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化驗單_第1頁
如何看化驗單_第2頁
如何看化驗單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怎樣看血常規(guī)化驗單

“常規(guī)”二字的英文為routing,常縮寫為RT或Rt。因此血常規(guī)又可寫為:“血RT”,它是最常做的一項血液化驗,習慣上也稱作“血象”,包括紅細胞計數(shù)、白細胞計數(shù)、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血紅蛋白測定、血小板計數(shù)等16-18項內(nèi)容。雖不是特異性檢查,但人體各部位稍有異常都會由血液攜帶其各種信息傳達出來。

(1)紅細胞計數(shù)英文縮寫:RBC增多:可見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肺心病、肺氣腫、高原缺氧等。

降低:見于各種貧血、血液稀釋等。

(2)血紅蛋白(也叫血色素)測定英文縮寫:Hb或HGB

增多:①生理性增多:見于高原居民、胎兒和新生兒、劇烈活動、恐懼、冷水浴等;②病理性增多:見于嚴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血管畸形及攜氧能力低的異常血紅蛋白病等;也見于某些腫瘤或腎臟疾病。

減少:①生理性減少: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漸降低,可導致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下降。②病理性減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所伴發(fā)的貧血如缺鐵性貧血、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因紅細胞膜、酶遺傳性的缺陷或外來因素所致紅細胞破壞過多而導致的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地中海性貧血、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異常血紅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心臟體外循環(huán)的大手術或某些生物化學性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貧血,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貧血。

(3)白細胞計數(shù)英文縮寫:WBC

增多:常見于急性細菌性感染和化膿性炎癥,嚴重組織損傷、急性出血、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癥)、惡性腫瘤、白血病及手術后等。

降低:常見于某些傳染病(傷寒、瘧疾、病毒感染等)、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性休克、脾功能亢進、惡病質、放療或化療后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4)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英文縮寫:DC檢測各類白細胞所占白細胞總數(shù)的百分比例。

白細胞分為5類:

①中性粒細胞英文縮寫:N%

增多和減少與白細胞計數(shù)相同。 ②嗜酸性粒細胞英文縮寫:E%

增多:常見于過敏性疾病(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食物過敏、神經(jīng)性鼻炎及由曲霉菌芽胞引起的肺炎等)、寄生蟲病(急性血吸蟲病、鉤蟲病、絳蟲病、旋毛蟲病、肺吸蟲病等)、某些皮膚病、某些惡性腫瘤(霍奇金病、淋巴系統(tǒng)惡性疾病等)。

減少:常見于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時,也可見于大手術及某些傳染病的早期。

③嗜堿性粒細胞英文縮寫:B%

增多:常見于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嗜堿粒細胞白血病、骨髓纖維化及某些轉移癌。

④淋巴細胞英文縮寫:L%

增多:常見于某些病毒或細菌所致的傳染病(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某些慢性感染和結核病恢復期及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等。

減少:常見于接觸放射線、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治療、淋巴細胞減少癥、免疫缺陷病、丙種球蛋白缺乏癥等。

⑤單核細胞英文縮寫:M%

增多:常見于某些感染(如亞急性細菌性心內(nèi)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復期、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活動性結核病、淋巴瘤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減少:無重要臨床意義。

(5)血小板計數(shù)英文縮寫:PLT增多(大于400×109/升):①骨髓增生綜合征:見于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真紅細胞增多癥等。②急性反應:急性感染、失血、溶血等。③其它:脾切除術后。

降低(小于100×109/升):①生成障礙: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②破壞過多:見于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亢。③消耗過多:見于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④家族性血小板減少:巨大血小板綜合征。 如何看尿常規(guī)化驗單尿常規(guī)化驗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堿度、比重、有無蛋白和糖等。在一張化驗單上,如果一些項目后面寫了“+”號,這在醫(yī)學上叫做陽性結果;相反,“—”號就叫陰性結果。陽性結果通常是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標志。 NIT代表尿中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的多少常與食物的種類有關。如經(jīng)常超過正常,提示有尿結石或有尿路感染的可能。 PH代表酸堿度。正常結果為6.0。酸堿度增高常見于頻繁嘔吐,呼吸性堿中毒等。酸堿度降低常見于酸中毒、糖尿病等。 GLU代表尿糖。正常結果為陰性。患糖尿病時尿糖可達2~3個加號,甲亢、肢端肥大癥、腦腫瘤等均可導致尿糖升高。 PRO代表尿蛋白。正常結果為陰性或微量。陽性見于急性腎小球腎炎、腎動脈硬化、多發(fā)性骨髓瘤和高熱等。 BLO代表隱血。正常人尿隱血為陰性。 KET代表酮體。正常結果為陰性。酮癥酸中毒時尿酮體為陰性,常見于糖尿病患者饑餓、嘔吐、腹瀉時。 BIL代表膽紅素。如果是陽性,提示有黃疸,需進行檢查。 WBC代表白細胞。正常結果為陰性,尿液中WBC增多見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及前列腺炎。 SG代表比重。尿比重增高見于脫水、高熱、心功能不全等;降低見于慢性腎小球腎炎和腎盂腎炎等。 URO代表尿膽元。正常結果為陰性或弱陽性。在病毒性肝炎早期黃疸出現(xiàn)前,尿膽元增高,溶血性黃疸時陽性或強陽性。 乙肝檢查結果解讀“兩對半”不同組合模式的意義

正常情況: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項乙肝的血清標志均為陰性。

異常: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項乙肝的血清標志常聯(lián)合檢測,稱之為乙肝“兩對半”試驗,它們的組合模式如表。

常見的組合模式(1-8)

血清標志12345678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少見的組合模式(9-20)

血清標志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意義:

1.感染乙肝病毒,病毒不斷復制,有強傳染性。簡稱“三陽”。

2.病毒復制,有傳染性;如由“三陽”轉變而來,提示病毒復制趨于停止,傳染性小。

3.乙肝急感染早期;乙肝病毒攜帶者;由“三陽”轉變而來,提示病毒復制趨于停止,傳染性??;病毒核心部分與人體肝細胞核心部分整合為一體,無傳染性。

4.病毒復制停止,或有一定程度復制,無傳染或傳染性相對轉小。

5.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已清除,無傳染性,且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后已獲得免疫力。

6.7.8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已清除,故無復制與傳染性,且具有免疫力。

9.乙肝病毒感染早期,傳染性強。

10.乙肝恢復期或慢性攜帶者,血清標志易轉陰

11.病毒感染趨于恢復;慢性攜帶者。

12.不同亞型的乙肝病毒二次感染,不典型乙肝病毒感染早期。

13.14.15.乙肝病毒感染早期。

16.不典型急性感染(提示非A非B型肝炎)

17.18.不典型感染

19.乙肝急性感染中期。

20.感染恢復期。

21.既往感染過乙肝,現(xiàn)在仍有免疫力,屬于不典型恢復期,也可能為急性乙肝感染期。 如何看懂糖尿病“化驗單”得了糖尿病免不了要和各種化驗單打交道,因此,學會看化驗單就成了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基本功。 下面就逐一介紹與糖尿病相關的各項檢查及其結果判讀。尿糖(U—GLU) 正常情況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檢查呈陰性。當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1O·O毫摩爾/升)時,腎臟的腎小管就不能將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回吸收,尿糖就會增高呈陽性,化驗單上用“+"號表示。 一般情況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況。但尿糖還受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有時血糖與尿糖并不完全一致,例如:當患者有腎臟疾病時,由于腎糖閾增高,患者盡管血糖很高,尿糖卻往往陰性;再如,妊娠期婦女腎糖閾往往減低,盡管血糖不高,尿糖也可呈陽性。因此,尿糖結果僅供參考,而不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依據(jù)。 血糖(BS) 臨床上所說的血糖是指血漿中的葡萄糖??崭寡?FPG),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時除飲水外未進任何食物)于早餐前抽靜脈血所測的血糖,它間接反映基礎胰島素的分泌功能;餐后2小時血糖(P2hPG)則可間接反映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 空腹血糖≥7.0毫摩爾/升和(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毫摩爾/升即可診斷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爾/升為空腹血糖受損(IFG),餐后2小時血糖在7.8~11.1毫摩爾/升為糖耐量受損(IGT)??崭寡鞘軗p和糖耐量受損統(tǒng)稱為糖尿病前期。 作為糖尿病患者,理想情況下血糖應控制在:空腹血糖<6·1毫摩爾/升,餐后2小時血糖<8·O毫摩爾/升。 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健康人在一次食人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濃度僅為暫時性輕度升高,2小時后可恢復到正常水平,此謂人體的耐糖現(xiàn)象。給受試者測定空腹血糖后,口服75克葡萄糖,之后分別在半小時、l小時、2小時及3小時采血測血糖,并畫出相應的血糖一時間曲線,即為口服葡萄糖耐糖量試驗。 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毫摩爾/升,血糖在口服葡萄糖0.5-1小時達高峰,峰值<8.89毫摩爾/升,2小時后血糖<7·8毫摩爾/升,3小時后血糖恢復正常。 葡萄糖耐量試驗對糖尿病具有很大的診斷價值。對空腹血糖正?;蚩梢缮?,及餐后2小時血糖可疑升高等疑有糖尿病者,均須依賴葡萄糖耐量試驗才能做出最后診斷。但葡萄糖耐量試驗不能用于評估糖尿病控制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糖化血清蛋白(GSP) 血糖水平受飲食、運動量、情緒、藥物的影響而經(jīng)常波動,因此,化驗一次血糖只能反映采血那一刻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為4%~6%。我國糖尿病指南要求,糖尿病患者應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糖化血清蛋白反映的是此前2-3周內(nèi)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為1·5

2.4毫摩爾/升。對于血糖波動較大的糖尿病患者,了解其平均血糖水平更有意義。但糖化血紅蛋白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診斷,也不能用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化驗結果來指導每日降糖藥物的用量。胰島功能測定試驗 主要用于了解胰島β細胞的功能狀態(tài),協(xié)助判斷糖尿病類型并確定治療方案。通常包括: 胰島素釋放試驗:口服75克葡萄糖或饅頭2兩,測定餐前及餐后血漿胰島素水平??崭拐R葝u素值為5-25微單位/毫升,服糖后1小時上升為空腹的5-10倍,3小時后恢復至空腹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嚴重缺乏,餐后胰島素分泌也無明顯增加,胰島素釋放曲線呈無反應型或低平曲線。2型糖尿病早期,空腹及餐后胰島素水平可正常甚至略高,但胰島素分泌高峰往往延遲至2-3小時后出現(xiàn);2型糖尿病晚期,由于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趨于衰竭,其胰島素分泌曲線可與1型糖尿病相似。在指導用藥方面,如果胰島素分泌量不低,說明主要問題是胰島素抵抗,治療上應控制飲食、加強鍛煉、減肥,選擇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如雙胍類或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等);如果胰島素分泌嚴重缺乏,則應及時加用胰島素治療。 C肽釋放試驗: C肽是胰島素原最后生成胰島素時的等分子離解產(chǎn)物,因此,測定C肽可以間接反映自身胰島素的分泌情況。健康人空腹血漿C肽值為O·8~4·O微克/升,餐后1~2小時增加4~5倍,3小時后基本恢復到空腹水平。本試驗的意義與胰島素釋放試驗相同。血清C肽測定可以排除外源性胰島素的干擾,能更準確地反映患者自身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UAER) 糖尿病患者常易并發(fā)腎臟損害,如不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會逐漸發(fā)展為尿毒癥。早期糖尿病腎病,尿常規(guī)檢查尿蛋白常為陰性,易被忽略,待尿常規(guī)中出現(xiàn)尿蛋白時,腎臟病變往往已不是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測定是反映早期腎損害的敏感指標,尿微量白蛋白超過3O毫克/24小時,或20微克/分鐘,則提示有早期腎損害。此時如能嚴格地控制血糖、血壓并配合其他治療,腎功能多半可以恢復正常。 血、尿酮體 重癥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嚴重缺乏及糖利用障礙,造成脂肪分解,產(chǎn)生大量酮體并在血中堆積,引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如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尿酮體檢查是篩查試驗,結果陽性也可能是由于不能進食或嘔吐造成的;結果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酮癥,故準確性較差??煽康脑囼炇菧y定血中的β一羥丁酸含量,超過O.5毫摩爾/升,就提示有糖尿病酮癥。 糖尿病相關抗體 包括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胰島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