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探析課件_第1頁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析課件_第2頁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析課件_第3頁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析課件_第4頁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析課件陶行知教育思想探微陶行知教育思想探微陶行知(1891-1946)

起初崇信王陽明的“知行說”,于是把自己的名字由文浚改為“知行”。后來他認識到行動即實踐在認識中的本源作用,便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新觀點,并把自己的名字改為“行知”。

一、陶行知的生平及教育活動簡介他是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畢生倡導和推行生活教育。

陶行知(1891-1946)一、陶行知的生平及教育1906年,進入本縣的教會學校崇一學堂免費讀書,學習英文、數(shù)學、理化等課程,開始接受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新教育。座右銘:“我是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作出一些貢獻來?!?/p>

1914年,遠渡重洋赴美國留學。先學市政,后主攻教育,師從于杜威。1917年,學成歸國,投身于平民教育,受挫后開展鄉(xiāng)村教育。1906年,進入本縣的教會學校崇一學堂免費讀書,學習英文、數(shù)1926年與東南大學教授趙叔愚等人一起籌建鄉(xiāng)村師范學校,并于1927年3月正式成立曉莊師范。此期間形成并實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論。1926年與東南大學教授趙叔愚等人一起籌建鄉(xiāng)村師范學校,并于193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山海工學團,首創(chuàng)“小先生”制。1936年7月,他受救國會的委任,擔任“國民外交使節(jié)”,出訪歐亞非二十六國,爭取各地華僑和國際友人支持中國的抗日救國斗爭,并與沈鈞儒、章乃器等聯(lián)合發(fā)表《團結御侮宣言》。1939年7月創(chuàng)辦育才學校,成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株奇葩。1946年1月,在重慶創(chuàng)辦社會大學,成為一座民主革命的堡壘,并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針,這就是民主的、科學的、大眾的、創(chuàng)造的教育。193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山海工學團,首創(chuàng)“小先生”制。1946年4月到上海,繼續(xù)奮不顧身地進行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1946年7月25日,因為勞累過度和受刺激過深,突發(fā)腦溢血不幸逝世。

8月11日,延安各界2000余人隆重舉行了追悼大會。

毛澤東親筆題詞:“痛悼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1946年4月到上海,繼續(xù)奮不顧身地進行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周恩來高度評價他“是一個毫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彼螒c齡稱他是“萬世師表”。郭沫若盛贊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周恩來高度評價他“是一個毫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倍?、陶行知眼中的好教師1.教師應有良好的師德;第一,獻身教育,熱愛學生。第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第三,友愛同事,團結協(xié)作。2.教師應勤奮好學,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陶行知要求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常教常新,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他認為“惟其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如果天天賣舊貨,索然無味,要想教師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難的”。他認為,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先學好。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陶行知認為,一個好教師不僅應該有廣博的知識,不斷地追求新知,而且應該不拘泥于傳統(tǒng),勇于創(chuàng)造革新。

二、陶行知眼中的好教師身正為范陶行知教育思想探析課件

每天四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得專,也要學得博。每天四問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學高為師陶行知教育思想探析課件三、生活教育理論1.教育即生活。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2.“教學做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3.“教學做合一”不要束縛孩子,使他們回復行動的本能。三、生活教育理論1.教育即生活。“六大解放”:一要解放小孩子的頭腦。大膽地想象,大膽地思考,大膽地創(chuàng)造;二要解放小孩子的雙手。教師和家長,不要束縛兒童的雙手,讓兒童的雙手在大腦的指揮下大膽地去干,大膽地動手,大膽地創(chuàng)造。三要解放小孩子的嘴。讓兒童大膽地講,大膽地提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探析課件四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間,讓小孩從教室中、從校園中解放出來,在大社會、大自然、大森林中,擴大認識的眼界,以發(fā)揮內在之創(chuàng)造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