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德輝與晚清維新運動時期的漢宋之爭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a89e926730cbdaea051fc61b43895a7/7a89e926730cbdaea051fc61b43895a71.gif)
![葉德輝與晚清維新運動時期的漢宋之爭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a89e926730cbdaea051fc61b43895a7/7a89e926730cbdaea051fc61b43895a72.gif)
![葉德輝與晚清維新運動時期的漢宋之爭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a89e926730cbdaea051fc61b43895a7/7a89e926730cbdaea051fc61b43895a73.gif)
![葉德輝與晚清維新運動時期的漢宋之爭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a89e926730cbdaea051fc61b43895a7/7a89e926730cbdaea051fc61b43895a74.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葉德輝與晚清維新運動時期的漢宋之爭
清末,在諸多內(nèi)外因素的影響下,作為一個傳統(tǒng)學術主流,內(nèi)容分析日益嚴重,對漢代宋學和當前古文經(jīng)典的爭議變得越來越激烈。至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掀起的維新變法運動期間,經(jīng)學立場與派別紛爭達到鼎沸。在湖南學界,與王闿運、王先謙并稱“二王一葉”的葉德輝也參與其中。葉德輝(1864—1927),祖籍江蘇吳縣洞庭西山,生歿于湖南長沙,清末民初以版本目錄學、藏書刻書學聞名于世。其實,他的深層關懷在于經(jīng)學,是一位學有專攻的經(jīng)學家,長于文字學、考據(jù)學。他的經(jīng)學思想內(nèi)涵豐富,觀點與見解可謂典型,足資重視。在此,筆者擬就其經(jīng)學立場作一探析。一、“尚構造”的學術立場與態(tài)度嘉慶、道光年間,江藩、方東樹等人先后著書立說,分別標榜漢學、宋學旗幟,從而引發(fā)了漢宋學大爭論。流風所及,清末猶然。對此,葉德輝于雙方皆有批評。他批評江藩立言偏激,門戶之見太深,過度揚漢抑宋,結果引起方東樹等治宋學學者的不滿,開啟了漢宋學之爭的禍端。同時,也對治宋學學者過分批判甚至鄙棄漢學的現(xiàn)象深致不滿。他怒斥宋學學者將漢學視為“左道異端”“洪水猛獸”的做法是“無知”“謬論”,認為儒家六經(jīng)皆漢儒所傳,有師承可查,而且生活時代距先秦不遠,對經(jīng)典中名物制度的注釋是可信的,后人不應妄加否定。綜上可見,葉德輝不贊成強分漢宋門戶的做法。漢宋學之爭發(fā)生后,學術界也曾有試圖彌合紛爭,主張漢宋調(diào)和即漢宋兼采者,學者陳澧(1)是此主張的著名代表。而葉德輝,對這種漢宋調(diào)和論并不贊成,“蘭甫人品亦篤實可風,而其講學調(diào)和漢宋,在門戶紛爭之后,所謂舍田蕓田,不可法也”。在他看來,漢代學者精于考據(jù)之學,宋代學者長于義理之學,在此基礎上,后世學者應該追求自身學問之通達,不應該將古人不同的學問勉強生硬地拼接組裝在一起,來作為自己的學問。他曾一再表示,雖然很敬佩陳澧的道德人品和學術成就,但終究士各有志、學各有宗,學問之道可通而不可同,不能強求一致。既反對漢宋門戶相爭,又不贊成漢宋兼采之說,他對于漢宋學的立場和態(tài)度究竟如何?葉德輝曾明確概括過自己的學術立場,不立門戶,漢宋并忘。他曾告誡自己的學生,“至若學問一途,不必有門戶,不得無主宰。嘗告人曰,胸中當分間格,某書庋某格,毫不可亂,迨取用時,擇其善者用之,是為讀書良法。區(qū)唐界宋不可,舍己蕓人尤不可也”。與友人皮錫瑞(1)論學時,更明確說道,“公之學問兼通漢、宋,鄙人之學問則并漢、宋而亦忘之”。雖然標榜自己不立門戶、漢宋并忘,卻仍使人不明底細,覺得籠統(tǒng),既然說“不必有門戶”但“不得無主宰”,那么他的“主宰”如何?具體的學術主張到底怎樣?“鄙人有言,許鄭之長,在通貫經(jīng)義;程朱之長,在敦行踐履。茍曲墨守之見,與言心言性之辭,皆漢宋學之分歧,吾輩所當力戒。又平生志趣所向往,在東漢北宋諸賢之間。”可見,他的學術志趣,在東漢北宋諸賢之間。于東漢之學,主張學取許慎、鄭玄通貫經(jīng)義的長處,而戒除茍曲墨守的弊病;于宋學,又主張學取程頤、朱熹敦行踐履的長處,而戒除空言心性的弊病。除此之外,有沒有言之更確切者呢?“吾生平頗尚漢學而獨崇朱子”寥寥數(shù)字,于漢宋學,他的主張再清楚不過了?!吧袧h學”可以理解,是因為他重考據(jù)重實證,信仰無征不信,可是對于宋代眾多學者,為什么“獨崇朱子”?在葉德輝看來,談性命、言性理的學風在宋代盛行,與佛教的界限區(qū)別僅僅在毫厘之間,極容易導人于空疏,而朱子治學重視實踐,教人踏實讀書,與眾學者迥異。這令他欽佩不已,于是乎“于宋學之書獨重朱子”“最服膺朱子之學”。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他對朱子并非盲目崇拜、全然信從,如對朱子懷疑經(jīng)傳并進行辨?zhèn)蔚难哉摼筒黄埻?直言自己“于小學一類頗有體驗,其他讀書之法,亦一一守其大綱,惟疑經(jīng)非傳之言,不敢引申而推衍”。治學不人云亦云,不盲從先賢,有自己的獨立思考,這便是葉德輝。于漢宋學如此,于今古文經(jīng)學亦相類似。二、反對漢代之偽經(jīng)經(jīng)學史上,今古文經(jīng)學之爭由來已久,上迄兩漢,下至清末,從未得到根本解決。晚清時期,龔自珍、魏源、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大力宣揚今文經(jīng)學說,特別是其中的公羊學說,用以因應時勢,宣傳變法改制,拯救危亡。結果,在學術上激起了治古文經(jīng)學者的辯難,今古文經(jīng)學之爭又趨熾烈。對此,葉德輝直接表明自我立場的言語并不多見,不過,從對康、梁等人今文經(jīng)學說的批判中仍容易推斷。今古文經(jīng)學的爭論點,主要是對孔子和經(jīng)學典籍的看法不同。維新運動時期,康、梁等人尊孔子為“素王”“教主”,認為“六經(jīng)”皆孔子所作,新莽(2)以后的古文經(jīng)書多為偽書,且崇拜《公羊傳》,排斥《左傳》。對此,葉德輝憤起論爭。他認為孔子不會自我封王,“素王”之號是后世崇拜者所加,并未得到公認。至于康、梁門人奉孔子為“教主”,并欲模仿西方宗教禮拜儀式來供奉孔子的主意,葉德輝深深不以為然,痛加批斥。他信奉孔子是主張“溫良恭儉讓”的圣人,而不是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教主”。對六經(jīng)皆為孔子作之說,他據(jù)理駁斥。“孔子贊《易》象,刪《詩》《書》,定《禮》《樂》,修《春秋》,秦漢以后百家傳記所載,莫不相同。《論語》言‘五十以學《易》’,‘雅言,《詩》《書》執(zhí)禮’。又言‘自衛(wèi)反魯,《樂》正’?!洞呵铩?則孟子述其言曰‘其義則某竊取之矣’。夫‘述而不作,竊比老彭’,‘不知而作,我無是也’。”他以經(jīng)證經(jīng),認為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只是傳承六經(jīng),一一予以修訂而已。他反對古文經(jīng)皆偽說?!皞谓?jīng)之說,萌芽于六朝、唐人而盛行于兩宋,至近儒方望溪之疑《周禮》,劉申受之偽《左傳》,乃大決其藩籬。不知向、歆父子異學,不應庭訓,竟無一言。桓譚、揚雄皆同時通儒,班固、劉珍世司蘭臺令史,賈、馬、許、鄭又皆東京大師,何以盡受其愚,無一人發(fā)其覆?!彼囊馑际?六朝及唐代才有偽經(jīng)之懷疑,至清后期懷疑之風才愈發(fā)嚴重,而并非每朝每代、每一位學人都作此懷疑和斷定;而且劉向、劉歆父子二人治學路向不同,劉向治今文經(jīng)學,劉歆治古文經(jīng)學,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何來偽經(jīng)之說?古文經(jīng)皆為偽造,這種懷疑本身同樣值得懷疑。葉德輝相信若劉歆偽造經(jīng)典,同時代及相近時代諸大儒不可能不予以懷疑和揭發(fā),因此古文經(jīng)皆偽說并不可信。他崇《左傳》,疑《公羊》。昔余嘗從事二傳之學,虛入門戶,頗能別其是非。左氏與孔子同時,自異于傳聞之失?!豆颉纷⒓以従?以為西狩獲麟即赤帝代周之兆……鄭氏《六藝論》云:“《左氏》善于禮,《公羊》善于讖?!痹嚻鹎飳W人于九原,信禮乎,抑信讖乎?……大抵公羊之學便于空疏,沈文起所謂“書短而易習,義淺而易推”者,兩漢《公羊》大師均不能出此評論。近世所謂“微言大義”之說者,亦正坐蹈斯病。漢世三傳爭立學官,弟子各張其師說,惟公羊家用心至巧,其牽合圖讖,以為《春秋》因漢制而作,既足以結人主之心而箝古學之口,又其書短而易習,義淺而易推……今世《公羊》之徒,必欲斥《左傳》為偽,不思桓譚有言“經(jīng)而無傳,使圣人閉門思之十年而不知也。”可謂深于《左傳》者矣。以上是其切身體會。他認為經(jīng)過后世公羊家注解的《公羊傳》已經(jīng)參雜讖緯,難以使人信服;又《公羊》之書篇幅短小,后世公羊家好以微言大義誘人,所傳公羊學容易使人流于空疏。而《左傳》作者與孔子大致同時,所見所聞可以互相印證,所以其記述更加可信;且《左傳》文長義重,平實質樸,對《春秋》解釋得更加詳盡,容易使人理解。因此,相比而言,他更崇尚《左傳》,對公羊家和公羊學則多有懷疑和批判。從以上葉德輝對康、梁等人今文經(jīng)學說的批判中,從其學術主張中,可以間接看出他站在今文經(jīng)學的對立面,也就是說,更偏向和親近于古文經(jīng)學。那么,更為直接地表達其治學立場的言語又如何?他直接批判晚清今文經(jīng)學者,說龔自珍、魏源等人提倡今文經(jīng)學是“摭拾殘缺之文”,康有為、廖平的主張是“邪說”。他認為今文經(jīng)學容易使人“不讀書”,陷于“荒誕不經(jīng)”之地,由此視今文經(jīng)學為“歧途”。另外,章太炎寫給葉德輝的信中有“與足下同治古文,而執(zhí)守往往異趣”之句,可見,葉德輝確實治古文經(jīng)學。雖然他也治古文經(jīng)學,對古文經(jīng)學者多有親近之意,但對那種繁瑣、破碎的考據(jù)學風也有批評之語。如認為高郵王念孫父子有考據(jù)過度的瑕疵,故有“博而寡要”、“勞而少功”之譏。在葉德輝眼里,考據(jù)之事是學問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并非學問之全部,做學問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考據(jù)上,那種為一事一物之考據(jù)動輒連篇累牘數(shù)萬言的做法并不值得效仿和提倡。而且他自己也是如此做的,據(jù)學生所言,他并未陷入破碎考據(jù)之迷途,“吾師于經(jīng)學,不涉饾饤破碎,而于東漢許、鄭兩大儒之書,穿穴貫通,途途是道”。三、從學術具有明確性的學術觀在晚清經(jīng)學史上,激烈學派紛爭導致經(jīng)學內(nèi)部嚴重危機,此時,特立獨行如葉德輝者,其學術立場和主張,不能不引人重視和深思。于漢宋學,葉德輝反對強立漢宋學門戶,也不贊成漢宋兼采、漢宋調(diào)和;主張漢宋皆忘、為己之學,自己就尚漢學而獨崇朱子,甚至對朱子學說也不茍同。不得不說,這對后人非漢即宋,要么漢宋兼采的學派劃分法是個沖擊。然而,史實就是如此,不會隨后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務代理費用結算合同范本
- 眾籌養(yǎng)豬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數(shù)據(jù)中心基礎設施建設與裝修合同
- 加裝電梯使用合同范本
- 勞務分包框架合同范例
- 先押金合同范例
- 醫(yī)療中介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合同范本(HNJS)
- 2025年度婚慶主題婚禮策劃執(zhí)行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勞務給排水分包合同(綠色建材推廣)
- 2024年福建漳州人才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 科室醫(yī)院感染風險評估表
- 山東省食用油(植物油)生產(chǎn)企業(yè)名錄496家
- 《智慧農(nóng)業(yè)》的ppt完整版
- GB∕T 33047.1-2016 塑料 聚合物熱重法(TG) 第1部分:通則
- 經(jīng)濟學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課件
- 電力業(yè)務許可證豁免證明
- 建筑工程資料歸檔立卷分類表(全)
- 六年級上第二單元知識結構圖
- 溢流堰穩(wěn)定計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