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術后康復_第1頁
骨科術后康復_第2頁
骨科術后康復_第3頁
骨科術后康復_第4頁
骨科術后康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年北京市康復骨干班

(第三屆)骨科術后康復

2011-7-8運動療法與肌骨損傷后的恢復肌骨損傷后用石膏夾板等治療均要求制動是否應早期運動,19世紀就開始爭議,Thomas倡導休息,Lucas:生命在于運動動還是不動,是個問題Salter(1981年):關節(jié)意味著運動,意味著延長生命。認為傷后或術后早期的無力和疼痛,以CPM更為現(xiàn)實和有效目前骨科和康復界均確認CPM是促進骨關節(jié)損傷恢復的有效方法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結締組織的應力依賴性Wolff定律:骨骼的功能是承受活動期間骨組織的機械應變,骨骼具有適應這些功能需要的能力。骨力求達到一種最佳結構,即骨骼的形態(tài)與物質受個體活動水平的調控,使之足夠承擔力學負載,但并不增加代謝轉運的負擔;骨骼的生長會受到力學刺激影響而改變其結構,用之則強,廢用則弱;組織細胞對力的適應不同,取決于所受的是壓力還是張力。壓力區(qū)細胞形成軟骨特征;張力區(qū)形成纖維特征;混合區(qū)形成纖維軟骨(椎間盤、半月板等)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運動是保持肌力耐力關節(jié)活動范圍所必須的因素經常進行肌肉收縮,產生最大張力與最大代謝率,可使肌力增加有報道,以最大張力的20-30%進行每日等長收縮,就可維持日?;顒铀枰募×νㄟ^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訓練也可以增加肌力,但這只是中樞傳遞的改變,而不是肌肉本身內在的改變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失應力對肌骨的影響粘連形成(纖維脂肪、結締組織增生覆蓋關節(jié)內軟組織等)關節(jié)攣縮韌帶張力明顯減少以上改變所需時間短于骨折或關節(jié)損傷臨床治療所需時間,故對治療方式選擇及早期康復都具有重要意義骨折后康復概念:骨的完整性或連續(xù)性中斷分類:閉合/開放,不完全/完全,橫斷/斜/螺旋/粉碎/嵌頓/壓縮骨折等分期:纖維骨痂期(2-3星期)、原始骨痂期(6-8星期)、成熟骨痂期(8-12星期)、塑性期(2-4年)骨折后康復骨折后康復是治療骨折的重要內容治療骨折不但要恢復骨骼的支架,更重要的是恢復肢體的運動功能避免骨折病的發(fā)生,如:關節(jié)僵硬、肌肉萎縮、骨質疏松、骨折延遲愈合和不愈合避免重治療輕康復,以患者最終功能恢復的程度,及重獲生活勞動和參與社會活動能力的早晚和水平作為評價骨折后康復骨折康復的正確觀點固定與活動相結合骨與軟組織并重局部和全身兼治醫(yī)療措施與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相結合康復從急診開始、康復應包括預防功能障礙的內容臨床表現(xiàn)疼痛和壓痛:一般經妥善固定處理后可減輕或消失,若持續(xù)性劇烈疼痛,并漸進性加重,是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早期癥狀;超過骨折愈合期,仍有疼痛提示骨折愈合欠佳局部腫脹和瘀斑:持續(xù)2周以上的腫脹有礙運動功能的恢復畸形:骨折移位或愈合位置未達到功能復位的要求,有成角畸形、旋轉畸形、重疊畸形。功能障礙:骨折后、畸形愈合、長期制動、骨折損傷神經或形成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X線片:了解骨折類型、移位情況、復位固定、骨折愈合情況等??祻驮u定疼痛評定(MPQ)

疼痛性質疼痛程度感覺項無輕中重跳痛、刺痛、刀割痛0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