急驟,主要以全身中毒癥狀為主,呼吸道癥狀輕微或不明顯。發(fā)熱通常持續(xù)3?4日。單純型流感最常見,驟起畏寒、發(fā)熱,體溫可達39°C?40°C,頭痛、全身酸痛、咽干、乏力及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明顯;咳嗽、流涕、鼻塞、咽痛等呼吸道癥狀較輕;少數患者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肺炎型流感較少見,多發(fā)生在2歲以下的小兒,或原有慢性基礎疾病者。特點:在發(fā)病后24小時內出現高熱、煩躁、呼吸困難、咳血痰和明顯發(fā)紺,可進行性加重,抗菌治療無效,可因呼吸循壞衰竭于5?10日內死亡??键c9流行性感冒的診斷同一地區(qū),流行季節(jié),短時間之內出現大量流感樣病例,應考慮流感。診斷分為兩類:疑似病例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確診病例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病原學檢查(確診依據)??键c10流行性感冒的治療治療原則隔離患者流行期間對公共場所加強通風和空氣消毒。早期治療起病1?2日內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8)加強支持治療和防治并發(fā)癥臥床休息,多飲水,飲食要易于消化。密切觀察和監(jiān)測并發(fā)癥,抗菌藥物僅在有繼發(fā)細菌感染時才考慮應用。合理應用對癥治療藥物應用解熱藥、緩解鼻黏膜充血藥物、止咳祛痰藥物等對癥治療。兒童忌用阿司匹林制劑,以免誘發(fā)致命的雷耶(Reye)綜合征??沽鞲胁《舅幬镏委熾x子通道M2阻滯劑只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效。金剛烷胺和甲基金剛烷胺可阻斷病毒吸附于宿主細胞,抑制病毒復制,早期應用可減少病毒的排毒量,縮短排毒期。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oseltamivir)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抗病毒藥物,能特異性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叢而抑制病毒的釋放??键c11流行性感冒的預防控制傳染源早發(fā)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隔離時間為1周或至主要癥狀消失。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1)接種流感疫苗在流感好發(fā)季節(jié);給易感的高危人群和醫(yī)務人員接種疫苗;(2)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預防明確或懷疑某部]流感暴發(fā)時,對所有非流感者和未進行疫苗接種的醫(yī)務人員給予金剛烷胺、金剛乙胺或奧司他韋進行預防性治療??键c1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概念人感染高致病性盒流感,簡稱人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中某些亞型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考點13人禽流感的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為1?3日,通常在7日以內。不同亞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類后可引起不同的臨床癥狀。H7亞型病毒主要引起結膜炎或上呼吸道癥狀。H9N2亞型病毒同普通流感所致癥狀類似。H5N1亞型病毒所引起的癥狀重,病死率較高。表現為急性起病,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部分患者可有消化道癥狀。重癥患者可出現高熱不退,病情發(fā)展迅速,幾乎所有患者都有明顯的肺炎,可出現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肺出血等多種嚴重并發(fā)癥,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甚或導致死亡??键c14人禽流感的病原學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類。其病毒亞型主要有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亞型者病情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蟲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guī)定的按甲類傳染病采取預防、控制措施的乙類傳染病。考點15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學傳染源主要為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鴨、鵝等家禽,特別是雞。傳播途徑主要經呼吸道傳播。易感人群目前認為,人對禽流感病毒不易感。高危人群:12以下兒童、與家禽(尤其是病死禽)密切接觸人群、與病人密切接觸者(包括醫(yī)務人員)。發(fā)病季節(jié)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冬、春季節(jié)多暴發(fā)流行??键c16人禽流感的診斷根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癥狀和病原分離而確診。考點17人禽流感的預防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fā)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考點18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學SARS冠狀病毒(SARS-CoV)屬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為有包膜的RNA病毒,是2003年新發(fā)現的一種冠狀病毒,可引起人類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键c19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學傳染源SARS患者是最主要的傳染源。發(fā)病后2周左右傳染性最強。傳播途徑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是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主要發(fā)生于人口密度較大的都市,以青壯年(20?49歲)為主??键c20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診斷直SARS流行病學依據,有臨床癥狀和肺部X線影像改變,是診斷SARS的基本條件。若分泌物SARS-CoVRNA檢測陽性,或血清SARS-CoV抗體陽轉,或抗體滴度4倍及以上增高,則可進行確定診斷??键c21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療糖皮質激素的使用且的在于抑制異常的免疫病理反應,減輕肺的滲出、損傷,防止或減輕后期的肺纖維化。應用指征:(1)有嚴重中毒癥狀,持續(xù)高熱不退,經對癥治療5天以上最高體溫仍超過39C。(2)X線胸片顯示多發(fā)或大片陰影,進展迅速,48小時之內病灶面積增大>50%且在正位胸片上病灶面積占雙肺總面積的1/4以上。(3)達到急性肺損傷或ARDS的診斷標準??键c22艾滋病的病原學引起艾滋?。ˋIDS)的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HIV為RNA病毒,病毒進入人體后其表面的ep120與宿主細胞上的CD4+受體結合。考點23艾滋病的流行病學傳染源艾滋病患者和無癥狀HIV感染者都是傳染源。傳播途徑性傳播,此為最常見的傳播途徑,主要為:①男性同性戀者;②血液或血液制品傳播。③母嬰傳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男性同性戀者、性亂交者、靜脈藥物依賴者、A型血友病患者、性病患者、女性艾滋病患者所生育的嬰兒,以及血清抗-HIV陽性者的配偶、性伴侶等為高危人群。流行特征目前世界各大洲均有本病流行??键c24艾滋病的臨床表現急性HIV感染期特異性的急性HIV感染綜合征,表現為發(fā)熱、乏力、咽痛及全身不適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征象。無癥狀感染期無任何臨床癥狀,但血清中可檢出病毒及抗體,有傳染性。艾滋病前期又稱持續(xù)性淋巴結腫大綜合征,淋巴結腫大為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之一。艾滋病期此期由于嚴重的細胞免疫缺陷,發(fā)生各種致命性機會感染[卡氏肺孢子(菌)病]及各種惡性腫瘤(以卡波西肉瘤最常見)??键c25艾滋病的診斷標準HIV感染者有流行病史并抗-HIV陽性,急性HIV感染系高危人群在隨訪過程中抗-HIV陽轉,并經確認試驗證實。艾滋病流行病史及相應的臨床表現抗-HIV陽性CD4+T總數〈0.2*10/L或CD4+T總數(0.2?0.5)*10/L,找到機會感染的病原體或抗原或抗體或腫瘤的病理證據。高危人群存在下列情況兩項或兩項以上者,應考慮艾滋病可能:①體重下降10%以上;②慢性咳嗽或腹瀉1個月以上;③間歇或持續(xù)發(fā)熱1個月以上;④全身淋巴結腫大;⑤反復出現皰疹或慢性播散性單純瘡疹感染;⑥口咽念珠菌感染;⑦卡氏肺囊蟲肺炎、皮膚黏膜-卡波西肉瘤等。人群分布:各年齡組均可發(fā)病,但以青壯年為主??键c26流行性出血熱的臨床表現潛伏期為4?46天,一般為1?2周。臨床特征三大主癥:發(fā)熱、出血和腎損害。五期經過:發(fā)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與恢復期。發(fā)熱起病急驟,體溫39C以上,稽留熱和弛張熱多見,熱程多為3?7日全身中毒癥狀頭痛、腰痛和眼眶痛,稱為“三痛”毛細血管損害表現為充血、出血和滲出水腫:皮膚充血可見顏面、頸、胸等部位潮紅,稱為“三紅”,重者呈酒醉貌;黏膜充血見于眼結膜、口腔軟腭和咽部;皮膚出血多可見腋下和胸背部條索狀、抓痕樣或點狀瘀斑考點27狂犬病的流行病學傳染源帶狂犬病毒的動物是主要傳染源,主要是狗,其次為貓和狼。傳播途徑本病主要通過被患病動物咬傷傳播,黏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門戶。考點28狂犬病的發(fā)病機制與病理發(fā)病機制狂:犬病病毒經皮膚或黏膜破損處進人機體后,與神經組織有很強的親和力。病理變化主要為急性彌漫性腦脊髓炎,鏡下見到嗜酸性包涵體,即內基小體(Negribody),是本病特異且具有診斷價值的病變。考點30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原學乙型腦炎病毒(arborvirus)屬蟲媒病毒乙組的黃病毒科,為單股正鏈RWAo。考點31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流行病學傳染源豬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傳播途徑乙腦主要通過蚊蟲叮咬而傳播,國內主要為三帶喙庫蚊。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流行區(qū)發(fā)病以10歲以下兒童多見,尤以2?6歲兒童發(fā)病率為高。感染后可獲得持久的免疫力。流行特征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qū)是乙腦的主要流行區(qū),夏秋季為發(fā)病高峰季節(jié),80%?90%集中在7、8、9月。發(fā)病人群以10歲以下兒童為主,尤以2?6歲兒童發(fā)病率為高??键c32流行性乙型腦炎的臨床表現初期頭痛是乙腦最常見和最早出現的癥狀。極期高熱、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腦極期的嚴重表現。恢復期后遺癥期臨床分型:輕型體溫39°C以下,神志始終清楚。普通型體溫39C?40C,嗜睡或淺昏迷。重型體溫40C以上,昏迷,反復或持續(xù)性抽搐。極重型(暴發(fā)型)起病急驟,體溫于1?2日內升至40C以上,常反復或持續(xù)性抽搐,深度昏迷,迅速出現腦疝及中樞性呼吸衰竭等,多于3?5日內死亡,幸存者多有嚴重后遺癥??键c33流行性乙型腦炎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診斷流行病學資料嚴格的季節(jié)性(7?9月),10歲以下兒童多見。臨床特征起病急、高熱、頭痛、意識障礙、抽搐、病理征及腦膜刺激征陽性等。實驗室檢查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均增高;腦脊液壓力高,細胞數輕度增高,蛋白稍高,糖及氯化物正常:血清特異性IgM或腦脊液抗原檢測陽性可作出早期診斷。鑒別診斷中毒型菌痢本病與乙腦均多發(fā)生于夏秋季,10歲以下兒童多見,但起病較乙腦更急,常在發(fā)病24小時內迅速出現高熱、抽搐、意識障礙和循環(huán)衰竭。腦膜刺激征常陰性,腦脊液多正常。肛拭子取便或生理鹽水灌腸鏡檢,可見大量白細胞或膿細胞。結核性腦膜炎無季節(jié)性,多有結核病史或接觸史。起病緩慢,病程長,腦膜刺激征明顯。腦脊液呈毛玻璃樣,氯化物與糖降低,蛋白增高明顯,放置后可見網狀物及薄膜產生,其薄膜涂片或培養(yǎng)可見抗酸桿菌。胸部X片、眼底及結核菌素試驗等有助于診斷。化膿性腦膜炎患者腦膜刺激征顯著,腦脊液外觀混濁,細胞數常在1000*10/L以上,中性粒細胞占90%人上,蛋白明顯升高,糖明顯降低,腦脊液及血液細菌學檢查可找到相應的病原菌。腦膜炎球菌所致者,多發(fā)生于冬春季,皮膚黏膜常有瘀點、瘀斑。其他化膿菌所致者多可找到原發(fā)病灶。【3】細菌感染考點1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學傳染源帶菌者和患者為傳染源。傳播途徑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6個至6歲嬰幼兒發(fā)病率最高。流行特征冬春季發(fā)病較多,主要發(fā)生于15歲以下的兒童??键c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臨床表現普通型上呼吸道感染期敗血癥期此期縣有診斷意義的體征是皮膚黏膜的瘀點、瘀斑,常最早出現在眼結膜和口腔黏膜。腦膜炎期在敗血癥期表現的基礎上出現煩內壓增高的表現: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精神委靡,嗜睡或煩躁,腦膜刺激征陽性。暴發(fā)型多見于兒童,起病更急,病情兇險,如搶救不及時常王24小時內危及生命。敗血癥休克型為敗血癥引起,并有休克表現。腦膜腦炎型為腦實質損害,高熱,昏迷,抽搐,有腦水腫,可發(fā)生腦疝而死亡。混合型上二型表現同時或先后出現流行病學資料冬春季發(fā)病,主要見于兒童。臨床表現突起高熱,頭痛,嘔吐,皮膚黏膜瘀點或瘀斑,腦膜刺激征陽性等。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計數升高,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皮膚瘀點、瘀斑或腦脊液涂片鏡檢陽性,血液、腦脊液細菌培養(yǎng)阻性,或特異性莢膜抗原等阻性為確診的主要依據。治療青霉素為首選藥物??键c4傷寒的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特征傷寒病原傷寒桿菌,屬沙門菌,屬D組。傳染源患者和帶菌者為傳染源。傳播途徑經糞-口途徑傳播??键c5傷寒的臨床表現典型傷寒初期(侵襲期)相當于發(fā)病的第1周,多起病緩慢。極期相當于發(fā)病的2?3周。持續(xù)性高熱,體溫39C?40C,呈稽留熱型;特殊的中毒面容;相對緩脈或重脈;玫瑰疹:脾肝大。此期易并發(fā)腸出血及腸穿孔。緩解期恢復期不典型傷寒普通型具有上述典型傷寒表現者。輕型一般癥狀較輕,體溫多在38C左右,病程短,1?2周即可痊愈。暴發(fā)型起病急,中毒癥狀重,可有超高熱或體溫不升,血壓降低,出現中毒性心肌炎、腸麻痹、休克與出血傾向等,預后兇險。遷延型起病與典型傷寒相似,但由于人體免疫功能低下,發(fā)熱持續(xù)不退,熱程可達5周以上。逍遙型毒血癥狀輕微,部分患者可因突然性腸出血或腸穿孔而就醫(yī)始被發(fā)現。復發(fā)與再燃復發(fā)進入恢復期后(退熱1?2周),臨床癥狀再度出現,如同傷寒初發(fā),但病程較短(1?3周),癥狀較輕。再燃病程進入緩解期,體溫接近正常時又重新上升,傷寒其他臨床表現可再度加劇。一般持續(xù)時間約5?7天。并發(fā)癥①腸出血,最常見。②腸穿孔,最嚴重??键c6傷寒的實驗室檢查肥達反應(傷寒血清凝集反應)測定患者血清中相應抗體的凝集效價,對傷寒有輔助診斷價值。常在病程第1周末出現陽性,通常抗體“0”的效價在1:80以上,“H〃的效價在1:160以上,才有診斷價值??键c7傷寒的診斷確診依據是檢出傷寒桿菌。早期以血培養(yǎng)為主,后期則可考慮進行骨髓培養(yǎng)。臨床依據持續(xù)發(fā)熱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癥狀,表情淡漠、食欲不振、腹脹,胃腸癥狀,腹痛、腹瀉或便秘,以及相對緩脈,玫瑰疹和肝脾腫大等體征。如并發(fā)腸穿孔或腸出血對診斷更有幫助。實驗室依據血和骨髓培養(yǎng)B陽性有確診意義。肥達反應陽性有輔助診斷意義??键c8傷寒的治療氟喹諾酮類用作首選。頭孢菌素類以第二、三代頭孢菌素效果較好,常用于耐藥菌株的治療及老年傷寒和兒童傷寒的治療,是兒童和孕婦的首選藥??键c9細菌性痢疾的病原學痢疾桿菌屬腸桿菌科志賀菌屬,為革蘭陰性桿菌,有菌毛。痢疾桿菌分為四群:A群(志賀菌群)、B群(福氏菌群)、C群(鮑氏菌群)和D群(宋內菌群)。我國以福氏菌群最常見:感染后易轉為慢性的是福氏菌群;感染后病情最重的是志賀菌群:感染后病情較輕的是宋內菌群??键c10細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及帶菌者。傳播途徑為糞-口途徑傳播。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獲得-定的免疫力,但短暫而不穩(wěn)定,且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間無交叉免疫,故易復發(fā)和重復感染??键c11細菌性痢疾的發(fā)病機制痢疾桿菌對腸黏膜-上皮細胞的侵襲力是決定其致病的主要因素。病變主要部位為乙狀結腸和直腸。中毒型菌痢主要是由于機體對細菌毒素產生異常強烈反應而引發(fā)的??键c12細菌性痢疾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急性典型(普通型)細菌性痢疾黏液或膿血樣便,伴里急后重。中毒型細菌性痢疾(1)多見于2?7歲體質健壯的兒童。(2)特點:起病急驟,突起高熱,病勢兇險,很快出現精神神經系統癥狀,常于數小時內迅速出現循環(huán)衰竭或呼吸衰竭。腸道癥狀常不明顯或缺如,經肛拭子或生理鹽水灌腸取便檢查方能確診。(3)可分為:休克型(周圍循環(huán)衰竭型);②腦型(呼吸衰竭型);③混合型。實驗室檢查糞便細菌培養(yǎng)是確診的主要依據。考點13細菌性痢疾的診斷流行病學資料夏秋季多發(fā),有進食不潔食物或與菌痢病人接觸史。臨床表現(1)急性期有發(fā)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及黏液膿血便,左下腹明顯壓痛。(2)慢性遷延型病人多為有急性菌痢史,病程超過2個月未愈者。重型患者有休克型、腦型及混合型表現。糞便培養(yǎng)痢疾桿菌陽性??键c14細菌性痢疾的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病原治療,首選喹諾酮類藥物。中毒型細菌性痢疾正確、及時地搶救與治療是降低中毒型細菌性痢疾病死率的關鍵,應把好高熱驚厥、循環(huán)衰竭和呼吸衰竭三關,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搶救、早治療。考點15霍亂的病原學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為甲類傳染病,屬國際檢疫傳染病。革蘭染色陰性,無芽孢,菌體有一較長鞭毛,運動極活躍。目前全球流行的霍亂主要由埃爾托生物型引起??键c16霍亂的流行病學傳染源患者和帶菌者是傳染源。傳播途徑經糞-口途徑傳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以沿海地帶為主,一般先沿海后內陸,7?10月份為高發(fā)季節(jié)??键c17霍亂的臨床表現瀉吐期多以無痛性急劇腹瀉開始,繼而嘔吐,不伴里急后重。大便量多,為米泔水樣或清水樣,或呈洗肉水樣,稍有魚腥味。嘔吐常為噴射性。脫水虛脫期出現脫水虛脫、周圍循環(huán)衰竭、電解質紊亂等?;謴推诳键c18霍亂的診斷標準有腹瀉癥狀,糞便培養(yǎng)霍亂弧菌陽性者。流行期間的疫區(qū)內,凡具有典型癥狀,糞便培養(yǎng)陰性但無其他原因可查者;或在流行期間的疫區(qū)內有腹瀉癥狀,雙份血清抗體效價測定血清凝集試驗呈4倍以上增長,或殺弧菌抗體測定呈8倍以上增長者。在疫區(qū)檢疫中,首次糞便培養(yǎng)陽性前后各5天內有腹瀉癥狀者??键c19霍亂的治療1.補液療法及時適當地補充液體和電解質是治療本病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補液原則是早期、快速、足量,先鹽后糖,先快后慢,糾酸補鈣,見尿補鉀。2.抗菌治療常用藥物有氟喹諾酮類,如多西環(huán)素、復方新諾明、諾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等,連服3日。考點20霍亂的預防隔離治療至癥狀消失后,大便培養(yǎng)隔日1次,停藥后連續(xù)3次陰性方可解除隔離,接觸者醫(yī)學觀察5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冷拔鋼合作協議書
- 委托生產醫(yī)療設備協議
- 新疆理工學院《經濟學基礎(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瀝青試驗儀器合作協議書
- 水庫建設項目招商引資報告
- 婁底職業(yè)技術學院《電磁場理論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地質專業(y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02月新疆2024年哈密市商業(yè)銀行社會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才招聘行業(yè)的轉型與未來發(fā)展路線
- 貴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督洕鷮W方法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智慧物流發(fā)展報告
- 導演聘用合同正式(2024版)
- 焊接加工成本算表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qū)中考二診物理試題
- 2024年3月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數據庫技術筆試真題及答案
- 無人機飛行原理與性能理論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
- 科研倫理與學術規(guī)范(研究生)期末試題庫及答案
- GB/T 43803-2024科研機構評估指南
- 場地自行車講解材料
- 《紅樓夢》禮儀研究
- 2024年青島酒店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