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知識點清單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蘭亭集序》知識點清單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蘭亭集序》知識點清單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蘭亭集序》知識點清單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蘭亭集序》知識點清單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新教材)《蘭亭集序》知識點清單?10蘭亭集序蘭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①,暮春之初,會于永和九年,這一年是癸丑年,農(nóng)歷三月初,(我們)在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②事也。群賢畢③至,會稽山陰的蘭亭集會,(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聚集在這里,少長咸④集。此地有崇山峻嶺,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一起。這里有高聳的山、陡峻的嶺、茂林修竹⑤,又有清流激湍,映帶⑥左右,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還有清澈、湍急的水流,四周景物互相襯托,引以為流觴⑦曲水,列坐其次⑧。(我們)引(清流激湍)來作為流觴的曲水,在曲水旁邊排列坐。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亦足以暢敘幽情⑨。也足以盡情表達深遠高雅的情思。{①癸(ɡuǐ)丑:指永和九年。②修禊(xì):古代民俗,于農(nóng)歷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國魏以后始固定為三月初三)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稱為“修禊”。③畢:全,都。④咸:全,都。⑤修竹:高高的竹子。⑥映帶:景物互相襯托。⑦觴(shāng):酒杯。⑧次:旁邊。⑨幽情:深遠高雅的情思。}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①和暢。仰觀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fēng)溫暖舒爽。抬頭觀望宇宙之大,俯察品類②之盛,所以游目遼闊的宇宙,低頭品察繁多的自然界的萬物,借以縱目觀賞,騁③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④可樂也。開暢胸懷,足夠用來極盡視聽的樂趣,確實是值得快樂啊。{①惠風(fēng):和風(fēng)。②品類:自然界的萬物。③騁:開暢、舒展。④信:的確,確實。}層解

(第1—2段)記敘蘭亭集會的盛況,并寫出與會者的深切感受。夫人之相與①,俯仰②一世?;蛉≈T③懷抱④,人與人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在室中晤談,悟言⑤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互相傾吐心里話;(有的人)把情懷寄托在所愛好的事物上,放浪形?、拗狻km趣⑦舍萬殊,言行不受拘束,狂放不羈。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取舍各不相同,靜躁⑧不同,當其欣于所遇,靜與動的性情有別,但當他們對所接觸的感到欣喜時,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就會一時感到自得,(感到)高興和滿足,不知道老年將要到來;及其所之⑨既倦,情隨等到他們(對于)所喜愛或得到的已經(jīng)厭倦,感情隨著事遷,感慨系⑩之矣。向之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著這種變化而有所不同。先前感到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高興的事物,轉(zhuǎn)眼之間,已經(jīng)成為舊跡,尚且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不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觸,何況人的壽命長短,聽憑造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終究歸結(jié)于消滅!古人說:“死生是一件大事。”這怎么能不叫人悲痛呢!{①相與:互相交往。②俯仰:一俯一仰之間,比喻時間短暫。③諸:相當于“之于”。④懷抱:心懷。⑤悟言:晤談、對談。悟,同“晤”,面對。⑥形?。喝说能|體。⑦趣:同“取”。⑧靜躁:靜與動。躁,動。⑨之:求得。⑩系:連接。?猶:尚且。?以:因。?興:發(fā)生、引起。?化:指自然。}層解

(第3段)因為“情隨事遷”“修短隨化”,所以作者面對死生之事,產(chǎn)生興盡悲來之感。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①,每當看到古人(對死生)發(fā)生感慨的原因,像符契那樣相合,未嘗不臨文嗟悼②,不能喻③之于懷。沒有一次不對著這些文章嘆息哀傷,不能明白于心。固知一④死生為虛誕⑤,齊⑥彭⑦殤⑧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為妄作⑨。后之視今,等同起來的說法是虛妄之談。后代的人看今天的人,亦猶今之視昔,悲夫!也如今天的人看過去的人一樣,這是多么可悲啊!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所以(我)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抄錄下他們所作的詩文,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⑩一也。即使時代變了,世事不同了,觸發(fā)人們情趣的原因大概是一樣的。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后世的讀者,也將會對這次集會的詩文生發(fā)感慨吧。{①契:符契,古代符信的一種,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兩半,合在一起可為憑驗。②嗟悼:嘆息哀傷。悼,悲傷。③喻:明白。一說是消解、釋懷的意思。④一:把……看作一樣。⑤虛誕:虛妄荒誕。⑥齊:把……看作相等。⑦彭:彭祖,傳說他曾活到八百歲。⑧殤(shāng):未成年而死去的人。⑨妄作:虛妄之談。⑩致:意態(tài),情趣。}層解

(第4段)批判“一死生”“齊彭殤”的生死觀,交代作序的目的。評點賞析文章從蘭亭集會起筆。首先用簡潔的文字交代了集會的時間、地點、緣由和與會者;然后用抒情的筆調(diào)描繪了清雅優(yōu)美的山、林、竹、水等自然景物,淡雅之景,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觀反映,正是這些自然風(fēng)光引起了與會者飲酒取樂、臨流賦詩的雅興;最后轉(zhuǎn)入敘寫雅事,即與會者“一觴一詠”“暢敘幽情”等。這次美好的集會自此成為千古美談。直到今天,每年的農(nóng)歷三月初三,仍有許多文人、書畫家相聚于蘭亭,流觴曲水,借古人之地,抒今人之情。一個“樂”字,寫出了與會者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中,心情愉悅,暫時忘卻煩惱的情形。本段緊承上文“仰”“俯”二字和“信可樂也”一語,轉(zhuǎn)寫人世變幻、“情隨事遷”的情況。不管是“悟言一室之內(nèi)”的靜者,還是“放浪形骸之外”的躁者,雖然他們都在“欣于所遇”時“快然自足”,但是眼前的美景和人世的歡樂“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樂極而生悲,他們不得不面對嚴酷的現(xiàn)實:“老之將至”

“終期于盡”。至此,作者自然地提出“死生亦大矣”這一主旨。一個“痛”字,不僅呼應(yīng)了上段的“樂”字,也引起了讀者對“死生”這一人生重大問題的深思。作者抓住“死生”這一問題,進一步表明自己的生死觀。首先借古立論,說明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重視“死生”問題,自己也不能例外;然后痛斥“一死生”“齊彭殤”的生死觀,表現(xiàn)了作者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而這正是作者作序的目的;最后,末句的“感”字,表明作者堅信后世的讀者會從“斯文”中產(chǎn)生同感——認識到“死生”問題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生死觀。1.第2段最后一句寫到蘭亭集會“信可樂也”,文中都寫了哪些“樂”?答案:①名士相聚之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②環(huán)境優(yōu)美之樂: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③天氣宜人之樂: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④相聚狂歡之樂: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2.從“臨文嗟悼”到“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答案:作者認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可等量齊觀,暗含有生之年應(yīng)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的意味。作者在對莊子哲學(xué)虛無主義生死觀的批判中,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眷戀和對生命的熱愛。3.如何理解這篇序行文的巧妙?答案:作者要寫供后人閱讀的《蘭亭集序》,卻先寫看到“昔人興感之由”,由“今之視昔”想到“后之視今”亦是如此,為使后人也對今人的所為所思“興懷”,所以“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以便“后之覽者”也會“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聯(lián)起來,巧妙地交代了詩集的由來,說明了編集的目的。1.駢散結(jié)合,富有意蘊本文在語言形式上或駢或散,駢則整齊和諧、鮮明精致,散則參差錯落、變化別致,駢散各得其宜;而且語言質(zhì)樸,不尚華麗,也不重典故堆砌,文筆洗練清雅,自然有致。例如,“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用了寥寥16個字,就將蘭亭周遭環(huán)境描繪出來,清幽之氣頓生。后人評價此文“高爽有風(fēng)氣,不類常流”。2.多種表達,有機融合本文融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為一體,使整篇文章的藝術(shù)性提升了一個層次。敘事簡練明晰,寫景生動形象,抒情由敘事、寫景引發(fā),敘事、寫景與抒情緊密結(jié)合。抒情以具體的事、景為基礎(chǔ)和依據(jù),這樣的抒情顯得自然順暢。而且作者的抒情并沒有停留在一般的對生命短暫、人生無常的慨嘆與傷感上,而是由此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死,面對世事無常和自然規(guī)律,提出了深刻、積極的生死觀。3.聯(lián)想想象,連接古今本文獨辟蹊徑,不落俗套,以敘事、寫景為基礎(chǔ),生發(fā)出對樂與悲、生與死的感嘆和思考,并通過眼前之事、眼前之景,即事即景之感,引出更深層次的思考。借助聯(lián)想、想象,進而將歷史、現(xiàn)在與未來連接起來,在極廣極深的層次上抒發(fā)了對生命、人生的哲學(xué)思辨,從而使整篇文章的內(nèi)蘊變得格外豐厚有力。4.脈絡(luò)清晰,感情深沉《蘭亭集序》之所以流傳千古,不僅因為其立意深遠,文筆清新流暢、樸素自然;而且因為其情感發(fā)展脈絡(luò)十分清晰,情感流露倍顯深沉。全文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敘蘭亭宴集情景,乃是實寫。這一部分以“樂”字為基調(diào),寫了五樂:名士濟濟,聚首蘭亭,一樂也;山環(huán)水繞,境界清幽,二樂也;飲酒賦詩,暢敘幽情,三樂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四樂也;仰觀俯察,游目騁懷,五樂也。最后以“信可樂也”作結(jié)。情感發(fā)展脈絡(luò)十分清晰。后半部分抒發(fā)宴集之后的感慨,是虛寫。這一部分則以一個“悲”字為基調(diào)。作者面對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沒有沉浸其中,而是從中引出了對生死的聯(lián)想。人生在世,不管是“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還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都會為一時的順達而滿足,甚至忘記了死亡。等到對所追求的事物產(chǎn)生厭倦之后,自己的感情也就隨著事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又想到了死亡,感慨也就隨之而來了。于是作者從現(xiàn)實的角度抒發(fā)人生短暫、不能自馭之嘆,突出了一個“悲”字,情感流露倍顯深沉。有人認為王羲之的這篇序是為了批評魏晉名士的虛無思想而作,你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請?zhí)骄孔鞔?。觀點東漢末年,社會陷入戰(zhàn)亂之中,生靈涂炭,老莊強調(diào)人生無常、企求解脫的學(xué)說走進人們的心靈之中。感嘆人生無常是漢魏以來文學(xué)的主旋律,這種時代情緒又因魏晉文化的主體——士族的崛起形成特定的思想體系。當時,對人生苦難的解脫,對逍遙境界的尋求,成了魏晉以來人生哲學(xué)的重大課題。因而大部分文人雅士崇尚佛老,大興談玄之風(fēng),務(wù)虛不務(wù)實,主張消極無為。有的人逃離社會,寄情山水,呼嘯山野;有的人執(zhí)著生死,沉迷于煉丹服藥,希求虛幻的長生;有的人悲觀絕望,終日飲酒仙游,醉生夢死。更為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