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化學原理(山東聯(lián)盟)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青島科技大學_第1頁
基礎化學原理(山東聯(lián)盟)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青島科技大學_第2頁
基礎化學原理(山東聯(lián)盟)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青島科技大學_第3頁
基礎化學原理(山東聯(lián)盟)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青島科技大學_第4頁
基礎化學原理(山東聯(lián)盟)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青島科技大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礎化學原理(山東聯(lián)盟)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

第一章測試

已知298.15K、101.325kPa下,反應2H2(g)+O2(g)→2H2O(g)的=-483.64kJ?mol-1,則H2O(g)的為

A:

–483.64kJ?mol-1B:241.82kJ?mol-1C:483.64kJ?mol-1D:–241.82kJ?mol-1

答案:–241.82kJ?mol-1

下列關于化學計量數(shù)和反應進度說法錯誤的是

A:同一化學反應如果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寫法不同,反應進度ξ會有所不同B:用反應進度定義的反應速率的量值與表示速率物質的選擇無關C: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正數(shù),產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負數(shù)D:同一化學反應方程式,反應進度ξ的值與選用反應式中何種物質的量的變化進行計算無關

答案: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正數(shù),產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負數(shù)

下列熱力學函數(shù)不等于零的是

A:DfHmq298.15(Br2,l)B:DfHmq298.15(石墨,s)

C:Smq298.15(石墨,s)

D:DfGmq298.15(Fe,s)

答案:Smq298.15(石墨,s)

某體系從環(huán)境吸收了50kJ的熱后,體系對環(huán)境做功100kJ,則體系內能的變化是

A:

-150kJB:-100kJC:50kJD:-50kJ

答案:-50kJ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狀態(tài)函數(shù)的是

A:自由能B:功C:熵D:

答案:功

下列單質的ΔfHmθ不等于零的是

A:

Fe(s)B:Ne(g)

C:Cl2(l)D:C(石墨)

答案:Cl2(l)

體系對環(huán)境作功20kJ,并從環(huán)境吸熱10kJ,則體系內能的變化是

A:+30kJ

B:+10kJC:-10kJ

D:-30kJ

答案:-10kJ

不屬于狀態(tài)函數(shù)的物理量為

A:

B:熵C:內能D:熱

答案:熱

下列純態(tài)物質中,標準摩爾生成焓不等于零的是

A:

Hg(l)B:金剛石C:Br2(l)D:I2(s)

答案:金剛石

熱的物體比冷的物體含有更多的熱量

A:錯B:對

答案:錯

化學計量數(shù)可取整數(shù)和分數(shù),但不能取負數(shù)

A:對B:錯

答案:錯

熱是一種傳遞中的能量

A:對B:錯

答案:對

同一體系,不同狀態(tài)可能有相同的熱力學能值

A:錯B:對

答案:對

化學計量數(shù)和反應進度均與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有關,而且其數(shù)只取正數(shù)

A:錯B:對

答案:錯

系統(tǒng)狀態(tài)一定,狀態(tài)函數(shù)就有確定的值

A:錯B:對

答案:錯

某反應的反應進度x=1mol,表示該反應按計量系數(shù)關系進行,得到1mol產物

A:錯B:對

答案:錯

下列關于熱效應的說法不對的是

A:對于固相或液相反應,公式ΔH=ΔU成立B:

恒壓反應熱等于體系的焓變C:

恒容反應熱等于體系內能的變化D:恒容反應熱等于體系的焓變

答案:恒容反應熱等于體系的焓變

下列各熱化學方程式的熱效應符合物質標準摩爾生成焓定義的是:

A:

C(石墨,s)+O2(g)

→CO2(g)B:H2(g)+I2(g)→2HI(g)C:

O2(g)+2H2(g)→2H2O(l)D:O2(g)+2H2(g)→2H2O(g)

答案:

C(石墨,s)+O2(g)

→CO2(g)

下列關于體系和環(huán)境說法正確的是

A:封閉體系中體系與環(huán)境之間有能量交換也有物質交換B:孤立體系中體系與環(huán)境之間既無物質交換也無能量交換C:孤立體系中體系與環(huán)境之間沒有物質交換但有能量交換D:敞開體系中體系與環(huán)境之間沒有物質交換但有能量交換

答案:孤立體系中體系與環(huán)境之間既無物質交換也無能量交換

下列熱力學函數(shù)不為零的是

A:B:C:D:

答案:

第二章測試

一個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自發(fā)的反應,屬于下列哪種情況

A:△H>0,△S<0B:△H>0,△S>0C:△H<0,△S<0D:△H<0,△S>0

答案:△H<0,△S>0

如果一個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變?yōu)榱悖瑒t反應

A:是吸熱反應B:能自發(fā)進行C:是放熱反應D:處于平衡狀態(tài)

答案:處于平衡狀態(tài)

對于某一反應,有催化劑和無催化劑作用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催化反應比無催化反應的活化能小B:兩種反應的正反應速率一樣大

C:催化反應比無催化反應的焓變大D:催化反應比無催化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大

答案:催化反應比無催化反應的活化能小

已知反應aA+bBcC,當cA、cB各增大一倍時,反應速率變?yōu)樵瓉淼膬杀?,則該反應的反應級數(shù)為

A:1B:2C:3D:0

答案:1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恒溫恒壓不做非體積功的條件下,體系自由能減少的過程都是自發(fā)進行的B:焓是狀態(tài)函數(shù),而恒壓反應的焓變等于恒壓反應熱,故熱也是狀態(tài)函數(shù)C:單質在298.15K時,Smθ為零D:在恒壓下,凡是自發(fā)的過程一定是熵增的

答案:恒溫恒壓不做非體積功的條件下,體系自由能減少的過程都是自發(fā)進行的

反應2A(g)=C(g)△H>0,提高A(g)的轉化率的方法有

A:低溫低壓B:高溫低壓C:

低溫高壓

D:高溫高壓

答案:高溫高壓

已知某反應的△H<0,△S<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任何溫度下反應自發(fā)進行B:任何溫度下正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C:低溫時正反應可以自發(fā)進行D:高溫時正反應可以自發(fā)進行

答案:低溫時正反應可以自發(fā)進行

下列純態(tài)物質中,標準摩爾生成自由能變不等于零的是

A:石墨

B:Fe(s)C:Br2(g)

D:

Hg(l)

答案:Br2(g)

當速率常數(shù)的單位為S-1時,反應級數(shù)為

A:0B:2C:1D:3

答案:1

對一個特定反應來講,有關標準平衡常數(shù)

Kθ的描述,錯誤的是

A:改變反應溫度,Kθ不變B:增加反應物濃度,Kθ不變C:減少產物濃度,Kθ不變

D:加入催化劑,Kθ不變

答案:改變反應溫度,Kθ不變

催化劑能加快反應的速率,它的作用機理是

A:增大平衡常數(shù)B:改變反應途徑,降低活化能C:增大碰撞頻率D:減小速率常數(shù)

答案:改變反應途徑,降低活化能

反應2A(g)+B(s)→C(g)△H<0,提高A(g)的轉化率的方法有

A:高溫高壓B:低溫高壓C:高溫低壓D:低溫低壓

答案:低溫高壓

已知某反應的高溫時正反應可以自發(fā)進行,則△H,△S的取值為

A:△H<0,△S<0

B:△H>0,△S>0C:△H>0,△S<0D:△H<0,△S>0

答案:△H>0,△S>0

質量作用定律適用于任何化學反應

A:對B:錯

答案:錯

冰在室溫下自動熔化成水,是熵增起了主要作用

A:對B:錯

答案:對

放熱反應均是自發(fā)反應

A:錯B:對

答案:錯

平衡常數(shù)和轉化率都能表示反應進行的程度,但平衡常數(shù)與濃度無關,而轉化率與濃度有關

A:錯B:對

答案:對

放熱、且混亂度變小的反應一定是自發(fā)反應

A:錯B:對

答案:錯

平衡常數(shù)是衡量反應進行程度的特征常數(shù),其大小只與溫度有關,與計量數(shù)無關

A:錯B:對

答案:錯

質量作用定律只適用于一級反應

A:錯B:對

答案:錯

質量作用定律適用于雙分子的簡單化學反應

A:對B:錯

答案:錯

當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平衡濃度相等

A:錯B:對

答案:錯

質量作用定律只適用于單分子反應的基元反應

A:錯B:對

答案:錯

平衡常數(shù)和轉化率均表示反應進行的程度,但平衡常數(shù)與濃度無關,而轉化率與濃度有關

A:錯B:對

答案:對

下列反應達平衡時,2SO2(g)+O2(g)=2SO3(g),保持體積不變,加入惰性氣體使總壓力增加一倍,則

A:平衡向左移動B:平衡不發(fā)生移動C:衡向右移動D:條件不足,不能判斷

答案:平衡不發(fā)生移動

已知在一定溫度下SnO2(s)+2H2(g)Sn(s)+2H2O(g)

K1θ=21.0

CO(g)+H2O(g)CO2(g)+H2(g)

K2θ=0.0340因此下列反應SnO2(s)+2CO(g)Sn(s)+2CO2(g)的K3θ值為

A:21.0B:0.714

C:0.0243D:21.1

答案:0.0243

已知:的;的;的,則反應的等于

A:B:C:D:

答案:

第三章測試

以下溶液稀釋10倍時pH改變最大的是

A:

0.1mol/LNaAc-0.1mol/LHAc溶液B:

0.1mol/LNH4Ac-0.1mol/LHAc溶液C:

0.1mol/LNH4Ac溶液D:0.1mol/LNaAc溶液

答案:

0.1mol/LNaAc-0.1mol/LHAc溶液

下表述中錯誤的是

A:因為HAc的酸性強,故HAc的堿性必弱B:HAc的堿性弱,則H2Ac+的酸性強C:

H2O作為酸的共軛堿是OH-D:H2O作為堿的共軛酸是H3O+

答案:因為HAc的酸性強,故HAc的堿性必弱

在水溶液中共軛酸堿對Ka與Kb的關系是

A:

Ka·Kb=Kw

B:

Ka/Kb=KwC:Ka·Kb=1

D:Kb/Ka=Kw

答案:

Ka·Kb=Kw

影響平衡常數(shù)的因素是

A:反應物和產物的濃度B:

催化劑C:溫度D:

溶液的酸度

答案:溫度

用NaOH溶液滴定H3PO4溶液至pH=4.7時,溶液的簡化質子條件為

(H3PO4的pKa1~pKa3分別是2.12、7.20、12.36)

A:

[H3PO4]=2[PO43-]

B:[H3PO4]=[HPO42-]C:

[H3PO4]=[H2PO4-]D:[H2PO4-]=[HPO42-]

答案:[H3PO4]=[HPO42-]

右圖是HAc的分布曲線,可以看出

A:在兩條曲線交點處[HAc]=[Ac-]B:pH=3.0時溶液中Ac-為主要的存在形式C:隨著pH值的增大,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由Ac-變?yōu)镠AcD:pH=6.0時溶液中HAc為主要的存在形式

答案:在兩條曲線交點處[HAc]=[Ac-]

第四章測試

對于酸堿指示劑,全面而正確的說法是

A:指示劑為弱酸或弱堿,其酸式或堿式結構具有不同顏色B:指示劑在酸堿溶液中呈現(xiàn)不同顏色C:指示劑為弱酸或弱堿D:

指示劑為有色

答案:指示劑為弱酸或弱堿,其酸式或堿式結構具有不同顏色

達到滴定終點時,酸堿指示劑呈現(xiàn)的是其酸式和堿式的中間色

A:錯B:對

答案:對

為提高滴定分析的準確度,對標準溶液不必做到

A:對有些標準溶液須妥善保存B:正確地配制C:所有標準溶液必須當天配,當天標定,當天用D:準確地標定

答案:所有標準溶液必須當天配,當天標定,當天用

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學反應必須

A:三者皆是B:有確定終點的方法C:定量完成D:速度快

答案:定量完成

滴定度=0.005585g/mL,其含義為

A:1mLK2Cr2O7溶液中含有0.005585gK2Cr2O7B:1mL含F(xiàn)e試液相當于0.005585gK2Cr2O7C:1mLK2Cr2O7相當于0.005585gFeD:1mLK2Cr2O7溶液的質量為0.005585g

答案:1mLK2Cr2O7相當于0.005585gFe

第五章測試

下列電對中,標準電極電勢(jq)最大的是

A:AgI/Ag

B:[Ag(NH3)2]+/AgC:

Ag+/AgD:AgBr/Ag

答案:

Ag+/Ag

下列電對中,若H+濃度增大,哪種電對的電極電勢增大?

A:

PbSO4/PbB:Fe(OH)3/Fe(OH)2C:AgBr/AgD:Cl2/Cl-

答案:Fe(OH)3/Fe(OH)2

已知1mol·L-1HCl介質中,則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一對離子是

A:Sn4+,F(xiàn)e2+B:Sn4+,Sn2+C:Fe3+,Sn2+D:Fe3+,F(xiàn)e2+

答案:Fe3+,Sn2+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2個電對之間的質子轉移

A:對B:錯

答案:錯

在電極反應中,因副反應的發(fā)生,使離子濃度變小,導致電極電勢變小

A:錯B:對

答案:錯

第六章測試

條件電極電勢的取值受氧化還原電對濃度的影響。

A:對B:錯

答案:錯

如果氧化劑和還原劑兩電對的電勢差相差越大,氧化還原滴定曲線電位突躍范圍越小。

A:錯B:對

答案:錯

氧化還原反應:n2Ox1

+n1Red2

?

n1Ox2

+n2Red1,若n1

=1,n2

=1,要使化學計量點時反應完全程度399.9%,則反應平衡常數(shù)lgK'應為

A:4B:6C:2D:9

答案:6

在氧化還原滴定中,如n1

=1,n2

=2,要使化學計量點時反應的完全程度達到99.9%,則兩個電對的標準電位的最小差值為

()

A:0.177VB:0.354VC:0.148D:

0.266V

答案:

0.266V

用二苯胺磺酸鈉作指示劑,用Ce4+滴定Fe2+時,突躍范圍為0.86V~1.26V。若加入H3PO4后,則突躍范圍為

A:0.86V-1.50V

B:0.86V-1.26V

C:0.62V-1.26V

D:0.62V-1.50V

答案:0.62V-1.26V

在HCl介質中,用KMnO4溶液滴定Fe2+時,需加入MnSO4,其主要作用是

A:防止誘導效應和Cl-

氧化

B:阻止MnO2生成

C:加快反應速率

D:防止KMnO4分解

答案:防止誘導效應和Cl-

氧化

用KMnO4測定鐵時,若在HCl介質中,其結果將

A:偏高

B:

偏低

C:難確定

D:準確

答案:偏高

Na2S2O3標定實驗中提高K2Cr2O7與KI反應速度的措施是

A:加誘導體,加熱至沸

B:增加酸度,增大KI濃度

C:增高溫度,控制酸度

D:升高溫度,

加催化劑

答案:增加酸度,增大KI濃度

用碘法測定二價銅鹽時,加KSCN的作用是

A:消除Fe3+的干擾

B:

緩沖劑

C:催化劑

D:使Cu2I2轉化為CuSCN

答案:使Cu2I2轉化為CuSCN

第七章測試

下列離子屬于18+2電子構型的是

A:Pb2+B:Na+

C:Hg2+D:Fe2+

答案:Pb2+

下列物質中,離子極化作用最弱的是

A:MgCl2B:SiCl4C:NaClD:AlCl3

答案:NaCl

下列敘述中最符合Pauli(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是

A:在原子中,不能有兩個電子具有一組相同的量子數(shù)B:電子之間存在著斥力C:充滿一個電子層需要8個電子D:需用四個不同的量子數(shù)來描述原子中的每一個電子

答案:在原子中,不能有兩個電子具有一組相同的量子數(shù)

氫原子中3s、3p、3d、4s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