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29F1G08ABAEAWP兼容性評估和測試_第1頁
MT29F1G08ABAEAWP兼容性評估和測試_第2頁
MT29F1G08ABAEAWP兼容性評估和測試_第3頁
MT29F1G08ABAEAWP兼容性評估和測試_第4頁
MT29F1G08ABAEAWP兼容性評估和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MT29F1G08ABAEAWP兼容性評估和穩(wěn)定性測試文件當前版本號:V1.2本文檔主要是評估MT29F1G08ABAEAWP[1]芯片和K9F1G08U0E芯片的兼容性,以及測試MT29F1G08ABAEAWP芯片的穩(wěn)定性。MT29F1G08ABAEAWP芯片直接代換K9F1G08U0E芯片必須滿足以下代換原則:代換IC的功能、封裝形式、引腳用途、引腳序號必須相同。注[1]:型號為K9F1G08U0E的NANDFlash芯片簡稱為K型E版。型號為MT29F1G08ABAEAWP的NANDFlash芯片簡稱為MT型。硬件性能表1硬件性能對比芯片型號MT型K型E版IC功能存儲數據存儲數據封裝48-TSOP(12*20)48-TSOP(12*20)操作電壓3.3V(2.7V~3.6V)3.3V(2.7V~3.6V)可持續(xù)擦寫次數10萬次以上10萬~100萬次由表1可知兩種芯片硬件性能方面一致,所以硬件電路部分可直接兼容。引腳介紹表2MT型芯片引腳簡介引腳名稱引腳功能CLE命令鎖存功能ALE地址鎖存功能CE#芯片使能RE#讀使能WR#寫使能WP#寫保護R/B就緒/忙輸出信號Vcc電源Vss地N.C不接IO0~IO7傳輸數據、命令、地址DNU未使用兩種芯片的引腳用途、序號、以及功能,大部分引腳都相同,只有個別引腳存在差異,如下所示。相同點:命令、地址、數據都通過8個I/O口傳輸。寫命令、地址、數據時,都需要將WE、CE信號同時拉低。數據在WE信號的上升沿被NANDFlash鎖存。命令鎖存信號CLE和地址鎖存信號ALE用來分辨、鎖存命令或地址。在CLE上升沿,命令被鎖存。在ALE上升沿,地址被鎖存。不同點:通過對比兩種芯片的引腳圖,只有6個引腳的連接屬性可能不同。MT型芯片:P25、P48:Vss,P34、P39:Vcc,P38、P47:DNU。K型E版芯片:P25、P48、P34、P39、P38、P47:N.C(不接)。因為MT型芯片的數據手冊中對這幾個腳口是推薦連接,經過測試發(fā)現不連接這幾個腳口芯片也可以正常運行,所以兩種芯片的引腳兼容。芯片內部存儲布局及存儲操作特點MT型:一片NANDFlash為一個設備(device),如圖1MT型芯片物理結構圖所示,其數據存儲分層為:1設備(Device)=2個平面(plane)1個平面(plane)=512塊(Blocks)1塊(Block)=64頁(Pages)1塊(Page)=2112字節(jié)(Bytes)=數據塊大小(2048Bytes)+OOB塊大小(64Bytes)圖1MT型芯片物理結構圖MT型NANDFlash片內尋址采用28位地址形式。由于地址只能在I/O[7:0]上傳遞,因此,必須采用移位的方式進行傳遞數據。從表3的分段尋址表中可以看出,28位地址從第0位開始分四次通過I/O0-I/O7進行傳送,并進行片內尋址。具體含義如下:CA0-CA11位:表示頁內地址(列地址)CA0~CA10,就是頁內地址,地址范圍是從0到2047。如果C11等于1,CA[10:6]必須為0,此時訪問的地址為頁的OOB區(qū),OOB區(qū)為64byte。PA0—PA5:為頁地址(pageaddress),表示一個塊有64個頁。PB6—BA15:為塊地址(pageaddress),表示總共有1024個塊。BA6是平面選擇位,Plane0:BA[6]=0,Plane1:BA[6]=1。表3MT型分段尋址表I/O0I/O1I/O2I/O3I/O4I/O5I/O6I/O71stCycleCA0CA1CA2CA3CA4CA5CA6CA71ndCycleCA8CA9CA10CA11*L*L*L*L1rdCyclePA0PA1PA2PA3PA4PA5BA6BA74thCycleBA8BA9BA10BA11BA12BA13BA14BA15K型E版:一片NANDFlash為一個設備(device),如圖2K型E版芯片物理結構圖所示,其數據存儲分層為:1設備(Device)=1024塊(Blocks)1塊(Block)=64頁(Pages)1塊(Page)=2112字節(jié)(Bytes)=數據塊大小(2048Bytes)+OOB塊大小(64Bytes)圖2K型E版芯片物理結構圖K型E版NANDFlash片內尋址采用28位地址形式。由于地址只能在I/O[7:0]上傳遞,因此,必須采用移位的方式進行傳遞數據。從表2.1的分段尋址表中可以看出,28位地址從第0位開始分四次通過I/O0-I/O7進行傳送,并進行片內尋址。具體含義如下:0-11位:表示頁內地址(列地址)A0~A10,就是頁內地址,地址范圍是從0到2047。這樣從A0到A11,一共就是12位,可以表示的范圍就是0~212,即0~4096了。實際上,由于我們訪問頁內地址,可能會訪問到OOB的位置,即2048-2111這64個字節(jié)的范圍內,所以,此處實際上只用到了2048~2111,用于表示頁內的OOB區(qū)域,其大小是64字節(jié)。A12~A27,稱作頁號,頁的號碼,可以定位到具體是哪一個頁。A18~A27,表示對應的塊號,即屬于哪個塊。表4MT型分段尋址表I/O0I/O1I/O2I/O3I/O4I/O5I/O6I/O71stCycleA0A1A2A3A4A5A6A71ndCycleA8A9A10A11*L*L*L*L1rdCycleA12A13A14A15A16A17A18A194thCycleA20A21A22A23A24A25A26A27小結通過對比兩種芯片,可知兩種芯片的結構上存在很大的差異,MT型芯片中含有2個Plane,對于每個Plane都有一個Dataregister(緩沖)和一個Cacheregister(緩存)。K型E版芯片只有一個Plane,一個Dataregister(緩沖)。從兩種芯片的分段尋址表來看,每次發(fā)送的地址都是相互對齊的。因此兩種芯片傳遞地址的過程應該是一致的。命令對比由于MT型芯片的功能比K型E版芯片的功能要多,它支持頁編程緩存模式、讀頁緩存模式、OTP(一次編程模式)、內部數據移動、封鎖數據塊(1.8V)等模式,并且它還支持Two-Plane方式的訪問。為了確定K型E版芯片中的常用命令是否和MT型芯片一致,為此對比了以下常用的命令:表5常用命令對比NANDFlash操作MT型(時間)K型E版(時間)讀頁00h-30h(25us)00h-30h(25us)頁編程80h-10h(200us)80h-10h(400us)塊擦除60h-D0h(700us)60h-D0h(4.5ms)讀ID90h90h讀狀態(tài)70h70h頁復制00h-35h,85h-10h00h-35h,85h-10h從表5中可以知道兩種芯片的常用命令相同,MT型芯片相對于K型E版芯片的讀頁、頁編程、塊擦除等操作的速度要快。由于頁復制操作只支持在同一個Plane中進行操作,而MT型芯片中是有兩個Plane(偶數塊和奇數塊分別在不同的Plane中),因此可以推測MT型芯片只允許偶數(或奇數)數據塊之間進行頁復制操作。測試功能測試功能測試主要是驗證MT型芯片是否可以正常的使用K型E版芯片中的常用命令(即NANDFlash驅動中使用到的命令),同時驗證前面的推測。本次主要是對表5中的6個命令進行驗證測試。表6功能測試結果測試命令測試結果MT型K型E版讀頁(00h-30h)正常正常頁編程(80h-10h)正常正常塊擦除(60h-D0h)正常正常讀ID(90h)正常正常讀狀態(tài)(70h)正常正常頁復制(00h-35h,85h-10h)奇數塊和偶數塊之間的復制操作不通過,偶數塊或者奇數塊之間的復制正常。正常結論:MT型芯片可以正常的使用K型E版芯片中讀頁、頁編程、塊擦除等基本操作。MT型芯片不支持跨Plane的頁復制操作。全盤測試全盤測試是基于文件系統(tǒng)上的測試,該測試基本涉及到NANDFlash所有功能[2],并且使用到了U盤區(qū)所有的數據塊。所以,它是評估NANDFlash整體性能的一個重要測試。測試目的:確定NANDFlash芯片整體性能的穩(wěn)定性。測試過程:在文件系統(tǒng)上新建500個文件,每個文件追加184K(數據設為184K時,U盤存儲區(qū)基本寫滿)的數據,并統(tǒng)計全盤測試過程中的NANDFlash總擦寫次數和交換塊擦寫次數。追加成功之后,再通過往cmd.exe中寫入CHKDSKG:[3]命令檢查G盤(為設備在PC上顯示的移動磁盤號)中的文件系統(tǒng)是否存在錯誤。注[2]:主要包括NANDFlash塊擦除、頁復制、讀頁、寫頁、讀狀態(tài)、讀ID等。注[3]:CHKDSK命令是主要用于檢查文件系統(tǒng)中的邏輯完整性。全盤測試數據如表7所示。表7全盤測試數據測試設備1號(MT型)2號(MT型)K型E版全盤測試通過通過通過NANDFlash總擦寫次數119231192311923交換區(qū)總擦寫次數544854485448測試時間35分鐘35分鐘40分鐘結論:MT型芯片可以通過全盤測試。MT型芯片相對于K型E版芯片的測試時間有所減少。數據塊擦寫壽命測試測試目的:確定MT型芯片的擦寫壽命[4]。測試過程:擦除源數據塊,往源數據塊中寫滿數據,再按頁檢查寫入的數據是否正確。在源數據塊數據成功寫滿之后,先擦除目標數據塊,再使用NANDFlash的CopyPage操作將源數據塊中的數據按頁復制到目標數據塊。復制結束之后,按頁檢查目標數據塊中的數據是否和源數據塊一致,不一致則表示目標數據塊出現了比特錯誤。重復第二步操作,直到目標數據塊出現比特錯誤為止,記錄進行的CopyPage操作的次數——擦寫壽命。表8MT型擦寫壽命測試數據塊地址測試設備1號2號K型E版0x6DC0000182200//0x6E00000121100//0x6E40000109900488200/0x6E80000117900119000/0x6EC000086700313500/平均擦寫次數123560306900約5萬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