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詩歌鑒賞復習_第1頁
中考詩歌鑒賞復習_第2頁
中考詩歌鑒賞復習_第3頁
中考詩歌鑒賞復習_第4頁
中考詩歌鑒賞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綱點擊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

語言、表達技巧二、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寫什么怎樣寫為何寫第一頁第二頁,共19頁??记榉治觥陙碇锌荚姼杳}的特點1、試題切入角度小,但以對全詩的理解為基礎,且離不開景、情、境。2、文字淺易,抒發(fā)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園情、別離情等。3、藝術技巧均為常見技巧,大都是在平時的學習中接觸過的。第二頁第三頁,共19頁。考情分析——詩歌鑒賞中失分嚴重的原因1、答題不規(guī)范,不會使用鑒賞術語。2、漏掉某些答題要點,不能拿滿分。3、只能“意會”而不能有效地“言傳”。第三頁第四頁,共19頁。方法指導——詩歌鑒賞的五步程式1、先讀全詩分類別(知題材,定主旨)2、后半部分找中心(后半部分多為主旨所在)3、前半部分尋意象(前半部分多為寫景)4、詳讀全詩五必看5、回頭審視析手法(表達方式、抒情手法、修辭手法、描寫手法等)第四頁第五頁,共19頁。方法指導——把握詩歌鑒賞的八個切入點一、從題目切入古詩的題目往往能揭示詩歌寫作的時間、地點、對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讀詩歌的重要切入點。從題目切入,可以幫助我們迅速準確地理解詩歌。第五頁第六頁,共19頁。例: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題中的“聞笛”不可忽視。全篇四句,前三句全寫笛聲,這笛聲把讀者引到一個美妙的音樂世界,其中“暗飛聲”、“滿洛城”寫出了笛聲的韻味,“聞折柳”則寫出了笛聲的內涵,末句“故園情”寫出了“聞笛”的感受。抓住題中“聞笛”,笛聲“折柳”的內涵也便迎刃而解了。第六頁第七頁,共19頁?!都s客》題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讓我們能夠在約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感悟詩人的失落和孤寂?!对乱箲浬岬堋奉}目既交代了時間(月夜),又表明了情感(憶),再加上特殊的人物關系(舍弟),讓我們在未讀詩句時,就已經明白了詩歌的情感主旨——思念。第七頁第八頁,共19頁。方法指導——把握詩歌鑒賞的八個切入點二、從注釋切入命題者在試題中作注釋,或注釋詞語,降低難度。例:

虞美人梳樓

[宋]蔣捷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濛①處。樓兒忒②小不藏愁。幾度和云飛去、覓歸舟。天憐客子鄉(xiāng)關遠。借與花消遣。海棠紅近綠闌干。才卷朱簾卻又、晚風寒。

(選自《宋詞鑒賞辭典》)【注釋】①溟濛(míngméng):形容煙霧彌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2016·浙江省湖州卷】

第八頁第九頁,共19頁。方法指導——把握詩歌鑒賞的八個切入點三、從背景切入白居易說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會背景下的產物,都打上了一定的時代的印記。因此,欣賞古代詩歌不能不聯系那個特定時代的社會背景、文化背景。命題者在編制試題時,往往會對一些影響詩歌內容理解的背景作簡略注釋。從“背景”入手,便于感受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化,容易體會詩歌中的內容、主旨。第九頁第十頁,共19頁。例:(2016年無錫卷)(4分)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①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上聽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釋】:①這是李白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詩人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第十頁第十一頁,共19頁?!痉治觥看嗽妼懽髡哂吸S鶴樓時聽笛的經歷,抒發(fā)了詩人滿腔的遷謫之感和去國之情。前兩句寫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緒,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動作加以描寫,傳神地表達了懷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見”的愁苦;后兩句點題,寫在黃鶴樓上聽吹笛,從笛聲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蒼涼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無垠。第十一頁第十二頁,共19頁。方法指導——把握詩歌鑒賞的八個切入點四、從意象切入意象,是詩中熔鑄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簡單地說,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觀物象經過詩人的感情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獨特形象,是一種富于更多的主觀色彩、迥異于生活原態(tài)而能為人所感知的具體藝術形象。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意”即主觀情感,“象”即客觀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第十二頁第十三頁,共19頁。方法指導——把握詩歌鑒賞的八個切入點五、從題材切入同一題材的詩歌,表達的情感通常具有同一性,并且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鑒賞時,抓住題材切入,便不會離譜背弦。第十三頁第十四頁,共19頁。方法指導——把握詩歌鑒賞的八個切入點六、從語言切入首先是巧用試題信息,利用儲備,讀懂詩詞。古人創(chuàng)作詩詞特別重視語言的錘煉,不少詩歌都因一個或幾個字詞運用精當而使整首詩生動耐讀而意興盎然。第十四頁第十五頁,共19頁。例:《木蘭花(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詩人用一“鬧”字,不僅使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使人聯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鳴,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氣蓬勃的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第十五頁第十六頁,共19頁。方法指導——把握詩歌鑒賞的八個切入點七、從細節(jié)切入優(yōu)秀的詩歌,總是以個別反映一般,以局部反映整體。這里的“個別、“局部”便是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jié),透視過這個獨具特點的個性,便可以挖掘詩中蘊含著的情感。第十六頁第十七頁,共19頁。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