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留守兒童說明情況_第1頁
關愛留守兒童說明情況_第2頁
關愛留守兒童說明情況_第3頁
關愛留守兒童說明情況_第4頁
關愛留守兒童說明情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愛留守兒童說明情況1.關于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

二、我校留守兒童健康現(xiàn)狀1、同學基本概況我校地處隆昌縣的偏僻農村。

這個地方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許多年輕人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給父母或者親戚來照看!我?,F(xiàn)有同學224人,其中有留守同學121人,占同學總數(shù)的57%。他們學習成果普遍較差、作業(yè)不按時完成、完成的質量差、有孤單感和失落感的傾向,不愿與其他同學和小伴侶溝通、有嬌縱、任性等壞脾氣……2、監(jiān)護人情況監(jiān)護類型以隔代監(jiān)護為主,隨公婆外公外婆生活的占79%,隨父輩生活的占12.4%,隨旁第親屬的占7.7%,隨其他生活的占了0.9%。

監(jiān)護人文化程度低,識字少或是學校文化水平的占77.6%。在輔導留守兒童學習的狀況方面,只要20%的能夠每天或者常常輔導同學學習,有42%的輔導不了或不輔導同學學習。

有20%的監(jiān)護人常常和留守兒童談心、溝通,有28.7%的人從未與留守兒童談心或沒想過這個問題。在與學校聯(lián)系方面,有11.7%的監(jiān)護人常常到校與老師交換看法;有42.3%的間或去,有43.4%的監(jiān)護人從來沒有去過,認為不關他的事。

3、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狀況調查結果顯示,63%的留守兒童表示父母外出打工本人感覺孤獨,但性格沒變,43%的留守兒童常常做家務,82%的留守兒童最擔憂父母平安,賽過學習成果下降。在學習和生活中,80%的留守兒童是和伴侶玩耍。

在遭到批判時,87%的留守兒童表示會承認錯誤。4、留守兒童類型(1)無能為力,盡管“吃”的放縱型這部分兒童次要是在那些生活條件差、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力量低的家庭。

他們僅僅對孩子煮煮飯、洗洗衣而已,特殊到了農忙季節(jié),連吃飯都顧不上,許多孩子就得本人煮飯或挨餓,很多孩子還擔當起家里部分家務事。(2)隔代訓練,只顧“給”的溺愛型。

許多留守兒童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婆或外公外婆管理。爺爺奶奶更溺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賜予“關愛”,經(jīng)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寧愿本人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讓孩子玩好、吃好,對于生活細節(jié)不予指點或誤導。

消失了問題往往是包庇、慫恿。這樣,孩子養(yǎng)成了嬌氣、任性,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互助互愛體驗,怕困難、怕波折。

寵壞的孩子常常對人無禮貌,喜愛惹是生非,學習懶散……。(3)借居他家,無法管的放縱型。

有少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養(yǎng)在親戚家或伴侶家中的,被借居的孩子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他們中有一些人總感覺在親戚家里究竟沒有在本人家里那樣自在,束手束腳的,看起來膽怯怕事,很本份,但一旦離開了親戚和監(jiān)管,就像老鼠離開了貓,他們就無法無天了。

也有一些孩子膽子很大,親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親戚頂撞,親戚略微說重了,就懷恨在心或是逃離出走,使得親戚無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5、留守兒童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1)、學習成果方面:同學成果不佳,在校表現(xiàn)不優(yōu)。

據(jù)調查,農村留守兒童中,一是學習盲目性型,這部分同學占到20-30%;二是任務趨動型,他們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但學習盲目性不高,學習上是被動的,成果一般,這部分同學占50%左右;三是懶散型,長期不按時完成或不完成或無法完成作業(yè)占20%左右。這個比列比較穩(wěn)定,說明學校階段同學成果受同學性格影響不大,學習成果的好壞取決于習慣的養(yǎng)成。

(2)、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父愛母愛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務工的父母由于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內心往往會消失一種愧疚感,因而,他們往往對孩子實行物質補償?shù)姆绞絹肀憩F(xiàn)本人對孩子的全部的愛,孩子要什么就可以特別輕易的得到。

這種愛的方式,導致兒童的心理漸漸構成了兒童的“金錢萬能”的價值觀和“逍遙享樂”的人生觀。他們沒有任何勤儉節(jié)省與艱苦奮斗的概念,沒有人情味,沒有正確的人生取向與價值取向。

(3)、心理方面:親情缺失嚴峻,心理進展特別。留守兒童中,父母在外打工時間達到3-5年和5年以上的占到38%。

父母回家的頻率則較低,有36%的父母半年至一年回來一次,26%的父母則是一年以上才回家一次。而孩子與父母次要通過電話聯(lián)系,與父母打電話一周一次的為29.2%,一月一次的為16.4%,一年一次的有6%,不定時的46.2%,還有1.75%的孩子與父母沒有聯(lián)系過。

農村留守兒童在共性心理上表現(xiàn)極為特別,有這樣兩種典型“癥狀”:一是性格內向、孤僻、自大、不合群、不擅長與人溝通,在調查發(fā)覺,有16%的兒童在學校里的伴侶很少,甚至有4.4%的兒童在學校中沒有伴侶;二是脆弱、脾氣急躁、沖動易怒。這個現(xiàn)象也有規(guī)律性,即隨著孩子的年齡增大表現(xiàn)越來越明顯。

(4)、生活習慣、行為習慣方面:家庭訓練缺失,越軌現(xiàn)象嚴峻。家庭訓練是人生所需全部訓練中不行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訓練最早最直接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健康與否。

我們調查中發(fā)覺,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監(jiān)管,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都不好。在家里,他們不講究個人衛(wèi)生,早上不洗臉不漱口就吃飯,晚上不洗腳、洗澡就往被子里鉆的同學占很大比例;在學校,他們的學習沒有方案,沒有愛好,不恪守校紀校規(guī),自在散漫,遲到、遲到現(xiàn)象常常發(fā)生。

在社會上,他們缺乏禮貌。

2.留守同學狀況綜述

隨著城鎮(zhèn)化、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非農經(jīng)濟的快速進展,留守兒童問題越來越突出,成為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一大社會問題。

近年來,區(qū)委區(qū)政府高度注重,區(qū)婦聯(lián)、區(qū)訓練局、區(qū)關工委樂觀應對,自動參加、實行有力措施,在探究和處理留守流淌兒童問題方面作出了肯定的成果,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成效。一、留守流淌兒童現(xiàn)狀及基本狀況全區(qū)轄5個街道,61個村居,總人口186377。

其中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23140萬人,占全區(qū)總人口的12.4%;在未成年人當中農村人數(shù)為10339,占全區(qū)未成年人的44.7%。據(jù)區(qū)關工委供應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在農村未成年人當中成為留守兒童的人數(shù)為115人,占2.55%。

(其中唐閘鎮(zhèn)街道3名,港閘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有3名,幸福街道11名,秦灶街道有12名,陳橋街道相對較多有86名,超過其他四個街道、鄉(xiāng)的合計數(shù)。農村留守兒童中學校生53人,占我區(qū)在校生1.05%,學校生62人,占在校生1.49%。

絕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是隔代監(jiān)護。115名留守兒童中,隨祖(外)父母生活的有89名,約占78%,26名的孩子被托付在學校寄宿(均為中同學),占留守兒童總數(shù)的22%。

(這兒說明一下,關工委界定的留守兒童為父母外出務工達一年以上義務訓練階段的農村兒童)。隨著港閘經(jīng)濟的迅猛進展,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經(jīng)商人員攜帶子女進入我區(qū)。

據(jù)2008年底統(tǒng)計,我區(qū)學校生中外來工子女已有3936人,占全體學校生總數(shù)的44.78%,其中九圩港學校高達97.6%;中同學中的外來工子女已有1051人,占全體中同學總數(shù)的24.3%,其中越江中學達到55.6%,二、次要做法與成效近年來,區(qū)婦聯(lián)、關工委、訓練局不斷探究留守兒童關愛、訓練工作機制,取得肯定的成效。1、創(chuàng)建流淌家長學校,發(fā)揮“三位一體”的訓練作用。

在農村創(chuàng)辦“流淌家長學?!?,讓更多的家長學會“育兒經(jīng)”。目前,全區(qū)共創(chuàng)辦各類不同形式的家長學校、家長夜校等60多所,共授課、受詢200次,聽課、詢問家長達2萬人次。

幸福鶴濤學校創(chuàng)辦的“流淌家長學校”遭到省市區(qū)訓練、婦聯(lián)、關工委等部門領導的好評。他們的勝利做法在全區(qū)推廣:一是建立健全訓練網(wǎng)絡,推行信息管理。

啟動了“南通市鶴濤學校關愛留守兒童訓練方案”,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了工作職責,校長任組長,學校關工委詳細擔任并開展這項工作。學校還出臺了《南通市鶴濤學校關愛留守兒童訓練方案實施方法》,建立了留守兒童材料信息庫,出臺了“代理家長”確認、培訓、測評、變更、解除制度和工作目標考核細則等。

二是全面推行“代理”制度,實行分層管理。學校行政組成員定期集會,仔細分析留守兒童工作,并將此工作列為學校重點工作之一。

三是優(yōu)化整合訓練資源,強化聯(lián)手管理。學校邀請鄉(xiāng)司法或派出所的同志到學校作法制講座。

依托港閘愛國主義訓練基地,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邀請老革命、老紅軍跟孩子們一起緬懷革命英烈,為孩子們講革命先烈的故事,激勵孩子們從小要樹立遠大志向、刻苦學習。區(qū)婦聯(lián)與港閘工商分局聯(lián)手開辦了“鶴濤學校春蕾班”。

港閘工商分局和個私協(xié)會的協(xié)調支持下,轄區(qū)十多位企業(yè)老板每學期準時為結對貧困同學送去上萬元的學習費用,贊助有經(jīng)濟困難的留守兒童。2、轉變訓練理念,暢通家校聯(lián)系渠道。

區(qū)訓練局在做好外來工子女訓練方面明確了“三個一樣”的政策要求:一樣就近入學,一樣免費助學,一樣激勵勤學。廣闊教職工做了大量深化細致的工作,吃了許多辛苦,涌現(xiàn)了一批先進人物和動人事跡。

越江中學開設外來工子女訓練教學課題,成立課題組,特地討論外來工子女訓練問題,其課題獲港閘區(q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優(yōu)秀案例。設立“素養(yǎng)訓練開放日”,邀請家長到校聽課,聽取學校辦學狀況引見,親密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

成立家長委員會,吸取部分留守兒童家長為成員,近距離了解他們對學校訓練工作的想法。鶴濤學校還開通了24小時家校聯(lián)系熱線,隨時傾聽來自家長們的建議或看法。

奉行“教而無類”的信條和“沒有教不好的同學,只要教不好的老師”的理念,對留守兒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心換心,用感情交融感情。老師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急躁細致,誨人不倦地做留守兒童的思想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

越江中學、九圩港學校是我區(qū)流淌兒童集中的兩所中學校,他們的共同閱歷是:一是學校黨政領導高度注重,校長親身抓,各部門親密協(xié)作;二是學校關工委發(fā)動退離休、老老師樂觀參加,自動作為;三是從調查討論入手,制定并實施了“方案、檢查、總結、考核”等一整套規(guī)章制度;四是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全面關懷外來工子女的健康成長,得到了同學、家長和社會的贊揚;五是樂觀爭取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3、職能部門聯(lián)手推動,工作創(chuàng)新出成效。

區(qū)婦聯(lián)、訓練局和關工委仔細履職,各司其職,在全區(qū)大力開展“爭做合格家長、培育合格人才”家庭訓練宣揚實踐活動進學校、進社區(qū)、進機關、進企業(yè)、進農村、進家庭活動,充分發(fā)揮三級家庭訓練工作網(wǎng)絡及家長學校的作用,組織6萬家庭參加“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家庭訓練學問大賽、10萬家長聆。

3.關愛留守孩子閱歷總結

讓愛充滿陽光涵小05'關愛“留守孩子”工作閱歷總結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祖國大地,吹開了奔小康的幸福之門。

勤勞、英勇、聰慧的涵江人民已把進展的目光投向省外、國外,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務工奔波,投資創(chuàng)業(yè)??蓪ψ优挠柧殕栴}成了他們嚴峻的后顧之憂。

我們涵江試驗學校座落在區(qū)中心,擁有三千左右的同學。“留守孩子”成為我校新的同學群體。

“留守孩子”的訓練管理問題是學校面臨的一個簇新的課題。在各級領導的注重和關懷下,我校把對“留守孩子”的訓練視為“愛心活動,陽光工程”。

形式多樣的愛心活動,如同一縷縷陽光,照亮了“留守孩子”的內心,讓他們用陽光般絢爛的笑臉面對生活,面對學習,自強不息,歡樂健康地成長?,F(xiàn)將一年來在此方面的工作分四部分總結如下:一、開展“留守孩子”訓練管理討論2005年3月,我校將“留守孩子”的訓練管理確立為校本討論課題。

在全校內發(fā)起“留守孩子”訓練管理的討論和探討,撰寫案例,剖析留守少兒成長中凸顯的問題。二、落實“留守孩子”訓練管理措施學校要求班主任,課任老師與“留守同學”結對子,當起同學的“代管家長”。

要求老師必需做到:1、把握留守同學的基本狀況。2、關懷同學的精神成長,把同學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意“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訓練,與同學溝通情感,彌補留守孩子親情的缺失。

3、供應必要的關心,如在生活、學習、思想等方面。4、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問題孩子”。

三、開拓“留守孩子”愛心在線1、國旗下的講話驕傲感莊重而又富有感昭力。學校利用這良好時機讓留守孩子代表宣讀倡議式,倡議大家攜起手來熱心地關心留守孩子,真誠地關懷留守孩子,讓他們與全部非留守孩子一樣,擁有一個歡樂,美妙的童年。

2、競選關愛留守孩子的“愛心使者”,發(fā)表“愛心宣言”,制造“愛心牌圖”,精辦“愛心宣揚欄”。(選擇創(chuàng)意新奇,主題鮮亮,版面精致的作品為宣揚欄的內容,作品見附件。)

一個個品學兼優(yōu)的愛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愛心宣言,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愛心畫面,給留守孩子陽光般的暖和,陽光般的熱忱。3、訓練實踐證明,內容豐富生動,形式敏捷多樣的主題班隊活動是訓練同學的有效途徑之一,深受學校生的寵愛。

我校要求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關愛留守孩子”的主題隊會,輔導員老師依據(jù)本班留守孩子的詳細狀況,確立一個子主題,策劃活動方案,組織同學進行一次主題隊會。如《過一個有意義的雙休日》,通過主題中隊會,以正面、反面的事例訓練留守孩子曉得時間一去不復返,合理支配本人的學習與消遣。

又如《本人的事情本人做》,通過活動,讓留守孩子從學校習自理,曉得本人的事情本人做,自動參加家務勞動。再如《送你一個淺笑》,通過組織“送淺笑”活動,讓同學在實踐中體會關心別人時的歡樂,也在集體中體會到別人關心時的歡樂,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難時應當伸出救濟之手,把關懷他人看作是本人生活中歡樂的一部分。

在生動活潑,熱忱彌漫的隊活動中,非留守孩子與留守孩子面對面,手拉手,互動共勉,架起了友情的橋梁,感遭到陽光般的溫馨。4、召開“留守孩子”工作閱歷溝通會2005年年末,我校召開了關愛留守孩子工作閱歷溝通會。

點點滴滴的閱歷,匯成涓涓細流,流淌著濃濃的真情。下面轉摘溝通會上的幾個典型事例。

事例一:四年(2)班,鄭婷婷,女,10周歲。在一次題為《老師,我想對您說》的習作中,她這樣寫道:老師,我恨我的媽媽。

她在我5歲的時候就狠心地拋棄了我,離開了人世。爸爸始終在外,后來聽奶奶說,媽媽是由于在感情上和爸爸產生誤會他殺身亡的。

老師每當我聽到《世上只要媽媽好》這首歌時,難過的眼淚就會簌簌地從面頰上滾落下來?!蠋?,您能告知我嗎?我恨我的媽媽對不對,請您為我保密……當我看到這段令人酸楚的文字時,一種劇烈的責任感,一顆摯熱的愛心促使我打算要親近她,關愛她,關心她,以彌補親情的缺欠,撫平她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

于是其次天一大早,我一到教室,就搭著她的肩膀走出教室,和她談心,我告知她:“恨媽媽,明顯是不對的,她選擇自盡確定有她的苦衷,但是愚蠢的,不理智的。你聰慧、可愛,現(xiàn)在要發(fā)奮學習,用學問充實本人,做一個有理智,有出息的女強人,來告慰九泉下的母親?!?/p>

她聽了,大大的眼睛巴眨巴眨了幾下,豆大的眼淚滾閃了下來。后來,我們之間的距離慢慢地縮小了,溝通,輔導作業(yè)、作文的次數(shù)多了,她的學習和生活布滿了陽光。

事例二:四年(1)班蔡琳敏,一位嬌小已經(jīng)緘默寡言的小女孩。由于父母長年在外辦廠,她與奶奶、爺爺一起生活。

由于家庭經(jīng)濟富有,奶奶隔代厚重的疼愛,使琳敏始終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溫馨日子。如何讓這位“留守孩子”走出“溺愛”的怪圈,實現(xiàn)自我價值呢?1、感受愛。

借助班隊會,暢談父母的艱苦,爺爺、奶奶的辛苦。琳敏在這次班隊會上談到:“放暑假時,我去爸爸辦的工廠住上半個月,看到爸爸勞碌的身影,帶著血絲的雙眼,聽到媽媽為資金不到位而唉聲嘆氣,我才曉得本人的辛苦生活來之不易……”2、回。

4.老師對留守兒童關愛幫扶落實狀況怎樣寫

當前,很多農村父母為了養(yǎng)家糊口,供孩子上學而不得不外出打工掙錢。

從而使一群群無人看管的留守兒童漸漸增多,由此引發(fā)的問題也層出不窮。留守兒童有的任性、冷漠、自大封閉,缺乏愛心和溝通的自動性;有的內向、孤單、柔弱無助;有的脾氣急躁、沖動易怒;還有的連學科作業(yè)都無法完成。

因而,留守兒童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作為一名訓練工作者,如何走進他們的心靈,引導這些孩子尊師守紀﹑安心學習和健康地成長呢?在班級管理中,筆者有以下一些詳細做法。

建立動態(tài)檔案,把握留守兒童的真實狀況為了精確?????地把握留守兒童的真實狀況,弄清晰本班留守兒童的性格差異。在實踐中,我通過仔細調查討論﹑核對落實,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了動態(tài)檔案。

把握好同學父母外出打工的具體地址及聯(lián)系電話、家庭成員狀況和同學臨時監(jiān)護人的住址及聯(lián)系方式﹑并適時依據(jù)本班同學變動狀況,準時補充或變更檔案的相關內容。并自動電話聯(lián)系留守兒童的家長,讓家長盡量做到定時與子女通電話、增進感情,與班主任聯(lián)系了解同學在校狀況。

還要多與監(jiān)護人溝通。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建立起與同學家長、老師之間便利的溝通,從而構成了以同學為中心的關愛聯(lián)系網(wǎng)絡。

專心付出真愛,喚醒留守兒童的心靈感應依據(jù)留守兒童的特點,他們最缺乏的就是親情關愛。因而,在班級管理中,我把留守兒童當成本人的孩子一樣,注意在生活學習、親情體驗等方面的引導,力爭讓留守兒童找回親情、找回歡樂,健康成長。

次要做法是:1.定好目標,落實幫扶。針對我所帶的班級留守兒童較多的實際狀況,我經(jīng)過反復思索和樂觀探究,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制定科任幫扶方案,將每個同學的表現(xiàn)﹑學習狀況、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所取的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方案實施。

并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對留守兒童多看一眼,多問一句,多幫一把,使同學快樂、家長放心。在留守兒童有病時,準時帶其診治,悉心照料。

比如:我班的鄒俊朗同學在上勞動課時,右腳不慎扭傷。我聞訊后,準時將該同學送至縣人民醫(yī)院去醫(yī)治,在他醫(yī)院療養(yǎng)期間,每天堅持為他噓寒問暖,補習功課。

讓他感覺到老師對他的真正關懷、關愛。該同學傷愈出院后,紀律有了明顯的好轉,學習成果不斷地提高,多次被學校評為“星級同學”。

2.分類指點,因人施教。由于留守兒童的每個家庭環(huán)境、經(jīng)濟情況切然不同。

在實施幫扶指點時,針對少數(shù)學習嚴峻滑坡、人格進展不健全、道德修養(yǎng)欠缺的留守兒童,應分別制定個別訓練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關心,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并有意識組織這部分留守同學樂觀參加各種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使他們生活在歡快、祥和的氛圍中,找到家的感覺,增加他們的學習、生活信念,體會到學習的歡樂、成長的歡樂。

例如我班留守兒童周盈盈,其父母都在東莞打工,由其60多歲爺爺代為看管,她衣著時髦,好出風頭,成果時好時壞,其爺爺根本管不著。我在全面了解該生的狀況后,制定了詳細的訓練引導方案,利用班會課讓其他留守兒童講敘本人是如何做到約束本人,使其父母親在外安心,順心工作,并讓她與其父母通過電話了解父母打工的艱苦生活。

通過長時間的反復訓練,有一次,我發(fā)覺她在本人的筆記本中寫到:“友愛的爸爸、媽媽,是吳老師讓我感遭到了你們生活的艱苦,我肯定會重新熟悉自我……”從今,該生改掉了不良習慣,努力學習,成為了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同學。加強感情溝通,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進展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簡單消失的問題。

由于外出的打工父母沒有時間顧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溝通,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關心,缺少父母的暖和和訓練,這對同學心理產生極大影響。

同時監(jiān)護人的過分溺愛和遷就,導致孩子養(yǎng)成花錢大手大腳、逃學上網(wǎng)、吸煙喝酒、自強不息等不良行為,從而使同學構成無私、孤僻、急躁、蠻橫的不良行為習慣。針對這些特點,我利用班會課就“勤儉節(jié)省的重要性”綻開爭論,讓他們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省的生活習慣,體會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使他們生活更好。

并按方案開展豐富多彩的其次課堂活動,豐富同學的課余生活。例如定期舉辦圖書角、手抄報、美術沙龍這些活動,不只能填補同學心靈的空白,而且也可讓他們覺得學校生活充實、美妙。

另外,利用思想品德課開設心理健康講座,定期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在輔導的過程中不斷鼓舞他們發(fā)表內心的看法,遇到問題準時和同學老師溝通,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覺得老師在內心上關愛他們。

開展賞識訓練,樹立留守兒童的自信念首先,我們應當深信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當然也都有缺點,這是一個最基本性的評價。其次,老師要擁有一雙擅長捕獲“閃光點”的眼睛,要擅長發(fā)覺留守同學身上的才能。

俗話說:“東方不亮西方亮”就是這個道理。例如有些同學的思維力量欠佳,但動手力量很強,假如他們沒有考上高校而成為了一名精彩的計算機修理工,你能說他們不勝利嗎?所以,老師應當千方百計地挖掘留守同學的每一個閃光點,然后用觀賞的眼光、愉悅的心情、發(fā)自內心的贊譽。

5.跪求

二、我校留守兒童健康現(xiàn)狀1、同學基本概況我校地處隆昌縣的偏僻農村。

這個地方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許多年輕人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給父母或者親戚來照看!我?,F(xiàn)有同學224人,其中有留守同學121人,占同學總數(shù)的57%。他們學習成果普遍較差、作業(yè)不按時完成、完成的質量差、有孤單感和失落感的傾向,不愿與其他同學和小伴侶溝通、有嬌縱、任性等壞脾氣……2、監(jiān)護人情況監(jiān)護類型以隔代監(jiān)護為主,隨公婆外公外婆生活的占79%,隨父輩生活的占12.4%,隨旁第親屬的占7.7%,隨其他生活的占了0.9%。

監(jiān)護人文化程度低,識字少或是學校文化水平的占77.6%。在輔導留守兒童學習的狀況方面,只要20%的能夠每天或者常常輔導同學學習,有42%的輔導不了或不輔導同學學習。

有20%的監(jiān)護人常常和留守兒童談心、溝通,有28.7%的人從未與留守兒童談心或沒想過這個問題。在與學校聯(lián)系方面,有11.7%的監(jiān)護人常常到校與老師交換看法;有42.3%的間或去,有43.4%的監(jiān)護人從來沒有去過,認為不關他的事。

3、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狀況調查結果顯示,63%的留守兒童表示父母外出打工本人感覺孤獨,但性格沒變,43%的留守兒童常常做家務,82%的留守兒童最擔憂父母平安,賽過學習成果下降。在學習和生活中,80%的留守兒童是和伴侶玩耍。

在遭到批判時,87%的留守兒童表示會承認錯誤。4、留守兒童類型(1)無能為力,盡管“吃”的放縱型這部分兒童次要是在那些生活條件差、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力量低的家庭。

他們僅僅對孩子煮煮飯、洗洗衣而已,特殊到了農忙季節(jié),連吃飯都顧不上,許多孩子就得本人煮飯或挨餓,很多孩子還擔當起家里部分家務事。(2)隔代訓練,只顧“給”的溺愛型。

許多留守兒童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婆或外公外婆管理。爺爺奶奶更溺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賜予“關愛”,經(jīng)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寧愿本人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讓孩子玩好、吃好,對于生活細節(jié)不予指點或誤導。

消失了問題往往是包庇、慫恿。這樣,孩子養(yǎng)成了嬌氣、任性,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互助互愛體驗,怕困難、怕波折。

寵壞的孩子常常對人無禮貌,喜愛惹是生非,學習懶散……。(3)借居他家,無法管的放縱型。

有少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養(yǎng)在親戚家或伴侶家中的,被借居的孩子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他們中有一些人總感覺在親戚家里究竟沒有在本人家里那樣自在,束手束腳的,看起來膽怯怕事,很本份,但一旦離開了親戚和監(jiān)管,就像老鼠離開了貓,他們就無法無天了。

也有一些孩子膽子很大,親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親戚頂撞,親戚略微說重了,就懷恨在心或是逃離出走,使得親戚無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5、留守兒童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1)、學習成果方面:同學成果不佳,在校表現(xiàn)不優(yōu)。

據(jù)調查,農村留守兒童中,一是學習盲目性型,這部分同學占到20-30%;二是任務趨動型,他們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但學習盲目性不高,學習上是被動的,成果一般,這部分同學占50%左右;三是懶散型,長期不按時完成或不完成或無法完成作業(yè)占20%左右。這個比列比較穩(wěn)定,說明學校階段同學成果受同學性格影響不大,學習成果的好壞取決于習慣的養(yǎng)成。

(2)、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父愛母愛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務工的父母由于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內心往往會消失一種愧疚感,因而,他們往往對孩子實行物質補償?shù)姆绞絹肀憩F(xiàn)本人對孩子的全部的愛,孩子要什么就可以特別輕易的得到。

這種愛的方式,導致兒童的心理漸漸構成了兒童的“金錢萬能”的價值觀和“逍遙享樂”的人生觀。他們沒有任何勤儉節(jié)省與艱苦奮斗的概念,沒有人情味,沒有正確的人生取向與價值取向。

(3)、心理方面:親情缺失嚴峻,心理進展特別。留守兒童中,父母在外打工時間達到3-5年和5年以上的占到38%。

父母回家的頻率則較低,有36%的父母半年至一年回來一次,26%的父母則是一年以上才回家一次。而孩子與父母次要通過電話聯(lián)系,與父母打電話一周一次的為29.2%,一月一次的為16.4%,一年一次的有6%,不定時的46.2%,還有1.75%的孩子與父母沒有聯(lián)系過。

農村留守兒童在共性心理上表現(xiàn)極為特別,有這樣兩種典型“癥狀”:一是性格內向、孤僻、自大、不合群、不擅長與人溝通,在調查發(fā)覺,有16%的兒童在學校里的伴侶很少,甚至有4.4%的兒童在學校中沒有伴侶;二是脆弱、脾氣急躁、沖動易怒。這個現(xiàn)象也有規(guī)律性,即隨著孩子的年齡增大表現(xiàn)越來越明顯。

(4)、生活習慣、行為習慣方面:家庭訓練缺失,越軌現(xiàn)象嚴峻。家庭訓練是人生所需全部訓練中不行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訓練最早最直接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健康與否。

我們調查中發(fā)覺,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