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8篇_第1頁
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8篇_第2頁
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8篇_第3頁
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8篇_第4頁
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8篇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篇1

?木蘭從軍》

一、導入揭題

1、小朋友,自古以來,我國涌現了很多讓人們千古傳頌的英雄豪杰,你能給大伙兒介紹一個嗎?

2、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大將軍,她的名字叫花木蘭。

3、小朋友,你們知道花木蘭和你們剛剛說的英雄有什么不同嗎?(小朋友們有沒有發(fā)現你們剛剛說的英雄中女的很少?)

4、我國古代男尊女卑,男的可以當兵,女的卻不能從軍。那么花木蘭怎么能去從軍的呢?

5、帶著這個問題,讓我們一同來學習第12課——《木蘭從軍》

二、初讀感知

(一)練讀

1、請小朋友們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注意將生字的字音讀準,讀完后標好自然段。

2、與同桌輪流讀一遍,注意將句子讀通順。

3、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再讀一遍課文,注意要將課文讀正確、流利。

(二)檢查

1、出示生字詞。

名字征兵勝利朝廷年齡理應說服年老多病焦急萬分赫赫戰(zhàn)功英勇善戰(zhàn)文靜俊美

2、多音字。

燕子燕山

將軍將士

3、課文一定也能讀好。

(1)齊讀第一段,師評。

(2)指名讀第二段,自評。

(3)指名一組讀第三段,其他生評價。

(4)男生讀,女生評。

4、解決問題。

小朋友們課文都讀通順了,那么剛才的那個問題能解決嗎?花木蘭怎么能去從軍的呢?——女扮男裝

三、精讀第一、二自然段

(一)小朋友們真聰明,那么花木蘭為什么要女扮男裝去從軍呢?

1、請你們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再說給同桌的小朋友聽。

2、指名交流體會。(恩,小朋友們說的都不錯。)

3、花木蘭所處的南北朝時期,時局動蕩,戰(zhàn)爭頻繁。(經常發(fā)生戰(zhàn)爭)

4、那時侯,朝廷對老百姓發(fā)的公文或通告叫做文書。這一天,朝廷下達的一份文書張貼了出來,這是份一般的文書嗎?(緊急征兵文書)

5、木蘭看到這文書后,有什么感受?(焦急萬分)

6、花木蘭為什么會感到焦急萬分?她是怎么想的?指名說,指名讀,強調“焦急萬分”。

7、可以不去呀,或者等過幾年弟弟長大了再去呀,強調“緊急征兵”。體現愛國精神。

8、說話訓練:因為……所以,花木蘭要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二)花木蘭此時已打定主意,替父從軍,但戰(zhàn)場上兩軍廝殺,充滿了艱辛和危險,花木蘭的家人怎么會同意她去的呢?(說服)

1、假設你是花木蘭,你準備怎樣說服你的家人呢?小小組中相互說。

2、老師就是花木蘭的家人,指名來說服老師。

(三)就這樣,花木蘭為了她那年老多病的父親,為了她那年紀尚小的弟弟,更為了她深深熱愛的國家,毅然地踏上了從軍之旅。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小朋友,通過你們的朗讀,我看見了一個勇敢、堅毅、視國事為己任的花木蘭,也明白了她為什么能受到世人的尊敬和贊賞。她不愧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女英雄,讓我們一同牢牢記住她的名字——“花木蘭”。

四、生字教學

1、出示生字:名、征、兵、父、病、男

2、說說如何記住這些漢字。

3、教學“疒”,范寫“病”。

4、學生描紅。

五、課后練習

剛才,小朋友都當了一回花木蘭,展開想象,說服家人,替父從軍。課后請小朋友把“木蘭怎樣說服家人的”幾句話寫下來。

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篇2

?蠶姑娘》

教學目標:

1、了解蠶生長的整個過程及生長過程的幾次變化。

2、會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蠶卵、桑葉、衣裳、又白又嫩、漸漸、又白又胖、新房、繭子、一聲不響”等詞語的意思。

3、會仿照例句用“漸漸”寫話。

4、能通過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了解蠶的生長過程。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字詞,會仿照例句寫話,能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

難點:讓學生了解蠶的整個生長過程及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變化。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13個生字,理解理解“姑娘、桑葉、繭子”等詞的意思。

2、步理解課文。理清層次,了解繭生長的整個過程。

3、能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蠶”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處?

2、揭題:教學“蠶”,想一想,為什么叫它蠶姑娘呢?]

1、出示一塊絲巾,這塊絲巾漂亮嗎?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覺?誰知道這塊又軟又滑的絲巾是用什么織成的?

2、出示課題:12、蠶姑娘

教學生字“蠶”,讀準字音。

3、你知道關于蠶姑娘哪些知識?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課文錄音,課文中講了蠶姑娘一些什么事?

2、聽后交流。

三、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學要求:[圈出生字]讀準字音,給課文自然段標上序號。

2、反饋自學情況。

音:卵、床、裳、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四、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新詞。

2、給生字擴詞找朋友。

3、課堂作業(yè):抄寫生字,特別是注意“嫩”右邊與“賴”字區(qū)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學習1—5自然段,了解蠶生長過程中的幾次變化,能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說說蠶的變化。理解“蠶床、漸漸”等詞的意思。

2、正確朗讀課文。

3、會仿照句子用“漸漸”寫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

2、完成課后第一題,按要求寫筆畫。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這一段,說這一段主要講什么。理解“蠶卵”,(蠶姑娘產下的卵)。

2、齊讀這一段,讀了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識?你是從哪里讀懂的?(春天,從蠶卵里鉆出來。)

三、學習課文的第2—5自然段。

1、蠶姑娘是怎樣的呢?請你讀讀課文2—5自然段。

讀完后用“”的蠶姑娘來說一說,還可以“aabb”的蠶姑娘,或蠶姑娘是“”來說一說。

2、蠶姑娘真奇怪,為什么有的說是又黑又小,有的說是又白又胖的呢?

3、課文中哪段寫又黑又小的黃姑娘,哪段寫又黃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寫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蠶姑娘?指名讀,共換了幾次衣服?(四次)。[蠶不吃不動,這種睡叫“眠”我們叫它頭眠、二眠、三眠、大眠]

4、學習第一次換衣服。

⑴、自由讀課文,又黑又小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線劃出表示動作的詞。

⑵、用上“先——接著——然后——最后——”說說蠶的變化。

⑶、質疑問難,理解“蠶床”等詞的意思。[蠶床就是蠶匾](說—問—讀)

⑷、指導朗讀。

5、學習第二次換衣服。

⑴、按上面的方法自學。

⑵、交流。

6、學習第三、四次換衣服。

⑴、自由讀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寫法上與前兩段不同,劃出來。

⑵、理解“漸漸長胖”和“漸漸長亮”中的“漸漸”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詞語來代替?

⑶、齊讀4、5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讀2—5自然段。

四、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堂作業(yè)第三題。

2、用“漸漸”寫一句話。(完成課后第4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1、學習課文6、7自然段,進一步了解蠶的整個生長過程。

2、朗讀課文。

3、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詞的反義詞。

教學過程:一、復習檢查。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穿--()新--()嫩--()瘦--()黑--()晴--()

2、我們知道蠶姑娘在蠶床上經過四次睡眠,身體漸漸發(fā)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蠶姑娘還會發(fā)生些什么變化呢?

二、學習第6段。

1、看課件后讀課文,思考: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重點理解“蠶山”,“蓋間新房”。

⑴、看課件理解“蠶山”。

⑵、在課件的畫面中找找,哪些是蠶姑娘蓋的新房?蠶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蓋的?“蓋間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導朗讀,重點讀好“成了、成了”。

三、學習第7段。

1、字句:繭子里頭的蠶姑娘,一聲也不響,過了好幾天,繭子開了窗。

“開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兒?

2、看圖:說說蛾姑娘在干什么?(產卵)告訴學生:蛾姑娘把卵產在蠶紙上,產完卵就死去了。

3、指導朗讀,“變了、變了”作重點指導。

四、朗讀全文。

[總結全文]

1、說說蠶的生長過程。

[2總結:蠶兒是個寶,蠶結的繭,可以繅絲,織綢。我國栽桑養(yǎng)蠶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兩千年以前,我國的絲綢就已賣到國外,絲綢是我國的驕傲。]

3、完成課后作業(yè)題。

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篇3

教學內容

1、玩陀螺

2、游戲:抽陀螺比賽

教學目的

1、在玩中學生了解陀螺發(fā)展的歷史和傳統(tǒng)的玩法;

2、玩中鍛煉學生身體,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準備陀螺,鞭子若干

教學過程

一、認識陀螺

1、抽陀螺是一種民間傳統(tǒng)游戲,俗稱“抽漢奸”,“抽賤骨頭”,它的歷史久遠,據《帝京景物略》一書記載,此游戲從明代就已經流行,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距今紅五六千年)中曾出土陶制小陀螺。

2、認識陀螺的構造特點、種類。

傳統(tǒng)陀螺是一漏斗樣的上圓下尖的一個錐形體,種類很多,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種。常見的是木制的,在尖頭上安有一個小鋼珠。

3、學生玩陀螺

組織:散點站立

教法:生自由玩,師指導。

要求:散開進行,注意安全。

二、交流匯報

1、你都是怎么玩的,展示給大家看。

2、大家評選出玩的最好的,展示。

3、你還能怎么玩?(幾個人玩同一個陀螺;一個人同時玩幾個陀螺……)

三、游戲抽陀螺比賽

1、比一比,看誰玩的時間最長;

2、看誰的陀螺玩得最有意思;

3、老師介紹一種玩法:看誰的陀螺最聽話?

方法:在地面上畫一個直徑120-150cm的圓圈,中央再畫一個小圓圈。然后每一個人輪流往圈子里打,a、以使陀螺能進入小圓圈內,能進入的就算勝。

b、能把別人的撞出來的算勝

四、舒緩身心

1、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

2、師小結,補充:貴陽陀螺走出國門,移居海外,成為相互追求健康的見證,架設友誼的橋梁。

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篇4

一、活動目標

1、對探索汽車感興趣,能觀察,探索生活中常見車輛的外形特征。

2、能觀察、比較各種汽車,發(fā)現其異同點,并能用土話或其他符號進行記錄。

3、能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汽車玩具和有關汽車的經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請家長參照親子手冊《路上的車》帶幼兒觀察,比較各種汽車,協(xié)助幼兒收集各種玩具、圖片、書籍,并向幼兒介紹有關汽車的知識。

2、物質準備:(1)、轎車、公共汽車、卡車的模型(有條件的幼兒園盡可能聯系車輛,進行實物觀察。(2)、記錄筆、紙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幼兒一起利用各種汽車的圖片,玩具、模型將活動室布置成"小小汽車城"。

4、材料配套:親子手冊《領域活動—路上的車》

三、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引發(fā)興趣。

看一看、

引導語:這些天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布置了"小小汽車城",讓我們一起參觀吧。

說一說

引導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喜歡的玩具汽車的名稱,特征等。

集體交流:你還認識哪些車?它們分別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用?

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觀察墻面上相應的汽車圖片,初步感受汽車種類和用途的豐富。

2、觀察、比較轎車、公共汽車、卡車的外形特征和基本結構,發(fā)現其相同點。

引導語:轎車、公共汽車、卡車都有什么部件?

集體交流三種車的相同之處,教師根據幼兒的描述將結果記錄在紙上。

師幼共同歸納汽車的基本特征:外觀上看都有車身和輪子,其中車身上有后視鏡,擋風玻璃、車窗、車燈;車內有方向盤、操縱桿、座椅等。

3、觀察、比較轎車、公共汽車、卡車的外形特征和基本特征,發(fā)現其不同點、

展示和介紹記錄表,重點強調用簡單的圖畫或符號來記錄。

引導幼兒通過看、玩、拆等方式比較三種車輛的不同點,并從車身形狀,座椅數量、車門、車輪等方面記錄其不同點。

組織幼兒分享交流記錄結果,小結三種不同車輛的不同。

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篇5

我的發(fā)現

這一部分由三個句子組成,每個句子中都含有一個相同的字回。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發(fā)現漢字一字多義的特點,進而體會祖國語言的豐富,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教學中,在引導學生充分交流,發(fā)展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可結合的方法選擇字義,同時也鞏固了的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過程建議

1、出示三個句子,學生自讀。根據學習伙伴的提示,想想回字在三句話中的不同含義。

2、自主思考,組內交流。

3、利用工具書,查找回字,結合句子,選擇正確的字義。

4、回讀句子,深入體會。

5、啟發(fā)思考:像這樣一字多義的例子,你還知道嗎?全班交流。

日積月累

這項練習由讀讀認認讀讀背背兩個部分組成。讀讀認認中安排了表示廚具名稱的八個詞語,里面包含著九個生字的識讀任務,在認讀中豐富學生的漢字積累和生活經驗。讀讀背背安排了團結合作,取長補短,錯誤思想方法、學習四個方面的十六個成語的積累。教材歸類安排,對于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非常有利。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組織好教學。

過程建議

讀讀認認

1、啟發(fā)談話:同學們,你們都認識哪些廚具嗎?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這些名字中提到的生字你們都會寫嗎?

2、出示八個詞語,讓學生猜讀生字,然后加上拼音,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組內互讀,正音,仔細觀察這些字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說說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關系,進一步理解字義。

4、組字游戲,鞏固生字識記。

讀讀背背

1、分組出示四組成語,引導學生自讀。邊讀邊想,每組中的四個成語有什么聯系?在組內試著說說每個成語的意思。

2、組內互讀,正音。借助同學的交流和工具書,弄懂成語的意思。

3、比賽讀成語,比比看誰讀得準。

4、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成語。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引出了一個自我保護的話題,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在思考圖中小朋友應如何做的同時,生成自我保護的意識。教學中要從看圖入手,引導學生弄清圖意,再聯系實際生活,挖掘學生的認知,在師生、生生的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指導學生的生活。

交際準備

1、課前布置兩名同學練習表演教材圖中的內容。

2、將學生他成若干小組。

3、準備畫畫用的彩筆和畫紙。

過程建議

1、表演:兩生表演教材中插圖的情景,學生邊看邊想,弄清故事情節(jié)。

2、續(xù)編:如果你是故事片的小朋友,你會怎樣想?怎樣做?把自己的想法與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教師要相機引導學生全面考慮問題。如:外面來的是熟人?外面來的是陌生人?你分別應該采取怎樣的做法。

3、續(xù)演:組內合作,續(xù)演故事,分組展示,師生欣賞,共同評議。

4、感悟: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教師要有意識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交流,以指導學生的生活行為。

5、畫寫:學習前面的形式,自擬內容,畫一畫,寫一寫。組內交流共同評議,選出優(yōu)秀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臺

本次展示臺以猜謎為線索安排了填字游戲和謎語展示兩部分內容。教師應組織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引導學生充分展示交流,進而體驗語言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激發(fā)學生課外搜集、學習的熱情。

過程建議

1、出示填字游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積累,把詞語填完整。

2、組內合作互讀,檢查。

3、引導學生觀察所填寫的字,進而發(fā)現新世紀我能行六個字。

4、教師小結。引導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趣味性。

5、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積累的謎語,小組互猜謎語。

6、集體猜謎比賽。

7、啟發(fā)學生課處匯編成謎語集。

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標: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教學難點:

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解決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業(yè)根據主題圖說出體育館、商場、醫(yī)院和郵局分別位于學校的什么方向。

教學內容:

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你看到什么,并說出它們的方向。

讓學生將自己置身于學校這個位置,用已經學過的方向知識,說一說體育館、商店、醫(yī)院、郵局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教師先讓學生4人一組說一說,再由教師指名讓學生自己說一說。

學生口頭回答后,教師讓學生填在書上,并讓學生在圖中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標出。

二、總結

教師讓學生觀察剩下的4個建筑物所在的方向與以前所認識的方向有什么特別之處。教師讓學生討論后說一說少年宮、電影院、動物園所在的方向。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這樣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煩了,請大家分別給這4個方向取名字。小組討論后,將所取名字寫在書中的建筑物的旁邊。教師讓學生多說一說這4個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師總結。在教學中應該糾正學生北西、北東、南西、南東等錯誤說法。師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指導,先將8個方向的點找出,并將北的方向給出,再讓學生自己寫出剩下的7個方向,

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教師讓學生上臺展示方向。

1.試一試(小組活動)

(1)利用方向板說一說教室里8個方向分別有什么?

(2)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師給出班級面朝的方向,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小組活動后,指名說一說。使用方向板時,教師應讓學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應與現實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小學二年級加與減教案篇7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過程和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生字小黑板

2、查找資料,了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一、復習導入:

學習《找春天》后,我們發(fā)現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fā)現。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字音

1、自己讀讀兩首古詩。

2、指名讀古詩,讀后評議。

3、出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多種形式讀,掌握字音。

重點字音:榮宿籬疏

4、再讀古詩,讀正確、流利。

三、朗讀感悟

1、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詞語,試著自讀自悟。

2、小組朗讀

個別讀和齊讀結合,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借助插圖感知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和朗讀的節(jié)奏感。隨機解決學生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如,結合“歲月、歲歲平安、辭舊歲”等詞語理解詩中的“歲”(“年”的意思),結合“奔走相告”、“走馬看花”等詞語理解詩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組賽讀

注意鼓勵有個性的朗讀。

4、教師范讀

(1)讀《草》的第一行,語氣舒緩,表現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第二行突出

“枯”、“榮”,感覺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語調稍揚,顯示野火的無情和野草的頑強;第四行語調平穩(wěn)有力,表現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兩行是幾筆淡淡的素描,朗讀時語調可平穩(wěn)柔和,快

慢有致,渲染農村寧靜、柔美的環(huán)境氣氛;第三行用歡快、跳躍的節(jié)奏表現兒童奔跑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悅心情;第四行“無處尋”讀得慢而穩(wěn),表現出失望的心情和深遠的意境。

5、學生美讀

(1)朗讀《草》時,腦子里要浮現出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

(2)朗讀《宿新市徐公店》時,想象:金黃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撲蝶的兒童在

菜花叢中東找西尋,分不清哪是黃花,哪是黃蝶。

6、暢談發(fā)現

你對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有什么新的發(fā)現?你對暮春時節(jié)的景象有什么新的發(fā)現?讓學生自由討論,自主發(fā)現,自由表達。

7、啟發(fā)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春光無限好;春天具有無窮的樂趣!

3

8、朗讀兩首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9、利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給第二首詩編個故事。

四、積累運用

1、練習背誦古詩。

2、讀讀記記《草》原詩后四行的內容。

3、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五、實踐活動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動。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與本課內容有關的資料。

2、背誦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寫的關于春天的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

感。

一、復習

背誦兩首古詩

二、識字

1、在語境中整體認讀,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容易讀錯的字。

(2)結合語言環(huán)境自主認讀。

(3)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讀音。

(4)小組內相互檢查認讀情況。

2、聯系生活實際識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

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學,或者有的同學認識姓徐的人,就請他教大家識記“徐”

這個字。

3、組詞識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帶生字識字。

如,離——籬味——未

三、寫字指導

1、鞏固音、形。

本課9個要寫的字中平翹舌音的字較多,翹舌音:追燒榮;平舌音:菜宿。寫字前引導學生再次認讀這些字,鞏固讀音。

2、仔細觀察。

本課的9個字包含了五種結構,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fā)現,引導學生正確書寫。獨體字:未

左右結構:枯、徐、燒

上下結構:榮

半包圍結構:追、店

4

3、重點講解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宿:寶蓋不宜太寬。

燒:火字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