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論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事由_第1頁
法學-論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事由_第2頁
法學-論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事由_第3頁
法學-論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事由_第4頁
法學-論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事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 論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事由摘要:合同解除權是合同法制度中最重要的合同解除制度之一。建立這一項法律的制度的重大的意義和目的就是在于,如果當合同雙方當事人對于該合同是否要選擇繼續(xù)履行問題陷入了沉思,不知道怎么抉擇的時候,此時此刻擁有權利的當事人有權通過解除合同的方法來破除法律中的約束力。因此,解除權到此如何運用,對于整個解除權這個法律制度中是重中之重的,所以,只有通過設置適合且恰當?shù)某绦蛐惺菇獬龣噙@項權利,并且對于產生解除合同這項法律效力,使當事人因合同建立的所創(chuàng)設的合同的權利義務關系被解除。首先應該清楚的知道行使解除合同權利的問題是包含了應當由什么主體,是有哪一方當事人來行使是比較恰當?shù)?,同時這項權利又應該是適用什么樣的合同類型,針對合同類型,并且對該權利的行使時間也作出了分析,對具體的催告后的時間作出了限定,本文解釋了合同解除權的基本理論,并研究了合同解除權的行使,詳細描述與該主題相關的問題。并且指出了現(xiàn)行法律中沒有作出具體規(guī)定的法律的相關疑問,作出了筆者粗略的看法。關鍵詞:單方解除、協(xié)議解除、解除權OnthereasonsforexercisingtherightofrescissionofcontractAbstract:Therightofcontractrescissionisoneofthemostimportantsystemsofcontractlaw.Thegreatsignificanceandpurposeoftheinstitutionofthislawisthat,ifthepartiestoacontractbecomelostinthoughtastowhetherornottheyshouldchoosetocontinuethecontract,thepartywhohastherightatthistimehastherighttobreakthebindingforceofthelawbywayofrescissionofthecontract.Therefore,howtousetherightofrescissioninthiswayisthemostimportantinthewholelegalsystemoftherightofrescission,sothattherightofrescissioncanonlybeexercisedthroughtheestablishmentofappropriateandappropriateprocedures,andtoproducethelegaleffectofrescissionofthecontract,sothatthepartiescreatedbythecontractcreatedbytherightsandobligationsoftherelationshipwaslifted.Firstofall,itshouldbeclearthattheissueofexercisingtherighttoterminateacontractinvolveswhichpartyshouldexercisetherighttoterminatethecontract,whichpartyshouldexerciseitproperly,andwhattypeofcontractshouldbeappliedtothisright,inviewofthetypeofcontract,andtheexercisetimeoftherightisalsoanalyzed,andthetimeafterthespecificreminderislimited.Thispaperexplainsthebasictheoryoftherighttorescindthecontract,andstudiestheexerciseoftherighttorescindthecontract,describeindetailtheissuesrelatedtothistopic.Andpointedoutthatthecurrentlawdoesnotmakespecificprovisionsofthelawoftherelevantquestions,madetheauthor'sroughview.Keywords:Rightofunilateralrescission,agreementrescissionandrescission目錄第1章緒論11.1.研究背景和意義11.2文獻綜述11.3課題研究方法和內容21.3.1研究方法21.3.2研究內容2第2章合同解除權的概述42.1合同解除的含義42.2合同解除權的含義42.2.1合同解除權的溯及力42.2.2合同解除權與終止權52.3合同解除權的發(fā)生條件62.3.1約定解除權的條件62.3.2法定解除權產生的事由62.4合同解除權與違約賠償?shù)年P系8第3章合同解除權行使事由的立法缺陷103.1法定解除權的行使主體不明確103.2法定解除權的行使期間不明確11第4章合同解除權行使事由的立法缺陷完善的建議134.1明確法定解除權的行使主體134.2明確法定解除權的行使期間14第5章結束語16參考文獻17致謝18PAGE18第1章緒論1.1研究背景和意義隨著快速發(fā)展的中國現(xiàn)代化市場經濟,沒有一項制度是永存不變的,而筆者想研究說明此項基本原則已經適應不了這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并且被實踐中的客觀情況所打破,此項制度從羅馬法時代開始。而‘有約必守’是合同法基本原則保存到現(xiàn)在的一項基本原則。在羅馬法時期,自始獨立存在的非合同義務不可,指在合同中的一方當事人不依照雙方當事人所商定的債務履行義務,則另一方當事人就不能夠主張解除合同,而且只能夠請求該方當事人承擔繼續(xù)履行合同義務。但是這項制度現(xiàn)在越來越滿足不了世人。而本文要解釋的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事由就是這些例外規(guī)則當中的典型代表。在我國,合同的嚴守原則是《合同法》的基本理念,按照《合同法》第八條規(guī)定,我們可得知。當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且依法律規(guī)定所創(chuàng)設的合同,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法律約束力。并且雙方當事人都應當按照他們之間的商定的內容來履行本應當他們該履行的義務責任,不得私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而關于筆者要說明的解除權,由于這項制度的自主性權利很大,各個國家的立法和實踐中有對該條款有增強限制的趨勢,但是.合同解除制度是將作為一項將合同雙檔當事人對于還沒完成的合同中解脫出來的制度,其存在的意義是為了保障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維持公平正義,從而沖破了合同嚴守原則合同嚴守原則即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但是現(xiàn)階段,我國的市場經濟處于不是很成熟的狀態(tài),對于約定解除與法定解除的界定在實踐和理論中頗有出入,故雙方當事人在真實意思表示的前提下簽訂合同時,對待合同中關于解除事由的約定時,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將一般違約的情形規(guī)定為解除事由,因為在從事民事活動中,合同的訂立更多是為了各取所需,因此雙方都應該給予對方一定的寬容以保障合同的順利履行;更不能將法律中規(guī)定不得行使的事項和法規(guī)也規(guī)定不得行使的事項作為合同的解除事由。在解除事由的約定中,應當遵循民法的各項基本原則,只有保證意思表示真實、合同內容公平、合法,才能保障當事人在合同法律關系中的合法權益。因此,筆者認為合同制度中解除權的行使是一項意義非凡的研究題材。合同嚴守原則即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1.2文獻綜述合同解除的行使事由作為合同解除制度的出入點與根本,在研究其制度時須理清法定解除權與約定解除權當中具體的內在與外延的問題。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事由的研究主要在理論方向和各大文獻,其中對合同的法定解除權與約定解除權的基本原理問題作了較為集中的闡述,尤其對法定解除權的行使事由做了較多的討論分析。1.3課題研究方法和內容1.3.1研究方法筆者在撰寫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種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法:通過閱讀相關文獻資料,認識到目前合同解除權制度的現(xiàn)狀和文獻作者對于合同解除權制度的建議。同時,通過文獻閱讀,對我國合同解除權制度的完善發(fā)展方向有了一定的啟發(fā),也基本掌握和了解理論與實踐中哪些因素造成合同解除權制度爭議點較大的原因,并以此來分析應采取的策略。

語義分析法:首先明確所設計的法律問題的基本概念,同時根據本文所關聯(lián)的范疇,筆者根據該法條所表達的法理與用語所處的語境,界定合同解除的相關概念,由此來確定語義。

經驗總結法:通過在裁判文書網、最高人民法院所公布的案例、知網等多文學知名網站,從案例操作整理概括使之系統(tǒng)化、理論化,借鑒前人所留下的實務經驗不斷提升其精華,總結出在當前階段中對于合同解除權的制度完善的一種研究方法。

1.3.2研究內容筆者在該論文一共分成五個部分,具體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筆者主要闡述與分析本論文的研究意義和研究背景,分析合同解除權制度對經濟社會的重要性,若能完善該制度上存在的不足,從而達到以合同解除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的最終目的。

第二章:筆者從合同解除權制度上的概念出發(fā),并且在文義解釋與體系解釋的基礎上,對合同解除、合同解除權等進行了分析。

第三章:筆者結合學術網上的文獻與民法界中許多德高望重的學者對合同解除權的見解,結合最高院人民法院關于合同解除權行使事由的案例上,對該案例進行簡明扼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幾點理論上的立法缺陷。

第四章:針對合同解除權行使事由的立法缺陷,提出有益于完善合同解除權行使事由的立法建議。

第五章:筆者對該論文進行了以分到總的歸結性的梳理,并且用簡潔的語義來總結本論文出現(xiàn)的問題。

第2章合同解除權的概述2.1合同解除的含義合同消滅的原因多種多樣,合同的解除是司法實踐中最為常見,既指合同約定中與之相關的權利與義務的終止,也是指由于出現(xiàn)某種法律事實而導致合同所設立的權利義務歸于消滅的法律現(xiàn)象,根據《合同法》第93條可知,解除合同緣由既可以是合同雙方當事人在意思表示真實的情況下協(xié)商一致解除或者當事人約定了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一旦其約定的解除合同條件成就,擁有權利的人可以行使合同的解除權。合同解除是指根據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訂立合同,在合同成立并生效后尚未開始履行或者尚未全部履行之前,因合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得合同效力提前消滅的行為。也就是說合同解除本質上是一種保護非違約方的合法權益的一種手段,是防止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時導致另一方當事人對此造成了損失,因此賦予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立即終止合同的權利,防止損失的繼續(xù)擴大,并且讓不履行合同的當事人補償損失。根據《合同法》第94條的條文內容規(guī)定,我們可以做出以下的區(qū)分。合同解除包羅著協(xié)議解除與單方解除,而單方解除又可以根據合同雙方人的意思表示與法律規(guī)定的不同,分成約定解除與法定解除。2.2合同解除權的含義合同解除權,是指在雙方當事人在真實的意思表示的前提下,在合同成立之后,其內容又沒有違法違規(guī)的之后合同生效的,一旦滿足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的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特定條件的時候,即雙方當事人就享有一種強大的權利,即合同解除權是一種形成權。即可以使合同效力歸于消滅的權利。2.2.1合同解除權的溯及力關于合同解除權的溯及力的問題,筆者根據《合同法》第97條第九十七條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此時有關于合同解除權效力的問題,作出了有一時性的合同和繼續(xù)性的合同的區(qū)分,再此基礎上分析是否具有溯及力第九十七條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合同解除有溯及力可以休矣——基于我國民法的實證分析[J].李開國,李凡.河北法學.2016(05)一方面,一時性合同被解除后,該合同具有恢復原狀的可能性,一般可發(fā)生恢復原狀的義務,即解除合同后,是擁有溯及力的。另一方面,繼續(xù)性合同被解除后,要么失去恢復原狀的可能性,要么恢復原狀難度過高、成本過大等原因不宜恢復,故通常可通過采納其他補救措施維護合同當事人的權益,即通常沒有溯及力,面向未來終止。2.2.2.合同解除權與終止權筆者從基本概念了解,合同解除與合同終止都會使合同雙方當事人的之間協(xié)商的權利義務關系歸于消滅,所以導致很多當事人都認為合同解除與合同終止是同一件事??墒牵还墚斒氯诉x擇解除權還是終止權,其選擇的不同導致的法律效果都是不一致的。因此,我們要更好做好基礎理論的區(qū)別,從基本理論的區(qū)分的解除權與終止權。解除權與終止權是有一定的合同相似度,兩者在性質上都屬于形成權,都會因一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上的法律關系始于消滅,因此,在行使兩項權利的時候,都應該要謹慎行使,不然將會導致合同上的權利義務走向滅亡。首先,兩者的權利專屬不同:合同終止權屬于非專屬權,可以隨債權或債務一同移轉給第三人。而合同的解除權的權利具有專屬性,是屬于與在合同中的債權人,是專屬于在合同中享有權利的一方,不能單單的因債務承擔或者債權讓與而轉移給其他方,只能隨債權債務一起概括轉移。其次,兩者的適用情形不同:合同解除適用于非繼續(xù)性合同,因此合同的解除的適用范圍比較廣闊,只要雙方當事人根據該意思表示對合同的內容設定的解除權時,該項權利是有效的。而合同終止適用于繼續(xù)性合同,一般適用于電氣供應合同、水氣供應合同,此時合同的履行期限是重要的規(guī)定,一旦規(guī)定的內的時間期限屆滿,該合同就。終止。再次,兩者產生法律效力不同:合同的解除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合同的終止并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法律效力。因為合同解除是使合同之間本來協(xié)商一致的法律關系,即權利義務發(fā)生滅亡的法律效果,因此,當合同雙方當事人導致合同解除后,此時此刻,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已經履行的部分是可以恢復到一開始沒有履行的狀態(tài),這是解除后會產生的法律后果。但是我們又可以知道,合同終止,是導致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好的合同權利義務等一系列的法律關系走向滅亡的結果,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合同終止,合同是不會變回一開始的模樣。最后,兩者產生的前提條件不同:本國體系中并沒有合同終止的看法,合同終止的相關規(guī)定也沒有,所以在司法實踐中,合同的解除適用于在無違備強制性的規(guī)定的任何合同,只要雙方當事人在真實的意思表示之下簽署的合同就可以適用。但合同解除適用于繼續(xù)性合同時,也表現(xiàn)出本應當屬于合同終止的法律特征的時候,此時就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也不發(fā)生原狀的法律后果。也就是說,我國合同法中的合同解除的適用范圍大于或包含著合同終止,可這樣理解為,合同解除是可以取代合同終止,可是合同終止卻取代合同解除。2.3合同解除權的發(fā)生條件2.3.1約定解除權產生的事由合同協(xié)議解除的條件,雙方同意以協(xié)商一致方式取消原始合同的法律關系,其本質上就是根據當事人的合意消滅了原始合同所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當事人重新達成合意形成了一個新的合同,新合同主要內容是廢棄雙方原始合同關系,使雙方基于原始合同發(fā)生的權利義務消滅,如債權債務歸于消滅。協(xié)議解除采取合同(即解除協(xié)議)方式,要求雙方當事人具備成立合同的有效要件,即主體適格,意思表示真實自由,內容沒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和不能違背社會公共利益;還要采取適當?shù)男问絹韰f(xié)商合同。否則,雙方當事人解除合同的協(xié)議會存在效力瑕疵,這樣不能直接達到解除合同的目的。2.3.2法定解除權產生的事由法定解除權若干問題探析[J].曾祥生,胡田.江西社會科學.2009(08)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依法成立并生效的合同,合同履行過程中發(fā)生了一些狀況,而該狀況是法律直接規(guī)定的。如果一方選擇繼續(xù)履行合同的話,將導致另一方付出沉重的代價或遭受巨大的利益損失,基于民法的公平原則,法律賦予損失沉重的一方擁有解除合同的權利,在解除合同后,雙方原先規(guī)定的權利義務將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并且該合同將來將不再具有法律效力或者自始就沒有法律效力。首先,不可抗力而產生的解除權與后果:不可抗力,意味著呈現(xiàn)不是因為雙方當事人主觀緣由致使而使合同條約不能實行,而是客觀上出現(xiàn)了導致合同目的根本不能實現(xiàn),是雙方當事人意料之外的情況,此時,享有解除權的主體為雙方當事人,即雙方當事人都享有解除權,同時,由于此種原因導致解除的,沒有任何一方當事人具有可歸責性,因此因不可抗力而發(fā)生的解除權導致的解除合同,雙方當事人彼此都不需要向對方損害補償責任,各自的損失由各自承擔。其次,預期違約而產生的解除權與后果:預期違約,在合同約定履行限期屆滿之前,合同當事人一方明白表示或者以本身的行動表示不履行合同首要債務,此時債務人拒絕履行合同,也稱為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而因預期違約而發(fā)生的解除權,是有三項要求:其一,是要求該債務人在此項合同中有過錯;其二,該債務人謝絕行為違法,是指謝絕行為是無正當來由的;其三,是該債務人是有合同條約的實行本領,可是卻不實行該合同條約的義務。根據《合同法》第108條的規(guī)定的可知,因此在此種情況下,合同的非違約方即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主張合同違約方進行補償,也可以直接主張違約責任。再次,因遲延履行而產生的解除權與后果:遲延履行,是指當合同當事人一方本來應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履行主要債務,但是卻一直延遲時間履行,被另一方當事人催告后,在合理時間內還沒履行合同義務。依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在合同內容中的意思表示所規(guī)定的義務,并且在該合同內容中當事人履行其合同義務的時間并非屬于特別重要的合同條款時,也不會影響該合同的性質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時間到期時后再履行,也不會導致該雙方當事人商定的合同目的落空,在這樣情況下,法律是不允許一方當事人立刻解除合同,而是由權利人向義務人發(fā)出履行合同義務的催告,并且給予義務人一定的合理期間來履行合同義務,債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未履行合同義務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如果合同雙方商定了遲延履行違約金的條款,則此時主張不解除該條款的法律依據是《合同法》第114條第3款,違約金應由違約方支付,支付違約金后應償還債務。因此,合同在延遲履行中,如果之前已經達成因遲延履行產生的違約賠償金的協(xié)議,則權利人可以主張支付違約賠償金,同時主張繼續(xù)履行;如果權利人只選擇一項權利要求。比如婚慶公司的員工在履行合同義務時因大堵車無法及時趕到,且公司也不能派遣其他員工前往履行,客戶就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權,因為一旦超過了婚禮的時間婚慶公司再履行義務已經沒有必要了;其二,其他違約行為導致條約目的或者目標不能實現(xiàn)的狀況。比如,債權人在自己的家附近的健身房辦了一張健身年卡,步行幾分鐘就可以達到該健身房,但是,健身房卻搬至離現(xiàn)址20公里以外的郊區(qū),此時,就屬于其他違約行為導致合同不能實現(xiàn)。債權人就擁有因根本違約而發(fā)生的解除權,可以因此解除該合同,并且不用承擔補償責任。2.4合同解除權與違約賠償?shù)年P系合同約定解除之探討[J].賀波.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6(03)遲延履行、預期違約和根本違約這三種原因,非違約方的當事人均可選擇解除合同,并根據實際需要主張違約方補償損失。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賠什么?即可以主張什么范圍內的補償?各自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根據民法理論的認識及實踐中的需求,在因上述三種原因解除合同后,非違約方有可能選擇主張信賴利益的損害補償,即締約過失責任范圍內的補償。也有可能主張履行利益的損害補償,即違約責任會范圍內或者規(guī)模內的補償,補償范圍或者規(guī)模內與直接主張違約相同。通常而言,履行利益的補償會明顯多于信賴利益,為何會有當事人選擇信賴利益腦償呢?這是由實踐中的需要決定的。有時候,非違約方沒有必要讓違約方補償履行利益。比如,當非違約方看到違約方遲延、預期違約等情形,作為一個正常的市場主體通常會積極行動起來,在可能的情況下,再簽一單合同,把本來想通過與違約方的合同獲得的履行利益彌補回來。此時,非違約方就沒有必要再主張履行利益的補償,但其因為簽訂合同而支出的成本費用當然是要主張補償?shù)?,此時,就會出現(xiàn)解除合同后,主張信賴利益的補償。如果,非違約方采取了可能的措施后,沒有將自己本來預期的履行利益彌補回來,則在解除合同后,就會選擇履行利益的補償。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不管是遲延履行、預期違約還是根本違約,顯然已經有一方陷入了違約狀態(tài),三種情況下均可直接主張違約。既然直接主張違約就可以主張履行利益的補償,那為什么《合同法》第94條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法律規(guī)定賦予非違約方解除合網的權利呢?那一定是因為,加上解除合同這一招,有著單純的造的不可替代的價值。區(qū)別如下:解徐合同之后,也是主張違約范圍內履行利益的補償,與直接主張違的相同,但直接主張違約時,盡管可以讓對方補償履行利益的損失,但是非違約方還需要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在履行遲延、預期違約和根本違約的三種情況下,既然法律賦予了非違約方解除合同的權利,就意味著,一旦非違約方選擇了解除合同,自己的義務不需要履行了,同時,還可以主張違約方補償履行利益的損失。第3章合同解除權行使事由的立法缺陷3.1法定解除權的行使主體不明確我國合同法中,比如在第94條中對法定解除權的行使事由,明確規(guī)定了各種情況可以行權權利,如一方面是因為根本違約,另一方面是因為客觀原因,這兩種原因都是因為讓合同的目的的不能實現(xiàn),因此而導致的合同解除。而明確列了行使事由,還是導致許多問題的發(fā)生,如行使主體,我們長期使用“當事人”這一個詞語,并且就用這一個詞語來確定該項權利就是行使主體。這就導致產生許多問題的源頭。首先,關于違約方是否有權請求行使解除權的權利,一直以來都是司法實踐中爭議不休的難點一直,根據《合同法》第110條規(guī)定的特殊情況,此合同的條款是剝奪了沒有遵守合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選擇繼續(xù)執(zhí)行合同的權利,但是卻沒有進一步的說明清楚沒有遵守合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這項實踐中的問題。但起碼可以知道的是在屬于特別情況下取消遵守合同約定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繼續(xù)履行的請求權是合理的,一方面,因為在法律上或事實上沒有可以履行的可能性,比如建設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中的涉案土地因國家政策而被征收,此時已經失去了法律上的履行可能,便不能再要求違約方繼續(xù)履行該合同。另一方面,屬于債務的履行方式不適用于強制履行或履行成本太高而債權人不要求在合理時間內執(zhí)行,比如該合同中具有勞務的內容,基于人格權的保護,在債務人不愿意履行勞務合同的情況下,不得也不應該強制要求其繼續(xù)履行,只能主張因其違約而給權利人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但是,最后一種情況是解除權喪失時,前兩種情況下,如果遵守合同約定的一方當事人不要求繼續(xù)履行,也不行使解除權,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合同的一方到底能否擁有主動請求解除合同的權利?如果無法履行上合同的非貨幣內容,比如特定標的物的滅失與毀損,或者由于履行合同嚴重困難而導致執(zhí)行成本太高,遵守合同約定的一方當事人可以要求沒有遵守合同約定的另一方當事人在其他情況下對其違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違規(guī)方無權要求終止合同。這種規(guī)定實際上限制了遵守合同約定的一方當事人履行任何屬于違反合同的索賠的權利。也就是說,屬于先違反合同的違約方,即無權啟動合同的解除。也有另外的學者認為,繼續(xù)履行既然不能實現(xiàn),而不給違約方提起解除合同,而任憑合同陷入僵局并無意義,只是徒增違約方負擔?!兜聡聜ā返?24條債權人對于自己將使自己享有解除權的事由負單獨或主要責任的,或不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是在債權人陷于受領遲延時發(fā)生的,排除解除權債權人對于自己將使自己享有解除權的事由負單獨或主要責任的,或不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是在債權人陷于受領遲延時發(fā)生的,排除解除權其次,一旦出現(xiàn)客觀原因,并且該是因為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的時候,此時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就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應當是由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哪一方當事人行使呢?此時,是否可能由于違反合同而考慮采用與合同目的相同的條款?有觀點認為,如果由于不可抗力而取消了合同的目的而無法實現(xiàn)合同的目的,則應明確行使終止合同權利的主題,只有一方的合同當事人可以行使這項權利,而不是讓合同雙方當事人都可以使用這項權利,而導致合同的解除。也有觀點提出,當由于不可抗力而無法實現(xiàn)合同的目的時,此時,只要合同的當事方可以終止合同,則不應僅限于合同的當事方。這樣才能更可以體現(xiàn)出合同及時損止這項原則,而不是將合同解除權的權利滯留下來,限定主體。最后,在合同雙方當事人都違約的時候,解除權應當由哪一方當事人行使?是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的一方,還是非守約方?或者是合同雙方當事人都可以行使?有觀點表明,若在合同雙方當事人都有違約行為的情況下,是根據當事人的主觀想法來進行分析和判斷,但是,如果不能實現(xiàn)由負有主要責任的一方引起的合同目的,則它當然不能享有解除合同的合法權利,但是可以確定,合同雙方當事人仍然可以通過意思表示協(xié)商一致方式終止合同。而若出現(xiàn)合同雙方當事人都出現(xiàn)違反合同約定的情況下,英美法系則看重與任何一方當事人都可以對非守約方提出異議,如在合同雙方當事人都出現(xiàn)逾期違約的時候,比如當事人甲事先違法了合同約定的義務,且當事人甲的行為導致了乙跟著違約,此時此刻當事人乙意思表示真實的可以接受解除逾期違約,就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權的權利,并且其解除合同后的不履行不會構成違約。3.2法定解除權的行使期間不明確根據目前我國關于合同法規(guī)定,合同的當事人可以依據法律規(guī)定的法定的情況中或通過約定單方面終止合同,但此時該項權利的行使有沒有規(guī)定清楚的履行時間。筆者根據《合同法》第九十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一旦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時間線條中,如果合同的當事人又沒有在該規(guī)定的時間線條內行使這項權利的,此時此刻,這項權利就會走向滅亡,而這樣的規(guī)定就是讓合同當事人在規(guī)定的時間線條內行使權利,不要消耗權利,合同的各方當事人時可以根據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下根據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進行協(xié)商一致后消滅合同,因為接觸合同是屬于強大的權利,是形成權,是可以依據一方當事人的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讓這項合同走向滅亡,是可以隨時隨地的終止合同,所以,就很有必要的創(chuàng)設建立一項可以避免該權利被濫用的系統(tǒng)。因此,就要規(guī)定合同制度有一個除斥期間。在該期間內,行使合同解除權的期限有固定的期限。它只能在法律要求或當事雙方同意的期限內進行變更,并且在規(guī)定期限屆滿后,解除權應終止并被撤銷。此外,除特殊情況外,法律不得中止,暫停或擴展。因此,在實施排除期時應格外小心。《合同法》賦予合同雙方當事人終止合同的權利,但是沒有以取消權的形式明確規(guī)定時間,也沒有規(guī)定執(zhí)行的時間和期限,筆者認為這正是民法意思自治的體現(xiàn),合同的設立、變更、終止是根據合同當事人的具體情況來確定的,具體的履行過程只有當事人才最了解,因此賦予了當事人自己商榷的機會,以求盡可能達成交易的目的,如果法律過多地干涉合同的過程,可能會給合同的履行帶來障礙。對于解除合同的權利的除斥期間,盡管合同內容中沒有對使用期限的具體,清晰的描述,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就是要求當事各方必須提出合理期限,只有在合理期限內未行使解除權,解除合同權利才會喪失。但合同法僅規(guī)定了在合同對方提請注意后的合理期限內將其行使,對“適當期限”的規(guī)定不清楚。如果合同的另一方在沒有發(fā)出催告的情況下,解除權行使的確切期限又改如何認定?目前我國的合同法尚未對此作出回應。第4章完善合同解除權行使事由的建議4.1明確法定解除權的行使主體優(yōu)士丁尼[古羅馬]優(yōu)士丁尼:《法學階梯》,徐國棟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頁。在他的時代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如果對法律了解的很少的人,就不會懂得法律制度為什么要制定的,因此,筆者認為如果要非常好的完善法定解除權這項制度下的權利,我們更應該清楚的知道這項權利的行使主體是合同的哪一方主體,因此首先,必須要明確當合同中有一方違約時,沒有遵守合同約定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是沒有擁有法定解除權這項權利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只有遵守合同約定的一方當事人才擁有法定解除權,為什么要這么規(guī)定,這要的做法是因為法定解除權最大的目的性體現(xiàn)于若合同一方當事人因另外一方不遵守合同的約定履行合同,對守約方造成的損失給予最大化的救濟和降低守約方的損失,因此,我們才要把這項權利授予給遵守合同約定的一方當事人,讓遵守合同約定的一方當事人來覺得該合同的生死存亡,是要繼續(xù)履行合同,還是選擇解除合同,這樣才是讓遵守合同約定的一方當事人的權益最大最高化的保證。這樣的話,該項權利就可以看出,沒有人是可以從自己錯誤的行為中獲得利益,若是允許非守約方解除合同的權利,這是不利于誠實信用原則的,也是對合同中另一方當事人,守約方極為不公平的。筆者認為我國的合同法對于法定解除權行使主體可以參考或者借鑒日本和德國的做法,對主觀上有過錯的非守約方的當事人,是要排除他們享有法定解除權這項權利,我國許多在民法屆上得高眾望的學者們,也作出了文章表示,若非守約方故意作出某項行為導致合同想對方違約的,非守約方是不能行使合同解除權的。對此,我國中國裁判網上也有支持此觀點,在最高人民法院判決中可以看出:“永新公司參見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案例[古羅馬]優(yōu)士丁尼:《法學階梯》,徐國棟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頁。參見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案例“萬順公司訴永新公司等合作開發(fā)協(xié)議糾紛案”(2003)民一終字第47號,載《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5年第3期。其次,如果履行合同過程中出現(xiàn)不可抗力的因素使合同目的不能達成,那么合同雙方當事人都可以解除合同,因為此情況不在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合理預想之中,此時一般情況下合同雙方的主觀心態(tài)都完好無損,也沒有明示違約或者默示違約的表示,因此認定為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均不存在過錯。在雙方均無過錯的情況下,此時的法定解除權必須是合同雙方均可享有的權利,并且是對雙方當事人最為公平、最好的補救方法。根據《合同法》第117條,如果因不可抗力無法達成合同目的,讓雙方當事人就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部分免責或全部免責。既然這樣,那么讓雙方當事人賦予解除合同的權利又有何不可?讓其逃脫這種無可歸責的合同的束縛是沒問題的,是可以采取的,并且也可以體現(xiàn)出為當事人利益最大化的。因此,作者認為,在修訂《民法典》中關于合同解除的條款時,建議將不可抗力解除的主體與基本違約的主體分開,以作出詳細而明確的規(guī)定。最后,關于我國的合同法中對于如果雙方都違反了合同,誰將有權解除合同的問題還有待法律進一步的細化。例如,在關于行使解除權的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都清楚他們的合同義務的約定,如果雙方出于自己的原因導致訴訟的合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