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基礎和方法201002_第1頁
2 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基礎和方法201002_第2頁
2 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基礎和方法201002_第3頁
2 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基礎和方法201002_第4頁
2 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基礎和方法20100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基礎和方法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基礎與中醫(yī)的理論基礎是相同的,按著氣——陰陽——五行的邏輯結構,從氣——陰陽——五行的矛盾運動,闡述了生命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氣—元論、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自然觀和方法論。2.1陰陽五行學說2.2陰陽五行學說與人體五藏的關系2.3傳統(tǒng)養(yǎng)生方法2.1陰陽五行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古代醫(yī)學家借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各種現(xiàn)象,并用以指導總結醫(yī)學知識和臨床經(jīng)驗,形成了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的祖國醫(yī)學和養(yǎng)生理論體系。陰陽五行學說是在精氣論說(氣—元論說)的物質概念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具有深刻辯證性質的氣本體論的概念。一、氣、陰陽、五行的關系氣、陰陽、五行都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重要范疇。氣在與陰陽、五行的縱橫聯(lián)結中,構成了氣——陰陽——五行的邏輯結構系統(tǒng),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自身的特點。

(一)氣與陰陽氣是物質實體,是構成宇宙天體以及天地萬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氣的范疇肯定了物質世界的統(tǒng)一性。陰陽是氣的兩種固有屬性。按陰陽分,則世界上的氣可分為陰氣和陽氣兩類。陰陽又是氣本身內在的矛盾要素。陰氣和陽氣又各具陰陽對立要素,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構成了氣的矛盾統(tǒng)一體。一氣分為陰陽,陰陽統(tǒng)一于氣?!皻庥嘘庩枴保ā墩伞ど窕罚?,“一物兩體,氣也”(《正蒙·參兩》),“氣有陰陽,屈伸相感之無窮,故神之應也無窮”(《正蒙·乾稱》)。。氣是一,萬物本原為一氣,但一氣分陰陽,氣有陰陽為兩,兩存在于一之中,表現(xiàn)為對立的兩個方面,“一”指對立雙方的統(tǒng)一。作為宇宙本原的氣是陰陽對立的統(tǒng)一物,物質世界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下,不斷地運動變化?!皟刹涣t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而已”(《橫渠易說·說卦》)。虛實、動靜、聚散、清濁等是對立兩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也是一氣之陰陽的具體內涵。這種陰陽對立的雙方,共同組成氣的統(tǒng)一體,它們是一切運動變化的根源,從而建立起對立統(tǒng)一的氣—元的物質概念。(二)氣與五行氣是世界的本原,“天地間一氣耳。氣之清而強者為火,清而弱者為水;濁而沉者為土,濁而浮者為木,濁而實者為金,皆一氣之清濁而流派為五也。一氣分五行,而五行又各有五行’’,“五可還一,一可攝五,譬之一樹……各不同形,實總一根菱”(《百子全書·叔苴子內篇·卷一》)。五行同一氣,一氣合五行?!对企牌吖{》吸收了陰陽五行思想,根據(jù)“元氣本一,化生有萬”的理論,闡述了氣與五行的關系,謂:“一含五氣,為水、為火、為木、為金、為土”,“元氣分而為五行,五行歸于一氣”。

《白虎通·卷二》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為天行氣之義也”,意即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元素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成的。將五行多元物質結構概念統(tǒng)一于氣——元論的單一的物質概念之中。(三)陰陽與五行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天降陽,地出陰,陰陽合而生五行”(《李覯(gou4)《刪定易圖序論一》)。即五行本原于陰陽之氣,陰陽二氣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五行?!瓣幾冴柡隙?、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陰陽也,陰陽——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御纂性理精義·卷一》)?!瓣庩栔疄槲逍校蟹侄灾?,如木火陽而金水陰也;有合而言之者,如木之甲,火之丙,土之戊,金之庚,水之壬皆陽,而乙丁己辛癸皆陰也。以此推之健順,五常之理可見”(《御纂情理精義·卷十》)。

即太極生陰陽,陰陽化五行。就五行之陰陽言,木火屬陽而金水土屬陰,而五行之中又各具陰陽,木之甲、火之丙、土之戊、金之庚、水之壬為陽,而木之乙、火之丁、土之己、金之辛、水之癸為陰。世界本原一氣,氣之動靜而為陰陽,氣為陰陽之體,陰陽為氣之用。陰陽合和化生五行。所謂“有太極則一動一靜而兩儀分,有陰陽則一變一合而五行具”(《御纂性理精義·卷一》)。總之,“本是一氣,分而言之曰陰陽,又就陰陽中細分之則為五行。五氣即二氣,二氣即一氣”(吳澄《吳文正公集·答人問性理》)。一氣分陰陽,陰陽生五行,陰陽五行均為氣之消息變化。(四)氣—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的關系氣、陰陽和五行,均為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關于世界的物質構成的哲學范疇,屬于世界本原的物質概念。是中國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識世界的根本觀點和方法,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智慧和才能。氣—元論作為一種自然觀,奠定了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基石,而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作為方法論,則構筑了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氣—元論、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既各有所指和特點,又相互關聯(lián)。二、陰陽學說

(一)陰陽學說的基本概念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陰陽兩個方面,經(jīng)常不斷地運動和相互作用。這種運動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古人把這種不斷運動變化,叫做“生化不息”。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在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闡明了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生長、發(fā)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對立統(tǒng)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則),萬物之綱紀(一切事物都不能違背這個法則而存在),在變化之父母(事物的變化是由事物本身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殺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毀滅都是來自于這個根本法則),神明之府也(這就是自然一切奧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須從這個根本問題-陰陽上求得解決)”。

因而,陰陽學說也就成為認識和掌握自然界規(guī)律的一種思想方法。醫(yī)學屬于自然科學范圍,認為人體生理活動,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也超越不出陰陽這個道理。因此,我們想要掌握疾病的發(fā)展過程,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獲得滿意療效,就必須探求人體的陰陽變化情況。陰陽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構成的。這兩個方面就稱為陰陽。

一般來說,陽代表事物具有動的、活躍的、剛強的等屬性的一方面,例如,動、剛強、活躍、興奮、積極、光亮、無形的、機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輕的、熱的、增長、生命活動等。陰代表事物的具有靜的、不活躍、柔和的、等屬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靜、柔和、不活躍、抑制、消極、晦暗、有形的、物質的、下降的、在內的、重的、冷的、減少、肉體等。

當兩件事物發(fā)生一定聯(lián)系時,可以把它們分為陰陽。例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火為陽、水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白天為陽,黑夜為陰……。

若是以一個動物為例,則它的肉體為陰,生命活動為陽;它內在的臟腑為陰,外露的皮毛為陽;它向下的腹為陰、向上背為陽……。

由以上例子說明,陰陽是指宇宙間萬事萬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區(qū)別和概括。(二)陰陽變化的規(guī)律

陰和陽之間,并不是孤立和靜止不變的,而是存在著相對,依存、消長、轉化的關系。

(1)陰陽的相對性:陰陽是說明事物的兩種屬性,是代表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聯(lián)系的事物和現(xiàn)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如天為陽、地為陰;白天為陽、黑夜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熱為陽、寒為陰;陽電與陰電等。諸如此類,說明了不論任何事物,都是對立存在宇宙間的,但是,事物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必須根據(jù)互相比較的條件而定。就人體而言體表為陽,內臟為陰;就內臟而言,六腑屬陽,五臟為陰;就五臟而言,心肺在上屬陽、肝腎在下屬陰;就腎而言,腎所藏之“精”為陰,腎的“命門之火”屬陽。由此可見,事物的陰陽屬性是相對的。

(2)陰陽的互根:古代醫(yī)學家稱為“陰陽互根”。中醫(yī)學有“陽根于陰,陰根于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和“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等論點。意思是說,陽依附于陰,陰依附于陽,在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資生、相互依存的關系――即任何陽的一面或陰的一面,都不能離開另一面而單獨存在。以自然界來說,外為陽、內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白天為陽、黑夜為陰。如果沒有上、外、白天,也就無法說明下、內、黑夜。以人體生理來說,機能活動屬陽,營養(yǎng)物質(津液、精血等)屬陰。各種營養(yǎng)物質是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有了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機能活動就表現(xiàn)得旺盛。從另一方面來說,營養(yǎng)物質的來源,又是依靠內臟的功能活動而吸取的。

以上說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與共的,如果沒有陰,也就談不上有陽。如果單獨的有陰無陽,或者有陽無陰,則勢必如《內經(jīng)》所說:“孤陽不生,獨陰不長”,則一切都歸于靜止寂滅了。

(3)陰陽的消長:指陰陽雙方在對立互根的基礎上是在永恒地運動變化著,不斷出現(xiàn)“陰消陽長”與“陽消陰長”的現(xiàn)象,這是一切事物運動發(fā)展和變化的過程。例如:四季氣候變化,從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漸變熱,是一個“陰消陽長”的過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熱逐漸變寒,又是一個“陽消陰長”的過程。由于四季氣候陰陽消長,所以才有寒熱溫涼的變化。萬物才能生長收藏。如果氣候失去了常度,出現(xiàn)了反常變化,就會產(chǎn)生災害。

中醫(yī)常常以陰陽偏盛偏衰(即陰陽消長)來說明臨床的不同證候。

例如,寒屬陰、陰盛則見寒證,如受冷后出現(xiàn)的胃寒腹痛、腹瀉等;熱屬陽、陽盛則見熱證,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熱口渴、皮膚紅等急性熱病癥狀。有些虛弱的病癥,其發(fā)病機制不是因為陰或陽的偏盛,而是因為偏虛。如果某臟腑的陰偏虛,稱為“陰虛”,此為陰消,“陽”相對的突出,因為熱屬陽,故陰虛見熱證。這種現(xiàn)象稱為“虛熱”。如果某臟腑的陽偏虛,此為陽消,稱為“陽虛”,此時“陰”相對突出,因寒屬陰,故陽虛見寒證,這種現(xiàn)象稱為“虛寒”。

在正常情況下,陰陽常處于相對平衡的,如果“消長”關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對的平衡時,便將出現(xiàn)陰陽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導致疾病的發(fā)生。(4)陰陽的轉化:指同一體的陰陽,在一定的條件下,當其發(fā)展到一定的階段,其雙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轉化,陰可以轉為陽,陽可以轉為陰,稱之為“陰陽轉化”。

如果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過程的話,則轉化便是一個質變的過程。

《素問》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極”時,便有可能向熱的方向轉化,熱“極”時,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轉化。如某些急性熱病,由于邪熱極重,大量耗傷機體正氣,在持續(xù)高熱的情況下,可以突然出現(xiàn)體溫下降,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一派陰寒危象,這種病癥變化,即屬由陽轉陰。若搶救及時,處理得當,使正氣恢復,四肢轉溫,色脈轉和,陽氣恢復,為由陰轉陽,病情好轉。此外,臨床上常見的各種由實轉虛,由虛轉實、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證變化,也是陰陽轉化的例證。(三)陰陽在醫(yī)學中的應用

(1)陰陽與人體解剖部位的關系:根據(jù)上述之外為陽、內為陰;上為陽,下為陰;背為陽,腹為陰的規(guī)律,則人之皮毛在外為陽,臟腑在內為陰;頭在上為陽,足在下為陰。

(2)陰陽與人體生理的關系:人體的健康與否,決定于陰陽的是否調和,如《內經(jīng)》所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人體攝取飲食后,經(jīng)過脾、胃的腐熟運化,將營養(yǎng)物質運送至全身各處,使肉體增長強壯、使生命活動力旺盛。食物消化后有形的廢料,由前后二陰排出。人體之陰陽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況下,人體就健康。

(3)陰陽與人體病理的關系:人體陰陽失去平衡后,就會表現(xiàn)出各種癥狀來,古人對癥狀的分類,也是用陰陽來代表和說明的。陽證,一般表現(xiàn)的癥狀是:發(fā)熱、口渴、脈數(shù)(快)等,這類癥狀,古人又稱為熱(即陽)證。陰證,一般表現(xiàn)的癥狀是:不發(fā)熱,口不渴、手足冷、脈遲(慢)等,這類癥狀,古人又稱為寒(即陰)證。這就是《內經(jīng)》所說的:“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另陰陽偏衰,是指陰或陽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調,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雙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現(xiàn)虛證。陰不足,陽正常則陰虛生內熱;陽不足,陰正常則陽虛生外寒;陰陽雙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則虛寒、虛熱并見或陰陽兩虛。這就是“內經(jīng)”所說的“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外寒”、“陰陽兩虛”證。

(4)陰陽在診斷上的應用:陰陽是診斷的總綱。疾病雖然很多,但其屬性不外陰陽兩類,如從疾病發(fā)展部位來看,不在表(陽),就在里(陰)。從疾病性質來看:熱證(陽),寒證(陰),從疾病發(fā)展趨勢來自看:實證(陽)虛證(陰)??傊?,陰陽可以概括疾病的屬性。

(5)陰陽在治療上的應用:中藥種類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陰陽兩類,從藥性來看:寒、熱、溫、涼,溫熱屬陽,寒涼屬陰。從治療上總原則是“調整陰陽,以平為期”,這就是治療的基本出發(fā)點。針對陰陽盛衰,采取補其不足,瀉其有余,使陰陽偏盛偏衰的異?,F(xiàn)象得到糾正,恢復其相對平衡狀態(tài)。中醫(yī)常用“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實者瀉之,虛者補之”的治療原則,促使失調的陰陽重新恢復到相對的平衡。臨床上借藥性之偏,來糾正人體陰陽之偏,使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臨床具體用法:①陽虛和陰勝則寒,治法:寒者熱之(用熱藥);②陰虛和陽勝則熱,治法:熱者寒之(用寒藥);③正氣不足,治法:虛者補之;④邪氣偏勝,治法:實者瀉之;⑤陰不足、陽偏亢,治法:滋陰潛陽;⑥陰陽兩者均不足,治法:滋陰助陽(陰陽雙補)。

二、五行學說

(一)五行學說的概念

五行學說同“陰陽學說”一樣,它也是一種哲學概念,是一種認識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這五類物質的運動。

“五行學說”是指這五類物質的運動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相生、相克作為解釋事物之間相互關聯(lián)及運動變化規(guī)律的說理工具。

祖國醫(yī)學中,首先以歸類的方法,說明人體各部位之間,與外在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其次是在五行歸類的基礎上,以五臟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關系,說明人體各部之間在生理過程中的關系。在病理情況下,也以這種關系分析判斷病情。

五行的屬性:

木-代表生氣旺盛的-“木曰曲直”。

火-代表炎熱的、向上的-“火曰炎上”。

土-代表具有營養(yǎng)作用的-“土曰稼穡(se4)”。

金-代表具有摧殘殺傷作用的-“金曰從革”。

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潤下”。

(二)五行學說的內容

1.五行學說的基本規(guī)律

(1)相生規(guī)律(2)相克規(guī)律(3)五行制化(4)相乘規(guī)律(5)相侮規(guī)律

(1)相生規(guī)律:生,含有資生、助長、促進的意義。五行之間,都具有互相資生、互相助長的關系。這種關系簡稱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關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關系,也就是母子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以水為例,生我者為金,則金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則木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類推。由于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結合五臟來講,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起資生和促進作用。

(2)相克規(guī)律:克,含有制約、阻抑、克服的意義。五行之間,都具有相互制約、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關系,簡稱“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的關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兩方面的關系,也就是“所勝”、“所不勝”的關系??宋艺邽椤八粍佟?,我克者為“所勝”。以木為例,克我者為金,則金為木之“所不勝”,我克者為土,則土為木之“所勝”。其它四行,以此類推。結合五臟來講,就是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著制約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時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時也寓有相生。這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如果只有相生而無相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發(fā)展;有相克而無相生,則萬物不會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維持相對平衡的兩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協(xié)調的基礎上,才能促進事物的生化不息。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卻能生金制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土雖被克,但并不會發(fā)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這種內在聯(lián)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規(guī)律的具體情況如下:

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

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

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規(guī)律:乘,是乘襲的意思。從五行生克規(guī)律來看,是一種病理的反常現(xiàn)象。相乘與相克意義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范圍,達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與相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當木氣太過,金則不能對木加以正常的制約,因此,太過無制的木乘土,即過強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虛,而不能生金,故金虛弱,無力制木。

(5)相侮規(guī)律:侮,是欺侮的意思。從五行生克規(guī)律來看,與相乘一樣,同樣屬于病理的反?,F(xiàn)象。但相侮與反克的意義相似,故有時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與相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以上相乘、相侮的兩個規(guī)律,都是在病理情況下才會產(chǎn)生,例如,水氣有余,便克害火氣(所勝),同時又會反過來侮土(所不勝)。如果水氣不足,則土來乘之(所不勝),火來侮之(所勝)。這都是由于太過和不及出現(xiàn)的反?,F(xiàn)象。

(三)五行學說在臨床中的應用1.以五行的特性說明五臟生理活動特點:①肝喜條達,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發(fā)的特性,故肝屬木;②心陽有溫煦的作用,火有陽熱的特性,故心屬火;③脾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萬物的特性,故脾屬土;④肺氣主肅降,金有清肅收斂的特性,故肺屬金;⑤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潤下的特點,故腎屬水。五臟之間生理功能上的相互資生的關系為:①腎(水)之精以養(yǎng)肝;②肝(木)藏血以濟心;③心(火)之熱以溫脾;④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⑤肺清肅下行以助腎水。相互制約的關系為:①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上亢;②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泄肺金的奎郁;③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泛濫;④’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⑤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太過。

2.說明臟腑間的病理影響:如肝病可以傳脾,即木乘土;脾病可以影響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相互影響即木郁土虛或土奎木郁;肝病影響心,為母病及子,肝病影響肺,為木侮金;影響腎為子病及母等。

3.用于診斷和治療:臨床診斷疾病時,可以綜合望、聞、間、切四診所知,根據(jù)五行的所屬及生克乘侮的變化規(guī)律,來推斷病情,指導治療。例如滋水涵木、培土生金、壯水制火、扶土抑木等等,都是一些具體應用的體現(xiàn)。

中醫(yī)學運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規(guī)律來解釋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關系,利用調整五臟間生克乘侮關系來治病。①肝木乘脾土,則臨床上見肝脾不和證,治療時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②腎生肝,(水生木)腎精能滋養(yǎng)肝脾不和證,即“水能生木”,當“腎水”不足時,肝木失養(yǎng),病人出現(xiàn)“肝陽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證,治療時要滋水涵木,肝陽上亢的證候可以得到改善。

③腎助脾(火生土),脾的運化功能需要腎陽的幫助才能正常進行,如果腎陽虛導致脾陽虛,臨床上出現(xiàn)脾腎陽虛證,產(chǎn)生腹瀉、水腫等證。治宜溫補腎火,資助脾陽(溫腎健脾)的方法。④脾益肺(土生金),脾氣健運,將飲食精微運輸給肺,從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虛精微不升,廢濁不降,容易產(chǎn)生痰濕,出現(xiàn)痰多,咳嗽等肺的癥狀,治療則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補肺的方法治療,往往取得較好的效果。⑤腎濟心(水火相濟),腎主水,心主火,腎藏精。正常時,心腎互濟,心助腎以陽,腎助心以陰,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狀態(tài),中醫(yī)叫“心腎相交”。如腎水不足,則不能滋潤心陽,就會引起心火亢盛的癥狀,出現(xiàn)“心腎不交證?!敝委煈斪棠I水(陰)降心火,使病證得以痊愈。

總之,懂得這些規(guī)律,可以幫助加深對中醫(yī)病因,病理的理解。治療方面,同樣利用五行關系,指導臨床實踐,仍有一定意義。對于養(yǎng)生也是非常有意義的。2.2陰陽五行學說與人體五藏的關系一、自然與人體結構、機能的五行分屬

祖國醫(yī)學理論,不僅認為人體各部分是一個整體,而且認為人體與外在自然境,也有其相應的關系。在祖國醫(yī)學中,便以五行為中心,按照它的各個特性,用取類比象的方法,將自然界和人體有關的事物按其屬性,形態(tài)現(xiàn)象相類同的,分別歸納為五大類。其主要目的是便利于了解各種事物之間的關系,并作為觀察事物變化的推演法則。見表2-1。表2-1五行歸類五行木火土金水方位東南中西北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寅卯巳午辰戌丑未申酉子亥四季春夏長夏秋冬五形矩形尖形方形圓形波形五色青赤黃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志怒喜思憂恐五智仁禮信義智五臟肝心脾肺腎五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五官目舌唇鼻耳五體筋脈肉皮毛骨五魄魂神意魄精五氣風暑濕燥寒五化生長化收藏五溫溫熱自然涼寒六神青龍朱雀勾陳騰蛇白虎玄武自然界五行人體五味五色五氣五季五臟六腑五官形體情志酸青風春木肝膽目筋怒苦赤暑夏火心小腸舌脈喜甘黃濕長夏土脾胃口肉思辛白燥秋金肺大腸鼻皮毛悲咸黑寒冬水腎膀朧耳骨恐自然與人體結構、機能的五行關系心主血心主血脈心藏神腎藏精、腎為先天之本腎主水腎主納氣腎精生髓肝藏血肝主硫泄肝主升發(fā)肺主氣肺朝百脈肺主肅降脾為生血化氣之源脾統(tǒng)血脾主運化脾主升清脾為后天之本脾氣虛弱→肺氣不足牌虛握盛→肺失宜降肺氣虛弱→脾濕不運心血虛?肝血不足心陽不振→腎陽虛水泛腎陰不足→心陽獨亢命門火衰?心陽虛肺氣虛弱→腎不納氣腎陽虛→水飲射肺肝失疏泄→脾胃失和脾失健運→肝膽疏泄失常

主水降心火主火溫降腎陰藏血主血生化氣血疏通氣血渲發(fā)滋養(yǎng)濡潤納氣主氣腎精虧損?肝血不足腎陰盛虧?肝陽偏亢肺氣虛弱→血脈淤阻心氣不足→肺虛氣弱脾氣虛弱?心血虧虛脾陽虛?腎陽虛肝郁化火→灼傷肺金肺失肅降→肝失疏泄主升發(fā)主肅降滋養(yǎng)填充氣推動血血運載氣溫煦補充化生生血主血

從上可以看出,每一行所屬各種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也可能說明事物變化發(fā)展互相推移的綜合關系。例如,以木來說,春季草木開始萌芽生長,呈現(xiàn)了蓬勃的生氣,并出現(xiàn)青的顏色,故用木來象征春。在生長化收藏的過程中,屬于“生”的一環(huán)。春季多風,結合人體肝臟性喜條達舒暢,象征著木和春的情況。而五臟中的肝和六腑中的膽是表里關系,肝又開竅于目,在五體中主筋,故肝病每多出現(xiàn)目病或抽筋(痙攣)的癥狀。肝木旺者多喜怒,而大怒又易傷肝,所以在五志中主怒。某些肝病,往往會出現(xiàn)青的顏色。

把這些自然現(xiàn)象和生理與病理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就可以把木、春、肝、膽、目、筋、怒、青等一系列的事物和現(xiàn)象,歸屬于木的一類之下,形成了一個系統(tǒng)。三、臟腑相關生理(一)五臟間的相互關系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心與肺心主血,肺主氣;心主血脈,肺朝百脈。同居上焦,位置比鄰。氣推動血的運行,血運載氣,相互依存,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肺氣虛弱,宗氣不足→血脈癖阻,見胸悶、氣短、心悸、唇舌青紫等證候。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肺虛氣弱,見咳嗽喘息、心悸怔忡、心胸憋悶等癥。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心與脾心主血,推動血液在經(jīng)脈里運行。脾統(tǒng)血,統(tǒng)攝血液循環(huán)正常軌道運行。脾氣健運則心血充盈。脾氣與心血,相互促進,相互依存。脾氣虛弱,化源不足→心血虛虧,脾氣虛弱→心血兩虛脾失所養(yǎng)脾兩虛,見心悸、失眠、食少、腹脹、面色無華等證候。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心與腎心居上焦,屬陽,主火;腎居下焦,屬陰,主水。心火降于腎以資腎陽,共同溫煦腎陰。腎水上濟于心以資心陰,共同濡養(yǎng)心陽。腎陽(命門火)與心陽(心火)相互溫養(yǎng)、協(xié)調。心陽不振,不能下溫腎陽→腎陽虛水泛,見心悸、水腫、氣短等水氣凌心病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于心→心陽獨亢。見心煩、失眠、多夢、遺精、腰酸等心腎不交證候。命門火衰,不能溫養(yǎng)心陽←→心陽虛。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心與肝心主血脈,推動血行;肝藏血,調節(jié)血量。肝主疏泄,疏通氣血,使血液不致癖滯,有助于心對血的推動。心血虛←→肝血不中→導致心、肝血虛,見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面色無華、視力減退、月經(jīng)澀少等證候。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肝與脾脾氣健運→生化水谷精微充足→則肝血來源旺盛。肝主疏泄,分泌膽汁→則保持食物消化、吸收轉輸正常。肝藏血,脾統(tǒng)血,共同維持血液正常運行。肝失疏泄,氣機郁滯→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調。見胸脅、胃院脹痛、易怒、郁悶、暖氣吞酸食少、腹瀉、大便失常等癥狀。脾失健運→肝膽疏泄失常,見黃疽、院腹痞悶、嘔惡厭食、便澹、尿黃等癥。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肝與肺肝主升發(fā)和肺主肅降一起升降協(xié)調→保持人體氣機升降正常肝郁化火→灼傷肺金,見脅痛、急躁易怒、咳逆、氣急、咯血等肝火犯肺證候。肺失肅降→肝失疏泄,見咳嗽、脅痛、頭暈、頭痛、面紅目赤等癥。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肝與腎肝藏血、腎藏精同屬下焦,相互資生。肝血有賴于腎精的滋養(yǎng)生化。腎精有賴于肝血所化之精的填充。腎精虧損→肝血不足,見腰脊酸痛、遺精、耳鳴、頭暈、目眩、眼干澀等癥腎陰虛虧→肝陽上亢,見頭痛、目赤、急躁易怒、腰酸痛、遺精、耳鳴等證候。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脾與肺脾主運化,需肺氣宣發(fā)和通調水道。肺宣發(fā),需脾運化水谷精微不斷滋潤濡養(yǎng)。脾氣虛弱→肺氣不足,見少氣懶言、語言低微、食少、體倦無力等癥狀。肺氣虛弱→脾濕不運,見咳嗽、痰多、腹脹、便塘、浮腫等證候。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脾與腎脾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脾運化有賴于腎精促進和腎陽的溫煦。腎藏精有賴脾運化水谷精微的滋養(yǎng)補充。腎精虧損→肝血不足,見腰脊酸痛、遺精、耳鳴、頭暈、目眩、眼干澀等癥腎陰虛虧→肝陽上亢,見頭痛、目赤、急躁易怒、腰酸痛、遺精、耳鳴等證候。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肺與腎肺主呼吸之氣,腎主納氣。肺為氣之主,腎主為氣之根。肺氣肅降、通調水道。腎為水臟,主管水液代謝。肺氣虛弱→腎不納氣,見呼多吸少、喘促氣短、聲低氣怯等證候。腎陽虛→水飲射肺,見畏冷、浮腫、小便不利、咳痰、喘息等癥。(二)五臟與六腑間的相互關系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心與小腸小腸為陽?心為陰。小腸為表?心為里。手少陰心經(jīng)屬心絡小腸。手太陽小腸經(jīng)屬小腸絡心。心火下降→有助于小腸分清別濁。小腸下行→有助于心火下降。心火上炎,通過經(jīng)脈下傳→移熱于小腸。引起尿少、尿赤、排尿灼熱、澀痛等小腸實熱癥狀。小腸實熱,循經(jīng)脈上熏→于心引起心煩,舌赤糜爛等癥狀。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肺與大腸大腸為陽?肺為陰。大腸為表?肺為里。手太陰肺經(jīng)屬肺絡大腸。手陽明大腸經(jīng)屬大腸絡肺。肺氣肅降、津液四布→濡養(yǎng)大腸、傳導糟粕正常。大腸傳導通暢→有助于肺氣清肅下降。肺熱壅盛、津液不能下達→大腸傳導不及。引起發(fā)熱、咳痰、喘息、大便秘結等癥狀。大腸實熱,腑氣不通→累及肺失肅降。引起胸滿、喘逆等癥狀。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脾與胃胃為陽?脾為陰。胃為表?脾為里。足太陰脾經(jīng)屬脾絡胃。足陽明胃經(jīng)屬胃絡脾。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脾被濕困,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受納失職。引起納呆、嘔惡、脫腹痞滿、肢體困重等癥狀。食滯胃脘、濁氣不降→脾不升清、脾失健運。引起厭食、暖腐吞酸、腹脹、泄瀉等癥狀。脾胃氣虛,外病不愈→發(fā)展成脾胃虛寒。引起脘腹隱痛、喜溫喜按、食少腹脹、便溏、形寒肢冷等癥狀。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肝與膽膽為陽?肝為陰。膽為表?肝為里。足厥陰肝經(jīng)屬肝絡膽。足少陽膽經(jīng)屬膽絡肝。肝分泌膽汁,膽囊貯藏膽汁。肝主琉泄、調暢情志→保持膽氣寧靜,勇敢剛毅。肝病常累及膽膽病常累及肝}形成肝膽同病,如肝膽濕熱,膽汁外溢。引起黃疸、口苦、脅痛、納呆、嘔惡等癥狀。生理上聯(lián)系病理上影響腎與膀胱膀胱為陽,腎為陰。膀胱為表,腎為里。足少陰腎經(jīng)屬腎絡膀胱。足太陽膀胱經(jīng)屬膀胱絡腎。腎為水臟,主管水液代謝。膀胱主藏津液和排泄小便。腎陽虛不能化氣行水→膀胱氣化不利。出現(xiàn)形寒肢冷、肢體浮腫等癥狀。膀胱濕熱、尿有砂石→累及于腎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澀與尿痛、劇烈腰痛等癥狀。四、六腑間的相互關系六腑的主要功能是傳導化物,對飲食的消化、吸收與排泄并參與水液代謝,故《靈樞·本臟篇》說:“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

人類在生命活動中必須不斷從外界攝取營養(yǎng)物質,作為從事勞動、維持體溫的能量來源和提供生長、發(fā)育、生殖的重建及新建的原料。飲食經(jīng)口腔咀嚼,攪拌,吞咽,經(jīng)食道入胃。胃受納,腐熟成為食糜,下降于小腸,經(jīng)小腸肌肉收縮運動,將食物磨碎,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通過各種消化酶,將食糜中的蛋白質、脂肪和搪類進行化學分解,使之成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通過蠕動,食糜緩慢向下移動。這一過程,中醫(yī)學稱為“小腸受盛及泌別清濁”,同時膽囊分泌膽汁,以促進脂肪的分解吸收。胃及小腸吸收的水谷精微,靠脾的運化轉輸全身。小腸內的消化極為重要,食物通過小腸后,消化過程基本完成,只留下未經(jīng)消化的食物殘渣(糟粕)經(jīng)小腸進入大腸。大腸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并作為糟粕暫時貯存場所,中醫(yī)學稱之為“傳導、燥化”,形成糞便,由肛門排出體外。上述食物的攝入、消化、吸收、排泄過程均經(jīng)歷上焦、中焦、下焦。吸收的水谷精微也通過三焦而分布全身。2.參與水液的代謝

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代謝終產(chǎn)物和多余的水,通過以下途徑排出:①經(jīng)肺呼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②通過汗腺排出一定量的水、氯化鈉和尿素、尿酸。③經(jīng)腸道排出混入糞便的消化液、無機鹽、膽色素。④經(jīng)尿液形式排出水和溶于水的尿素、肌醉、尿酸。以上四個排泄水液的途徑,以中醫(yī)學的肺、脾、腎三臟為主體。但六腑也有密切關系。胃為“水谷之?!蔽帐澄锊糠值乃癁榻蛞?,也分泌胃液?!靶∧c主液”。人體每日飲水約1~2L,連同胰液、膽汁、小腸分泌的消化液含水分總量可達8L左右,除每日大便中含水約150ml,絕大部分被腸道重吸收。中醫(yī)將重吸收的部位稱為“闌門”,然后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滲入膀朧,膀朧貯藏津液和排出小便。上述水液代謝也是經(jīng)厲上、中、下焦,以三焦為通路。3.六腑以通為用膽、胃、小腸、大腸、膀朧、三焦等.六腑具有出納、轉輸、傳化水谷的共同功能,故宜暢通,不宜阻滯,以下行通降為順,以滯塞上逆為病。所以中醫(yī)有“六腑以通為用”,“腑病以通為補”,不管氣、血、寒、熱、濕、食、蟲、石,任何病因造成通降失常,都可出現(xiàn)“痛”、“閉”病癥?!巴磩t不通”、“通則不痛”是中醫(yī)學對空腔臟器梗阻、梗阻上方管腔平滑肌陣發(fā)性痙攣以期解除梗阻的精辟概括。4.病理上的影響

六腑在生理上的密切關系,也造成了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如胃實熱證能消灼津液引起大便秘結,而腸燥便閉也可使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引起惡心、嘔吐。又如膽火熾盛,??煞肝?,出現(xiàn)嘔惡、吐苦水等胃失和降的病癥等。五、氣、血1.含義

(1)氣含義有二:①體內流動著的有營養(yǎng)的精微物質,如水谷之氣、呼吸之清氣等。②泛指臟腑的機能,如五臟之氣、心氣、胃氣等。根據(jù)來源分布、功能不同,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wèi)氣、真氣等。

(2)血指血液?!鹅`樞·決氣》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闭f明血是由食物精微通過氣化作用而生成的一種紅色液體,它的生化之源在中焦的脾胃,循環(huán)流動于脈管內,能將機體需要的氧、蛋白質、糖類、脂類、維生素、水和無機鹽運送到身體各部,以奉養(yǎng)全身。2.生成與作用

(1)氣的生成與作用分述如下:①元氣,又稱原氣,根源于腎(含命門),主要由腎藏的先天之精所生化(隱含體內各內分泌所分泌的激素),有賴水谷精氣的濡潤滋養(yǎng)和補充。元氣藏于腎叫腎氣。元氣以三焦為通路而運行至周身,具有激發(fā)、溫煦、推動臟腑、經(jīng)絡、身形的功能,是人體生長、發(fā)育、生殖、呼吸、消化、循環(huán)的原動力。②宗氣,是由肺吸入的自然清氣和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結合而成,其合成在肺,而聚于胸中,其作用為推動肺的呼吸和心的搏動,并影響聲音的強弱,是一身之氣運動、輸布的出發(fā)點。③營氣,是營運于脈中的水谷精氣,來源于食物,由脾胃生化,出于中焦,具有生化血液和營養(yǎng)周身的功能。④衛(wèi)氣,也來源于飲食物,由脾胃所化生,與營氣同源,但行于脈外。

《靈樞·營衛(wèi)生會》說:“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wèi),營在脈中,衛(wèi)在脈外”,即現(xiàn)代醫(yī)學的組織液,在毛細血管的動脈端透出血管壁進入組織間隙,是細胞與血液進行物質交換的內環(huán)境,其分布晝夜之間有所不同。

《靈樞.大惑論》說:“衛(wèi)氣者,晝日常行于陽,夜行于陰”,與現(xiàn)代醫(yī)學微循環(huán)開閉完全一致。安靜狀態(tài)下,真毛細血管網(wǎng)大部分處于關閉狀態(tài),開放的只占全身循環(huán)血量500左右,其開放區(qū)與關閉區(qū)也是交替的,輪換的。白天肌肉組織活動增加,真毛細血管大量開放,循環(huán)血量大增。而夜間,骨骼肌毛細血管只有1%開放。此時內臟的消化吸收活動相對增強,血供相對增多。衛(wèi)氣作用三:a溫養(yǎng)臟腑與肌揍皮膚,啟閉汗孔調節(jié)體溫;b衛(wèi)氣晝行于陽,使人體保持清醒,夜行于陰,使人體進入睡眠;c保衛(wèi)肌表、抗御外邪作用,指血液中的粒細胞、單核細胞可透出血管壁,向炎癥區(qū)域滲透,移動并具有吞噬能力。⑤真氣,是由先天的元氣和后天的營氣及宗氣結合而成。

《靈樞·刺節(jié)真邪篇》說:“真氣者,所受于天,與谷氣并而充身者也?!逼渖铣?、貯藏主要在腦髓和五臟,在人體無處不到,無處不有,中醫(yī)所稱之“陽氣”、“陰氣”、“正氣”、“肺氣”……均為真氣在各不同部位的別稱。

(2)血的生成與作用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質主要來自脾胃的水谷精微。血細胞的生成場所在骨髓、脾、淋巴結。血液通過脈管運行全身。

《難經(jīng)·二十二難》說:“血主濡之”,即血液將機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送到身體各部的組織細胞。血液的正常循行,是各內臟共同作用的結果:“心主血脈”心氣推動血液運行不息,“肺朝百脈”循行周身的血脈,都要匯聚于肺,進行氣體交換,“肝藏血”起調節(jié)血量和主疏泄(解毒)功能,“脾統(tǒng)血”具有固攝血液不外溢(血小板保護血管壁的完整性)。因之,其中任何一個臟器的功能失調都將引起血行失常的病證。六、津液1.含義、生成、輸布與排泄

津液在現(xiàn)代醫(yī)學稱體液,由水和溶質(無機鹽、葡萄糖、蛋白質)組成。無機鹽和葡萄糖為晶體物質,蛋白質為膠體物質。因無機鹽和蛋白質在水中能離解成帶正、負電荷的離子,又稱電解質;葡萄糖在水中呈分子狀態(tài),被稱為非電解質;體液是多種晶體、膠體或電解質液、非電解質液的混合體。體液是人體內除血液以外的一切液體及代謝物的總稱,包括一切組織間液(占體重15%)、細胞內液(占體重40%)、血漿(占5%),以及唾液(每日分泌1000-1500ml)、胃液(1500-2500ml/日)、胰液(700-1500rnl/日)、膽汁(500-1500m1/日)、小腸液(500-1500ml/日)、腦脊液(120-140ml)、關節(jié)腔液和汗、尿、淚、涕等。因體液含蛋白質和其他溶質多少不同,中醫(yī)將清而稀的稱津,主要指輸布體表的汗、唾液、淚和存在于氣血之中(血清)。濁而稠厚的叫液,專指關節(jié)液、腦脊液、消化液、尿液等。因均來源于飲食物通常合稱為津液。津液來源于食物和飲水,經(jīng)食道入胃、小腸。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產(chǎn)物(中醫(yī)稱水谷精微)和水、無機鹽、維生素等,通過腸粘膜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液,這個過程中醫(yī)學稱為“脾的運化?!笔车朗巧辖?,胃腸為中焦,全身主要的動靜脈、胸導管,以及輸尿管、結腸、直腸均位于中醫(yī)的“三焦”。所以中醫(yī)說:“津液以三焦為通道”。在三焦中升降循環(huán),上輸肺脈時呼出二氧化碳和水分稱“肺氣宣發(fā)”,經(jīng)肺循環(huán)后入體循環(huán)稱為“肺氣肅降,通調水道”。清中之濁(代謝廢料)由三焦水道下行,歸于腎。濁中之清(指原尿中營養(yǎng)物質)經(jīng)腎陽的蒸化(回吸收)后藏于膀胱,并形成尿液排出。運行于三焦的津液于孫脈滲入組織間隙,這部分津液稱為衛(wèi)氣,是滋潤、濡養(yǎng)組織、細胞的體內水庫,現(xiàn)代醫(yī)學稱功能性細胞外液,具有蓄水和供水作用。通過以上各有關臟腑的作用,津液的輸布可以外達皮毛內注臟腑,滋灌全身各組織器官,中醫(yī)學稱之“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比淼慕蛞?,由于神經(jīng)一內分泌的正常調節(jié),每日攝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平衡的,消化液每日分泌總量可達8000ml左右,但絕大多數(shù)在回腸末段和右半結腸重新回吸收,只有100ml左右水由糞排出。汗液是汗腺的分泌物,其分泌由溫性刺激或精神緊張所引起,前一種稱溫熱性發(fā)汗,后一種稱精神性發(fā)汗。正常人每天通過皮膚蒸發(fā)水分達600m1,這種蒸發(fā)失水比較恒定,并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稱非濕性發(fā)汗。中醫(yī)學對汗比較重視,認為是由津液所化,津液與血液相互滲透,故稱“汗為心液”,心陽虛則自汗,心陰虛則盜汗。總之,中醫(yī)學認為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許多臟腑病變都可造成津液平衡失調。如生成不足或喪失過多就會出現(xiàn)傷津、脫液。如輸布障礙、水液停滯就會出現(xiàn)痰飲、水腫。同時,也會影響某些臟腑的功能,如水飲凌心則心悸、射肺則出現(xiàn)咳喘、津傷肺燥則咳、胃燥則渴、腸燥則便結等。2.津液的作用①津液是人體重要的組織成分,占人體總體重的60%,其中40%分布于細胞內。②人體從外界攝入的營養(yǎng)物質必須通過細胞外液,才能進入細胞,細胞的代謝產(chǎn)物,也通過細胞外液,再經(jīng)有關器官排出體外。③參與體溫調節(jié)、酸堿平衡調節(jié)及某些體液因素(激素)的轉運。④起潤滑(關節(jié)液、胸腔、心包腔液、淚、唾液)保護(腦脊液、體液免疫物質)功能。精、神、氣、血、津液的關系以人體血液為主題,來論述中醫(yī)學精、氣、血、津液與神的相互關系,可以發(fā)現(xiàn)其理論獨特、嚴謹,且具有科學性。血液是一種紅色、混濁、帶有一定腥味和粘滯性的液體,由有形成分(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由90%~92%水和蛋白質、糖類、脂肪、無機鹽、維生素、各種內分泌激素、酶類以及代謝的廢物)組成。由于血液在脈管內不停息的循環(huán)流動,其血細胞和血漿在功能上對身體起著運輸生命需要的養(yǎng)料和帶走廢物;調節(jié)機體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負擔機體防御保衛(wèi)的功能。血漿中的水、蛋白質、糖類、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有形成分均由機體攝取飲食物,經(jīng)“胃的受納”、“小腸的化物”、“脾的運化”進入血液的水谷精微,在血液中又稱營氣,均溶于水分之中,這種體液即津液。由此可見“血、精、氣、津液”同源于水谷精微,有時候是“一物多名”。如水谷精微的“精”指溶于津液的營氣,而含于水的營養(yǎng)物質,在血中稱血清,中醫(yī)又稱為津液??梢娝鼈兪窍嗷ヂ?lián)系、相互生化的。

1.精與血“血”中除上述水谷精微的后天之“精”外,尚含有各種內分泌激素和各種酶類,從功能講,是維持機體生長發(fā)育和生殖功能、促進新陳代謝的基本物質,屬于藏于腎(命門)的先天之“精”。在血液中又稱為“元氣”,它的生成、補充有賴于后天之精的濡養(yǎng)。由此中醫(yī)的“血者,水谷之精也”,“精者,血之所成”就很易理解了。2.氣與血

血漿中的營養(yǎng)成分稱為營氣,紅細胞的功能是運輸氧和二氧化碳。氧氣中醫(yī)學稱為清氣,進入血液后一部分溶于血漿中,中醫(yī)將這種血漿(含營氣清氣)稱為宗氣,認為它是推動呼吸活動和心臟搏動的動力,即“氣行則血行”。紅細胞等血細胞在血中有一定的生存期,如紅細胞是100-120天;白細胞壽命2-4天;血小板壽命5-7天,在血中均保持一定的數(shù)量。血細胞衰老破壞后由骨髓制造釋放新的血細胞,制造新的血細胞所需要的原料和能量(如氧、鐵、鉆、葉酸、蛋白質,及有關激素)等物質均由血液中的清氣、宗氣、營氣所供給,中醫(yī)學稱為“氣能生血”。粒細胞和單核細胞能游出血管內皮的間隙,負起吞噬細菌和抗原抗體復合物功能。淋巴細胞(T,B淋巴細胞)能釋放淋巴因子與免疫球蛋白,直接殺死靶細胞和增強免疫,中醫(yī)學稱為“衛(wèi)氣”和“正氣”。這些所謂的營氣、宗氣、衛(wèi)氣、正氣,溶于血中,隨血而流動。此所謂“血行氣亦至”,“氣由血化”。血液中的血小板是保持血管壁脆性、完整性的重要物質。血漿中尚含有各種凝血因子等都是止血、凝血、使血液運行于脈管中不溢脈外的物質,中醫(yī)稱“脾統(tǒng)血”、“氣能攝血”。氣血濡養(yǎng)臟腑,使臟腑功能正常(即臟腑之氣)提供了保證,也稱為“血能化氣”或“氣由血化”。3.氣與津液

上述營氣、宗氣、衛(wèi)氣、正氣均源于水谷精氣。脾胃氣旺,運化水谷精氣充足,津液也充足,此即“氣旺生津”。上述“陽氣”也均溶附于津液而溫潤全身,此即“津液化氣”。4.血與津液

血與津液皆屬陰液,均源于水谷之氣,在血液中,血清與津液實系一物,也可說是互相滲透轉化,此即“津血同源”,于毛細血管處滲出脈外生成組織液(衛(wèi)氣),于汗腺生成汗液,此即“血汗同源”,全身血液總量相當恒定(總量約5000ml或70-100ml/kg),血漿容積為全血的50%-60%。這有賴于脾、胃、肺、腎、膀胱、三焦的功能正常和調控,當大汗、大吐、大瀉引起“津虧”(血容量下降)時就會出現(xiàn)“氣隨液脫”(低血容量休克)的證候。5.精、氣、血、津液與神

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精、氣、血、津液是神產(chǎn)生和表現(xiàn)的物質基礎。人體有精、血、氣、津液的濡養(yǎng)、溫煦、推動臟腑的功能活動,才有人體的生命活動及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物質基礎與功能活動的辨證關系,是人的形體與精神辨證統(tǒng)一的關系。2.3傳統(tǒng)養(yǎng)生方法1.安定情緒、恬愉精神

《上古天真論》提出要“恬虛無”,主要就是安定情緒,不貪欲妄想;要“心安而懼”;還要“內無思想之患,以恬靜為務,以自得為功”,這樣將能“形體不敝(bi4),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shù)”。應“使志無怒”、“使志安寧”,(《四氣調神大論》)可增強健康,延長壽命,否則將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喜怒不節(jié)則傷臟”(《靈樞·百病始生》),“悲哀愁憂則心動”(《靈樞·口問》)??偨Y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為導致疾病的重要原因。從養(yǎng)生的角度,強調情緒安定和精神愉快,做到“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靈樞·本藏》)。注意飲食起居的衛(wèi)生合適人的生命活動,需要不斷地吸收補充營養(yǎng)物質,對于養(yǎng)生,則更須注意飲食的質和量。

《素問·臟氣法時論》指出“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以保證人體全面的營養(yǎng)需要。

《生氣通天論》也說:“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shù)廊绶?,長有天命”,進一步指出調和飲食五味,可以保證人體筋骨、肌肉、血脈等正常強健,從而達到健康長壽。同時,提醒人們:雖然各種食物是維持人體生理的物質基礎,但應適量,否則有害。

《素問·五常政大論》指出:“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因為“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靈樞·五味論》),“食飲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痹論》);“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pi4)為痔。因而大飲,則氣逆”(《生氣通天論》)等,都論述了貪吃飽餐對健康與養(yǎng)生的危害。生活起居的合乎衛(wèi)生和規(guī)律性,對健康和養(yǎng)生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合適的性生活精是人體寶貴的物質,強調注意合適的性生活和節(jié)欲。是古人養(yǎng)生的一個重要方法。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指出:“若入房過度,…,則傷腎”。

《上古天真論》告誡人們不可“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強調應“志閑而少欲”,“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懼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保ā渡瞎盘煺嬲摗罚?/p>

實行動靜兼修“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古人認識到運動對人體健康與壽命的積極意義。采取勞逸結合、動靜兼養(yǎng)的方法,效果更佳。

《上古天真論》中“和于術數(shù)”,就是要求正確掌握修身養(yǎng)性的方法,其中有動靜兼養(yǎng)的含意。春季每天應早起“廣步于庭”《四氣調神大論》。運動和勞動都應適度,要“不妄作勞”,使“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上古天真論》)。

《素問·異法方宜論》中,采用“導引按蹻(qiao1)”的方法。導引——搖動筋骨關節(jié);按——抑按皮肉;蹻——捷舉手足。按摩意義。導引包括吐納、服氣、五禽戲、太極拳等。吐納和服氣即現(xiàn)在氣功。氣功就包含了動靜兼養(yǎng)的作用。

《上古天真論》中“呼吸精氣,獨立守神”,其含義是氣功。氣功在保健強身、防病治病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保持適中與平衡人體各種活動超過常度,各種因素所致的人體各部分失去平衡,都是產(chǎn)生疾病的原因?!按合那锒?,四時陰陽,生病起于過用,此為常也”(《素問·經(jīng)脈別論》)。“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此五久勞所病也”(《靈樞·九針論》)。因此,要求各處運動適中,并采用各處措施促使人體各部保持平衡?!爸敳礻庩査诙{之,以平為期”(《素問·至真要大論》)。養(yǎng)生的原則——未病先防生長壯老死,是人類生命的自然規(guī)律。健康與長壽,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幾千年來,中醫(yī)學在總結和積累如何確保人類健康、怎樣延長人類的壽命方面做出了許多的探索和研究,有著極為豐富、種類繁多的文獻記載。

《黃帝內經(jīng)》就強調了“防病于未然”的預防為主的思想。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薄胺虿〖撼啥笏幹?,亂己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這種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思想,至今乃具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未病先防,總結和介紹養(yǎng)生之道,《內經(jīng)》有一段精辟的論述,認為人的生活方式應遵循“法于陰陽,和于術數(shù),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均適寒溫,房勞有度,避絕六欲。”

(1)法于陰陽,和于術數(shù)人生活于天地之間,應掌握陰陽變化的規(guī)律,適應自然環(huán)境,調整身心狀態(tài),杜絕對名、權、利的不倦追求,達到怡情養(yǎng)性、恬淡虛無的精神境界。這就是法于陰陽之大意。和于術數(shù)是指流傳于世的養(yǎng)生之術,即吐納,導引,行氣,煉內丹、內功,養(yǎng)性,攝生,修命……名目繁多的功法,通過練“氣”,用于強身卻病,延年益壽。它既可疏通經(jīng)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又有強壯筋骨,健美身型,激發(fā)潛能,增長技擊的功夫。

(2)飲食有節(jié)食物是維持人體生長、發(fā)育,供給人體營養(yǎng)物質,滿足生命活動需要的基本條件。合理的調劑飲食,對增進健康、延年益壽是很重要的。生活貧困,營養(yǎng)不良,抵抗力低下,常致病魔纏身,呻吟求治。富貴者,終日美味佳肴,偏食膏粱厚味,患糖尿病、冠心病、癌癥的病死率明顯提高。西方的醫(yī)生和人民在近半個世紀才認識到高糖、高脂飲食對人體的危害??墒枪糯嗅t(yī)先賢已指出“富貴者,昧養(yǎng)生之理,不問衛(wèi)生之方;貧窮者,急養(yǎng)身之策,何知保身之道?!敝嗅t(yī)強調:飲食應定時、定量,不能饑飽無常,應該“未饑先食,未飽先止”,不能暴飲暴食,不宜過冷過熱,食物種類調和,保證身體需要,搭配要合理,飲食要講衛(wèi)生……中醫(yī)稱為飲食養(yǎng)生。不遵循這些法則,輕則有損臟腑,重則增病促死。

(3)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起居是指日常生活作息、工作、學習、勞作、睡眠要有規(guī)律。當今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有些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晝勞夜息的作息方式,要求人們既要適應社會需要,也要合理地安排生活,做到起臥有時、勞逸結合。勞作要求“量力而行,莫強行之”。

《內經(jīng)》主張“不欲太勞,不欲太逸”。太勞而導致“久臥傷氣、久視傷血、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行傷筋”。太逸,終日無所事事,寂寞空虛,也會引起氣滯血寮,肌肉萎縮,身體肥胖,產(chǎn)生疾病。

(4)房勞有度,避絕六欲色性是人類傳宗接代的一種本能,適時婚育是年輕夫婦養(yǎng)生保健、有利優(yōu)生優(yōu)育的一項重要措施。節(jié)制房事,切忌“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務求其心、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色情放浪導致腎虛早衰。所謂“六欲”是指“游不知疲、樂不知倦、酒不知足、色不知頻、氣不知滿、財不知足”,圖一時之快,做逆于生理之舉,生命必受其累。

(5)食療、藥療食療是運用食物的寒涼熱溫屬性以平衡人體陰陽,通過飲食的調節(jié)達到康復的目的,《本草綱目》記載常用藥粥62種?!笆衬芘判埃才K腑,清神爽志,以資氣血”。人生病不可避免,如果疾病已經(jīng)發(fā)生,就應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合理用藥,以求早期康復。人為何會生???陰陽不平衡。氣候環(huán)境變化,飲食不平衡,勞作過度,休息不足,不良嗜好等。病因辨證——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是自然界的六氣。六氣的反常變化如太過或急驟發(fā)生,抵抗力或適應性差的人就可致病,成為疾病發(fā)生的病因。中醫(yī)文獻稱這種“不正之氣謂之邪”。過多、過甚謂之“淫”,也有六淫稱謂。六淫在中醫(yī)臨床辨證施治方面,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的含義有兩個方面:一是指引起疾病的直接刺激;二是指證候的歸類方法。1.風邪風為春季的主氣,但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風邪有外風、內風之分:外風指風邪直接侵襲人體而得病,例如傷風。風具有流動的特性,因此是生物性病原體和過敏性疾病過敏原的運載工具,容易引起傳染病的流行和過敏性疾病的發(fā)作。中醫(yī)學精辟地概括為“風者,百病之長也?!眱蕊L是由肝臟功能失調所引起,把起病急驟、變幻無常的癥候群如卒然昏倒、震顫、抽搐、眩暈、搖頭等都歸納為內風的范疇,所以《至真要大論》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的說法。性質特點①風為百病之長,風邪是外邪致病的先導,寒、燥、濕、熱等邪氣多依附風而侵襲人體。如風寒、風熱、風濕、風燥等。②風屬陽邪,其性開泄,善動,具有升發(fā)向上的特點,易侵犯人體上部,出現(xiàn)頭痛、顏面浮腫等癥均與風邪有關。③風邪多侵犯肌表或從口鼻而人,使皮毛膝理開泄,出現(xiàn)惡風發(fā)熱、汗出、咳嗽、咳痰、咽痛等“表證”癥候。④風有善行和數(shù)變特點,因之中醫(yī)學將游走性關節(jié)疼痛的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列入“風、寒、濕”三邪引起的“痹證”。皮膚搔癢、發(fā)無定處、此起彼伏的過敏性皮疹,如風疹、尊麻疹、濕疹均屬于風邪范疇。⑤風行主動,“動”具搖擺不定特征,故將驚厥、項強、兩眼上翻、角弓反張諸癥表現(xiàn)列為肝功能紊亂所致的“熱極生風”,將頭目眩暈、卒然昏倒、半身不遂、西醫(yī)的腦血管意外、面神經(jīng)麻痹視為肝臟的“陽極生風”;而有視物模糊、肢體麻木、震頤或肌肉跳動歸為“血虛生風”??梢娝^內風實際是一種癥候學的歸類。常見病證

外風有①傷風、②風寒、③風熱、④風濕、⑤風痹、⑥風水、⑦風疹等;內風已在“風行主動”中提及。2.寒邪寒為冬季主氣,其他季節(jié)也可見到。寒邪也有外寒、內寒之分。外寒指寒邪直接侵襲人體,根據(jù)深淺又有傷寒和中寒之分。傷寒(并非西醫(yī)的腸傷寒)指寒邪傷及肌表,也包括生物性病原體侵襲。中寒則指機體陽氣衰虛,表現(xiàn)為機能減退,多與腎陽有關。性質特點①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陽氣主指元氣,它以三焦為通路而運行全身,具激發(fā),溫煦,推動臟腑、經(jīng)絡、身形功能。陽氣受損,則必定出現(xiàn)機能減退的寒證。如寒邪侵襲肌表則出現(xiàn)發(fā)熱、癥候。若傷脾胃(悠食生冷的書冰箱癥”)則發(fā)生腹痛、腹瀉或飲食不潔,出現(xiàn)嚴重吐瀉,導致脫水和低血容量性休克,均為“中寒”,可見于霍亂、急性胃腸炎的嚴重脫水。②寒性凝滯,所謂凝滯就是閉塞不通之意。若客于脈外引起血供減少,病人常取蜷縮而臥體位??陀诿}中則氣不通,產(chǎn)生筋骨疼痛、肢體屈伸不能自如癥狀。③內寒表現(xiàn)為上焦心肺陽虛、胸悶、胸背徹痛、咳喘氣促;中焦脾陽不足,同“中寒”表現(xiàn);下焦腎陽不足,則出現(xiàn)腰膝冷痛、陽萎、女子帶下清稀、五更瀉等。常見病證

外寒有①風寒、②寒痹(痛痹)、③寒傷脾胃。內寒主要有陽衰氣虛、機能減退的表現(xiàn)。3.署邪暑是夏天炎熱的氣候,為夏季的主氣。人在這樣炎熱的環(huán)境里,如果不能適應,就會感受暑邪而生病,也包括生物性病原體所致的腸道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細菌性食物中毒、霍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的疾病。暑邪純屬外邪,無內暑之說。性質特點

①暑為陽邪,其性炎熱。人體體溫相對恒定是機體產(chǎn)熱和散熱過程保持動態(tài)平衡的結果。人體依靠輻射、傳導、對流及皮膚出汗蒸發(fā)等四種方式散熱,當外界溫度超過皮膚溫度(>32℃)時,輻射、傳導和對流散熱將降至零,唯一依賴皮膚出汗蒸發(fā)散熱,若出汗尚不能將身體所產(chǎn)生的熱散發(fā)出去,則出現(xiàn)高熱、口渴、多汗、脈洪等表現(xiàn)。②暑邪易耗氣傷津,暑天體溫升高,氧氣消耗量增加,大量出汗失液,則會出現(xiàn)呼吸加快、血液濃縮、身倦無力、口燥唇干、尿少、便秘等癥狀,中醫(yī)稱為“耗氣傷津?!雹凼钚岸鄴稘?一因夏季多雨,二因暑日乘涼露宿,態(tài)飲生冷,易傷脾胃而生內濕,出現(xiàn)惡心、欲吐、食欲不振、胸悶、腹瀉等。常見病證

①傷暑,常見于暑令流行性感冒。②暑熱,以持續(xù)低熱為主要特征,到秋涼后,體溫常自行恢復正常,多見于小兒。③暑溫,常見于乙腦、脊髓灰質炎、鉤端螺旋體病等。④暑泄,見于病毒性肝炎、傷寒、菌痢、阿米巴痢等。⑤中暑,可分日射病、中暑痙攣、中暑高熱、中暑衰竭。4.濕邪濕為長夏主氣??諝庵泻疂襁^多,即濕邪,也包括生物性病原體,有外濕、內濕之分。外濕為病與季節(jié)、環(huán)境有關:黃梅季節(jié)多雨,土地潮濕,物體易霉,早晨霧氣彌漫,居處潮濕,長期水中作業(yè),涉水淋雨,人在此時易病。內濕為脾失健運,屬于癥候歸類范疇,中醫(yī)有“諸濕腫滿,皆屬于脾”,將現(xiàn)代醫(yī)學的慢性腸炎、慢性菌痢、慢性腎炎,以及肝性、腎性、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時表現(xiàn)的面色蒼白、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瀉、小便量少、浮腫等均歸為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所致。性質特點①濕性粘滯,所以病程較長,纏綿難愈。②濕為陰邪。脾是運化水濕的主要臟器,性喜燥惡濕,如果濕邪留滯,常傷及脾陽,使水濕內停,而出現(xiàn)腹水、尿少、浮腫、腹瀉等癥。③濕性重濁,所謂“重”即重著之意,指頭重如裹,周身沉重困倦,若濕犯肌表有惡寒、發(fā)熱、四肢酸楚、口膩不渴;若濕滯關節(jié)、肢體,則四肢酸痛、漫腫、固定不移或肢體麻木、伸屈不能自如。所謂“濁”即穢濁,如面色污穢、眼屎多、大便稀薄、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濕疹流水等。④濕熱下注,常有尿頻、尿急、小便澀痛、瘡瘍流水、流膿等。常見病證

外濕有①濕犯肌表。②濕留關節(jié)。內濕常見證型有三:①濕滯上焦,可見胸隔滿悶、頭重、頭昏、汗出而熱不退。②濕阻中焦,可見院腹脹滿、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便塘、四肢沉重。③濕注下焦,可見足腫、小便淋濁、婦女帶下等癥。

5.燥邪燥是秋天的主氣,與濕的意義相反,是指空氣中水分減少、濕度降低而形成的干燥現(xiàn)象。燥有外燥、內燥之分;人體感受外界燥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而發(fā)病,稱為外燥。外燥為病,多見于氣候干燥的秋季,所以中醫(yī)有“秋燥”之稱。燥邪多從口鼻而入,其病常從肺衛(wèi)開始。外燥又有溫燥、涼燥之分。初秋氣溫高而干燥,是為溫澡;深秋氣溫涼而干燥,易感涼燥。內燥指津液或精血虧損所表現(xiàn)的癥候。性質特點①燥邪干澀,易傷津液。無論外燥、內燥都表現(xiàn)有體表肌膚和體內臟腑缺乏津液,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膚千燥、裂,毛發(fā)干枯、失去潤澤,大便秘結,小便短少等。所以《素問玄機原病式》說:“諸澀枯涸、干勁輟揭,皆屬于燥”。②燥易傷肺:肺為嬌臟,外合皮毛,外感燥邪,最易傷肺,使肺失宣降而出現(xiàn)干咳少痰,或痰稠難于咯出,痰中帶血、喘息,胸痛等癥,見于急性咽炎、白喉、呼吸道感染、胸膜炎、肺結核等呼吸道疾病。常見病證

外燥有①燥邪犯目,常見于瞼緣炎、急性結膜炎、泡疹性結膜炎。②燥犯咽喉,常見于急性咽炎和白喉。③燥邪犯肺,見于秋令上呼吸道感染與肺結核反復發(fā)作。內燥見于劇烈吐瀉、失血、高熱、汗出過多造成水、電解質紊亂及老年人功能衰退等所致津枯血燥表現(xiàn)。6.火邪又稱“熱邪”,指光和熱的物理刺激,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外感熱性病(包括生物性病原體)在熱盛期的癥候群?;鹋c熱經(jīng)常并稱。火邪有外感和內生之分。直接侵入人體為病的屬于外感;由于情志活動異常或氣機不暢,郁而化火以及陰液損耗,形成陰虛火旺者皆屬內生。性質特點①熱邪蒸發(fā)炎上,所以火熱為病,可見高熱、惡熱、煩渴、汗出。若擾亂神明,則有煩燥失眠、狂燥妄動、神昏諳語、四肢抽搐、頸項強直等表現(xiàn),以及五官部位的紅腫熱痛,如牙齒腫痛、目赤澀痛、舌尖獨赤、咽喉疼痛等癥。②消灼津液、火熱邪氣最易傷津,故除上述蒸發(fā)熱象之外,同時可見口干渴、喜冷飲、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表現(xiàn)。③迫血妄行、火熱之邪可使血流加快,甚至迫血妄行,使血液溢于脈外而導致各種出血,如妞血、吐血、便血、尿血、皮膚紫癱、婦女月經(jīng)過多、崩漏等,且可聚于局部,腐蝕血肉而發(fā)生癰腫瘡瘍。常見病證

外感火熱證,常見于溫熱病,初起有發(fā)熱、惡熱、口渴、頭痛、咽喉腫痛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發(fā)熱。高熱引起神經(jīng)機能紊亂,在發(fā)熱早期,神經(jīng)興奮性升高出現(xiàn)不安、失眠、幻覺澹妄;至極度發(fā)熱時,大腦皮層抑制,皮層下興奮而出現(xiàn)熱性昏迷、抽搐。所謂迫血妄行,多由于生物性病原體及其毒素損傷血管內皮而出現(xiàn)各種出血癥狀。內生火熱證,主要有①心火,常見于某些熱性病熱盛期、精神分裂癥。②肝膽火,見于膽道感染、神經(jīng)性頭痛、結膜炎、中耳炎。③脾胃火,常見于口腔炎、牙周炎。④肺火,常見于急性支氣管炎、大葉性肺炎、肺膿腫。⑤腎火,常見神經(jīng)官能癥、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結束二、五臟(一)心1.形態(tài)結構中醫(yī)學對心臟的形態(tài)、位置早有描述,如“心為牡臟,其色赤”,“心象尖圓,形如蓮蕊,“居肺管之下,隔膜之上”,“心之外體圓滑,內空如囊……中有直肌隔之,故有左房、右房之稱。左右半截,又有橫肉間之,故有上房下室之號?!杏虚T戶,自能開合”。其記載與現(xiàn)代人體解剖學基本一致。心臟是一個運動的器官,色赤紅,形似未開荷花倒置的圓錐體,位于兩肺之間,氣管交叉之下,隔肌之上。心臟內部被房中隔、室中隔及左右房室口而分為四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