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虛詞指導(dǎo)課件117張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6/07/wKhkGWWEZwKAQVlNAAG1U72lfHU895.jpg)
![高考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虛詞指導(dǎo)課件117張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6/07/wKhkGWWEZwKAQVlNAAG1U72lfHU8952.jpg)
![高考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虛詞指導(dǎo)課件117張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6/07/wKhkGWWEZwKAQVlNAAG1U72lfHU8953.jpg)
![高考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虛詞指導(dǎo)課件117張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6/07/wKhkGWWEZwKAQVlNAAG1U72lfHU8954.jpg)
![高考專題復(fù)習(xí)文言文虛詞指導(dǎo)課件117張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6/07/wKhkGWWEZwKAQVlNAAG1U72lfHU895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課前小練習(xí)虛微:⑴猥以微賤,當(dāng)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情表》)⑵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陳情表》)⑶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卒保余年。(《陳情表》)⑷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⑸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信陵君竊符救趙》)惡:⑴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諫太宗十思疏》)⑵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游》)⑶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報任安書》)⑷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魚我所欲也》)⑸人有惡蘇秦于燕王者(《戰(zhàn)國策·燕策》)⑴地位低微,卑賤;⑵地位低微,卑賤;⑶微?。虎热绻麤]有;⑸暗中,秘密地;⑴惡人,壞人;⑵什么;⑶憎惡,厭惡,討厭;⑷憎惡,厭惡,討厭;⑸詆毀;虛望:⑴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寡人之于國也》)⑵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xué)》)⑶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鴻門宴》)⑷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ā而欓T宴》)⑸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滕王閣序》)⑹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記》)⑺壬戌之初,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賦》)⑻意氣勤勤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報任安書》)⑼先達(dá)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送東陽馬生序》)⑴盼望,期望,指望;⑵向遠(yuǎn)處看,遠(yuǎn)望;⑶觀察;⑷盼望;⑸名望,聲望;⑹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⑺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⑻埋怨,責(zé)怪;⑼名望,聲望;虛王: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⑵沛公欲王關(guān)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鴻門宴》)⑶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ā而欓T宴》)涕:⑴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師表》)⑵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孔雀東南飛》)⑶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⑷兒涕而去。(《促織》)⑴稱王,統(tǒng)治天下;⑵稱王;⑶使……為王;⑴眼淚;⑵眼淚;⑶眼淚;⑷流淚,哭泣;虛亡:⑴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⑵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過秦論》)⑷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過秦論》)⑸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鴻門宴》)⑹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伶官傳序》)⑺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報任安書》)⑼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陳情表》)⑽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愚公移山》)⑹使……滅亡;⑺失去;⑼滅亡;⑽通“無”,沒有;⑴逃亡⑵失去,丟失;⑶逃跑的人;⑷滅亡;⑸逃亡;虛徒:⑴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答客難》)⑶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過秦論》)⑷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孔雀東南飛》)⑸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⑺強(qiáng)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⑻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⑴黨徒,同類或同一派別的人;⑶刑徒,被罰服勞役的人⑷白白地,徒然;⑸白白地,徒然;⑺只,僅僅;⑻同類人;⑼空,白白地,徒然;虛湯:⑴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氓》)⑵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岳陽樓記》)⑶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嘗廢離?!蛾惽楸怼发入顺譁止?,以被擁覆。(《送東陽馬生序》)⑸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⑹湯之問棘也是已(《逍遙游》)⑴水勢浩大的樣子⑵水勢浩大的樣子;⑶湯藥;⑷熱水;⑸通“燙”,加熱;⑹商朝第一個君王;虛素:⑴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孔雀東南飛》)⑵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⑶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⑷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詩經(jīng)》)說:⑴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⑵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⑶范增說項羽曰(《鴻門宴》)⑷而聽細(xì)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鴻門宴》)⑴白色的絹;⑵白色的絹;⑶平素,向來,一向;⑷白白地;⑴通“悅”,喜歡,高興;⑵言論,主張,學(xué)說;⑶勸說,說服;⑷言論,主張;虛私:⑴欲茍順?biāo)角?,則告訴不許:臣之進(jìn)退,實為狼狽。(《陳情表》)⑵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報任安書》)⑶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出師表》)⑷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⑸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⑹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鴻門宴》)⑴私人的,自己的;⑵私人的,自己的;⑶偏私,偏愛,不公道;⑷私人的,自己的;⑸偏愛;⑹私下,偷偷地;虛率:⑴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過秦論》)⑵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六國論》)⑶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而不顧汝也。(《與妻書》)⑷子路率爾而對曰(《論語》)⑸將率不能則兵弱(《荀子·富國》)數(shù):⑴范增數(shù)目項王。(《鴻門宴》)⑵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寡人之于國也》)⑶于是項王乃即漢王相與臨廣武澗而語。漢王數(shù)之,項王怒,欲一戰(zhàn)。⑷漢果數(shù)挑楚軍戰(zhàn),楚軍不出。(《史記·項羽本紀(jì)》)⑸李廣老,數(shù)奇。(《史記·李將軍列傳》)⑴帶領(lǐng),率領(lǐng);⑵全都,一概;⑶遵循,順著;⑷輕率;⑸通“帥”,主將;⑴屢次;⑵密;⑶列舉罪狀加以責(zé)備;⑷屢次;⑸命運;文言虛詞掌握常考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溫習(xí)學(xué)習(xí)過的文言語句學(xué)習(xí)目標(biāo)tongjiazi作用虛詞文言虛詞是指那些意義比較抽象,基本不能明確地表達(dá)意義,而只能組織實詞使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的詞。·它是構(gòu)成文言句子不可或缺的部分?!す沤駶h語中,差別最大的不是實詞,而是虛詞。“之乎者也”已成為文言文最顯著的特色,甚至成了文言文的代稱。虛虛詞的作用詩句順暢易懂,舒緩音節(jié),傳情達(dá)意,深化意境表時態(tài),正在進(jìn)行時,寫李清照南渡,丈夫病故,書信無處可寄,是以見到北雁南飛,感到傷心。表程度,用在句中,表示秋天時節(jié),忽暖忽冷,氣候變化無常,最難調(diào)養(yǎng)身體。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表轉(zhuǎn)折,李清照早年寫給丈夫趙明誠的《一剪梅》詞中有“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句,故稱雁為“舊時相識”。意思是“怎么”“怎樣”。指的是晚年的李清照,孤苦伶仃,守著窗戶獨坐,怎樣才能挨到天黑。表達(dá)的是李清照內(nèi)心的凄苦與落寞。虛虛詞的作用明朝末年,大臣洪承疇深受明代皇帝器重,擔(dān)任陜西三邊總督、薊遼總督等要職。而在洪承疇的房子上,他自己寫了一副對聯(lián),張貼在大門上,表示自己深受皇恩,感激涕零,要做一個大忠臣。松錦之戰(zhàn),洪承疇被俘,最終投降了清朝,變節(jié)無恥,被時人所鄙棄。有一天,有人給洪承疇送了一個禮物,打開一看,居然是洪承疇之前寫的那副對聯(lián),但每一句都增添了東西。君恩深似海臣節(jié)重如山矣乎明朝皇帝對你真是君恩似海,可是你這個明朝的臣子真的有臣子的節(jié)操嗎?貪生怕死,變節(jié)無恥,真是讓人無比唾棄啊!”虛虛詞的作用
文言虛詞在數(shù)量上遠(yuǎn)不如實詞多,但在文言文中使用頻率高,語法作用大,用法相當(dāng)復(fù)雜且非常靈活。阮元《經(jīng)傳釋詞序》:實詞易訓(xùn),虛詞難釋。
我們要想真正讀懂古文,了解并掌握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是非常必要的。清·袁仁林:千言萬語,止此幾個虛詞出入?yún)⑽槠溟g,而運用無窮。tongjiazi常用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虛1——“而”文文言常用虛詞表并列表順承表遞進(jìn)表修飾表轉(zhuǎn)折表假設(shè)表因果表目的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夫趙強(qiáng)而燕弱,而君幸于大王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縵立遠(yuǎn)視,而望幸焉<連>虛1——“而”文文言常用虛詞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助> 表感嘆語氣,≈啊、吧
俄而,百千人大呼。詞綴 嵌在某些時間詞后面
【而已】
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語氣助詞,≈罷了 【而況】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
連詞,何況 【既而】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
時間副詞,不久 虛1——“而”文文言常用虛詞
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
<代> 通“爾”,你(們)、你(們)的
<連> 表并列,表順承,表遞進(jìn),表修飾,表轉(zhuǎn)折,表假設(shè),表因果,表目的 虛1——“而”文文言常用虛詞兵者,詭道也。須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①而二螯,否則,何以勝?故馮婉貞曰:“諸君②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氏雖小,然青,取之于藍(lán)③而青于藍(lán),更勝其父。婉貞博學(xué)④而日參省乎己,非只效書生終日⑤而思也。三思⑥而后行,故有抗敵之大捷。非⑦而所謂小女子也,乃巾幗英杰⑧而。 連詞,表并列連詞,表假設(shè),“如果”連詞,表轉(zhuǎn)折,“卻”連詞,表遞進(jìn),“并且”連詞,表修飾句末語氣助詞,表示勸告或感嘆語氣,可譯為“吧”“啊”代詞,同“爾”,可譯為“你”連詞,表承接虛1——“而”文文言常用虛詞
兵者,危道也。須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①而二螯,否則,何以勝?故馮婉貞曰:“諸君②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氏雖小,然青,取之于藍(lán)③而青于藍(lán),更勝其父。婉貞博學(xué)④而日參省乎己,非只效書生終日⑤而思也。三思⑥而后行,故有抗敵之大捷。非⑦而所謂小女子也,乃巾幗英杰⑧而。
用兵,是一種變幻莫測的方法。要同心協(xié)力,千不要像螃蟹那樣六條腿兩只鉗,不然,那么你憑什取勝呢?所以馮婉貞說:“諸位將軍如果想打勝仗,可以向我學(xué)習(xí)?!瘪T氏年齡雖然小,但是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馮氏比其父更勝一籌。馮婉貞廣泛地學(xué)習(xí)并且每天反省自己,不是效仿一般的書生那樣整天思考(而不學(xué)習(xí))。多加考慮之后再去實施,所以抵抗敵軍能夠取得勝利。(馮氏)不是人們所說的柔弱女子,而是巾幗英雄啊。虛2——“何”文文言常用虛詞彼候人兮,何戈何祋duì。通“荷hè”,扛、背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通“呵hē”,喝問
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語氣助詞,無實義 <動>虛2——“何”文文言常用虛詞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作謂語,問原因。為什么、什么原因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作賓語,代處所和事物。哪里、什么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作定語,什么、哪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為什么、怎么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多么、怎么疑問代詞<副詞
虛2——“何”文文言常用虛詞【何如】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奈何】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何以】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其】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何乃】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無何】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表示疑問或反問,怎么樣、怎么辦、為什么賓語前置,即“以何”。根據(jù)"以"的不同用法,=拿什么、憑什么、怎么、因為什么、做什么……多么(多帶有不以為然的口氣)怎能不久、沒多久虛2——“何”文文言常用虛詞“徐公①何能及君也”本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②何也?其所據(jù)③何為?原其理,當(dāng)為愛之深也。可見,情之誤,④何其大也!然⑤何人能忘情耶?⑥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⑦何如?
動詞前表疑問,“怎么”疑問代詞,表原因,常帶語氣助詞“哉”“也”代詞,作賓語,“什么”【何其】多么代詞,作賓語,可譯為“什么”【何以】即“以何”,“拿什么”“憑什么”【何如】即“如何”,表示疑問或反問,可譯為“怎么樣”“怎么辦”虛2——“何”文文言常用虛詞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這樣說)本來是錯誤的,但他的妻子這樣說,為什么呢?她依據(jù)什么(才這樣說)呢?推究其中的道理,(是)愛自己的老公很深啊。哎,感情造成的謬誤多么大呀!但是什么人能夠忘情呢?拿什么消除這種弊端,希望您能教給我(一個)好辦法,怎么樣?
“徐公①何能及君也”本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②何也?其所據(jù)③何為?原其理,當(dāng)為愛之深也??梢?,情之誤,④何其大也!然⑤何人能忘情耶?⑥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⑦何如?虛3——“乎”文文言常用虛詞兒寒乎?欲食乎?表疑問語氣,嗎、呢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示反問語氣,嗎、呢
無以,則王乎?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吧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表感嘆或祈使語氣,啊、呀……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句中表停頓
助詞句末表語氣句中表停頓虛3——“乎”文文言常用虛詞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詞綴 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的樣子、……地相與枕籍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介> 通“于” 虛3——“乎”文文言常用虛詞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①乎?然吾曾見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②乎是,然其仍從此業(yè),吾問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賦斂。”可見,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③乎!而王胡為④乎如此好樂?若恢恢⑤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則王之所為,宜也。臣之駑頓,所言多謬,王能諒之⑥乎?句末語氣詞,表揣測,“吧”通“于”,介詞,“在”句末語氣助詞,表感嘆,“啊”“呀”形容詞詞尾,“…的樣子”“…地”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可譯為“嗎”虛3——“乎”文文言常用虛詞大王(如果)非常喜歡音樂,那么齊國治理得(也)差不多了吧。但是我曾經(jīng)看到一個人,他家世代捕蛇,有多人死在這件事上,卻仍然做這件事不停下來問他原因,(他)說:“(捕蛇)可以應(yīng)付賦稅啊。”哎,賦稅的危害真是比毒蛇還厲害啊!然而大王您為什么還如此沉溺于音樂呢?如果大王在治理國事上專心致志,一定會游刃有余的,(這樣的話)大王的作為真是比沉溺于音樂強(qiáng)百倍啊。為臣愚鈍,所說的話難免有誤,大王能原諒我嗎?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①乎?然吾曾見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②乎是,然其仍從此業(yè),吾問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賦斂。”可見,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③乎!而王胡為④乎如此好樂?若恢恢⑤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則王之所為,宜也。臣之駑頓,所言多謬,王能諒之⑥乎?虛4——“乃”文文言常用虛詞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表判斷,是、就是 乃使人復(fù)茸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表承接,就、于是 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表條件,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表轉(zhuǎn)折,卻、竟然 <副詞>虛4——“乃”文文言常用虛詞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第二人稱代詞,你、你的夫我乃行也,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指示代詞,這、這樣
【乃爾】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這樣 【無乃】無乃爾是過與表猜測,恐怕…… <代詞>虛4——“乃”文文言常用虛詞
嘗聞放翁志節(jié),畢現(xiàn)《示兒》,①乃讀之。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②乃翁”一句,大為感佩,③乃忠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齒,④乃曰:“此徒沽名耳?!北娙速|(zhì)之以理,其辭窮,⑤乃不得已而謝。原其言,炒作⑥乃爾,無乃⑦自高耳。
副詞,表承接,于是第二人稱代詞,你、你的副詞,表判斷,為、是、就是副詞,表轉(zhuǎn)折,竟然、卻副詞,表條件,才【乃爾】就這樣、如此【無乃】恐怕……虛4——“乃”文文言常用虛詞
曾經(jīng)聽說陸放翁的志向氣節(jié),全都表現(xiàn)在《示兒》這首詩里,于是(我)讀了讀它。讀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句,(我)深深地受到感動并佩服他,(陸放翁)(真是)忠誠正直的臣子啊!然而也有人瞧不起他,竟然說:“這只是沽名釣譽(yù)罷了?!贝蠹蚁蛩儐柕览恚麩o話可說,才不得不道歉。推究他說的話,恐怕是炒作來抬高自己(的名氣)吧。
嘗聞放翁志節(jié),畢現(xiàn)《示兒》,①乃讀之。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②乃翁”一句,大為感佩,③乃忠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齒,④乃曰:“此徒沽名耳?!北娙速|(zhì)之以理,其辭窮,⑤乃不得已而謝。原其言,炒作⑥乃爾,無⑦乃自高耳。虛5——“其”文文言常用虛詞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方其系燕父子以組。第三人稱代詞,他(們)/他(們)的失其所與,不知。第一人稱代詞,我(自己)/我的(包括復(fù)數(shù))其后楚日以削,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指示代詞,那、那些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詞,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代詞>虛5——“其”文文言常用虛詞吾其還也。祈使語氣,還是、可其皆出于此乎?揣測語氣,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反問語氣,難道、怎么<副詞>虛5——“其”文文言常用虛詞其若是,孰能御之 表假設(shè),假如、如果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表選擇,是……還是……
路曼曼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音節(jié)助詞,不譯【何其】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連詞><助詞>虛5——“其”文文言常用虛詞
狐謂狼曰:“羊肉①其鮮乎!君②其有意,叼③其一而啖之,得飽④其口福。”狼曰:“⑤其如猛犬何?”狐間于犬曰:“羊數(shù)詈言,⑥其言不堪入耳,君乃無所怒,⑦其無聞邪,⑧其畏主人邪?及⑨其嬉逐,愿為一雪⑩其恥。君①其許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無辭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修遠(yuǎn)矣,護(hù)羊愈謹(jǐn)。狐與狼遂去。連詞,表假設(shè),如果副詞,表揣測,大概、或許指示代詞,其中的自己的副詞,加強(qiáng)反問語氣第三人稱代詞,他的連詞,連用,表選擇,是……還是……第三人稱代詞,它們指示代詞,那種副詞,表反問語氣,難道、怎么音節(jié)助詞,不譯
副詞,一定,還是虛5——“其”文文言常用虛詞
狐貍對狼說:“羊肉一定很鮮美啊。如果你有意品嘗,不妨叼一塊吃吃,飽飽口福。”狼說:“有兇狗守護(hù)著羊群怎么辦?”于是狐貍挑撥離間地對兇狗說:“羊多次在背后罵你,那些話太難聽了,你竟然不生氣,是果真沒有聽到,還是怕你的主人?等到哪一天它們追逐嬉戲的時候,我也愿意為你一雪前恥。你一定要答應(yīng)我。”兇狗笑著說:“想要加害于人,還怕找不到罪名嗎?”兇狗這才明白狐貍的野心,知道守護(hù)羊群的任務(wù)還很漫長。于是兇狗守護(hù)羊群更加謹(jǐn)慎。狐貍和狼的奸計沒有得逞,悻悻離去了。
狐謂狼曰:“羊肉①其鮮乎!君②其有意,叼③其一而啖之,得飽④其口福?!崩窃?“⑤其如猛犬何?”狐間于犬曰:“羊數(shù)詈言,⑥其言不堪入耳,君乃無所怒,⑦其無聞邪,⑧其畏主人邪?及⑨其嬉逐,愿為一雪⑩其恥。君①其許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無辭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修遠(yuǎn)矣,護(hù)羊愈謹(jǐn)。狐與狼遂去。虛6——“且”文文言常用虛詞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表并列,又、并且、一邊……一邊……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表遞進(jìn),況且、而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表讓步,尚且、還 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表假設(shè),如果、即使是<連詞>虛6——“且”文文言常用虛詞若屬皆且為所虜將要,快要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暫且,姑且 【且夫】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jìn)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 【且如】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就像<副>虛6——“且”文文言常用虛詞
“存者①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此豈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盡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②且委政不佞之人,則李唐③且亡,必矣。④且夫志士⑤且如河水清⑥且漣矣,于斯世則無進(jìn)身之途??v有“死⑦且不避,卮酒安足辭”之豪氣,無用武之地,亦何用?副詞,暫且、姑且連詞,表遞進(jìn),而且、并且副詞,將要 連詞,表并列,又【且夫】況且、再說連詞,表讓步,尚且、還【且如】就像虛6——“且”文文言常用虛詞“活著的人姑且茍活著吧,死去的人就永遠(yuǎn)逝去了?!边@難道只是石壕一個地方的現(xiàn)象嗎?中晚唐王朝全都這樣啊。(國家治理得都)像這個樣子(了),皇帝仍然每天玩樂,而且把朝政委托給奸佞小人,因此李唐將要滅亡,(是)一定的了。再說有志之士就像河水那樣清澈見底,在這樣的世道上就沒有入仕做官報效國家的道路了??v使他有“連死都不躲避,一杯酒怎么值得拒絕”的勇氣,(卻)沒有用武之地,又有什么用呢?
“存者①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此豈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盡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②且委政不佞之人,則李唐③且亡,必矣。④且夫志士⑤且如河水清⑥且漣矣,于斯世則無進(jìn)身之途??v有“死⑦且不避,卮酒安足辭”之豪氣,無用武之地,亦何用?虛7——“若”文文言常用虛詞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促織》)如同,好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及、比得上
吾兒,久不見若影。(《項脊軒志》) 第二人稱,你(們)、你(們)的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近指,這、這樣、如此<動><代><連>虛7——“若”文文言常用虛詞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燭之武退秦師》)表假設(shè),如果、假如
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齊桓晉文之事》)表示另提一件事,至、至于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氓》)詞綴 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的樣子、……地
[若夫]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要說那、像那
<連>虛7——“若”文文言常用虛詞“①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xiāng)?!逼嬖?②若人之思,③若天驚石破,花開鐵樹,非④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治彷叺盀槠漪~之一鱗,⑤若龍之一爪也。⑥若夫常人思鄉(xiāng),望月懷遠(yuǎn),登高人作賦,⑦若柳子厚則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難抑之情,絕矣。連詞,表假設(shè),如果指示代詞,此、這個 動詞,好像、如同第二人稱代詞,你連詞,≈或常用于句首或段落的開始, 表示另提一事,至于、再說表示另提一事,至,至于虛7——“若”文文言常用虛詞
“如果能夠化身為千億個自我,那就散到那無數(shù)的山峰上眺望故鄉(xiāng)。”(真是)奇妙啊!這個人的想象(就)像石破天驚,鐵樹開花一樣,并不是你們這些平常的人能夠趕得上的。我也是這樣??峙挛覀冞@些人只能夠做魚的一片鱗或龍的一只爪了。至于一般人思念家鄉(xiāng),常常是眺望明月懷念遠(yuǎn)方,(或者)登上高處吟詩作賦,至于柳子厚就不這樣,(他)憑借超過一般人的思路,抒發(fā)難以抑制的感情,絕了?!阿偃魹榛蒙砬|,散向峰頭望故鄉(xiāng)?!逼嬖?②若人之思,③若天驚石破,花開鐵樹,非④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治彷叺盀槠漪~之一鱗,⑤若龍之一爪也。⑥若夫常人思鄉(xiāng),常望月懷遠(yuǎn),登高人作賦,⑦若柳子厚則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難抑之情,絕矣。虛8——“所”文文言常用虛詞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處所、地方
燕王,吾所立。(《伶官傳序》)所+動詞=名詞性短語,……的人/事/物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為……所,表被動
<名> <代><助>虛8——“所”文文言常用虛詞【所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依據(jù),用來……的(人/事/物)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表原因,……的原因【所謂】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所說的
【所在】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到處 <名> <代><助>虛8——“所”文文言常用虛詞“吾①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藺相如此言,足使之為天下②所欽。以其③所居位,能如此,豈他人可及?察其言,觀其行,知其非④所以沽名釣譽(yù)矣。【所以】表原因,……的原因(緣故)【為……所……】,表被動所字結(jié)構(gòu),…的人/事物/地方/情況等【所以】用來……的方法/途徑/手段虛8——“所”文文言常用虛詞“吾①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藺相如此言,足使之為天下②所欽。以其③所居位,能如此,豈他人可及?察其言,觀其行,知其非④所以沽名釣譽(yù)矣。與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⑤所過之時,前訪朱亥,其度豈常人哉?此二人皆⑥所以教人向上者也?!拔疫@樣做的緣故,(是)把國家的危機(jī)放在前面而把自己的私怨放在后面?!碧A相如的這句話,足夠使他被天下人欽佩。憑借他所在的官位,能夠這樣說這樣做,難道是別人能比得上的嗎?仔細(xì)觀察他的言行,就知道他并不是憑此沽名釣譽(yù)了。與他不相上下的人,是信陵君。侯生在大庭廣眾之間,不應(yīng)該有拜訪(朋友)的事情的時候,前去拜訪朱亥,(而信陵君始終面不更色),這氣度難道是一般人嗎?這兩個人都是教人向上的榜樣啊。虛9——“為”文文言常用虛詞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xué)》)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廉頗藺相如列傳》)泛指“做”的意思,根據(jù)其賓語不同可譯為不同的動詞,寫、當(dāng)、舉行、治理、凝結(jié)、演奏……泊牧以讒誅,邯鄲為郡。(《六國論》)作為、當(dāng)作、成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以為、認(rèn)為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廉頗藺相如列傳》)判斷詞,是 <動>虛9——“為”文文言常用虛詞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鴻門宴》)表對象,給、替、向、對慎勿為歸死,貴賤輕何薄(《孔雀東南飛》)表原因或目的,因為,為了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過秦論》)表被動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疑問句末,表示反問或感嘆語氣【為壽】 席間敬酒祝壽<介><助>
虛9——“為”文文言常用虛詞“天行有常,不①為堯存,不②為桀亡?!贝刷蹫橹晾?,當(dāng)④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⑤為巫所惑。巫者,以詭⑥為業(yè),其所⑦為皆⑧為利也。故⑨為其來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⑩為天下除殘去穢,乃吾輩本分,何辭?為?①②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原因,因為動詞,表判斷,是⑥⑦作為、做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當(dāng)、等到句末語氣助詞,表示疑問或反詰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給、替介詞,表原因,為了為……所表被動表動作對象,為了虛9——“為”文文言常用虛詞“天行有常,不①為堯存,不②為桀亡?!贝刷蹫橹晾?,當(dāng)④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⑤為巫所惑。巫者,以詭⑥為業(yè),其所⑦為皆⑧為利也。故⑨為其來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⑩為天下除殘去穢,乃吾輩本分,何辭為?“大自然的運行有一定的規(guī)律,不會因為圣君堯就存在,也不會因為暴君桀就滅亡。”這是真理,應(yīng)當(dāng)對世人說,千萬不要讓他們被巫師迷惑。巫師,拿騙人當(dāng)職業(yè),他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利益。所以當(dāng)他來到的時候,就用這個道理斥責(zé)他,揭露他的用心。替社會清除壞的風(fēng)氣習(xí)俗,(這是)我們的分內(nèi)之事,為何推辭拒絕呢?虛10——“焉”文文言常用虛詞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表示第三人稱,他/她/它(們)
焉用亡鄭以陪鄰?(《燭之武退秦師》)疑問代詞,什么、怎么、哪里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勸學(xué)》)≈于之、于此、于彼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于何
<代><介>虛10——“焉”文文言常用虛詞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赤壁賦》)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
盤盤焉,困困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的樣子、……地<助>
詞綴虛10——“焉”文文言常用虛詞崤之戰(zhàn),秦軍過崤山間,見峭峭①焉,狹狹②焉,未料有伏③焉,將士雖全力以搏,無奈進(jìn)退不能少④焉,死之殆盡,故致大敗。于是余有嘆⑤焉,驕而輕敵若此,⑥焉能不敗?萬軍于之何加⑦焉?但以其傲,斥⑧焉,則必?zé)o顏世上矣。
形容詞詞尾,……的樣子兼詞,≈于彼,在那里句中語氣助詞,表示停頓句末語氣助詞,不譯疑問代詞,怎么、哪里 句末語氣助詞,呢代詞,他們虛10——“焉”文文言常用虛詞
崤之戰(zhàn),秦軍過崤山間,見峭峭①焉,狹狹②焉,未料有伏③焉,將士雖全力以搏,無奈進(jìn)退不能。少④焉,死之殆盡,故致大敗。于是余有嘆⑤焉,驕而輕敵若此,⑥焉能不敗?萬軍于之何加⑦焉?但以其傲,斥⑧焉,則必?zé)o顏世上矣。崤之戰(zhàn)時,秦軍路過崤山,看到那里山勢陡峭狹窄,沒有料到晉國在那里設(shè)有埋伏,將士們雖然全力拼搏,無奈進(jìn)退兩難,不久,差不多都戰(zhàn)死了,所以導(dǎo)致大敗。對這件事我很有感慨,如此驕傲輕敵,怎么能不打敗仗?(即使)千軍萬馬對他們又有什么益處呢?就因為他們驕傲,斥責(zé)他們,他們一定沒臉在世上活著了。虛11——“也”文文言常用虛詞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句末,表判斷語氣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句末,表陳述或解釋語氣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句末,表肯定或感嘆語氣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過秦論》)句末常與“何”等詞相應(yīng),表疑問或反詰語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句中,表停頓【也哉】豈獨伶人也哉!(《伶官傳序》)
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qiáng)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 <助>虛11——“也”文文言常用虛詞“師道之不傳①也久矣,汝何以能復(fù)之②也?”“吾將勸勉
督責(zé)以行之③也。”“汝之言,金玉④也。汝之心胸,吾輩何能
及⑤也哉!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或反問語氣句末語氣助詞,表肯定語氣句末語氣助詞,表判斷語氣【也哉】語氣助詞連用,表感嘆語氣虛11——“也”文文言常用虛詞“從師的風(fēng)尚不流傳(已經(jīng))很久了,你憑借什么能恢復(fù)它呢?”“我將勸勉并監(jiān)督(大家和我一起)來踐行它。”“你的話,如同金玉;你的心胸,我們怎么能比得上啊!”“師道之不傳①也久矣,汝何以能復(fù)之②也?”“吾將勸勉督責(zé)以行之③也。”“汝之言,金玉④也。汝之心胸,吾輩何能及⑤也哉!虛12——“以”文文言常用虛詞<動>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認(rèn)為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用、使用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侍坐》)做
古人秉燭游,良有以也。(《春夜宴桃李園序》)緣由、原因
<名> 虛12——“以”文文言常用虛詞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表并列或遞進(jìn),而、又、而且、并且,或省去各各竦立以聽。(《促織》) 表承接,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辭》)表修飾,而,或省去
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表因果,因為、由于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表目的關(guān)系,而、來、用來、以致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出師表》)表時間、方位、數(shù)量的界限或范圍 <連>虛12——“以”文文言常用虛詞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表示工具、方式、手段,拿、用、憑具以沛公言報項王。(《鴻門宴》)表示對象,把、和、率領(lǐng)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蘇武傳》)表時間、處所,在、從
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表原因,因為、由于
<介>虛12——“以”文文言常用虛詞
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語氣助詞,調(diào)整音節(jié)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通“已”,已經(jīng)
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通“已”,停止
通假<助> 虛12——“以”文文言常用虛詞自以為得之矣。(《石鐘山記》)認(rèn)為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燭之武退秦師》)把……當(dāng)作或看作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蘭亭集序》)把……作為或制成
【以是】【是以】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因此【有以】項王未有以應(yīng),曰:“坐?!?《鴻門宴》)
有什么辦法用來……
【無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陳情表》)
沒有什么辦法用來…… 【以為】虛12——“以”文文言常用虛詞“秉燭夜游,良有①以也?!比簪谝约好烙谂税?,則出無傷;否則,③以吾之容,現(xiàn)于當(dāng)衢,則恐驚人。故自當(dāng)④以書卷為伴,棄險⑤以遠(yuǎn)則不敢至之怯,慕“擁火⑥以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⑦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之美……暢游書海⑧以極夫天地之樂,如此⑨以帝位予我,亦棄之也,豈⑩以一冕之故而棄心神之逸?①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長享逸樂。吾雖?以康熙六年至京師,然終未?以權(quán)貴交。?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賢不見用,忠不見?以”之嘆。 名詞,原因動詞,認(rèn)為介詞,憑借介詞,把連詞,表并列或遞進(jìn)連詞,表承接連詞,表修飾連詞,表目的介詞,把介詞,由于連詞,表原因介詞,在介詞,跟、和連詞,表界限或范圍動詞,用、任用虛12——“以”文文言常用虛詞“秉燭夜游,良有①以也?!比簪谝约好烙谂税?,則出無傷;否則,③以吾之容現(xiàn)于當(dāng)衢,則恐驚人。故自當(dāng)④以書卷為伴,棄險⑤以遠(yuǎn)則不敢至之怯,慕“擁火⑥以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⑦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之美……暢游書海⑧以極夫天地之樂,如此⑨以帝位予我,亦棄之也,豈⑩以一冕之故而棄心神之逸?①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長享逸樂。吾雖?以康熙六年至京師,然終未?以權(quán)貴交。④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賢不見用,忠不見⑤以”之嘆?!肮糯娜吮鼱T夜游,的確是有原因的啊。”如果認(rèn)為自己比潘安還英俊瀟灑,那么出來走走也沒什么妨礙;否則,憑借我這副面容出現(xiàn)在街市上,就恐怕要嚇到人了。所以我自己應(yīng)當(dāng)把書卷作為伙伴,消除掉因為危險而遙遠(yuǎn)就不敢到達(dá)的怯懦,仰慕“拿著火把進(jìn)入深穴(探險)”的勇氣,陶醉在“樹木欣欣向榮,泉水緩緩流動”的美景之中暢游于書海之中來窮極那天地之間的快樂,像這樣,(即使)把皇帝的位子給我,我也會棄之不顧的,難道(我會)因為一頂皇冠的緣故就拋棄精神的悠然閑逸嗎?(正)因為我有這樣的志向,所以才能夠長久地享受閑逸和快樂。我雖然在康熙六年(就)到京城(了),但是始終沒有跟權(quán)貴交往。以上就是我內(nèi)心的表白,希望你能體察,因此沒必要有“忠臣賢能之人不被任用”的感嘆。虛13——“因”文文言常用虛詞<介>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蘭亭集序》) 依照、憑借、根據(jù) 因擊沛公于坐。(《鴻門宴》)趁著,趁機(jī)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鴻門宴》)通過、經(jīng)由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疏》)因為、由于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于是、就
<副>虛13——“因”文文言常用虛詞上宮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屈原列傳》)于是、因為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論》)沿襲、遵循
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侍坐》)接續(xù)
批大郤xi,導(dǎo)大竅kuǎn,因其固然。(《庖丁解?!?依照、順應(yīng)
于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原因,緣由,機(jī)緣 <連> <動> <名>
虛13——“因”文文言常用虛詞①因能授官,不以門第取人,且不②因舊制,此乃曹操成大業(yè)之③因。其常④因人不備,襲取之,如烏巢焚糧。此一役,動搖袁紹軍心,⑤因乘勢擊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⑥因許攸之力而得,此正如⑦因枯木變?yōu)闃s木也。途經(jīng)紹墓,其尚⑧因眾人至前拜祭。其量豈常人可比?⑨因此其得眾人之心,以一天下。⑩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業(yè)。 介詞,根據(jù)動詞,沿襲
名詞,原因介詞,趁著副詞,于是介詞,憑借介詞,經(jīng)由介詞,通過,經(jīng)過介詞,因為連詞,用于因果關(guān)系,表原因虛13——“因”文文言常用虛詞
①因能授官,不以門第取人,且不②因舊制,此乃曹操成大業(yè)之③因。其常④因人不備,襲取之,如烏巢焚糧。此一役,動搖袁紹軍心,⑤因乘勢擊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⑥因許攸之力而得,此正如⑦因枯木變?yōu)闃s木也。途經(jīng)紹墓,其尚⑧因眾人至前拜祭。其量豈常人可比?⑨因此其得眾人之心,以一天下。⑩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業(yè)。根據(jù)才能授予官職,不依據(jù)出身高低錄用人才而且不沿衾舊制度,這就是曹操成就大業(yè)的原因。他常常趁敵人沒有準(zhǔn)備,突襲擊敗他們,例如鳥巢火燒糧草。這一次戰(zhàn)役,動搖了袁紹的軍心,于是(曹操)就趁著有利的時機(jī)打敗了袁紹,取得官渡一戰(zhàn)的大勝。這一戰(zhàn)的勝利也是憑借許攸的幫助而取得的。后來曹操路過袁紹的墳?zāi)?,通過守墓人來到墳前拜祭他。這種氣量難道是一般人能比的?因為這些他得到大家的擁戴,從而統(tǒng)一天下。因為曹操有非同一般的胸懷氣量,所以他能夠成就非凡的事業(yè)。虛14——“于”文文言常用虛詞漁樵于江諸之上。(《赤壁賦》)表時間、處所,在、到、從、自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進(jìn)學(xué)解》)表示原因,由于、因為
于其身也,則恥師。(《師說》)引出對象,對、向、和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xué)》)表比較,比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傳序》) 表被動,被 <介> 虛14——“于”文文言常用虛詞無義黃鳥于飛。(《詩經(jīng)·葛覃》)用在動詞前,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說》) “于+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瓴。(《廉頗藺相如列傳》)連詞,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guān)系,與現(xiàn)代漢語“于是”相同【于是】詞綴 【見……于】【受……于】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廉頗藺相如列傳》)表被動虛14——“于”文文言常用虛詞
“黃鳥①于飛,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②于吾等,則久別矣。自十年前偶見之,③于今已十載,未睹其姿。今造林還草,生態(tài)漸復(fù),黃鳥復(fù)見,其鳴之美則倍④于昔。吾鄉(xiāng)之美已聞⑤于四方。世人皆欲老⑥于吾鄉(xiāng),此乃多人言⑦于我也,非吾杜撰耳。⑧于是吾等暢飲抒懷,陶然醉⑨于是,不亦樂乎?音節(jié)助詞介詞,對于
介詞,到介詞,比介詞,被介詞,在介詞,對、向同現(xiàn)代漢語“于是介詞,在;是:代詞,這虛14——“于”文文言常用虛詞“黃鳥①于飛,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②于吾等,則久別矣。自十年前偶見之,③于今已十載,未睹其姿。今造林還草,生態(tài)漸復(fù),黃鳥復(fù)見,其鳴之美則倍④于昔。吾鄉(xiāng)之美已聞⑤于四方。世人皆欲老⑥于吾鄉(xiāng),此乃多人言⑦于我也,非吾杜撰耳。⑧于是吾等暢飲抒懷,陶然醉⑨于是,不亦樂乎?“黃雀緩緩地飛,美麗的翅膀參差翩然”,多么美好啊。然而對于我們來說,是長久沒有看到的了。自從十年前偶爾見過一次,到如今已經(jīng)十年,沒有看到它們的身影。如今造林還草,生態(tài)漸漸恢復(fù),黃雀又可以見到了,它的鳴叫比以前動聽數(shù)倍。我們鄉(xiāng)的美已經(jīng)聞名于四方。世界上的人都想在我們這里養(yǎng)老,這是好多人對我說的,不是我杜撰的。在這時候我們暢飲幾杯酒來抒發(fā)情懷,在這里陶醉,不是很好嗎?虛15——“與”文文言常用虛詞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給予、授予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 結(jié)交、親附 蹇叔之子與師。(《殽之戰(zhàn)》)參加、參與
吾與點也。(《侍坐》)贊許、同意
<動> 虛15——“與”文文言常用虛詞去時里正與裹頭。(《兵車行》)為、替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促織》)跟,同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和……比較
吾與汝畢力平險。(《愚公移山》)<連> 和
然則廢釁鐘與?(《齊桓晉文之事》)<助> 通“歟”表疑問、反詰或感嘆,嗎、吧、啊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鴻門宴》)【孰與】【與……孰】表比較與選擇,跟……比較,哪一個 <介>虛15——“與”文文言常用虛詞朝過夕改,君子①與之,吾亦贊同。然今人②與古人孰智,廟堂③與坊間之識,相去甚遠(yuǎn)。為國者,④與清廉之君子,離奸佞之小人,身體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獨何⑤與?吾等⑥與君建言,又恐君自⑦與吾復(fù)算耳。動詞,贊許【與……孰……】跟……比較,哪一個…… 連詞,表并列,和、跟、同動詞,結(jié)交、親附介詞,為介詞,和、跟、同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疑問,呢虛15——“與”文文言常用虛詞
朝過夕改,君子①與之,吾亦贊同。然今人②與古人孰智,廟堂③與坊間之識,相去甚遠(yuǎn)。為國者,④與清廉之君子,離奸佞之小人,身體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獨何⑤與?吾等⑥與君建言,又恐君自⑦與吾復(fù)算耳。(一個人如果)在早上犯了過錯到晚上就能改正,(那么)君子就會贊許他,我也贊同。但是,現(xiàn)代人與古人誰更有智慧呢,(對此)朝廷與百姓的認(rèn)識,相差很大。治理國家的人,親近清正廉明的彬彬君子,遠(yuǎn)離奸邪而善于諂媚的小人,(凡事)以身作則親身實踐,事業(yè)才會成功。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惠及外邦但卻不能到達(dá)本國百姓那里,(這)唯獨是為什么呢?我們給您提建議,又害怕您跟我們算賬啊。虛16——“則”文文言常用虛詞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副> 表加強(qiáng)判斷,乃、就是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表承接,就、便,原來是、已經(jīng)是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表條件、假設(shè),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表轉(zhuǎn)折、讓步,可是、卻,雖然、倒是<連> <助> 虛16——“則”文文言常用虛詞匪雞則鳴,蒼蠅之聲。(《詩經(jīng)·齊風(fēng)?雞鳴》) 音節(jié)助詞,無意義 百仞之山,任負(fù)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荀子·宥坐》)語氣助詞,表疑問,呢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非/不……則……】表選擇,不是……就是 <助> <助> 虛16——“則”文文言常用虛詞“此①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道出岳陽樓之美,美②則美矣,然岳陽樓之聞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③則天下如岳陽樓者多矣,何獨顯其名?只因范希文應(yīng)邀作賦,文播寰宇,于是岳陽樓④則天下名揚。當(dāng)世之風(fēng),位卑⑤則足羞,官盛則近諛,范氏⑥則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調(diào)。友人被貶,未別離去,眾人避之惟恐不及;及其得知,趕至河邊,⑦則友人已在舟中矣,足見其性情之篤。副詞,表強(qiáng)調(diào)判斷,就是、是連詞,表讓步轉(zhuǎn)折,倒是表條件假設(shè),那么、那就、就連詞,表并列,就,或不譯連詞,表并列,就,或不譯連詞,表轉(zhuǎn)折,卻連詞,表承接,原來是、原來已經(jīng)虛16——“則”文文言常用虛詞“此①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道出岳陽樓之美,美②則美矣,然岳陽樓之聞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③則天下如岳陽樓者多矣,何獨顯其名?只因范希文應(yīng)邀作賦,文播寰宇,于是岳陽樓④則天下名揚。當(dāng)世之風(fēng),位卑⑤則足羞,官盛則近諛,范氏⑥則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調(diào)。友人被貶,未別離去,眾人避之惟恐不及;及其得知,趕至河邊,⑦則友人已在舟中矣,足見其性情之篤?!斑@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觀啊”,(這句話)說出了岳陽樓的壯美,但是岳陽樓名滿天下,并非只憑借這個;如果這樣,那么普天之下像岳陽樓的(建筑)多了,為什么只有岳陽樓天下聞名呢?范希文如果不應(yīng)邀作賦,文章散布天下,岳陽樓能名聞天下嗎?當(dāng)今的風(fēng)氣,與地位低的人交往就認(rèn)為這是值得羞恥的事情,遇到官職高的就追隨著阿諛奉承。范希文卻不是這樣,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調(diào)子。(他的)朋友被貶官,大家躲避他都恐怕來不及。等到(他)知道后,急忙追趕到河邊,朋友已經(jīng)在船上了,可見他性情的忠厚。虛17——“者”文文言常用虛詞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歸去來兮辭》)非名詞性結(jié)構(gòu)后,……人/事/物
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zhàn)》)數(shù)詞后,個、件、種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比況、描寫的詞語后,……的樣子 <代> 虛17——“者”文文言常用虛詞今者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時間詞后面,可不譯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句中表示停頓、判斷,無實義
客何為者?(《鴻門宴》)句末表疑問,呢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助> 虛17——“者”文文言常用虛詞李白①者,詩仙也。為當(dāng)國②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③者,山中與幽人對酌,乃一澆其心中塊壘也。力士脫靴,國忠捧墨,詩諷楊妃,此數(shù)④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個性之抒揚。故雖仕途失意,仍不輟偉志,發(fā)之于詩,其詩傳于后世⑤者不可勝計,遂就其萬世英名。代詞,非名詞性后,組成名詞性短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件安全人才隊伍建設(shè)研究-詳解洞察
- 梧州2025年廣西梧州市事業(yè)單位招聘125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塑鋼垂簾軌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針織橫機(jī)配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廣州廣東廣州市花都區(qū)花山鎮(zhèn)和郁小學(xué)臨聘教師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廣東廣東海洋大學(xué)后勤保障部招聘非編制水電維修工(第二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球衣網(wǎng)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水電解器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旋風(fēng)式二級回收裝置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抗菌防霉乳膠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學(xué)校小賣部承包合同范文
- 普外腹腔鏡手術(shù)護(hù)理常規(guī)
- 2025年湖南鐵道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礦井災(zāi)害應(yīng)急救援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預(yù)制高強(qiáng)混凝土風(fēng)電塔筒生產(chǎn)技術(shù)規(guī)程》文本附編制說明
- 2025年浙江省溫州樂清市融媒體中心招聘4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煤礦探放水證考試題庫
- C語言程序設(shè)計 教案
- 農(nóng)業(yè)機(jī)械設(shè)備運輸及調(diào)試方案
- 監(jiān)控系統(tǒng)調(diào)試檢驗批質(zhì)量驗收記錄(新表)
- 室外晾衣架施工方案(共8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