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_第1頁
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_第2頁
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_第3頁
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_第4頁
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PPT課件播放時點擊目錄中的課題可跳轉至本課內(nèi)容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PPT課件播放時點擊目錄中的課題可跳11目錄17、古詩三首18、只有一個地球20、三黑和土地19、青山不老語文園地口語交際:意見不同怎么辦習作:學寫倡議書1目錄17、古詩三首18、只有一個地球20、三黑和217、古詩三首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17、古詩三首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3會寫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三首古詩。學習目標12抓住詩人所描繪景物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3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體會詩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思想情感。會寫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三首古詩。學習4作者介紹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其詩高亢激昂,意氣縱橫,語言剛健,筆鋒犀利,被稱為“詩豪”。與白居易合稱“劉白”。代表作有《烏衣巷》《浪淘沙》《陋室銘》等。作者介紹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文學5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以七言絕句著稱,他的詩風格明快豪爽,雄姿英發(fā),特別是抒情寫景的絕句,意境清新,尤為后人傳誦。主要著作有《泊秦淮》《山行》《清明》《阿房宮賦》……著有《樊川文集》。杜牧人稱“小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6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7生字學習

會寫的字生字學習會寫的字8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9

多音字

朝cháo:漢朝朝代zhāo:朝氣朝三暮四少shǎo:多少少見多怪shào:少年少不更事

多音字朝cháo:漢朝朝代少shǎ10詞語學習九曲:指漫長曲折的黃河河道。九,表虛指。浪淘風簸:黃河卷著泥沙,風浪滾動的樣子。簸,上下顛動。天涯:天邊。銀河:天河,古人認為銀河與黃河相通。詞語理解詞語學習九曲:指漫長曲折的黃河河道。九,表虛指。詞語理解11牽牛:即傳說中的牛郎。他和織女因觸怒天帝,被分隔在銀河兩岸,每年只許他們在農(nóng)歷七月初七相會一次。啼:某些鳥獸叫。綠映紅:綠樹紅花相互掩映。山郭:靠山的城墻,這里指外城。酒旗:酒店門前懸掛的布招牌,或稱酒簾。牽牛:即傳說中的牛郎。他和織女因觸怒天帝,被分隔在銀河兩岸,12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在我國長江以南先后存在過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總稱南朝。樓臺:亭臺樓閣。茅檐:代指茅屋、草堂,詩中指包括茅屋在內(nèi)的整個庭院。長掃:經(jīng)常打掃。綠:指水色。排闥:推開門。闥,門。送青來:送來綠色。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在我國長江以南先后存在過宋、齊13浪淘沙浪淘沙14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15浪淘沙(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點撥:一二句要讀出壯闊的氣勢,語調(diào)要激昂舒暢。三四句要讀出憧憬的語氣和豪邁的氣概。朗讀指導浪淘沙朗讀指導16

1.“浪淘沙”是什么意思?

浪淘沙,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賣花聲”。

整體感知1.“浪淘沙”是什么意思?整體感知172.用自己的話翻譯詩句。

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浪自天涯而來?,F(xiàn)在可以迎著黃河直上銀河,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2.用自己的話翻譯詩句。183.讀完詩歌,你會想用什么詞語來形容頭腦中產(chǎn)生的這幅景象呢?

雄偉、壯麗。4.自古以來,黃河就與“雄偉”聯(lián)系在一起。你能從詩歌中那些詞語體會到黃河的雄偉壯觀呢?

“九曲黃河”“浪淘風簸”。3.讀完詩歌,你會想用什么詞語來形容頭腦中產(chǎn)生的這幅191.詩歌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描繪了黃河來自天邊,奔騰萬里的壯麗圖景,表現(xiàn)了黃河的雄偉壯麗?!熬徘睂懗鳇S河蜿蜒曲折?!白蕴煅摹睂ⅫS河的源遠流長寫得出神入化,與李白《將進酒》中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有異曲同工之妙。

課文解讀1.詩歌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課文解讀202.詩歌中每一個字都要經(jīng)過仔細推敲,你認為詩中哪個字是經(jīng)過反復推敲才決定用的?為什么呢?

“上”字?!爸鄙稀斌w現(xiàn)出一種向上飛沖上銀河的動態(tài),如果是其他動詞,可能就達不到這樣好的表達效果。

2.詩歌中每一個字都要經(jīng)過仔細推敲,你認為詩中哪個字是213.第三句中,“九曲”“萬里”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夸張的修辭手法。4.順著黃河往上走,真的可以到牛郎織女家嗎?

不能。這里是詩人的想象,并非是現(xiàn)實。詩人由黃河聯(lián)想到了牛郎織女的傳說。3.第三句中,“九曲”“萬里”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225.試著賞析“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yōu)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銀河,同去牛郎織女家,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美好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是一種樸實無華直白的美。

5.試著賞析“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236.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精神和氣魄?

這首詩以生動形象的筆調(diào),奇特的藝術想象,熱情地描繪了黃河雄偉、壯觀的氣勢,表現(xiàn)了詩人奮發(fā)有為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豪邁氣魄。6.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精神和氣魄?24合理運用想象《浪淘沙》中詩人以高度的藝術想象,描繪了黃河的雄偉。九曲黃河,挾帶著泥沙,波濤滾動,奔騰萬里,仿佛來自天邊。在這雄偉的景象面前,詩人驚嘆、贊頌、追求,他展開浪漫幻想的翅膀,他要迎著從天涯來的黃河浪潮,溯流直上,到達銀河,到牽??椗胰プ隹?。想象奇麗,氣魄雄偉,胸襟宏闊。表現(xiàn)了詩人奮發(fā)有為的精神和豪邁的氣魄。寫法借鑒合理運用想象寫法借鑒25合理運用想象進行寫作,首先要求想象要從實際生活出發(fā),以現(xiàn)實生活為依據(jù),不能是毫無根據(jù)的空想。其次,想象要有所節(jié)制,要圍繞寫作主題,可以根據(jù)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從這個事物聯(lián)想到另一個事物,也可以從事物的某一點想到事物的其他方面,還可以從事物的現(xiàn)在想到它的過去以及它的將來。合理運用想象進行寫作,首先要求想象要從實際生活出發(fā),26第三,想象的內(nèi)容要具體,想象作文要做到內(nèi)容具體,切忌說空話。第四,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想象作文是自己對未來的幻想,應飽含著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第三,想象的內(nèi)容要具體,想象作文要做到內(nèi)容具體,切忌說27運用示例:雪花形態(tài)萬千、晶瑩透亮,似乎是披著銀色盔甲的出征的戰(zhàn)士,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戰(zhàn)帆在遠航……天地之間渾然一色,仿佛整個世界都是用銀子裝飾而成的。運用示例:28《浪淘沙》借黃河雄偉壯美的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奮發(fā)有為的精神和豪邁的氣魄。課堂小結《浪淘沙》借黃河雄偉壯美的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奮發(fā)有為的29結構圖示黃河萬里沙自天涯壯麗直上銀河去牽牛織女家熱情好客浪淘沙

浪漫結構圖示黃河萬里沙壯麗直上銀河去熱情好客浪淘沙浪漫30江南春江南春31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32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點撥:一二句要讀出輕松愜意的感覺,語調(diào)要明亮。三四句語調(diào)轉為舒緩,要讀出淡淡的嘆息與諷刺之意。朗讀指導江南春朗讀指導33

1.這首詩的體裁是什么?

七言絕句。2.怎樣理解標題的意思呢?

“江南春”就是描寫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整體感知1.這首詩的體裁是什么?整體感知343.用自己的話翻譯詩句。

千里江南,到處是鶯歌燕舞,叢叢綠樹映襯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還有那酒旗在迎風飄揚。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樓臺,還有多少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呢?4.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呢?

啼鶯、綠樹、紅花、水村、山郭、酒旗、樓臺、煙雨等。3.用自己的話翻譯詩句。351.哪兩句是寫今?哪兩句是懷古?

一二句寫今,三四句懷古。2.第一、二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千里江南,到處都是鶯歌燕舞,到處是綠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展現(xiàn)了一幅生機勃勃、春色無邊的畫面。課文解讀1.哪兩句是寫今?哪兩句是懷古?課文解讀363.“千里”二字寫出了什么?

“千里”是對廣闊江南的概括。4.“映”字用的很妙,原因是什么?

一個“映”字則把山重水復、柳暗花明的美麗景色寫得聲色兼?zhèn)洹?.第二句是對江南什么的描寫?

寫了江南獨特的人文風貌,水村山郭,酒旗招展,好一派明麗的江南風光。3.“千里”二字寫出了什么?376.第三、四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南朝統(tǒng)治者因為迷信,興建了許多樓臺建筑,意圖永保江山穩(wěn)固??墒菚r移世易,當年的這些建筑,有多少已經(jīng)隱沒在了蒼茫的煙雨之中?。?/p>

6.第三、四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387.第三、四句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詩人通過對春色的描繪,寓情于景,面對著煙雨中尚存的樓臺建筑,想到南朝的統(tǒng)治者都已煙消云散,生發(fā)出物是人非的感嘆。這里詩人站在歷史的高度,無情地諷刺了那些愚妄的統(tǒng)治者,意在言外。

7.第三、四句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情?39

8.這首詩有什么特點?

縱觀全詩,寫今和懷古既有都是寫景的外在聯(lián)系,更有借古諷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藝術形式上是融為一體的。

40《江南春》通過描寫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燦爛文化的贊美和向往之情,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嘆。課堂小結《江南春》通過描寫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41結構圖示寫今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盛情待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懷古江南春景色迷人色彩明麗意味深長結構圖示寫今千里鶯啼綠映紅盛情待客南朝四百八十寺懷古江南春42書湖陰先生壁書湖陰先生壁43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44書湖陰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點撥:一二句,通過“凈無苔”“花木成畦”感受庭院的潔靜優(yōu)雅,注意讀得輕松愉悅。朗讀指導書湖陰先生壁朗讀指導45

1.用自己的話翻譯詩句。

茅草房庭院經(jīng)常打掃,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成壟,都是主人親手栽種。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nóng)田,并且環(huán)繞著農(nóng)田,兩座大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2.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呢?

茅檐、花木、水、田、山。整體感知1.用自己的話翻譯詩句。整體感知461.賞析第一二句詩。

首句是以“凈”寫人,第二句則是以“美”寫人。這兩句寫他家的環(huán)境潔凈清幽,更有令人賞心悅目的花木,一畦一畦的,整整齊齊,都是主人親手栽培的。詩人稱贊主人,他是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用自己的雙手把整個庭院擺弄得干干凈凈,令人心曠神怡。也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課文解讀1.賞析第一二句詩。課文解讀472.從第一、二句可以看出湖陰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茅檐”代指庭院,可見主人非常愛干凈,人又非常勤快,庭院經(jīng)常打掃,環(huán)境潔凈清幽,讓人感覺舒適??梢钥闯鏊且粋€勤勞、好靜、愛美、生活情趣高雅的人。3.詩歌第三、四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對偶、擬人、借代。

2.從第一、二句可以看出湖陰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484.第三、四句詩為什么能成為千古名句?

這兩句是以庭院之外的山水環(huán)境寫人。山水本是無情之物,可詩人卻說水“護田”,山“送青”,“水”對“田”的呵護之舉,“山”對“人”的友愛之情,這就賦予了原本沒有生命和意識的山水以人的情感,特別是“排闥”一詞,生動地寫出了“兩山”“送青”的急切情態(tài)。4.第三、四句詩為什么能成為千古名句?49

這兩句詩在修辭技巧上,也堪稱典范,詩人將對偶、擬人、借代等多種手法融合在一起,把山水描寫得有情有義,鮮活靈動,妙趣橫生。

這兩句詩在修辭技巧上,也堪稱典范,詩人將對偶、擬人、505.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本詩通過描寫湖陰先生庭院內(nèi)簡樸的居室,異常潔凈,院外的山水農(nóng)田,青綠有情,不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美麗大自然的贊美,更贊美了湖陰先生高潔的人格品質(zhì)。

5.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51《書湖陰先生壁》通過描寫湖陰先生家環(huán)境的潔凈清幽,表達了詩人退隱閑居的恬淡心境和從田園山水、從與平民交往所領略到的無窮樂趣。課堂小結《書湖陰先生壁》通過描寫湖陰先生家環(huán)境的潔凈清幽,表52結構圖示庭院花木潔凈清幽庭外山水與人相親書湖陰先生壁閑適愜意結構圖示庭院花木潔凈清幽庭外山水531.描繪春天的成語。春暖花開花團錦簇草長鶯飛姹紫嫣紅萬紫千紅花枝招展春色滿園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百花齊放春和景明春山如笑拓展延伸1.描繪春天的成語。拓展延伸542.詩詞里的黃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ㄇ澹└叨Α洞寰印穬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ㄌ疲┒鸥Α督溪毑綄せā?.詩詞里的黃鶯。55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ū彼危╆淌狻镀脐囎印ぱ嘧觼頃r新社》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561.《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學家、哲學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江南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詩人、散文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當堂測試烏衣巷浪淘沙唐代陋室銘劉禹錫杜牧唐代泊秦淮山行清明1.《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573.《書湖陰先生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詩人、散文家。傳世文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北宋王安石3.《書湖陰先生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581.搜集一些描寫黃河的詩句。

示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課后習題1.搜集一些描寫黃河的詩句。課后習題59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江南的古詩?

憶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江南的古詩?60謝謝觀看謝謝觀看61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18、只有一個地球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18、只有一個地球62會寫11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學習目標12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會寫11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63生字學習

會寫的字生字學習會寫的字64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65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66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67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68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69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70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71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72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73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74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件75

多音字

供ɡōnɡ:提供供不應求ɡònɡ:供奉供認不諱薄báo:薄餅薄被bó:薄霧薄利多銷bò:薄荷多音字供ɡōnɡ:提供供不應求薄bá76詞語學習晶瑩:光亮而透明。造句:樹葉上掛著一顆顆晶瑩的露珠。和藹可親:指態(tài)度溫和,容易讓人接近。和藹,和氣。造句:這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會讓我想起我的奶奶。資源:生產(chǎn)資料或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造句:家鄉(xiāng)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詞語理解詞語學習晶瑩:光亮而透明。詞語理解77威脅:使遭遇危險。造句:他不管面對怎樣的威脅都能堅持正義的選擇。指望:一心期待;盼望。造句:全班同學都指望著他能在數(shù)學競賽中為班級贏得榮譽。目睹:親眼看到。造句:要不是親眼目睹,我絕不相信這是真的。威脅:使遭遇危險。78多義詞:慷慨①指大方,不吝嗇。造句:她是一個慷慨大方的人,絲毫不吝嗇。②指充滿正氣,情緒激昂。造句:他慷慨激昂地一番演講贏得了陣陣掌聲。多義詞:慷慨79

近義詞遨游——(漫游)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渺小——(微小)恩賜——(賞賜)慷慨——(大方)節(jié)制——(控制)隨意——(任意)近義詞遨游——(漫游)和藹可親——(平易近80

反義詞和藹可親——(冷若冰霜)渺小——(偉大)無私——(自私)慷慨——(吝嗇)晶瑩——(晦暗)反義詞和藹可親——(冷若冰霜)81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82請閱讀課文,并思考以下問題:1.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請劃分層次。

課文一共有9個自然段。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1):寫宇航員在太空中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

整體感知請閱讀課文,并思考以下問題:整體感知83

第二部分(2~4):寫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或隨意毀壞,地球正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威脅。第三部分(5~7):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人類目前無法移居到第二個適合的星球上。第四部分(8、9):說明地球既可愛又容易破碎,號召我們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第二部分(2~4):寫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地球所842.宇航員在遨游太空目睹地球之后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2.宇航員在遨游太空目睹地球之后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85閱讀第1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1.從作者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地球的美麗。

2.請找出能具體表現(xiàn)地球美麗的詞語。

“晶瑩”“美麗壯觀”“和藹可親”。課文解讀閱讀第1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課文解讀863.“紗衣”是指什么?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紗衣”指大氣層。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借宇航員之眼,生動形象地向我們展現(xiàn)了地球的美麗。3.“紗衣”是指什么?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87閱讀第2自然段,思考問題。作者是怎樣描寫地球的渺小的?

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直接寫出地球是一個半徑約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側面通過與茫茫宇宙做對比,體現(xiàn)出地球的渺小與不可長大。閱讀第2自然段,思考問題。88閱讀第3自然段,請思考下列問題:1.這一段告訴我們,人們對不可再生資源是怎樣的態(tài)度?

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

閱讀第3自然段,請思考下列問題:892.“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chǎn)資源”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用“無私”“慷慨”表現(xiàn)了地球如母親一般為人類奉獻的精神。3.作者面對這些殘酷的現(xiàn)實,在寫這一段話的時候,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

氣憤、不滿、著急、告誡……2.“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chǎn)資源”一句90

閱讀第4自然段,請思考下列問題:1.人們又是怎樣對待可再生資源的?

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

閱讀第4自然段,請思考下列問題:91

2.如何理解“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等,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這句話?

“本來”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準確地點明了可再生資源已遭受破壞,強調(diào)了“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等”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現(xiàn)在的不可再生性,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結合前文對“礦產(chǎn)資源”的闡述,再一次證實了自然資源的有限及面臨的枯竭危機,從而給讀者以警示、提醒。2.如何理解“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92

閱讀第5~7自然段,請思考下列問題:1.“科學家已經(jīng)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四十萬億千米的范圍內(nèi),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一句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說明了什么?有何作用?

這句話運用了道理論證和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引用了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四十萬億千米”直觀地表明了范圍之大,大到人類根本無法到達。閱讀第5~7自然段,請思考下列問題:93“至少”一詞強調(diào)了目前的研究成果還只限于這個范圍,“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嚴謹性。同時,“至少”還進一步說明了距離的遙遠,從而簡潔有力地證實:目前還找不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這樣說明易于理解,又讓人信服?!爸辽佟币辉~強調(diào)了目前的研究成果還只限于這個范圍,“4942.“不錯,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設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一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說明了什么?

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科學家們曾設想讓人類移居火星或月球。2.“不錯,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設想,例如,在火星或者95

閱讀第8、9自然段,請思考下列問題:如何理解宇航員的感嘆?

宇航員的這一感嘆與前文照應,簡潔、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護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說地球“可愛”,是因為地球無私地養(yǎng)育著人類,孕育著萬物。而“破碎”一詞形象地指出了人類對地球的傷害。這樣表達不僅使句子生動形象,同時又能引起人類的警覺,突出保護地球的緊迫性。閱讀第8、9自然段,請思考下列問題:961.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擬人)2.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個半徑約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列數(shù)字)佳句積累1.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97運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

列數(shù)字指用有科學依據(jù)的數(shù)字來說明事物或事理的說明方法。恰當?shù)剡\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能使讀者對所要說明的事物或事理一目了然,獲得具體、深刻的印象。寫法借鑒運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寫法借鑒98

如本文“地球是一個半徑約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一句運用列數(shù)字的方法,說明了地球在茫茫宇宙中的“渺小”,使讀者看后有清晰、直觀的感受。如本文“地球是一個半徑約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一句運99

運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時,要注意所給出的數(shù)據(jù)要有科學依據(jù),切忌隨意捏造;數(shù)據(jù)應準確無誤,即使使用概數(shù),也要力求近似。運用示例:

位于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非常雄偉,全場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運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時,要注意所給出的數(shù)據(jù)要有100表示看的詞語:1.表示向遠處看:遙望、遠眺、極目、瞭望。2.表示向下看:俯視、鳥瞰、俯瞰。3.表示向上看:仰望、仰視。4.表示向四周看:環(huán)視、環(huán)顧、掃視、左顧右盼、東張西望。拓展延伸表示看的詞語:拓展延伸1015.表示恭敬地看:瞻仰。6.表示集中注意力地看:注視、端詳、凝視、目不轉睛。7.表示粗略地看:瀏覽。5.表示恭敬地看:瞻仰。102《只有一個地球》采用科學小品文(文藝性說明文)的形式,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吁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課堂小結《只有一個地球》采用科學小品文(文藝性說明文)的形式,103結構圖示太可愛:美麗而渺小,慷慨無私太容易破碎:資源枯竭、不可再生精心保護地球只有一個地球結構圖示太可愛:美麗而渺小,慷慨無私太容易破碎:資源枯竭、不104《只有一個地球》從宇航員遙望地球引入,接著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個方面說明“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最后告訴人類__________________。課文采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當堂測試應該精心保護地球自然資源有限地球的渺小目前人類無法移居舉例子列數(shù)字《只有一個地球》從宇航員遙望地球引入,接著從________105課后習題根據(jù)所學知識及所查閱資料,說說生態(tài)災害的類型。

示例: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與流沙擴展、森林、草原退化、環(huán)境污染等。課后習題根據(jù)所學知識及所查閱資料,說說生態(tài)災害的類型。106謝謝觀看謝謝觀看10719、青山不老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19、青山不老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108正確讀記“參天、盤踞”等詞語。學習目標1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感受老農(nóng)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體會作者的贊頌之情。正確讀記“參天、盤踞”等詞語。學習目標12正確、流利、有感情109作者介紹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著名散文家、學者、新聞理論家、政論家和科普作家。曾任《內(nèi)蒙古日報》、《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人民日報》副總編輯。代表作有《覓渡,覓渡,渡何處》《大無大有周恩來》《青山不老》等。作者介紹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著名散文家110

多音字

禁jīn:禁受情不自禁

jìn:禁區(qū)令行禁止參cān:參加參天大樹cī:參差不齊

shēn:人參參湯多音字禁jīn:禁受情不自禁jìn111詞語學習參天:(樹木等)高聳在天空中。造句:天壇公園里古柏參天,是休閑納涼的好去處。盤踞:非法占據(jù);霸占(地方)。造句:他們消滅了盤踞在那個炮樓里的敵人。詞語理解詞語學習參天:(樹木等)高聳在天空中。詞語理解112風雨同舟:比喻共同度過困難。造句:能與曾經(jīng)風雨同舟的老戰(zhàn)友重逢,爺爺顯得十分激動。三番五次:屢次,一次又一次。造句:你三番五次地破壞公物,不能再輕易放過你了。風雨同舟:比喻共同度過困難。113歸宿:人或事物最終的著落。造句:大海是溪流、江河的歸宿。勁挺:堅強有力地挺立著。造句:一棵盤曲的青松勁挺在懸崖峭壁上。淤泥:河流、湖沼、水庫、池塘中沉積的泥沙。造句: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花中君子。蕩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動。造句:昆明湖上波光蕩漾,游船來往如織。歸宿:人或事物最終的著落。114多義詞:險惡①指地勢、情勢等危險可怕。造句:這座山地勢險惡,徒步時千萬注意安全。②指陰險惡毒。造句:他日漸感覺到周圍人心險惡。多義詞:險惡115

近義詞肆虐—(暴虐)盤踞—(占據(jù))勁挺—(挺立)恭敬—(恭順)資助—(贊助)領悟—(領會)三番五次—(屢次三番)風雨同舟—(患難與共)近義詞肆虐—(暴虐)盤踞—(占據(jù))116

反義詞蕩漾—(平靜)治理—(破壞)唯一—(大眾)恭敬—(傲慢)勇敢—(怯懦)兇猛—(溫順)風雨同舟—(同室操戈)反義詞蕩漾—(平靜)治理—(破壞117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118請閱讀課文,并思考以下問題:1.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請劃分層次。

課文一共有7個自然段??梢詣澐譃槿齻€部分。第一部分(1):描繪了院子外面綠意濃濃的山林景觀,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園的喜人畫卷。第二部分(2~5):寫老人改造山林、綠化家園所面臨的大小環(huán)境以及所取得的成績。第三部分(6、7):寫“我”的感悟:青山是不會老的。整體感知請閱讀課文,并思考以下問題:整體感知1192.這位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老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是,用15年時間,在晉西北奇跡般地創(chuàng)造了一片綠洲。2.這位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1203.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的?

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帶來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自然條件惡劣。并且,老人的生活條件也很艱辛。3.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的?1214.為什么說“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這個題目包括雙重含義:一指蒼翠的青山不會老去,二指老農(nóng)植樹造林的奉獻精神如同青山一般永不老去。4.為什么說“青山不老”?122閱讀第1部分(1),思考下列問題:1.第1自然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了漫山遍野綠意盎然,林間松濤陣陣、葉間微泛綠波的畫面,喻示著老人投身山林、為改造山溝所作出的巨大貢獻。課文解讀閱讀第1部分(1),思考下列問題:課文解讀123閱讀第2部分(2~5),思考問題。1.怎樣理解“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這句話?

面臨享福與吃苦的抉擇,老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吃苦,選擇了開辟山溝、改造山林的艱苦之路,因為他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事沒有做完,這條山溝還需要他,需要他不斷地種樹綠化,因此他愿意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這山溝,將自己的生命都奉獻給這青山。閱讀第2部分(2~5),思考問題。1242.如何理解“是的,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這句話?

黃土和綠樹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黃土提供了綠樹成長所需的養(yǎng)料,而綠樹的根則扎緊、牽絆著黃土,使之不至于流失。這正如老人與青山是息息相關、不可分離的。這片青山養(yǎng)育了老人,而老人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創(chuàng)造了這片綠色的奇跡,作為對青山的回報。其實人與自然又何嘗不是如此?2.如何理解“是的,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125閱讀第3部分(6、7),請思考下列問題:1.為什么說老人“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chuàng)造了這片綠洲,用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他生命的意義在這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垂不朽。閱讀第3部分(6、7),請思考下列問題:1262.怎樣理解本文最后一段的內(nèi)容?

獨句成段,點明了本文的主題。老人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寶貴的東西——與環(huán)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及綠化家園、保護環(huán)境的奉獻精神。青山必將長青,老人植樹造林為國家作貢獻的精神也不會老。2.怎樣理解本文最后一段的內(nèi)容?127

思考:學完課文你有什么感悟?

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chuàng)造了這片綠洲,用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這是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變老的,將會隨著青山永垂不朽。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們領悟到了青山不老的偉大!思考:學完課文你有什么感悟?1281.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比喻)2.十五年啊,綠化了八條溝,造了七條防風林帶,三千七百畝林網(wǎng),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列數(shù)字)佳句積累1.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1293.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擬人)

4.就在如此險惡的地方,我對面這個手端一桿旱煙袋的瘦小老頭,竟創(chuàng)造了這塊綠洲。(對比)3.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130篇末點題

所謂“篇末點題”,就是指在文章結尾處,用筒明扼要的文字對前文描述的人物、事件進行總結歸納,借此揭示中心、點明主題的結尾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增強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讀者對全文內(nèi)容、中心主旨、作者情感等留下更加完整、清晰的印象。寫法借鑒篇末點題寫法借鑒131

本文就運用了篇末點題的寫法,在最后一段以“我”的感悟揭示出老人植樹造林、造福后代的奉獻精神將如同青山一樣永不老去的主旨,升華了全文中心。本文就運用了篇末點題的寫法,在最后一段以“我”的感悟揭132

常見的篇末點題法,議論文主要表現(xiàn)為結尾處的歸納觀點、深化題旨、解決問題、提出希望等語句的“明點”;記敘文多運用畫龍點睛式的議論或抒情語句“來明點”或“暗點”;散文常常在卒章顯志處“明點”,在含蓄委婉的收束處“暗點”,以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常見的篇末點題法,議論文主要表現(xiàn)為結尾處的歸納觀點、133運用示例:比如《自然之道》這篇文章,在講述“我”和同伴們?yōu)榱司纫恢挥敹`反自然規(guī)律,結果導致成百上千只海龜受到傷害的事情經(jīng)過后,在結尾寫道:“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結尾表達了作者在經(jīng)歷這件事后的感悟,總結了文章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給人以深刻的啟迪。運用示例:1341.描寫樹的詞語。

亭亭如蓋郁郁蔥蔥蒼翠挺拔樹影婆娑疏影橫斜橫柯上蔽綠樹成蔭青翠欲滴枝繁葉茂拓展延伸1.描寫樹的詞語。拓展延伸1352.形容共渡難關的成語。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同甘共苦同舟共濟休戚與共和衷共濟2.形容共渡難關的成語。1363.環(huán)境保護宣傳標語。與綠樹相約,與環(huán)保同行。保護一片綠色,珍惜人類凈土。樹木給我一片綠,我給樹林一份愛。綠色是永恒的美,地球是永遠的家。

3.環(huán)境保護宣傳標語。137課文向我們描繪了一位山野老農(nóng),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艱苦的生活條件,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的工作中,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跡般地創(chuàng)造了一片綠洲,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于后代的故事,高度贊揚了老人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奉獻精神和造福后代的博大情懷。課堂小結課文向我們描繪了一位山野老農(nóng),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艱138結構圖示繪景引入?yún)⑻斓臈盍G色的波浪林濤陣陣樹葉閃光美麗畫卷大環(huán)境:惡劣險峻災害頻發(fā)小環(huán)境:簡陋艱苦孤獨無依村干部補充:了不起的奇跡一起去參觀:一層層的樹梯介紹背景青山不老

感悟、總結——青山不老、精神不老巨大貢獻創(chuàng)造人生的價值拓展生命的寬度結構圖示繪景引入?yún)⑻斓臈盍G色的波浪美麗畫卷大環(huán)境:惡劣險1391.在課文《青山不老》中,那位可敬的老人面對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義無反顧地投身到_______________,用十五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跡般地_______________。當堂測試植物造林工作中生活條件的艱辛自然條件的惡劣創(chuàng)造了一片綠洲1.在課文《青山不老》中,那位可敬的老人面對________1402.思考:如果讓你寫一句贊美老人的話,你會怎樣寫?

示例:你與環(huán)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huán)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2.思考:如果讓你寫一句贊美老人的話,你會怎樣寫?1411.縮句。老人拄著拐杖,慢慢邁進他那個綠風蕩漾的小院。

老人邁進小院。2.擴句。

風吹小樹。

猛烈的狂風肆虐地吹著剛挺起腰來的小樹。課后習題1.縮句。課后習題1422.某公園張貼一則告示:除了你的腳印,什么都別留下;除了你的記憶,什么都別帶走。(1)這則告示告訴游人什么呢?

告訴游人要素質(zhì)出行,不要隨意破壞環(huán)境。(2)這則告示寫得好不好?說說理由。

寫得好。這則告示極具親和力,將保護環(huán)境的要求形象生動地傳達出來。2.某公園張貼一則告示:除了你的腳印,什么都別留下;除143謝謝觀看謝謝觀看14420、三黑和土地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0、三黑和土地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145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停頓,能順暢地朗讀課文。學習目標12把握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品味詩歌質(zhì)樸的語言特色。3體會農(nóng)民對土地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停頓,能順暢地朗讀課文。學習目標12146作者介紹蘇金傘(1906-1997),原名蘇鶴田,河南睢縣人,是中國五四以來最杰出的詩人之一,193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時人評論“他的詩諷刺深刻得體,當世無第二人”。著有詩集《地層廠》《窗外》《鵓鴣鳥》《蘇金傘詩選》《蘇金傘詩文集》等。作者介紹蘇金傘(1906-1997),原名蘇鶴田,河147

多音字

散sǎn:松散游兵散勇sàn:散場煙消云散更ɡēnɡ:更改自力更生ɡènɡ:更加更上一層樓多音字散sǎn:松散游兵散勇更ɡēn148詞語學習詞語理解多義詞:溫暖①指暖和。造句:溫暖的春風吹拂著大地。②父母無微不至的愛護,溫暖了我的歲月。造句:“溫暖”指使感到溫暖。詞語學習詞語理解多義詞:溫暖149多義詞:叫喚①指大聲叫。造句:他不小心割破手,疼得直叫喚。②指(動物)叫。造句: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叫喚。多義詞:叫喚150多義詞:打算①指考慮;計劃。造句:你打算什么時候離開?②指關于行動的方向、方法等的想法;念頭。造句:在選擇工作上,你有什么打算?多義詞:打算151

近義詞投入—(沉浸)旱—(干)溫暖—(溫和)合適—(適宜)松散—(零散)舒服—(舒適)近義詞投入—(沉浸)旱—(干)152

反義詞旱—(澇)甜—(苦)溫暖—(寒冷)合適—(失宜)松散—(聚攏)喜歡—(厭惡)反義詞旱—(澇)甜—(苦)153課文一共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分別講了什么?

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1~3):寫農(nóng)民獲得土地后不可抑制的愉快和興奮。第二部分(4~6)寫三黑獲得土地后耙地、翻地的情景。表現(xiàn)了三黑的勤勞和對土地的愛惜。

整體感知課文一共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分別講了什么?整體感知154

第三部分(7~9):寫三黑想象在自己的土地播撒麥籽兒、豐收在望,表明了三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第四部分(10~12):田地里的蟈蟈兒叫聲喚起了三黑的回憶。第五部分(13~15):展現(xiàn)了以三黑為代表的農(nóng)民們重獲土地后的喜悅心情,以及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第三部分(7~9):寫三黑想象在自己的土地播撒麥籽兒、155閱讀第一部分(1~3),思考下列問題:1.怎樣理解“把整個生命投入了土地”這句話?

在過去,農(nóng)民很難擁有自己的土地,靠給地主種地艱難地維持生活。而現(xiàn)在,農(nóng)民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辛勤耕種得到的糧食,全都是農(nóng)民自己的,他們怎么能抑制得住那種欣喜若狂的情緒呢?當然恨不得“把整個生命投入土地”。課文解讀閱讀第一部分(1~3),思考下列問題:課文解讀156

作者這樣寫,體現(xiàn)了農(nóng)民勤勞的天性和對土地由衷的熱愛。表明了農(nóng)民和土地血肉相連的密切關系。作者這樣寫,體現(xiàn)了農(nóng)民勤勞的天性和對土地由衷的1572.第2、3小節(jié)連用兩個“恨不得”,起到了怎樣的效果?

兩個“恨不得”寫出了農(nóng)民急切盼望著擁有土地,進行勞作的心情,突出表明了農(nóng)民對土豆的渴求和喜愛。2.第2、3小節(jié)連用兩個“恨不得”,起到了怎樣的效果158閱讀第二部分(4~6),思考問題。課文的前三節(jié)都在描寫一般農(nóng)民,從第4節(jié)才開始描寫三黑,作者這樣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三黑就是一般農(nóng)民中的一員,前三節(jié)寫農(nóng)民獲得土地的興奮和激動,其實正是三黑心情的真實寫照;而后面寫三黑對土地的真愛以及三黑勤勞的性格,也代表了一般農(nóng)民。作者這樣寫,既突出了重點,又豐富了詩歌的內(nèi)涵。閱讀第二部分(4~6),思考問題。159閱讀學習第三部分(7~9),請思考下列問題:1.“從來沒睡過這么好的床”一句,有怎樣的深意?

這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松軟的土地比喻為床。

閱讀學習第三部分(7~9),請思考下列問題:160

“從來沒睡過這么好的床”有三層含義:一是說明三黑以前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沒有自己的土地,衣食無安,居無定所;二是表明了三黑十分勤勞——只有精心耕作才能使土地松軟如床;三是說明土地是農(nóng)民賴以生存的基礎,只有擁有土地才能給農(nóng)民足夠的安全感,農(nóng)民才能安睡?!皬膩頉]睡過這么好的床”有三層含義:1612.第8節(jié)中,作者描寫麥籽兒的生長,蘊含著怎樣深刻的含義?

表面上是描寫麥籽兒的生長,實際是以麥籽兒的視角寫三黑的愿望——對于生產(chǎn)的渴望、對于豐收的展望。同時也暗示了三黑對于自己辛勤勞作的肯定。2.第8節(jié)中,作者描寫麥籽兒的生長,蘊含著怎樣深刻的1623.作者描寫蕎麥的生長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體現(xiàn)了蕎麥怎樣的特點?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蕎麥的花比喻為一片雪,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蕎麥的花潔白無瑕、蕎麥長勢茂盛、豐收在望的特點。同時,蕎麥花開暗含了三黑對于勞動成果的渴望。3.作者描寫蕎麥的生長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體現(xiàn)了蕎麥163閱讀學習第四部分(10~12),請思考下列問題:1.小時候逮蟈蟈兒會被罵,現(xiàn)在聽到蟈蟈兒叫卻“好喜歡”,三黑心情的轉變是為什么?

小時候沒有土地,一家人的生存系在地主的土地上,不敢得罪地主。因此逮蟈蟈兒玩耍也會被責罵——爹娘罵的是三黑不肯好好工作,地主罵的是蹚壞了他的莊稼。而現(xiàn)在,這些蟈蟈兒在自己的土地里叫喚,地里的每一樣東西都是自己的,又怎能不讓人歡喜呢?閱讀學習第四部分(10~12),請思考下列問題:1642.對于小孩子在田地里逮蟈蟈兒,三黑和地主的態(tài)度有怎樣的區(qū)別?

三黑“想招呼從地頭路過的那個孩子”,地主則罵“蹚壞了他的莊稼”。三黑的包容和地主的刻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的態(tài)度差別體現(xiàn)了農(nóng)民誠摯樸實的性格和農(nóng)村人之間親切深厚的請誼。2.對于小孩子在田地里逮蟈蟈兒,三黑和地主的態(tài)度有怎165

閱讀全文,思考問題:

想一想,三黑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具體是什么呢?三黑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面對土地的?

三黑做的是“細細打碎”每一塊土疙瘩,眼見的是自己種的蕎麥開出的“白霎霎的像一片雪”的花,耳聽的是蟈蟈兒鳴叫,想的是“打完場趕著送公糧”。這所見所聞,所想所做,無不閃動著“翻身人兒”的喜悅、對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閱讀全文,思考問題:1661.農(nóng)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個生命投入了土地?;钕窈堤斓涅Z,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鉆進水里。(比喻)2.恨不得把每一塊土,都送到舌頭上,是咸是甜,自己先來嘗一嘗。(夸張)佳句積累1.農(nóng)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個生命投入了土地?;钕窈堤?673.地翻好,又耙了幾遍,耙得又平又順溜,看起來,好像婦女們剛梳的頭。(比喻)4.這么松軟的地,簡直是一張軟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滾,想在上面躺一躺。(比喻)5.這么好的床,麥籽兒躺下去挺舒服,就想發(fā)芽,趕緊鉆出來吸些雨露。(擬人)3.地翻好,又耙了幾遍,耙得又平又順溜,看起來,好像168語言樸實自然,敘述生動具體,情感濃厚感人語言樸實自然,敘述生動具體,情感濃厚感人是本詩突出的寫作特色。本詩大量運用通俗的詞匯和日常的意象,如“旱天的鵝”“細細打碎”“打滾”“躺一躺”“歇一歇”……既貼近生活,又顯得真實可感。寫法借鑒語言樸實自然,敘述生動具體,情感濃厚感人寫法借鑒169在描寫三黑對于土地的喜愛時,詩人具體寫了三黑翻耙土地、展望蕎麥花開、耳聞蟈蟈兒交換等情節(jié),生動具體地把三黑對于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描寫三黑對于土地的喜愛時,詩人具體寫了三黑翻耙土地170要想在實際運用中做到語言樸實自然,敘述生動具體,情感濃厚感人,我們需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點:選材必須具有生動性,先把自己感動,這是基礎與前提;運用準確樸質(zhì)的語言把事情敘述清楚,注意與表現(xiàn)主題有關的細節(jié)的描寫,這樣可以避免空洞無物。要想在實際運用中做到語言樸實自然,敘述生動具體,情感171運用示例:《搭石》一文中,就用了樸實自然的語言描寫了一段具體的情景,展現(xiàn)了家鄉(xiāng)人互相謙讓的美好品質(zhì):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兩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運用示例:1721.描寫人民生活富足的成語。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歲豐年稔五谷豐登家給人足人壽年豐拓展延伸1.描寫人民生活富足的成語。拓展延伸1732.描寫熱愛土地的名句。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唷段覑圻@土地》土地是我的母親,我的每一寸皮膚,都有著土粒?!四巨肌锻恋氐氖难浴?.描寫熱愛土地的名句。174詩歌描寫了以三黑為代表的農(nóng)民們對土地失而復得的喜悅心情,抒發(fā)了農(nóng)民對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課堂小結詩歌描寫了以三黑為代表的農(nóng)民們對土地失而復得的喜悅心175結構圖示農(nóng)民——土地:血肉相連所做:翻耙土地所見:蕎麥花開所聞:蟈蟈叫喚所想:豐收在望、生活美好對土地的熱愛對生活的憧憬三黑和土地三黑結構圖示農(nóng)民——土地:血肉相連所做:翻耙土地對土地的熱愛三黑176謝謝觀看謝謝觀看177口語交際

意見不同怎么辦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口語交際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178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意見不同怎么辦。目的是意見不同的時候,協(xié)商解決問題,多聽不同意見,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積極溝通,培養(yǎng)的良好的人際關系。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大家協(xié)商才能解決,有時候意見會有分歧,應該怎么辦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交流交流吧。

交際指導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意見不同怎么辦。目的是意見不同的179

交流之前,我們先想想:你曾經(jīng)有和同伴意見不統(tǒng)一的經(jīng)歷嗎?看到身邊的人遇到意見不統(tǒng)一的時候,他們是怎么解決的呢?交流之前,我們先想想:你曾經(jīng)有和同伴意見不統(tǒng)一的經(jīng)歷1801.選角色,闡述觀點。每人分別選擇一個角色,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闡述對問題的看法。2.分小組,選擇一則材料進行討論,每個人輪流敘說,講自己的觀點?;ハ鄦l(fā)感染,聽的同學可以補充或提出問題。1.選角色,闡述觀點。每人分別選擇一個角色,從這個角1813.小組評議,互相評價。評價要點有三:準確把握別人的觀點,不歪曲,不斷章取義;尊重不同意見,討論問題時,態(tài)度要平和,以理服人;表達觀點時,要簡潔明了,要有根據(jù)。評出大家認為講得最好的推薦到全班發(fā)言。4.全班交流、傾聽、評議。評出進步大的同學。3.小組評議,互相評價。評價要點有三:準確把握別人182交際示例

示例一:假如我是司機,我十分贊成砍樹,因為道路寬闊了,視野就更加廣闊,保證了道路的暢通,提高了車速,節(jié)省了時間,乘客滿意度大大增加。示例二:如果我是行人的話,我是不贊成為了拓寬道路,而毀壞生長了幾十年的大樹的,一棵大樹要經(jīng)過多少人的細心照料,才能成才啊,而且樹木還可以美化環(huán)境、遮擋陽光,天氣炎熱的時候,還可以乘涼。交際示例示例一:假如我是司機,我十分贊成砍樹,因183

示例三:如果我是道路附近的居民,我也不同意砍樹,因為有大樹的遮擋,就可以阻擋灰塵,降低噪音,有利于日常休息。示例四:如果我是環(huán)保局局長的話,我也不贊成砍樹,畢竟生活的環(huán)境才是至關重要的,樹木不僅是自動的調(diào)溫器,天然除塵器,還能制造人體所需的氧氣,最重要的是凈化空氣,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降溫增濕,可以說,百利而無一害。示例三:如果我是道路附近的居民,我也不同意砍樹,因為184

示例五:如果我是交通局局長的話,我倒是覺得此時砍掉道路兩旁的樹木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好事,因為交通便利了,人們的出行就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價值,至于樹木嘛,可以栽到附近的公園里,或者小區(qū)里,不是一樣的嘛!示例五:如果我是交通局局長的話,我倒是覺得此時砍掉道路185謝謝觀看謝謝觀看186習作學寫倡議書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習作統(tǒng)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187作文要求1.仿照教材P94頁所示的例子,就你關心的問題寫一份倡議書。2.根據(jù)倡議的對象,將倡議書發(fā)布在合適的地方,如校園的公告欄、小區(qū)的布告欄、網(wǎng)絡論壇。作文要求1.仿照教材P94頁所示的例子,就你關心的問1881.內(nèi)容指導。倡議書指的是由某一組織或社團擬定、就某事向社會提出建議或提議社會成員共同去做某事的書面文章。它作為日常應用寫作中的一種常用文體,在現(xiàn)實社會中有著較廣泛的使用。寫作指導1.內(nèi)容指導。寫作指導1892.格式指導。倡議書一般由標題、稱呼、正文、結尾、落款五部分組成。①倡議書標題一般由文種名單獨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較大的字體寫“倡議書”三個字。另外,標題還可以由倡議內(nèi)容和文種名共同組成。如“節(jié)約用水‘倡議書’”。②稱呼一般頂格寫在第二行開頭。2.格式指導。190③正文一般在第三行空兩格開始寫。內(nèi)容主要包括:寫明倡議書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寫明倡議的具體內(nèi)容和要求。④結尾要表示倡議者的決心和希望或者寫出某種建議。倡議書一般不在結尾寫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話。⑤落款即在右下方寫明倡議者單位、集體或個人的名稱或姓名,署上發(fā)倡議的日期。③正文一般在第三行空兩格開始寫。內(nèi)容主要包括:寫明倡議書191“垃圾分類”倡議書市民朋友們:①節(jié)能減排,低碳生活,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是我國的基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