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了、著、過在漢語動補結構中演化為體標記的原因
體標記的產生機制王力(1990)指出,“動詞形式的終結”和“性”的出現是中國語法史上的一個重要亮點。它們在未成為形尾以前,經歷過一些什么發(fā)展過程,是值得我們深切注意的?!北疚牡哪康募热皇翘接憹h語體標記產生的機制,我們的考察重點自然就放在體標記產生的發(fā)展過程上,特別是各個標記的共同經歷上。以前關于體標記產生原因的探討主要集中在“了”上,比如梅祖麟(1981、1994),曹廣順(1986),太田辰夫(1987),Cheung(1977)等。我們認為,雖然“了”是在現代漢語的三個體標記(了、著、過)中最常用的一個,但是對于探討體標記的產生機制來說,“了、著、過”的發(fā)展過程具有同樣的價值。更重要的是,所謂的“機制”應該同時適用于這三個體標記,所以我們的考察視野不能只局限在“了”上。不僅如此,我們還認為,一個關于體標記產生原因的完滿解釋,還應能用來說明在唐宋時期出現的與體標記有共同性的“卻、得、去”等的演化過程。也就是說,我們的興趣在于尋找漢語體標記的產生的一般機制。廣義上看,體標記是動詞補語的一種。它們產生的條件會受到動補結構發(fā)展的影響。為什么唐宋之前漢語沒有體標記?為什么體標記會出現在宋、元時期?諸如此類的問題,都可以在動詞、補語的語義關系的演變上找出答案。所以,我們對體標記產生機制的探討是在動補結構發(fā)展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同時我們又從動補結構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上嘗試解釋“了、著、過”成熟為體標記的時間有先后之分的原因,從這些體標記用如動詞時的句法個性上說明各自在同樣的機制作用下所經歷的不同虛化途徑。本文第一部分評述關于體標記產生機制的種種假說,說明它們對我們研究的啟示;第二部分考察動補結構的發(fā)展與體標記產生的關系;第三部分分析“了、著、過”形態(tài)化過程的共同性,確立導致它們產生的機制;第四部分討論體標記產生所帶來的句法后果,以及有關的方言現象和相關的理論問題。最后是一個小結。一在之前對具體標記的解釋和問題中1.1+賓、動補結構從魏至唐(約三世紀至十世紀)“了”作普通動詞用表“完成”時只能出現于“動+賓+了”格式?!皠?賓+了”到宋初變成“動+了+賓”,因而成為鑒別“了”字是動詞還是動詞體標記的一個最主要的形式標準。梅是這樣解釋這種語序轉變的:(一)動補結構在南北朝和唐代有兩種形式:“動+賓+補”和“動+補+賓”。結果補語這兩種語序促使“了”字挪到動詞和賓語之間。(二)“動+賓+(不)得”和“動+賓+了”兩個句式里各成分之間的語義關系是平行的。從唐到宋,“動+賓+不得”改變了語序,變成“動+不得+賓”,這也是“了”字挪前的一個因素。先看梅說的第一點這種說法遇到兩個問題:(a)籠統(tǒng)地說,動補結構在這一時期有兩種語序,但是具體到某一次類的補語時則往往只有一種語序,比如后文將要討論的語義指向為主語的補語,只能出現在“動+賓+補”格式中,例如可說“飲酒醉”而沒有“飲醉酒”;相反,另一類動補結構只能有“動+補+賓”的語序,例如有“擊殺一魚”而沒有“擊一魚殺”所以不能說“了”由賓后移前是與動補結構兩種語序類比的結果,而應該解釋為什么兩種語序的限制最后消失了。(b)拿魏至唐的動補結構跟今天的相比,兩種語序確實合而為一了,但這也不能解釋“了”移前的原因。原因是,兩種語序的對立歷經唐、宋、元,直到明代還保持著,比如明代這樣的例句還相當普遍:“不一時搽抹卓兒干凈”(《金瓶梅》四十二回),而現代只能說“擦干凈桌子”。然而“了”移賓前是宋初的事,比動補結構兩種語序的完全合流早600年以上。再看梅說的第二點。蔣紹愚(1994)指出,“‘動+賓+不得’變?yōu)椤畡?不得+賓’發(fā)生在宋以后,而‘動+了+賓’在晚唐五代已出現。從時間上看‘不得’挪前不可能是‘了’挪前的原因?!笔Y的看法是正確的。我們對劉堅、蔣紹愚(1992)主編的約40萬字的宋代白話資料進行了統(tǒng)計,直到南宋時期“不得”才開始挪前,元代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而在北宋初期的作品中,諸如《乙卯入國奏請》、《河南程氏遺書》,“了”已挪前。梅祖麟(1994)2不再堅持自己原來的看法,轉而支持曹廣順(1986)的分析。我們仍認為梅的觀察有其合理的一面?!安坏谩迸睬昂汀傲恕迸睬爸g雖然沒有因果關系,但是兩者確實屬于同類現象,所以探討導致它們挪前的共同誘因有助于發(fā)現體標記產生的機制。1.2“卻”是一個體標記這些學者是這樣解釋“了”字挪前的原因的(見梅祖麟19942):(甲)晚唐五代有若干“動+狀態(tài)補語+賓”的結構,如“V+卻+O”、“V+得”、“V+著+O”。(乙)“了”字也有一部分是狀態(tài)補語,但“了”字在晚唐五代總是處在賓語之后。(丙)由于模仿的作用,“了”字占據“卻”、“得”、“著”在動賓之間的位置,形成了“V+了+O”。以后“V了O”中的“了”繼續(xù)虛化,變成完成貌詞尾。盡管各位作者的提法不盡相同,他們的思路卻有上述共同之處,我們稱之為“詞匯替代說”。梅對“詞匯替代說”的進一步解釋是,“了”分兩步演化成體標記:(一)“了”在格式“動+賓+了”中由普通動詞變?yōu)椤盃顟B(tài)補語”;(二)由于受其他狀態(tài)補語類推作用的影響,原來的格式變?yōu)椤皠?狀態(tài)補語的‘了’+賓”,爾后“了”在此位置上虛化為體標記。我們認為“詞匯替代說”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問題一:要使上述理論能夠自圓其說,需要假定“了”經歷了一個狀態(tài)補語的階段??墒?既無法從音韻特征上,又無法從語義或句法功能上判斷,賓語之后的“了”在什么時候變成了“狀態(tài)補語”,或者在什么情況下是“狀態(tài)補語”。也就是說,“了”由普通動詞向體標記的演化經歷了一個“狀態(tài)補語”的中間階段的說法,只是一個理論假說,缺乏實證。問題二:曹廣順(1986)以及其后他與劉堅等的合著(1992)都認為,唐宋時期有一個表完成的體標記“卻”,它的句法位置是在動詞和賓語之間。后來“了”一步一步替代了“卻”的功能,從而“了”也占據了“卻”的位置,即“了”也移前。而蔣紹愚(1994)指出,“卻”的語法功能和意義與“了”并不完全一樣。我們追蹤了“卻”在唐宋時期的用法,雖然有時候它與“了”的用法很接近,但是大部分情況下仍有明顯的差別。比如“和尚關卻門”(《祖堂集》,引自劉堅、曹廣順等1992)中的“卻”有點類似現代漢語的“掉”?,F代漢語“殺掉兩只雞”和“賣掉三間房”中的“掉”相當于“了”,但是兩者仍然有感情色彩等語義差別,不能據此認為“掉”也是一個體標記。同理,也不能說唐宋的“卻”就是一個體標記。另外一個明顯的例證顯示“卻”和“了”用法并不相同:“雪峰放卻垸水了云……”(《祖堂集》,引自劉堅、曹廣順等1992),如果“卻”已表示完成,那么就很難解釋為什么賓語之后又出現一個“了”我們也發(fā)現“動+卻+了”的用例,例如:“與摩則大唐國內山總被闍梨占卻了也”(《祖堂集》卷六《洞山和尚》)??梢妰烧叩淖饔貌⒉幌嗤?所以很難說誰替代誰。還有一點,“卻”在唐宋時期的使用頻率遠不及“了”,我們對劉、蔣(1990)主編的約40萬字的唐代白話資料進行統(tǒng)計,“卻”作補語用例不到20個,而“了”的則有100余個。很難解釋,一個弱式怎么能夠同化一個強式。問題三:說“了”挪前是來自“卻、得、著”的類推作用,那么類推為什么只首先發(fā)生在“了”一個身上,而不是同時發(fā)生在整個所謂“狀態(tài)補語”這一類上?如前文提到的,“不得”挪前比“了”晚了近200年,還有些動補結構直到五、六百年以后的明代還保持著“動+賓+補”格式。這種現象只能歸為偶然的因素或者巧合。下一節(jié)將要討論,補語挪前的時間差異是由各類動補結構發(fā)展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問題四:所謂“狀態(tài)補語”、“卻”等自身是怎么產生的?語言系統(tǒng)是怎么允許“動+狀態(tài)補語+賓”這種結構從無到有的?關于第一個問題后文還將討論有關學者的分析。劉堅、曹廣順等(1992)認為:“助詞‘卻’的產生,是漢語發(fā)展史上一個重要變化,它改變了過去漢語僅以結果補語或表示完成義的動詞來表達動態(tài)、事態(tài)完成的方法,產生了一個新的詞類和一個新的語法格式”。我們認為,這種由一個詞的發(fā)展改變一個語言系統(tǒng)的情況是極為罕見的,所以在下結論時應特別謹慎。綜上所述,“詞匯替代說”在解釋“了”挪前上還有種種的困難,也沒有成功地說明體標記是怎樣產生的。盡管如此,這種觀念仍有其合理的一面,下面的分析將表明,雖然“卻、得、著”與“了”的挪前沒有因果關系,但它們的確屬于同一類現象,它們虛化過程的共同點正是發(fā)現體標記產生機制的關鍵。二在運動補充結構發(fā)展的早期階段,動詞、補語和賓語之間的語序限制2.1補語的含義及由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動補結構是漢語長期發(fā)展積累的結果,可以根據補語的特點給動補結構分出若干類,不同類型產生于不同的時代。學者們對于動補結構產生的時間有很大的分歧,面對同樣的語言事實,而所得的結論迥異,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對動補結構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認識不足造成的。比如余健萍(1957)、周遲明(1958)、何樂士(1984)等基于“余姑剪滅此而朝食”(《左傳》)這類例子,認為動補結構殷周已經有了。王力(1957)基于使成格式“動+形”和“動+不及物動詞”產生的時間,認為動補結構產生于漢代,普遍運用于魏晉。梅祖麟(1991)3、蔣紹愚(1994)等根據“動+不及物動詞”能否帶賓語的標準,提出動補結構產生于南北朝時期。太田辰夫(1987)則根據結果復合動詞產生的年代,推斷動補結構產生于宋代。上述關于動補結構產生時間的看法前后竟相差約兩千年!我們考察各類動補結構歷史發(fā)展之前,首先根據補語的語義指向對現代漢語的動補結構做一個簡單的分類。把描寫、說明動詞及動詞的施事(通常為主語)的補語定義為“指前補語”;相應地,把主要用來描寫、說明動詞的受事(通常為賓語)稱為“指后補語”。下面舉例說明。(一)動+指前補語(a)補語指向主語。例如:吃飽飯、喝醉酒。(b)補語指向動詞。例如:吃完飯、搬不動桌子(二)動+指后補語(a)補語為不及物動詞或形容詞。例如:叫醒他、洗凈衣服(b)補語是及物動詞或可有使動用法的形容詞。例如:看見人、打破杯子。上述分類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嚴格分類,有時一個補語究竟是指前還是指后頗難斷定,而且這兩類之間也有交叉現象。但是就考察各類動補結構發(fā)展的先后關系以及說明體標記產生的過程而言,把補語分成上述(一)(二)兩類已經足夠了。確定某類動補結構產生的年代,③4有兩個標準:(一)語義標準,即只看具有某種語義關系的動補結構出現在什么時候,不考慮動詞和補語的關系是否緊密;(二)句法標準,即看動詞和補語能否被別的成分(賓語)隔開,如果能隔開的話,說明動詞和補語的關系是連動關系,兩者之間還是句法層面的聯(lián)系;否則,就表明動詞和補語已經結合成一個整體,已經成為一個語法單位,下文把這種情況稱為形態(tài)關系。上面分出的四類動補結構中,類(二)中的(b)型產生最早,而且一開始就是賓語出現在整個動補結構之后,它們在秦漢時期已經相當流行,比如“射殺一魚”、“烹滅強暴”(《史記·秦始皇本紀》)。其他幾類都是后來出現的,而且從形式上可以斷定都經歷了一個從句法關系向形態(tài)關系轉變的過程。類(二)的(a)型從語義上看在秦漢時期已經有了,它們出現的格式為:(一)動+補;(二)動+賓+補兩個格式的共同點在于,“補語”之后都不能再跟賓語,如果有賓語的話,它只能在動詞和補語之間。這說明動詞和補語的關系還是句法層面的連動關系。梅祖麟(1991、1994)2、蔣紹愚(1994)、何樂士(1984)等都注意到唐朝之前“動+死”之后都不能跟賓語,原因是“死”是一個不及物動詞。他們指出,凡補語是不及物動詞的動補結構,直到唐以后才可以跟賓語。下面是先秦格式(二)的例子。(1)城射之殪。(左傳·昭公二十一年)(2)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孟子·公孫丑上)上例中的“殪”和“長”都是不及物動詞,賓語都在動和補之間。換言之,在先秦沒有“射殪之”“助長苗”的格式。類(一)的(a)類動補結構在漢代也已出現,但也只能出現于上述格式(一)或格式(二)。例如:(3)右賢王以為漢兵不能至,飲酒醉。。(史記·匈奴列傳)(4)匈奴右賢王當衛(wèi)青等兵,以為漢兵不能至此,飲醉。(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上例中“醉”的語義指向為動詞的施事。綜上所述,漢代以前,格式“動+X+賓”中的X只能是及物性成分(包括及物動詞和有使動用法的形容詞),其語義指向為賓語。這種語言結構中不可能產生體標記,因為其語義指向是動詞,是指示動作行為進行的狀態(tài)或階段的,這與可出現在X位置上的詞語的要求不相容。要理解為什么宋元時代相繼產生體標記的原因,就需要考察從魏到這一時期動補結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2.2動補結構的賓語梅祖麟(1981)提出,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個表完成的格式“動+賓+完”,可出現在“完”位置的詞語有“畢、訖、已、竟”。后來有不少學者同意這種看法,如曹廣順(1986)、蔣紹愚(1994)、Peyraube(1996)等。我們認為,當時并沒有一個專表“完成”的格式,“畢”等只能出現于賓語之后是受“動+X+賓”中的X的條件限制的結果,即X只能是與賓語具有施受關系的詞語。然而從語義上看,這一時期也確實新出現了一類補語,它們的語義指向是動詞。后文將討論到,體標記“了”的產生確實與此類補語的出現有直接關系。下面我們看從魏至宋X位置上的詞語限制的變化。(一)語義指向為主語的補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此類動補結構如果有賓語的話,賓語只能出現在動詞和補語之間。例如:(5)卒拾船市渚,因飲酒醉還。(世·任誕)(6)周仲智飲酒醉,瞋目還面。(世·雅量)(7)曹山曰:“前鏘托猶淺,后箭射人深?!?祖·卷四·藥山和尚[劉蔣])(8)若言這個所為,做處只要便宜,掇坐善能飲醉酒,沖席整頓吃。(劉知遠諸宮調[劉蔣]④5(編者按:這個“醉”字很可疑。原書此字模糊不清,既像“醉”字又像“醇”字,從文義上看,只能是“醇”字,因“飲”字前有助動詞“能”字。)(二)語義指向為動詞的補語這類補語多指的是動作行為進行的狀態(tài)、階段。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此類動補結構的賓語位置也是居于動詞和補語之間。例如:(9)袁彥伯作名士傳成,見謝公。(世·文學)(10)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世·雅量)(11)王飲酒畢,因得自解去。(世·方正)(12)不經旬日中間,后妻設得計成。(舜子變[劉蔣])(13)趙正看罷了書,伸著舌頭縮不上。(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劉蔣])(三)補語為不及物動詞或形容詞的動補結構跟上面兩類一樣,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此類結構中的賓語也只能出現在動詞和補語之間。例如:(14)道真食豚盡,了不謝。(世·任誕)(15)數日中,果震柏粉碎,子弟皆稱慶。(世·術解)(16)女乃呼婢云:“喚江郎覺!”(世·假譎)(17)宣武移鎮(zhèn)南州,制街衢平直。(世·言語)(18)諸佛說之猶不能盡,何況聲聞辟支佛能知?(菩提達摩南宗是非·一卷[劉蔣])(19)獄主,貧道解傳語錯。(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劉蔣])(20)列士抱石而行,遂即打其齒落。(伍子胥變文[劉蔣])(21)只見餓夫來取飽,未聞漿逐渴人死。(祖·卷四·丹霞和尚[劉蔣])(22)三翁喚覺知遠。(劉知遠諸宮調[劉蔣])(23)吃盡那鹽,呷盡那醋。(同上)(24)其父打碎了人一件家事。(朱·訓門人[劉蔣])上述三類補語的共同特征是只能出現于“動+賓+補”格式中,它們與賓語沒有施受關系。那么后來為什么這類補語都移前了呢?我們推斷這種變化的原因和過程為:(一)所有此類補語都可以出現在“動+補”格式中,而不帶賓語。長期使用的結果,使兩個成分之間的詞匯邊界淡化,從兩個單位逐漸變成一個句法單位。(二)人們一旦把某個動補結構看作單一的句法單位時,就可以在其后加上賓語。這樣在語言發(fā)展中就會出現舊結構與新結構并存期,即某個補語既可出現在賓語前又可出現在賓語后。最后完全變成“動+補+賓”的格式。對所有的動補結構一一加以驗證是不可能的。下面我們就語義指向為動詞的補語(簡稱“指動補語”)⑤2的發(fā)展過程來證明上述推斷,因為體標記也屬于此類,這樣做更說明問題。三指說唱的正式過程3.1補語、“卻”作補語、“卻”表“死、完”“卻”在唐宋時期變成了一個指動補語,表示動作、行為的完成、結束,例如:“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劉禹錫《浪淘沙》)(詳細討論參看劉堅、曹廣順等1992:43—47)?!皡s”的本義是“退”,魏晉時引申為“去”,兩義都可以作及物動詞用,如“沛公自度能卻項羽乎?”(《史記·留侯世家》)。因此這兩個義項下的“卻”作補語時,賓語是跟在指動補語后的。例如:(25)將兵擊卻吳楚。(史記·韓長孺列傳)(26)舉卻阿堵物。(世·規(guī)箴)“卻”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演化出“掉、完”的義項。根據劉堅、曹廣順等(1992)的考察,這種義項下的“卻”作補語構成的動補結構不能帶賓語,他們僅舉了一個例外:“鋒出登車,兵人欲上車防勒,鋒以手擊卻數人,皆應時倒地”(《南齊書》)。仔細看來,這個“卻”更像是其本義“退”的意思。下面是兩個有關的例子(均引自劉、曹等1992)。(27)狗漢大不可耐,唯須殺卻。(北齊書·恩幸傳)(28)若破城邑,凈殺卻,使天下知吾威名。(南史·賊臣傳)我們認為,“動+卻”由原來的可以加賓語變成不能加賓語的原因是,當“卻”表“掉、完”時,語義指向是動詞,由于受當時動補結構帶賓語的條件限制,賓語就不能出現在“卻”后。在晉至唐這兩、三百年的時間里,表“完”的“卻”在“動+補”格式中逐漸弱化了與動詞的詞匯界限,兩者凝結成一個整體,“動”和“卻”由句法關系虛化為形態(tài)關系,所以到唐時“動十卻”之后可以自由地跟上各種賓語了。3.2“動+去”之后能否帶賓?“去”的情況跟“卻”相似。它的原義是“離開”,可帶賓語,比如“陽虎去齊走趙”(《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這個義項的“去”作補語時,其后可有賓語,例如:“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去”在唐宋也成為一個指動補語,表示“將要、完成”等。根據陳澤平(1992)的考察,這種用法下的“動+去”之后都不能帶賓語。劉堅、曹廣順等(1992)也有同樣的觀察。例如:(29)除卻兩人,降此已下,任你大悟去也須濤汰。(《祖堂集》,引自陳澤平1992)(30)死去原知萬事空。(陸游《示兒》)上例中“動+去”不能帶賓語的原因跟“卻”的一樣,當它表示“將要、完成”時,其語義指向轉向動詞,由于受此期動、補、賓之間的搭配限制,所以不能帶賓語。所不同的是“去”始終沒能出現賓語,即“去”沒有完成其形態(tài)化的全部過程。我們推斷這是與“去”的使用范圍有關的。根據劉堅、曹廣順等(1992)的考察,指動的“去”在唐后期及五代時才出現,而且集中于禪宗語錄中,它在宋代的使用范圍并沒有擴大,到元代就很難見到了。下文還將談到,一個動補結構由句法層面向形態(tài)層面的過渡需要兩個輔助條件:一是運用的時間足夠長;二是出現的頻率足夠高或使用的范圍足夠廣。指動的“去”不能滿足這兩點,所以在它沒有變成一個形態(tài)標記之前就消失了。也就是說,“去”始終沒有虛化成一個體標記而與它前面的動詞形成一個句法單位,所以一直不能帶賓語。3.3[劉蔣]唐是劉堅、蔣司快》顧名思義,可能補語是說明動作、行為是否有實現的可能性的,比如“搬得動桌子”、“吃不了飯”,該類補語的指向自然是它前面的動詞。它們主要是由“得”及其相應的否定式組成的。下面就根據“得”的發(fā)展線索加以討論。“得”的本義是“得到、獲取”,是個及物動詞,自然可以帶賓語,比如“不用鄉(xiāng)導者,不能得地利。”(《孫子兵法·軍爭》)因此它用作補語時還可以帶賓語,例如:(31)又請得一解書人。(六祖壇經[劉蔣])(32)二將聽得此事。(漢將王陵變[劉蔣])但是,當“得”表示行為動作的實現可能時,語義指向由賓語轉向動詞,這樣就導致兩個結果:要么干脆不帶賓語,要么賓語只能出現在動詞和“得”之間。例如:(33)若解微臣箭得,年年送貢,累歲稱臣。若也解箭不得,只在殿前,定其社稷。(韓擒虎話本[劉蔣])(34)三歲孩兒也解道得,百歲老人略行不得。(祖·卷三·鳥窠和尚[劉蔣])(35)陵母遂乃吃苦不禁。(漢將王陵變[劉蔣])(36)料前程趁彼船的不及。(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劉蔣])我們從劉堅、蔣紹愚主編的唐五代白話資料中共收集到26例可能補語,其后都沒有跟賓語。到北宋時期,“動+得”或“動+不得”大量出現,到南宋時期“不得”后開始帶賓語。我們對劉堅、蔣紹愚主編的《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匯編(宋代卷)》進行了統(tǒng)計,所收錄的7部北宋時期的作品尚未見到“不得”挪前的例子,所收的10部南宋時的作品中,“動+賓+不得”為19例,“動+不得+賓”為22例,兩者大致相當。至元代這種結構多數變成“動+可能補語+賓”了。根據前文的分析,可能補語挪前的過程為:(一)形態(tài)化過程起始于沒有賓語的“動+(不)得”,北宋時期這類結構的大量出現加速了這一過程;(二)南宋時期“動+可能補語”已經凝結成一個句法單位,因此可以帶上賓語,出現了新舊格式共存的時期;(三)元代新格式戰(zhàn)勝了舊格式。3.4動補結構形態(tài)化的早表現指動補語形態(tài)化過程的共同點概括如下。(一)由于動補結構發(fā)展初期格式“動+X+賓”中的X必須與賓語具有某種施受關系,指動補語不滿足這種要求,所以不能出現在X的位置,具體情況有二:(a)“動+指動補語”干脆沒有賓語,如“卻”、“去”的用法;(b)有賓語,但必須出現在動詞和補語之間,如“不得”的用法。(二)“卻”、“去”、“得”原來都是及物動詞,它們一旦引申作指動補語時,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不能跟賓語。一定的時間長度和動詞與補語緊鄰的句法環(huán)境是指動補語形態(tài)化的必要條件。(三)我們說一個動補結構由連動的句法關系演化成形態(tài)關系之后,整個結構是一個單一的句法單位,因此可以帶賓語。還有其他形式特征也顯示一個動補結構形態(tài)前后的句法差異。以“動+不得”為例說明這一點。當“動”和“不得”之間可以插入賓語時,兩者之間關系疏松,還可以插入各種修飾,例如:(37)然出而應天下事,應這事得時,應那事又不得。(朱·訓門人[劉蔣])如人吃飯,方知滋味,如不曾吃,只要攤出在外面與人看、濟人濟己都不得。(同上)(38)雖然不鑒照,謾他一點不得。(祖·卷三·懷讓和尚[劉蔣])例(37)后句更明確地顯示“動”和“不得”是兩個獨立的部分,在那里兩個動詞共用一個補語。然而在我們收集到的所有“不得”挪賓前的例子,沒有一例是修飾語插在“動”和“不得”之間的?,F代漢語更是絕對禁止動詞和可能補語之間插進任何東西。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于其他類型的動補結構由兩個句法單位變?yōu)橐粋€的形態(tài)化過程中。(四)每個動補結構從句法關系變成形態(tài)關系都需要一定長度的時間和特定的句法環(huán)境,這導致了它們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一個動補結構出現的時間決定了它形態(tài)化的早晚。就一般情況而言,出現早的動補結構形態(tài)化的時間也早。下文討論的“了、著、過”的發(fā)展也證實了這一點。四體標記的生成過程上文所討論的動補結構發(fā)展初期所存在的動、賓、補三者之間的語義和語序限制,決定了體標記產生的途徑和過程。體標記是指示動作、行為進行的狀態(tài)或階段的,屬于指動補語的一種,所以它們經歷了跟指動補語一樣的形態(tài)化過程。4.1從漢初到唐五代:“接受了”從形態(tài)化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了”跟“已”、“訖”、“畢”、“竟”一道可以出現在“動+賓+補”格式中補語的位置,表示動作的完成,比如“公留我了矣”(《三國志》,引自劉堅、曹廣順等1992)。到了唐五代時期,“了”取代了其余四個詞而在這個格式中占據了主導地位(詳見劉堅、曹廣順等1992)。在唐五代時期“了”還只能出現于以下兩種格式中:6(一)動+了(二)動+賓+了根椐上文對指動補語的分析,“了”形態(tài)化的句法環(huán)境是格式(一),一旦變成體標記后,就與動詞形成一個句法單位,這時賓語就可以出現在“了”之后。經過一個新舊格式互相競爭時期,“了”最后就完全挪前了。下面我們用材料來證明這一分析。首先我們看“了”為什么不能在格式(二)中形態(tài)化(虛化)的原因。在格式(二)中,“了”與動詞的關系很遠,除被賓語隔開外,還可以插入各種修飾語。我們從劉堅、蔣紹愚主編的約40萬字的唐五代白話文資料中,共收集到69個格式(二)的用例,其中有41例中緊挨“了”之前有修飾語,約占70%,例如:(39)粉壁內面,畫諸尊曼茶羅,填色未了。(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劉蔣])(40)供主行香,不論僧俗男女,,行香盡遍了。(同上)(41)嘆之已了,擬入經題。(廬山遠公話[劉蔣])(42)過得三年后,受戒一切了,諮白和尚。(祖·卷六·洞山和尚[劉蔣])(43)有一日,心造坐不得,卻院外繞茶園三匝了,樹下坐,忽底睡著。(祖·卷十·長慶和尚[劉蔣])上述現象還說明格式(二)的“了”還是動詞,因為它還可以被各種副詞修飾。這種現象與梅祖麟(1994)2的分析不相容:他認為“了”首先在格式(二)中虛化為“狀態(tài)補語”,然后在“卻”等的類推下移前,那么“了”既然在這個位置上失去了獨立動詞的地位,就不能再為副詞修飾,但是找不到這樣一個時期。相反,在格式(一)中“了”與動詞的關系要緊密得多。在我們統(tǒng)計到的43例“動+了”格式的用例中,只有兩個是修飾語在動詞和“了”之間的,它們是:(44)子胥哭已了,更復前行。(伍子胥變文[劉蔣])(45)鋪置才了,暫往坻塘。(燕子賦[劉蔣])也就是說,格式(一)中“動”和“了”可被分開的概率只有約5%。所以我們認為在這種句法環(huán)境中,“了”更容易形態(tài)化而與動詞凝結成一個句法單位。大量的例子顯示,唐五代時期格式(一)中的修飾語是出現在整個動補結構之前的,例如:(46)法即付了,汝不須問。(六祖壇經[劉蔣])(47)圣王才見了,流淚兩三行。(歡喜國王緣[劉蔣])(48)已相見了,不要上來。(祖·卷七·巖頭和尚[劉蔣])(49)道吾曰:“早說了也?!?祖·卷四·藥山和尚[劉蔣])(50)大師便安排了,處分侍者,教伊煮粥。(祖·卷十·長慶和尚)相反,在我們收集到的所有格式(二)的用例中,無一例是這類時間副詞出現在整個“動+賓+了”結構之前的。在現代漢語中,動詞和體標記之間不能插入任何成分。上述現象說明,格式(一)中的動詞和“了”在唐五代時期已經具有很強的凝結成一個句法單位的傾向,即“了”在很大程度上形態(tài)化了。就如所預料的,宋初“了”開始挪前,成為一個體標記(參看劉堅、曹廣順等1992、蔣紹愚1994)。上述分析一個自然推論是,有個動詞的“了”和形態(tài)化的“了”并存時期,這一點也可以得到資料上的驗證。在格式(二)中還時見“了”被時間副詞或否定詞修飾的例子,說明那時人們還把它作為動詞看。例如:(51)雖將得文字來,該說代州以東諸寨地界已了,更不爭理。(乙卯入國奏請[劉蔣])(52)見修山寨未了。(楊溫攔路虎傳[劉蔣])但是,兩個格式中的“了”本是同一個,所以格式(二)中的“了”不可能不受影響,我們也發(fā)現原來“了”前的修飾語也挪前了,如“已作國書了”(《三朝北盟會編·靖康大金山西軍前和議錄》[劉蔣])。這說明格式(二)中“了”的動詞地位也在減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動+了+賓”中不可能在“動”和“了”之間插入任何修飾語,比如普遍見到這種語序:“南朝已應付了三處”(《乙卯入國奏請》[劉蔣]),而絕見不到“應付已了三處”之類的語序。由此可見,可帶賓語的“動+了”是結合緊的那一類,根據前文的分析,自然是來自唐五代的格式(一)了。所以準確地說,“了”的形態(tài)化過程不是由賓后“挪前”,而是“動+了”之后“加賓”。由上分析可知,“了”的形態(tài)化過程,跟其他指動補短語一樣,不是“模仿”別的結構的結果,而是在同樣的機制之下獨立發(fā)展出來的?!傲恕痹诔蔀轶w標記之后,功能上還經歷了一系列變化,我們將另文討論。4.2第三,指動的“過”后帶待限制的原因有“過”經歷了一個與“卻”平行的形態(tài)化過程?!斑^”的本義是“通過某一空間位置”,出現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爾后引申為經過某一時間段。這兩個義項下的“過”都是及物動詞,可以自由地跟地點或時間賓語。例如:(53)蝦蟆跳過雀兒浴。(韓愈詩,引自太田辰夫1987)(54)夜深不敢依門戶,跳過墻來見新婦。(劉知遠諸宮調[劉蔣])(55)過廿一日到萊州界山。(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劉蔣])(56)杜鵑,你休得叫過通宵。(張協(xié)狀元[劉蔣])“過”的這種用法一直沿用到今天,都以帶賓語為常。根據劉堅、曹廣順等(1992)的考察,“過”在唐代發(fā)展出指動補語的用法,表示某種行為、動作的終結或曾經發(fā)生過。例如:(57)婆云:“水不妨飲,婆有一問,須先問過。”(《瑞州洞山良價禪師語錄》,引自劉、曹等104頁)(58)蒙使君報云:“本司檢過?!?《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引自劉、曹等104)根據前文的分析可以邏輯地推斷出,指動補語“過”后的賓語將受到限制。劉、曹等的調查證實了這一點,在他們對唐代資料的調查中,只發(fā)現1個“過”后帶賓語的例子,即“聞醉僧誦過經”(紀聞,太平廣記,卷九四)?!皠?過”后排斥賓語的現象持續(xù)到宋代。劉堅、曹廣順等調查的結果是,“帶賓語的例句仍然不多”,他們在《朱子語類》中只發(fā)現1例是帶名詞賓語的,即“草草看過《易傳》一遍”(卷六七)。下表是我們對劉堅、蔣紹愚(1992)主編的《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匯編(宋代卷)》的統(tǒng)計結果。上表中,“空間”指的是“過”作“通過某一地方”講,余此類推。由此可見,在宋代指動補語“過”后還是嚴格限制賓語出現。到了元、明時期,指動的“過”后帶賓語的現象才逐漸普遍起來。例如:(59)飲過酒今番不枉,你若不為帝決為王。(諸葛亮博望燒屯[元刊]⑦7)(60)任他吃過了一杯茶便開口問道:“……”。(韓秀才乘亂聘嬌妻[明人]⑧8)(61)此二人不許擅自釋放,待我見過大爺,然后來取。(盧太學詩酒傲公侯[明人])(62)私下先打過幾頓。(同上)這說明“過”在元明時期才真正成為一個體標記。根據我們上文的思路,可以對“過”的上述形態(tài)化過程作出簡單而一致的解釋。當“過”在唐代發(fā)展出指動補語的用法時,由于受動、賓、補三者之間語義和語序限制,賓語不能出現其后。從唐至元約四、五百年的時間內,在“動+過”的句法環(huán)境中,“過”逐漸失去自己獨立的詞匯身份,與動詞形成一個句法單位,到元代虛化成一個體標記。爾后就可以自由帶賓語了,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劉堅、曹廣順等(1992)是這樣解釋“過”后賓語受限制的原因:“詞義從空間轉向時間,處所賓語無法與之搭配了”。這種說法很難站得住。當“過”引申為“經過某一時間段”時,始終都可以帶時間詞賓語,如例(55)、(56)所示。更重要的是,如果這種觀點是對的話,詞義的每一次引申都應該帶來一個賓語受限制的時期。而這種現象并不存在。更難解釋的是,為什么指動“過”后的賓語限制竟有四、五百年之久。這種現象是由當時所存在的動補結構帶賓語的限制決定的。指動補語只有形態(tài)化以后與其前的動詞組成一個句法單位時,賓語才可以出現其后。形態(tài)化過程需要相當長時間。比如“了”作指動補語始于南北朝,到宋初才形態(tài)化為體標記,經歷了約500年的時間,這跟“過”形態(tài)化的時間長度大致相當。我們根據下列現象推測,跟“了”在唐五代的用法一樣,指動補語“過”也經歷了“動+賓+過”的時期。(63)那婆娘提醒了他當初曾擔水過這句話。(馮夢龍:兩縣令競義婚孤女[醒世]⑨9)(64)我又不是不曾擔水過的,兩只手也會燒火。(同上)這篇小說講的是五代時期的事,我們推測這是當時口語的實錄,根據是作者在講“本朝”(明代)故事的時候,用的都是“動+過+賓”語序。另外,“過”在形態(tài)化之前,時間補語可以插在它與動詞之間,比如“只借圣人來說一遍過”(《朱子語類》,引自孫錫信1992)。這些現象都說明,“過”在形態(tài)化之前與動詞的關系是很松散的。4.3“著”的語義指向現代漢語的“著”主要有四種用法:(一)表示動作正在進行,例如“他們正吃著飯呢”;(二)表示狀態(tài)的持續(xù),例如“門開著呢”;(三)用于存在句,例如“墻上掛著一幅畫”;(四)表示兩個動作同時進行,例如“坐著講”。不同的用法出現的時間前后差別很大。我們認為用法(一)的“著”才是真正的體標記,下面來看它是怎樣演化出來的?!爸?著)”最早是個動詞,意為“附著”,例如“風行而著于土”(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可以做補語,表示動作“附著”的對象或“到達”的地方。例如:(65)想著妻子,而自系縛。(生經,引自太田辰夫1987:211)(66)可擲著門外!(世說新語·方正)這種用法的“著”是跟賓語結合在一起,非地點賓語要插在動詞和“著”之間。例如:(67)輒含飯著兩頰邊。(世說新語·德行)(68)埋玉樹著土中。(同上·傷逝)(69)酒,正自引人著勝地。(同上·任誕)到了唐代“著”又可以表示動作行為所及的對象,比如“道著姓名人不識”(白居易《惻惻吟》)。這些“著”的用法的語義指向都是賓語?!爸钡男螒B(tài)化過程是在例(66)至(69)類存在句中完成的。這一點可以從魏晉南北朝時期與唐朝“動+著”后帶賓語的變化中得到證實。如前文所述,“著”作補語表示“附著、到達”,相當于一個地點介詞,其后都有地點賓語。我們從《世說新語》收集到9例“著”的該類用法,其后全部都有地點名詞。關于“著”這個時期的該類用法,劉堅、曹廣順等(1992)有8例,王力(1990)有8例,蔣紹愚(1994)有4例。“著”后全部都有地點名詞。然而到了唐代,存在句“著”后的地點名詞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們從劉堅、蔣紹愚主編的白話資料唐五代卷中共收集到5例“著”的“存在”用法,只有1例后帶名詞;蔣紹愚(1994:166頁)有4例,無一例跟名詞;劉堅、曹廣順等(1992:98—100)提供了6例,也只有兩例帶名詞的。這時“著”后可帶的名詞已由地點換為存在的主體,比如“猶掛著唇齒在”(《祖堂集》,引自曹、劉等99頁)。下面是唐時期“著”的“存在”用例。(70)又請得一解書人,于西間壁上題著,呈自本心。(六祖壇經[劉蔣])(71)乞取池西三兩竿,房前栽著病時看。(王建《乞竹》,引自劉、曹等98頁)在唐代時期“著”后的地點賓語的消失而逐漸代之以存在的主體,這說明“著”的語義指向由其后的賓語轉向其前的動詞?!爸痹谖簳x時期相當于一個引進地點的介詞,而漢語中引進地點的介詞之后帶地點賓語的現象是極為罕見的,所統(tǒng)計到的該時期的用例全都有地點賓語。到了唐代表“存在”的“著”后大量不帶賓語的現象,我們推斷這時的“著”已成為指動補語,表示行為、動作的持續(xù)狀態(tài)?!爸闭Z義指向的改變使原來的存在句主語和地點賓語換了個,比如例(71)在唐以前的語序應該是“栽著房前”?!爸痹诖嬖诰渥兂芍竸友a語后,在唐代發(fā)展出表示兩個動作同時進行的用法,比如“皇帝忽然賜匹馬,交臣騎著滿京夸”(《長興四年講經文》,《敦煌變文集》)。這種用法的初期,跟前文所討論的其他指動補語一樣,由于與動詞的賓語關系還比較松散,賓語還可以插入其間。例如:(72)能者虔恭合掌著,經題名字唱將來。(溫室經講唱押座文[敦煌])(73)若不是死王押頭著,準擬千年余萬年。(八相押座文[敦煌])到了宋代真正的表示進行態(tài)的“著”還沒有出現,其用法還只限于“存在”和“兩個動作同時進行”。我們對劉、蔣的白話資料宋代卷的統(tǒng)計結果為:存在句32例,比如“門前掛著一枝松柯兒”(《一窟鬼癩道人除怪》[劉蔣]),跟今天的格式完全一樣;表示兩個動作同時進行的用法最多,共104例,比如“它搵著淚,將人罵詈”(《張協(xié)狀元》)。王力(1990)認為真正表示行為在進行中的“著”在北宋已經有了,他基于這樣的例子:“擂著鼓,只是向前去”(《朱子語類輯略》卷七)其實這個“著”還是指兩個行為同時進行?,F代漢語的表示動作正在進行的格式“正在+動+著”宋代還沒見到,我們共收集到7例“正在+動”的用法,動詞后都沒有“著”。這時期表示狀態(tài)持續(xù)的用法也已經有了。例如:(74)開著口,則合不得。(崔待詔生死冤家[劉蔣])(75)張富低著頭,不敢答應。(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劉蔣])“著”真正表示動態(tài)行為的正在進行的用法元以后才逐漸出現,例如:(76)見他戰(zhàn)篤速驚急列慌慌走著。(陳季卿悟道竹葉舟[元刊])(78)馮媽媽他老人家,我央及他廚下使著手哩。(金瓶梅三十八回)(79)王夫人正坐在涼榻上搖著芭蕉扇子。(紅樓夢三十三回)綜上所述,“著”的形態(tài)化過程是在存在句中完成的。爾后又經歷了表示兩個動作同時進行、狀態(tài)的持續(xù)等用法,最后才成為可以獨立運用表示動作正在進行的體標記?!爸毙螒B(tài)化以后所經歷的這些功能上的變化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五體育標的產生的影響和相關理論問題5.1元明之際的語序變化上文的分析表明,體標記“著、了、過”跟其他指動補語一樣,在相同的機制下,一步一步獨立發(fā)展出來的。我們不同意曹廣順(1986)等所提出的“了”的“挪前”是受其他“狀態(tài)補語”類推影響的看法,但是,在“了”等相繼成為體標記之后,“格式類推”現象確實發(fā)生在書面語中“畢、訖”等所用的句式中?!爱叀钡仍谖簳x南北朝時期作補語只能出現于“動+賓+補”結構的補語位置上。在唐代“畢”等口語中的地位逐漸被“了”替代,主要用于書面語中,它們還嚴格保持著舊有的格式,我們收集到58個“畢”等用例,有16例是帶賓語的,賓語都是在動詞和“畢”等之間。宋代仍然保持著這種局面,盡管“了”后已經可以跟賓語了??梢哉J為這是書面語中的“存古”現象。到了元明之際,三個體標記已經相繼成熟,它們在日常交際中的重要地位帶來了巨大的類推作用,表現之一就是這些“存古”格式的語序也變得跟體標記所在的一樣了。我們對《金瓶梅》做了抽樣調查,共收集到11例“畢”類用法,有10例“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游戲行業(yè)客服工作總結
- 2025年中考英語一輪復習之一般過去時
- 手工藝品店前臺服務感悟
- 醫(yī)療行業(yè)專業(yè)技能培訓總結
- 酒店行業(yè)服務員工作概述
- 銀行工作總結嚴謹高效服務至上
- 餐廚垃圾處理工作總結
- 畜牧行業(yè)安全工作總結
- 2024年秋葉的教案
- 2025屆張家口市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質量監(jiān)測試卷及答案解析
- 2023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卷(共8套)
- 企業(yè)的涉稅風險
- 武漢大學抬頭信簽紙
-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每課知識點總結
- 印刷作業(yè)指導書
- 浙江產業(yè)帶分布情況
- 2022年農業(yè)示范基地建設工作總結
- 硬筆書法比賽方案精選
- 火力發(fā)電廠山谷型干貯灰場設計
- 柳宗元毛筆楷書字帖
- 電伴熱帶熱計算表xl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