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鑒賞《東城高且長》_第1頁
古詩詞鑒賞《東城高且長》_第2頁
古詩詞鑒賞《東城高且長》_第3頁
古詩詞鑒賞《東城高且長》_第4頁
古詩詞鑒賞《東城高且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詞鑒賞《東城高且長》東城高且長兩漢佚名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仫L動地起,秋草萋已綠。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馳情整中帶,沉吟聊躑躅。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譯文洛陽的東城門外,高高的城墻。

從曲折綿長鱗次櫛比的樓宇、房舍外繞過一圈,又回到原處.。

四野茫茫,轉眼又有秋風在大地上激蕩而起??諘绲胤阶韵露洗灯鸬男L,猶如動地般的吹起。

使往昔蔥綠的草野霎時變得凄凄蒼蒼。

轉眼一年又過去了!在悵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聽那天地間的鳥囀蟲鳴,也會讓人苦悶。

鷙鳥在風中苦澀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臨而傷心哀鳴。

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時光流逝。

與其處處自我約束,等到遲暮之際再悲鳴哀嘆。

何不早些滌除煩憂,放開情懷,去尋求生活的樂趣呢!

那燕趙宛洛之地本來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艷麗其顏如玉般的潔白秀美。

穿著羅裳薄衣隨風飄逸拂動,儀態(tài)雍容端坐正錚錚地習練著箏商之曲。

《音響一何悲》之曲因為琴瑟之柱調得太緊促,那琴聲竟似驟雨疾風,聽起來分外悲惋動人。

由于聽曲動心,不自覺地引起遐思,手在擺弄衣帶,無以自遣悵惘的心情。

反復沉吟,雙足為之躑躅不前,被佳人深沉的曲調所感動。

心里遙想著要與佳人成為雙飛燕,銜泥筑巢永結深情。注釋東城:洛陽的東城。

逶迤:曲折而綿長的樣子。

回風動地起:“回風”空曠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風。“動地起”言風力之勁。

秋草萋已綠:“已”,一作“以”?!拜隆保ㄗ鳌捌唷?。綠是草的生命力的表現(xiàn),“萋已綠”,猶“綠已萋”,是說在秋風搖落之中,草的綠意已凄然向盡。

四時更變化二句:“更”,替也?!案兓保^互相更替在變化著。

晨風懷苦心二句:“晨風”,鳥名,就是鹯,鷙鳥。是健飛的鳥?!皯芽嘈摹保础皯n心欽欽”之意。“蟋蟀”,是承上文“歲暮”而言?!熬执佟?,不開展也?!绑霸谔谩本褪恰熬执佟钡囊馑?。秋季漸寒,蟋蟀就暖,由曠野入居室內,到了“在堂”,則是秋意已深的時候,而蟋蟀的生命也就垂垂向盡了?!皞执佟保[喻人生短暫的悲哀,提示下文“何為自結束”的及時行樂的想法。

蕩滌放情志二句:“蕩滌”,猶言洗滌,指掃除一切憂慮。“放情志”,謂展胸懷?!敖Y束”,猶言拘束。“自結束”,指自己在思想上拘束自己。

燕趙多佳人二句:“燕趙”,猶言美人。“如玉”,形容膚色潔白。

被服羅裳衣二句:“被服”,猶言穿著,“被”,披也?!袄怼保浮皹防怼保敃r藝人練習音樂歌唱叫做“理樂”。

弦急知柱促:“弦急”“柱促”是一個現(xiàn)象的兩面,都是表明彈者情感的激動。

馳情整中帶二句:“馳情”,猶言遐想,深思?!爸袔А保瑑纫碌膸ё?。一作“衣帶”?!俺烈鳌保了家髟??!败U躅”,住足也。是一種極端悲哀的情感的表現(xiàn)。這兩句是說:由于聽曲感心,不自覺地引起遐想、深思,反復沉吟,體味曲中的涵義,手在弄著衣帶,足為之躑躅不前,完全被歌者深沉的悲哀吸引住了?!傲摹保们?。表現(xiàn)無以自遺的悵惘心情。

思為雙飛燕二句:上句是說愿與歌者成為“雙飛燕”。下句是“君”,指歌者?!般暷喑参荨?,意指同居。創(chuàng)作背景此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古詩十九首》大約是東漢后期作品,作者已佚,大多是文人模仿樂府之作。今人綜合考察十九首詩所表現(xiàn)的情感傾向、所折射的社會生活情狀以及它純熟的藝術技巧,一般認為這十九首詩所產生的年代應當在東漢獻帝建安之前的幾十年間。此詩正是因苦悶而觸發(fā)滔蕩的情懷而作的,大約作于詩人獨自一人徘徊在洛陽的東城門外之時。鑒賞處在苦悶的時代,而又悟到了“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的生命哲理,其苦悶就尤其深切??鄲灦鵁o法擺脫,便往往轉向它的對立一極——蕩情行樂。此詩所抒寫的,就正是這種由苦悶所觸發(fā)的滔蕩之思。詩人大約是獨自一人,徘徊在洛陽的東城門外。高高的城墻,從眼前“逶迤”(綿長貌)而去,在鱗次櫛比的樓宇、房舍外繞過一圈,又回到原處、自相連接——這景象正如周而復始的苦悶生活一樣,單調而又乏味。四野茫茫,轉眼又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的秋風,在大地上激蕩而起,使往昔蔥綠的草野,霎時變得凄凄蒼蒼。這開篇四句,不僅描述著詩人目擊的景象,其中還隱隱透露著詩人內心的痛苦騷動。生活竟如此重復、單調變化的只有匆匆逝去的無情時光。想到人的生命,就如這風中的綠草一般,繁茂的春夏一過,便又步入凄凄的衰秋,詩人能不驚心而呼:“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眼前的凄凄秋景,正這樣引發(fā)出詩人對時光速逝的震竦之感。在悵然扔失意的心境中,就是聽那天地間的鳥囀蟲鳴,似乎也多一重苦悶難伸的韻調:“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晨風”即“?鳥”,“局促”有緊迫、窘困之意。鳥在風中苦澀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臨、生命窘急而傷心哀鳴。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受到了時光流駛的遲暮之悲。這一切似乎都從相反方面,加強著詩人對人生的一種思索和意念:與其處處自我約束,等到遲暮之際再悲鳴哀嘆,應當早些滌除煩憂、放開情懷,去尋求生活的樂趣——這就是突發(fā)于詩中的浩然問嘆:“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以上為全詩之第一節(jié)。讀者可以看到,在此節(jié)中盤旋往復的,其實只有一個意念,即“蕩滌放情”之思。這種思緒,原本來自于詩人自身生活中的苦悶,與所見景象并無關涉。但詩人卻將它移之于外物,從衰颯悲涼的秋景中寫來。便令人感到,從“高且長”的東城,到凄凄變衰的秋草,以至于?鳥、蟋蟀,似乎都成了苦悶人生的某種象征,似乎都在用同一個聲調哀嘆:“何為自結束”、“何為自結束”!這就是審美心理上的“移情”效果。這種貫注于外物、又為外物所烘托而強化的情感抒寫,較之于直抒其懷,無疑具有更蓬勃的蔥蘢的感染力。自“燕趙多佳人”以下,即上承“蕩情”之意,抒寫詩人的行樂之境。--當“何為自結束”的疑慮一經解除,詩人那久抑心底的聲色之欲便勃然而興。此刻,身在“東城”外的詩人,竟做了一個極美妙的“燕趙佳人”夢:他恍惚間在眾多粉黛叢中,得遇了一位“顏如玉”的佳人;而且奇特的是,一轉眼,這佳從便“羅裳”飄拂、儀態(tài)雍容地端坐在詩人家中,分明正錚錚地習練著靖商之曲。大約是因為琴瑟之柱調得太緊促,那琴間竟似驟雨急風,聽來分外悲惋動人——讀者自然明白,這情景雖然描述得煞在介事,實際上不過是詩人那“蕩情”之思所幻化的虛境而已。所以畫面飄忽、轉換也快,呈現(xiàn)出一種夢寐般的恍惚感。最妙的是接著兩句:“馳情整中帶,沈吟聊躑躅(且前且退貌)”。“中帶”,一本作“巾帶”。關于這兩句寫的指何人,照張庚的說法:“凡人心慕其人,而欲動其人之親愛于我,必先自正其容儀……以希感到佳人也”(《古詩十九首解》)。那么,“馳情”而“整中帶”者,就是詩人了。那當然也有道理(只與整句不太連貫)。不過,苦將其視為佳人的神態(tài)表現(xiàn),恐怕還更有韻致些。因為佳人之“當戶”理琴,本來并非孤身一人。此刻在她對面,正目光灼灼注視著她,并為她的容顏、琴音所打動,而為之目凝神移的,還有一位夢想著“蕩滌放情志”的詩人。正如吳淇所說:“曰‘美者’,分明有個人選他(按,即“她”);曰‘知柱促’,分明有個人促他”分明有個人在聽他;“曰‘整中帶’,分明有個人看他;曰‘躑躅’,分明有個人在促他”(《選詩定論》)?!榜Y情整巾帶”兩句,正是寫佳人在這“選”、“聽”、“看”、“促”之下的反應——多情的佳人面對著詩人的忘形之態(tài),也不覺心旌搖蕩了。但她不免又有些羞澀,有些躊躇,故又是“沉吟”、又是“躑躅”(已舍琴而起),表現(xiàn)出一種“理欲交戰(zhàn)情形”;但內心則“早已傾心于君矣”——這就是前人稱嘆的“‘馳情’二句描寫入神”處。在這種圖畫也“畫不出的捉衣弄影光景”中,佳人終于羞羞答答地吐露了心意:“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借飛燕雙雙銜泥巢屋之語,傳達與詩人永結伉儷之諧的深情,真是“結得又超脫、又縹緲,把一萬世才子佳人勾當,俱被他說盡”(朱筠《古詩十九首說》)。這就是詩人在“東城高且長”的風物觸發(fā)下,所抒寫的“蕩滌放情志”的一幕;或者說,是詩人苦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