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三第四次作業(yè)考試化組合命題_第1頁
2022屆高三第四次作業(yè)考試化組合命題_第2頁
2022屆高三第四次作業(yè)考試化組合命題_第3頁
2022屆高三第四次作業(yè)考試化組合命題_第4頁
2022屆高三第四次作業(yè)考試化組合命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隆回二中高三文科第四次周考歷史試卷時量:60分鐘滿分:100分組卷:袁艷春一.選擇題(20*3=60分)1.從18世紀后期起,伏爾泰開始接觸中國文化,他特別推崇中國的儒家思想,曾將儒家的學說當作武器來攻擊封建君主專制,最有可能的觀點是() A.施仁政、“政在得民” B.“民為貴,君為輕” C.“天人感應”、“天人合一” D.“存天理,滅人欲”2.《荀子·君道》:“墻之外,目不見也;里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略知也?!鼻貪h是如何踐行的()A.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B.郡縣制C.察舉制 D.監(jiān)察制度3.有學者指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知識界)對外國作品的興趣從純科技轉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對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熱情向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轉移。”這一時期影響中國社會的“外國作品”的本質意義在于()A.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B.把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C.形成尊重自然和寬容的心態(tài)D.建設民主和法制的社會制度4.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前后短時期內,國民政府組織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將東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學校和大量戰(zhàn)略物資、工礦企業(yè)搶運到了云、貴、川等地。有史學家稱其為“東方的敦刻爾克大撤退”。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義在于()A.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掠奪中國資源的陰謀B.改變了中國的工業(yè)布局C.為遷都重慶奠定了基礎D.為持久抗戰(zhàn)奠定了基礎5.觀察分析《抗日戰(zhàn)爭部分時期國民黨軍隊陣亡人數(shù)統(tǒng)計表》(摘自《抗日戰(zhàn)爭研究》1997年第3期),從中能夠得出哪一歷史結論()年代陣亡人數(shù)19371251301938249213193916956219403395301941144951194287719A.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始終是抗日的主要戰(zhàn)場B.國民黨軍隊對抗日戰(zhàn)爭作出了重大貢獻C.國民黨是領導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中流砥柱D.國共合作抗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根本保障6.1937年8月以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和游擊隊被國民政府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同時中共洛川會議決定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人后方,廣泛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zhàn),建立抗日根據(jù)地,把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的前線。這說明()A.中國共產黨不愿意與國民黨合作抗日B.中國共產黨主要是想以抗日的名義發(fā)展自己的力量C.國共合作抗日的突出特點是軍事合作D.這是由當時日本侵華的特點決定的7.2022年2月,溫家寶總理訪問英國,并在劍橋大學演講,其中說道:“我深愛的祖國,古老而又年輕,歷經磨難而又自強不息?!毕铝嘘P于近代中國“歷經磨難”與“自強不息”的對應組,不正確的是 ()A.鴉片戰(zhàn)爭——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國人學習西方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洋務運動、興辦民族工業(yè)C.甲午戰(zhàn)爭——黃海海戰(zhàn)、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D.八國聯(lián)軍侵華——義和團運動、維新變法運動8.張導演想創(chuàng)作一部電視政論片《建國初期的政治建設》,下列題材可以入選該片的有①歷史新紀元——開國大典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③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新階段④不結盟——新中國外交工作的開端()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9.2022年,中共中央及有關部門在給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的賀電中說:“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成立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民族工作相結合的一個偉大創(chuàng)舉?!边@里所說的“偉大創(chuàng)舉”是指 ()A.中國歷史上首次實行由當?shù)孛褡暹M行自我管理B.中國各少數(shù)民族中蒙古族最先贏得了民族獨立C.內蒙古地區(qū)在新中國成立前就率先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D.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成立標志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確立10.根據(jù)中國國情,我國政府在某些地區(qū)先后設立了民族自治區(qū)、經濟特區(qū)和特別行政區(qū)。三者的共同之處是都 ()A.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不同的社會制度B.由中央人民政府統(tǒng)一管轄和行使主權C.實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體制D.有較大的自治管理權和行政主權11.我國著名外交家吳建民在回顧1979年以來的外交成就時,用了3句話概括:“形勢大變化,政策大調整,外交大發(fā)展?!逼渲?,這里的“政策大調整”主要指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結盟”的新戰(zhàn)略②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③作出了實行對外開放的調整④積極推進新型的區(qū)域合作模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12.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當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在西方引發(fā)了一股“馬克思熱”.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馬克思的有關理論。這一現(xiàn)象給我們最主要的啟示是 A.必須建立計劃經濟體制 B.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無法克服 C.必須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D.大力提高經濟的國有化程度13.我國現(xiàn)在正在全力進行和諧社會的建設,提倡科學發(fā)展觀。古人也認為“君子和而不同”,含義是“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新中國建立初期成功運用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②進行“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正義戰(zhàn)爭 ③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④邀請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緩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14.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zhàn)》中說:“公社的偉大社會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措施,只能顯示出走向屬于人民、由人民掌權的政府趨勢。”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項措施中最能體現(xiàn)這一觀點的是 A.建立國民自衛(wèi)軍B.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C.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D.監(jiān)督鐵路運輸和軍需生產15.圖5為《歷屆聯(lián)大討論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權利時支持中國票數(shù)增長示意圖》,出現(xiàn)該趨勢的原因是:①中國綜合國力增強②中國國際地位提高③中美關系趨向緩和④第三世界國家的大力支持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歷屆世界博覽會是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發(fā)展的展臺,最早見識世界博覽會的中國人是以純粹的私人身份去的,比如王韜,他親歷了1867年的巴黎博覽會。當時的中國人把世界博覽會稱為炫奇會或賽奇會。這反映了A.中國長期與世界隔絕,落后于世界潮流B.中國物產貧乏C.統(tǒng)治者仍然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D.中、英科技間有很大的差距17.1858年恩格斯在《俄國在遠東的成功》一文中,評價中國沿海口岸時指出,汕頭是中國“唯一有一點商業(yè)意義的口岸”。在近代歷史上,規(guī)定汕頭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條約是A.《南京條約》B.《望廈條約》C.《天津條約》D.《北京條約》18、《共同綱領》第二十五條:“對于國民政府與外國所訂立的各項條款和協(xi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廢除,或修改,或重訂?!边@一規(guī)定主要體現(xiàn)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A“不結盟”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C.“一邊倒”D.“求同存異”19、促進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有:①日本將兩極格局的瓦解視為自己躋身政治大國的良機②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使其地位和實力提高、增強③美國在國際舞臺上到處施威,插手別國事務④中國通過改革開放綜合國力不斷增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以下兩副圖所反映的法律文獻的關系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封面《法國民法典》封面A.后者是前者的組成部分B.前者提供了后者所需的一些法律形式C.兩者毫無關系D.前者是后者的組成部分21.(4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古代的“選舉”與源自西方的、現(xiàn)在流行的“選舉”雖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實質內容方面無疑是有著根本性的差別的。——摘自[英]戴維·米勒等《布來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材料二中國進入近代以前,人們心目中所指的“選舉”又與現(xiàn)在人們心目中所指的“選舉”不同,它不是指人們投票選舉代表、議員或者自基層到最高層的各級領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經相當陌生卻正是我們現(xiàn)在要敘述的東西。而由此一個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從一個側面見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變?!院螒押辍哆x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闡釋》材料三美國建立憲政民主制度,經歷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實現(xiàn)公民普選權不受種族、性別、財產、年齡限制。英國經歷的時間更長一些,從建立君主立憲政體到取消選舉權的男女不平等經歷了240年?!袊鴱牡谝徊繎椃C布就規(guī)定,除依照法律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之外,我國“年滿18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躁惣t太《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共識和民主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請回答:(1)“源自西方”的“選舉”制度主要是指什么?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古代的“選舉”與源自西方的、現(xiàn)在流行的“選舉”之間的根本性的差別。(8分)(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現(xiàn)在人們心目中所指的‘選舉’”是指什么制度?西方這一制度的起源階段的西方“選舉”有什么不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近代百年歷史中在“選舉”制度上是怎樣“完全更新”的?(14分)(3)根據(jù)材料三,比較美國、英國的憲政民主制度中的選舉制度與中國1954年《憲法》中的選舉制度的主要異同。(6分)(4)根據(jù)所學知識,概括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民主政治建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12分)隆回二中2022屆高三文科第四次周考歷史答案一.選擇題(20*3=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BDDDBDDACBBBCBAACBCB二.材料解釋題(40分)1.(8分)古希臘雅典等城邦國家推行的直接民主制度。(2分)差別:中國古代的“選舉”是指選拔官員的制度,范圍基本限于奴隸主或地主階級內部。(3分)西方現(xiàn)代的“選舉”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基礎上的資本主義“選舉”制度。(3分)2(14分)制度:代議制。(2分)不同:起源階段的“選舉”是直接民主;現(xiàn)代西方的“選舉”是間接民主。(4分)起源階段的“選舉”的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現(xiàn)代西方“選舉”實質是資產階級民主。(4分)更新:維新變法期間主張興民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