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州部設治與治部雜考_第1頁
西漢州部設治與治部雜考_第2頁
西漢州部設治與治部雜考_第3頁
西漢州部設治與治部雜考_第4頁
西漢州部設治與治部雜考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漢州部設治與治部雜考

江寧春秋分類13。一、關于刺史制度的執(zhí)行問題?!稘h書元帝紀》載《宋書》卷三十五《州郡一》說“揚州刺史,前漢刺史未有所治”,并注“它州同”。卷四十《百官下》也說,“前漢世,刺史乘傳周行郡國,無適所治。后漢世,所治始有定處,止八月行部,不復奏事京師”。西晉陳壽《三國志》在卷九《魏書九》中,載太傅司馬懿報夏侯玄書曰:“漢家雖有刺史,奉六條而已,故刺史稱傳車,其吏言從事,居無常治?!薄逗鬂h書》志第二十八《百官五》梁劉昭注稱:“孝武之末,始置刺史,監(jiān)糾非法,不過六條,傳車周流,匪有定鎮(zhèn)。”上述記載是西漢刺史沒有治所一說的主要依據(jù)。然而,成書更早的《漢書》卷八十三《朱博傳》中,記冀州刺史朱博行部時,曾讓從事敕告攔車阻道的吏民,要求“欲言二千石墨綬長吏者,使者行部還,詣治所”。唐顏師古就此“治所”釋曰:“刺史所止理事處”。此外,《漢書》卷六《武帝紀》顏師古注引東漢衛(wèi)宏《漢舊儀》稱,“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綬,有常治所”。孫星衍輯《漢舊儀》,認為《漢書·地理志》“書太守、都尉之治,而刺史無有,故沈約、劉昭皆以為傳車周流,無常治所”。這是史學界認為西漢刺史確有治所的憑據(jù)。筆者認同一些學者的推斷,即上述矛盾說法,是因為元封五年(前106)設立十三刺史部之初,刺史乘傳行部,確實沒有治所,但后期因職權需要遂設固定治所。據(jù)《漢書》卷十九《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引《漢官典職儀》,按照詔書舊典規(guī)定,刺史通過“周行郡國,省察治狀”,以“黜陟能否,斷治冤獄”。具體以如下六條問事:“一條,強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強凌弱,以眾暴寡。二條,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斂為奸。三條,二千石不恤疑獄,風厲殺人,怒則任刑,喜則淫賞,煩擾刻暴,剝截黎元,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祆祥訛言。四條,二千石選署不平,茍阿所愛,蔽賢寵頑。五條,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讬所監(jiān)。六條,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強,通行貨賂,割損政令也?!背吮O(jiān)督地方豪強,主要是監(jiān)察二千石郡守是否存在以權謀私、司法不公、用人不當、子弟違法、勾結豪強等問題,“非條所問即不省”。但在刺史制度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通過臨時賦權或從權處置等需要,其職能并不受條職所限。古今學者依據(jù)史實摘舉歸納了六條之外的諸多職責,包括督察藩國、監(jiān)察令長、舉薦人才、掌宣風化、鎮(zhèn)撫民變、督捕盜賊、安置流民、懷徼蠻夷等。這些職能僅僅靠每年秋季刺史一人乘傳行部無法做到,故漢元帝初年丞相于定國根據(jù)各州大小為刺史設立所屬吏員,包括治中、別駕、諸部從事,秩皆百石由于地方有事,往往刺史與郡守連坐,刺史為應付壓力,常逾越條職。特別是成帝時期,御史中丞薛宣上疏稱“吏多苛政,政教煩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條職,舉錯各以其意,多與郡縣事”(《漢書》卷八十三《薛宣傳》)?!稘h書》還記載了刺史與郡守矛盾糾紛的案例,如九江太守戴圣與揚州刺史何武。經(jīng)過權衡博弈,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十二月,罷部刺史,置州牧,秩真二千石,高于郡守的二千石。哀帝即位次年,即建平二年(前6年)恢復部刺史,元壽二年(前1年)復為牧。刺史之名,刺指監(jiān)察,史指使者,但前文已述,刺史職權早已超越監(jiān)察之職,兼及行政,故丞相翟方進稱“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統(tǒng)”,揚州刺史何武也稱“刺史,古之方伯”。故改置州牧,更加名副其實,這標志著作為中央和郡縣之間的州級長官雛形已經(jīng)出現(xiàn)。盡管州牧仍有濃重的監(jiān)察使官性質(zhì),歲終還須詣京奏事,但其地方行政長官的職能決定了必有常治之所。況且改置州牧的本意就是為了符合“用貴治賤,不以卑臨尊”的《春秋》之義,若常設治所都沒有,又如何體現(xiàn)其高于郡守的尊貴?遺憾的是提及東漢以前刺史部具體治所的史料極為稀見?!逗鬂h書·郡國志》梁劉昭注引西晉王范《交廣春秋》載,“交州治羸西漢重設州牧僅8年后,王莽建立新朝,州牧制度仍保留不變,而且有所強化。據(jù)《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天鳳元年(14年),“置州牧、部監(jiān)二十五人,見禮如三公”杜佑《通典·州郡一》在記述后漢光武十三州部時,各州州治與《后漢書·郡國志》相同,惟稱“冀治鄗”,與志所稱“高邑”不同。鄗為西漢縣名,光武帝劉秀即位之地,其登基后即更名高邑。杜佑所記若非錯筆則頗可玩味,或許反映了劉秀稱帝前的冀州牧治所。敦煌懸泉漢簡有簡文曰:“檄一,長史夫子印,詣使者雍州牧治所。□□一封,敦煌太守章,詣使者雍牧治所?!跸?督郵印,詣淵泉。二月乙巳日食時,佐永受御羌歸實時歸行?!?Ⅰ0114(1):11)《漢書·地理志》中的郡國情況一般認為反映了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的政區(qū)建置。周振鶴先生進一步推斷,《地理志》中除侯國以外的郡國屬縣,則是以成帝元延年間(前12—前9年)、綏和年間(前8—前7年)為限東漢建武十八年(42年),為削弱地方加強中央又恢復為以監(jiān)察為主的刺史制。中后期其地位再次上升。至中平五年(188年),部分州重設州牧。東漢末年大亂,州牧、刺史再度成為執(zhí)掌軍政大權的封疆大吏,甚至是割據(jù)一方的軍閥。司馬彪為《續(xù)漢書》所作《郡國志》,詳列各州刺史治所,其中在九江郡歷陽侯國(今安徽和縣)下書為揚州刺史治,但在同郡壽春縣(今安徽壽縣)下有劉昭注“《漢官》云,刺史治”。清代學者王鳴盛辨稱,司馬彪續(xù)志所書為順帝永和年間的情況,并疑《漢官》為衛(wèi)宏所撰,反映東漢初年的制度,故推斷“揚州刺史治壽春,此必西漢已有此制,東漢特因之也”。《漢官》云云下文再論,但東漢刺史治所大體承襲東漢初年州牧治所,東漢初年州牧治所大體沿襲更始、王莽時期的州牧治所,確是淵源有自、順理成章之事。二、東漢后期基本資料所載歷陽和第三人所處之時,歷陽又在下實踐更綜合唐以前諸書,揚州治所在漢代不同時期有過多次變遷,即先在江北九江郡的歷陽、壽春,后在江南吳郡的曲阿。東漢《漢官》記壽春為刺史治,西晉司馬彪《續(xù)漢書·郡國志》記歷陽侯國為刺史治,兩書僅靜態(tài)反映東漢情況,不涉變遷。東漢后期胡廣《漢官解詁》記當時治所在九江郡,也不涉變遷。劉宋范曄《后漢書·張禹傳》稱,漢章帝建初年間揚州刺史張禹“當過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不愿濟涉。他不聽,“遂鼓楫而過,歷行郡邑,深幽之處莫不畢到”。此段也說明東漢前期揚州治所在江北。梁沈約《宋書·州郡志》認為,揚州前漢未有所治,后漢治歷陽。西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孫策傳》稱,“劉繇為揚州刺史,州舊治壽春。壽春,(袁)術已據(jù)之,繇乃渡江治曲阿”。而唐許嵩《建康實錄·吳上》稱“自漢初置揚州,治無定所”,其案語引陳顧野王《輿地志》又稱“漢揚州初理歷陽,后理壽春。靈帝末,時揚州刺史劉繇為袁術所逼,又徙曲阿也”。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稱“揚州故理,在縣東百步。后漢末又理壽春。劉繇為揚州刺史,始移理曲阿。吳長沙桓王孫策定江東,置揚州于建業(yè)。其州廨王敦及王導所創(chuàng)也?!贝巳龝婕爸嗡冞w,但所述同異不一。東漢末年揚州刺史劉繇遷治曲阿一事諸書皆同,惟《輿地志》載明了先歷陽后壽春的治所變遷情況。案上述諸書所記,東漢后期揚州治壽春的說法,既有地理書的記載,又有正史史傳相證,較為可據(jù)。此外《三國志》裴松之注引《英雄記》載,“袁術更用陳瑀為揚州。瑀字公瑋,下邳人?,r既領州,而術敗于封丘,南向壽春,瑀拒術不納”。此亦為當時壽春為揚州治所之旁證。那么,東漢揚州治所何時從歷陽遷至壽春的呢?據(jù)《后漢書·孝明八王列傳》載,“下邳惠王衍,永平十五年封?!?建初)四年,以臨淮郡及九江之鐘離、當涂、東城、歷陽、全椒合十七縣益下邳國”。下邳國屬徐州,則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歷陽劃歸下邳應當是東漢時揚州治所改遷壽春的契機。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五十七認為,《漢官》為東漢初年衛(wèi)宏所撰。但一般認為《漢官》撰者不詳,衛(wèi)宏所撰為《漢舊儀》,因此其說缺乏實據(jù),故東漢初年乃至西漢揚州治壽春所憑不足。揚州初治歷陽則有南朝時期的《宋書》和《輿地志》為據(jù)。又《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有“《漢官》五卷”,以小字標“應劭注”。應劭為東漢末年靈帝、獻帝時人,其所注《漢官》當成書于東漢中后期以前,不早于前期章帝時,故正好反映壽春成為州治的事實。當然,歷陽至遲在東漢中期又復歸九江郡。司馬彪《郡國志》下邳國中有原臨淮郡諸縣和原九江郡的東城縣(《郡國志》作東成縣),但沒有建初四年所劃的鐘離、當涂、全椒以及歷陽四縣?!逗鬂h書·孝順孝沖孝質(zhì)帝紀》又載,建康元年(144年),“楊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鄧顯討賊范容等于歷陽”;永憙元年(145年),“歷陽賊華孟自稱黑帝,攻殺九江太守楊岑”。這些都證明了歷陽歸屬再度調(diào)整。因此在歷陽回歸揚州后,不排除州治還會在壽春和歷陽間有所反復唐《元和郡縣圖志》所言“揚州故理,在縣東百步。后漢末又理壽春”,不應理解為揚州治所最初在上元縣(唐時上元縣即西漢秣陵縣)東,后漢末遷壽春。據(jù)上下文意,在縣東百步的“揚州故理”是指后文“王敦及王導所創(chuàng)”的州廨,即東晉初年的揚州治所。就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而言,唐上元縣治在今南京市建鄴路168號原江蘇省委黨校,其東百步即相當于150米,正是豐富路以東的六朝揚州治所西州城的西緣(2)。北宋《太平寰宇記》稱“元封二年始置十三州刺史”,置刺史的年代與《建康實錄》所云相同,而與《漢書·武帝紀》《漢書·百官公卿表》《漢舊儀》所記元封五年不同。后文說“漢因秦制,至武帝初為揚州理于此(指昇州,唐光啟三年由上元縣改)”,“揚州本在西州橋、冶城之間,是其理處”,西州橋之名不早于東晉,唐時運瀆名為西州橋水,可知其所本史料當在東晉以后,不遲于唐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南直二》所引北宋宋白《續(xù)通典》所說相同:“漢揚州刺史理秣陵,劉繇為刺史,始移理曲阿。孫策因號秣陵為西州”?!短藉居钣洝纷捎诒彼斡何?984—987)末、端拱(988—989)初,比成書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的《續(xù)通典》略早10余年,或后者因襲前者,或二者有相同史源。再考《資治通鑒》,其卷一百二十三《宋紀五》胡三省注引宋白語:“秣陵縣,秦屬鄣郡。《丹楊圖》云:自句容以西屬鄣郡,以東屬會稽郡,武帝元封二年,改鄣郡為丹楊郡,置揚州刺史,理秣陵,西州橋、冶城之間是其理處。劉繇為揚州刺史,始移理曲阿。孫策號此為西州?!逼湮淖直硎雠c兩書如出一轍。丹楊即丹楊郡,始置于漢,隋大業(yè)年間及唐開寶年間皆曾復設,故《丹楊圖》成于六朝至唐中期《丹楊圖》《太平寰宇記》《續(xù)通典》皆言劉繇為揚州刺史,“始移理曲阿”,見諸正史和地理書的東漢歷陽、壽春兩治所均為其忽略,顯然有誤。但其治秣陵之說是否也不可能呢?行部是刺史行使職權的重要手段,揚州刺史行部的最大困難在于渡江不易。歷陽之所以成為刺史治所,就在于其地理位置獨特,是秦漢時期重要的過江通道。如項羽兵敗垓下后,本想在此重返江東,因自感無顏而臨江自刎。而西漢在歷陽設九江都尉,就有控制江渡的考慮。刺史設治,自然是為了方便渡江行部。秣陵在歷陽對岸,其南境之牛渚(今屬安徽馬鞍山)為直通歷陽的重要驛道渡口故揚州刺史設治于秣陵頗為合理,總其大要:一是位置適中,交通方便。揚州為跨江之州,西漢時江北為九江、廬江、六安兩郡一國,江南為丹楊、會稽、豫章三郡。秣陵與歷陽相仿,除了皆有江渡,行部時過江便捷,且一在江北之南緣,一在江南之北緣,均有利于巡視全州。二是控御越地,消弭亂源。揚州屬三代要服、緣邊之地,其江南境內(nèi)存在強大的越人勢力結合上述諸點,再看揚州理秣陵的記載,雖然不可以此遽下定論,但也不能完全視為無稽之談。三、封國在途徑的設置前述王志高先生文章又論及秣陵甄邯墓,懷疑其墓與揚州治所或有關聯(lián)。筆者就此問題探討如下:甄邯為中山毋極(今河北無極)人甄邯仕漢,于元始元年(1年)時封“為承陽侯,食邑二千四百戶”。按《漢書·外戚恩澤侯表》的注記,其封國位于汝南郡。新莽始建國元年(9年),王莽以承陽侯甄邯為大司馬、承新公,為三公之首,在新朝開國元勛中僅次于四輔,排名第五。新朝不封王,以公爵代王爵。始建國四年,王莽授諸侯茅土,實行封建。其詔書稱“諸公一同,有眾萬戶,土方百里;侯伯一國,眾戶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則,眾戶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今已受茅土者,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六人”,并“定諸國邑采之處,使侍中講禮大夫孔秉等與州部眾郡曉知地理圖籍者,共校治于壽成朱鳥堂”。但當時“以圖簿未定,未授國邑”。至天鳳四年(17)六月,始確定封建制度,更授諸侯茅土于明堂。如其詔書所稱:“予制作地理,建封五等,考之經(jīng)藝,合之傳記,通于義理,論之思之,至于再三,自始建國之元以來九年于茲,乃今定矣。”詔書還明令諸侯“各就厥國,養(yǎng)牧民人,用成功業(yè)”。按照詔書規(guī)定,新朝公爵封國稱為同,侯伯稱為國,子男稱為則,雖然國土不廣,但國主有牧民之權,這一點強于西漢中后期之諸侯。雖然《漢書》稱王莽“好空言”,此次行封建“復不能盡得”,封國八百確有難度,但部分當已實行。詔書又特別提及封國“其在緣邊,若江南,非詔所召,遣侍于帝城者,納言掌貨大夫且調(diào)都內(nèi)故錢,予其祿,公歲八十萬,侯、伯四十萬,子、男二十萬”。此條可旁證當時已封公爵中確有封國在江南者。甄邯為承新公,其雖然身故,但子嗣襲爵,當奉詔之國。甄邯墓在秣陵縣玄武湖畔,當是其所封之“同”在秣陵之故?!稘h書·王莽傳》中就記載有新朝諸侯葬于封地的實例。如天鳳五年(18),皇孫功崇公王宗因罪自殺,被貶爵為伯,即“以諸伯之禮葬于故同谷城郡”。王莽時期,秣陵改名宣亭(《漢書·地理志》),其所在丹陽郡也改為宣亭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