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孟子》三章(一)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1.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處的時代。2.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3.反復(fù)誦讀,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把握文章的觀點和思路,理解“人和”的現(xiàn)實意義。重點:讀懂文章,理解文章觀點和把握文章思路。難點:通過畫文章結(jié)構(gòu)圖,整體把握文章思路,理解“人和”的現(xiàn)實意義。初中語文學習目標初中語文知人論世: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處的時代姓名時代

國別評價思想主張作品孟子,名軻,字子輿約前372—

前289,

戰(zhàn)國時期鄒國人思想家

育家、“亞圣

”仁政”王道

”民貴君輕

”性善論

”《孟子》初中語文知人論世: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處的時代孟子生活的社會動蕩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zhàn)國時代。當時,各大國之間“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統(tǒng)治者是“庖有肥肉,廄有肥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面對這樣的社會現(xiàn)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主張,呼吁各國諸侯重視人民的作用;提出殘暴之君是“獨夫”,人民可以推翻他的觀點;強烈反對不義戰(zhàn)爭,認為只有“不嗜殺人者”,才能統(tǒng)一天下。孟子向往著歷史上堯舜的功績,他到處游說,宣揚他的“仁政”“王道”,并把這個希望寄托在統(tǒng)治者發(fā)“仁心”上,力圖維護西周的井田制度,從而使天下歸順,達到成就王業(yè),“黎民不饑不寒”的目的。

爭地以戰(zhàn),

殺人盈野;

爭城以戰(zhàn),

殺人盈城?!睹献?/p>

·

離婁上》庖有肥肉,

廄有肥馬。——《孟子

·

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

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

兇年不免于死亡?!睹献?/p>

·

梁惠王上》初中語文知人論世: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處的時代“

四書

”:《孟子》《論語》《大學》《中庸》初中語文知人論世: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處的時代《孟子》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也是先秦諸子散文中極有影響的著作。《孟子》一書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為研究孟子及思孟學派的主要材料。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七篇,共二百六十一章。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睹献印吩谙惹刂T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后世散文的發(fā)展影響很大。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環(huán)而攻之/

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

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

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初中語文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踩镏恰撤綀A三里的內(nèi)城。〔環(huán)〕圍?!渤亍匙o城河?!脖铩撤褐肝淦餮b備。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胃、盾之類?!参ブ骋馑际菞壋嵌印N?,放棄。去,離開。

譯文:天時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時之處,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天時比不上地利啊。城墻并不是不高,護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裝備并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疏通文意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餐煜虏灰员镏痴饝靥煜虏荒芸课淦鞯匿J利?!驳玫馈持改軌蚴┬兄螄恼溃葱腥收??!仓粒O點?!灿H戚〕內(nèi)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畔〕同“叛”,背叛。〔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君子,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說的“得道者”。譯文: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銳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nèi)外親屬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人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通假字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同“叛”,背叛古今異義古義今義委而去之放棄委屈池非不深也護城河池塘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國防國家一詞多義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條件兵革非不堅利也鋒利詞類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鞏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震懾第一句: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第二三句:分析攻城一方不能取勝的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第四句:分析守城一方不能取勝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第五句:提出域民、固國、威天下不能依靠封疆、山溪、兵革。第六句:提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觀點。第七句:分析得道和失道的后果。第八句:提出得道的君子能戰(zhàn)勝失道之人的結(jié)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梳理思路梳理思路梳理思路對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是如何理解的?請從歷史或現(xiàn)實中另舉一兩個例子來證明你的觀點。請寫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進行有理有據(jù)的闡述。初中語文深入探究

“天時”指的是適宜做某事的氣候條件,“地利”指的是地理優(yōu)勢,“人和”指的是人事協(xié)和、民心和樂。這句話告訴我們,贏得民心、內(nèi)部團結(jié)非常的重要。在《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一文中提到“西路軍當面之敵紛紛潰退,毫無斗志

”這是因為“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當時解放戰(zhàn)爭進入到了最后階段,全國人民和廣大愛好和平的國民黨官兵都強烈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tǒng)治,希望結(jié)束內(nèi)戰(zhàn)。蔣介石政府雖然占據(jù)長江天險,也就是地利的優(yōu)勢,但是他們盡失民心、內(nèi)部離散,導(dǎo)致“寡助之至”,失敗是必然的。而我人民解放軍卻擁有了民眾的支持,內(nèi)部也是緊密團結(jié)的,贏得勝利是必然的。初中語文深入探究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意思是說施行仁政的君主會得到廣泛的擁護,不行仁政的君主則會失去民心。周文王和商紂王的故事能夠證明這一點。文王姬昌為西伯侯的時候,禮賢下士,愛護百姓,百姓生活安定,所以人民擁護,賢士歸

心,為后來武王伐紂,西周滅商奠定了基礎(chǔ)。商紂王雖然天資敏捷,卻不行仁政,他濫用民力、橫征暴斂,以酷刑殘害大臣和百姓,最終眾叛親離,葬送了商朝的天下。初中語文深入探究課堂小結(jié)

文章開頭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