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nèi)河航道通航規(guī)范1總則1.0.1為統(tǒng)一河通航技術標準,實現(xiàn)全省內(nèi)河通航的標準化和有序的管理,根據(jù)《內(nèi)河通航標準》(GB50139-2014)(以下簡稱“國標”)的技術要求,結合全省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guī)范。1.0.2本規(guī)范適用于天然河流、渠化河流、湖泊、水庫和渠道等通行50噸級以下內(nèi)河船舶的航道、船閘、過河建筑物、臨河建筑物的規(guī)劃設計和通航條件影響評價。1.0.3內(nèi)河航道應按照批準、公示的航道等級進行規(guī)劃設計,其通航尺度應通過綜合技術經(jīng)濟比較合理確定。內(nèi)河船閘和過河建筑物、臨河建筑物等永久性工程,應按遠期航道技術等級或航運發(fā)展長遠需求進行規(guī)劃設計。1.0.4內(nèi)河航道、船閘和過河建筑物、臨河建筑物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和通航條件影響評價,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2術語2.0.1航道尺度channeldimensions設計最低通航水位時航道的最小水深、寬度和彎曲半徑的總稱。2.0.2船閘有效尺度usefuldimensionsofshiplock船閘閘室有效長度、有效寬度和門檻最小水深的總稱。2.0.3限制性航道restrictedchannel因水面狹窄,斷面系數(shù)小而對船舶航行有明顯限制作用的航道。在本規(guī)范中主要指渠道、運河和河網(wǎng)地區(qū)的部分航道。2.0.4斷面系數(shù)cross-sectioncoefficient設計最低通航水位時,過水斷面面積與設計通航船舶設計吃水時的舯橫剖面浸水面積之比值。2.0.5代表船型typicalshiptype為確定通航尺度,通過技術經(jīng)濟論證優(yōu)先確定的、設計載重量可達到相應噸級的船型。2.0.6船舶設計吃水designeddraftofship船舶處于設計載重量狀態(tài)時的吃水。2.0.7通航凈空navigableclearance設計最高通航水位時,滿足航道設計船型通航要求的最小凈空尺度。2.0.8通航凈空尺度dimensionsofnavigationclearance水上過河建筑物通航凈高和凈寬尺度的總稱。3航道3.0.1內(nèi)河7級以下航道應按可通航內(nèi)河船舶的噸級劃分為Ⅷ、Ⅸ級,具體等級劃分應符合表3.0.1的規(guī)定。表3.0.1航道等級劃分航道等級ⅧⅨ船舶噸級(t)30103.0.2天然和渠化河流航道尺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表3.0.2Ⅷ、Ⅸ級內(nèi)河航道尺度航道等級船舶噸級(t)船型尺度(m)(總長×型寬×設計吃水)航道尺度(m)天然及渠化河流限制性航道彎曲半徑水深單線寬度雙線寬度水深雙線寬度Ⅷ3024×4.5×0.50.6~0.79181.016100Ⅸ1017×3.0×0.40.5~0.66120.812703.0.3天然及渠化河流的航道尺度尚應結合下列規(guī)定執(zhí)行:1、枯水期較長的運輸繁忙航道,根據(jù)工程技術,經(jīng)濟分析論證,可采用本規(guī)范表3.0.2所列航道水深幅度的上限;工程比較艱巨,并經(jīng)船舶變吃水運營的合理分析,可采用上述幅度的下限,但在航道水位接近設計最低通航水位時應減載航行。當航道底部為石質(zhì)河床時,水深值應增加0.1~0.2m。2、單線、雙線航道寬度的選擇,應根據(jù)船舶密度、航道條件和投資效益比較確定。3.0.4限制性航道的尺度應結合下列規(guī)定執(zhí)行:1、航道水深應按設計最低通航水位至航道斷面底部最高點間的距離計算,航道寬度應按設計最低通航水位時船舶設計吃水的船底處的斷面水平寬度計算。2、航道底寬應按下式計算:Bb=B-2m(H-T)式中:Bb——航道底寬(m);B——航道寬度(m)H——航道水深(m)T——船舶設計吃水(m)m——邊坡系數(shù)。3、航道斷面系數(shù)n不宜小于6。3.0.5航道最小彎曲半徑按機動駁單船最大單船長度的4倍或客船最大長度的5倍取值。彎曲航道的寬度應在本規(guī)范表3.0.1所規(guī)定的直線航道寬度的基礎上適當放寬。當遇特殊困難河段,航道彎曲半徑不能達到上述要求,且寬度放寬和駕駛視線均能滿足需要時,彎曲半徑可適當縮小,但不得小于機動駁單船長度的2倍或客船長度的3倍。4船閘4.0.1船閘級別應按通航的設計最大船舶噸級確定,并符合表4.0.1的規(guī)定。表4.0.1VIII、IX級船閘級別劃分船閘級別VIIIIX設計最大船舶噸級(t)3010注:設計最大船舶包含兼顧船型。4.0.2船閘的建設規(guī)模應符合下列要求:1、VIII、IX級航道上船閘建設級別應符合第1.0.3條規(guī)定2、船閘的設計水平年應采用船閘建成后20~30年;對增建、改建或擴建船閘困難的工程,應采用更長的設計水平年。具備條件時,船閘建設級別宜提高一級建設;3、客運和旅游等船舶多,過閘頻繁,需快速過閘的應設置雙線船閘。4.0.3船閘的有效尺度應滿足船舶安全進出船閘和停泊的條件,并應滿足下列要求:1、船閘設計水平年內(nèi)各階段的通過能力滿足預測的過閘客貨量的要求;2、設計船型和兼顧船型過閘要求。4.0.4閘室有效寬度不應小于按公式(4.1)計算的寬度,并宜采用6m、8m、10m和12m寬度。Bx=∑bc+bf(4.1)式中Bx——閘室有效寬度(m);∑bc——同一閘次過閘船舶并列停泊于閘室的最大總寬度(m)。當只有單列船舶過閘時,則為設計船型和兼顧船型中寬度最大的船舶寬度bc;bf——富裕寬度(m),取1m。4.0.5船閘閘室有效長度的確定應滿足第4.0.1條的要求,閘室內(nèi)的船舶排檔應考慮船舶隨機到達的特性。閘室內(nèi)船舶排檔應滿足式(4.2)的要求。Lx=lc+lf(4.2)式中Lx——閘室有效長度(m);lc——閘室內(nèi)船舶計算長度(m),即縱向排列的船舶長度之和;lf——富裕長度(m),取2m。4.0.6船閘門檻最小水深應滿足設計船舶滿載時的最大吃水加富裕深度的要求,并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船閘門檻最小水深不應小于設計船型滿載最大吃水的2倍。2、閘室最小水深應不小于門檻最小水深。3、確定船閘下游門檻高程時,應計入由于河床下切造成的水位下降值。4.0.7船閘引航道最小水深不應小于設計船型滿載最大吃水的2倍。4.0.8船閘工程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船閘工程應包括閘首、閘室、輸水系統(tǒng)、引航道、閘門、啟閉機械、電氣設備和通信、助導航、生產(chǎn)及生活輔助建筑物等附屬設施。2、船閘應布置在順直和穩(wěn)定的河段,并能與主航道平順銜接。3、船閘宜臨岸布置。4、船閘引航道與其相鄰的過水建筑物之間,必須設置足夠長的隔流堤或隔流墻。船閘不宜布置在緊鄰的溢流壩、泄水閘、電站等兩過水建筑物之間,如船閘與岸之間需布置非通航期過流建筑物時,應充分論證其使用后對船閘連接段航道條件的影響。4.0.9船閘通航水流條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船閘引航道、口門區(qū)及連接段應避免出現(xiàn)影響船舶、船隊航線和停泊安全的泄水波、泡漩和亂流等不良水流條件;2、船閘引航道外連接段與主航道的水流應平穩(wěn)過渡。3、船閘停泊段及制動段的水流表面最大流速不應影響過閘船舶的安全航行,并應根據(jù)工程河段通行的船舶和模型試驗進行論證。5過河建筑物5.1水上過河建筑物5.1.1水上過河建筑物的選址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上過河建筑物應選在河床穩(wěn)定、航道水深充裕、水流條件良好的平順河段,遠離易變的洲灘。2、水上過河建筑物選址應避開灘險、彎道、分流口、匯流口,其距離,水上過河建筑物在上游時,不得小于代表船型長度的2倍;水上過河建筑物在下游時,不得小于代表船型的4倍。3、水上過河建筑物選址與碼頭、船臺滑道、取排水口等臨河建筑物和錨地的距離應按船舶航行、作業(yè)和建筑物運行的安全要求,經(jīng)論證研究確定。水上過河建筑物與碼頭、錨地的安全距離,水上過河建筑物在上游時不得小于碼頭、錨地設計船型長度的2倍;水上過河建筑物在下游時不得小于碼頭、錨地設計船型長度的4倍。4、相鄰兩座水上過河建筑物的軸線間距不得小于代表船型長度加代表船型下行3min航程之和。當水上過河建筑物一孔跨過通航水域,水中沒有墩柱時,可不受本條限制。5.1.2水上過河建筑物的選址不能滿足本規(guī)范第5.1.5條的要求時,應采取下列措施,保證安全通航。1、在洲灘易變河段興建水上過河建筑物,可能引起航槽變遷,影響設計通航孔通航時,必須采取保持航道穩(wěn)定的工程措施。2、在灘險、通行控制河段、彎道、分流口和匯流口等航行困難河段興建水上過河建筑物,影響通航時,必須采取滿足通航條件的工程措施。3、保持航道穩(wěn)定、滿足通航條件的工程方案,應經(jīng)試驗研究論證確定;航道整治工程、洲灘守護工程應先期實施或與水上過河建筑物工程同步實施,炸礁(或清礁)工程應先期實施。4、在擬進行航道整治工程的河段,當水上過河建筑物建設影響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時,應先期實施航道整治工程。5、經(jīng)論證研究,當采取工程措施不能滿足通航條件時,應加大水上過河建筑物通航孔跨度或采取一孔跨過通航水域。6、當兩座相鄰水上過河建筑物的軸線間距不能滿足要求,且其所處通航水域無礙航水流時,應靠近布置,兩建筑物間相鄰邊緣距離應控制在20~30m以內(nèi),且通航孔必須相互對應。5.1.3樞紐上下游河段水上過阿建筑物選址除應滿足本規(guī)范第5.1.1條的要求外,尚應考慮建庫后河床沖淤變化對通航的不利影響。5.1.4在碼頭、船臺滑道、取排水口等臨河建筑物和錨地附近興建水上過河建筑物,對船舶通航和作業(yè)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對臨河建筑物和錨地等設施作出妥善處理。5.1.5復雜河段水上過河建筑物的選址必須通過模擬試驗研究確定。5.1.6靠近布置的水上過河建筑物的數(shù)量不宜超過2座。在兩座靠近布置的水上過河建筑物近側建設第3座水上過河建筑物時,其通航孔應加大并對應布置,或采用一孔跨過通航水域。5.2水上過河建筑物的布置和通航凈空尺度5.2.1水上過河建筑物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上過河建筑物的布置不得影響和限制航道的通過能力。通航孔的布置應滿足過河建筑物所在河段雙向通航的要求。2、水上過河建筑物的墩柱不應過于縮小河道的過水面積,墩柱縱軸線宜與水流流向平行,墩柱承臺不得影響通航安全,不得造成危害船舶航行的不良水流。3、水上過河建筑物軸線的法線方向盡可能與水流方向一致,其偏角不宜超過5°,若超過5°凈寬必須相應加大。5.2.2當水上過河建筑物軸線的法線方向與水流流向的交角不大于5°時,其通航凈空尺度(圖5.2.1)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圖5.2.1通航凈空示意圖Bm—水上過河建筑物通航凈寬;Hm—水上過河建筑物通航凈高;H—航道水深;b—上底寬;a—斜邊水平距離;h—側高;DHNWL—設計最高通航水位;DLNWL—設計最低通航水位1、天然和渠化河流水上過河建筑物通航凈寬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B的方法計算,水上過河建筑物的通航凈空尺度不應小于表5.2.2-1所規(guī)定數(shù)值。表5.2.2-1天然或渠化河流水上過河建筑物通航凈空尺度(m)航道等級凈高單向通航孔雙向通航孔凈寬上底寬側高凈寬上底寬側高Ⅷ4.515122.530242.5Ⅸ4.5107.52.520152.52、限制性航道水上過河建筑物通航凈空尺度不應小于表5.2.2-2所規(guī)定數(shù)值。表5.2.2-2限制性航道水上過河建筑物通航凈空尺度(m)航道等級凈高雙向通航孔凈寬上底寬側高Ⅷ4.518142.5Ⅸ4.51292.53、湖泊和水庫水上過河建筑物通航凈空尺度不應小于表5.2.2-1所規(guī)定數(shù)值。受風浪影響較大的航道,經(jīng)論證應適當加大通航凈空尺度。5.2.3當水上過河建筑物軸線的法線方向與水流流向的交角大于5°,且橫向流速大于0.3m/s時,通航凈寬必須在本規(guī)范第5.2.2條規(guī)定的通航凈寬基礎上加大,增加值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B的規(guī)定。當水流橫向流速大于0.8m/s時,應一跨過河或在通航水域中不得設置墩柱。必要時,應通過模擬試驗研究確定。5.2.4當水上過河建筑物的墩柱附近可能出現(xiàn)礙航紊流時,其通航孔的凈寬可在本規(guī)范第5.2.2條規(guī)定的通航凈寬基礎上加大,增加值可按《長江干線通航標準》(JTS180)中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5.2.5跨越船閘工程水上建筑物的通航凈寬由閘室寬度決定,通航凈高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5.2.2條的規(guī)定。5.2.6電力、通信、水文測驗和其他水上過河纜線的通航凈高,應按纜線垂弧最低點至設計最高通航水位的距離計算,其凈高值不應小于最大船舶空載高度、船舶航行安全富裕高度與纜線安全富裕高度之和。5.3水下過河建筑物的選址與布設5.3.1水下過河電纜、管道、涵管、隧道等水下過河建筑物必須布設在遠離灘險、港口和錨地的穩(wěn)定河段。5.3.2在航道和可能通航的水域內(nèi)布置水下過河建筑物,應埋置于河床內(nèi),其設置深度不應小于遠期規(guī)劃航道底標高以下1.0m,埋置后不得產(chǎn)生礙航水流,不得引起河床發(fā)生變化。5.3.3設置沉管隧道、尺度較大的管道時,應避免造成不利的河床變化和礙航水流。必要時應通過模擬實驗研究,確定改善措施。臨河建筑物和錨地的選址與布置5.4.1修建臨河建筑物和設置錨地應符合航道發(fā)展規(guī)劃和滿足船舶航行安全要求。5.4.2臨河建筑物和錨地的選址應符合下列要求:1、臨河建筑物和錨地宜選在河床穩(wěn)定、水域?qū)掗煛⑺鳁l件良好、水深適當并應具備船舶安全營運和錨泊條件的河段。2、臨河建筑物和錨地選址應充分考慮現(xiàn)有的及規(guī)劃的水庫、閘壩、橋梁及其他建筑物對河床沖淤和水流條件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3、通行控制河段內(nèi)不得修建臨河建筑物和設置錨地。4、臨河建筑物和錨地與水上過河建筑物的距離應按本規(guī)范5.1.1條執(zhí)行。5、在河道的彎曲和狹窄區(qū)段選址應充分論證。5.4.3臨河建筑物和錨地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臨河建筑物和碼頭前沿水域不得占用航道,不得造成不利的河床變化和礙航水流。船舶回旋水域需利用航道水域時,應通過專題論證確定。2、臨河建筑物和錨地的修建應考慮建成后對防洪、水流、河床沖淤、岸坡穩(wěn)定等影響。3、碼頭前沿線、船臺滑道外端宜與上、下游既有的臨河建筑物外緣線平順銜接布置。取排水口設施宜布置在上、下游既有的臨河建筑物外緣線之內(nèi)。4、在橋區(qū)河段,臨河建筑物及碼頭船舶停泊水域、作業(yè)水域不得占用航道。5、錨地不得占用現(xiàn)行和規(guī)劃航道,與航道邊線的距離不得小于2倍~3倍設計最大錨泊船型寬度。6、在航道和可能通航的水域內(nèi)設置淹沒在水下的取排水設施、船臺滑道等水下臨河建筑物,其頂部設置深度應按本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7、取排水設施的設置不得造成不利的河床變化和礙航水流。5.5安全保障措施5.5.1水上過河建筑物在通航水域設有墩柱時,應設置助導航標志、警示標志和必要的墩柱防撞保護設施。必要時尚應設置航標維護管理和安全監(jiān)督管理設施。5.5.2水上過河建筑物的墩柱承臺出露在水面以上,或承臺頂部以上水深不滿足通航要求時,應設置助導航標志。5.5.3臨河建筑物和錨地應設置助導航標志標示其位置或作業(yè)水域。5.5.4通航孔兩側墩柱防護設施的設置不得惡化通航水流條件和減小通航凈寬。5.5.5根據(jù)河道實際情況選擇經(jīng)濟適用的助導航標志和防撞設施,同時便于維護。6通航水位6.1一般規(guī)定6.1.1通航水位應包括設計最高通航水位和設計最低通航水位。6.1.2水位和流量資料的取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基本站資料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時,應取近期連續(xù)資料系列,取用年限不短于20年。2、當基本站資料不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時,應根據(jù)其變化原因及發(fā)展趨勢,確定代表性資料系列的取用年限。3、當工程河段的水文條件受人類活動和自然因素影響發(fā)生明顯變化時,應通過分析研究,選取變化后有代表性的資料。6.1.3通航水位應根據(jù)河道水文條件變化情況,通過論證研究,及時進行調(diào)整。6.2天然河流和湖泊通航水位6.2.1天然河流設計最高通航水位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天然河流的設計最高通航水位取綜合歷時曲線保證率2%的水位,在此水位以上(含2%水位)禁航。對無多年日均流量資料河流,可采用洪水重現(xiàn)期10年9遇標準。6.2.2天然河流的設計最低通航水位取綜合歷時曲線保證率80%~90%,如該水位無法達到相應航道等級下的航道尺度,應取達到相應航道尺度的最低水位。6.3渠道通航水位6.3.1綜合利用的通航渠道通航水位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設計最高通航水位,灌溉渠道應采用設計最大灌溉流量時的相應水位;排澇渠道應采用設計最大排澇流量時的相應水位;排洪渠道應采用設計最大排洪流量時的相應水位和接本規(guī)范第6.2.1條規(guī)定的洪水重現(xiàn)期計算的水位中的高值;引水渠道應采用設計最大引水流量時的相應水位。2、設計最低通航水位應根據(jù)綜合利用的要求并結合本規(guī)范6.2.2條的規(guī)定確定。6.4樞紐上下游通航水位6.4.1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應按改善通航條件、提高通航能力和發(fā)揮綜合開發(fā)效益的原則確定通航水位。樞紐瞬時下泄流量不應小于原天然河流設計最低通航水位時的流量。6.4.2樞紐通航建筑物上游通航水位的確定應符合下到規(guī)定:1、設計最高通航水位應采用樞紐正常蓄水位或設計擋水位和按6.2.1規(guī)定的洪水重現(xiàn)期計算的水位中的高值。2、當預計樞紐正式運行后正常蓄水位有可能提高時,應計入提高值;當泥沙淤積將影響水位時,應計入泥沙淤積引起的水位抬高值。3、山區(qū)中小型通航建筑物經(jīng)論證允許溢洪的,其上游設計最高通航水位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通過論證確定,但不應低于通航建筑物修建前的通航標準。6.4.3樞紐通航建筑物下游通航水位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設計最高通航水位應采用按本規(guī)范6.2.1規(guī)定的洪水重現(xiàn)期計算的樞紐下泄最大流量所對應的最高水位。當樞紐下游有梯級銜接時,應采用下一梯級的上游設計最高通航水位,并計入動庫容的水位抬高值。2、設計最低通航水位應采用本規(guī)范第6.2.2條規(guī)定的樞紐瞬時最小下泄流量對應的水位,并計入河床下切和電站日調(diào)節(jié)等因素引起的水位變化值。當樞紐下游有梯級銜接時,應采用下一梯級的上游設計最低通航水位時回水到本樞紐通航建筑物下游的相應水位。6.4.4樞紐上游河段通航水位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設計最高通航水位應采用本規(guī)范表6.2.1規(guī)定的重現(xiàn)期洪水與相應的汛期壩前水位組合,以及壩前正常蓄水位或設計擋水位與相應的各級入庫流量組合,得出多組回水曲線,取其上包線作為沿程各點的設計最高通航水位,并應計入河床可能淤積引起的水位抬高值。2、設計最低通航水位應采用本規(guī)范6.2.2條規(guī)定的多年歷時保證率的入庫流量與相應的壩前消落水位組合,以及壩前死水位或最低運行水位與相應的各級入庫流量組合,得出多組回水曲線,取其下包線作為沿程各點的設計最低通航水位,并應計入河床沖淤可能引起的水位變化值。6.4.5樞紐下游河段通航水位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設計最高通航水位應按本規(guī)范6.2.1條規(guī)定的洪水重現(xiàn)期,分析選定設計流量,并考慮樞紐運行對該河段航道的影響推算確定。2、設計最低通航水位應按本規(guī)范6.2.2條規(guī)定的多年歷時保證率,分析選定設計流量,并考慮河床沖淤變化和電站日調(diào)節(jié)的影響推算確定。6.4.6樞紐上下游河段通航水位應結合樞紐運行后的實測資料進行必要的驗證和調(diào)整。6.4.7樞紐進行電站日調(diào)節(jié)引起的樞紐上下游水位的變幅和變率,應滿足船舶安全航行和作業(yè)要求。附錄A天然和渠化河流航道水深和寬度的計算方法A.0.1航道水深可按下式計算:H=T+△H(A.0.1)式中:H—航道水深(m);T—船舶吃水(m),根據(jù)航道條件和運輸要求可取船舶設計吃水或枯水期減載時的吃水;△H—富裕水深(m),取0.lm~0.2m,對石質(zhì)河床,富裕水深值應另增加0.lm~0.2m。A.0.2直線段航道寬度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單線航道寬度:B1=BF+2d(A.0.2-1)BF=BS+Lsinβ(A.0.2-2)式中:B1——直線段單線航道寬度(m);BF——船舶航跡帶寬度(m);d——船舶外舷至航道邊緣的安全距離(m),可?。?.34~0.40)倍航跡帶寬度;BS——船舶寬度(m);L——貨船長度(m);β——船舶航行漂角(°),取3°。雙線航道寬度:B2=BFd+BFu+d1+d2+C(A.0.2-3)BFd=BSd+Ldsinβ(A.0.2-4)BFu=BSu+Lusinβ(A.0.2-5)式中:B2——直線段雙線航道寬度(m);BFd——下行船舶航跡帶寬度(m);BFu——上行船舶航跡帶寬度(m);d1——下行船舶外舷至航道邊緣的安全距離(m);d2——上行船舶外舷至航道邊緣的安全距離(m);C——船舶會船時的安全距離(m);BSd——下行船舶寬度(m);Ld——下行貨船長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商平臺銷售工作總結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機構信貸資產(chǎn)托管經(jīng)營協(xié)議書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綜合體商鋪租賃合同書
- 某某省某某市規(guī)模化生物天然氣示范項目一期工程PPP項目實施方案
- 水果蔬菜銷售業(yè)績總結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村學校教育信息化工程采購合同3篇
- 2025版深圳二手房買賣合同交易標的物權屬爭議解決合同3篇
- 2025版綠色生態(tài)住宅小區(qū)物業(yè)服務與綠色生活推廣合同3篇
- 2025版豪華私人轎車采購及售后服務全面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山地旅游道路建設及景觀合同3篇
- 2025年礦山開采承包合同實施細則4篇
- 《架空輸電線路導線舞動風偏故障告警系統(tǒng)技術導則》
- 2024年計算機二級WPS考試題庫
- 廣東省廣州黃埔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法理學課件馬工程
- 2024年廣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解析
- 高中英語必背3500單詞表(完整版)
- 2024年版《輸變電工程標準工藝應用圖冊》
- 2024年高考數(shù)學試卷(北京)(空白卷)
- 護理服務在產(chǎn)科中的應用課件
- 2024年小升初語文入學分班測試卷四(統(tǒng)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