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經(jīng)濟波動。內(nèi)在穩(wěn)定經(jīng)濟的功能主要通過三項制度得以發(fā)揮一是政府稅收的自動變化衰退時,產(chǎn)出下降,個人收入下降稅率不變,稅收會自動減少,可支配收入會自動少減少一些,使得消費和需求下降的少些.累進所得稅,衰退使得收入自動進入較低稅檔次,稅收下降幅度超過收入下降幅度。反之,如此。二是政府支出的自動變化:主要指政府轉移支付經(jīng)濟衰退時,失業(yè)增加,符合救濟條件的人數(shù)增多,社會轉移支付增加,抑制可支配收入下降,抑制需求下降。經(jīng)濟繁榮時,失業(yè)人數(shù)減少,失業(yè)救濟等福利開支減少,從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費的增長。三是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維持制度經(jīng)濟蕭條時,國民收入下降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下降,政府要維持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就必須按支持價收購農(nóng)產(chǎn)品,使農(nóng)民收入和消費維持在一定水平上。經(jīng)濟繁榮時,國民收入上升,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上升政府要抑制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上升幅度,減少對農(nóng)產(chǎn)品的收購并拋售農(nóng)產(chǎn)品,抑制農(nóng)民收入的增長,減少總需求量的增加。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由于政府支出中轉移支付和稅收乘數(shù)的效果比政府購買和投資支出所產(chǎn)生的效果要小,即自動穩(wěn)定器的作用畢竟有限。因此,西方學者認為:為確保經(jīng)濟穩(wěn)定,政府要審時度勢,主動采取一些財政措施,變動支出水平或稅收以穩(wěn)定總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價穩(wěn)定的充分就業(yè)水平.這就是斟酌使用的或權衡性的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當總需求水平過低,產(chǎn)生衰退和失業(yè)時,政府應通過削減稅收、降低稅率、增加支出等多手段刺激需求。緊縮性財政政策:當總需求水平過高,產(chǎn)生通貨膨脹時,政府應增加稅收、提高稅率、減少開支等手段抑制總需求。這種交替使用的擴張性和緊縮性財政政策,被稱為補償性財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具體應用:逆經(jīng)濟風向而行擴張性財政政策:蕭條時,總需求〈總供給,存在失業(yè)。政府采取增加支出、減稅、降低稅率等措施,來刺激需求的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繁榮時,總需求〉總供給,存在通貨膨脹。政府采取減少開支、增稅等措施以刺激供給、抑制需求的政策。八貨幣政策存款創(chuàng)造和貨幣供給活期存款,是指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隨時提取的銀行存款。存款準備金,是經(jīng)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資金。存款準備金率:準備金在存款中占的比率。法定準備金:由政府(中央銀行)規(guī)定按法定準備率提留的準備金是法定準備金.一部分是銀行庫存現(xiàn)金另一部分存放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帳戶上。貨造乘數(shù):公式;M/H=rc+l/rc+rd+re二(Cu/D+1)/Cu/D+Rd/d+Re/D其中:re代表超額準備金率,rc代表現(xiàn)金在存款中的比率,rd代表法定準備金率。。Cu表示非銀行部門持有的通貨,Rd表示法定準備金,Re表示超額準備金,H表示基礎貨幣。十。貨幣政策三大基本工具再貼現(xiàn)率政策:再貼現(xiàn)率是中央銀行對商業(yè)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利率.再貼現(xiàn)率政策是中央銀行通過變動給商業(yè)銀行及其他存款機構的貸款利率來調(diào)整貨幣的供應量。往往做為補充手段和公開市場業(yè)務政策結合運用。缺點:一、滿足商業(yè)銀行臨時準備金不足,是一種緊急求援手段平時少利用;二、是一個被動政策中央銀行只能等待商業(yè)銀行向其借款,而不能主動要求。公開市場業(yè)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以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優(yōu)點:一、操作靈活:便于為中央銀行及時用來改變貨幣供給的變動方向和時間和規(guī)模;二、政策反應快速,沒有政策時滯且能迅速糾正某些錯誤決策;三、政策溫和,沒有法定準備率政策那么兇猛。法定準備率:降低法定準備率實際上等于增加了銀行準備金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就等于減少了銀行準備金.變動法定準備率是中央銀行調(diào)整貨幣供給最簡單的辦法。但不輕易使用。缺點:一存在政策時滯;二、政策作用十分猛烈,會導致所有銀行的信用擴張和收縮。上述三大貨幣政策工具需要配合使用。此外還有其他如道義勸告:是指中央銀行運用自己在金融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過對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勸告,影響其貸款和投資方向,以達到控制信用的目的。第十七章AD—AS模型重點看第一節(jié)第七節(jié)一.實際貨幣余額效應:價格水平上升使得人們所持有的貨幣及其他以固定貨幣價值衡量的資產(chǎn)的實際價值降低,人們會變的相對貧窮,消費水平相應減少的現(xiàn)象。大第十八章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簡答)重點第四五六七節(jié)通貨膨脹的描述A。通貨膨脹的定義: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shù)量,超過經(jīng)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xù)的上漲。指一般價格水平持續(xù)的普遍的上漲?當一個經(jīng)濟中的大多數(shù)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xù)在一段時間內(nèi)普遍上漲時,稱該經(jīng)濟經(jīng)歷著通貨膨脹。B。通貨膨脹率: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價格水平變動的百分比。不是指一種或幾種商品的物價上升;不是指物價水平一時的上升。指全面、持續(xù)的上漲。通貨膨脹的分類按價格上升的速度分:溫和通貨膨脹,年物價上升水平10%以內(nèi)。嚴重通貨膨脹,10%-100%:奔騰式的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100%以上,超級通貨膨脹。2。按人們的預期成度分: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價格上升速度超乎意料.預期到的通貨膨脹:物價有規(guī)律的變動.3。按對價格影響的差別分:平衡型通貨膨脹:每種商品的價格都同比例上升B。非平衡型通貨膨脹:各種商品價格上升比例不完全相同己通貨膨脹的原因P512一.貨幣供給的過度二?需求拉動通貨膨脹作為貨幣現(xiàn)象的通脹需求拉動通貨膨脹:超額需求、即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xù)顯著上漲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又稱成本通貨膨脹或供給通貨膨脹,是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于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xù)和顯著的上漲.結構性通貨膨脹:指經(jīng)濟結構不平衡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上漲.通貨膨脹的持續(xù)通貨膨脹螺旋:大多數(shù)人預期到通貨膨脹,這種預期會變成現(xiàn)實,使通貨膨脹產(chǎn)生一種慣性,具有不斷持續(xù)下去的趨勢?這種情況被稱為通貨膨脹螺旋。如通貨膨脹時期個人要求工資提高,以保證實際工資不降低;銀行貸款要求提高名義利率,以獲得一定的實際收益率。只要通貨膨脹一發(fā)生,成本推動和需求拉動就同時發(fā)揮作用。六.通貨膨脹的經(jīng)濟效應一。通貨膨脹的再分配效應不利于依靠固定貨幣收入維持生活的人。如領取救濟金、退休金、依靠轉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顯著依靠工資生活的長期被雇傭者,工資變化緩慢。犧牲債權人的利益,債務人獲利發(fā)行公債的國家,獲利豐厚。對于儲蓄者不利。各種形式的儲蓄、存款的實際價值下降有閑置現(xiàn)金的人損失最大.依靠變動收入的人受益,如企業(yè)主。其貨幣收入與通貨膨脹同步增長,甚至要早于通貨膨脹。產(chǎn)出效應有3種情況有利論:溫和的通貨膨脹,有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不可缺少。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使產(chǎn)出增加。存在閑置資源、通貨膨脹未被預期且較溫和的情況下:促進了產(chǎn)出增加。物價上漲擴大了廠商的利潤空間,促進投資擴大再生產(chǎn),減少失業(yè)。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引起失業(yè),產(chǎn)出下降。不存在閑置資源。超級通貨膨脹,產(chǎn)出減少,經(jīng)濟趨于崩潰。當人們對于信用貨幣失去信心時,貨幣的交易和儲藏等作用喪失,等價交換難以實行,投機盛行。B。有害論:通貨膨脹政策是飲鴆止渴.七?菲利普斯曲線A。定義:失業(yè)率與通貨膨脹率(工資上漲率)成反向關系的曲線。工資上漲意味著物價水平上漲:通貨膨脹總是可以通過忍受較高的失業(yè)率加以解決?失業(yè)率可通過承受較高通貨膨脹率得到降低。B。菲利普斯曲線方程n=—&(u—u*)n=通貨膨脹率,&=價格對于失業(yè)率的反應程度;口=失業(yè)率;U*=自然失業(yè)率C。經(jīng)濟意義:失業(yè)率〉自然失業(yè)率,價格水平下降。失業(yè)率〈自然失業(yè)率,價格水平上升。升降幅度,取決于£oD?菲利普斯曲線的政策含義失業(yè)與通貨膨脹存在著此消彼長的替代關系。即:通貨膨脹率的增加可以換取一定的失業(yè)率的減少;反之亦然.計算題例題1?假設某經(jīng)濟的消費函數(shù)為C=100+0.8yd,投資i=50,政府購買性支出g=200,政府轉移支付tr=62.5,稅收t=250(單位均為10億美元)。(1)求均衡收入.(2)試求投資乘數(shù)、政府支出乘數(shù)、稅收乘數(shù)、轉移支付乘數(shù)、平衡預算乘數(shù)。(3)假定該社會達到充分就業(yè)所需要的國民收入為1200,試問:1)增加政府購買;2)減少稅收;3)以同一數(shù)額增加政府購買和稅收(以便預算平衡)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各需多少數(shù)額?解:(1)方程組:c=100+0.8ydyd=y-t+try=c+i+g可解得y=100+0.8(y—t+tr)+i+g=100+0。8(y-250+62。5)+50+200=1000則均衡收入水平為1000億美元。我們可直接根據(jù)三部門經(jīng)濟中有關乘法的公式,得到:投資乘數(shù)Ki=1/(1—B)=1/(1-0。8)=5;政府購買乘數(shù)Kg=5;稅收乘數(shù)Kt=—B/(1—B)=—0.8/(1-0。8)=—4;轉移支付乘數(shù)Ktr=B/(1—B)=0o8/(1-0.8)=4平衡預算乘數(shù)Kb=1(3)由題意知,△y=200增加政府購買△g=Ay/Kg=200/5=40減少稅收厶t=^y/Kt=200/4=50增加政府購買和稅收數(shù)額△g=^t=^y/Kb=200/1=200即同時增加政府購買200和稅收200就能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2.假定貨幣需求為L=0o2y-5ro(1)畫出利率為10%、8%、6%而收入為800億美元、900億美元和1000億美元時的貨幣需求曲線;(2)若名義貨幣供給量為150億美元,價格水平P=1,找出貨幣需求與供給相均衡的收入與利率;畫出LM曲線,并說明什么是LM曲線;(4)若貨幣供給為200億美元,再畫一條LM曲線,這條LM曲線與這條LM曲線相比,有何不同?(5)對于(4)中這條LM曲線,若r=10%,y=1100億美元,貨幣需求與供給是否均衡?若不均衡利率會怎樣變動?解:(1)由于貨幣需求為L=0.2y-5r,所以當r=10,y為800,900,1000億美元時的貨幣需求量分別為100,130,150億美元;當r=8,y為800,900,1000億美元時的貨幣需求量分別為120,140,160億美元;當r=6,y為800,900,1000億美元時的貨幣需求量分別為130,150,170億美元。(2)貨幣需求與供給均衡,即L=m,由L=0o2y-5r。,m=M/P=150/1=150,可得y=750+25r。則有均衡時的收入和利率分別為:r=10,y=1000;r=8,y=950;r=6,y=900.LM曲線是從貨幣的投機需求與利率的關系,貨幣的交易需求和謹慎需求與收入的關系以及貨幣需求與供給相等的關系中推導出來的。滿足貨幣市場均衡條件下的收入y和利率r的關系的圖形成為LM曲線,也就是說在LM曲線任意一點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組合,在這樣的組合下,貨幣需求與供給都是相等的,即貨幣市場是均衡的.貨幣供給為200億美元,則LM曲線為0o2y—5r=200即y=1000+25r這條LM曲線與(3)中得到的LM曲線相比,平行向右移動了250個單位。對于(4)中的LM曲線,若r=10%,y=1100億美元,則貨幣需求L=0o2y-5r=0o2*1100—5*10=170億美元,而貨幣供給m=200,由于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所以利率會下降,直到實現(xiàn)新的平衡。3o假設一個只有家庭和企業(yè)的兩部門經(jīng)濟中,消費c=100+0o8y投資i=150—6r,實際貨幣供給m=150,貨幣需求L=0.2y-4r(單位億美元)°(1)求IS和LM曲線(2)求產(chǎn)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解:(1)可知S=-100+0o2y令150-6r=-100+0o2y可得IS曲線:0.2y+6r=250LM曲線:0.2y—4R=150(2)聯(lián)立方程組0.2y+6r=2500.2y-4R=150解得:y=950,r=10假設貨幣需求為L=0。2y—10r,貨幣供給量為200億美元,c=60+0。8yd,t=100,i=150,g=100.(1)求IS和LM方程(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資(3)政府支出從100億美元增加到120億美元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資有何變化?(4)是否存在“擠出效應”?(5)用草圖表示上述情況.解:(1)由c=60+0.8yd,t=100,i=150,g=100.和y=c+i+g,yd=y—t可得IS曲線:y=1150由L=0.2y-10r,m=200,L=m可得LM曲線:y=1000+50r由y=1150與y=1000+50r聯(lián)立得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r=3,投資i=150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億美元,則會引起IS曲線發(fā)生移動,此時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線為y=1250?與y=1000+50r聯(lián)立可得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r=5,投資i=150,y增加100,r增加2,i不變。當政府支出增加時,由投資無變化可以看出不存在擠出效應。這是因為投資是一個固定常量,不受利率變化影響,也就是投資與利率的變化無關,IS曲線是一條垂直與橫軸的直線。5。某兩部門經(jīng)濟中,假定貨幣需求L=0.2y,貨幣供給為200億美元,消費為c=100+0.8y,投資i=140—5r(1)根據(jù)這些條件求IS和LM的方程,畫出曲線(2)若貨幣供給從200億美元增加到220億美元,LM曲線如何移動?均衡收入、利率、消費和投資各為多少?(3)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線移動量?解:(1)由L=m得LM曲線:y=1000由y=c+i得IS曲線:y=1200-25r(2)若m=220億美元,則LM曲線:y=1100LM曲線向右平移c=100+0.8y=980;1100=1200—25r,r=4;i=140—5r=120即r=4,y=1100,c=980,i=120.(3)由于h=0,貨幣需求與利率無關,因此增加的貨幣供給完全用來作為產(chǎn)出的交易媒介,即貨幣供給增加多少,相應的產(chǎn)出需要增加多少。按照LM曲線,貨幣供給增加帶來產(chǎn)出增加100億美元,相應均衡產(chǎn)出從1000億美元增加到1100億美元,表現(xiàn)為圖形上,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線移動量。1。為什么人們從公司債券中得到的利息應計入GDP,而從政府公債中得到的利息不計入GDP?解答:購買公司債券實際上是借錢給公司用,公司將從人們手中借到的錢用作生產(chǎn)經(jīng)營,比方說購買機器設備,這樣這筆錢就提供了生產(chǎn)性服務,可被認為創(chuàng)造了價值,因而公司債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資本這一要素提供生產(chǎn)性服務的報酬或收入,因此要計入GDP??墒钦墓珎⒈豢醋魇寝D移支付,因為政府借的債不一定用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而往往是用于彌補財政赤字.政府公債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從納稅人身上取得的收入來加以支付的,因而習慣上被看作是轉移支付。2。下列項目是否計入GDP,為什么?政府轉移支付;(2)購買一輛用過的卡車;購買普通股票;(4)購買一塊地產(chǎn)。解答:(1)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GDP,因為政府轉移支付只是簡單地通過稅收(包括社會保險稅)把收入從一個人或一個組織手中轉移到另一個人或另一個組織手中,并沒有相應的貨物或勞務的交換發(fā)生。例如,政府給殘疾人發(fā)放救濟金,并不是因為殘疾人創(chuàng)造了收入;相反,是因為他喪失了創(chuàng)造收入的能力從而失去了生活來源才給予其救濟的。購買用過的卡車不計入GDP,因為卡車生產(chǎn)時已經(jīng)計入GDP了,當然買賣這輛卡車的交易手續(xù)費是計入GDP的。買賣股票的價值不計入GDP例如我買賣了一萬元某股票,這僅是財產(chǎn)權的轉移,并不是價值的生產(chǎn).購買一塊地產(chǎn)也只是財產(chǎn)權的轉移,因而也不計入GDP.11.假設某國某年發(fā)生了以下活動:(a)—銀礦公司支付7。5萬美元工資給礦工開采了50千克銀賣給一銀器制造商,售價10萬美元;(b)銀器制造商支付5萬美元工資給工人加工一批項鏈賣給消費者,售價40萬美元.用最終產(chǎn)品生產(chǎn)法計算GDP。每個生產(chǎn)階段生產(chǎn)了多少價值?用增值法計算GDP。在生產(chǎn)活動中賺得的工資和利潤各共為多少?用收入法計算GDP。解答:(1)項鏈為最終產(chǎn)品,價值40萬美元。(2)開礦階段生產(chǎn)10萬美元,銀器制造階段生產(chǎn)30萬美元,即40萬美元一10萬美元=30萬美元,兩個階段共增值40萬美元。在生產(chǎn)活動中,所獲工資共計7。5+5=12。5(萬美元)在生產(chǎn)活動中,所獲利潤共計(10一7.5)+(30一5)=27.5(萬美元)用收入法計得的GDP為12。5+27.5=40(萬美元)可見,用最終產(chǎn)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計得的GDP是相同的。380頁第12題解答:(1)1998年名義GDP=100X10+200X1+500X0.5=1450(美元)。1999年名義GDP=110X10+200X1.5+450X1=1850(美元).以1998年為基期,1998年實際GDP=1450美元,1999年實際GDP=110X10+200X1+450X0.5=1525(美元),這兩年實際GDP變化百分比=(1525-1450)/1450^5.17%。以1999年為基期,1999年實際GDP=1850(美元),1998年的實際GDP=100X10+200X1.5+500X1=1800(美元),這兩年實際GDP變化百分比=(1850-1800)/1800^2。78%.GDP的變化由兩個因素造成:一是所生產(chǎn)的物品和勞務數(shù)量的變動,二是物品和勞務價格的變動?!癎DP的變化取決于我們以哪一年的價格作衡量實際GDP的基期的價格”這句話只說出了后一個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用1998年作為基期,1998年GDP折算指數(shù)=名義GDP/實際GDP=1450/1450=100%,1999年GDP折算指數(shù)=1850/1525=121.3%。1。在兩部門經(jīng)濟中,均衡發(fā)生于()之時.A。實際儲蓄等于實際投資;B。實際消費加實際投資等于產(chǎn)出值;C.計劃儲蓄等于計劃投資;D.總投資等于企業(yè)部門的收入。解答:C2。當消費函數(shù)為c=a+by(a〉0,0〈bv1),這表明,平均消費傾向()?A。大于邊際消費傾向;B。小于邊際消費傾向;C。等于邊際消費傾向;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解答:A3。如果邊際儲蓄傾向為0.3,投資支出增加60億元,這將導致均衡收入GDP增加()。A。20億元;B。60億元;C.180億元D.200億元.解答:D6.什么是凱恩斯定律,凱恩斯定律提出的社會經(jīng)濟背景是什么?解答:所謂凱恩斯定律是指,不論需求量為多少,經(jīng)濟制度都能以不變的價格提供相應的供給量,就是說社會總需求變動時,只會引起產(chǎn)量和收入的變動,直到供求相等,而不會引起價格變動.這條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凱恩斯寫作《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時,面對的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經(jīng)濟大蕭條,工人大批失業(yè),資源大量閑置。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總需求增加時,只會使閑置的資源得到利用從而使生產(chǎn)增加,而不會使資源價格上升,從而產(chǎn)品成本和價格大體上能保持不變。這條凱恩斯定律被認為適用于短期分析。在短期中,價格不易變動,社會需求變動時,企業(yè)首先是考慮調(diào)整產(chǎn)量而不是變動價格。408頁13題解答:(1)由方程可解得y=1000(億美元),故均衡收入水平為1000億美元。(2)我們可直接根據(jù)三部門經(jīng)濟中有關乘數(shù)的公式,得到乘數(shù)值投資乘數(shù):ki=11—B=11—0.8=5政府支出乘數(shù):kg=5(與投資乘數(shù)相等)稅收乘數(shù):kt=—B1—B=—0。81—0。8=—4轉移支付乘數(shù):ktr=B1—B=0。81—0。8=4平衡預算乘數(shù)等于政府支出(購買)乘數(shù)和稅收乘數(shù)之和,即kb=kg+kt=5+(—4)=1408頁15題解答:(1)可支配收入:yd=y—tn=y—50消費:c=30+0.8(y—50)=30+0.8y—40=0.8y—10均衡收入:y=c+i+g+nx=0。8y—10+60+50+50—0.05y=0。75y+150解得y=1500.25=600,即均衡收入為600。(2)凈出口余額:nx=50—0.05y=50—0。05X600=20(3)投資乘數(shù)ki=11—0。8+0.05=4。(4)投資從60增加到70時,有y=c+i+g+nx=0.8y—10+70+50+50—0。05y=0。75y+160解得y=1600。25=640,即均衡收入為640。凈出口余額:nx=50—0.05y=50—0。05X640=50—32=18(5)凈出口函數(shù)從nx=50—0。05y變?yōu)閚x=40—0。05y時的均衡收入:y=c+i+g+nx=0。8y—10+60+50+40—0.05y=0.75y+140解得y=1400.25=560,即均衡收入為560。凈出口余額:nx=40—0。05y=40—0。05X560=40—28=12TOC\o"1-5"\h\z1。自發(fā)投資支出增加10億美元,會使IS().A。右移10億美兀;B。左移10億美兀;右移支出乘數(shù)乘以10億美元;D.左移支出乘數(shù)乘以10億美元。解答:C2。如果凈稅收增加10億美兀,會使IS().A。右移稅收乘數(shù)乘以10億美元;B。左移稅收乘數(shù)乘以10億美元;右移支出乘數(shù)乘以10億美元;D。左移支出乘數(shù)乘以10億美元.解答:B3。假定貨幣供給量和價格水平不變,貨幣需求為收入和利率的函數(shù),則收入增加時()。A.貨幣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貨幣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貨幣需求減少,利率上升;D.貨幣需求減少,利率下降.解答:A4。假定貨幣需求為L=ky—hr,貨幣供給增加10億美元而其他條件不變,則會使LM().A.右移10億美元;B。右移k乘以10億美元;C。右移10億美元除以k(即10Fk);D。右移k除以10億美元(即kF10)。解答:C5。利率和收入的組合點出現(xiàn)在IS曲線右上方、LM曲線左上方的區(qū)域中,則表示()。A。投資小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B.投資小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C.投資大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D.投資大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解答:A.如果產(chǎn)品市場和貨幣市場沒有同時達到均衡而市場又往往能使其走向同時均衡或者說一般均衡,為什么還要政府干預經(jīng)濟生活?解答:產(chǎn)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非均衡盡管通過市場的作用可以達到同時均衡,但不一定能達到充分就業(yè)收入水平上的同時均衡,因此,還需要政府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干預經(jīng)濟生活,使經(jīng)濟達到物價平穩(wěn)的充分就業(yè)狀態(tài)。11.(1)若投資函數(shù)為i=100(億美元)一5r,找出利率為4%、5%、6%、7%時的投資量;(2)若儲蓄為S=—40(億美元)+0。25y,找出與上述投資相均衡的收入水平;(3)求IS曲線并作出圖形。解答:(1)若投資函數(shù)為i=100(億美元)一5r,則當r=4時,i=100—5X4=80(億美元);當r=5時,i=100—5X5=75(億美元);當r=6時,i=100—5X6=70(億美元);當r=7時,i=100—5X7=65(億美元)。(2)若儲蓄為S=—40(億美元)+0。25y,根據(jù)均衡條件i=s,即100—5r=—40+0.25y,解得y=560—20r,根據(jù)(1)的已知條件計算y,當r=4時,y=480(億美元);當r=5時,y=460(億美元);當r=6時,y=440(億美元);當r=7時,y=420(億美元).(3)IS曲線如圖14-1所示。假定名義貨幣供給量用M表示,價格水平用P表示,實際貨幣需求用L=ky—hr表示.(1)求LM曲線的代數(shù)表達式,找出LM曲線的斜率的表達式.(2)找出k=0.20,h=10;k=0。20,h=20;k=0。10,h=10時LM的斜率的值。當k變小時,LM斜率如何變化;h增加時,LM斜率如何變化,并說明變化原因。(4)若k=0。20,h=0,LM曲線形狀如何?解答:(1)LM曲線表示實際貨幣需求等于實際貨幣供給即貨幣市場均衡時的收入與利率組合情況。實際貨幣供給為MP,因此,貨幣市場均衡時,L=MP,假定P=1,則LM曲線代數(shù)表達式為ky—hr=M即r=—Mh+khy其斜率的代數(shù)表達式為k/ho(2)當k=0.20,h=10時,LM曲線的斜率為kh=0o2010=0.02當k=0o20,h=20時,LM曲線的斜率為kh=0.2020=0o01當k=0o10,h=10時,LM曲線的斜率為kh=0o1010=0.01⑶由于LM曲線的斜率為kh,因此當k越小時,LM曲線的斜率越小,其曲線越平坦,當h越大時,LM曲線的斜率也越小,其曲線也越平坦。若k=0o2,h=0,貝9LM曲線為0.2y=M,即卩y=5M此時LM曲線為一垂直于橫軸y的直線,h=0表明貨幣需求與利率大小無關,這正好是LM的古典區(qū)域的情況。15o假設一個只有家庭和企業(yè)的兩部門經(jīng)濟中,消費c=100+0.8y,投資i=150—6r,實際貨幣供給m=150,貨幣需求L=0.2y—4r(單位均為億美元)。求IS和LM曲線;(2)求產(chǎn)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解答:(1)先求IS曲線,聯(lián)立得y=a+By+e—dr,此時IS曲線將為r=a+ed—1—Bdy.于是由題意c=100+0o8y,i=150—6r,可得IS曲線為r=100+1506—1—0o86y即r=2506—130y或y=1250—30r再求LM曲線,由于貨幣供給m=150,貨幣需求L=0o2y—4r,故貨幣市場供求均衡時得150=0o2y—4r即r=—1504+120y或y=750+20r當產(chǎn)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IS和LM曲線相交于一點,該點上收入和利率可通過求解IS和LM的聯(lián)立方程得到,即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億美元)。第十六章宏觀經(jīng)濟政策實踐政府的財政收入政策通過哪一個因素對國民收入產(chǎn)生影響?A.政府轉移支付;Bo政府購買;C.消費支出;Do出口。解答:CTOC\o"1-5"\h\z假定政府沒有實行財政政策,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導致().Ao政府支出增加;Bo政府稅收增加;C.政府稅收減少;D.政府財政赤字增加。解答:B擴張性財政政策對經(jīng)濟的影響是()oAo緩和了經(jīng)濟蕭條但增加了政府債務;B.緩和了蕭條也減輕了政府債務;C.加劇了通貨膨脹但減輕了政府債務;D.緩和了通貨膨脹但增加了政府債務.解答:A商業(yè)銀行之所以會有超額儲備,是因為()oAo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適的貸款對象;C.向中央銀行申請的貼現(xiàn)太多;D。以上幾種情況都有可能。解答:B5o市場利率提高,銀行的準備金會()oA.增加;B。減少;C。不變;D。以上幾種情況都有可能。解答:B中央銀行降低再貼現(xiàn)率,會使銀行準備金()。A。增加;B。減少;C。不變;D.以上幾種情況都有可能。解答:A7。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賣出政府債券是試圖()。A。收集一筆資金幫助政府彌補財政赤字;B.減少商業(yè)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C。減少流通中的基礎貨幣以緊縮貨幣供給;D.通過買賣債券獲取差價利益。解答:C政府的財政收入政策通過哪一個因素對國民收入產(chǎn)生影響?A。政府轉移支付;B。政府購買;C.消費支出;D.出口.解答:CTOC\o"1-5"\h\z假定政府沒有實行財政政策,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導致()。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稅收增加;C.政府稅收減少;D。政府財政赤字增加。解答:B擴張性財政政策對經(jīng)濟的影響是()。A.緩和了經(jīng)濟蕭條但增加了政府債務;B。緩和了蕭條也減輕了政府債務;C。加劇了通貨膨脹但減輕了政府債務;D.緩和了通貨膨脹但增加了政府債務。解答:A商業(yè)銀行之所以會有超額儲備,是因為()。A。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適的貸款對象;C.向中央銀行申請的貼現(xiàn)太多D.以上幾種情況都有可能。B市場利率提高,銀行的準備金會()。A.增加;B.減少;C。不變;D.以上幾種情況都有可能。解答:B中央銀行降低再貼現(xiàn)率,會使銀行準備金()。A.增加;B.減少;C。不變;D。以上幾種情況都有可能。解答:A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賣出政府債券是試圖()。A。收集一筆資金幫助政府彌補財政赤字;B.減少商業(yè)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C.減少流通中的基礎貨幣以緊縮貨幣供給;D。通過買賣債券獲取差價利益。解答:C《宏觀經(jīng)濟學》試卷1、“面包是最終產(chǎn)品,而面粉是中間產(chǎn)品”,這一命題是(C)A、一定是對的B、一定是不對的C、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不對的D、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法判斷2、在一般情況下,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數(shù)值最小的是(B)A、NDPB、DPIC、PID、NI3、用支出法核算GDP不包括(C)A、CB、IC、TrD、G4、對兩個經(jīng)濟部門中經(jīng)濟達到均衡的條件錯誤理解的是(D)A、Y=ADB、Y=C+IC、I=SD、C=S5、邊際消費傾向與邊際儲蓄傾向之和(B)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不能確定6、根據(jù)消費函數(shù),引起消費增加的因素是(C)A、價格水平下降B、儲蓄增加C、收入增加D、利率下降7、從經(jīng)濟學意義上講,以下各項不屬于投資的是(D)A、人們購買土地B、廠房增加C、企業(yè)存貨的增加D、新住宅的增加8、在一項投資的預期利潤率既定時,企業(yè)是否投資,取決于(C)A、企業(yè)收入的多少B、企業(yè)存款多少C、利率的高低D、市場競爭狀況9、按照凱恩斯貨幣需求觀點,人們持有貨幣是由于(D)A、交易性貨幣需求動機B、預防性貨幣需求動機C、投機性貨幣需求動機D、以上貨幣需求動機都正確10、IS曲線是描述(A)A、產(chǎn)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利率的關系B、貨幣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利率的關系C、產(chǎn)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價格的關系D、貨幣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價格的關系11、LM曲線向右下方移動是由于(B)A、貨幣供給量減少B、貨幣供給量增加C、自發(fā)總支出增加D、自發(fā)總支出減少12、下面理解正確的是(B)A、當經(jīng)濟蕭條時,政府可降低稅率或者減少稅收量B、當經(jīng)濟蕭條時,政府可降低稅率或者減少稅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益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度瞬潘刭|(zhì)測評與選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做賬實操-機械制造公司的賬務處理分錄
- 鄭州經(jīng)貿(mào)學院《網(wǎng)路原理與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專業(yè)課程綜合2(酒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陽人文科技學院《環(huán)境與食品安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山西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
- 廣西財經(jīng)學院《老年社會工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地理空間數(shù)據(jù)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藥劑學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金融職業(yè)學院《公共危機治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燃氣過戶協(xié)議書
- 射頻同軸電纜簡介
- 《勞動專題教育》課件-勞動的產(chǎn)生
- 中央經(jīng)濟會議2024原文及解釋
- QB-T 5823-2023 工坊啤酒機械 發(fā)酵罐
- 新高考化學2024備考選擇題高頻熱點專項突破16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
- 2021年古包頭市昆都侖區(qū)水務公司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關于中小企業(yè)“融資難”問題的對策研究-基于臺灣經(jīng)驗和啟示
- 固體廢棄物管理培訓
- 硬件工程師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 【高新技術企業(yè)所得稅稅務籌劃探析案例:以科大訊飛為例130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