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 導學案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_第1頁
敬畏生命 導學案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_第2頁
敬畏生命 導學案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_第3頁
敬畏生命 導學案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鳳城分校年級七年級科目道德與法治課題-12-【素養(yǎng)目標】道德修養(yǎng):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義,熱愛生活健全人格: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熱愛生活,確立正確的人生觀。生命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自主學習:完成教材內容,對知識進行簡單標注、勾畫。(3分鐘)【自主學習】導學預習【時間設置:5分鐘】1為什么要樹立生命至上的理念2.

知道如何敬畏生命。【訓練反饋】課堂檢測【時間設置:10分鐘】1某校七年級(4)班的同學在班會上,就“敬畏生命”展開了熱烈討論。以下是四位同學的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

)小紅說:“人的生命十分寶貴,它完全屬于自己?!盉.小林說:“人的生命生來就是脆弱的,所以要敬畏生命。”C.小軍說:“我敬畏生命是因為老師讓我這樣做。”D.小梅說:“珍愛他人生命應如同珍惜自己的生命2下列對生命至上的理解正確的有()①生命價值高于一切②生命至上意味著自己的生命最重要③生命至上意味著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④生命至上,要求我們對生命有敬畏的情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西藏軍區(qū)總醫(yī)院原院長李素芝,36年堅守雪域高原,攻克了先天性心臟病和高原病兩大難題,深受西癜軍民愛戴。他說:“我從不后悔我的選擇。因為,能有力量為人民服務,這是最大的幸福!”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我們不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關懷、尊重他人的生命與他人休戚與共是一種崇高的道德境界對生命的敬畏源自內心的自愿選擇去D.只有在限苦的環(huán)境下才能作出貢獻4生命哲學家史懷澤說:“只有我們擁有對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边@句話說明了(

)①我們對生命的敬畏,是內心的自愿選擇②我們遵從內心的意愿去做道德的事,可以體會到生命的美麗和自由③我們對生命敬畏,才會謹慎地處理生命問題④我們對生命敬畏,能夠獲得更多的金錢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大字精讀,小字通讀2.圍繞目標思考題找出答案3.圈注關鍵字詞,并在疑難問題上做標記,教師進行指正?!竞献魈骄俊炕訉W習【時間設置:20分鐘】9月6日,四川瀘定地震后,甘孜州中心血站呼吁市民獻血。康定市民踴躍參與,現場排起長隊。6日晚,血站工作人員表示,經過市民們的踴躍獻血,目前血液儲備已足夠。市民踴躍獻血體現了什么?58歲的倪太高是四川省石棉縣躍進村的村民。他的家就在猛虎崗附近,他熟悉這里的每一條小路與溪流?!拔一卮謇镂寡颍犝f有個人失蹤了,找了好幾天了,還沒有找到,我就想自己對這片地形熟悉,就去找找看?!蹦咛哒f。在發(fā)現甘宇前一天,他找了一天沒找到。次日早上,他又上山尋找,最終找到了甘宇。58歲村民倪太高為什么要多次進山援救甘宇?5、2018年4月25日,王鐵峰下班時發(fā)現一輛載有多名乘客的公交車起火。他邊迅速組織路人做滅火準備,一邊撥打電話報警。并將重重的消防水帶扛在了肩上,確保消防水最大程度接觸燃燒的大火。對此,下列評價正確的是(

)①不顧個人安危救火是不珍惜自己生命的表現②王鐵峰的行為是見義勇為、珍愛生命的表現③此舉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表現④王鐵峰與其他生命休戚與共,傳播社會正能量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學而思】(一)課后反思:本節(jié)課我學會了:本節(jié)課存在的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