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癡呆癥之成因研究及其防治_第1頁
老人癡呆癥之成因研究及其防治_第2頁
老人癡呆癥之成因研究及其防治_第3頁
老人癡呆癥之成因研究及其防治_第4頁
老人癡呆癥之成因研究及其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老人癡呆癥之成因研究及其防治

前言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老齡社會的到來,老年期疾病的發(fā)病率在不斷上升,對于人口老齡化和老年期疾病的研究,目前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引起政府和醫(yī)療界的廣泛關注。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寓養(yǎng)生、預防、治療、康復于一體的中醫(yī)學在老年病領域顯示出優(yōu)勢。現(xiàn)在僅就老年期癡呆做一論述。第一部分

老年期癡呆的發(fā)病及其治療

一、定義

英國皇家內(nèi)科學會的定義:“癡呆是不伴有明顯意識障礙的皮層高級功能的獲得性的全面障礙,它包括記憶、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和已獲得的技能、正確的社交技巧和控制情緒反應能力的障礙,通常是進行性的?!崩碚撋系亩x:在神志清楚的情況下,記憶、理解、判斷、計算、定向、自我控制等能力的進行性障礙,并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社交能力。

分類

老年期癡呆包括老年性癡呆(阿爾采默型癡呆)、血管性癡呆、混合性癡呆和其他癡呆,前兩者為兩大主要類型,患病率占所有老年期癡呆的90%以上。老年性癡呆(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種以腦的退行性病變,腦細胞萎縮為其病理基礎的癥侯群;血管性癡呆(vasculardementia,VD)是因腦血管病變引起的癡呆綜合癥。二、患病率研究

(一)老年期癡呆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2900萬癡呆患者。歐美:各國報道65歲以上老人約為3.0~5.0%,70歲以上為4.6~13.9%,老年性癡呆占50~60%,血管性癡呆占15%,兩者兼有(混合型)占10%。

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癡呆患病率為3%,65歲以上人口為4%左右,城市的患病率明顯高于農(nóng)村。(二)老年性癡呆

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占所有老年期癡呆的60%-73%;日本、俄羅斯:25%-39%;我國上海地區(qū):占老年期癡呆的2/3,北京西城區(qū)60歲以上患病率為1.93%;(三)血管性癡呆

在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高的更加,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率也高。歐美國家:患病率占全部65歲以上的老年期癡呆的18%-37%;日本、俄羅斯占60%左右;我國患病率65歲以上為2%,占全部老年期癡呆的35.8%-39%。大多數(shù)的研究資料表明,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率為70/萬人·年。

預計下一個世紀老年期癡呆發(fā)病率將僅次于腦血管疾病、癌癥,對全球老年人的健康構(gòu)成極大威脅。

三、與癡呆發(fā)病的相關因素

1.人口統(tǒng)計學因素

年齡:是癡呆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隨年齡的增長呈指數(shù)增加。年齡每增加5歲,癡呆的患病率就將增加近1倍。性別:VD的發(fā)生男性高于女性,而AD則相反,女性的危險性較高。教育程度:文化程度高具有保護作用,文化程度低者與癡呆發(fā)生相關。

不良嗜好:國外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度以上飲酒與吸煙者比非飲酒吸煙者卒中癡呆發(fā)生早,智能障礙程度嚴重。種族:據(jù)研究,某些種族發(fā)生本病的機率較高,如東方人、高危卒中的黑人,并且易患雙重癡呆,即AD和VD。

精神因素:精神抑郁、獨身居住者,發(fā)生癡呆的機率顯著升高。遺傳因素:載脂蛋白E(ApoE)基因多肽性與癡呆的發(fā)病相關,尤其是與AD的發(fā)生已得到整個醫(yī)學界的公認。2.相關疾病

老年期癡呆與卒中、高血壓、帕金森病、抑郁證、腦萎縮、白質(zhì)疏松、心臟疾患、高脂血癥、糖尿病等相關。四、中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

本病在祖國醫(yī)學中尚無相同病名的記載,但追溯其源可在“老年呆病”、“善忘”、“語言顛倒”、“癡呆”、“癲證”、“郁證”等病證中有所含概。對本病的記載最早見于先秦時期,如《左傳》中曰:“不慧,蓋世所謂白癡”,漢代《華佗神醫(yī)外傳》首次提出癡呆病名,《景岳全書·雜證謨》最早提出“癡呆”病證,《醫(yī)學正傳》稱為“愚癡”,清·陳士鐸《辨證錄》中謂“呆病”,……

雖然名目繁多,但總以智能低下,呆傻愚笨,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等為特征。

中醫(yī)學對癡呆早有記載,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及豐富的醫(yī)藥實踐,為本病的治療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現(xiàn)階段對本病的中醫(yī)藥治療報道已經(jīng)顯示出運用中藥防治本病的可行性和優(yōu)勢性。(一)對病因病機的論述

1.臟腑虛損,痰瘀阻竅人至老年,髓海漸虛,臟腑功能減弱,髓減則腦消,臟衰則虛氣流滯,痰濁瘀血內(nèi)生,孫絡、浮絡不通,損及心腦,涉及肝脾腎諸臟,致使心神失聰、神機失用、記憶匱乏,發(fā)生癡呆等智能障礙。該病病位在心腦,病理性質(zhì)多屬虛實夾雜,實為瘀血、痰濁阻滯機竅;虛為腎陰虧損,髓海空虛,腦府失養(yǎng),且腎虛、瘀血、痰濁相互兼夾,相互影響,構(gòu)成了本病的基本病理因素。2.風火痰瘀,兼夾為患老齡人陽亢陰虛,陰不濟陽,陽化內(nèi)風,肝風內(nèi)動,風、火、痰、瘀損傷腦髓,氣血痰郁隨風陽上冒蒙蔽心包、心竅而發(fā)為本病。3.氣虛痰阻,肝陽上沖本病從虛而起,但其言虛則主氣虛,氣虛血阻,復加肝陽與痰熱,肝陽之邪可直沖腦脈,使腦部脈絡受阻,而痰熱之邪蒸蒸上逆,傷陰耗氣,擾亂神明,最終使腦功能平衡失調(diào),漸成癡呆。

綜上所述,本病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年老腎精虧虛,復加情志、飲食、勞倦等因素而致心肝脾腎臟腑功能失調(diào),氣血陰陽精虧,氣滯血瘀,痰濁內(nèi)阻,腦氣與臟氣不相順接,腦髓空虛失養(yǎng),從而出現(xiàn)呆傻愚笨等諸癥。

本病病位在腦,初期多責之于肝,繼而影響到心脾腎。病理特點為虛實夾雜,本虛多責之于肝腎陰虛、脾腎不足、氣血虧虛,標實則表現(xiàn)為氣滯、陽亢、血瘀、痰阻、熱毒的兼夾,故其治療多從以上病理因素入手,或以補虛為主,或以祛邪為要,或扶正祛邪并舉,以求邪去正安,氣血調(diào)和,陰陽平衡。(二)對本病論治的研究

1.分型論治

王永炎院士認為本病臨床以虛實夾雜為主,或先實后虛,或先虛后實。虛者不外髓海不足、肝腎陰虛和脾腎不足;實者不外痰濁阻竅和瘀血內(nèi)阻。在治療上,髓海不足者治宜補腎益腦湯;肝腎陰虛者治宜知柏地黃丸、轉(zhuǎn)呆定智湯、左歸飲等,脾腎不足者治宜還少丹、歸脾湯、金匱腎氣丸等;痰濁阻竅者,治宜洗心湯、轉(zhuǎn)呆丹、指迷湯;瘀血內(nèi)阻者代表方劑為通竅活血湯、桃紅四物湯、化瘀煎。

傅仁杰臨床辨證分虛實兩類,虛癥主要分為(1)髓海不足:治宜補腎、填精、益髓為主,佐以化瘀通絡,開竅醒神之品,方用補腎益髓湯加味。(2)肝腎虧虛:方用定智湯加減。實證分為(1)肝陽上亢:方用天麻鉤藤飲、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2)心火亢盛:方用黃連解毒湯加味。(3)濕痰阻竅,方用轉(zhuǎn)呆丸(《辨證錄》)合指迷湯(《辨證錄》)加減。(4)氣滯血瘀,方用逍遙散合甘麥大棗湯。

趙華等在辨病基礎上,采用辨證施治即同病異治的方法。腎精虛損者,治以填精益髓,補腎強智,常選用河車大造丸與左歸丸化裁;若偏心脾兩虛者,治以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常選用天王補心丹與歸脾丸化裁;若兼脾虛痰濁蒙竅者,治以益氣健脾,滌痰開竅,常選用四君子湯與滌痰湯化裁;虛損者,治以填精益髓,補腎強智,常選用河車大造丸與左歸丸化裁;若兼瘀阻脈絡,腦失所養(yǎng)者,治以活血化瘀,行氣開竅,常選用桃紅四物湯與血府逐瘀湯化裁。2.專法治療

(1)補腎活血法:翟秀玲以補腎活血為基本法則,自擬補腎益氣活血湯為基本方,藥物組成:黃芪、黨參、葛根、丹參、生山楂各30g,枸杞子、黃精、山茱萸各15g,當歸、天麻、石菖蒲各10g,并結(jié)合臨床辨證加減用藥。(2)補腎化痰法:王宗源以地黃飲子化裁,藥用干地黃15g、巴戟天10g、山茱萸10g、石斛10g、肉蓯蓉10g、制附子(先下)5g、肉桂(后下)3g、白茯苓10g、石菖蒲10g、遠志10g,并隨證加減,共治療34例,結(jié)果臨床基本控制3例,顯效6例,有效12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61.76%。

(3)補腎、化痰祛瘀:王昌俊宗補腎、滌痰、化瘀之大法而組方益智靈合劑,藥用菟絲子、熟地、巴戟天,丹參、浙貝母、人參、天冬、辛夷、制膽星、法半夏、炙遠志,并隨證加減,療效滿意。腎精虧虛、髓海不足,作為本病發(fā)病的主要病理基礎,在古代就已有許多論述,現(xiàn)在亦為眾醫(yī)家所共識,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許多治療本病的方劑亦都以補腎為先,或結(jié)合化痰,或結(jié)合祛瘀,或諸法合用,以圖標本同治。

(4)健脾活血,開竅益智:候剛以健脾活血、開竅益智為法,自擬基本方為磁石(先煎)30g、土鱉蟲5g、葛根、羌活、藁本、石菖蒲、黨參、黃芪、鹿角霜(先煎)、熟地黃、肉蓯蓉各15g、桃仁12g、紅花6g,兼有氣滯血瘀加川芎、丹參;肝腎不足加山茱萸、枸杞子;脾腎兩虛加白術、山藥、杜仲等;髓海不足加胡桃肉、女貞子、菟絲子;痰濁阻竅加竹茹、膽南星、陳皮等。共治療本病30例,并與腦舒寧組22例做對照,療程2個月,結(jié)果治療組顯效10例,有效1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而對照組顯效2例,有效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27%。

(5)化痰逐瘀,開竅醒神:鄭功澤等從痰瘀入手,立化痰活血,開竅醒神為法,組方藥用:川芎15克,紅花1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天竺黃15克,水蛭(沖服)3克,琥珀(沖服)3克,益智仁15克。辨證加減:化熱者加黃連、梔子、竹茹;兼有心脾兩虛者加黃芪、炒山藥、或人參、龍眼肉;腎精虧虛者加制首烏、山萸肉、枸杞子;陰虛陽亢者加生地、夏枯草、天麻。結(jié)果21例中,基本痊愈4例,有效13例,總有效率為81%。

(6)清熱解毒法:崔玲等將15例VD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給予清開靈注射液40ml,對照組給予川芎嗪80mg,分別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液中靜點,通過HDS計分,結(jié)果治療組10例中,顯效7例,有效2例,在改善智能方面,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治療組患者腦電圖有所好轉(zhuǎn)。張新農(nóng)等亦運用黃連解毒湯治療腦血管后遺癥及癡呆24例,其中腦梗塞19例,腦出血5例,與西藥對照組比較,療程不足2個月,智能減退改善率達80%,療程3個月,療效顯著。日本對運用黃連解毒湯治療本病報道較多。

(7)疏肝平肝法:鉤藤散和抑肝散是日本常用來治療VD的有效方劑。島田豐將60例VD患者分為鉤藤散治療組32例及安慰劑組28例,結(jié)果兩組在自覺癥狀的全面改善率及治療有效率方面比較,鉤藤散組明顯優(yōu)于安慰劑組。3.專病專方治療

由于老年期癡呆的病機十分復雜,單純虛、實證雖也存在,但多為本虛標實,所以此類方藥特點多采用標本兼治之法,根據(jù)它們主治側(cè)重不同,大致可歸納為下列幾類。(1)治本扶正為主

臟腑虧損,氣血不足,為本病發(fā)病之本,此類方藥都是針對此而設,它們大都以補腎填精為主,兼以滋肝陰,健脾、補心及益氣養(yǎng)血等。

調(diào)心方和補腎方:調(diào)心方主要成分有菖蒲、遠志、炙甘草等。補腎方主要成分有天冬、生地、山萸肉等。經(jīng)臨床觀察證實兩方對AD患者的智力、精神和行為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對一些長期服用喜得鎮(zhèn)和腦復康等無效者也有一定的療效。其機理可能是通過改善中樞膽堿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多種神經(jīng)遞質(zhì)等作用而實現(xiàn)。

促腦活素口服液:由豬腦水解液為主,配伍人參、五味子、麥冬、枸杞和丹參等組成。本品可提高老齡大鼠中腦和延髓的NA、DA、5-羥色胺(5-HT)的含量,顯著地高于對照組,提示本品能促使老齡大鼠腦神經(jīng)遞質(zhì)含量的增加及調(diào)整其比例。

參歸煎劑:由人參、當歸、黃芪和淫陽藿等組成。本品可降低Glu的含量,減弱其對受體的過度激動作用,減輕對細胞的急性神經(jīng)毒性損害,同時減少氧自由基的形成。本品對東莨菪堿

(SCPL)、亞硫酸納

(NaS02)和30%乙醇造成的小鼠記憶障礙都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提示本品對記憶過程的三個階段:獲得、鞏固和再現(xiàn)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復方益智液:由淫陽藿、肉蓯蓉等組成。本品對無名質(zhì)區(qū)破壞后大鼠的學習、記憶障礙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心智合劑:由熟地和黨參等組成。本藥對正常小鼠、SCPL和NaS02毀損造成的記憶障礙模型、衰老小鼠和電損毀造成的“癡呆”大鼠模型的影響的研究表明,該藥能提高正常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能拮抗因SCPL和NaS02造成的小鼠記憶獲得和鞏固障礙,提高衰老小鼠腦中和肝臟的SOD水平,提高SCPL模型大腦分區(qū)的膽堿酯酶的活性。

參芪復方:由黨參、黃芪、枸杞等組成。動物實驗表明本方有對抗D—半乳糖誘導的腦老化,改善記憶力,降低脂褐質(zhì)的作用,能降血脂,抗多發(fā)性微血栓,改善大鼠多發(fā)性腦梗塞的學習記憶障礙。

益智靈沖劑:由益智仁、紅參須等組成。能夠改善口服氯化鋁造成的小鼠學習記憶功能障礙。

紅景天膏:由紅景天、黃芪、黨參、首烏、枸杞子、桂圓肉、山藥、當歸、麥冬、熟地、川芎、遠志、茯苓、益智仁、山萸肉等組成。治療老年性癡呆

64例

,與單用維生素加安定劑西藥對照組48例對比,從個性、記憶、癡呆及附加癥狀等十七項評定,結(jié)果表明中藥組的好轉(zhuǎn)率顯著地優(yōu)于西藥組。

益智口服液:由人參、酸棗仁、遠志、龍眼肉等組成。本品具有保護腦細胞,促進學習記憶力等作用。

黨參復方:本方以黨參為主,配有茯苓、大棗、甘草等8味常用中藥組成的蜜制劑。本品對多種化學藥品所致的學習記憶障礙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提示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增強Ach的M-效應和改變腦內(nèi)5-HT含量有關。

加味歸脾湯:歸脾湯由白術、茯神、黃芪、龍眼肉、酸棗仁、人參、木香、甘草、當歸和遠志組成,具有補益心脾,養(yǎng)血益氣作用的經(jīng)典處方。本方具有激活中樞膽堿能神經(jīng)的作用??墒估淆g大鼠降低的毒蕈堿受體增加,膽堿乙酰轉(zhuǎn)移酶(CAT)活性增強,顯示本品可激活老齡大鼠腦內(nèi)低下的膽堿能神經(jīng)功能。同類處方還有十全大補湯、人參養(yǎng)榮湯和補中益氣湯等。

右歸丸:由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杜仲、菟絲子、附子、肉桂、當歸、鹿角膠組成。本方能夠?qū)筍CPL所致的記憶獲得障礙,同時藥理實驗證明,右歸丸增強增強動物的免疫力和耐力,對抗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作用。

補腎益腦湯:黃芪、黨參、首烏、枸杞、桂圓肉、山藥、當歸、遠志、益智仁、巴載天和山萸肉等組成,治療25例老年性癡呆,總有效率為60%。

此外,由生熟地、巴載天、山萸肉、枸杞、遠志、首烏、太子參、黃芪和酸棗仁等組成的補腎健腦和由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的生脈飲對老年期癡呆也有一定療效。(2)扶正法邪,標本同治

由于本病多屬本虛標實,本虛為諸臟虧損,氣血不足,標實多為痰阻血痰。治療也當標本兼治,扶正多為補腎填精,或健脾養(yǎng)心;祛邪則活血化瘀,或化痰開竅,各有側(cè)重,此法臨床最為常用。

益智靈口服液:由太子參、天冬、熟地、川芎、遠志和膽南星組成。本藥能夠增加癡呆患者精神認知能力和社會功能活動能力。實驗研究表明本藥具有保護腦組織和增強記憶力,降低腦組織過氧化脂質(zhì)(LPO)水平和提高耐缺氧能力等作用。

益智靈:由人參、首烏、丹參、川芎等組成。本藥可明顯改善模型小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降低腦組織中LPO、脂褐質(zhì)的含量和MAO-B的活性,說明本方有一定的保護腦功能的作用。

另一益智靈由遠志、黃芪、丹參、靈芝等組成,具有豁痰開竅、益氣滋陰、活血醒腦的功能。本品對動物記憶障礙和提高學習能力的作用優(yōu)于臨床常用的益智藥物尼莫地平和神經(jīng)生長因子。

益智1號:由何首烏、石菖蒲、葛根、銀杏葉、川芎、赤芍等組成。能拮抗SCPL和戊巴比妥納對記憶獲得的破壞作用,改善氯霉素、亞硝酸納造成的記憶鞏固不良及乙醇所致的記憶再現(xiàn)障礙,與腦復康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迷宮實驗證實本藥對小鼠和大鼠的學習辨別能力都有促進作用。

清腦益智口服液:由人參、熟地、龜板、砂仁、石菖蒲、遠志、丹參、益智仁、枸杞和陳皮等組成。本品有良好的促智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促進合成代謝有關。

地黃益腦湯:由熟地、茱萸、枸杞、遠志、石菖蒲、丹參、天麻、紅參、赤芍、益智仁組成,配合光量子血療治療老年性癡呆30例,有一定療效。

輕身飲由茵陳、首烏、金櫻子、葛根、澤瀉、大黃和三七粉組成,治療老年癡呆32例,有一定療效。

銀杏葉復方制劑:有關銀杏葉制劑較多,但基本處方大多為銀杏葉提取物和人參,有些加入花粉和蜂膠,有些加入木防己和人參等。他們的作用大致相似,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循環(huán)和抗自由基等作用,臨床用于腦功能不全和動脈硬化的預防和治療。

中藥DX-9386:由人參、遠志、茯苓和石菖蒲組成,觀察本藥對前腦基底核及杏仁核破壞小鼠的被動回避學習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對記憶障礙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補腎活血化瘀法基本方為黃芪、黃精、五味子、地龍、川芎、生山楂、枸杞、當歸、赤芍、絞股藍、紅花和石菖蒲,臨證加減治療腦血管性癡呆30例,總有效率為86.67%,同時具有改善血脂代謝,抗自由基和改善異常血液流變學指標的作用。健腦益智膠囊:由補骨脂、首烏、天麻、茜草和遠志等組成。本方能夠改善腎虛型腦梗塞患者的指向記憶、聯(lián)想學習、圖形自由回憶等作用。

加味左歸丸:由熟地、龜板、茱萸、枸杞、首烏、山藥、牛膝、菟絲子、鹿角膠、丹參、石菖蒲、遠志、赤芍組成,能夠顯著改善癡呆患者記憶功能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癥狀和體征。(3)治標法邪為主

癡呆之始常以實邪為盛,多為血瘀、痰阻和熱盛,此類方藥多針對此而設。

化痰開竅,活血化瘀方劑

解語丹:由天麻、石菖蒲、白附子、膽星、遠志、全蝎、羌活、木香、澤瀉、蜈蚣、水蛭、丹參、甘草等組成,對腦血管性癡呆患者有效。

加味溫膽湯:以大鼠胚胎隔代培養(yǎng)神經(jīng)細胞的CAT活性為指標進行探討,加味溫膽湯可以明顯增強CAT活性。另外以化學藥物破壞前腦基底核的大鼠造成學習障礙模型,加味溫膽湯對被動回避學習障礙有一定改善作用,提示本方具有改善腦功能的作用。

當歸芍藥散:由當歸、芍藥、茯苓、澤瀉、白術、川芎組成。研究發(fā)現(xiàn),本方可激活和增加腦內(nèi)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有增強Ach合成酶活性和大腦皮質(zhì)的

NE、DA、5-HT等神經(jīng)遞質(zhì)的作用,延長體外培養(yǎng)的海馬神經(jīng)元的存活時間,促進海馬

CA1和CA3神經(jīng)突起的可塑性增生,增加海馬區(qū)和隔區(qū)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臨床結(jié)果顯示,當歸芍藥散可改善老年期癡呆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腦電圖,擴張末梢血管,改善腦血流和全身血行,對癡呆的外周癥狀有較大改善,尤其是本品還具有腦代謝活化作用,對

AD和VD有基本相同的治療作用。

四七湯:由制半夏、茯苓、菖蒲、枳實、郁金等組成,以此為基礎方加味治療老年性癡呆,取得較好療效。

長春胺—30是由長春花中提取的生物堿,為長效擴血管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治療腦血管性癡呆取得一定效果。清熱解毒方劑

清開靈注射液:是安宮牛黃丸的改良劑型,主要成分為膽酸、水牛角粉和黃芩提取物,可靜脈注射給藥,治療腦血管性癡呆,總療效為70%。實驗表明,它可以改善腦代謝,促進腦細胞的恢復。

黃連解毒湯:由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組成。本方具有增加腦血流的作用,特別是增加缺血邊緣部的血流,有縮小梗塞灶的傾向,故可有效改善記憶障礙。日本多家單位采用黃連解毒湯治療老年期癡呆包括腦血管性癡呆和老年性癡呆,結(jié)果對前者的治療作用優(yōu)于后者。疏肝潛陽,調(diào)和陰陽方劑

此類方劑多在日本漢方界應用。

鉤藤散:由鉤藤、石膏、陳皮、麥冬、半夏、茯苓、人參、防風、甘草、生姜、菊花組成。鉤藤散中鉤藤所含的生物堿對5-HT受體有選擇性抑制作用,并有減少血中腎上腺素、去甲腎上素的作用,此外還有免疫激活作用。

抑肝散:由鉤藤、蒼術、川芎、當歸、柴胡、甘草組成。抑肝散治療老年性癡呆有效率為38.1%,對患者的腦電圖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提示本品有改善腦細胞代謝和腦循環(huán)的作用。

小柴胡湯:由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甘草、生姜和大棗組成??擅黠@抑制老化引起的NE和香草杏仁酸(VMA)的增加,使腦內(nèi)DA顯著上升。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由柴胡、龍骨、牡蠣、半夏、芍藥、黃芩、人參、茯苓、大棗、桂枝和大黃等組成。本方可增強大腦皮質(zhì)和紋狀體的DA系,抑制丘腦下部的NE系。

柴胡桂枝湯:由柴胡、半夏、芍藥、黃芩、人參和桂枝等組成。柴胡桂枝湯對CA1神經(jīng)元的缺血性損傷有保護作,能延緩衰老引起的活性氧自由基的反應速度,使衰老引起的神經(jīng)功能減退得到恢復。還可以增加腦內(nèi)的NE、5-HT和?;撬岬乃?。(4)本科室的研究工作

本科近些年來一直致力于老年癡呆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血管性癡呆的治療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目前正在承擔該方面的國家級研究課題,已研制的還聰?shù)?、益智膠囊、仙龍膠囊、清宮長春丹、健腦益智沖劑、參麻益智膠囊等,經(jīng)臨床觀察,療效滿意。

還聰?shù)ぃ航M成:胡桃肉、鹿角霜、枸杞子、土鱉蟲、桃仁、皂莢、蔓荊子、烏蛇肉、葛根。功用:補腎健腦,活血通脈。主治:腎虛血瘀所致的血管性癡呆。

益智膠囊:組成:天麻、川芎、郁金、香附、地龍、夏枯草、遠志、石菖蒲、枸杞子、人參、合歡花。功用:調(diào)肝解郁,益智醒神。主治:肝郁氣滯所致的血管性癡呆。

仙龍膠囊(參麻益智膠囊)組成:天麻、人參、川芎、石菖蒲。功用:益氣活血,舒肝開竅。主治:腎氣虛衰,痰濁血瘀所致的血管性癡呆。4.單味藥及提取物的研究

有人對34篇中藥治療老年性癡呆的臨床報道進行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所統(tǒng)計的

47首方劑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藥物依次為菖蒲、當歸、茯苓、地黃、遠志、甘草、陳皮、半夏、白術、黨參和川芎。

又有該方面的統(tǒng)計報道,使用頻率最高的中藥有補益藥:人參、黨參、黃芪、地黃、枸杞、山萸肉和茯苓;

活血藥:丹參、川芎、當歸和赤芍;

化痰開竅藥:菖蒲、膽星和半夏;益智藥:遠志和益智仁;平肝息風藥:天麻、柴胡和鉤藤;清熱解毒藥:黃芩和黃連。

有效單味中藥及成分的研究

(1)補益藥人參:本品和其果實、莖葉及其有效成分人參皂甙均可以調(diào)節(jié)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和抑制兩種過程的平衡,有顯著的抗疲勞作用。本品對多種實驗動物學習記憶障礙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促進正常動物模型的學習記憶能力。人參對小鼠腦內(nèi)

DNA、RNA和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人參皂甙Rb1和Rg1能使中樞M膽堿受體密度明顯增高,顯著增加腦內(nèi)蛋白質(zhì)含量。還可以選擇性地作用于紋狀體DA系統(tǒng),而不影響5—HT系統(tǒng)。

人參可加強小鼠腦神經(jīng)元之間的信息傳遞和條件反射的形成。Rg1對原代培養(yǎng)的大鼠神經(jīng)細胞有保護作用,拮抗

Glu

神經(jīng)細胞毒作用,提示Rgl對神經(jīng)細胞的保護作用在于阻斷鈣離子的過度內(nèi)流。人參總皂甙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表現(xiàn)在它可增加腦血流量,縮小梗塞范圍,減輕神經(jīng)功能障礙,減輕腦水腫。經(jīng)臨床雙盲驗證人參皂甙對老年人的液化智能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西洋參其主要藥理成分是西洋參皂甙,促智作用與人參相似。西洋參總皂甙對睡眠剝奪小鼠學習記憶獲得能力下降有明顯改善作用,可使避暗實驗的潛伏期明顯延長,受電擊次數(shù)顯著減少。自西洋參莖葉提取單體皂甙Rb3具有鈣通道阻滯作用,其作用與異搏定相似,目前已經(jīng)證明鈣拮抗劑對癡呆有顯著治療作用。黨參

黨參的水提劑和20%乙醇提劑均可拮抗

Scop

所致的小鼠腦內(nèi)

Ach下降和

chAT

活性降低,可使中樞M膽堿受體密度顯著增高。本品的水提劑經(jīng)臨床雙盲驗證可提高不同年齡受試組的學習記憶能力,記憶商明顯優(yōu)于空白對照組,能同時提高人的左右腦兩側(cè)半球的記憶能力。鹿茸鹿茸的水提物和其主要有效成分對老年小鼠腦內(nèi)MAO-B活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MAO-A也有一定作用,但弱于MOA-B,都可明顯增加腦內(nèi)

5-HT和DA的含量,增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的水平,增加腦組織的RNA和蛋白質(zhì)含量,并能明顯改善小鼠的記憶獲得障礙。鹿茸所含的神經(jīng)甙脂對小鼠記憶獲得、鞏固和再現(xiàn)三個階段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并能使小鼠腦內(nèi)蛋白質(zhì)含量明顯增加,而使RNA含量有增加趨勢。

刺五加

刺五加可促進小鼠腦內(nèi)蛋白質(zhì),DNA和RNA的生物合成,增強實驗動物的學習記憶能力。絞股藍本品對D-半乳糖造成的實驗動物學習記憶功能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并降低腦內(nèi)MAO-B活性的升高和脂褐素的堆積。本品20%醇提劑對蛋白合成抑制劑引起的記憶鞏固不良及記憶再現(xiàn)障礙均有拮抗作用??赏ㄟ^促進組織釋放前列腺環(huán)素進而抗膜脂質(zhì)過氧化。還有明顯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清除多余的氮自由基,保護細胞不受損傷,從而延緩衰老,延長細胞的生命活力。草蓯蓉

草蓯蓉在人體內(nèi)既能起到提高和促進學習記憶能力的作用,又對老化和伴隨老化而產(chǎn)生的各種疾病中所產(chǎn)生的自由基有較好的清除作用。靈芝

長期單獨投與靈芝,具有延緩老化與增強及保持學習、記憶功能的作用。

紅景天

由紅景天提取的紅景天素對老齡

Wistar

大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大腦皮質(zhì)、海馬、小腦和延髓的作用進行研究。結(jié)果表明本品促進蛋白質(zhì)的合成,降低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抑制過氧化脂質(zhì)的形成,阻抑細胞器的退行性變化。提示紅景天素是一種強抗氧化劑,可提高中樞對自由基的防衛(wèi)能力。酸棗仁

具有拮抗小鼠缺氧并保護培養(yǎng)乳鼠心肌細胞缺氧的作用,減少缺血腦組織含水量及MDA含量,使腦組織SOD、CK及LDH活性增高,乳酸含量下降,腦神經(jīng)細胞損害減輕,對缺血性腦損傷具有保護作用。柏子仁

對正常小鼠在被動和條件回避試驗中的學習能力沒有影響。而在跳臺試驗中,Scop

對所致的記憶存儲障礙有改善作用,還能明顯改善跳臺試驗中的電驚厥休克所致的記憶鞏固障礙,以及改善乙醇誘導的記憶獲得障礙。

白芍

能增強正常小鼠的學習和短時記憶,而不影響其長時記憶。白茍總甙還對應激大鼠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有顯著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知母

知母水提物能使減少的老年大鼠腦內(nèi)M受體數(shù)目增加,同時促進腦

M受體的合成和降解,但對合成的加快作用更強,所以知母提高衰老時腦

M受體密度的機制主要是促進受體分子的生成,從而糾正生成與降解的失平衡。何首烏

通過對腦中MAO-B活力的影響來調(diào)節(jié)動物的中樞遞質(zhì)含量,從而調(diào)節(jié)其中樞活動。何首烏能提高老年大鼠紋狀體神經(jīng)細胞D2受體水平,減少多巴膠神經(jīng)元因衰老而引起的丟失。何首烏還具有促進細胞代謝,抗氧化和降血脂等作用。(2)活血化瘀藥丹參:其主要有效成分為丹參酮、丹參酚酸和丹參酸等。丹酚酸

A可以減輕模型小鼠學習記憶障礙。并使小鼠腦缺血再灌注后腦組織中脂質(zhì)過氧化產(chǎn)物

MDA含量明顯降低。體外實驗表明丹盼酸A可以抑制大鼠腦組織勻漿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和起自由基的生成,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氧化作用,提示丹酚酸改善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主要機制可能與其抗氧化作用有關。丹參酮可抑制腦缺血所致的中性粒細胞吞噬化學發(fā)光增強,減少白細胞在缺血區(qū)內(nèi)的浸潤,減少腦組織脂質(zhì)過氧化損傷,保護SOD活性,縮小梗塞面積。提示丹參酮抑制白細胞功能的作用可能是其防治腦梗塞的重要機制之一。赤芍

水提物可增強小鼠和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并可拮抗Scop

所致的學習記憶障礙,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改善微循環(huán)、擴張腦血管、增強腦血流量等有一定關系。葛根

本品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葛根醇提取物和總黃酮均能對抗Scop

所致的小鼠記憶再現(xiàn)障礙,醇提物尚能對抗Scop所致的大鼠操作式條件反射的抑制,提示這可能是本品改善學習記憶能力的機制之一。還可減慢大腦中動脈及大腦前動脈流速,增加腦血流量。此外,本品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缺氧等作用,故適用于腦血管性癡呆的治療。(3)化痰開竅藥

石菖蒲:灌服能明顯促進正常小鼠的記憶獲得和改善Scop、NaS02、乙醇造成的記憶獲得,鞏固和再現(xiàn)障礙,與對照藥腦復康作用相似。其作用可能是通過調(diào)節(jié)機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機能或保護機體中樞神經(jīng)功能的完整性、影響中樞遞質(zhì),改善大腦供氧狀態(tài)或腦代謝狀態(tài)等多種方式實現(xiàn)的。用高效液相色譜證實石菖蒲能降低小鼠腦組織的5-羥吲哚乙酸、DA、高香草酸和3,4-二羥基苯乙酸的水平,本藥可能通過降低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起到使中樞神經(jīng)鎮(zhèn)靜的作用。(4)平肝息風藥

天麻:天麻能顯著恢復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被動回避反應障礙,明顯提高RBC、SOD活力和皮膚羥脯氨酸含量,減少心肌脂褐質(zhì),對腦、肝脂褐質(zhì)減少不明顯。老年大鼠口服天麻的實驗也證實具有改善學習記憶能力。近年來臨床觀察到口服天麻2.5g每日2次,11例患老年性癡呆病人中,有9例患者得到改善。天麻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該效果與天麻的活性成分之一對羥基芐醇有關。因此認為天麻具有改善腦循環(huán)的作用。鉤藤

主要藥理成分為鉤藤堿和異鉤藤堿。鉤藤堿能使小鼠的自發(fā)活動減少,加強戊巴比妥的鎮(zhèn)靜催眠作用。采用熒光分光度法測定大鼠腦內(nèi)單膠遞質(zhì),顯示鉤藤堿能增加下丘腦和杏仁核5-HT含量,而皮層、杏仁核和脊髓的DA減少。培養(yǎng)的大鼠腦片中鉤藤堿使DA釋放增加。5-HT釋增加見于皮層和杏仁核,但下丘5-HT釋放減少,鉤藤也有血小板聚集抑制效果。

(5)其他類中草藥及有效成分

銀杏葉:為銀杏科植物銀杏樹的干燥葉。主要藥理成分有黃酮類和內(nèi)酯類。銀杏提取物中的多種成分通過不同的機制改善智力功能的減退,主要有:改善腦血循環(huán)和腦葡萄糖代謝,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改善神經(jīng)細胞代謝對腦缺血、腦缺氧和腦水腫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抗自由基,對中樞神經(jīng)遞質(zhì)紊亂有改善作用,如增加海馬區(qū)M-膽堿受體,誘導、增加Ach的釋放,并像一種間接的膽堿能激動劑激活突觸后M2受體而起作用,增加大腦皮層NE系統(tǒng)的再活化,增加腦內(nèi)的DA合成等。還有抗焦慮和抗應激等。

銀杏葉對有腦功能不全癥狀的老年病人的雙盲試驗表明,與安慰劑相比,銀杏葉的兩個提取物顯著改善腦電圖。用于腦功能不全已有

40余篇對照研究發(fā)表,大部分研究在德國和法國進行,有部分觀察采用雙盲方法,與安慰劑相比,除一項研究之外,所有研究對患者的癥狀如頭痛、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及學習困難等均顯示良好作用。廣金錢草

本品含有膽堿成分,而膽堿是Ach的前體。本品對小鼠記憶獲得障礙鞏固不良均有改善作用,在影響記憶的有效劑量下,還能明顯延長斷頭、亞硝酸納及常壓造成的小鼠急性缺氧時間,提示本品有改善學習記憶功能和腦保護作用。石杉堿-甲(福定堿)

是強效的可逆AchE抑制劑,具有比毒扁豆堿更大的選擇性抑制作用,具有強效、可逆和低毒的特點。它對老年大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對實驗損傷動物的學習記憶有保護作用。用本品治療100例老年性記憶功能減退患者,用雙盲法與喜得鎮(zhèn)作對照,結(jié)果本藥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記憶商。芹菜

由芹菜籽揮發(fā)油中分離出的Ag-1能拮抗馬桑內(nèi)酯損害造成的大鼠學習記憶的障礙,還能增強大鼠學習記憶過程,對海馬神經(jīng)元有保護作用。對大腦頂葉皮層細胞、膠質(zhì)細胞和小腦蚓部蒲肯野細胞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此外,Ag-1具有抗驚厥,抗癲癇作用。長期口服芹菜提取液,可以促進中老年和青年小鼠的學習記憶。

5.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

周國昌在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合用西藥抗凝劑、擴張血管藥及腦復康、腦活素等,結(jié)果臨床痊愈7例,好轉(zhuǎn)10例,腦電圖亦均有好轉(zhuǎn)。王素秀等在口服自擬補腎活血湯的基礎上,靜點尼可林,共治療56例本病患者,療效滿意。杜秦川等運用補陽還五湯治療老年VD病人45例,同時每日以此靜點能量合劑、胞二磷膽堿,療程1個月,結(jié)果患者智能較前明顯改善,HDS積分測試有非常顯著差異,且紅細胞變形能力提高。6.穴位療法

(1)針刺療法:賴新生等以主穴四神針(百會左右各旁開1.5寸),智三針(本神、神庭、水溝)。配穴:神門、后溪、足三里、太溪。電針與手法配合治療VD30例,總有效率86.7%。黃文川等對18例MID患者進行了針刺治療,選取神庭、百會、風池、神門、大鐘為主穴,配以風隆、太沖、太溪、足三里等,采用平補平瀉,一個月后,患者智力和記憶力較前明顯提高,治療后腦電圖亦明顯改善。李艷慧等治療18例血管性癡呆病人,取穴:1組:取人中、四神聰、神庭、本神、足三里、太溪、懸鐘;2組:取百會、大椎、命門、肝俞、腎俞,用捻轉(zhuǎn)和提插補法,兩組穴位交替,針灸并用,肢體穴位以艾柱直接灸為主,頭部穴位以針刺為主,結(jié)果顯效5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89%。

(2)針藥并用:黃文川等治療多發(fā)性腦梗塞癡呆36例,采用單純藥物組、針藥合治組對照。單純藥物組用胞二磷膽堿500mg加5%G.S500ml靜滴,每日一次,15天為一療程;針藥合治組除每日1次胞二磷膽堿靜滴外,針刺以神庭、百會、風池、神門、太溪、足三里、大陵、三陰交。手法平補平瀉,每日一次。結(jié)果:①兩組均使MID智力明顯提高,其中智力總好轉(zhuǎn)率為83.3%;②針藥合治組對提高智力遠較單純藥物組顯著,提示針刺能提提高MID的智力并協(xié)同胞二磷膽堿的作用。

(3)穴位注射:趙寶玉等用胞二磷膽堿對百會、風池(雙)進行穴位注射,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共治療234例本病患者,結(jié)果基本痊愈49人,占21%;好轉(zhuǎn)150人,占64%;無效35人,占15%。胞二磷膽堿具有促進腦細胞代謝,使上行網(wǎng)狀激活系統(tǒng)功能增強,腦血管阻力下降,腦部血流增強,使腦功能得以恢復。7.其它療法

牛永杰等治療42例,采用藥、氧、針三聯(lián)療法治療,具體為將安息香、牛黃、紅花、川芎等中藥制成藥液,置于氧氣濕化瓶中吸入,每次40分鐘,每日一次,同時針刺頭部(顳、頂、枕、頸)四個部位,15天為一療程,采用“中醫(yī)智能綜合評分法”,結(jié)果顯效37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為95.2%,部分患者治療后睡眠、精神及情感明顯改善。8.藥膳療法

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病機總屬臟腑功能失調(diào),但以心、腎為主,故膳食方面以補益心腎,佐以調(diào)補肝脾為主。藥膳方舉例(1)首烏山藥燉羊腦[組成]何首烏20克,山藥20克,黃精30克,羊腦1具,精鹽、味精、胡椒粉,羊肉湯、料酒各適量。[功效]補脾滋腎,延衰益壽,健腦益智[適應證]用于年老體虛,食少體倦、記憶力減退、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等癥。[制作]將羊腦放清水中洗凈,輕輕撕去腦膜,連同洗凈的枸杞子、山藥一同放入沙鍋內(nèi),倒入羊肉湯,加入適量的精鹽、料酒,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羊腦熟,加入少許味精、胡椒粉,出鍋即成。

[方解]羊腦為羊的腦髓,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卵磷脂、腦甙等,其中卵磷脂是構(gòu)成神經(jīng)組織和參與腦代謝的重要物質(zhì);何首烏苦、甘、澀,微溫,具有補益肝腎之功,本品含有卵磷脂、粗脂肪、淀粉以及蒽醌類衍生物等;黃精甘、平,具有補中益氣、滋潤心肺之功,本品含有黏液質(zhì)、淀粉、多糖等成分;山藥性味甘平,具有健脾補肺、益腎固精之功。含有薯蕷皂甙元、黏液質(zhì)、膽堿、糖蛋白、多酚氧化酶、多巴胺、維生素等物質(zhì),對改善記憶及延緩衰老具有保護作用;用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等的羊肉湯作原料,更可增強諸藥食的功效。諸藥食同用,共湊補脾滋腎,延衰益壽,健腦益智之功。(2)杞參桃仁紙包雞[組成]枸杞子50克,太子參30克,核桃肉100克,嫩雞肉500克,雞蛋2個,香菜100克,食鹽、白糖、淀粉、蔥、姜適量。[功效]抗老延衰,滋腎添精,益腦增智[適應證]用于治療年老體虛、失眠健忘、腰膝酸軟、耳聾耳鳴等癥。

[制作]將雞肉去皮,切成薄片;核桃任用沸水泡后去皮,放入油鍋內(nèi)炸熟,連同洗凈的枸杞子切成細粒,蔥姜切末。雞蛋去黃留清,加入淀粉及適量清水調(diào)勻,加入雞肉片、枸杞子、核桃仁及上述調(diào)料和勻。將玻璃紙平鋪在案板上,將香菜均勻撒在上面,在放上雞肉片,折成長方形的紙包。將花生油倒入鍋內(nèi),燒至五成熟后,把包好的雞肉下鍋炸熟,撈出裝盤即成。

[方解]核桃仁營養(yǎng)豐富,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是人體腦細胞合成、代謝所需的物質(zhì),含有的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可有效預防腦及機體各臟器的老化作用;枸杞子性味甘平,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之功,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胡蘿卜素、煙酸、β-谷甾醇、亞油酸、糖、鈣、鐵、磷、酸漿果仁素多種維生素及多種氨基酸等,有類似人參的“適應原”樣的作用,是理想的延緩衰老,強身健體、增智延年的藥物;太子參甘、微苦,平,具有補氣、生津之功,內(nèi)含氨基酸、多聚糖或糖甙,酚酸或鞣質(zhì)、黃酮及微量元素銅、鋅、錳、鐵、鎂和鈣,尚含果糖、淀粉和皂苷,用治病后體虛,倦怠自汗,飲食減少,口干少津,咳嗽痰少等證。雞肉甘溫,具有溫中補脾、益氣養(yǎng)血、補腎益精之功,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及多種維生素等。香菜中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尼克酸、鈣、磷、鐵等。諸藥食合用,共湊滋腎添精,益腦增智之功。(3)龍眼銀耳蓮子羹[組成]龍眼肉30克,銀耳20克,百合30克,蓮子30克,冰糖50克。[功效]補脾益腎、滋心潤肺、養(yǎng)心安神[適應證]病后體虛、年老體弱而致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心悸氣短、周身乏力等癥。[制作]將蓮子用溫水浸軟,去心;銀耳用溫水泡發(fā)、洗凈。將蓮子、龍眼肉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水,用武火煮沸后加入百合、銀耳,用聞火燉至湯汁稍稠、蓮子熟爛時,加入冰糖,溶化后調(diào)勻即成。

[方解]龍眼肉甘溫,具有益心肺、補氣血、安神、潤肺止咳之功。含有膽堿、腺嘌呤、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無機鹽、糖、酒石酸等;百合甘、微苦、平,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含有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以及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等物質(zhì);蓮子甘、澀、平,具有補脾益胃、養(yǎng)心安神之功,富含多量淀粉、棉子糖、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荷葉堿等物質(zhì);銀耳甘、淡、平,具有潤肺化痰、養(yǎng)陰生津之功,富含蛋白、脂肪、糖類、維生素等,以及多種氨基酸、植物膠質(zhì)等物質(zhì);冰糖甘、平,具有補中益氣、和胃潤肺之功,主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諸藥食合用,共湊補脾益腎、滋心潤肺、養(yǎng)心安神之功。

總之,從中醫(yī)學角度,本病終屬神志之病,中醫(yī)強調(diào)“行神合一”,“治形以療神”,故在臨證治療時,加強對患者的情志護理、智力訓練、形體康復等具體方法,如按摩、各種保健操等,可以增進療效,縮短療程。

五、中藥治療老年期癡呆的藥理

研究

隨著中藥藥理學的研究進展,許多古代的方劑,如當歸芍藥散、黃連解毒湯等以及現(xiàn)代醫(yī)家研制的專方專藥,均已證實對本病具有治療作用,一些單味藥物,如:補益類:人參、西洋參、黨參、絞股蘭、刺五加、鹿茸、靈芝、酸棗仁等?;钛悾捍ㄜ?、丹參、葛根等?;殿悾禾炻?、石菖蒲等。其它:銀杏葉、石杉堿甲、知母、廣金錢草、石衫堿-甲等。

縱觀現(xiàn)在對中藥治療老年期癡呆的藥理研究概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增強膽堿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其受體功能。

2.調(diào)節(jié)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其它)及其受體功能。

3.調(diào)節(jié)氨基酸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及其受體的功能。

4.抗氧自由基作用。5.降低腦內(nèi)NO含量,抑制其興奮性神經(jīng)毒性作用。

6.鈣拮抗作用。

7.促進蛋白質(zhì)和核酸的合成。

8.改善腦部缺血缺氧。

9.促進神經(jīng)肽類物質(zhì)的調(diào)節(jié)功能。

10.改善癡呆模型動物的學習記憶能力等。六、研究進展

隨著對中醫(yī)藥學的研究深入,中醫(yī)藥防治老年期癡呆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其診療標準不僅具有中醫(yī)自身特點,而且已向國際標準靠攏,在中藥早期干預老年人輕度認知損害等方面的研究,已被國際學術界所接受。中醫(yī)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中醫(yī)老年病學》,首次將中醫(yī)原統(tǒng)稱的“癡呆”分為阿爾茨海默?。ˋD)和血管性癡呆?。╒aD),并從概念、流行病學、病因病理、臨床表現(xiàn)、神經(jīng)心理評價、實驗室檢查、診斷標準和鑒別診斷、辨證論治、綜合療法等方面對這兩種病加以介紹。

修改的《血管性癡呆診斷、辨證及療效評定標準》以近年國際通用的診斷標準為前提,建立了基于神經(jīng)心理學、神經(jīng)影像學和中醫(yī)證候等多種診斷信息的《血管性癡呆辨證量表》及其配套的《神經(jīng)心理評價量表》,已被臨床研究和新藥臨床實驗所廣泛采用,有關論文也被國際著名醫(yī)學檢索網(wǎng)Medline收錄。

阿爾茨海默型老年性癡呆病機假說——腎虛髓減或痰蒙心竅,得到了從人體到動物的進一步驗證,有關復方治療效果達到了西藥的水平。同時,毒損腦絡這一新血管性癡呆病機假說,還從分子和細胞層次上揭示了與興奮性氨基酸毒的聯(lián)系。

第二部分中藥新藥治療老年期癡呆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草案)

癡呆是不伴有明顯意識障礙的皮層高級功能的獲得性的全面障礙,它包括記憶、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和已獲得的技能、正確的社交技巧和控制情緒反應能力的障礙,通常是進行性的。根據(jù)這一定義,癡呆在理論上應該是:在神志清楚的情況下,記憶、理解、判斷、計算、定向、自我控制等能力的進行性障礙,并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社交能力。

老年期癡呆包括阿爾采默型癡呆、血管性癡呆、混合型癡呆和其他癡呆。其中阿爾采默型癡呆和血管性癡呆是老年期癡呆中兩大主要類型,患病率占所有老年期癡呆的90%以上。阿爾采默型癡呆,又名老年性癡呆,是一種以腦的退行性病變,腦細胞萎縮為其病理基礎的癡呆癥候群。老年期癡呆的另一主要類型——血管性癡呆是因腦血管病變而引起的癡呆綜合征。一、病例選擇(一)診斷標準

1.老年性癡呆的診斷標準①按照美國精神病協(xié)會《精神障礙的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DSM-Ⅳ)中有關癡呆的診斷標準,符合癡呆。即:A.有客觀證據(jù)表明有短期和長期記憶損害。B.至少具備下列一條:a.抽象思維損害b.判斷力損害c.其他皮層高級功能的紊亂,如失語、失用、失認、“結(jié)構(gòu)性”困難d.人格改變(一)診斷標準C.A、B項障礙明顯干擾了職業(yè)和日常社交活動或人際關系。D.不只是發(fā)生在譫妄的病程中。E.具備結(jié)合以下一項:a.從病史、軀體檢查或?qū)嶒炇覚z查可找到證據(jù),表明存在某一或某些特定器質(zhì)性因素與當前障礙有病因關系。b.如無上述證據(jù),則癥狀不能用任何非器質(zhì)性精神障礙來解釋。

(一)診斷標準②隱襲起病,病情呈慢性進行性發(fā)展。③以智力障礙尤其是近期記憶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癥狀波動性小且持久存在。④腦影像學檢查為彌漫性大腦皮質(zhì)萎縮,腦室、腦溝擴大。2.血管性癡呆的診斷標準

采用DSM-IV中血管性癡呆的診斷標準。即:①發(fā)生多方面認知缺陷,表現(xiàn)為以下二者:記憶缺陷(不能學習新資料或不能回憶所學到的資料);至少下列認知障礙之一:失語、失用(雖然運動功能沒有問題,但不能執(zhí)行動作)、失認(雖然感覺功能沒有問題,但不能認識或識別物體)、執(zhí)行管理功能的障礙(即計劃、組織、安排次序、抽象)。

2.血管性癡呆的診斷標準②以上任何一項認知缺陷引起了明顯的社會或職業(yè)功能缺陷,并可發(fā)現(xiàn)這些功能明顯不如以前。③存在局限性神經(jīng)系體征與癥狀(例如,深腱反射亢進、伸跖反射、假性球麻痹、步態(tài)障礙、某一肢體軟弱);或有提示腦血管疾病的實驗室依據(jù)(例如,涉及皮層及白質(zhì)的多梗塞)并可認為是此障礙的病因。④這些缺陷并非由于譫妄所致??山Y(jié)合簡易智力測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功能活動評定量表(FAQ)(見附錄)使癡呆診斷具體化、量化。

(二)癡呆的鑒別診斷1.老年性癡呆和血管性癡呆的鑒別可采用修訂海金斯基缺血指數(shù)量表(HIS)(見附錄),4分以下為老年性癡呆,7分以上為血管性癡呆。2.血管性癡呆與腦血管病的鑒別根據(jù)相關病史,體征和影像學檢查,明確腦血管病的診斷,癡呆的發(fā)病必須在腦血管病發(fā)生后的三個月以內(nèi),且認知功能的損害呈突發(fā)性或階梯性。(三)中醫(yī)證侯診斷標準1.證候(1)腎虛髓減證主癥:智能減退,腰膝酸軟,倦怠思臥。次癥:表情呆板,思維遲鈍,善驚易恐,腦轉(zhuǎn)耳鳴,步履沉重,行走艱難,或有幻聽,面頰潮紅,小便失禁,大便自遺,偏腎陰虛者,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偏腎陽虛者,舌淡,苔薄,脈沉細。(2)心肝陰虛證主癥:智能減退,喜怒不定,心悸。次癥:煩躁不安,兩目昏花,四肢拘急,少寐,耳鳴耳聾,舌紅苔少,脈弦細數(shù)。(3)心脾兩虛證主癥:智能減退,面色白光白,體倦思臥。次癥:神情淡漠,憂慮少歡,心悸,氣短乏力,面色黃,四肢不溫,不欲飲食,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弱。

(4)痰濁阻竅證主癥:智能減退,頭重如裹,納呆脘脹,痰多吐涎。次癥:神情呆板,沉默少言,形體肥胖,動作遲緩,肢體困重,脘悶不饑,泛惡欲嘔;痰濁化熱者,或見昏睡,或見狂躁不安,行為不軌。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滑。痰熱者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5)氣滯血瘀證主癥:智能減退,頭痛如刺,口唇爪甲青紫。次癥:神情默默,少歡寡言,或躁動不安,語言錯亂,口齒不清,面色晦暗,肌膚干燥,午后夜間低熱,心悸,不寐,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舌下脈絡紫暗,脈沉遲或澀。

2.癥狀分級量化表

腎虛髓減證主癥分級量化表

智能減退

MMSE23-20分為輕度認知障礙

MMSE19-11分為中度認知障礙

MMSE<10分為重度認知障礙

腰膝酸軟

腰膝酸軟,時而作痛

隱隱酸軟,須常變換體位

腰痛如折,持續(xù)不已,須服藥可緩解

倦怠思臥

不耐久勞,而較易恢復

稍勞即見,且恢復較慢

不勞即見

附表2:腎虛髓減證次癥分級量化表腎虛髓減證主癥具備二項(智能減退必備),次癥至少具備二項以上者即可確診。附表3:心肝陰虛證主癥分級量化表

附表4:心肝陰虛證次癥分級量化表

心肝陰虛證主癥具備二項(智能減退必備),次癥至少具備二項以上者即可確診。附表5:心脾兩虛證主癥分級量化表

附表6:心脾兩虛證次癥分級量化表

心脾兩虛證主癥具備二項(智能減退必備),次癥至少具備二項以上者即可確診。

附表7:痰濁阻竅證主癥分級量化表

附表8:痰濁阻竅證次癥分級量化表

痰濁阻竅證主癥具備二項(智能減退必備),次癥至少具備二項以上者即可確診。

附表9:氣滯血瘀證主癥分級量化表附表10:氣滯血瘀證次癥分級量化表氣滯血瘀證主癥具備二項(智能減退必備),次癥至少具備二項以上者即可確診。

(四)納入標準1.

符合西醫(yī)診斷標準和中醫(yī)辨證標準者。2.

年齡在18歲以上65歲以下。3.

簽署進入研究知情同意書。(五)排除標準

不符和老年期癡呆診斷標準者。不屬于藥物作用范圍內(nèi)病例。有明顯兼夾證或合并證者。年齡在18歲以下或65歲以上,哺乳妊娠或正準備妊娠的婦女。過敏體質(zhì)及對多種藥物過敏者。

癡呆終末期患者。

(五)排除標準

伴有嚴重的神經(jīng)缺損患者,如各種失語、失認等。合并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病情危重,難以對新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確切評價者。

(六)病例的剔除和脫落

1.剔除標準:(1)納入后發(fā)現(xiàn)不符合老年期癡呆診斷標準而被誤納入者。(2)納入病例因各種原因未服任何藥物者。

2.脫落標準:(1)試驗過程中,證候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變證者。(2)試驗過程中,受試者依從性差,影響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者。2.脫落標準(3)發(fā)生嚴重不良事件、并發(fā)癥和特殊生理變化,不宜繼續(xù)接受試驗者。(4)盲法試驗中非正常破盲的個別病例。(5)試驗過程中自行退出者。(6)非規(guī)定范圍內(nèi)聯(lián)合用藥,特別是合用對試驗藥物影響較大的藥物,影響有效性和安全性判斷者。(7)

因其他各種原因療程未結(jié)束退出試驗、失訪或死亡的病例。(8)資料不全,影響有效性和安全性判斷者。

(七)中止試驗標準1.服藥過程中,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者。

2.試驗中發(fā)現(xiàn)治療藥物效果不好,甚至無效,不具有臨床價值者。

3.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所定臨床試驗方案有重大失誤,難以評價藥物效應:或者對一項設計較好的方案,在實施中發(fā)生了重要偏差(如盲底泄露等),難以評價藥物效應。

4.審辦者要求終止或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因某種原因勒令終止試驗者。二、觀測指標

(一)安全性觀測

1.一般體檢項目檢查

2.血、尿、便常規(guī)。

3.心、肝、腎功能??赡艹霈F(xiàn)的不良反應,特別是臨床前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不良反應。詳細記錄每一個不良事件。

(二)療效性觀測

1.

本試驗要求的相關癥狀及舌脈象。(1)智能改變。(2)人格改變。(3)生活自理能力。(4)全身表現(xiàn)。如:腰膝酸軟,倦怠思臥,喜怒不定,心悸,頭重如裹,納呆脘脹,痰多吐涎,面色白光白,頭痛如刺,口唇爪甲青紫等。(5)舌脈象。2.試驗要求的相關體征及神經(jīng)缺損體征。如:體溫,呼吸,面色,唇色,體型,脈搏,病理征等。

3.相關的理化檢查指標。應特別注意選用與老年期癡呆相關比較密切的實驗室檢測指標。如:(1)腦電地形圖。

(2)腦血流。(3)聽覺事件相關電位(P300)(4)單光子發(fā)射斷層掃描(SPECT)(5)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掃描(PET)(6)頭顱CT。(7)步態(tài)檢查。(8)腦脊液乙酰膽堿酯酶和Tau蛋白含量。

4.特殊檢查項目如病理及病原學檢查等(特殊檢查的比例要求,根據(jù)具體疾病要求設計,選做與診斷和療效評價密切相關的指標)。三、試驗方法要點

試驗設計參考相關法規(guī)、規(guī)章和本指導原則總論部分。應采用隨機平行組、盲法、安慰劑(或陽性藥)對照試驗;建議療程不少于8周;所涉及西醫(yī)病種不宜過多。病人近期應用中藥者,試驗前3-7日洗脫;治療過程中應停用一切其它中藥治療,必要時可合并應用西藥,但必須保證組間均衡性;設計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不同西醫(yī)疾病的組間均衡性;有些疾病需要隨訪,隨訪時間要合理。四、療效判定標準

(一)智能療效評定標準以MMSE得分為主要參考指標,以其均值的變化來表示智能的改善,即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在均值的改善上是否有顯著性差異。也可用改善率表示,即改善率=(治療前得分-治療后得分/治療前得分)×100%。(二)療效評定標準

臨床痊愈:腎陰虛證的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好轉(zhuǎn):癥狀、體征均有好轉(zhuǎn),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注: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三)中醫(yī)癥狀和體征指標

如:腰膝酸軟,倦怠思臥,喜怒不定,心悸,頭重如裹,納呆脘脹,痰多吐涎,面色白光白,頭痛如刺,口唇爪甲青紫,舌脈象等。每個癥狀和體征均作單獨評價,如果應用尼莫地平法評價,計算公式同上,評價標準如下:臨床痊愈:單獨癥狀或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積分減少≥95%。顯效:單獨癥狀或體征明顯改善,積分減少≥70%。有效:單獨癥狀或體征有好轉(zhuǎn),積分減少≥30%。無效:單獨癥狀或體征無明顯改善,積分減少不足30%。

(四)涉及老年期癡呆相關的實驗室檢測指標,不設具體評價標準。

附錄一、簡易智能狀態(tài)檢查(MMSE)

本量表為最常用的認知功能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測試共19項,30題。包括時間和地點定向、語言即刻和短程記憶、注意和計算、語言復述、閱讀和語言理解及圖形描畫等內(nèi)容。1次檢查約5-8分鐘,每正確完1題得1分??偡址秶?—30分。文盲者≤17分;小學文化程度者≤20分;中學或以上者≤24分,為“有認知功能缺損”。23-20分為輕度認知障礙;19-11分為中度;<10分為重度。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本量表主要用于老年人生活功能的評定,是老年期癡呆早期診斷和療效評估工具。評分時可向知情者詢問。大于20分為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減退。

1.評定項目:進食、穿衣、梳洗、行走、洗澡、上廁所、打電話、購物、做飯菜、做家務、洗衣、乘車、服藥、處理錢財。

2.評分方法:能自己完成,記1分;自己獨立完成有些困難,但不需要幫助,記2分;在他人幫助下才能完成,記3分;根本無法完成,記4分。

三、海金斯基缺血指數(shù)量表(HIS)

本量表目前廣泛用于血管性癡呆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特別是在癡呆確診以后,在區(qū)別阿爾采默型癡呆和血管性癡呆上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偡?分以下為老年性癡呆,7分以上為血管性癡呆。三、功能活動評定量表(FAQ)

1、評定項目:由10個項目組成,包括自行購物、技巧性活動、使用灶具、準備飯菜、新鮮事物的了解、注意和理解、記得約定、獨立外出、銀行平衡和表格填寫。根據(jù)回答情況,由知情人提供評估信息。

2、評分方法:該項活動能力減退評1分,能力喪失評2分,總分范圍為0~20分。若總分計≥5分為陽性。第三部分

血管性癡呆的中醫(yī)治療及研究思路探討一、中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1.對病名的認識從中醫(yī)古代文獻中可以看出,已有醫(yī)家認識到中風與癡呆之間的聯(lián)系,如《靈樞·調(diào)經(jīng)論》云:“血并于下,氣病于上,亂而善忘?!蓖跚迦巍夺t(yī)林改錯》亦云:“或曰元氣既虧之后,未得半身不遂以前,有虛癥可查乎?……有平素聰明突然無記性者,有忽然說話少頭無尾語無倫次者……皆是元氣漸虧之癥?!闭J識到中風會出現(xiàn)智能減退的表現(xiàn),《雜病源流犀燭·中風》亦有“中風后善忘”之載,這些記載與現(xiàn)代醫(yī)學所述的血管性癡呆頗為一致。

2.對病因病機的認識

縱觀本病,其發(fā)病原因主要是年老腎精虧虛,復加飲食、情志、勞逸等因素,而致心肝脾腎功能失調(diào),氣血精虧,痰濁內(nèi)阻,肝陽上沖,氣滯血瘀而致腦氣與臟氣不相順接,腦髓失養(yǎng)而見諸證。其病位在腦,其本在于心肝脾腎的功能失調(diào);其標在于痰濁瘀血,蒙閉清竅,致神機失用。其病程演變具有一定的波動性。

我們在本領域多次承擔國家科委“八五”、“九五”重點攻關課題,并系統(tǒng)地對血管性癡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VD與AD患者,在病機表現(xiàn)上有著顯著的不同,AD患者大抵以腎虛精虧為主,而VD患者,絕大多數(shù)病例是繼發(fā)于中風之后,故其病機表現(xiàn)與中風所產(chǎn)生的病理產(chǎn)物密切相關。

隨著病程的進展,其病機演變表現(xiàn)為一定的動態(tài)過程。初期:以中風所產(chǎn)生的病理變化為主,多為邪實之盛,表現(xiàn)為血瘀、痰阻、肝旺,故以治標祛邪為主。中期:多表現(xiàn)為本虛標實,本虛多為氣血不足,肝腎陰虛,標實則為痰阻血瘀,治療當祛邪扶正,標本兼治,扶正多為益氣養(yǎng)血,滋補肝腎;祛邪則為平肝活血,化痰開竅。后期:以臟腑虧虛,氣血不足為主,治療多采用補腎填精,兼以滋補肝陰、健運脾胃、補養(yǎng)氣血等。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貫穿疾病發(fā)展的始終,是導致本病病情波動的癥結(jié)所在。以虛為本,從肝入手,認準痰濁、瘀血之兼夾,抓住早、中期時機而治,是治療本病取效的關鍵所在。

二、中醫(yī)藥治療研究

1.辨證論治:臨床上一般分為肝腎陰虛、髓海不足、脾腎虛損、痰瘀阻竅、心肝火盛、氣滯血瘀等證型。

2.常用治法:有補腎填精法,補腎活血法,補心益智法,益氣活血法,補腎化痰法,補腎化痰祛瘀法,健脾活血法,開竅益智法,化痰開竅法,化痰逐瘀法,開竅醒神、活血通絡法,清熱解毒法,疏肝平肝法等等。

3.專方專藥:隨著中藥藥理學的研究進展,許多古代的方劑,如當歸芍藥散、黃連解毒湯等以及現(xiàn)代醫(yī)家研制的專方專藥,如還聰?shù)つz囊、益智膠囊、腦靈湯、健腦益智沖劑、康腦靈膠囊、鉤藤散、抑肝散、加味溫膽湯、腎氣丸、開心散、參歸煎劑、古方讀書丸、加味心智合劑、益智靈口服液、通脈健腦沖劑等均已證實對本病具有治療作用。

4.單味藥物:如人參、絞股藍、葛根、柏子仁、山梔子、川芎及川芎嗪、銀杏葉提取物、石杉堿甲和乙、鹿茸、石菖蒲等,另外,有報道NGF受體活性中草藥,如:淫羊藿、首烏、益智仁、鎖陽、白術、女貞子、菟絲子、黃芪幾種抗衰中藥可能含有NGF受體結(jié)合的激動劑。三、藥理研究

中藥治療VD的機理主要有:增強膽堿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其受體功能,調(diào)節(jié)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及其受體功能,調(diào)節(jié)氨基酸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及其受體的功能,抗氧自由基作用,調(diào)節(jié)NO功能,鈣拮抗作用,促進蛋白質(zhì)和核酸的合成,改善腦部缺血缺氧,促進神經(jīng)肽類的調(diào)節(jié)功能,對腦組織病理形態(tài)的影響,促進神經(jīng)生長因子(NG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