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山水畫主講:鄧宇峰中國山水畫簡介
中國山水畫簡稱“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形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但尚未從人物畫中完全分離。隋唐時始獨立,五代、北宋時趨于成熟,成為中國畫的重要畫科。傳統(tǒng)上按畫法風格分為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中國山水畫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陸文化意識,以山為德、水為性的內(nèi)在修為意識,咫尺天涯的視錯覺意識,一直成為山水畫演繹的中軸主線。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diào)、氣韻和色調(diào)。我們接著學習以下幾個時期山水畫的發(fā)展及歷史地位。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中國古代山水畫山水畫發(fā)展脈絡概況山水畫特點、繪畫技巧及其審美特點中國古代山水畫作品賞析山水畫發(fā)展脈絡概況
魏晉
隋
唐
五代
兩宋
南宋四家
元
明代
清
返回
魏晉時期萌芽
我國所見到的最早的山水畫就是東晉名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中的背景山水,人物畫發(fā)展到東晉已日漸成熟。
返回
顧愷之
為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348—409),字長康,小字虎頭,漢族,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
史有以曹不興、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傳世的畫作有《司馬宣王像》、《謝安像》、《劉牢之像》、《恒玄像》、《列仙圖》、《女史箴圖》卷、《洛神賦圖》卷等。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制(宋摹),絹本,設色,縱27.1cm,橫572.8cm。返回〉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顧愷之《女史箴圖》返回《女史箴圖》局部隋:獨立成畫科
“隋唐山水定乾坤”,隋唐是中國山水畫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在中國山水畫發(fā)展史上奠定了開繼的地位。隋代的山水畫比南北朝時期作為背景的山水有很大改變,各種不同景象的形態(tài)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在畫面里都得到了較好的處理。返回返回
展子虔
中國繪畫史上占據(jù)著重要位置
(約550-604)隋代杰出畫家,渤海(今山東陽信縣溫店鎮(zhèn)郭家樓村)人。他是現(xiàn)在唯一有畫跡可考的隋代著名的畫家,與另一畫家董伯仁齊名,人稱“董展”。直接開啟了唐代畫家李思訓、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先河,因而被后世譽為唐畫之祖。一生有名的作品,《游春圖》、《童子戲水圖》、《落葉圖》、《踏雪圖》等。
此圖描繪了江南二月桃杏爭艷時人們春游情景。全畫以自然景色為主,放目遠眺:青山聳峙,江流無際,花團錦簇,湖光山色,水波粼粼,人物、佛寺點綴其間。隋:展子虔〈游春圖〉隋:展子虔
《游春圖》局部圖唐朝從成熟走向高峰
初唐山水畫,承繼六朝遺風。盛唐之世,渾雄正大。中唐畫家多專一科,精益求精,為水墨山水畫大成時期,澹遠之風取代富麗之氣,王維破墨山水應時而生。晚唐畫家多為獨善專項。
李思訓和其子李昭道繼承了展子虔—系的山水畫風。他繼承并發(fā)展了展子虔的畫法,用筆工致嚴整,著色濃烈沉穩(wěn)。他的兒子李昭道義繼承了他的畫風。時稱為“變父之勢,妙又過之”。并首創(chuàng)海景山水。
唐:李思訓(南宗:青綠山水)(北宗:水墨山水)唐:王維返回
李思訓
為五代和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奠定了基礎
(651-716,一作648-713)唐代杰出畫家。字健。成紀(今甘肅秦安)人。唐宗室孝斌之子。曾任過武衛(wèi)大將軍,世稱“大李將軍”。其作品均散佚?!缎蜁V》記載尚有《山屆四皓》、《春山圖》、《海天落照圖》、《江山漁樂》、《群山茂林》等十七幅,現(xiàn)在僅見《江帆樓閣圖》和《九成宮紈扇圖》。
李思訓《江帆樓閣圖》
《江帆樓閣圖》絹本,縱101.9厘米,橫54.7厘米,青綠設色。該圖描繪了春天江邊坡岸山崖、綠樹樓閣、江水浩淼、漁舟輕蕩、游人賞春的優(yōu)美景色,構圖疏密有致,樹分四枝,葉、干雙勾,設色于青綠之上又有泥金,線條勁利遒韌,色彩古雅絢麗。此畫用筆工整,設色艷麗。表明山水畫到此時已趨成熟。
唐李思訓《海天落照圖》唐李思訓《九成宮紈扇圖》
李昭道《明皇幸蜀圖》
五代
繪畫達到了中古繪畫的新水平
對繪畫自唐發(fā)展到北宋,起著橋梁的作用,五代設有畫院的有西蜀與南唐。五代的山水畫總的來看“并非盛時”但有個別畫家的成就是突出的,能代表這個時期的山水畫最高水平的畫家有荊浩、關仝、董源。
董源
(?-962)五代南唐杰出畫家。源,一作元,字叔達。鐘陵(今江西進賢西北)人,亦作江南人。原為南唐畫院畫家,后入宋。南唐時,中主李璟朝(943-961)時任后苑副使,故號“董北苑”。傳世作品有《瀟湘圖》、《夏山圖》卷、《夏景山口待渡圖》卷、《龍宿郊民圖》及《洞天山堂》二軸
《瀟湘圖》卷,董源作,絹本,設色,縱50cm,橫141.4cm。
董源《瀟湘圖》
返回
董源《夏山圖》宋朝
繪畫就是中國繪畫史上的第一個鼎盛時代
五代宋初,山水畫才達到高度成熟,并居畫壇之首宋。產(chǎn)生了“百代標程”、“照耀千古”的大山水畫家,如孫位、荊浩、關仝、李成、范寬、董源、巨然等等,都是前無古人、后啟來者的大畫家。宋朝可以說是中國繪畫的輝煌時期。山水畫打開了水墨技法的大門,活力倍增,發(fā)展勢頭不可遏制。返回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
郭熙
(1023-約1085)〔北宋〕字淳夫,河南溫縣(今屬河南)人。熙寧(1068-1077)間為圖畫院藝學,后任翰林待詔直長,創(chuàng)作活動旺盛的時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寧、元豐間(1068-1085年)。
《宣和畫譜》著錄御府藏其作品有《奇石寒林圖》《古木遙山圖》《煙雨圖》《晴巒圖》《幽谷圖》《平遠圖》等30件。傳世作品有元豐元年(1078)作《窠石平遠圖》軸,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幽谷圖》軸藏上海博物館;《溪山訪友圖》軸藏云南省博物館;《樹色平遠圖》卷藏美國大都會美術館;《早春圖》軸、《關山春雪圖》軸均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著有畫論《林泉高致》,為其子郭思纂集,為中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tǒng)地闡述山水畫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著作。《早春圖》北宋郭熙《雪景寒林圖》北宋范寬窠石用卷云皴法,以表現(xiàn)北方山水的渾厚和盤礴,是郭熙的創(chuàng)造。畫中沒有蕭瑟和悲涼,從構圖的氣勢,用筆的利爽,給人以肅穆、莊重、清神的美感。特別是曲折的溪水,明澈澄鮮,不激不怒,且清且淺,與歷歷的窠石相聯(lián)系,給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覺。這一深秋景色富于神韻,是一般畫家難以察覺和表現(xiàn)得出的。
《窠石平遠圖》畫的是北方的深秋。從對比觀察中,他體會到“西北之山多渾厚”,“其山多堆阜,盤礴而連延,不斷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頂而迤邐,拔萃于四逵之野?!碑嬛械鸟绞瓦h山正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縱:120.8cm,橫:167.7cm
郭熙,《溪山秋霽圖》手卷,絹本,墨筆,32.4厘米,橫104.8厘米。
此圖描繪一河流兩岸樹色平遠的景色。畫中之景以河為界可分作前后兩部分。前景畫河流近岸,平地坡石,其上生古樹數(shù)叢,枝干盤曲伸張,樹上枯藤纏繞,垂蔓點水。整個景物清寒枯硬,其境界清曠平淡。畫面以平遠布局,構景簡潔,開闊而均衡。其樹似鹿角蟹爪,山石筆法靈活多變,墨色濃淡變化豐富而微妙,所造之境具體真實,從中可以看出李成畫風的影響,同時又體現(xiàn)出郭熙山水畫的典型風格。此圖無款,卷后有元明諸家詩文題跋。北宋巨然《層崖叢樹圖》縱軸絹本設色縱144.1厘米橫55.4厘米《溪山行旅圖》范寬(宋)《寒江獨釣圖》宋馬遠
“南宋四大家”劉松年、李唐、馬遠和夏圭
“南宋四大家”——劉松年、李唐、馬遠和夏圭似乎前三位都兼工人物畫同時也能作青綠一類細密工致的山水,尤其是劉松年。返回南宋馬遠《踏歌圖》劉松年
《雪山行旅圖》
李唐
(1066—1150),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北宋末南宋初畫家。字晞古。
擅畫山水,變荊浩、范寬之法,用峭勁的筆墨,寫出山川雄峻的氣勢。他畫的山水畫對南宋畫院有極大的影響,是南宋山水新畫風的標志。
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清溪漁隱》、《長夏江寺》、《采薇》等圖。
畫面采用截取式構圖,圖繪半山之腰,蒼藤、古松之陰,伯夷與叔齊采摘薇蕨,其間正在休息對話的情景。兩位主人公畫得筆墨勁秀,衣紋簡勁爽利,神態(tài)生動,殷殷凄凄,若聲出絹素。樹石筆墨粗簡,墨色濕潤,已開馬遠、夏圭法門
南宋李唐《采薇》
南宋李唐《萬壑松風圖》夏圭《雨中舟》《溪山清遠圖》是夏圭的傳世佳作,紙本長卷,墨色,縱46.5厘米,橫889.1厘米。圖繪晴日江南江湖兩岸的景色:群峰、0f巖、茂林、樓閣、長橋、村舍、茅亭、漁舟、遠帆,勾筆雖簡,但形象真實。山石用禿筆中鋒勾廓,凝重而爽利,順勢以側鋒皴以大、小斧劈皴,間以刮鐵皴、釘頭鼠尾皴等,再加點,筆雖簡而變化多端。夏圭《溪山清遠圖》元代
山水畫是中國古代山水畫發(fā)展到較高階段的表現(xiàn)
畫家的創(chuàng)作都從自然界的直接感受中,獲得了有用的題材。元代的山水畫家,對于山水自然的理解更為深刻。畫家中有的學道,有的參禪,有的既學道又參禪。山水畫家以趙孟煩為代表,中后期出現(xiàn)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倪瓚等,并稱“元四家”。
返回
倪瓚
(公元1301-1374年),字元鎮(zhèn),號云林子、幻霞子等。無錫(今屬江蘇人)。家豪富畫作有:《江岸望山圖》、《竹樹野石圖》、《溪山圖》、《六君子圖》、《水竹居圖》、《松林亭子圖》等?!肚啾咫[居圖》元王蒙元倪瓚《六君子圖》倪瓚《江岸望山圖》倪瓚《竹樹野石圖》
明代山水畫較為發(fā)達
明代山水畫的變化大致上可分為三個時期:明初到武宗嘉清時,是浙派山水得勢的時期。明代中葉至神宗萬歷時,這段是吳門派得勢的時期明代晚期是文人山水獲得最發(fā)達時期返回
吳門畫派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沈周融合了前代大師們?nèi)缍?、巨然、米蒂、吳?zhèn)、王蒙等諸家之長,創(chuàng)作出了多種風格的山水畫.文徵明是沈周的學生,當然也為同鄉(xiāng)。唐寅的繪涵取法李成、范寬和南宋四家。仇英出身畫工。具有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趣味。返回吳鎮(zhèn)《墨竹譜》
唐寅
(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據(jù)傳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擅山水、人物、花鳥,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傳世。返回明唐寅《山路松聲圖》明唐寅《騎驢思歸圖》
明沈周《為惟德作山水圖》
明沈周《蘆山高圖》清代文人畫可謂盛極一時
文人畫幾乎在畫壇上壓倒一切,文人畫在發(fā)展中,雖然都以傳統(tǒng)繪畫為基礎,但是對待傳統(tǒng)的態(tài)度不一樣。繪畫創(chuàng)作上,革新一派強調(diào)個性的解放,他們不受古人約束,自辟蹊徑,強調(diào)“古人須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腸,”代表畫家有弘仁、髡殘、八大山人、石濤等“四畫僧”。金農(nóng)、鄭燮、羅聘等“楊州八怪”。與之對立的有“正統(tǒng)派”的“四王”即王時敏、王鑒、王琿、王原祁等。
返回
王鑒
王鑒(1598-1677),字玄照,后改字園照,元照,號湘碧,又號香庵主。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江蘇太倉人。
代表作有《長松仙館圖》、《仿巨然山水》、《仿王蒙秋山圖》等。著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畫跋》等。傳世畫跡有《虞山十景圖》、《夢境圖》等。
設色,紙本,墨筆,略染赭色??v:162.8、橫:68厘米。湖水一泓,清波浩渺,兩岸秀峰對峙,近山老樹雜木叢生,叉枒錯落,一孤亭依山傍水而立。蕉林翠竹中,數(shù)間書舍隱現(xiàn),環(huán)境清靜幽美。一高士窗前凝思。湖面上,有漁翁蕩小舟垂綸。曲橋臥波,連接兩岸,畫上方作者長題一則,稱此圖所繪的是一日夢中所見景物,款[丙申夏六月哉生明王鑒識]。
清王鑒《夢境圖》清王翚《虞山楓林圖》清王鑒《仿巨然山水》山水畫特點、繪畫技巧及其審美特點山水畫的特點山水畫繪畫技巧山水畫審美技巧一:古代山水畫的特點奇
中國古代畫論中既強調(diào)多樣性又強調(diào)統(tǒng)一性。遠
具體說就是三點透視第一、奇中國古代畫論中既強調(diào)多樣性又強調(diào)統(tǒng)一性多樣性即反對平鋪直敘,反對景物雷同。五代李成《山水訣》:"千巖萬壑要低昂聚散而不同;迭(山獻)層巒但起伏崢嶸而各異"。同時也指出,景物不能雷同而要變化,要有強烈的比照。"既追險絕,復歸平正。"也就是說中國山水畫通常不畫缺少對比的平原景色,總是喜歡表示地形地貌對照強烈、山高水深的名川大山?!蛾P山行旅圖》關仝,五代宋初長安人。早年師荊浩,后又師唐代名家王維、畢宏等,有出藍之譽。喜作宏偉山勢,求意境。
關仝,又名童或同,長安人,工畫山水,師從荊浩,刻意力學,遂自成一家,時人稱“關家山水”。他所作山水筆簡氣壯,景廣意長,與李成、范寬齊名,在北宋號“三家山水”。
《關山行旅圖》是關仝的代表作,畫上峰巒疊嶂、氣勢雄偉,深谷云林處隱藏古寺,近處則有板橋茅屋,來往旅客商賈如云,再加雞犬升鳴,好一幅融融生活圖。此畫布景兼“高遠”與“平遠”二法,樹木有枝無干,用筆簡勁老辣,有粗細斷續(xù)之分,筆到意到心到,情境交融。此外,畫家在落墨時漬染生動,墨韻跌宕起伏,足見關仝山水畫道之精深。第二、遠具體說就是散點透視。
中國宋代的山水畫家王微說:"目有所極,故所見不周"。也是宋代山水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則提出山水畫的“三遠”表現(xiàn)法。也就是說中國山水畫不采用西方那種平視靜觀構圖“所見不周”的表示方法,而是采取了視點活動的“三遠”表現(xiàn)法。這種體現(xiàn)法與古代的走馬燈或今天電影表現(xiàn)手法中的"搖"相似。所以中國畫的畫幅,若不是縱長的條幅(scroll)立軸就是橫長的橫卷?;蛘哒f一幅中國山水畫中,不論是以高遠、深遠、平遠中的哪一“遠”為主,但都結合以其他的二“遠”,總之是追求一個“遠”字,打破了光陰和時間的限制。
這幅畫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軸線上,以全景式高遠、平遠、深遠相結合之構圖,表現(xiàn)初春時北方高山大壑的雄偉氣勢。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銜接中景扭動的山石,隔著云霧,兩座山峰在遠景突起,居中矗立,下臨深淵,深山中有宏偉的殿堂樓閣。左側平坡逶迤,令人覺得既深且遠。
郭熙《早春圖》
第三:筆法墨法交融運用中國山水畫的構圖要體現(xiàn)出平遠、高遠、深遠,也就是說在一幅畫中要體現(xiàn)出遠景、中景、近景。除了運用筆、墨和顏料、還需要點法來體現(xiàn)畫面的層次、空間、結構和陰陽等等。
第四:形似與神似的統(tǒng)一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冊》中說:“得其形似,則失其氣韻;具其色彩,則失其筆法,豈曰畫也?”繪畫,也別是山水畫,如果以為追求描繪對象的具體的、真實的形和色的相似,無疑會壓抑畫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的煥發(fā)和藝術意境的營造。王維《雪溪圖》二:山水畫繪畫技巧山水畫技法--山石法
山水畫技法--皴法
山水畫技法--樹葉的畫法
山水畫技法--樹根的畫法
第一:山石法畫山石分勾、皴、擦、點、染五個步聚。具體畫時,可靈活運用,或者連勾帶皴擦,或者先皴擦,再勾山石輪廓。
勾,勾山石輪廓注意山石的起伏、轉折、主次位置,前后關系。用筆濟意提按,做到沉著而痛快。
皴,原指皮膚開裂的紋理。在山水畫中表現(xiàn)山、石、樹木紋理給人的感覺,各種皴法表現(xiàn)不同的山川地貌,如披麻皴表現(xiàn)江南的土質(zhì)丘陵,斧劈皴剛表現(xiàn)裸露的巖石。皴時,用筆要“毛”同時要見筆。
擦,擦筆須不見筆,顯出“毛”、“松”的感覺。擦筆一般較干,有中鋒直下,筆頭散開,有橫臥筆毛擦下。擦的作用是補勾,皴的不足,使勾與皴渾然一體。但是,不可過頭,以免破壞皴筆,使之一片模糊。
染,依著山石的紋理、形狀染出陰陽向背,渲染可以濃、淡一次完成,也可以層層添加完成,一般皴擦不足施以重染,皴擦足時可以輕染。
點,稱點苔,表現(xiàn)長在山石的草苔,小植物,遠處的小樹。有提醒畫現(xiàn),使之更精神的作用。點的方法很多,有圓筆點,尖筆點,橫點,豎點,破筆點,禿筆點等等。第二:山水畫技法---皴法
披麻皴(土質(zhì)山石)分長、短披麻皴。畫長披麻皴,中鋒或中鋒略帶一點鍘鋒,大膽落筆,連勾帶皴,一氣呵成。皴筆長短相間,錯錯落落,或干、或濕、或濃、或淡,上輕下重,上疏下密,皴出陰陽,最忌平頭齊尾,毫無變化。短披麻皴,皴筆上松下緊,筆鋒按至筆肚,皴持擦并用,下筆不可遲疑。皴筆上緊下、枯、濕、濃、淡作一筆呵成。先皴、擦再勾山石輪廓、皴筆要沉著痛快。
斧劈皴斧劈皴分為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兩種。其特點是側鋒落筆,頭重尾輕。畫大斧劈,一般連勾帶皴,一氣呵成,不可遲疑,用筆要沉著、痛快。小斧劈,一般先勾山石輪廓,再加皴擦,畫出陰陽。畫大斧劈,用筆大按至毛筆腹部,小斧劈小按用鋒。
解繩索皴如解繩索皴如繩索解開的樣子,上緊下松或上松下緊。
折帶皴折帶皴職腰帶折轉,結形要方,層層連疊,用筆中鋒轉成側鋒,左閃右按,力在筆尖上,元代畫家倪瓚創(chuàng)此皴法。
卷云皴用筆宜干,運腕宜圓,力貫筆尖。
點子皴釘頭皴、豆瓣皴、雨點皴、米點皴。第三:山水畫技法--樹葉的畫法
在一幅山水畫作品中,免不了有近樹或者遠樹,以烘托畫面的氣氛。那么,樹葉的畫法有兩種:一是點葉法,一是夾葉法。所謂點葉法:是用粗線、細線和干濕濃淡的筆線而成。所謂夾葉:是用勾勒線法,沒有什么深淺、干濕、濃淡的區(qū)分,而是根據(jù)其周圍的筆法協(xié)調(diào)而定??偠灾?,樹葉的種類很多,大概分幾類則足矣,不可過細。
樹畫夾葉,宜在近景,不宜于遠景。畫組樹不宜全用夾葉法,宜于點葉、夾葉參左互用,否則淺薄沒有濃郁的感覺。
雙勾夾葉法,一般多用在畫近景的樹上,但雜樹不易全畫夾葉,否則過于刻板。至于夾葉的填色法,有時填以石青、石綠,有時填以花青、赭石,有時填以褚漂,有時填以胭脂,有時任色不填。如略染淡花青色,給人以夏天的感覺。略染淡朱砂色,給人以春天的感覺或朝霞之感。如前景一個樹作夾葉,草木有凋零感而不需要著色,給人以秋天的感覺。尤其要注意畫雙勾夾葉用筆一定要有力,夾葉和樹枝與畫面要保持統(tǒng)一??傊?,夾葉的填法是“隨類敷色”。但在畫山水之中,不可能“隨類敷色”,要根據(jù)全幅的協(xié)調(diào)敷色,和所畫的季節(jié)而加以區(qū)別。
第四:山水畫技法--樹根的畫法
樹根不僅是自然生長現(xiàn)象,也是自然的奇趣。從生理上講,凡是生長在肥活土地上的,樹很少有露根現(xiàn)象,而在石頭上生長的樹,必多露根。而在畫中要給人們一種樹的古老年代的感覺,因而樹畫在石頭上多露些根,樹畫在土地上少露些根。多露根與少露根或不露根,要多考究。
樹根多用于近景物,在筆法上多采用濃墨干皴,有時也可用滾筆。因為,畫樹根多附著在山石上,所以,根與石的銜接要自然,不要懸空,筆道不要多,要簡潔明快。如是盤根錯節(jié),交錯之處要連貫,并要畫出立體感。自上而下,墨色可由濃到淡,筆道由粗到細。注意樹根應牢牢抓住山石,落筆后使人感覺是渾然一體。三:中山水畫的審美特征1、構圖形式2、筆墨語言3、意境品味4、題款物和印章1、構圖形式
中國山水畫的構圖,要求做到賓主、呼應、虛實、藏露、繁簡、疏密、參差等藝術規(guī)律的恰當運用。平面構圖中的縱深關系處理是采取獨特的“三遠法”。
山水畫的構圖從外觀形式上看,追求意境,是有中堂、條幅、條屏、橫幅、長卷、冊頁、扇面等等。畫面構圖形式有:s形、v形、c形、三疊兩段、開合、對稱、平衡等等。長卷展子虔《游春圖》
扇面任熊,1823年(道光三年)6月生于蕭山縣城,是晚清著名的畫家,海上畫派早期的領袖人物之一。青年時期的任熊,游歷杭州、寧波、蘇州、鎮(zhèn)江等地,畫技大進。特別是在寧波,得遇名士姚燮,在其家“大梅山館”看書臨畫,深得宋人筆法中堂冊頁2、筆墨語言
山水畫中所說的筆,主要是指線條、點、面博物、皴擦,而線是主要的。筆著重在勾劃輪廓,“表現(xiàn)對象的形體結博物構。墨,主要指的黑墨,有時也略含色彩之意。山水畫以墨色為基本色,墨法包括用墨濃淡的程度和中華墨色黑白深淺的變化。墨分博五色,即指:焦、濃、重、淡、清五種濃淡不同的色度。其實運用的華博時候,實在不止五色。3、意境品味
中國山水畫的觀察方法和表現(xiàn)方法都是獨特的。山水畫在表現(xiàn)時間與空間形象方面是用運動物的變化的觀察方法。這種觀察要形象的方法不是以寫生為宗,而以目識心記的方法來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斑z貌取神”,追求中華意境,是山水畫的生命。4、題款物和印章
題款和印章不僅說明作品創(chuàng)造的時間、地點,還可以表現(xiàn)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們對作品有個全面的了解。
“筆與詩、書、畫、印相結合,是中國畫又一獨特之處。詩書畫的結合包含兩層含義:其一,可以抒發(fā)情感,闡述和發(fā)揮畫意,誠如方薰所說:“高情逸思,華中畫之不足,題以發(fā)之”。其二,可以增強山水畫的形式美感,它將詩文美妙的內(nèi)容,用書法藝術的形博式表現(xiàn)到畫面中,使詩中、書、畫三者之美極為巧妙地結合起中來,構成一個完整的藝術形象。畫因詩而生趣,詩因畫而更加形象化,詩畫互相襯托,取得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并使章法豐富多姿,出神入華物化。
《游春圖》印章及題詞李昭道《明皇幸蜀圖》印章及題詞《為惟德作山水圖》題詞及印章畫幅中自題一則,述作畫經(jīng)過。此圖作於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時倪瓚年四十五歲。畫幅中還有元公望、朽木居士、趙覲、錢云等詩。詩塘中有明人董其昌題識,裱邊有明人王鐸,清人周壽昌、許乃普、陳榮等題跋或觀款。中國古代山水畫賞析————
《清明上河圖》賞析
(一)山水畫賞析要領(二)作者簡介(三)《清明上河圖》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四)欣賞《清明上河圖》
(五)《清明上河圖》的藝術成就(六)總結
(一)山水畫賞析要領
一、山水畫的文化背景(哲學內(nèi)涵)二、山水畫的意境三、山水畫的章法四、山水畫的筆墨五、山水畫的設色六、山水畫的詩畫、書畫、題款及印章
一、山水畫的文化背景(哲學內(nèi)涵)
山水畫就是中國的風景畫,但又不是簡單的描摹自然的風光,而是畫家的精神的訴求與流露,是畫家人生態(tài)度的表達,是畫家人生追求的體現(xiàn)。山水畫的產(chǎn)生與中國的道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然無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能“官天地,府萬物”“能勝物而不傷”。道家思想追求素樸自然,簡淡肅靜的藝術精神,所以山水畫多以水墨表現(xiàn)為主,以色為輔。
二、山水畫的意境
山水畫的意境就是山水畫所創(chuàng)造的境界,主張以意為主,強調(diào)表現(xiàn),意造境生,營造“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畫創(chuàng)造的意境不光是優(yōu)美的景色、山川的風光,更多的是畫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脫于煩瑣與庸俗社會的心靈居所,山水畫的境界給人的是可觀、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場所,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靈居所。這也是畫家與觀者的心靈溝通。
三、山水畫的章法章法就是畫面的布局,即構圖法,顧愷之稱作置陳布勢,謝赫稱作經(jīng)營位置。中國畫講究立意定景,遠則取其勢,近則取其質(zhì),并巧妙地運用畫面的空白,使無畫處皆成妙境。山水畫的構圖法,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形成了“三遠法”,即郭熙所謂的平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而謂之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山水畫的透視法也不同于西洋繪畫的定點透視法,而是無焦點的無點透視,但山水畫的視點推移的法則正好能滿足中國人欣賞山水畫的需求四、山水畫的筆墨
中國畫筆墨是重要的審美要素之一,用筆用墨是自然融注在繪畫當中的,一幅好的繪畫不光題材、內(nèi)容、型、構圖等要好,用筆用墨的功夫也是極其重要的,筆墨的問題,歷來論述較多,用筆講究點,勾、皴、擦之法和下筆的輕重、疾徐、偏正、曲直,側筆、圓筆、中鋒、偏鋒、逆鋒等。用墨講究淡墨,濃墨、潑墨、積墨、焦墨以及破墨、飛墨諸法,此外還有“五墨”“六彩”之說。
五、山水畫的設色
中國畫又叫丹青,可見色彩在中國畫中的運用較為廣泛,山水畫的設色是“隨類賦彩”“以色貌色”的,強調(diào)對象的固有顏色,但也并不是很客觀地描摹自然,主觀的賦色的情況也很多,像金碧山水、青綠山水。淺絳山水的設色也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梢娚剿嫷脑O色是很慎重的,好的設色能更好地體現(xiàn)畫面效果,但更多的還是在墨色上來體現(xiàn)。
六、山水畫的詩畫、書畫、題款及印章
詩與畫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蘇軾稱王維的畫與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張舜民則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詩與畫既有表面的結合,又有內(nèi)在的結合,表面的結合體現(xiàn)在依詩作畫與為畫題詩上,內(nèi)在的結合體現(xiàn)在詩畫意境上的結合,結合得好,相得益彰。印章也和題跋一樣是書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印章能為畫面添色不少。
(二)作者簡介
張擇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漢族,瑯邪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著名畫家。他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畫家,其作品大都失傳,存世《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三)《清明上河圖》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
公元十世紀后期(960年),趙匡胤統(tǒng)一中國,建立了北宋皇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政治上實行了中央集權,經(jīng)濟上發(fā)展了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貿(mào)易。在1127年,徽宗成了金兵的俘虜,北宋王朝被滅亡。張擇端生活在北宋末期?;实鬯位兆谮w佶雖昏庸腐朽,卻是一個出色的畫家在位期間是宋代畫院的極盛時期。招錄了不少有才華的畫師入畫院供職。宋徽宗很注重寫生,他詔令翰林畫院的畫師都要寫生。
(四)欣賞《清明上河圖》
1、主題思想:通過對北宋都城汴梁繁榮的經(jīng)濟生活與民俗風物的描繪,歌頌了創(chuàng)造歷史和社會財富的下層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作品介紹:全長5278厘米,高248厘米,絹本白描淡色長卷風俗畫,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局部
畫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清明上河圖》卷為絹本,水墨淡設色,縱24.8厘米、橫528.7厘米,是一幅表現(xiàn)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城市景觀的畫幅
《清明上河圖》局部
全畫氣勢磅礴,規(guī)模宏大,場面復雜,結構嚴謹,為全景式構圖??傮w上看,可分為田野、汴河、街市三個地方。情節(jié)連綿不斷,高潮迭起。圖中街市,屋宇櫛比,貨攤沿街,人物眾多,神態(tài)各異,人喧馬囂,車轎穿梭。正是這番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百貨俱陳,百態(tài)俱備的情景,呈現(xiàn)了北宋末期工商業(yè)發(fā)達的社會面貌。從商業(yè)、交通、澶運建筑等幾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英文合同終止協(xié)議合同
- 計算機軟件產(chǎn)品采購合同
- 幼兒園中秋教育活動策劃方案五篇
- 泰安勞動合同范例
- 出國勞務派遣合同書
- 高三數(shù)學(理)一輪總復習:第九篇 統(tǒng)計與算法檢測試題 含解析
- 出口貿(mào)易購銷合同
- 借款合同及收據(jù)
- 企業(yè)咨詢服務費合同范本
- 全新聘用勞動合同書
- 【“凡爾賽”網(wǎng)絡流行語的形成及傳播研究11000字(論文)】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思路及措施
- 麻痹性腸梗阻學習課件
- 對違反政治紀律行為的處分心得體會
- 領導干部的情緒管理教學課件
- 初中英語-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學課件設計
- 供貨方案及時間計劃安排
- 唐山動物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方案
- 中國版梅尼埃病診斷指南解讀
- 創(chuàng)業(yè)投資管理知到章節(jié)答案智慧樹2023年武漢科技大學
- 暨南大學《經(jīng)濟學》考博歷年真題詳解(宏觀經(jīng)濟學部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