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診斷酶學、第五章:鈉、鉀、氯和酸堿平衡檢驗、第六章 鈣、磷、鎂代謝與微量元素期末復習考點、重點總結(jié)_第1頁
第四章:診斷酶學、第五章:鈉、鉀、氯和酸堿平衡檢驗、第六章 鈣、磷、鎂代謝與微量元素期末復習考點、重點總結(jié)_第2頁
第四章:診斷酶學、第五章:鈉、鉀、氯和酸堿平衡檢驗、第六章 鈣、磷、鎂代謝與微量元素期末復習考點、重點總結(jié)_第3頁
第四章:診斷酶學、第五章:鈉、鉀、氯和酸堿平衡檢驗、第六章 鈣、磷、鎂代謝與微量元素期末復習考點、重點總結(jié)_第4頁
第四章:診斷酶學、第五章:鈉、鉀、氯和酸堿平衡檢驗、第六章 鈣、磷、鎂代謝與微量元素期末復習考點、重點總結(ji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四章

診斷酶學★高頻考點匯總1、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一類特殊蛋白質(zhì)。2、體內(nèi)大多數(shù)酶是結(jié)合酶,輔助因子根據(jù)與酶蛋白結(jié)合緊密程度不同分為輔酶(結(jié)合疏松)和輔基(結(jié)合緊密)。全酶是由酶蛋白和輔酶(輔基)組成的酶。單純酶是僅由氨基酸組成的單純蛋白質(zhì)。3、酶促反應的特點:高催化效率、高特異性或?qū)R恍?、可調(diào)節(jié)性。4、血漿特異酶包括凝血因子和纖溶因子,膽堿酯酶,銅氧化酶,脂蛋白脂肪酶等。5、酶的國際單位是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25℃、最適pH、底物濃度),每分鐘轉(zhuǎn)化1umol底物的酶量。6、酶促反應分為三期:延滯期、線性期、非線性期,其中線性期又稱零級反應期,此期間酶活性與酶促反應速度成正比,是酶活性測定的最佳時期。7、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有:酶活性、底物濃度、pH、溫度。8、米曼氏方程V=Vmax[S]/Km+[S]。反應速度等于一半的最大反應速度時,Km=[S]。Km值越大,酶與底物親和力越小,反之。Km只與酶的性質(zhì)有關(guān),一種酶有一個Km值,Km值最小的底物就是該酶的最適底物。根據(jù)米-曼氏方程,理論上酶測定時的底物濃度最好為Km的10~20倍。9、競爭性抑制:Km↑,Vmax不變。

非競爭性抑制:Km不變,Vmax↓。

反競爭性抑制:Km降低,Vmax↓。10、酶活性測定目前臨床常用的方法是連續(xù)監(jiān)測法,又稱動力學法或速率法、連續(xù)反應法。11、凡檢測方法涉及到NAD(P)H反應系統(tǒng)的,檢測波長一般為340nm。如果是NADH氧化為NAD,則340nm處吸光度降低,反之。12、酶活性測定有一常數(shù)用系數(shù)K值表示,計算公式為:k=反應總體積×106/摩爾系數(shù)(ε)×樣本體積×光徑。例如酶偶聯(lián)法測定CK活性時,已知NADPH在340nm處的摩爾吸光系數(shù)(ε)為6.22×10^3,血清用量6μl,底物量250μl,比色杯光徑1cm,計算K值為K=256×106/6220×6×1=6859。13、同工酶是指其分子組成及理化性質(zhì)不同但具有相同催化功能的一組酶。

14、CK有3種同工酶,2個亞基(M、B),是2聚體,分別組成CK-MM,CK-MB,CK-BB。

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CK-BB主要存在于腦,骨骼肌中主要亞型是CK-MM,心肌中是CK-MB,新生兒CK比成年人高。公認的診斷心肌梗死最有價值的指標是CK-MB。目前多采用CK-MB質(zhì)量(CK-MBmass)檢測。15、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把LD分為了5種同工酶,陽極至陰極LD同工酶區(qū)帶依次為:LDH1~LDH5。LD有2個亞基(M、H),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LDH-5(M4)。心肌中主要存在LDH1,骨骼肌和肝臟則主要存在LDH5。血清中LDH含量的順序是LDH2>LDH1>LDH3>LDH4>LDH5。當有心肌梗死時,血清中LDH含量的順序是LDH1>LDH2>LDH3>LDH4>LDH5。肝癌患者LD5升高,會出現(xiàn)LDH2>LDH1>LDH3>LDH5>LDH4。溶血會LDH的結(jié)果影響最大。16、ALT的器官含量排序:肝>腎>心>骨骼肌。17、AST的器官含量排序:心>肝>骨骼?。灸I臟。18、ALP的器官含量排序:肝>腎肝>胎盤肝>小腸肝>骨,血清中的ALP主要來源于肝和骨骼。ALP受生理影響波動較大,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活性減少。常用于骨骼疾病的診斷。19、GGT的器官含量排序:腎>胰>肺>肝,GGT在酒精中毒后會顯著升高,聯(lián)合ALP多用于診斷肝膽系統(tǒng)有無梗阻。20、膽堿酯酶(CHE)用于診斷有機磷中毒,在有機磷中毒時,CHE顯著減低。21、單胺氧化化酶(MAO)用于肝纖維化的早期診斷。22、急性胰腺炎的診斷用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PS)?!纫簾o色無臭的堿性液體,PH是7.4~8.4。含有碳酸氫鹽,能中和胃酸和激活消化酶。

AMY主要由唾液腺和胰腺分泌。α-1,4糖苷鍵是淀粉的主要化學鍵,血清中α-淀粉酶主要作用于淀粉分子中α-1,4糖苷鍵,產(chǎn)生葡萄糖、麥芽糖、及含有α-1,6糖苷支鏈的糊精。AMY最適PH在6.5~7.5之間。分子量較小,易由腎臟排出,半衰期很短,約2h。AMY在發(fā)病6~12h后開始升高。12~24小時達到高峰,2~5天下降至正常。血淀粉酶大于500U/L可以診斷為急性胰腺炎。尿AMY在發(fā)病后12~24小時開始升高,下降較慢,維持時間長,在急性胰腺炎后期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LPS在發(fā)病后4~8小時開始升高,24小時達到峰值,持續(xù)8~14天。23、酸性磷酸酶(ACP)主要用于診斷前列腺方面的疾病,前列腺炎時ACP降低,前列腺癌時ACP升高。第五章

鈉、鉀、氯和酸堿平衡檢驗★鈉、鉀、氯代謝及檢測考點匯總1、體液中主要陽離子有Na+、K+、Ca+、Mg+等,主要陰離子有Cl-、HCO3-、磷酸根(HPO24-、H2PO4-)等。細胞內(nèi)的主要陽離子是K+,其次是Mg+,陰離子以磷酸根(HPO24-、H2PO4-)為主;細胞外的主要陽離子主要是Na+,陰離子以Cl-為主,其次是HCO3-。2、電解質(zhì)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腎臟。3、血鈉的參考值為135~145mmol/L,排泄特點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血漿鈉濃度小于135mmol/L稱為低鈉血癥。血清鈉濃度>145mmol/L為高血鈉癥。4、血鉀的參考值為3.5~5.5mmol/L,排泄特點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血清鉀低于3.5mmol/L以下為低血鉀癥。

常見原因:鉀攝入不足;鉀丟失或排出增多:嚴重腹瀉、嘔吐、胃腸減壓和腸瘺者;細胞外鉀進入細胞內(nèi):如靜脈輸入過多葡萄糖,代謝性堿中毒;血漿稀釋也可形成低鉀血癥。血清鉀高于5.5mmol/L以上為高血鉀癥。

常見原因:鉀輸入過多;鉀排泄障礙:代謝性酸中毒,血漿氫離子往細胞內(nèi)轉(zhuǎn)移,細胞內(nèi)鉀向細胞外轉(zhuǎn)移,腎小管泌H+增加,泌K+減少。

酸中毒伴高血鉀,堿中毒伴低血鉀?!洔y定結(jié)果明顯受溶血的干擾,因為紅細胞中鉀比血漿鉀高二十幾倍,故樣品嚴格防止溶血。5、血氯的參考值為98~106mmol/L,酸中毒伴隨高血氯,堿中毒伴低血氯。6、高滲性脫水:高滲性脫水即水和鈉同時喪失,但缺水多于缺鈉,故血清鈉高于正常范圍,細胞外液呈高滲狀態(tài),又稱原發(fā)性缺水。當缺水多于缺鈉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失水>失鹽;高滲性脫水細胞內(nèi)液和外液均降低。7、等滲性脫水:等滲性脫水,水和鈉成比例地喪失,因而血清鈉在正常范圍,細胞外液滲透壓也維持正常。它造成細胞外液量(包括循環(huán)血量的)的迅速減少;由于喪失的液體為等滲,基本上不改變細胞外液的滲透壓,最初細胞內(nèi)液并不向細胞外液間隙轉(zhuǎn)移,以代償細胞外液的減少,故細胞內(nèi)液量并不發(fā)生變化。失水=失鹽;等滲性脫水細胞內(nèi)液正常,細胞外液減少。8、低滲性脫水:低滲性脫水,水和鈉同時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鈉,血清鈉低于正常范圍,細胞外液呈低滲狀態(tài)。機體減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腎小管內(nèi)的再吸收減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失鹽>失水;低滲性脫水細胞外液減少,細胞內(nèi)液升高。9、抗利尿激素主要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10、醛固酮的生理功能是保鈉排鉀,故高醛固酮血癥可引起高血鈉。11、臨床常用測定電解質(zhì)的方法是離子選擇電極法(ISE),通常選用對Na敏感的玻璃膜電極,對K敏感的纈氨霉素電極?!锼釅A平衡考點匯總1、常用指標血液pH:7.35-7.45二氧化碳分壓(PCO2

):4.5~6.0kPa,平均5.3kPa,有的題的單位為mmHg,7.5mmHg=1kPa。實際碳酸氫鹽(AB):24±2mmol/L,受呼吸影響標準碳酸氫鹽(SB):24±2mmol/L,不受呼吸影響緩沖堿(BB):50mmol/L±5mmol/L,代謝性指標堿剩余(BE):直接測定HCO3-的數(shù)值或用酸滴定,參考值:-3.0mmol/L~+3.0mmol/L。NaHCO3/H2CO3比值:20:1陰離子間隙(AG):8~16mmol/L,平均12mmol/L,升高提示代酸?!鳤G為未測的陰離子與未測的陽離子的差值,臨床上常用可測定陽離子與可測定陰離子的差值表示:

AG=([Na+]+[K+])-([Cl-]+[HCO3-])2、中毒類型(1)呼吸性酸中毒發(fā)生機制:肺呼吸不暢,導致H2CO3原發(fā)性升高。代謝:H2CO3原發(fā)性升高,機體排酸保堿,NaHCO3繼發(fā)升高。指標變化特點:H2CO3↑,PCO2↑,NaHCO3↑,AB>SB,BE>3.0代償型:pH正常,NaHCO3/H2CO3比值為20:1。失代償型:pH降低,NaHCO3/H2CO3比值變小。(2)呼吸性堿中毒發(fā)生機制:肺換氣過度,導致H2CO3原發(fā)性下降。代謝:H2CO3原發(fā)性下降,機體排堿保酸,NaHCO3繼發(fā)減低。指標變化特點:H2CO3↓,PCO2↓,NaHCO3↓,AB<SB,BE<-3.0代償型:pH正常,NaHCO3/H2CO3比值為20:1。失代償型:pH升高,NaHCO3/H2CO3比值變大。(3)代謝性堿中毒發(fā)生機制:各種原因?qū)е碌腘aHCO3原發(fā)性升高,抑制呼吸中樞,PCO2、H2CO3繼發(fā)性升高。常見原因:嚴重嘔吐(酸丟失過多)、嘔吐、低鉀低氯血癥、輸入堿性藥物過多。代謝:NaHCO3原發(fā)性升高,機體排堿保酸,H2CO3繼發(fā)性升高。指標變化特點:H2CO3↑,PCO2↑,NaHCO3↑,AB>SB,BE>3.0,BB↑。代償型:pH正常,NaHCO3/H2CO3比值為20:1。失代償型:pH升高,NaHCO3/H2CO3比值變大。(4)代謝性酸中毒發(fā)生機制:酸性物質(zhì)增多,刺激肺換氣過度,導致H2CO3原發(fā)性下降。常見原因:糖尿病、腹瀉(堿丟失過多)、腎功能不全等。代謝:H2CO3原發(fā)性下降,機體排酸保堿,NaHCO3繼發(fā)性減低。指標變化特點:H2CO3↓,PCO2↓,NaHCO3↓,AB<SB,BE<-3.0,BB↓,AG↑。代償型:pH正常,NaHCO3/H2CO3比值為20:1。失代償型:pH降低,NaHCO3/H2CO3比值變小。3、酸堿中毒基本判斷技巧(1)看臨床表現(xiàn):呼吸加快加深見于代酸或者呼堿。

呼吸變淺變慢見于呼酸或者代堿。(2)看血液pH值:pH正常為代償性。pH降低為呼酸或代酸,pH升高為呼堿或代堿。(3)看指標變化:AB=SB=正常,提示正常;

AB≈SB<正常,提示代酸;AB≈SB>正常,提示代堿;

AB>SB(正常),提示呼酸;AB<SB(正常),提示呼堿。

BB升高直接選代堿,BB降低直接選代酸。(4)口訣巧記:大呼酸,小呼堿,大大代堿,小小代酸。4、NaHCO3/H2CO3(碳酸氫鹽緩沖系統(tǒng))是血漿中主要的緩沖體系,K-HbO2/H-HbO2(血紅蛋白緩沖系統(tǒng))是紅細胞內(nèi)的主要緩沖體系。5、HCO3-與人體酸堿平衡有關(guān)系最大。HCO3-/H2CO3是表示代謝性酸堿平衡的指標。6、Bohr效應是指PH改變而影響Hb攜氧能力的現(xiàn)象。7、血氣分析的標本采集:(1)血氣分析的最佳標本是動脈血,常取部位是肱動脈、股動脈、前臂動脈等。(2)抗凝劑的選擇:因需測定全血血氣,必須抗凝,一般用肝素抗凝(最適用肝素鋰),濃度為500-1000u/ml。(3)注意防止血標本與空氣接觸,應處于隔絕空氣的狀態(tài)。與空氣接觸后可使PO2升高,PCO2降低,并污染血標本。(4)標本放置時間:標本宜在30min內(nèi)檢測,否則會因為全血中有活性的RBC代謝,不斷的消耗O2,并產(chǎn)生CO2,而影響結(jié)果的準確性。若在30min內(nèi)不能檢測,應將標本置于冰水中保存,最多不超過2小時。8、pH、PCO2、PO2在血氣分析儀能直接測定。第六章

鈣、磷、鎂代謝與微量元素一、鈣、磷、鎂代謝

1、鈣、磷、鎂的生理功能(1)鈣的生理功能:①降低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性;②作為凝血因子參與凝血過程;③骨骼肌中的鈣可引起肌肉收縮;④是重要的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作用于細胞膜,影響膜的通透性;在細胞內(nèi)作為第二信使,起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是許多酶的激活劑。(2)磷的生理功能:①磷是構(gòu)成核苷酸輔酶類的輔酶;②血中磷酸鹽是血液緩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細胞內(nèi)的磷酸鹽參與許多酶促反應;③細胞膜磷脂在構(gòu)成生物膜結(jié)構(gòu)、維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謝調(diào)控上均起重要作用。(3)鎂的生理功能:①Mg2+對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性有鎮(zhèn)靜作用;②是重要的輔助因子;③對維持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和維持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中均起著重要的作用。2、鈣、磷、鎂的調(diào)節(jié)鈣、磷的吸收、排泄,血液中的濃度,機體各組織對鈣、磷的攝取、利用和貯存都是在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和活性維生素D的調(diào)節(jié)下進行的。鈣主要在十二指腸上段吸收,磷主要在小腸上段吸收。鈣、磷主要存在于人體的骨骼和牙齒。①甲狀旁腺激素(PTH):促進腸鈣吸收,溶解骨作用,腎臟排磷鈣作用,抑制成骨作用,可以升高血鈣、降低血磷和酸化血液等。②降鈣素(CT):抑制腸鈣吸收,溶解骨作用,腎臟重吸收磷,促進成骨作用,可以降低血鈣和血磷。③維生素D:維生素D3轉(zhuǎn)變?yōu)?α,-25-(OH)2-D3,促進鈣磷吸收,同時升高血鈣和血磷。3、鈣、磷、鎂測定的臨床意義(1)鈣的測定概述:血鈣幾乎全部存在于血漿中,可分為擴散該和非擴散鈣,非擴散鈣是指與蛋白質(zhì)(主要是白蛋白)結(jié)合的鈣,約占血漿總鈣的40%。60%為可擴散鈣。擴散鈣包括擴散性離子鈣和非擴散性離子鈣:擴散性離子鈣為具有生理活性的部分。血清鈣測定通常是指血清中總鈣。方法:滴定法、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多用絡(luò)合滴定法。離子鈣可采用鈣離子選擇性電極進行測定。總鈣測定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也是鈣測定的參考方法。甲基麝香草酚藍比色法測血鈣需加入適當8-羥基喹啉,可消除鎂離子對測定的干擾。參考值:血鈣2.25~2.75mmol/L臨床意義:①血清鈣升高:見于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惡性腫瘤骨轉(zhuǎn)移(是引起血鈣升高最常見的原因)、維生素D中毒、甲狀腺異位分泌。②血清鈣降低: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維生素D缺乏、長期低鈣飲食或吸收不良、嚴重肝病、慢性腎病、尿毒癥等。嬰幼兒缺乏維生素D可引起佝僂病,成人引起軟骨病。(2)血磷測定概述:血液中的磷以有機磷和無機磷兩種形式存在,有機磷酸酯和磷脂存在于血細胞和血漿中,血磷通常是指血漿中的無機磷。血磷和血鈣之間有一定的濃度關(guān)系,正常人鈣、磷濃度的乘積在35~40mg/dl之間。參考值:血磷0.96~1.62mmol/L臨床意義:①血清無機磷升高:見于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慢性腎功能不全、維生素D中毒、甲亢、肢端肥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