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文言文閱讀詳解_第1頁
中小學文言文閱讀詳解_第2頁
中小學文言文閱讀詳解_第3頁
中小學文言文閱讀詳解_第4頁
中小學文言文閱讀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中小學文言文閱讀詳解

第1篇:中小學文言文閱讀詳解燕兵圍濟南。安營單家橋,謀出御河奪燕餉舟。又選善水卒五千人渡河,將攻德州。圍乃解。明年,燕敗盛庸于夾河,回軍與安戰(zhàn)單家橋。安奮擊大破之,擒其將薛祿。無何,逸去。再戰(zhàn)滹沱河,又破之。安于陣中縛木為樓,高數丈,戰(zhàn)酣,輒登樓望,發(fā)強弩射燕軍,死者甚眾。燕王與南軍數大戰(zhàn),每親身陷陣,所向皆靡,惟安與庸二軍屢挫之。滹沱之戰(zhàn),矢集王旗如猬毛。王使人送旗北平,諭世子謹藏,以示后世。顧成已先被執(zhí)在燕,見而泣曰:臣自少從軍,今老矣,多歷戰(zhàn)陣,未嘗見若此也。

逾月,燕師出大名。安與庸及吳杰等分兵擾其餉道。燕王患之,遣指揮武勝上書于朝,請撤安等息兵,為緩師計。帝不許。燕王亦決計南下。遣李遠等潛走沛縣,焚糧舟,掠彰德,破尾尖寨,諭降林縣。時安在真定,度北平空虛,帥萬騎直走北平。至平村,去城五十里而軍。燕王懼,遣劉江等馳還救。安戰(zhàn)不利,引還。四年,燕兵復南下,破蕭縣。安引軍躡其后,至淝河。燕將白義、王真、劉江迎敵。安轉戰(zhàn),斬真。真,驍將。燕王嘗曰:諸將奮勇如王真,何事不成!至是為安所殺。

(節(jié)選自《明史卷一百四十四》有刪節(jié))

10.對文中劃線的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燕王見事急親/冒矢石力戰(zhàn)/馬創(chuàng)矢竭/劍折不可擊會/高煦救至/乃得免/當是時/諸將中安戰(zhàn)最力/王幾為安槊所及

B燕王見事急/親冒矢石力戰(zhàn)/馬創(chuàng)矢竭/劍折不可擊/會高煦救至/乃得免/當是時/諸將中安戰(zhàn)最力/王幾為安槊所及

C燕王見事急/親冒矢石力戰(zhàn)/馬創(chuàng)矢竭劍折/不可擊會高煦/救至/乃得免/當是時/諸將中安戰(zhàn)/最力王幾為安槊所及

D燕王見事/急親冒矢石力戰(zhàn)/馬創(chuàng)矢竭/劍折不可擊/會高煦救至/乃得免/當是時諸將/中安戰(zhàn)最力王/幾為安槊所及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有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祖,指開國皇帝的通稱,如趙匡胤稱宋太祖,朱元璋為明太祖等

B元年,指古代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換年號的第一年

C世子,指古代天子、諸侯的嫡長子或兒子中繼承帝位或王位的人

D上書,指古代向君主當面陳述意見或給地位高的人寫信陳述意見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平安勇猛善戰(zhàn),力大能舉起幾百斤,建文元年討伐燕,他被任命為先鋒隨軍出征,多次擊敗燕王部將

B平安曾經跟隨燕王出塞,了解燕王的用兵方略,所以燕王非常忌憚他,認為兩軍交戰(zhàn)時應該先打敗他

C平安在滹沱河與燕軍交戰(zhàn)時,架起木樓,用強弩射擊燕軍,射在燕王旗上的箭就像刺猬的毛那樣多

D平安不僅有勇,而且有謀,他用圍魏救趙的方法解除濟南之圍,還騷擾燕軍運糧餉的道路牽制燕軍南下

13.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顧成已先被執(zhí)在燕,見而泣曰:臣自少從軍,今老矣,多歷戰(zhàn)陣,未嘗見若此也。(5分)

(2)真,驍將。燕王嘗曰:諸將奮勇如王真,何事不成!至是為安所殺。(5分)

第2篇:中小學文言文閱讀詳解楊繼宗,天順初進士。授刑部主事。囚多疫死,為時其食飲,令三日一櫛沐,全活甚眾。又善辨疑獄。河間獲盜,遣里民張文、郭禮送京師,盜逸。文謂禮曰:吾二人并當死。汝母老,鮮兄弟,以我代盜,庶全汝母子命。禮泣謝,從之。文桎梏詣部,繼宗察非盜,竟辨出之。

成化初,用王翱薦,擢嘉興知府。以一仆自隨,署齋蕭然。性剛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時時集父老問疾苦,為祛除之。大興社學,民間子弟八歲不就學者,罰其父兄;遇學官以賓禮。師儒競勸,文教大興。

中官過者,繼宗遺以菱芡、歷書。中官索錢,繼宗即發(fā)牒取庫金,曰:金具在,與我印券。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覲,汪直欲見之,不可。憲宗問直:朝覲官孰廉直對曰:天下不愛錢者,惟楊繼宗一人耳。

九載秩滿,超遷浙江按察使。數與中官張慶忤。慶兄敏在司禮,每于帝前毀繼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錢之楊繼宗乎敏惶恐,遺書慶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聞母喪,立出。止驛亭下,盡籍廨中器物付有司。惟攜一仆、書數卷而還。

孝宗立,遷湖廣按察使,既至,命汲水百斛洗滌廳事,而后視事,曰:吾以除穢也。居無何,復以僉都御史巡撫云南,三司多舊僚,相見歡然。既而出位揖之曰:明日有公事,諸君幸相諒。遂劾罷不職者八人。

繼宗力持風節(jié)而居心慈厚自處必以禮。為知府,謁上官必衣繡服①,朝覲謁吏部亦然?;蜓圆豢?,笑曰:此朝廷法服也,此而不服,將安用之為浙江按察時,倉官十余人坐缺糧系獄,至鬻子女以償。繼宗欲寬之而無由。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則溢原數。較他司亦然。因悟倉吏缺糧之由,將具實以聞。眾懼,請于繼宗,愿捐俸代償。由是十人者獲釋。嘗監(jiān)鄉(xiāng)試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當大魁天下,吾為朝廷得人賀耳。及拆卷,王華、李旻也,后果相繼為狀元。人服其鑒。

(選自《明史》卷一五九,有刪改)

注:①繡服:官服。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庶全汝母子命希望,能夠B.數與中官張慶忤抵觸,觸犯

C.遂劾罷不職者八人完畢,罷了D.將具實以聞報告,上報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每于帝前毀繼宗眾懼,請于繼宗

B.此而不服,將安用之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C.上已知其人矣人服其鑒

D.吾為朝廷得人賀耳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繼宗力持/風節(jié)而居心/慈厚自處/必以禮。

B、繼宗力持風節(jié)/而居心/慈厚自處/必以禮。

C、繼宗力持風節(jié)/而居心慈厚/自處必以禮。

D、繼宗力持/風節(jié)而居/心慈厚/自處必以禮。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楊繼宗做刑部主事時,囚犯因瘟疫死了好多。他親自給他們吃喝,還讓他們三日洗浴一次,因此救活了許多犯人。

B.楊繼宗聽聞母親去世,立即回鄉(xiāng),把官署中的器物全部清理交付給其他官員,僅帶一仆人和幾卷書離開,作者寫此意在說明他是一個至孝之人。

C.巡撫云南時,三司中大多是舊僚,楊繼宗與其相見歡然。并拜托他們以后有事求不要推脫。

D.楊繼宗對實情進行了勘察,了解了倉吏缺損糧食之原因,準備上報,眾人驚懼,請求楊繼宗,甘愿捐出俸祿代替?zhèn)}吏賠償。

9.根據具體要求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翻譯下面的句子(7分)

①得非不私一錢之楊繼宗乎(3分)

②倉官十余人坐缺糧系獄,至鬻子女以償。(4分)

(2)從文章中找出能體現楊繼宗宅心仁厚體察下情的兩個事例。(自己概括,引用原文均可)(3分)

參考答案

5、C罷:罷免,免除。

6、B(而,表假設,譯為如果若。A介詞:在/向。C項代詞:這個/他。D項介詞,替/動詞,是。)

7、C

8、D(A、親自給他們吃喝錯。B、作者寫此意在說明他是一個至孝之人錯,意在說明其廉潔。C、拜托他們以后有事相求不要推脫錯,而是以后要秉公辦事,請他們諒解。)

9、(1)翻譯句子。

①難道不是(那個)不愛惜一個錢的楊繼宗嗎或:恐怕是(那個)不愛惜一個錢的楊繼宗吧

②管倉庫的官吏十多個因犯糧倉虧空糧食之罪而入獄(被關進監(jiān)獄),以致賣掉子女來賠償。

(2)1、授刑部主事,囚多疫死,為時其食飲,令三日一櫛沐,全活甚眾。

2、文桎梏詣部,繼宗察非盜,竟辨出之。

3、時時集父老問疾苦,為祛除之。

4、倉官十余人坐缺糧系獄,至鬻子女以償,繼宗欲寬之。

5、眾懼,請于繼宗,愿捐俸代償。由是十人者獲釋。

參考譯文

楊繼宗,天順初年考中進士,授官刑部主事。當時獄囚病死較多,楊繼宗為他們改善飲食,下令每三天洗浴一次,使很多囚犯得以繼續(xù)生存。楊繼宗又善于辨明疑案。河間府捕獲了強盜,派遣鄉(xiāng)里村民張文、郭禮押送京師,途中強盜逃走。張文對郭禮說道:我們兩個人都應當同死。你母親年老,又缺少兄弟,用我來代替強盜,希望能保全你母子性命。郭禮哭泣而謝,聽從了張文的安排。張文身被桎梏前往刑部,楊繼宗察明他并非強盜,終于辨明情況將他釋放。

成化初年,朝廷采納王翱的推薦,升任楊繼宗為嘉興知府。楊繼宗赴任時僅用一個仆人跟隨,官署書齋也都清樸無華。他生性剛正廉潔孤獨冷峭,人們都不敢有所冒犯。然而他卻能經常召集鄉(xiāng)間父老詢問疾苦,幫助他們解除,又大力興辦社學,民間子弟年滿八歲不往就學,則要處罰他們的父兄。楊繼宗每遇到學官時都待以賓客之禮,府內教師儒生競相勸學,一時文教大興。

有經過嘉興的太監(jiān),楊繼宗送給他們的只是菱角、芡實之類和歷書。太監(jiān)們索要錢財,楊繼宗當即發(fā)出公牒去領取庫中金銀,并說:錢都在,請給我立下印券。太監(jiān)嚇得咋舌不敢接受。楊繼宗進京覲見,汪直想要見他,他卻不肯。明憲宗問汪直:朝覲官中誰廉潔?汪直回答說:天下不愛錢的,只有楊繼宗一個人。

九年任滿,楊繼宗被破格升遷為浙江按察使。他多次冒犯太監(jiān)張慶,張慶哥哥張敏在司禮監(jiān),經常在憲宗面前詆毀楊繼宗。憲宗說道:你說的不就是那個不要一個錢的楊繼宗嗎?張敏惶恐不安,寫信給張慶說:好好對待楊繼宗,皇上已經知道他這個人了。

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楊繼宗立即離任出行,來到驛亭下,將官署中的器物全部清理交付給官府,只帶著一個仆從、幾卷書而還。

守喪結束后,楊繼宗以右企都御史巡撫順天府。京畿之內有多處權貴的莊田,凡有權貴侵占百姓產業(yè)的,就立即奪還給百姓,他還巡查關塞,武備得到很大整飭。遇到星辰變異,楊繼宗應詔上疏陳言,歷數指斥太監(jiān)和文武諸臣們貪贓殘虐之狀,并且請求召回出鎮(zhèn)的太監(jiān),因此更加被權貴們所嫉恨。

明孝宗即位后,楊繼宗改任湖廣按察使。到任后,他讓人打來上百斛水,把廳衙沖洗一番,然后再處理事務,他說:我用來清除污穢。在任不久,又以金都御史巡撫云南。云南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有許多舊日同僚,相見十分高興。見面后他離開座位向僚友揖禮說道:明天要辦公事,望諸君能給予諒解。于是彈劾罷免不稱職的八人。

楊繼宗極力維持風紀節(jié)操,但心腸慈厚,自己處事必定依禮而行。任知府時,謁見上司一定身著朝服,入京朝覲謁見吏部時也是如此。有人說不用這樣,楊繼宗笑道:這是朝廷的規(guī)定的服裝,這時不穿,將什么時候穿用呢?他任浙江按察使的時候,有管倉庫官吏的十余人因缺少庫糧被關在獄中,以至于賣掉子女賠償。楊繼宗想從寬處理他們,卻沒有理由。有一天,送來他的月俸銀,他讓人稱量一下,就發(fā)現超出了原數,再量別的官吏俸銀,也都如此,因此悟出了倉吏缺糧的原因,他準備據實上報,眾人恐惶不安,請求楊繼宗,甘愿捐出俸祿代替?zhèn)}吏們賠償。十余名倉吏因此獲釋。楊繼宗曾監(jiān)考鄉(xiāng)試,得到兩份好考卷,便身著朝服一再拜天道:這二生必當為天下人才之魁,我為朝廷得人才而祝賀。等到拆開考卷,知道二生為王華、李旻,后來果然相繼考中狀元,人們因此佩服楊繼宗有眼光。天啟初年,追贈謚號為貞肅。

第3篇:中小學文言文閱讀詳解文言文的考查評價以新課標要求為準,能正確理解文章大意,而不應考查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其范圍以新大綱定的16篇背誦推薦篇目為主,語文教科書中的其他文言散文也是復習重點。另外,也不排除考查課外淺易文言文。從考查角度看,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感知,即理解基本內容

二是明確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讀音,通假字的本字及意義,關鍵實詞的含義;

三是能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的句子;

四是對文章的一些觀點和藝術方法能作簡單的評價和分析。

[考點要求]

1、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態(tài)度、感情。

2、能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3、閱讀淺顯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

[考查熱點]

1、知道文言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含義。

2、正確翻譯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

3、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內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

4、篩選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5、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

[題型解析]

第一題一般考查的是文章出處及作者簡介。解答這類題目關鍵以課本的書下注釋為主,注意平時的積累。

第二題一般考查的是文言文中常見文言詞語的含義。解答這類題目關鍵在平時的積累,考試時要結合上下文,辯明詞語的多種意義,寫出該詞語的特定含義。

第三題一般考查學生對句子停頓的把握。劃分誦讀節(jié)奏,一定要參照句式的特點,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頓規(guī)律,以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