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十一章 合同的解釋_第1頁
合同法第十一章 合同的解釋_第2頁
合同法第十一章 合同的解釋_第3頁
合同法第十一章 合同的解釋_第4頁
合同法第十一章 合同的解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一章合同的解釋第一節(jié)概述第二節(jié)對幾類特殊合同條款的解釋規(guī)則重點難點一、合同解釋的原則二、合同解釋的規(guī)則三、合同漏洞補充的方法四、格式條款解釋的規(guī)則五、免責條款解釋的原則第一節(jié)概述

本節(jié)目錄一、合同解釋的概念二、合同解釋的原則三、合同解釋的規(guī)則

一、合同解釋的概念概念指對合同及其相關資料的含義所作的分析和說明。主體狹義的解釋主體僅指受理案件的法院或仲裁機關。內容意思含糊不清

、模棱兩可或相互矛盾的語言文字、當事人的內心真意、漏訂的合同條款、不適法的合同內容等。不僅是發(fā)生爭議的也包括沒有發(fā)生爭議的合同文字。二、合同解釋的原則以合同文義為出發(fā)點,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相結合原則

體系解釋原則

歷史解釋原則

符合合同目的的解釋原則

參照習慣或慣例的解釋原則

以合同文義為出發(fā)點,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相結合原則

當事人按通常意義使用該詞句時,則按詞句的通常意義來解釋;

合同文本采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并約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對各文本使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

當事人不按通常意義使用該詞句而賦予其特別含義時,是按內心的意思還是表示出來的意思?一種是探求當事人內心意思的主觀主義,另一種是按當事人表示出來的意思的客觀主義。我國合同法以客觀主義為主,主觀主義為輔,堅持主客觀相結合原則對合同進行解釋。

體系解釋原則概念把全部合同條款和構成部分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從各個合同條款及構成部分的相互關聯(lián)、所處地位和總體聯(lián)系上闡明當事人有爭議的合同用語的含義。

歷史解釋原則

根據合同自開始當事人接觸訂立合同直到合同履行、發(fā)生糾紛的整個過程的有關事實或材料等對合同進行解釋。符合合同目的的解釋原則

依照當事人所欲達到的經濟的或社會的效果而對合同進行解釋。參照習慣或慣例的解釋原則參照習慣或慣例的解釋原則是指在合同文字或條款的含義發(fā)生歧義時,按照參照習慣或慣例的含義予以明確;在合同有漏洞,致使當事人權利義務不明確時,參照習慣或慣例加以補充。參照的習慣或慣例是客觀存在、適法,而且當事人雙方知道或應當知道。參照習慣或慣例的解釋原則既符合當事人利益,也符合社會正義要求。

三、合同解釋的規(guī)則明示其一就排斥其他規(guī)則同樣種類規(guī)則

特定性條款優(yōu)于一般性條款規(guī)則推釋規(guī)則

不利于用語提供人解釋規(guī)則有利于公共利益解釋規(guī)則明示其一就排斥其他規(guī)則

當事人在合同中列明了特定的款項,沒有采用更為一般性的或概括性的術語,則其意圖就是排除了沒有列明的項目,盡管沒有列明的項目與列明的項目類似。

同樣種類規(guī)則

當事人在合同中列明了特定的款項,同時又采用更為一般性的或概括性的術語,則其意圖就是包含了與特定項目類似的項目。

特定性條款優(yōu)于一般性條款規(guī)則

兩項條款有明顯沖突以至都不能充分賦予法律效力時,則內容越具體越特定,就認為越反映了當事人的真實意圖,因此就按特定性條款優(yōu)于一般性條款作出解釋。推釋規(guī)則

獨立于當事人意思表示之外而幫助判定合同用語的含義的解釋規(guī)則。此規(guī)則在于更有利于交易的進行。不利于用語提供人解釋規(guī)則

一方提供的用語可合理地得出二種解釋時,應選擇不利于用語提供人的解釋規(guī)則。

有利于公共利益解釋規(guī)則

合同用語可合理地得出二種解釋,且只有一種解釋有利于公共利益,則此種解釋將被優(yōu)先考慮。第二節(jié)特殊合同條款的解釋規(guī)則

本節(jié)目錄一、合同漏洞的補充二、格式條款的解釋三、免責條款的解釋

一、合同漏洞的補充(1)概念指合同關于某事項應有訂定而沒有訂定,即合同的客觀規(guī)范內容沒有包括某種應處理的事項。

一、合同漏洞的補充(2)原因

(1)當事人對非必要之點,沒有表示;

(2)當事人對非必要之點,有表示,但沒有達成一致,同意留在合同成立后繼續(xù)商議;

(3)合同的某些條款或內容違法或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公共道德而無效。一、合同漏洞的補充(3)可依先后順序分別采用以下方法:

1、當事人協(xié)商補充;

2、按合同有關條款或交易習慣補充;

3、依合同法第62條規(guī)則;

4、其他任意性規(guī)范;

5、補充的合同解釋,即對合同的客觀規(guī)范內容加以解釋,以填補合同漏洞的現(xiàn)象。補充的合同解釋不是探求當事人的真意,而是“假設的當事人意思”即雙方當事人在通常交易上合理所意欲或接受的合同條款。

合同法第六十二條

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guī)定:(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zhí)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guī)定履行。(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于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二、格式條款的解釋以合理的客觀性標準解釋的原則

統(tǒng)一解釋原則

限制解釋原則

調和解釋原則

個別商議條款優(yōu)先原則

以合理的客觀性標準解釋的原則

格式條款堅持客觀解釋為原則,這是因為它是交易當事人一方制訂的,其內容沒有經過單獨的、具體的協(xié)商,具有為交易上的制度或規(guī)范性質,從消極方面說,不受當事人個別主觀情事的影響;從積極方面說,使將來不特定的多數具有統(tǒng)一的內容,因此這要求解釋格式條款不考慮訂立合同的單個因素和具體因素。

統(tǒng)一解釋原則一是對于同一屬性的可能締約人,保持解釋的統(tǒng)一性;二是對格式條款解釋不考慮專業(yè)語言的特別含義,在理解發(fā)生爭議時,應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限制解釋原則限制解釋原則是指格式條款應從狹義解釋的原則。這與法律解釋不同,當法律規(guī)定的欠缺或不明確時,可采用論理的解釋方法,類推適用其他條款的規(guī)定以擴張其適用范圍或補充其規(guī)定的欠缺。而對格式條款如果允許如此,則可能會違反合同目的,產生對用戶或消費者不利后果,因此應限制解釋。

調和解釋原則調和解釋原則是指合同的某些條款之間互相對立矛盾時,應將其視為都有效,且在其共同范圍內,使其盡可能調和。

其適用情形是:

一是條款中的用語或文句有一般與特殊的對立矛盾時,應認為都有效,但特殊用語或文句效力優(yōu)于一般用語或文句,這里的用語或文句不僅指內容,而且指形式,因此,格式條款中有手書條款和印刷條款、以圖印插入的特殊條款與印刷的一般條款、附加印刷條款與基本印刷條款,都應是前者優(yōu)于后者。

二是用語有疑義時,應作不利于提供者之解釋。個別商議條款優(yōu)先原則

對個別、單獨協(xié)商訂立的合同,應從合同整體中獲取含義,但在格式條款中不能適用,因為格式條款是沒經另一方當事人協(xié)商議定的,不具有個別化,因此,格式條款不能與個別化的條款平等,而有先后之分,所以個別協(xié)商的條款優(yōu)于格式條款。三、免責條款的解釋

免責條款的解釋是以免責條款被訂入合同并有效為前提,免責條款無效時,不屬于免責條款解釋問題。免責條款解釋要遵循合同解釋的原則和一般規(guī)則,如果同是格式條款,還要遵循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

免責條款的解釋中應注意的問題1、免責條款不得違反合同主要目的的解釋原則。2、不得將免責條款視為自甘冒險的解釋原則。3、非為企業(yè)合理化經營所必需的免責條款應從嚴規(guī)制的解釋原則。4、限制解釋規(guī)則(1)沒有指明免除違約責任還是侵權責任,解釋為只免除違約責任;(2)沒有指明是否包括過錯責任,則解釋為只免除無過錯責任;(3)在“隱蔽性瑕疵責任”或“不符合特定目的所生責任”約定免除不明確時,只能免除其中之一的“隱蔽性瑕疵責任”;典型案例

1999年5月1日到6月30日,被告成都市興興百貨大樓舉辦了第3期有獎銷售活動。凡再興興百貨大樓購物20元者可獲得獎券一張。在此期間,原告張華在被告處購物獲獎券數張,其中一張032785號。6月30日,被告在公證員的公證下公開搖獎,搖出金獎號碼一個,即032785號,獎金1萬元;銀獎號碼20個,每個獎金500元。被告興興百貨大樓黨紀將中獎號碼及獎金額公布于大樓門前的公告牌上,并在公告牌上注明:“中獎者須在7月10日前兌獎,逾期作自動放棄處理”。除此以外,被告興興百貨大樓在舉辦該期有獎銷售活動中,未作任何有關領獎時限的規(guī)定。7月3日、8日、11日《成都晚報》三次刊登了興興百貨大樓的開獎公告,并公布了中獎號碼及獎金金額,但未注明領獎期限。原告從《成都晚報》上得知自己中獎后,于7月21日到被告單位兌獎,被告則以兌獎期限已過為由拒絕兌獎。為此原告訴至法院。問:(1)原被告間為何種法律關系?(2)本案應如何處理?為什么?

案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