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語言學課程簡介_第1頁
普通語言學課程簡介_第2頁
普通語言學課程簡介_第3頁
普通語言學課程簡介_第4頁
普通語言學課程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普通語言學授課對象:全校碩士生授課語言:漢語授課時間:2010年春季學期周三下午16:00-18:00授課地點:逸夫樓第三階梯教室課程組織:陳國華課程秘書:謝娟(電話88816824)課程內(nèi)容與安排周內(nèi)容主講人職稱系別備注1語言與語言學劉潤清教授外研中心2語言的起源與演化陳國華教授外研中心3語言、文化與認知陳國華教授外研中心4語言與文字陳國華教授外研中心5語音與音位陳國華教授外研中心6形位與詞位陳國華教授外研中心7句法陳國華教授外研中心8語義吳一安教授英語學院9語義吳一安教授英語學院10語用藍純教授英語學院11話語分析許家金副教授外研中心12第一語言習得文秋芳教授外研中心13第二語言習得文秋芳教授外研中心14語言與計算機梁茂成教授外研中心15語言學的流派劉潤清教授外研中心16復習17提交論文課程參考書GeorgeYule(1996/2000).TheStudyofLanguag語言研究).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考核方式(1)每一次講課最后留10分鐘做一小測驗,共15次,每次5分,共75分。測試成績占總成績的50%。(2)每人提交一篇課程論文,題目須選自每一講所給的思考題,長度為5000字左右,格式遵照《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論文格式手冊》。提交日期最遲不晚于第17周周五下午5:00,提交地點是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學生作業(yè)信箱。論文成績占總成績的50%。課程簡介什么是語言和語言學?首先介紹語言的定義?!Z言'一詞有多個用法,如,指講話行為;指某人的語言;指某種文體的語言;指某國的語言;泛指人類語言。由于對語言的認識還不很全面,下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定義很難。到目前為止,能被許多人接受的定義是:‘語言是用于人類交際的一種任意的聲音符號系統(tǒng)。'區(qū)別人類語言與動物的呼叫系統(tǒng)時,常用語言的設計特征。如: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語言即來自物種本能,也來自后天教養(yǎng);語言具有任意性;語言有創(chuàng)造性;語言有位移性;語言有雙重性;語言有系統(tǒng)性。然后介紹什么是語言學。定義:語言學是對語言的科學研究??茖W性有5條原則:系統(tǒng)性;客觀性;前后一致性;語料充分性;簡單明了等。語言學中的幾個重要區(qū)分:描寫性與規(guī)定性;共時研究與歷時研究;語言與言語;語言能力與語言運用;形式與功能;語言的社會性與心理因素;語言的可變性與不變性。語言學有許多分支,其實就是研究語言的不同層次或語言與其他學科的關系。語言學還有許多流派,就是用不同的理論觀點去觀察語言。推薦參考書王德春(2001),《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思考題:討論4條語言的設計特征,要用具體例子說明。討論4條語言學中的科學性原則,要用例子說明。語言的起源與演化語言起源部分從介紹關于語言起源的各種傳說(包括《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里的相關傳說)、猜測和理論(包括“汪汪理論”)入手,進而綜述近30年來對語言起源的科學考察,包括古人類學、考古學、遺傳學、人體解剖學的相關研究,論證語言的起源與人類起源的同步性。語言演化部分介紹語言譜系的發(fā)現(xiàn)和語言的進化,包括語言的演變和語法化。語言的演變從語言的區(qū)域變異、社會變異和歷時變異這三方面加以介紹。推薦參考書JeanAitchison(2000/2002).TheSeedsofSpeech:LanguageOriginandEvol言語啲萌發(fā):語言起源與進化).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思考題“語言符號的任意性”理論與語言起源是否相容?“汪汪理論”和“語言的圖標性(iconicity,又稱“相似性””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釋語言的起源?語言演變的動因是什么?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什么是語法化?語法化是否有方向性?語言、文化與認知本講從介紹薩皮爾-沃爾夫假說入手,側(cè)重探索語言與民族文化和認知的關系,涉及民族學、語言類型學和跨文化交際。本講以詞匯和語法方面的實例論證語言發(fā)展的根本驅(qū)動力是人類和各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語言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所以各語言有許多共同的范疇和功能,同時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又從詞匯和語法關系著兩方面制約著不同語言族群人們的認知特點和思維習慣,不過民族語言的特點不可能決定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推薦參考書EdwardSapir(1921/2002).Language: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Speech(語言論:言語研究導論).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思考題文化或社會形態(tài)有先進和落后之分,語言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內(nèi)容是否也有先進和落后之分?漢語所表達的思想是否有什么用你所學的外語無法表達?你所學的外語所表達的思想是否有什么用漢語無法表達?想一想你所學的外語給你的思維習慣或認知特點帶來哪些影響或有什么制約?這些和漢語的影響或制約有什么不同?(可以考慮人、動物、植物、無生命物、數(shù)的觀念、性別觀念、時間觀念、家庭觀念等)語言與文字本講介紹包括漢字在內(nèi)的世界上幾種主要文字的起源,界定符位(grapheme),區(qū)分字符(graph,包括letter'字母'word'詞'radical'部首'和character'字'和同位字符(allograph,例如簡寫與全拼、簡體字與繁體字、正體字與異體字、)。論述拼音文字和漢字各自的優(yōu)缺點,涉及文字的規(guī)范化和簡化。本講還闡述文字與口語和書面語言的關系,論證文字雖然是用來記錄語言的視覺符號系統(tǒng),書面語言卻不是口語的記錄而是自成一體的語言形式,而且對口語的發(fā)展有反作用。漢語的文字系統(tǒng)對于中華文化的形成、鞏固與發(fā)展起了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推薦參考書GeoffreySampson(1987).WritingSystems.PaloAlto,CA:StanfordUniversityPress.劉志誠(1995),《漢字與華夏文化》。成都:巴蜀書社。思考題你所學的外語使用的是什么類型的文字,有什么特點?漢字的簡化有什么功與過?文革時期公布的最后一次漢字簡化方案為什么以失敗告終?語音與音位語音(phonetics)部分闡述語音對于語言的至關重要性,介紹人類的發(fā)音器官、人類語言所使用的語音(phones))音段(segments)和超音段(suprasegmentals)標注這些語音所使用的國際音標(InternationalPhoneticAlphabet))使用國際音標對漢語的注音以及這種注音與漢語拼音的關系。音位(phonology)部分介紹語音的區(qū)別性特征(distinctivefeatures)以及音(phones))同位音(allophones))音位(phonemes)之間的關系,同時簡單介紹馮勝利在漢語韻律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推薦參考書JohnClark,ColinYallop&JanetFletcher(1996/2000).AnIntroductiontoPhoneticsandPhonology.Oxford:Blackwell/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馮勝利(2009),《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思考題你所熟悉的一門外語其音位系統(tǒng)與漢語的音位系統(tǒng)有什么主要不同?漢語拼音與國際音標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形位與詞位本講先界定形位(morpheme),區(qū)分語形(morph)和同位語形(allomorph)。在此基礎上,區(qū)分獨立形位(independentmorpheme)和依附形位(dependentmorpheme),梳理形位與詞根(root)、詞干(stem)、詞綴(affix)、縮附形式(clitic)、屈折變化(inflection)的關系。介紹派生形態(tài)學(derivationalmorphology)和屈折形態(tài)學(inflectionalmorphology)。本講從詞干形位及其屈折變化的角度界定詞位(lexeme),即人們通常說的詞(word),并簡要介紹詞庫(lexicon)、詞匯學(lexicology)和詞典學(lexicography)。推薦參考書PeterMatthews(1991/2000).Morphology(形態(tài)學).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JeromeL.Packard(2000/2001).TheMorphologyofChinese:ALinguisticandCognitiveApproach(漢語形態(tài)學:語言認知研究法).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思考題在你所學的外語中,形位和詞位是怎樣一種關系?漢語研究的字本位說和詞本位說的分歧是什么?你認為漢語研究的基本單位是什么?7句法本講從對構(gòu)造(construction。和語句(clause。的界定著手,簡單介紹構(gòu)式語法(constructiongrammar)0接下來,通過分析布龍姆菲爾德(Bloomfield)的向心(endocentric。構(gòu)造和離心(exocentric。構(gòu)造理論的缺陷,闡述語言的并列構(gòu)造、中心語構(gòu)造和述謂構(gòu)造。對這三種構(gòu)造的描述從形位合并為短語(phrase)開始,進而分析這三種構(gòu)造的各種短語并簡單介紹短語結(jié)構(gòu)語法;然后描述短語如何合并為語句,對語句的直接成分加以界定,簡單介紹結(jié)構(gòu)主義的直接成分分析法和生成語法,并介紹核心語句的概念。在對語言的基礎構(gòu)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本講接下來介紹語言構(gòu)造的轉(zhuǎn)化(transformation),并簡單介紹轉(zhuǎn)換語法(transformationgrammar)。語言的轉(zhuǎn)化將從否定、疑問、省略、代換、被動化、移位這幾方面加以介紹。推薦參考書RodneyHuddleston&GeoffreyK.Pullum(2005/2008).AStudent'sIntroductiontoEnglishGrammar.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思考題根據(jù)本講所闡述的短語概念,你怎樣認識你所學的語言里的各種短語?根據(jù)本講所提出的識別標準,你所學的語言里有多少種核心句?語義(上)迄今為止,在不同理論視角下發(fā)展了理論思路不盡相同的語義理論,我們聚焦于語言學范疇內(nèi)的語義研究,即語言本身的意義,這種意義通常被界定為脫離語境的語言意義。本講的思路如下。第一,宏觀上,我們將涉及跨學科領域的意義研究、語言意義、語言學對意義的研究思路與范疇、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語義研究的理論框架。第二,聚焦于詞義,即正常人具備的母語詞義知識。推薦參考書:JamesR.Hurford,BrendanHeasley&MichaelB.Smith(2007).Semantics:ACoursebook(secondedition).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徐志民(2008),《歐美語義學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外研書店有售)思考題:(1)從語義研究看語言、世界(客觀存在)和思維之間的關系。請用漢語實例輔佐討論。(2)通過漢語實例討論詞的語義特征與語義關系之間的聯(lián)系。語義(下)本講聚焦于句子的意義,分四步進行討論。首先是句子之間的各種意義關系,如蘊含、換說、矛盾等,進而討論歧義、語義異常、隱喻等語義現(xiàn)象。第二,引入句子的主目結(jié)構(gòu)概念。第三,探討動詞(謂詞)是如何用來表達句子的情景意義的。第四,討論句子中動詞以外的參與成分(題元角色)對句子意義的貢獻。推薦參考書:見第8講。思考題:舉例說明動詞和句子其他參與成分之間的語義關系。從語用角度看禮貌現(xiàn)象有些語言學家將語用學視為語音學、音位學、詞法學、句法學、語義學之外的另一個理論語言學分支,有些語言學家則認為語用學提供了一種語言研究的新視角,從這個視角我們可以在從語音到語義的任何層面展開研究。Yule(1996)把語用學研究關注的內(nèi)容概括為四個方面:說話人的意思,語境中的意思,只可意會的意思和距離的表達。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對于語用學研究至關重要的三個參數(shù)是說話人、聽話人和語境。語用學領域幾個核心的研究話題是指示語、會話隱涵、言語行為、預設現(xiàn)象和禮貌現(xiàn)象。本講的重心放在語用學家對禮貌現(xiàn)象的研究上,將運用Brown&Levinson的理論對當代漢語及《紅樓夢》中的一些禮貌現(xiàn)象進行分析。推薦參考書J.S.Peccei(2000).Pragmatics.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藍純(2007),《語用學與〈紅樓夢〉賞析》。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思考題(1)在《紅樓夢》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風雨夕悶制風雨詞”中,賴嬤嬤和賴大家的來榮府請老太太、太太、奶奶、姑娘們赴宴。這是一個“邀請”行為。請大家試著從正面面子、負面面子、及相關的禮貌準則的角度分析賴嬤嬤和賴大家的如何提出邀請,王熙鳳和李紈等又如何接受邀請。正說著,只見賴大家的來了??鳳姐兒笑道:“媳婦來接婆婆來了?!辟嚧蠹业男Φ溃骸安皇墙铀先思遥故谴蚵牬蚵犇棠坦媚飩冑p臉不賞臉?”賴嬤嬤聽了,笑道:“可是我糊涂了,正經(jīng)說的話且不說,且說陳谷子爛芝麻的混搗熟。因為我們小子選了出來,眾親友要給他賀喜,少不得家里擺個酒。我想,擺一日酒,請這個也不是,請那個也不是。又想了一想,托主子洪福,想不到的這樣榮耀,就傾了家,我也是愿意的。因此吩咐他老子連擺三日酒:頭一日,在我們破花園子里擺幾席酒,一臺戲,請老太太、太太們、奶奶姑娘們?nèi)ド⒁蝗諓灒煌忸^大廳上一臺戲,擺幾席酒,請老爺們、爺們?nèi)ピ鲈龉?;第二日再請親友;第三日再把我們兩府里的伴兒請一請。熱鬧三天,也是托著主子的洪福一場,光輝光輝。”李紈鳳姐兒都笑道:“多早晚的日子?我們必去,只怕老太太高興要去也定不得。”賴大家的忙道:“擇了十四的日子,只看我們奶奶的老臉罷了?!兵P姐笑道:“別人不知道,我是一定去的。先說下,我是沒有賀禮的,也不知道放賞,吃完了一走,可別笑話。”賴大家的笑道:“奶奶說哪里話?奶奶要賞,賞我們?nèi)f銀子就有了。”賴嬤嬤笑道:“我才去請老太太,老太太也說去,可算我這臉還好。”(曹雪芹1988,《紅樓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621-622)(2)根據(jù)Gu(1990)提出的貶己尊人準則,在指謂自己或與自己相關的事物時,要“貶”,要“謙”;在指謂聽者或與聽者有關聯(lián)的事物時,要“抬”,要“尊”。請從日常生活中搜集少量真實語料,對這一準則是否適用于當代漢語的禮貌現(xiàn)象進行評論。11話語分析本講主要介紹話語的概念、類型、特點以及話語分析的常見方法。話語分析作為語言研究的一個重要視角,關注比句子更長的語言單位,強調(diào)借助上下文語境、社會文化背景及人的思維等解讀語言交際過程。話語研究既關注書面語(如,小說、新聞報刊、法律文本、商務函件等),也關注口語(如醫(yī)患對話、電話交談、課堂互動、政治演講、電視訪談等),同時也關注網(wǎng)絡語言(如網(wǎng)絡實時聊天、博客/微博語言、電子郵件語言等)。在介紹概念的基礎上,本講將結(jié)合真實語言材料展示話語分析的常用手段和分析思路。傳統(tǒng)分析方法著重于少量文本中話語特征的細讀詳解,而本講將引入計算機輔助手段對大規(guī)模語言材料進行分析,同時結(jié)合單個文本的細讀,從而揭示文本中蘊含的各種含義以及相似含義的不同語言表現(xiàn)。推薦參考書JanRenkema(2004/2009).IntroductiontoDiscourseStU語i篇研究導論》Amsterdam:JohnBenjamins./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思考題:請指出至少3條典型的話語特征,并簡述其含義。請從典型話語特征入手,分析兩種不同話語類型的異同。第一語言習得本講首先介紹第一語言習得研究的基本問題,例如人的語言習得究竟主要是源于本能,還是后天的學習;兒童語言習得的主要機制是什么?是模仿?還是創(chuàng)造?第二,討論兒童語言習得研究的主要成果;第三,說明第一語言習得研究對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影響。推薦參考書JeanAitchison(1998/2000).TheArticulateMammal:AnIntroductiontoPsycholinguistics.London:Routledge/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思考題:(1)從電視、電影或兒童文學中選取不同年齡段的兒童語言片段,試圖說明兒童語言學習與使用的特點?(2)狼孩的故事能夠說明第一語言習得的關鍵是人的先天因素嗎?第二語言習得本講首先介紹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兩個不同視角:認知與社會文化理論視角,然后討論該領域中具有爭議性的三大議題:(1)是否有關鍵期?(2)是顯性還是隱性?(3)是否有固化現(xiàn)象。結(jié)合討論這些具有爭議性問題適當說明二語習得領域中的常見研究方法。推薦參考書R.Mitchell&F.Myles(2004).SecondLanguageLearningTheories.London:HodderArnold.VivianCook(1996/2000).SecondLanguageLearningandLanguageTeaching.London:EdwardArnold/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文秋芳等(2010出版),《二語習得研究基本問題概要》。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思考題(1)運用自身學習第二語言的經(jīng)驗,說明二語習得是顯性還是隱性?(2)運用正方兩方的論據(jù)說明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的合理性與存在的問題,你認為該假設能夠得到完全的證明嗎?語言與計算機語言學作為一門科學,其重要特征之一在于其應用性,這也是幾乎所有語言研究的最終目的,而語言研究與計算機技術(shù)的結(jié)合是語言科學應用性的最重要體現(xiàn)之一。本講主要通過實例演示和概括性的講解說明計算機技術(shù)在語言教學、語言研究、信息檢索、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應用。課程首先通過對應用語言學AppliedLinguistics)和語言學應用(LinguisticsApplied)的區(qū)分來闡述應用語言學相關領域及其所涉及的主要內(nèi)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