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學(第十四章)_第1頁
兒科護理學(第十四章)_第2頁
兒科護理學(第十四章)_第3頁
兒科護理學(第十四章)_第4頁
兒科護理學(第十四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EDIATRICNURSING第十四章神經系統(tǒng)疾病患兒的護理兒科護理學第十四章神經系統(tǒng)疾病患兒的護理學習目標

LearningTarget★掌握小兒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的護理評估、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锸煜ば貉┑奈恢眉吧窠浄瓷涞奶攸c。★了解小兒神經系統(tǒng)的解剖生理特點。小兒神經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1化膿性腦膜炎2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3目錄contents小兒神經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01第一節(jié)小兒神經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

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脊髓及與腦和脊髓相連的腦神經、脊神經和神經節(jié)等,其作用是控制和調節(jié)其他系統(tǒng)的活動,以及維持機體與外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小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較早,生長速度也快,不同年齡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第一節(jié)小兒神經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一、腦胎兒期神經系統(tǒng)最先開始發(fā)育,出生時大腦占體重的10%~12%,平均約370g。大腦形態(tài)與成人無明顯差別,其表面已有較淺而寬的溝回,但發(fā)育不完善,腦皮質較薄,細胞分化較差,髄鞘形成不全,灰質和白質的分界不明顯。神經細胞數目與成人相同,但其樹突和軸突少而短。腦細胞隨年齡的增長體積增大、突觸增多,功能逐漸成熟和復雜化。3歲時腦細胞的分化基本完成,4歲左右神經髓鞘發(fā)育成熟,8歲時與成人無明顯區(qū)別。第一節(jié)小兒神經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二、脊髓小兒出生時脊髓功能基本成熟,2歲時其結構接近成人。脊髓的結構發(fā)育與脊柱的發(fā)育相對不平衡,隨著年齡的增長,脊髓逐漸加長。胎兒時期脊髓末端位于第2腰椎下緣,新生兒時達第3,4腰椎下緣,4歲時上移至第1~2腰椎之間。故嬰幼兒時期行腰椎穿刺的位置要低,以免損傷脊髓,常以第4~5腰椎間隙為宜,4歲后與成人相同,穿刺以第3~4腰椎間隙為宜。第一節(jié)小兒神經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三、腦脊液新生兒腦脊液量較少,約為50mL,壓力僅為30~80mmH2O,故抽取較困難。隨著年齡的增長,腦脊液量逐漸增多,壓力升高至70~180mmH2O,外觀無色透明,細胞數不超過10×106/L,糖~4.4mmol/L,蛋白質不超過400mg/L(新生兒為200~1200mg/L),氯化物118~128mmol/L。第一節(jié)小兒神經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四、神經反射→(一)生理反射出生時存在的永久反射:有結膜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及咽反射等。這些反射減弱或消失,提示神經系統(tǒng)有病理改變。23出生時存在,以后逐漸消失的反射:有吸吮反射、覓食反射、擁抱反射、握持反射及頸肢反射,出生時即有,足月兒于生后3~6個月消失。這些反射在新生兒或小嬰兒時不出現,或持續(xù)存在均提示神經系統(tǒng)異常。出生時不存在,以后逐漸出現的永久反射:有腹壁反射、提睪反射及各種腱反射,這些反射在新生兒期不易引出,1歲后可引出并較穩(wěn)定。生理反射1第一節(jié)小兒神經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四、神經反射→(二)病理反射2歲以內的小兒出現巴賓斯基(Babinski)征陽性為生理現象,若單側出現或2歲以后出現此反射則為病理現象;頸強直、布魯津斯基(Brudzinski)征、克尼格(Kernig)征在小兒出生3~4個月內陽性無病理意義。化膿性腦膜炎02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purulentmeningitis,PM)是由各種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腦膜炎癥,是小兒,尤其是嬰幼兒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臨床上以發(fā)熱、頭痛、嘔吐、驚厥、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陽性及腦脊液化膿性改變?yōu)樘卣?。本病的病死率較高,約1/3幸存兒遺留各種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多種化膿性細菌均可引起腦膜炎,且與年齡密切相關。2個月以下的小兒以大腸埃希菌(最常見)、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為主;3個月~3歲小兒以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為主;年長兒以腦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鏈球菌感染為主。小兒機體免疫力較弱,血腦屏障功能也較差,所以化膿性腦膜炎的發(fā)生率高。1.病因致病菌可通過多種途徑侵入腦膜,最常見的是致病菌通過體內感染灶(如上呼吸道、胃腸道黏膜、新生兒皮膚、臍部等)隨血液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膜,發(fā)生炎癥。少數化膿性腦膜炎患兒是由鄰近組織感染的局部擴散所致,如頭面部軟組織感染、鼻竇炎、中耳炎、乳突炎、顱底骨折等擴散波及腦膜引起感染。2.發(fā)病機制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二)護理評估了解患兒有無上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及皮膚感染的病史,新生兒有無臍部感染。1.健康史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二)護理評估多為急性起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部分患兒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1)典型表現①感染性全身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發(fā)熱、面色灰白、煩躁不安。腦膜炎奈瑟菌感染者可表現為皮膚出血點和瘀斑、意識障礙、血壓下降等,若不及時治療24小時內可死亡。②急性腦功能障礙癥狀:表現為進行性的意識改變,出現精神萎靡、嗜睡、昏睡及昏迷。③顱內壓增高:年長兒表現為持續(xù)性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畏光等;嬰兒表現為易激惹(搖晃和抱著時更甚)、尖聲哭叫、雙眼凝視、驚厥、前囟膨隆、顱骨縫增寬及頭圍增大等。病情嚴重時可合并腦疝,出現呼吸不規(guī)則、兩側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射減弱或消失等。④腦膜刺激征:頸強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陽性,其中以頸強直最常見。2.身體狀況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二)護理評估(2)非典型表現3個月以下的患兒起病隱匿,癥狀不典型,表現為體溫升高或降低、面色青紫或蒼白、吸吮力差、拒乳、嘔吐及黃疸加重等;肌張力減弱或不典型性驚厥發(fā)作;由于顱骨縫和囟門的緩沖作用使顱內壓增高和腦膜刺激征表現不明顯。(3)并發(fā)癥①硬腦膜下積液:多見于1歲以內由肺炎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感染所致的腦膜炎嬰兒。經48~72小時治療發(fā)熱不退或退后復升,病情不見好轉或病情反復的患兒,首先應考慮并發(fā)硬腦膜下積液的可能。頭顱CT掃描有助于確診。如行硬膜下穿刺,積液量>2.0mL、蛋白質>0.4g/L即可確診。2.身體狀況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二)護理評估

②腦室管膜炎:多見于革蘭陰性桿菌感染且延誤治療的1歲以下患兒,表現為經抗生素治療后,出現高熱不退、前囟飽滿、驚厥頻繁、呼吸衰竭等病情加重的癥狀。頭顱CT檢查可見腦室擴大,腦脊液檢查始終異常,病死率和致殘率較高。③腦積水:由腦膜炎癥導致腦脊液循環(huán)障礙所致,多見于未能早期治療、6個月以下的嬰兒,表現為頭圍迅速增大、頭皮變薄、靜脈擴張、額大面小及眼呈落日狀。2.身體狀況腦積水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二)護理評估家長常擔心病情嚴重危及生命或留有后遺癥,應注意評估家長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患兒及家長有無出現焦慮、恐懼和沮喪等心理;評估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和社會支持水平。3.心理狀況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二)護理評估(1)腦脊液檢查:是本病確診的重要依據。(2)血液檢查:血常規(guī)示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為(20~40)×109/L,分類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占80%以上。(3)頭顱CT:可確定腦水腫、腦膜炎、腦室擴大、硬腦膜下積液等病理改變。4.輔助檢查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二)護理評估項目正?;撔阅X膜炎病毒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壓力(kPa)新生兒:0.29~0.78兒童:0.69~1.96增高正常或增高增高外觀清亮渾濁或呈乳白色清亮清亮或呈毛玻璃樣白細胞兒童:(0~10)×106/L,嬰兒:(0~20)×106/L顯著增多,達

1000×106/L以上,以中性粒細胞為主輕度增多,多

<3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后期以淋巴細胞為主(50~500)×106/L,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g/L)兒童:0.2~0.4新生兒:0.2~1.2明顯增高正常或輕度增高增高糖(mmol/L)兒童:3.1~4.4嬰兒:3.9~5.0明顯降低正常降低氯化物(mmol/L)兒童:117~127嬰兒:110~122明顯降低正常降低其他無涂片革蘭染色可找到致病菌病毒抗體陽性涂片抗酸染色可找到結核桿菌不同病原體所致腦膜炎腦脊液的鑒別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二)護理評估(1)抗生素治療:選用對病原菌敏感、易透過血腦屏障、毒性低的抗生素,聯(lián)合用藥,注意配伍禁忌;原則為早期、足量、足療程靜脈給藥。(2)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抑制炎癥反應,降低血管通透性,減輕腦水腫及顱內高壓癥狀。(3)對癥及支持治療:高熱時可酌情應用退熱藥物;顱內壓增高的患兒,取側臥位并將床頭抬高15°~30°,以避免顱內壓進一步升高,給予20%甘露醇降顱壓,靜脈推注時避免漏到血管外,以防局部刺激致局部水腫;驚厥發(fā)作時可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保證能量攝入,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4)并發(fā)癥治療:硬腦膜下積液量少時無須處理,積液量多導致顱內壓增高時,行穿刺放液,放液量每次每側控制在15mL以內。腦室管膜炎患兒可做側腦室穿刺引流,并注入抗生素。腦積水患兒可選擇正中孔黏連松解、導水管擴張及腦脊液分流手術治療。5.治療要點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三)(四)護理診斷:(1)體溫過高:與細菌感染有關。(2)潛在并發(fā)癥:顱內壓增高。(3)有受傷的危險:與驚厥發(fā)作有關。(4)營養(yǎng)失調:與攝入不足、機體消耗增多有關。(5)焦慮:與疾病預后不良有關。護理目標:患兒體溫恢復正常,不發(fā)生外傷。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五)護理措施1.維持正常體溫①保持病室安靜清潔、空氣新鮮,每日開窗通風3~4次。維持病室溫度18~20℃、濕度50%~60%。高熱患兒須臥床休息,每4小時測量體溫1次,體溫超過38.5℃時,及時給予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以降低腦的耗氧量,防止發(fā)生驚厥。鼓勵患兒多飲水,必要時靜脈補液,按照體溫每升高1℃液體量應增加10mL/(kg·d)計算,并記錄液體出入量。②了解各種藥物的使用配伍要求、適應證、禁忌證及不良反應。嚴格掌握配藥的精確性、靜脈輸液的速度和無菌操作規(guī)范。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五)護理措施2.病情觀察①生命體征的觀察:密切監(jiān)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觀察患兒的意識狀態(tài)、面色、神志、瞳孔、囟門等變化。特別注意有無呼吸衰竭、腦疝、腦水腫、驚厥及其他并發(fā)癥。②并發(fā)癥的觀察:若嬰兒經48~72小時治療發(fā)熱不退或退后復升,病情不見好轉或病情反復,首先應考慮并發(fā)硬腦膜下積液的可能。若高熱不退,反復驚厥發(fā)作,前囟飽滿,顱縫裂開,頻繁嘔吐,出現“落日眼”,則提示出現腦積水。上述情況發(fā)生,應立即報告醫(yī)師,做好氧氣、吸引器、呼吸機、硬膜下穿刺包及側腦室引流包等各種急救物品的準備工作,配合急救處理。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五)護理措施3.防止外傷和意外保持環(huán)境和患兒安靜,護理操作動作盡量輕柔、集中進行,為患兒修剪指甲,專人守護和陪伴患兒。對嘔吐頻繁的患兒應使其頭偏向一側,嘔吐后要及時清除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純后@厥發(fā)作時給予口腔保護以免舌被咬傷,拉好床擋,適當約束患兒,避免躁動及驚厥時受傷或墜床。及時清除大小便,保持臀部干燥。必要時在肩胛、臀部使用氣墊,預防壓瘡的發(fā)生。4.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根據患兒體重及營養(yǎng)狀況,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蛋黃、牛奶、魚類、水果、蔬菜等。根據病情選擇補充營養(yǎng)的方式,頻繁嘔吐者,可采用靜脈輸液的方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神志清醒者,給予營養(yǎng)豐富且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意識障礙者,給予靜脈營養(yǎng)或鼻飼。定期測量患兒體重,了解營養(yǎng)狀態(tài)恢復情況。第二節(jié)化膿性腦膜炎(五)護理措施5.心理護理給予患兒及家長心理安慰、關心和愛護,消除其焦慮、恐懼心理。根據患兒及家長對疾病的接受程度介紹病情、護理的目的和方法,使其主動配合,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6.健康指導向家長宣傳預防化膿性腦膜炎的知識;指導家長觀察患兒的呼吸、脈搏、神志等情況,講解、示范幫助患兒翻身、清潔皮膚、清理口腔分泌物及鼻飼的操作方法,做好生活護理;需做腰椎穿刺的患兒,穿刺前向家長說明檢查的目的,強調安全性,以消除其恐懼心理,穿刺后囑患兒去枕平臥6小時,以防發(fā)生頭痛;出院時指導家長繼續(xù)觀察患兒反應及肢體活動情況,以便及早發(fā)現并發(fā)癥及后遺癥;對于癱瘓的患兒,指導家長協(xié)助患兒進行肢體運動功能鍛煉,講解護理注意事項,促進患兒康復。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03第三節(jié)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病毒性腦炎(viralencephalitis)和病毒性腦膜炎(viralmeningitis)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急性炎癥。若病變主要累及腦實質則稱為病毒性腦炎;若病變主要累及腦膜則稱為病毒性腦膜炎;若腦膜和腦實質同時受累,則稱為病毒性腦膜腦炎。大多數患兒病程呈自限性。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故又稱散發(fā)性病毒性腦炎。第三節(jié)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多種病毒感染均可引起腦炎、腦膜炎,致病病毒中80%為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刹《荆└腥?,其次為單純皰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蟲媒病毒等。1.病因病毒經呼吸道、消化道侵入人體,在淋巴細胞內繁殖后進入血流侵犯各臟器,形成毒血癥,患兒可出現發(fā)熱等全身癥狀;若病毒進一步繁殖,通過血腦屏障侵犯腦實質及腦膜,則出現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若宿主對病毒抗原發(fā)生強烈免疫反應,將進一步導致神經脫髓鞘病變、血管及血管周圍的損傷。2.發(fā)病機制第三節(jié)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二)護理評估健康史1詢問患兒1~3周有無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史,有無接觸動物或昆蟲叮咬史;評估預防接種史;了解新生兒有無臍帶感染史等。第三節(jié)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二)護理評估身體狀況2多呈急性起病,病情的輕重程度取決于病變受累的部位。一般情況下,病毒性腦炎的臨床癥狀較腦膜炎嚴重,病程為2~3周,多數患兒可完全恢復,但少數遺留癲癇、肢體癱瘓、智力倒退等后遺癥。1)病毒性腦炎起病急,其臨床表現因腦實質受損部位的病理改變、范圍和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1)前驅癥狀:發(fā)熱、頭痛、嘔吐、腹瀉等。第三節(jié)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二)護理評估身體狀況2(2)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①驚厥:多數表現為全身性發(fā)作,嚴重者可呈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②意識障礙:輕者反應淡漠、遲鈍、嗜睡或煩躁,嚴重患兒可有昏睡、昏迷,甚至去皮質狀態(tài)。③顱內壓增高:表現為頭痛、嘔吐、嬰兒前囟飽滿,嚴重者可出現腦疝癥狀。④運動功能障礙:根據受損部位不同,可出現偏癱、不自主運動、面癱、吞咽障礙等。⑤精神情緒異常:病變累及額葉底部、顳葉邊緣系統(tǒng)時,可出現躁狂、幻覺、失語及定向力、計算力與記憶力障礙等癥狀。2)病毒性腦膜炎多先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表現為發(fā)熱、惡心、嘔吐等,繼而嬰兒出現煩躁不安、易激惹;年長兒表現為頭痛、頸背疼痛、腦膜刺激征陽性等。一般很少發(fā)生嚴重意識障礙和驚厥,無局限性神經系統(tǒng)體征。病程大多為1~2周。第三節(jié)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二)護理評估輔助檢查3(1)腦脊液檢査:壓力正?;蛟龈撸庥^清亮,白細胞總數輕度增多,一般<300×106/L,分類在早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后期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質大多數正?;蜉p度升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圍。(2)病毒學檢査:部分患兒取腦脊液進行病毒分離及特異性抗體檢測為陽性;恢復期患兒血清特異性抗體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時具有診斷意義。(3)腦電圖:病毒性腦炎腦電圖主要為高幅慢波,呈彌漫性分布,癇樣放電率明顯增高。病毒性腦膜炎常見彌漫性慢波增多,個別患兒有癇性放電。第三節(jié)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二)護理評估治療要點4本病無特異性治療方法,針對病情給予一般支持和對癥治療。阿昔洛韋為高效廣譜抗病毒藥,可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對單純皰疹病毒的作用最強;應用地塞米松靜脈滴注控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