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寶、玉冊的史料學價值_第1頁
清代玉寶、玉冊的史料學價值_第2頁
清代玉寶、玉冊的史料學價值_第3頁
清代玉寶、玉冊的史料學價值_第4頁
清代玉寶、玉冊的史料學價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代玉寶、玉冊的史料學價值

豫寶、豫書,又稱湘寶和湘書,是在朝鮮皇帝為列出祖先而制定的寶皮。按質地劃分,滿文玉寶、玉冊屬于碑刻類文獻,但它們又不同于碑刻和官印。有清一代留下了一批質地精良、工藝精美的玉寶、玉冊,堪為滿族文物中之精品,其內容反映了清代帝后尊謚制度,具有較高的史料學價值。一、東北部采取太廟和參與廟發(fā)揮玉寶,皇帝為其列祖列后上尊謚所用之寶,故又稱“謚寶”,用玉石鐫刻,其寶文為所上的廟號和謚號鐫刻。寶成后,置于太廟供奉。清代順治元年定祭后,玉寶之制開始實行,順治二年(1645年)制成,為清朝定制。后代皇帝可根據(jù)列祖列后的功業(yè)追加謚號。玉寶一般呈正方形,邊長多為13.6厘米,用料均選用新疆和闐上等貢玉。寶上端鐫刻交龍紐,寶文為滿、漢文合璧,字鐫陽紋。(一)皇帝的玉寶1.天監(jiān)金寶天寶金銅帶沈陽故宮藏品。寶文為“太祖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yè)高皇帝之寶”,由清太宗皇太極首先鐫制,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屢有加謚,寶亦隨謚而改鐫。是寶為乾隆元年(1736年)三月,根據(jù)祖制改鐫,寶質為白玉,寶文為滿漢合璧,朱文,漢文篆書,滿文楷書。寶上端為玲瓏白玉單龍描金紐,紐上系明黃絲繩。寶全高13.9厘米,面徑13.2厘米、厚5厘米,紐高8.5厘米、長13.5厘米。該寶用明黃織金四則團花云紋緞包裹,置于鎏金銅印池,另置金漆托盤,裝入金漆瀝粉云龍紋套盒中,盒外系明黃寬絲穿帶,再以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云紋錦袱包裹,奉祀于北京太廟。乾隆四十八年移奉盛京太廟,為國家一級文物。(P815)2.天監(jiān)明黃帶寶寶沈陽故宮藏品。寶文為“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之寶”,由皇太極之子清世祖順治首先鐫刻,康熙、雍正、乾隆屢有加謚,寶亦隨加謚而改鐫。是寶為乾隆元年三月根據(jù)祖制改鐫,寶質為蒼玉,寶文為滿漢合璧,朱文,漢文篆書,滿文楷書。寶上端為玲瓏蒼玉單龍描金紐,紐上系明黃絲繩。寶全高14厘米、面徑13.7厘米、厚5.3厘米,紐高8.8厘米、長14厘米。該寶用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云紋綢包裹,置于鎏金銅印池,另置金漆托盤,裝入金漆瀝粉云龍紋套盒中,盒外系明黃寬絲穿帶,再以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云紋錦袱包裹,奉祀于北京太廟,乾隆四十八年移奉盛京太廟,為國家一級文物。(P814)3.明黃織金寶,天國天臺銀公園,第50e沈陽故宮藏品。寶文為“圣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之寶”,由世宗雍正首先鐫制。該寶乾隆元年根據(jù)祖制改鐫,寶質為白玉,寶文為滿漢合璧,朱文,漢文篆書,滿文楷書。寶上端為玲瓏白玉描金坐龍紐,紐上系明黃絲繩。寶全高12厘米、面徑13.5厘米、厚4.5厘米,紐高7.5厘米、長12.5厘米。該寶用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云紋綢包裹,置于鎏金銅印池,另置金漆托盤,裝入金漆瀝粉云龍紋套盒中,盒外系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云紋錦袱包裹,奉祀于北京太廟,乾隆四十八年移奉盛京太廟,為國家一級文物。(P814)(二)虞寶公主1.天監(jiān)金寶明黃沈陽故宮藏品。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為太祖福晉,姓葉赫納拉氏,名孟古姐姐。該寶文為“孝慈昭憲敬順仁徽德慶顯承天輔圣高皇后之寶”,由皇太極首先鐫制,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屢有加謚,寶亦隨謚而改鐫。該寶為乾隆元年根據(jù)祖制改鐫。寶質為蒼玉,寶文為滿漢合璧,朱文。漢文篆書,滿文楷書。寶上端為玲瓏蒼玉單龍描金紐,紐上系明黃絲繩。寶全高12.7厘米、面徑13.8厘米、厚5.3厘米,紐長12.1厘米、高7.4厘米。該寶用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云紋綢包裹,置于鎏金銅印池,另置金漆托盤,裝入金漆瀝粉龍鳳呈祥紋套盒中,盒外系明黃寬絲穿帶,再以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云紋錦袱包裹,奉祀于盛京太廟,為國家一級文物。(P820)2.熙、乾隆光武帝寶寶沈陽故宮藏品。孝誠仁皇后(1599—1649年)為太宗皇后,博爾濟吉特氏。該寶文為“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莊敏輔天協(xié)圣文皇后之寶”,由順治首先鐫制,康熙、雍正、乾隆屢有加謚,寶亦隨謚而改鐫。該寶為乾隆元年三月,根據(jù)祖制改鐫。寶質為碧玉,寶文為滿漢合璧,朱文。漢文篆書,滿文楷書。寶上端為玲瓏碧玉單龍紐,紐上系明黃絲繩。全高13.7厘米、面徑14×13.7厘米、厚5.7厘米,紐高8厘米、長13.3厘米。該寶用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云紋綢包裹,置于鎏金銅印池,另置金漆托盤,裝入金漆瀝粉龍鳳呈祥紋套盒中,盒外系明黃寬絲穿帶,再以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云紋錦袱包裹,奉祀于盛京太廟,為國家一級文物。(P820)3.明黃織金寶,天寶末元沈陽故宮藏品。孝莊文皇后(1613—1687年)為太宗之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該寶文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圣文皇后之寶”,由康熙首先鐫制,雍正、乾隆屢有加謚,寶亦隨謚而改鐫。該寶為乾隆元年根據(jù)祖制改鐫。寶質為蒼玉,寶文為滿漢合璧,朱文。漢文篆書,滿文楷書。寶上端為玲瓏蒼玉單龍描金紐,紐上系明黃絲繩。寶全高14.1厘米、面徑14.3厘米、厚5,9厘米,紐高8.5厘米、長14.7厘米。該寶用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云紋綢包裹,置于鎏金銅印池,裝入金漆瀝粉龍鳳呈祥紋套盒中,盒外系明黃寬絲穿帶,再以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云紋錦袱包裹,奉祀于盛京太廟,為國家一級文物。(P817)二、玉冊的制作與祭祀玉冊,皇帝記述列祖列后的廟號、謚號和一生功德偉業(yè)的書冊。鐫刻于玉質冊書之上,供奉于太廟。清代鐫刻玉冊始于順治元年,制成于順治二年。后代皇帝登基后,為尊祖和弘揚列祖功德屢改前朝冊文,另造新冊。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對玉冊制作形制有過比較具體的規(guī)定。玉冊每份計10頁,長約28.8厘米、寬約12.8厘米、厚約1厘米。選用新疆和闐上等貢玉,首、底2頁各鐫描金升降行龍二,字為滿、漢文,俱鐫陰紋描金。又附玉錢一枚,刻滿、漢文“天下太平”字樣。玉冊與玉寶一起擇吉日按制奉祀于太廟。玉寶、玉冊均一式兩份,一份供于北京太廟,一份供于盛京太廟。(一)皇帝的玉皮1.金紋厚度、銀紋冊圖7沈陽故宮藏品。冊文記述了努爾哈赤功德業(yè)績及其廟號、謚號。此冊初由順治二年制成,康熙、雍正均曾重修冊文,更新原冊。乾隆元年三月命工部,重修冊文,鐫制。冊為10頁,碧玉,長28.85厘米、寬12.8厘米、厚0.9厘米,首底2頁各鐫描金升降行龍二,滿刻流云紋。余8頁,滿文5頁,漢文3頁,均為楷書淺刻陰紋,冊文填青,謚號填金。是冊用黃絲帶穿聯(lián)而成,裝于明黃織金纏織蓮紋緞帙內,每頁用明黃織金纏織紋緞墊間隔,冊外包明黃織金云紋緞,裝入金漆瀝粉二龍戲珠間以流云海水江牙紋長方形木套盒內,盒外系明黃寬絲帶,外再以明黃錦袱包裹,奉祀于北京太廟,乾隆四十八年移奉盛京太廟,為國家一級文物。(P822)2.《通江金》明黃織金沈陽故宮藏品。冊文記述了康熙帝功德業(yè)績及其廟號、謚號。此冊初由雍正元年鐫制,乾隆元年三月命工部,重修冊文,鐫制。冊為10頁,青玉,長28.6厘米、寬12.8厘米、厚0.9厘米,首底2頁各鐫描金升降行龍二,滿刻流云紋。余8頁,滿文5頁,漢文3頁,均為楷書淺刻陰紋,冊文填青,謚號填金。是冊用黃絲帶穿聯(lián)而成,裝于明黃織金纏織蓮紋緞帙內,每頁用明黃織金纏織紋緞墊間隔,冊外包明黃織金云紋緞,裝入金漆瀝粉二龍戲珠間以流云海水江牙紋長方形木套盒內,盒外系明黃寬絲帶,外再以明黃錦袱包裹,奉祀于北京太廟,乾隆四十八年移奉盛京太廟,為國家一級文物。(P823)3.金器南梁玉文玉沈陽故宮藏品。冊文記述了同治帝功德業(yè)績及其廟號、謚號。此冊于光緒元年(1875年)三月根據(jù)乾隆二十四年對玉冊形制規(guī)定,用新疆和闐貢玉,選良工鐫制。冊為10頁,碧玉,長29厘米、寬13厘米、厚0.9厘米。首底2頁鐫描金升降行龍二,滿刻流云紋,頁背面為填金滿、漢文,書《穆宗毅皇帝尊謚冊文》。余8頁為雙面文,滿文5頁,漢文3頁,冊文和謚號為楷書淺刻陰紋描金,每頁用明黃織金纏織紋緞墊間隔。附玉錢一枚,徑7厘米、厚0.9厘米。錢孔一見方,一面漢文,一面滿文,為楷書,均凸刻“天下太平”字樣。冊外包明黃織金云紋緞,裝入金漆瀝粉二龍戲珠間以流云海水江牙紋長方形木套盒內,盒外系明黃寬絲帶,外再以明黃錦袱包裹,奉祀于盛京太廟,為國家一級文物。(P822)(二)女王玉皮1.n弱化冊文疊制沈陽故宮藏品。孝慈高皇后原為太祖福晉,姓葉赫納拉氏,名孟古姐姐。冊文記述了她一生的功德業(yè)績及其廟號,謚號。此冊初由順治二年鐫制,康熙、雍正曾重修冊文,更新原冊,后為乾隆元年三月命工部,根據(jù)祖制,重修冊文鐫冊。冊為10頁,碧玉,長28.8厘米、寬12.8厘米、厚1厘米。首底2頁各鐫描金升降行龍二,滿刻流云紋。余8頁,滿文5頁,漢文3頁,均為楷書淺刻陰紋,冊文填青,謚號填金。是冊用黃絲帶穿聯(lián)而成,裝于明黃織金纏枝蓮紋緞帙內,每頁用明黃織金纏織紋緞墊間隔。附玉錢一枚,徑7厘米、厚1.1厘米。錢孔一見方,一面漢文,一面滿文,為楷書填青,淺刻“天下太平”字樣。冊外包明黃織金云紋緞,裝入金漆瀝粉二龍戲珠間以流云海水江牙紋長方形木套盒內,盒外系明黃寬絲帶,外再以明黃錦袱包裹,奉祀于北京太廟,乾隆四十八年移奉盛京太廟,為國家一級文物。(P819)2.金玉明黃錦沈陽故宮藏品。孝昭仁皇后原為圣祖皇后,姓紐祜祿氏。冊文記述了她一生的功德業(yè)績及其廟號、謚號。此冊初由雍正鐫制,乾隆曾重修冊文,更新原冊,后于嘉慶四年(1799年)根據(jù)乾隆二十四年對玉冊形制規(guī)定,用新疆和闐貢玉,選良工鐫制。冊為10頁,碧玉,長28.7厘米、寬12.8厘米、厚0.9厘米,首底2頁各鐫描金升降行龍二,滿刻流云紋。余8頁,滿文5頁,漢文3頁,冊文及謚號為楷書淺刻填金。每頁用明黃綢墊間隔,冊外包明黃織金云紋緞,裝入金漆瀝粉二龍戲珠間以流云海水江牙紋長方形木套盒內,盒正面為二龍戲珠間以流云海水江牙紋。雙側面為行龍趕珠海水流云紋。盒蓋為二龍戲珠流云紋。盒外系明黃寬絲帶,再以明黃錦袱包裹,奉祀于盛京太廟,為國家一級文物。(P817)3.玉冊及其他明黃化學沈陽故宮藏品。孝儀純皇后為高宗弘歷之皇妃,姓魏佳氏。冊文記述了她一生的功德業(yè)績及其廟號、謚號。此冊初由嘉慶四年鐫制,道光、咸豐重修冊文,更新原冊,后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五月,根據(jù)乾隆二十四年對玉冊形制規(guī)定,用新疆和闐貢玉,選良工鐫制。冊為10頁,碧玉,長升降行龍二,間以流云海水江牙紋,兩條行龍中間留有長方形雙邊玉池,池中無字,頁背面有描金漢字,書《孝儀純皇后上尊謚冊文》。底頁鐫描金正面行龍,間以流云海水江牙紋。余8頁為雙面文,滿文5頁,漢文3頁,冊文及謚號為楷書淺刻填金。每頁用明黃綢墊間隔,冊外包明黃織金云紋緞,裝入金漆瀝粉龍鳳呈祥間以流云海水江牙紋長方形木套盒內,盒外系明黃寬絲帶,外再以明黃錦袱包裹,奉祀于盛京太廟,為國家一級文物。(P816)三、皇帝玉寶、宮廷玉冊、玉冊的制作情況,各有制以表期執(zhí)行法確定的,可從以下四種方式解決到1.玉寶包括皇帝和皇后或皇妃的玉寶。玉質一般為白玉、蒼玉、青玉、碧玉等,宣宗道光年間、文宗咸豐年間、穆宗同治年間及德宗光緒年間根據(jù)乾隆二十四年對玉寶形制的規(guī)定改鐫,一般使用新疆和闐貢玉,碧玉質。2.玉寶的尺寸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已發(fā)現(xiàn)的皇帝玉寶尺寸全高在11.5—15厘米、面徑在12.5—13.8厘米、寶厚4—5.7厘米、紐高4.5—10.5厘米、紐長11—14厘米;皇后玉寶全高9.1—14.1厘米、面徑12.6—14厘米、寶厚3.8—5.9厘米、紐高4.65—9.1厘米、紐長12—14.7厘米。以世宗雍正朝為分界線,此前玉寶寶高一般在12厘米以上,而世宗以后,玉寶尺寸明顯變小,寶高一般不大于12厘米。3.寶文書寫形式均為滿漢合璧,皇帝玉寶雍正朝以前朱文,漢文為篆書,滿文為楷書。雍正朝以后,滿漢文均為朱文篆書?;屎蠡蚧叔駥殑t自康熙朝開始滿漢文均為朱文篆書。寶文內容,皇后或貴妃死后,皆尊謚皇后,且第一個字均為“孝”。同一個皇帝的皇后或皇妃的尊謚的第三個字相同,如圣祖的皇后紐祜祿氏稱“孝昭仁皇后”、赫舍里氏稱“孝誠仁皇后”、佟佳氏稱“孝懿仁皇后”,皇貴妃烏雅氏稱“孝恭仁皇后”,尊謚中均有“仁”字;而高宗弘歷的皇后富察氏稱“孝賢純皇后”、皇貴妃魏佳氏稱“孝儀純皇后”尊謚中均有“純”字。4.玉寶均為龍紐?;实塾駥氃谑雷谟赫郧坝械拿杞?有的是坐龍,均為單龍紐。自高宗乾隆朝開始,盛行交龍紐。皇后或皇妃玉寶則自世宗雍正朝即開始流行交龍紐。5.盛裝玉寶的一般有鎏金銅印池、金漆托盤、金漆瀝粉套盒、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云紋錦袱包裹等,有時僅用印池或托盤,再裝入套盒中?;实塾駥毚蠖嗍褂迷讫埣y套盒,已發(fā)現(xiàn)的皇帝玉寶,只有文宗的玉寶使用龍鳳呈祥紋套盒?;屎蠡蚧叔駥殑t一律使用龍鳳呈祥紋套盒。6.玉冊形制比較固定,通常用蒼玉、碧玉鐫制,10頁,分首底2頁,和正文8頁(滿文5頁,漢文3頁)。有些玉冊因丟失而不足10頁。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