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 (大河流域的文明發(fā)祥地)文明探源新課件_第1頁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 (大河流域的文明發(fā)祥地)文明探源新課件_第2頁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 (大河流域的文明發(fā)祥地)文明探源新課件_第3頁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 (大河流域的文明發(fā)祥地)文明探源新課件_第4頁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 (大河流域的文明發(fā)祥地)文明探源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河流域的文明發(fā)祥地

人類邁進文明時代的標志有:階級的分化、國家的出現(xiàn)城市的出現(xiàn)、文字的發(fā)明P108最后一段大河流域文明發(fā)祥地人類早期文明四大區(qū)域分別是什么?其分布有什么共同點?分別位于什么地區(qū)?非洲亞洲兩河流域兩河: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又叫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最早的居民蘇美爾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后來的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繼承和發(fā)展了蘇美爾人的成就,其中巴比倫人的成就最大,因此,兩河文明又被稱為巴比倫文明。蘇美爾人材料一:蘇美爾人的詩歌:猖獗的洪水呀,沒人能和它對抗,它使蒼天動搖,使大地顫抖。……莊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來將它沒。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處于大河流域的人民必須組織起來興修巨大的水利工程,而且必須由統(tǒng)一的中央政府組織起來。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這是蘇美爾人所制群像,在這組包含諸神、傳教士和信教者的群像中,最高的那座雕像是阿布神像。材料四:城墻外面是農田,占有者是國王、祭司和一些富人。他們將土地劃分成小塊份地,連同種子、農具和耕畜一起,分配給為他們服務的農民。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經營地產時需要記賬,如:從佃耕的農人那里收到的地租,牧群的頭數(shù)……一切復雜的細節(jié),都得上賬或記錄。管理事項和賬目,使用削成三角尖頭的蘆葦桿當筆,刻寫在泥板上;然后擰干,以便保存。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閱讀材料說說兩河流域早期文明的表現(xiàn)兩河流域文明的表現(xiàn)1、原始農業(yè)出現(xiàn)后,開始有農業(yè)聚落,并逐漸發(fā)展成早期城市。2、社會上慢慢形成靠農夫養(yǎng)活的手工業(yè)者、商人、祭司、書吏,國家政權、有組織的宗教、新的社會秩序初入端倪。3、創(chuàng)造了文字——楔形文字早期城市——烏魯克早期城市——烏爾

烏爾城矗立在幼發(fā)拉底河東岸,周圍磚墻環(huán)繞,墻外有寬闊的護城河.河邊停泊著許多商船。城內狹窄的街道相互交織,街道兩旁是房屋、商店和公共設施,國王的宮殿也在這里.在城市中央的土臺上,建有供奉月亮神的神廟.城市周圍分布著一些村鎮(zhèn),大部分耕地屬于神廟。定居在兩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是蘇美爾人,他們用削成三角形尖頭的蘆葦稈或骨棒、木棒當筆,在潮濕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寫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這種文字被稱為楔形文字。是由圖畫文字演變而來的。圖畫文字比較具體,楔形文字比較抽象蘇美爾人的文字第二站:尼羅河流域非洲世界第一長河埃及氣候干旱,終年雨量稀少,尼羅河是唯一的水源。"尼羅河泛濫節(jié)"

每年的6月,尼羅河剛出現(xiàn)泛濫的跡象———河水呈綠色,人們就開始喜氣洋洋地聚集在河邊,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每當這時,河面上總有數(shù)不清的船只穿梭往來,人們在船上唱歌跳舞。河邊放著尼羅河神的木雕像,身穿節(jié)日盛裝的男女老幼輪流來到圣像前,恭敬地低頭表示敬意,祭司則高聲念著禱詞,畢恭畢敬地向河神祈求幸福。到了8月,當河水終于漫過兩岸堤壩淹沒大片農田時,人們還要熱火朝天地慶祝一番。思考

在人們眼里,洪水泛濫幾乎是災害的同義詞,為什么古代埃及人反而要慶祝尼羅河的泛濫呢?泛濫期播種期收割期古埃及人民利用尼羅河來發(fā)展農業(yè)

古埃及是農業(yè)發(fā)達,圖片反映的是播種期和收割期,人們使用簡單的犁耕。仔細觀察圖片,請你說說你得到了哪些關于古代埃及人民的生產生活風貌的信息?尼羅河農業(yè)發(fā)達

聚落形成

手工業(yè)、商業(yè)發(fā)展距今5500年前后,出現(xiàn)國家古埃及興起過程古代埃及與尼羅河息息相關,尼羅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使古代埃及成為世界古代文明的搖籃之一。所以,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稱:埃及,尼羅河的贈禮距今5000年前后,初步統(tǒng)一(美尼斯,定都孟斐斯)古埃及人的文字文字:出現(xiàn)時間:材質:象形文字石頭——紙草距今6000年左右埃及的紙草文書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猜一猜手臂籃子腳獅子蛇手嘴貓頭鷹墊子山坡水繩結第三站:印度河恒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印度巴基斯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自然環(huán)境有什么特點呢?

該流域在南亞地區(qū)占有什么地位?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

整個南亞地區(qū)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是古代印度文明的發(fā)源地印度河恒河流域距今45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出現(xiàn)城市國家摩亨佐·達羅那時人們(印度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已經學會修筑攔河堤壩,引水灌溉農田,種植棉花(古代印度是最早種植棉花的國家),還通過海路與其他國家進行頻繁的貿易。哈拉帕

摩亨佐·達羅的城市總體規(guī)劃非常先進且又極為科學,很多人將其稱為“青銅時代的曼哈頓”

。城市四周有城墻圍繞,城市整個被分為好幾個部分,包括一座位于高處的“城堡”和地勢較低的城區(qū)。一條寬達10米的大馬路自北向南縱貫城市,每隔幾米就有一條東西向的小街與之成直角相交。此外,還有小巷組成的不規(guī)則的路網與小街相連,住宅房屋的墻壁很厚,表明至少是兩層樓房,大多數(shù)為多間建筑,有些房子很大,包括幾套院落,有些則是簡陋的單間房屋。

在摩亨佐·達羅,一個水井網絡為每個街區(qū)提供方便的淡水來源。

幾乎每戶人家都有沐浴平臺、許多家庭還有廁所。城中還有一個范圍廣大的排水系統(tǒng)將多余的水帶走。城市公共部門的正中心還有一個很大的浴池,在舉行宗教儀式之前,祭司和統(tǒng)治者可能到這兒來洗澡。說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xiàn)了明顯的財產不平等和階級分化現(xiàn)象。城中央的堡壘寬闊的街道和隱蔽的排水溝小巷垃圾箱城市建設大浴場城墻神廟宮殿街市公共設施作坊早期城市與現(xiàn)代城市相比,它們有什么異同?(結合課本106頁文字材料)在早期城市遺址中,大都有這樣一些景觀:城墻、宮殿、公共設施、街市、神廟等。同現(xiàn)代城市相比,它們有什么異同?1、早期城市與現(xiàn)代城市都具有一定的范圍,但早期城市的規(guī)模較少,城墻不僅作為邊界,而且具備軍事防御功能,現(xiàn)代城市一般沒有城墻;2、早期城市與現(xiàn)代城市都有公共實施,但現(xiàn)代城市的公共設施更為復雜。見精講精練P64T2

黃河長江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非洲亞洲回家啦:黃河長江流域夏大約4000年前,夏王朝的建立,奏響了中華文明的序曲黃河長江流域河流名稱地理位置出現(xiàn)文明時間遺址遺跡文明標志印度河與恒河流域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早期文明比較南亞西亞東非東亞4500年前后6000年前后6000年前后4000年前后摩亨佐·達羅烏魯克烏爾孟菲斯階級分化國家產生城市出現(xiàn)文字發(fā)明二里頭40°N40°N20°N

黃河長江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