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突發(fā)性災害救濟中應當遵循的倫理原則_第1頁
論突發(fā)性災害救濟中應當遵循的倫理原則_第2頁
論突發(fā)性災害救濟中應當遵循的倫理原則_第3頁
論突發(fā)性災害救濟中應當遵循的倫理原則_第4頁
論突發(fā)性災害救濟中應當遵循的倫理原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百度文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PAGE百度文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實用文檔-PAGE13百度文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PAGE論突發(fā)性災害救濟中應當遵循的倫理優(yōu)先原則摘要:在突發(fā)性災害發(fā)生以后,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受災人群的反映往往是緊張而忙亂的。對未知現象的迷茫與恐懼和對已有傷亡與損失的龐大悲痛,使得受災人群的表現往往盲目失范,因此,對于受災人群的逃生自救的價值抉擇需要一個倫理的原則進行引導,這就是突發(fā)性災害救濟中涉及到的一些倫理優(yōu)先原則,這些表現人文關切的人道主義原則有其自身的重要意義,解決其中的問題,使這樣的價值規(guī)范確立下來并達到共識,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摘要應簡明扼要,突出文章重點,而不能對細節(jié)進行描述,一定要交代文章的寫作目的,還有注意格式,尤其是標點符號的使用摘要應簡明扼要,突出文章重點,而不能對細節(jié)進行描述,一定要交代文章的寫作目的,還有注意格式,尤其是標點符號的使用關鍵詞:突發(fā)性災害救濟倫理優(yōu)先原則人道主義前言此段文字的表述作為全文的中心線索是比較合適,能夠突出主題。但是,你能否再學一個研究綜述和研究現狀置于你的文章之前,對先前的關于此問題的研究現狀及其進展作一評述。此段文字的表述作為全文的中心線索是比較合適,能夠突出主題。但是,你能否再學一個研究綜述和研究現狀置于你的文章之前,對先前的關于此問題的研究現狀及其進展作一評述。我國是世界上災害(包括自然災害與人為災害;突發(fā)性災害與趨向性災害)種類多、頻次高、損失慘重的國家。各類災害與中國歷史相連相伴,深刻地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態(tài)等的發(fā)展程度。好好斟酌語言表述的精確性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2008年”之前,可用“例如”等列舉式的文字,可能小國會更好,2010年的玉樹地震等災害都給災區(qū)人民帶來了龐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創(chuàng)傷,也在必然的程度上給國家的財產與安全帶來要挾。在災害發(fā)生以后,面對突如其來的橫禍,受災人群的反映往往是緊張而忙亂的。由于對未知現象的迷茫與恐懼,對于已有傷亡與損失的龐大悲痛,使得受災人群的表現往往盲目失范,失去理性,乃至做出各種失當的行為,從有效防災減災的角度看,對于人群的騷動與忙亂,需要成立一個良好的秩序進行規(guī)范。文字的精煉與所表達的文意要有嚴密的邏輯和鮮麗的修辭因此,對于受災人群的逃生自救的價值抉擇需要一個倫理的原則進行引導,這就是突發(fā)性災害救濟中涉及到的一些倫理原則,只有這樣的價值規(guī)范確立下來并達到共識,受災人群在受災以后才能有序逃生,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好好斟酌語言表述的精確性在“2008年”之前,可用“例如”等列舉式的文字,可能小國會更好文字的精煉與所表達的文意要有嚴密的邏輯和鮮麗的修辭一、災害救濟中應當遵循的倫理優(yōu)先原則(一)生命關切優(yōu)先原則在人們的生命權、健康權、財產權、發(fā)展條件、家庭親人、精神狀況等事項當中,在災害來臨之前都是咱們應當考慮的對象。而在突發(fā)性災害眼前,究竟應該優(yōu)先考慮哪個對象呢?毫無疑問,固然是人的最根本的權利,即生命權。生命的價值無論對于哪個人來講都是極為重要的,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講都只有一次,所以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只要生命的存在,它的價值就是無窮的?!耙驗橹挥腥瞬哪軇?chuàng)造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沒有人類的存在,就不會有一切人類文明,沒有人的生命存在,一切都將變得毫無心義?!卑懈#毂oL:論突發(fā)性災害救濟的公共倫理原則,桂海論叢,2004年1月,第48頁。雅典人本主義哲學家普羅泰戈拉有一句至理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边@就反映了人的尊貴。15--16世紀歐洲的“文藝振興”運動更是舉高了人的地位,高揚人的主體精神,人文主義思想家們高呼“熟悉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的口號,在一個新的高度上振興了古希臘人本主義傳統。艾有福,徐保風:論突發(fā)性災害救濟的公共倫理原則,桂海論叢,2004年1月,第48頁。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以人為本、以民為貴的優(yōu)良傳統。孔子曾提出“仁者,愛人”的觀點,雖然帶有鮮明的階級性,但其中所包括的重民、惠民的思想成份此二字可刪除是不可否定的。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吸收傳統民本思想精華、表現時期精神的新時期民本思想,把尊重人民、關心人民、珍惜人民、保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作為高尚的價值追求,并在抗災救災的實踐中始終貫徹之表述盡量符合現代漢語。無論是1976年的唐山抗震救災,仍是1998年的抗洪搶險,仍是2003年的抗擊“非典”疾病災害,仍是2008年的汶川救災等,咱們的黨和政府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名,因為生命的頑強會令人恢復舊日的信心和對生活的勇氣,生命的斗志和韌性可以令人們決心成立起舊日的生活發(fā)展環(huán)境。好好斟酌這兩句,文意明則表述還不夠貼切,忘仔細斟酌之只要生命存在,它的不竭動力就會促令人們開始新的生活,尋覓新的希望。因此,在災害眼前咱們始終要堅持生命關切優(yōu)先原則。此二字可刪除表述盡量符合現代漢語好好斟酌這兩句,文意明則表述還不夠貼切,忘仔細斟酌之(二)整體利益優(yōu)先原則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久遠利益的取舍問題,是咱們在突發(fā)性災害救濟中必需面對的道德抉擇?!八^整體就是指整個的社會、民族和國家,整體利益則是指整個社會、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卑懈#毂oL:論突發(fā)性災害救濟的公共倫理原則,桂海論叢,2004年1月,第48頁。艾有福,徐保風:論突發(fā)性災害救濟的公共倫理原則,桂海論叢,2004年1月,第48頁。咱們知道整體主義的價值觀是中華傳統道德文化的大體精神之一,是中華民族道德的核心和精華。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根本原則,自然也就是在突發(fā)性災害救濟進程中要遵循的一條重要的倫理原則。一個社會只有有了國家、集體的公共財產,才有每一個人的和諧;一個社會公共性建筑設施越完善,說明其越發(fā)達,而這些國家的公共財產是整個集體利益的結晶。其社會價值遠遠高于個人的財物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家、集體利益的財產高于個人財產。(三)老人、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優(yōu)先保護原則這里的優(yōu)先原則指的是青壯年等具有逃生優(yōu)勢的人在可以逃生的情況下,也應當考慮到老年人和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的生命優(yōu)先問題。作為老人,他們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社會,奉獻給了家庭。他們的辛苦勞作,成績了后代人的美好生活,當他們進入老年期以后,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已不如之前,表現出各類身體衰老的癥狀與心理經受的脆弱。咱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孝順老人,供養(yǎng)老人,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日常道德性為準則。作為婦女,她們在家庭中是家務的主要承擔者,她們承擔著照顧老人、繁衍撫育下一代的責任。在突發(fā)的自然災害眼前,婦女作為母親與女兒一方面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又要照顧好年老的老人,可以說是家庭自救的主體,承擔著龐大的家庭責任,在家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兒童,他們在整個救災群體中是最成心義的,因為他們是人類的一切希望與可能,他們的成長意味著人類的未來,他們的命運決定著人類發(fā)展的方向。孩子們是祖國的花朵,是一個家庭的中心前面你已經講了兒童的重要性,后面還應該描述兒童為什么能夠作為一個弱勢群體的原因和理由(即便這是一個不證自明的問題),因為你前面已經描述了,在邏輯上應該追求一致性。。前面你已經講了兒童的重要性,后面還應該描述兒童為什么能夠作為一個弱勢群體的原因和理由(即便這是一個不證自明的問題),因為你前面已經描述了,在邏輯上應該追求一致性。對于其他弱勢群體來講,本身就可能存在生理缺點或智力缺點,為了個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就更需要其他的社會成員對其投入更多一點的關愛,他們也是咱們這個社會的一部份。(四)中共黨員、相關責任人優(yōu)先示范原則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時局造英雄”。在突然發(fā)生的自然災害眼前,需要有人站出來擔當相當重大的使命,他們要能夠勇敢地承擔起責任,這就可能意味著拯救更多人的生命,更大程度的保障整個受災人群的安全。災害危機的發(fā)生往往具有突發(fā)性,為了逃生自救,人們的行為老是盲目而忙亂的,這個時候感性往往大于理性,恐懼惶恐往往大于冷靜。尤其對于突發(fā)性災害來講,危機發(fā)生之初的較短時間,對于逃生自救來講是最有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恰當的抉擇就意味著生命的希望,而行為盲目失當,寒不擇衣,就有可能致使更多的捐軀。在突發(fā)性自然災害救濟中,適當的示范有利于引導有效的逃生自救,避免無謂的捐軀與無效自救,能在關鍵時刻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先鋒模范的表率能夠起到必然的示范作用,能夠鼓舞、帶動受災群眾,以理性與沉著、以秩序與責任合理應對災害。注意語言的修辭藝術和文字表達的邏輯性作為人民群眾選舉的先鋒模范人物,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要挾時,自告奮勇,優(yōu)先示范,舍己為人,直接影響到受災群體的的集體響應程度。與上同他們通過鼓舞受災群眾的英勇士氣與抗災決心,是大家能夠團結在一路、同心合力打好抗災減災的勝仗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突發(fā)自然災害的緊急情況下,受災人群逃生秩序的規(guī)范,逃生人群的自救行動的示范指導,優(yōu)先逃生救助對象的確立,受災人群集體自救脫險的組織,都需要廣大黨團員主動按照自己的職責和角色狀況起到行為示范作用。在風險的腹地,優(yōu)先示范往往能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這不只是一種行為示范,更是一種道德的示范。注意語言的修辭藝術和文字表達的邏輯性與上同二、遵循倫理優(yōu)先原則時出現的問題一級標題和二級標題下面盡量對下文進行概括,并突出你撰寫下文的中心,對上文進行總結,這樣就突出文章的連貫性與緊湊感,一定要杜絕分塊式的文章寫法一級標題和二級標題下面盡量對下文進行概括,并突出你撰寫下文的中心,對上文進行總結,這樣就突出文章的連貫性與緊湊感,一定要杜絕分塊式的文章寫法(一)生命關切優(yōu)先原則中出現的問題一、對失去的財物不能正確看待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對人類社會的沖擊是多方面的。災害不僅破壞了人類固有的生活環(huán)境,令人們的衡宇建筑、生活資料等財產遭遇損失;也破壞了人們賴以生存與發(fā)展的物質條件,例如城市中電力、水力、交通運輸及其他通信系統斷裂、破損等?!霸谕话l(fā)的災害眼前人們往往存有某種僥幸心理,在受災狀況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往往由于僥幸的心理,進入已經受到破壞而且還存在著很大危險隱患的房舍當中搶救財物,使得自己的生命安全從頭受到要挾?!眲⒀┧?,王曉瓊:汶川地震的啟示災害倫理學,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第129頁。劉雪松,王曉瓊:汶川地震的啟示災害倫理學,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第129頁。二、對親人的失去悲觀失望災害的發(fā)生也要挾著人類的生存安全,它奪走了許多人的兄弟姐妹等親人,令人們的親情倫理關系蒙受重創(chuàng);同時,也沖擊了人們的生活的勇氣和生存的信心,使許多人成天沉浸在龐大的悲痛與恐懼當中,始終處于不安寧的精神環(huán)境之中。親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人們生存的精神支柱,而在自然災害中人們一旦看到自己的親人失去了,他們自己的精神支柱也會崩潰的。3、疾病傳染,社會混亂使用標題時,盡量用論述性的語言,而且觀點要鮮明,文字要簡明使用標題時,盡量用論述性的語言,而且觀點要鮮明,文字要簡明在災害發(fā)生時,各類生物死亡后不能取得及時的清理便會造成病菌的傳染,以至于影響人們的正常身體健康,而且在這個時候衛(wèi)生條件得不到保障,災區(qū)的人們也容易被感染。“在非典事件中,許多的醫(yī)護人員受傳統呼吸道疾病的病理經驗的影響,在沒有確切了解病因的情況下,對于病人的救治沒有采取及時防護辦法,結果在救治的進程中自己感染病毒,患上疾病?!眲⒀┧桑鯐原偅恒氪ǖ卣鸬膯⑹緸暮惱韺W,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第130頁。同時,由于突發(fā)災害的出現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為了更好的生存,各類社會行為都有可能會發(fā)生,例如搶劫,搶奪財物,悲傷過度引發(fā)神經性疾病等。劉雪松,王曉瓊:汶川地震的啟示災害倫理學,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第130頁。(二)整體利益優(yōu)先原則中存在的問題一、本位主義本位主義的話題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個人凌駕在集體之上,那就是霸道。個人凌駕于集體之上,就是凌駕于所有人的利益之上。其基礎就是“自己的幸福是可以成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個人利己主義者信奉“弱肉強食”,“自擅自利”。在突發(fā)性自然災害救濟中,有部份人只顧自己的利益,只要自己幸福就可以夠,而無論國家和人民的利益。2、拜金主義拜金主義是一種金錢至上的思想道德觀念,他們以為金錢不僅能全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為的標準。在災害救濟中,這些拜金主義者就為了金錢悍然不顧,乃至損害國家人民利益也在所不吝。例如哄搶公共財物,哄抬救援物資價錢,搶奪救災資源,乃至占據、變賣救災資源。(三)優(yōu)先保護老人、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時出現的問題在受災群體中,老人、婦女和兒童等弱勢群體是人類自救過程中最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在進行救濟時,往往會出現各種難以預料的問題。對于老人來講,面對突發(fā)的自然災害,他們行動不便、反映遲緩,由于身體部份器官的衰竭老是會感到力不從心,但又無可奈何,于是容易產生一些失望的情緒,從而就加大了救援的難度。對于婦女來講,她們的體力很有限,自救能力比較低,對于突發(fā)的危機狀況往往缺乏理性的認知、科學的判斷。對于兒童來講,由于他們的人生閱歷有限,對外部世界的熟悉與理解不足,他們往往不能做出應對突發(fā)性災害的快速反映;即便能快速的反映,也很難達到自救的效果。因為在及時的逃生進程中,他們沒有判斷經驗;在瞬時的自救反映中,他們缺乏自我開脫生存的手腕;在艱難的等待進程中,他們往往缺乏生命的韌性。對于另外一部份弱勢群體來講,他們本身就可能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身體殘疾、弱智等,這些因素都會加大久遠的難度,降低求生的機緣。(四)中共黨員、相關責任人優(yōu)先示范時出現的問題由于知識水平和個人經歷的影響,不是每一名相關的責任人都能履行好自己的義務。他們也可能受個人價值觀、人生觀的影響做出一些難以讓人理解的事情。例如:救災情況分析錯誤、救災資金利用混亂、救災資源分派效率低等各種原因,致使災民長期處于窘境中,引發(fā)一個人矛盾與沖突。三、正確遵循突發(fā)性災害救濟中的倫理優(yōu)先原則(一)正確遵循生命關切優(yōu)先原則一、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得失觀正是因為災害對人類的危害是多種多樣的、復雜的,所以,人們在抗災救災進程中要面臨艱難的道德選擇。如何解決這些道德選擇問題,和這些問題解決的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抗災救災的實際效果,關系到一個政府的形象。咱們知道,道德抉擇的依據是所選擇對象道德價值的大小,也就是說,當咱們面臨多種道德境遇時,應當舍小而取大。首先考慮的固然是人的生命,只有肯定在沒有其它危險時再去搶救財物。在災害到來之時,咱們應該最大程度的減少自身財產的損失,確保自身發(fā)展環(huán)境的安全,保護親人和子女的生命不受要挾。在自救中,幫忙他人的前提必需要考慮確保自我的安全性。無論是親人的失去,仍是財產的損失,災區(qū)的人們都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熟悉。俗語說的好“錢財乃身外之物”,所以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二、增強災區(qū)衛(wèi)生與治安管理在災區(qū)無論是災民自己仍是政府都要注意到公共衛(wèi)生,踴躍地采取各類辦法避免病菌的傳染、疾病的出現,該消毒處置的要進行消毒處置。增強對災民健康狀況的關注,避免“如壓力相關綜合癥的誘發(fā)、慢性疾病的惡化、妊婦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災害引發(fā)的心因性損傷等”李春玉,災害急救與管理,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第21頁。。同時政府還應該增強災區(qū)治安管理,保護好社會公共秩序,在心理上給災民一個安慰。李春玉,災害急救與管理,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第21頁。(二)樹立集體利益優(yōu)先保護觀念一、增強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理念教育突發(fā)性災害是整個社會乃至全人類的一路仇敵,與突發(fā)性災害作斗爭必需依托集體的力量?!安徽撌沁^去、此刻,仍是未來,凝聚集體的力量始終是咱們戰(zhàn)勝一切災害特別是突發(fā)性災害的寶貝,因此,在進行突發(fā)性災害救濟時,整體主義的倫理精神和集體主義價值原則仍然是咱們要大力提倡和宏揚的。”艾有福,徐保風:論突發(fā)性災害救濟的公共倫理原則,桂海論叢,2004年1月,第49頁。從突發(fā)性災害救濟進程來看,關注災害與道德的因果關聯,明確公民在抗擊突發(fā)性災害中的道德責任與義務,正視并妥帖處置局部利益或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短時間利益與中長期利益之間的道德沖突,是十分有利于減災抗災工作的順利進行的。艾有福,徐保風:論突發(fā)性災害救濟的公共倫理原則,桂海論叢,2004年1月,第49頁。二、引導人們正確處置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集體主義原則對人們品質和行為的要求,是正確的處置‘公’與‘私’之間的利益關系,盡可能地做到所謂‘公私兼顧’。若是兼顧不了,即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個人利益要保全集體利益,集體利益要保全國家利益,為了集體和國家利益而做出自我捐軀,這是一種高尚的道德表現。”劉雪松,王曉瓊:汶川地震的啟示災害倫理學,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第131頁。作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是能夠正確處置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是可以用生命捍衛(wèi)集體利益的。劉雪松,王曉瓊:汶川地震的啟示災害倫理學,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第131頁。(三)如何保護老人、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一、對老人、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要多加關愛與照顧溫家寶總理說“要增強領導,切實做好組織工作。直升機前去災區(qū)時要帶足物資設備、醫(yī)療人員和搶救人員,返回時要輸送重傷員特別是婦女、兒童和老人;要將解放軍指戰(zhàn)員、武警軍隊、公安民警、預備役民兵和專業(yè)救援隊伍緊密結合起來,更有效地開展救援工作?!崩畋?,黎大東:據新華社成都2008年5月15日電,引自新華月編報2008.汶川大地震:生死救援。北京:人民出版社,第87頁。在特大災害發(fā)生后,交通運輸老是會受到龐大的破壞,于是救援物資的輸送就需要必然的時間。因此,從受災現場搶救出來的有限食物等物資,就成為人們賴以生存的唯一能源供給,在分派這些救命物資上要優(yōu)先照顧到兒童、婦女和老人。這既需要良好的組織安排,更需要青壯年等處于優(yōu)勢的人群達到道德共識。不然,每一個人都想為了維系自己的最大生存可能,發(fā)生一些哄搶物資的事件,于是造成更大的損害的事件可能會隨時發(fā)生,而孩子、婦女和老人等弱勢群體則往往成為這種不道德性為最為直接的捐軀品。因此,對于這些弱勢群體,政府機關有必要在災害時的情報提供、避難的指示、救護和救濟對策等方面做出更多的考慮。李斌,黎大東:據新華社成都2008年5月15日電,引自新華月編報2008.汶川大地震:生死救援。北京:人民出版社,第87頁。二、需要社會各界的一路盡力“在災害發(fā)生時,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需當即搜集破壞的情況和規(guī)模信息,對所搜集到的信息作出分析,并告知有關人員機構。然后成立災害應急對策實施體制。災害應急對策的具體內容包括:提供有關避難的建議和指示,組織滅火,災民救助,確保緊急運輸,和公共設施的應急恢復等?!比~耀先:地震災害比較學,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年4月,第179頁。在災害發(fā)生時,無論是政府仍是普通公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為抗災減災貢獻自己的力量。葉耀先:地震災害比較學,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年4月,第179頁。(四)完善責任人優(yōu)先示范原則的對策一、培育責任人相關防范意識,增強理論指導通過對災害的科學研究,咱們應當熟悉到,自然災害已經成為咱們這個時期面臨的一路問題,而該問題的解決要通過咱們每一個人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對于群體責任人來講則有著更高的要求。災害出現要求相關的群體責任人必需具有責任優(yōu)先意識,發(fā)揮自己適當的作用。在受災現場工作的責任人群要充分了解受災場地的情況,及時組織、適當引導、迅速疏散人群,盡最大可能保障受災人群轉移到安全地,爭取時間拯救生命,減少災害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與社會危害。這就需要這些責任人不斷提高自己在抗災減災方面的理論知識。在汶川地震中,有為了搶救學生、群眾而沒有救自己父母或孩子的老師、醫(yī)生,有一直指導救援人員救助被埋在廢墟中受災群眾的護士;還有讓同窗先走,由于擔負疏散人物而選擇最后逃生,結果沒有逃出來,令人感動的學生干部;還有調動大家迅速逃生自救的警察等。由于他們在重大災害眼前勇于承擔責任,拯救了更多受災群眾的生命,在最后危險時刻保障了更多人的安全。培育責任人社會責任感要想取獲救災的勝利,不是哪個人的事情,是需要整個災區(qū)人民的一路盡力,是需要整個國家的盡力,乃至需要全世界的支援。在救災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的責任人更是關鍵的一個因素,責任人是不是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必然程度上決定著救災的效果。所以,增強責任人的社會責任感意識是勢在必行的,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能夠真實的把自己融入集體當中,能夠戰(zhàn)勝各類無益于抗災減災的誘惑,能夠真正的做到為人民服務,表現出一個人高貴的情操。。結語歸結到一點,突發(fā)性災害救濟中的倫理優(yōu)先原則,其實就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原則。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是在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道德要求,是對歷史上人道主義思想合理因素的繼承和改造的結果,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在處置人與人一般關系上的行為準則。在突發(fā)性災害救濟進程中尤其應當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繼續(xù)發(fā)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社會主義新風尚。真正做到關心人民、珍惜人民、尊重人民,正確對待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參考文獻參考學術論文的規(guī)范,但主要以你們學校為標準參考學術論文的規(guī)范,但主要以你們學校為標準[1]劉雪松,王曉瓊,汶川地震的啟迪災害倫理學,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2]葉耀先:地震災害比較學,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年4月[3]李春玉,災害急救與管理,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4]趙俊臣,云南災害與抗災防災報告,云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5]新華月報編,汶川大地震:生死救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華夏書網編選,抗震精神網絡真情實錄,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7]一切為了生命抗震救災中震撼人心的剎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謝芳,新時期的警世通言讀《保天心以立人極災害的倫理救助》,倫理學研究,2006年11月,第6期[9]謝芳,災害救助中的道德問題,中國減災,2007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