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學設計-1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學設計-1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學設計-1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學設計-1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準確、流暢地朗讀這首詞,并達到背誦默寫。2、理解詩詞意境,體會作者情感。教學重點:朗讀、理解、體會。教學難點:理解詩詞意境,體會作者情感。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二、導語設計:同學們,一篇《記承天寺夜游》真實地記錄了蘇軾當時貶居生活的一個片段,“月夜漫步、情趣雅致”,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蘇軾,走進他的詩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去感受他那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曠世情懷。(板書《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三、詩文欣賞鏈接微課《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春天萬物復蘇,花草樹木經過一個冬天都睡醒了,正是植樹造林的好時節(jié)。小伙伴們,你們知道嗎?在宋詞里,不同的樹木都有不同的含義呢!梧桐樹在宋詞中大多象征凄涼悲苦的情緒,讓我們來學習蘇軾的一首宋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大文學家蘇軾能夠稱得上是北宋時期的風云人物。他生在名門,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就受到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但是,因為反對新任宰相王安石的變法遭到打壓。蘇軾仕途坎坷,因為“烏臺詩案”攤上大事,好幾次都差點人頭落地。出獄后,他被調到黃州當了一個職位很低的小官。剛到黃州時,蘇軾住在定慧院,于是他寫了一首詞,來表達當時的心境。缺了一個口的月亮掛在稀疏的梧桐樹枝頭,漏壺的水滴盡了。原來已經到了半夜,難怪四周這么安靜。沒有人和我一樣獨自在月光里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單的鴻雁飛過天空。突然心中一驚,回頭張望沒有一個人,我心里的幽怨憤恨有誰能知道呢?孤獨的鴻雁在寒冷的梧桐枝上飛來飛去,始終不肯選擇一根枝椏停下來休息,它只好停落在凄涼寂靜的沙洲上度過這個寒冷的夜晚。蘇軾將自己比喻成那只高傲的鴻雁,不愿隨波逐流。雖然他此時處境寂寞凄涼,但是他仍然保持著高潔不屈的品格。就像梧桐樹一樣,夜晚雖然寒冷,它仍直立著身體,等待太陽升起的那一刻。學生通過欣賞生動的畫面,聆聽舒緩的朗讀對本課內容已有了一個初步的理解。四、走進作者,了解作品時代背景。蘇軾: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謚號文忠,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作背景:烏臺詩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獄。烏臺指的是御史臺,漢代時御史臺外柏樹上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臺為烏臺。蘇軾因與時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見不合,出補外官。他看到當時地方官吏執(zhí)行新法擾民,心中不滿,任杭州通判后寫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諷的詩,因而激怒新黨。又因為他當時是文壇的領袖,任由蘇軾的詩詞在社會上傳播對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許下,蘇軾被抓進烏臺,一關就是個月。李定等人曲解了蘇軾以前寫的詩詞,并對蘇軾嚴刑拷打,“詬辱通宵不忍聞”。烏臺詩案因為王安石的求情,蘇軾雖免于一死,但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于“烏臺詩案”后謫居黃州,初寓定慧院,后遷臨皋亭。到黃州之初,亦因罪廢之余,灰心杜口,謝絕交往。因為牽連甚廣,這時,“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彼此音問,一時盡絕,蘇軾不能不深懷幽居離索的內心隱衷。本詞正是作于此時。五、深情朗讀:詩詞教學重在朗讀也貴在朗讀。所以教學本詞要讓學生多多朗讀,并要對學生實行朗讀指導。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朗讀要求:(1)、讀出重音、次重音。紅色字體:重音。傾斜字體:次重音。(2)、讀出情感。朗讀形式:自由讀、齊讀、指名讀、賽讀等。六、結合注釋,體會詞的意境。殘月高掛在稀疏的梧桐,滴漏聲斷了,人群開始安靜。時常能見幽居人獨自往來徘徊,還有有那縹緲高飛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驚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卻無人能懂。它揀遍了寒冷的樹枝不肯棲息,卻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重點詞語:漏斷:指深夜。幽人:幽居之人。省:知曉。七、品析詩文:默讀詩文,思考下面的問題。1、上闕首句寫了哪些景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氛圍?有什么作用?明確:上闕首句寫了“缺月、疏桐、漏斷”三種景物。營造了一種蕭疏、寂寞、清冷的氛圍。為下文幽人、孤鴻和出現(xiàn)做鋪墊。2、上闕末句寫了哪些物?各有什么特點?有什么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一種怎樣的情境?明確:上闕末句寫了幽人、孤鴻兩種物,幽人的特點是獨往來,孤鴻的特點是縹緲。它們之間是相似的,體現(xiàn)了一種孤獨、寂寞的情境。3、下闕從哪些方面寫孤鴻?有什么作用?明確:下闕寫了孤鴻的驚起回頭,懷抱幽恨,選求宿處,在這里,作者選擇孤鴻是托物寫懷,是作者對人生的反省,寫出了作者的寂寞處境,以及自己孤高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高潔堅守。這是一種象征的表現(xiàn)手法。八、文章主旨:此詞上闕寫鴻見人,下闕寫人見鴻,借月夜孤鴻這個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詞人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九、寫作特色:這首詞使用了象征(比興)的手法,抓住“孤鴻”這個特定的審美意象來狀物抒情,巧妙地表達了作者“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這正是蘇軾貶官黃州時的心情與處境的真實寫照。十、句子釋疑:1、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詞人剛剛經歷過生死、貶謫和離散?!盀跖_詩案”使他幾乎喪命,在獄中他甚至都想到了后事,卻又獲釋了,被貶在黃州,在城南臨時寓所的生活總算剛剛穩(wěn)定下來,不過詞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眼中的世界此刻是多么不圓滿??!月是殘破的,梧桐是稀疏的、銅漏是水罄盡的,夜晚是寂靜可怕的……但是,就在這個清冷空闊的世界里,即使寂寞,詞人卻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有2、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如果說上文的缺月與疏桐象征著一個殘缺有憾的世界,那么這里則寫出一位幽人,似真似幻,他仿佛一只縹緲的孤鴻,獨自來去于這個片幽寂世界之中。我們仿佛看見詞人的魂靈在黑夜里無聲的嘆息。這個世界本應是豐腴完美的,這也是“幽人”的心志,但是世人皆昏昏在睡夢之中,既不知其殘缺,更不知幽人所苦,所以詞人只能在清冷的世界里孤獨徘徊,不求人知、人亦不知。這種處境與傲岸不羈、又孤寂無助的雁何其近似!“孤鴻”便成了此刻心事浩茫的“幽人”的一個幻象。這兩個意象如此緊密地契合在一起,使詞人有些悲哀又有些狂亂地沉浸到他的想象世界中去了。3、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黑夜中的這只孤雁,不知受了什么驚嚇驟然飛起,它“嘎嘎”地驚叫著,又懷著無限幽恨似的回顧,不過沒有人去撫慰它凌亂的毛羽,也沒有人分擔它對死亡的恐懼。這個切一切,只有詞人感同身受。難怪詞人在這個夜晚失眠。4、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孤鴻在寒冷的樹枝之間逡巡,不肯棲息于任何一棵樹,而是寂寥地降落在了冰冷的沙洲上。在鴻雁眼中,整個世界是荒蒼、清泠的,眼中處處皆是寒枝。世界無情地拋棄了它,它似乎也厭倦了這個殘酷的、勾心斗角的世界。既然進不茍合、退不甘心,那么就找一個療傷的空間吧,詞人選擇了沙洲。5、前人認為“恨”字是全詞關鍵。詞中“恨”的內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恨的內容:封建社會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