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性做學習數(shù)學的主任之探隅_第1頁
體性做學習數(shù)學的主任之探隅_第2頁
體性做學習數(shù)學的主任之探隅_第3頁
體性做學習數(shù)學的主任之探隅_第4頁
體性做學習數(shù)學的主任之探隅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為自本人珍藏 版權所有僅供參考發(fā)揮主體性做學習數(shù)學的主人之探隅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厲莊中心小學 林玉梅[內容摘要]:數(shù)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如何讓我們的學生能成為學習的主人是我們當前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樂學;鼓勵質疑問難,讓學生好問;展開廣泛討論,讓學生能說;留下思維空間,讓學生會創(chuàng)新等幾方面展開論述,認為只有讓我們的學生能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樂學好問,能表達會創(chuàng)新,學生才會成為學習數(shù)學的真正主人。[關鍵詞]:數(shù)學學習創(chuàng)情境多質疑討論留空間現(xiàn)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發(fā)揮人的主體性,追求人的全面發(fā)展。新課程的實施,帶給我們全新的數(shù)學理念和當前教改精神,以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為根本出發(fā)點,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的教育環(huán)境,給學生充分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樂學習一個充滿歡樂的課堂,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樣的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沃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經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問題情境,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把學生們帶進“樂學”的大門,讓他們從多彩的生活中走進知識的海洋,從愉悅的氛圍中走進科學的殿堂。比如,教學“加法的運算定律”我是這樣做的:上課伊始,我即以故事導入:德國數(shù)學家高斯上小學時,有一次在班上和幾個小孩子吵鬧起來,老師決定處罰他們,放學后,把小高斯連同那幾個吵鬧的孩子留在教室,讓他們把1到100的數(shù)加起來。其他孩子愁眉苦臉地一個數(shù)一個數(shù)地加,可小高斯呢?想了一會,在練習本上寫下一個數(shù),便舉起手來。“老師,我得出答案以后可以回家嗎?”小高斯問?!翱梢??!崩蠋熁卮??!昂美?,我得出答案了?!毙「咚拐f。這時老師和其他孩子都感到很驚奇,“交上來吧?!崩蠋熣f。小高斯把答案交了上去,答案很正確,老師只好讓他回家。故事講到這里,我問:“你們誰能想出辦法,也盡快得到答案呢?”見同學們躍躍欲試,我便停了片刻,期待學生說出答案。不久,還是平時愛看課外書的倪云杰同學報出了答案:“5050。”并進一步說明答案的由來,“第一個數(shù)1和倒數(shù)第一個數(shù)100加起來是101,第二個數(shù)2和倒數(shù)第二個數(shù)99加起來是101,第三個數(shù)3和倒數(shù)第三個數(shù)98加起來是101,這樣加下去直到50加51,就得到50個101,也就是5050?!蔽荫R上給予肯定,進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其實,小高斯就是運用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運算定律一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很快地算出了結果?!辈⒆寣W生乘“興”解題:練習1:6+8+10+12+14+16+18+20+22+24 練習2 :95+96+97+98+99+101+102+103+104+105本節(jié)課以故事導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講完故事后便提出問題:“誰能想出辦法,也盡快得出答案呢?”使他們的思維達到“最佳狀態(tài)”,他們的求知欲更加迫切。當學生發(fā)現(xiàn)小高斯的解題方法后,他們對小高斯的“巧算”產生了濃厚興趣,于是讓學生乘“興”解題,從而使他們的積極性達到高潮,提高了學習效率。二、鼓勵質疑問難,讓學生好問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俗話說“因疑而問,因問而開悟”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培養(yǎng)學生求疑能力,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犹剿?,從而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1鼓勵學生在自學中質疑在上新課之前,讓學生看書自學,使新知識的信息直接由書本輸入學生的大腦,同時讓學生從中找出其中的疑點,從而產生急于解決的心理,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思維情況及知識的理解情況,以便集中力量解決問題。如教學“正反比例的應用”時,學生看書自學后提出:“比例與方程一樣嗎?”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圍繞著疑問深入思考的探究,從而提高自學效果。2、 鼓勵學生在操作中質疑操作是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數(shù)學知識和發(fā)展思維的一種重要手段。在操作中質疑,有利學生更好地掌握一些操作方法。例如,練習用尺子量線段的長度時,有學生提出:“為什么要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線段的左端?不對準0刻度行嗎?”同學們經過反復操作,最后得出可以采用別的方法量,但把0刻度對準線段左端來量這種方法最簡便。3、 鼓勵學生在練習中質疑針對學生對新知有所掌握和理解并爭于“試一試”的心理,我們的新教材設計了一些趣昧性、多樣化的基本題滿足學生的求疑欲望。如新教材第一冊的第98頁“快樂的周末”這一情境圖中,也設計了“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是:畫油畫的有幾人?畫國畫的有幾人?一共有幾個男同學沒畫好?,,學生通過不斷質疑,就會感到學習中處處有問題可提,最終學會質疑。三、展開廣泛討論,讓學生能說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語言的發(fā)展和思維的發(fā)展密切相關。有的學生能夠想到、做到,但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語言表達滯后于思維,特別是數(shù)學語言,更顯得干巴巴的,學生不想說,更不喜歡說。因此教師要提供給學生課堂討論的機會,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表達、樂于表達。1讓學生在討論中說疑問學生在接觸新知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與原有的舊知發(fā)生矛盾,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把認為矛盾的知識點敘述出來,為進一步探討新知確定思維的方向。如學生在學習“比”時,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比與前面所學的分數(shù)不同,這時讓學生在討論中說清楚分數(shù)與比有什么不同。從而可以進一步分清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避免思維的誤區(qū)。2、 學生在討論中說思考讓學生討論中把思考的動機、過程、結果有條有理的說出來,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如在“教學圓面積公式”時,學生動手操作后,發(fā)現(xiàn)把圓平均分成 16份,不僅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平形四邊形,還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三角形、梯形。這時再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有條理說出圓面積的公式是推導過程。3、 讓學生在討論中說分析在分析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用準確的數(shù)學語言說出解題思路,可以進一步明確題目的數(shù)量關系,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解答應用題,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能力。如:“振興制鞋廠四月份實際生產鞋12500雙比原計劃多生產了2500雙,求增產了百分之幾?”可以讓學生同桌討論后敘述分析過程:要求增產百分之幾,是求實際比原計劃增產百分之幾,也就是求增產的那部分占原計劃的百分之幾,所以用增產的數(shù)量除以計劃的數(shù)量。四、留下思維空間,讓學生會創(chuàng)新學生學習知識是一個接受的過程,更是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教學時,我們應該給學生留下一個思維的空間,一個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間。學生在這個廣闊的空間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還能很好地引導學生主動建立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激起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使學生樂于自主學習。例如,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課前先讓學生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課堂上,引導學生自己根據(jù)學過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動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學生人人動手,積極動腦,很快發(fā)現(xiàn)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通過重疊、旋轉、平移,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原來梯形的上底與下底之和,平行四邊形的高就是原來梯形的高。由此推導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S梯=(a+b)xh—2。還有的學生另辟蹊徑,剪開梯形的對角線,使它變成甲、乙兩個三

角形,并且知道兩個三角形的高都是梯形的高。所以得出: S梯=S三①+S三②二(a+b)xh—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