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創(chuàng)立的教案_第1頁
科舉制創(chuàng)立的教案_第2頁
科舉制創(chuàng)立的教案_第3頁
科舉制創(chuàng)立的教案_第4頁
科舉制創(chuàng)立的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舉制創(chuàng)立的教案【學習目標】1、掌握科舉制的誕生及發(fā)展完善的知識。2、全面理解科舉制的影響。【學習重點】科舉制的正式誕生;科舉制的影響?!緦W習過程】(精彩課堂,展現(xiàn)獨特自我)一、自主學習(我的課堂,我的舞臺)學習任務:詳細閱讀教材,獨立完成下列知識填空,小組內(nèi)交流自學成果,并努力記住下列知識。(1)隋文帝時期,為改變魏晉以來的選官制度,開始用的方法來選拔官吏。(2)隋煬帝時,正式設置,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科舉制度正式誕生。2、科舉制的完善:唐朝時科舉制逐漸完善,常設的考試科目中以、兩科最為重要,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①擴充規(guī)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②嚴格錄取應試者(進士的錄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2)武則天:武則天時創(chuàng)設了殿試和。②玄宗曾八次親自面試應試者。(1)科舉制改善了,使有才識的讀書人可以入朝為官;(2)科舉制促進了的發(fā)展;(3)科舉制促進了的發(fā)展,大大有利于唐詩的繁榮;(4)科舉制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xù)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廢除。1、經(jīng)過上面的學習,你還有什么疑問?請?zhí)岢鰜?,在小組內(nèi)討論研究。2、你們小組不能解決的或向全班同學推薦的有價值的問題:3、討論:根據(jù)所學的知識,結(jié)合課本18頁的第一、二段材料分析一下,科舉制度對封建統(tǒng)治有什么作用?五、鞏固訓練(相信自己一定能順利通過!)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黃梅戲《女駙馬》,并用"久旱逢甘露,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一首詩的末句進行解說,引出科舉考試這一話題。3.認識科舉制度的出現(xiàn)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歷史進步,是隋唐繁榮的因素之一。官。許多有真才實學的人由于出身寒微,難以擔任中央和地方高官,正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F(xiàn)在我們討論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這種選官方式有什么不好?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17頁的內(nèi)容,找出在科舉制度的產(chǎn)生過程中教師歸納(見第9張幻燈片)。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討論以下問題(幻燈片第10張)合作探究一:科舉制度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會給權貴子弟、出身低微的讀書人、朝廷分別帶來什么變化?教師指導學生一步一步思考,得出結(jié)論:1高門權貴子弟——失去"無論優(yōu)劣,都可做官的特權2地方官和高們權貴——失去"選官實權"3出身低微的讀書人——得到了"憑才學做官的公平機會"4朝廷(皇帝)——得到"集中了選官權力和真正的人才"(二)科舉制完善于唐朝教師過渡:從唐太宗開始,科舉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唐朝時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最重要的是——進士、明經(jīng)兩科。(教師介紹兩科的內(nèi)容,并以P19頁史料為證"縉紳雖位及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然后介紹進士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請同學們閱讀第18頁的內(nèi)容,找出哪幾位人物是完善科舉制度的關鍵人物。教師活動:請同學們分為三組,合作學習三位關鍵人物為完善科舉制所作的貢1.唐太宗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guī)模2.2.武則天首創(chuàng)殿試和武舉3.3.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內(nèi)容師生活動:根據(jù)以上內(nèi)容,我們一起來討論幾個問題:師:請看第18頁"動腦筋",請問:這種"帖經(jīng)"的試題類型和我們今天1.的什么題型很相似?你認為這種題型好不好?為什么?生:(學生自由回答)師:請看第20頁“動腦筋”,你認為唐朝的進士科重視考試賦好不好?如果你是一個準備參加進士科考試的舉人,得知唐玄宗規(guī)定詩賦作為今年的考試內(nèi)容,你會怎么做?能否再估計一下唐朝的文學界、教育界將會呈現(xiàn)出怎樣的局面?生:(學生自由回答)師:派一名代表,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完整的科舉考試是怎樣進行的?一個普通讀書人需要經(jīng)過哪些環(huán)節(jié)才能成為進士。學習了科舉制后,我們應該明白這一點。生:(學生代表作具體介紹,本組其余同學可作補充)師:(播放《中華歷史五千年》中的一段錄像)現(xiàn)在,請同學派代表來介紹一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是通過科舉制當上官的,他們都有什么作為?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那么,你能否相象出一個書生在金榜題名時的喜悅心情呢?(可讓學生表演一個小品:看榜文。學生表演)教師總結(jié):閱讀第19頁的內(nèi)容。書中給我們歸納了三條:一、科舉制的誕生(閱讀17頁課文、插圖和資料,完成下列題目并記住)2.時,正式設置科,按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3.科舉制度起了什么作用?合作探究一:(1)隋文帝為什么要廢除舊的選官制度呢?按考試成績選會給權貴子弟、出身低微的讀書人、朝廷分別帶來什么變化?二、科舉制的完善(閱讀18頁課文和插圖,先在書上劃線,然后討論回答)1.唐朝科舉制度逐漸完善,以、兩科最重要。2.是完善科舉制度的關鍵人物。3.唐太宗通過擴充規(guī)模發(fā)展科舉事業(yè)。4.武則天時,開始了,并增設了。5.唐玄宗時,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nèi)容,促進了唐詩的繁榮。合作探究二:你認為科舉考試的最大獲益者是誰?武則天開創(chuàng)殿試,親自出題面試舉人的意圖是什么?如果你是一個準備參加進士考試的舉人,得知唐玄宗規(guī)定詩賦作為今年考試內(nèi)容,你會怎樣做?在這種規(guī)定下,你估計唐朝的文學界、教育界將呈現(xiàn)出怎樣的局面?合作探究三:結(jié)合第18頁“動腦筋”:它類似于我們今天哪一種題型?你怎樣看待這種題型?三、科舉制的影響1.思考:根據(jù)20頁“動腦筋”:唐朝進士科考詩賦好不好?為什么?2.閱讀20-21頁課文,按21頁“活動與探究2”: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3.閱讀21頁“自由閱讀卡”,思考回答:“最大最重的石頭書”說明了我國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對讀書人學習內(nèi)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按20頁“活動與探究1”:李德裕態(tài)度如何?他的話有理嗎?5.根據(jù)19頁歸納:隋唐科舉制度從哪三個方面對當時封建社會產(chǎn)生了影響?【授課人】【時間】【地點】七年級(3)班【課題】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四課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課程標準對本課要求】了解隋唐科舉制度的主要內(nèi)容【教學目標】1、了解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產(chǎn)生和完善的主要情況及其影響。2、通過討論科舉制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歷史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3、通過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共同學習、互相促進的能力?!局攸c難點】【教具】小黑板(科舉制的形成和完善)【教學過程】復習上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并思考:1、為什么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稱為"開元盛世”?P13宗、武則天是怎樣改革選拔官員的方法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四課: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在此之前朝廷是怎樣選拔人才的呢?請看P15,請一個同學來說說。個辦法?(老師解說)科舉制度的"雛形”到“創(chuàng)立”和“完善"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老師出示概括制表并解釋)雛形創(chuàng)立1、"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2、"太宗皇帝真長策,賺的英雄盡白頭!"思考P18"活動與探究1":如何看待李德裕的觀點?條件。)礎;促進了教育事業(yè)和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帶來了唐詩的繁榮。)思考P19“活動與探究2”:中國選官制度對世界的影響。代的考試選官制度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產(chǎn)生過一定積極影響。)請同學們思考并討論科舉制與當今的考試制度有何異同(小組討論)。能結(jié)合科舉制度的歷史提出建議的成長記錄袋加1-2分?!窘Y(jié)合板書小結(jié)】【板書設計】隋文帝隋煬帝武則天雛形創(chuàng)立學者從"文化"的廣義角度看待科舉制度,認為科舉制度是中華文化中“最顯凸的從當前的考試導入(側(cè)重于考試的功能)"家世"也稱“品”,本人才德謂之“狀”,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狀"后評定其等第。等第分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1)官員大多只能從高門權貴中選拔,許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為朝廷和國(2)官員的選拔權力集中在地方權貴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權。怎樣解決這些弊病呢?利用考試選拔官員。二、科舉制的誕生與完善(學生列表歸納)人物貢獻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誕生階段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唐太宗擴充國學的規(guī)模,增加考試的人數(shù)完善階段武則天增設殿試、武舉唐玄宗豐富考試的內(nèi)容: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nèi)容。晉以來九品官人的制度。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詔舉賢良。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設志行修謹、清平干濟兩科。②隋煬帝:隋煬帝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舉人,包括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jié)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zhí)憲不撓、學業(yè)優(yōu)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臂力驍壯等,其中文才秀美科,當即進士科。放寬了錄取標準,把錄取和任用權完全集中在中央,這便是我國歷史上科舉制度創(chuàng)立的開始。進士一詞初見于《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提問:九品中正制與科舉考試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九品中正制主要憑士子的名望和門弟。開科考試錄取標準是士子的考試的成績,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學和能力。③唐太宗:唐太宗時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唐太宗時擴充了國學的規(guī)模,還增加了考試的人數(shù)。例如,進士科考試,每年應試的人少則八九百人,多則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的不過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錄取比例不過百分之一二。由于就舉的人多,而錄取的名額少,50歲能考中進士的人,還算是很年輕的了,仍被看作"少進士",終身不第的人居多數(shù)?!疤诨实壅骈L策,賺得英雄盡白頭”。④武則天:增加了考試科目。殿試:武則天在宮殿親自面試考生。武舉:考察⑤唐玄宗:詩賦成為主面的考試內(nèi)容??婆e考試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進步?聯(lián)系現(xiàn)在的考試制度,談談你對科舉制的看法。(可以通過下面的問題提示學生思考)①某單位招聘職員,有一百人要參加,而只能錄取十個人,如果你是考官,你會考試哪些因素,進行哪些測試?——科舉考試也是貫徹"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行競爭、擇優(yōu)取仕"的原則。讓有真才實學的人可以進入各級政府任職。②如果沒有考試,你會不會認真讀書?——科舉制把“讀書-科舉-做官”連為一體,所以要做官就得讀書,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③如果你準備參加科舉考試,得知唐玄宗規(guī)定詩賦作為今年考試的內(nèi)容,你會怎么做?——科舉制十分重視讀書人的基本功,特別是書法和文采。讀書書人為了能取得好成績,就得在這方面下功夫,所以科舉制促進了文學藝術(特別是書法和文學)的發(fā)展。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fā)展。英國大百科全書中說: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試制度,是中國所采用的選舉制度,及其定期舉行的考試。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說過:現(xiàn)在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是從我們中國學過去的。討論:這里的考試制度指的是什么?從這兩則材料能反映出什么問題?作業(yè):課后作業(yè)(6)武則天時,開始了,并增設了;(7)唐玄宗時,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nèi)容,促進了唐詩的繁榮;(8)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xù)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廢止。二.交流展示1.科舉制度是怎樣創(chuàng)立的?如何得到完善?2.科舉制度創(chuàng)立起了什么作用?1.科舉制度在朝創(chuàng)立,在朝逐漸完善,直到才被廢止;2.在科舉制度創(chuàng)立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關鍵人物是;3.在科舉制度完善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關鍵人物是;1、我國科舉制正式誕生于A.唐太宗B.唐玄宗C.隋文帝D.隋煬帝2、科舉制創(chuàng)立于A.隋朝B.唐朝C.西漢D.魏晉3、科舉制逐步完善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4、科舉制廢除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首創(chuàng)殿試、武舉的是A.唐太宗B.武則天C.唐玄宗D.隋文帝6、有利于唐詩繁榮的是A.唐太宗B.武則天C.唐玄宗D.隋文帝7、下列關于科舉制度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唐代創(chuàng)立并完善了科舉制度B.科舉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人才C.進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科舉制度激發(fā)了讀書人的自信和熱情,推動了唐代社會的發(fā)展8.與科舉制有關的成語“衣錦還鄉(xiāng)”反映的是A.參加科舉考試還鄉(xiāng)時可獲得一套新衣B.讀書人在科舉考試考中后地位有巨大變化C.只有身穿錦衣才會允許參加考試D.讀書人用華麗的服飾來證明自己的身份(三)閱讀下列材料:"英國大百科全書中說: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試制度,是中國所采用的選舉制度,及其定期舉行的考試?!?1)材料中的"選舉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制定該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這一制度開始于哪個朝代?誰統(tǒng)治的時候正式誕生?教學目標從當前的考試導入(側(cè)重于考試的功能)"家世"也稱"品”,本人才德謂之"狀",中正官注(1)官員大多只能從高門權貴中選拔,許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為朝廷和國(2)官員的選拔權力集中在地方權貴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權。怎樣解決這些弊病呢?利用考試選拔官員。二、科舉制的誕生與完善(學生列表歸納)①隋文帝:隋文帝為了集中選士大權,采用考試的辦法,以分科舉人取代了魏晉以來九品官人的制度。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詔舉賢良。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設志行修謹、清平干濟兩科。②隋煬帝:隋煬帝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舉人,其中文才秀美科,當即進士科。放寬了錄取標準,把錄取和任用權完全集中在中央,這便是我國歷史上科舉制度創(chuàng)立的開始。進士一詞初見于《禮記o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提問:九品中正制與科舉考試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九品中正制主要憑士子的名望和門弟。開科考試錄取標準是士子的考試的成績,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學和能力。③唐太宗:擴充了國學的規(guī)模,還增加了考試的人數(shù)。④武則天:增加了考試科目。殿試:武則天在宮殿親自面試考生。武舉:考察武功和騎射。⑤唐玄宗:詩賦成為主面的考試內(nèi)容。科舉考試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進步?聯(lián)系現(xiàn)在的考試制度,談談你對科舉制的看法。1課時探討國學與科舉考試的關系,認識科舉考試把為今年考試的內(nèi)容,你會怎樣做?"“請你再估計一下唐朝的文學界、教育界將呈現(xiàn)出怎樣的局面?"4、學習"科舉制度的影響"一目時,可以在前兩個子目學習的基礎上,直接5、利用“活動與探究"欄目中的"閱讀分析”,指導學生活動。6、教師在本課教學中無論是自己講述還是引導學生活動,都要把握好對隋唐科舉制度評價的分寸。四、小結(jié):指導學生按人物順序編制“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大事記”。并觀看反映科舉制度的多多媒體資料五、練習:你認為唐朝的進士科重視詩賦考試好不好,為什么?六、作業(yè):唐朝進士科重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