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時作業(yè)(選修下冊)期中自測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2/02/wKhkGWWIyPSALBUmAAPoP7cJfLI686.jpg)
![高中語文課時作業(yè)(選修下冊)期中自測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2/02/wKhkGWWIyPSALBUmAAPoP7cJfLI6862.jpg)
![高中語文課時作業(yè)(選修下冊)期中自測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2/02/wKhkGWWIyPSALBUmAAPoP7cJfLI6863.jpg)
![高中語文課時作業(yè)(選修下冊)期中自測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2/02/wKhkGWWIyPSALBUmAAPoP7cJfLI6864.jpg)
![高中語文課時作業(yè)(選修下冊)期中自測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2/02/wKhkGWWIyPSALBUmAAPoP7cJfLI68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期中自測卷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中華古代智慧既濃縮在以“經史子集”為載體的偉大文典中,也以實踐形態(tài)深深扎根于先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中華傳統(tǒng)文化因其時代性而主要屬于古典學范圍,而古典學作為古典時代的人類智慧,又因與人之生存的切近特性及對生命本身的直接觀照,在總體上屬于人類早期共有的博物學傳統(tǒng)。所謂博物學,就是廣博寬泛地理解萬物的學問,一如孔子所說的“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博物學知識一般都是比較具體的,與人的身心經驗有密切關系。在博物學的語境中,人與自然的接觸是直接的,感受是多樣的,人的生命體驗因而也是具體的,它不是純知識論的,而是寓有活動者自身的生命情感在其中。由于博物學是源于先民在大地上最基本的生存經驗自然而然形成的知識,來自百姓日常生活的直接需求,屬于當地人生存于當地的生命智慧。如果往大處說,則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個性。雅斯貝爾斯所說的軸心文明,其知識主導類型就是這種博物學的智慧。古希臘人所說的“愛智慧”,也只能在博物學的范式下才是可能的。中國是一個在歷史上有著從未斷裂的博物傳統(tǒng)深廣之國度,中國古典學也具有無可比擬的底蘊和內力。如何既繼承和復活傳統(tǒng)古典學經驗,又匡正人類發(fā)展中的偏失,于己于世都已成刻不容緩的戰(zhàn)略任務。博物學最大的特征是整體存在性。若僅僅按照現代性的要件性模式,從中尋找有利于當下情形的若干元素,最終將導致殺雞取卵的局面。就此,我們必須時刻反思,探究如何按照博物學的原則開創(chuàng)新的教育方式和承繼形式,繁榮和傳揚中華古典學。首先,需要在普遍的文化精神方面倡導博物的情懷,提倡博物的精神,承認事物的多樣性和萬物一體。其次,整體性地開展傳統(tǒng)文化教育。人類各民族的知識史中存有豐富的博物學資源,對這種教育不應支離破碎地進行,而是系統(tǒng)地展開,包括系統(tǒng)的實踐訓練和體驗感知。再次,弘揚中華古典學要落實在行動上。把口頭上的真理在行動中實踐出來,既是中國古來一貫的傳統(tǒng),也應成為衡量今天“做人”水準的一個基本尺度。誠然,振興中華古典學不是排他性地搞中國傳統(tǒng)一枝獨秀,而是在中華古典學的視域內接納一切建設性的文化。今天,整個地球連為一體已成為現實,這要求人類在生存中展開更多的合作和共贏,需要起碼的理解、相互尊重和自我克制,這是推動人類永久和平和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走向未來新文明的活力之源。(摘編自劉嘯霆《以博物方式繁榮中華古典學》)材料二人類歷史上漫長的幾千年時間里,積累了豐富的博物類知識。此類知識多為人類學所描述的“地方性知識”,具有極大的多樣性、實用性。最近十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博物學日漸進入中國大眾讀者視野,博物學圖書連續(xù)多年成為中國出版界的熱門板塊。一批優(yōu)秀博物圖書被翻譯引進,本土原創(chuàng)者也開始增多。但與此同時,也有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論問題困擾著人們。比如,博物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認知活動?它跟自然科學之間是什么關系?有了成熟的科學還需要博物嗎?古老的博物學未來該以什么形態(tài)存在?早先的理解,傾向于使博物服務于科學,博物成果轉化為科學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種博物好壞的標尺。北京大學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西方博物學文化》一書,對博物與自然科學的關系這類普遍性疑問做出新解答。博物認知與科學認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人類進步的歷史,尤其是工業(yè)化的歷史,伴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而發(fā)生改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也出現種種問題。在人為化、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社會進程中,博物學和博物學家們一再提醒人們:人是自然界的一個普通物種,過分背離自然,人的日常生活和整體延續(xù)將變得不自然;不僅僅是專家,普通人也需要尋找重訪自然、認識自然、保護自然的途徑。幾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博物學,也都很有價值。如何建立、處理與自然的關系,是中國古人非常重視的一個傳統(tǒng),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鬃釉趦汕Ф嗄昵凹凑f“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從《詩經》《楚辭》里的芳草珍禽到張華《博物志》、酈道元《水經注》,中國人通過一草一木、一花一鳥來認識自己生活的小環(huán)境和大環(huán)境。今天的我們,需要發(fā)揚和推廣這個寶貴傳統(tǒng)。發(fā)展博物學,要與自然科學保持適當距離,在一階和二階兩個層面同時推進。一階探究指實際的人與自然的互動,二階探究指對上述活動的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哲學等層面的研究。一階探究比較容易理解,相關出版物日漸增多,《與蟲在野》《武漢植物筆記》《壇鳥歲時記》《初瞳》等都是國內近期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閱讀它們確實能夠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比較而言,二階探究的圖書相對少了許多,《林奈傳》《創(chuàng)造自然:亞歷山大·馮·洪堡的科學發(fā)現之旅》《叢中鳥:觀鳥的社會史》等是比較突出的二階好作品,特別值得推薦。一階工作者多閱讀一些二階作品,也會獲得啟發(fā)、提升境界,改進對自然的觀察探究工作。博物相關出版物的數量和質量,影響到社會上博物活動的開展。這幾年中國博物類作品出版取得一些成績,但還有要補的功課。有些地區(qū)尚沒有齊全的本地自然手冊,很難找到反映本地山川、礦物、生態(tài)、蝴蝶、蘑菇、蜘蛛、作物、魚類的圖鑒,一些早年出版的植物志也有許多信息亟待更新。不了解一個地方的基本物種、生態(tài)信息,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建設根基就難做扎實;不了解周邊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物產與地質信息,我們自己的基建、商貿發(fā)展也會受到影響。在實踐中,我們倡導一種“百姓自己的博物學”,即普通人能親自操作的博物學。博物學的定位始終不離審美和生活,更應關注發(fā)現自己周邊的美。在日常生活中,不借助于價格高昂的設備和完善的博物館美術館,普通人如何做博物?回答是:走進大自然,未必是多么遙遠的地方,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小區(qū),甚至校園、街道就可以做到,調動我們的情感和感官去親自感受,恢復與自然世界本來應有的親密關系。知識在博物學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識運用起來去審美,跟我們周圍的世界、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期待出現更多博物愛好者和優(yōu)秀博物學作品,也期待博物成為社會新時尚。(摘編自劉華杰《期待“博物”成為新時尚》)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古典學具有無可比擬的底蘊和內力,要想謀求復興,需要在尊重它的整體性和現代性和基礎上,接納一切建設性的文化。B.中華古代智慧以實踐形態(tài)深深扎根于先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體現了古人對生命本身的直接觀照。C.博物學整體存在性的特征,決定了繁榮和傳揚中華古典學應遵循整體原則,不能僅僅從中尋找有利于當下情形的若干元素。D.博物認知與科學認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博物服務于科學,博物成果轉化為科學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種博物好壞的標尺。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博物學知識一般比較具體,與人的身心經驗有密切關系,但又不是單純知識論的,其中蘊含活動者自身的生命情感。B.當前,我們只要按照博物學的原則,探究開創(chuàng)新的教育和承繼方式,就既能繼承和復活傳統(tǒng)古典學經驗,又可以匡正人類發(fā)展中的偏失。C.人是自然界的一個普通物種,不僅僅是專家,普通人也需要尋找重訪自然、認識自然、保護自然的途徑。D.博物學的定位始終不離審美和生活,我們平時走在路上,野外踏青,甚至在校園、街道就可以做到發(fā)現自己周邊的美。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人類博物學傳統(tǒng)的一項是(3分)()A.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B.雅斯貝爾斯所說的軸心文明C.古希臘人所說的“愛智慧”D.中華民族先民的日常生活4.請簡述材料二的行文脈絡。(4分)答:5.本文兩則材料都向人們介紹了博物及博物學,它們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6分)答:(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懷石投江①曹堯德這一夜,對屈原來說是多么短暫,時光的流逝如閃電,似流星,若瞬目,不覺東方已經泛白,雄雞已經啼鳴。白馬咴咴嘶鳴,并不斷地用前蹄刨那欄廄,發(fā)出一陣陣單調而枯燥的“嘣嘣”聲。這聲音提醒了屈原,該給白馬添些草料了。然而當屈原來到馬廄一看,槽里的草料滿滿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點未少。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驚,他認為白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飲不食。屈原并未掌燈,借著從木窗欞透進來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見那白馬扇著兩耳,噴著響鼻,雙目半睜半閉,焦躁不安地拽著韁繩走來走去。屈原又在草中多撒了些麩皮,加少許水,用料權攪拌均勻,親切地拍著白馬的黃腦袋說:“吃吧,我的老伙計,吃飽了好有力氣趕路……”白馬搖搖頭,嗅也不嗅、聞也不聞,伸出長舌舔著主人的手背,兩眼掛著混濁的淚水……回到房中,屈原滿臉淚痕地坐在窗前,整理著他那一大堆寫滿了詩文的簡牘。響動將小媭從夢中驚醒,她迷迷糊糊地問道:“爹,天亮了嗎?”屈原信口答道:“早著呢,尚可睡一大覺。”小媭低聲催促道:“爹,您好幾夜不曾合眼了,還是上床睡一會兒吧?!薄斑@就睡,這就睡。”屈原這樣應著,重返馬廄,深情地望一眼那耳斷頭低的白馬,然后到角落的亂草堆里取出那對碩大的石鎖,這是他請石匠毛老爹專門加工的,一個足有三十余斤重,已經在這里掩藏了多日。他將石鎖裝進了被套里,一頭一個,不偏不倚,放在馬的鞍背上。一切準備停當,屈原返回堂屋,走到小媭床前。其時小媭睡得正香,她身體微胖,肌肉松弛,臉皮浮腫,嘴角掛著淺淺的微笑,大約正在做著什么美夢。見了女兒的這一美滋滋的睡態(tài),屈原不覺一陣酸楚,熱淚把抓般地涌出,滾落。此時,天光已經大亮,太陽快要出山了。屈原先吹熄了屋內的燈盞,然后走到外間舀一盆清水再次洗臉,為的是洗凈滿面淚痕,不讓女兒生疑。盥洗之后,他又在正間靜靜地站了一會,想想還有些什么未盡之事或處理得不甚周到之處,然后返回西間,踱至女兒床前輕聲喚道:“兒呀,快快起來,今天是端午節(jié),華夏大地處處皆祭圖騰,爹應友人之邀,欲到遙遠的地方去主祭。你給我縫的那件長袍置于何處?快些拿來我穿?!毙€聞聽爹爹喊她,一個骨碌爬了起來,翻身下床。她知道爹爹要穿著自己親手縫的袍子過節(jié),還要出遠門去做客,主祭,甭提心里有多高興啦,急忙打開木箱,將折疊得規(guī)規(guī)整整的長袍,雙手捧著交給父親。屈原接過長袍,抖開,穿好,又把切云高冠端端正正地戴在頭上,然后將那柄陸離長劍掛在腰間,似欲出征的將軍。屈原打馬跑了一段路程,然后緩韁而前,沿著羅江堤向西南方向走去。一路之上,百姓們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枯槁的形體,沒有一個不感到痛心的,大家不斷地和他打著招呼,詢長問短,但今日屈原的話卻特別少,很令眾人吃驚納悶兒。一位漁翁手拿漁網,站在江邊問道:“大夫,近日身體可好?您可千萬莫太傷心了??!”屈原點了點頭。一位中年婦女正在剜野菜,見了屈原,硬是要拉他進屋去歇一歇,屈原搖了搖手。正在這時,曾經將屈原安置到桃花園去避暑養(yǎng)病的那位老漁父從湘江打魚歸來,見了屈原連忙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說道:“聽說秦軍要過揚子江了,我們可往哪兒逃??!……”屈原望著老漁父滿臉憂傷的表情,嘴唇動了幾動,半天沒說出一句話來。他咬了咬牙,猛然把韁繩一勒,在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馬騰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遠,很遠……屈原騎著馬走了一陣,翻身下馬,攀上懸崖的頂峰,面對巨谷深淵而立,上頂天,下柱地,巋然崛聳,似巨峰,若山崖,類石雕。屈原踱至崖邊,面向西北,仿佛見到秦兵已渡過揚子江,長驅直入,往南方奔來,遍地烽火,四處狼煙,尸骨狼藉,血跡斑斑;洞庭湖上濁浪排空,玉笥山頭烏云滾滾,腳下則是山搖地動,泥沙軟綿;舉首環(huán)顧,天是昏濛濛的,地是黑沉沉的……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歸與樂平里的方向,他佇立許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禮,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從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拜過之后,屈原用盡平生之力將被套從馬背上掀了下來,從中取出石鎖和麻繩,用麻繩系緊了石鎖,一頭又系緊了自己的一只腿,然后抱起那對碩大而沉重的石鎖,縱身躍入羅淵。這是何等驚心動魄的一躍??!就在這縱身一躍的剎那間,一道耀眼的閃電蜿蜒長空,轉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巒坍塌。正當這風暴雨狂之際,一顆明星劃破鉛灰色的蒼穹,流向西北——她隕落了!(有刪改)【注】①節(jié)選自《屈原傳》第36章,題目為臨時所加。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白馬不飲不食、焦躁不安甚至兩眼含淚的表現,既折射出它與屈原的深厚感情,也暗示著屈原的一場悲劇即將到來。B.面對熟睡的女兒,“屈原不覺一陣酸楚,熱淚把抓般地涌出,滾落”,這一細節(jié)生動地展示了他剛強背后也有一片柔情。C.文中用“接”“抖”“戴”“掛”等一系列動詞描述了屈原出行前的裝扮過程,儀式感很強,表現其對過往政治生涯的眷戀。D.在屈原投江的剎那,“一道耀眼的閃電蜿蜒長空”“山崩地裂”,作者極盡浪漫的筆法,昭示了屈原投江的象征意義。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那對石鎖在亂草堆里已掩藏多日,說明屈原早就萌生了以死明志的想法。B.屈原對女兒編織了自己受友人之邀去遠方做主祭的謊言,實屬無奈之舉。C.屈原攀上懸崖面對深淵而立,一個剛正不阿、頂天立地的形象躍然紙上。D.屈原最后的一跳,既是對當權者的警示,也是對其生命價值的完美詮釋。8.文中兩次寫到屈原“面向西北”的內容,分別表現了屈原怎樣的心理?請結合文中相關部分簡要分析。(4分)答:9.在《史記·屈原列傳》中,在屈原投江之前,圍繞屈原“何故而至此”的問題,重點描寫了漁父和屈原的對話,突出了屈原剛正不阿、不愿與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但是,在本文中“漁翁”“老漁父”和屈原的表現卻與之有很大不同,這樣處理有何效果?談談你的理解。(6分)答: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襄子圍于晉陽中①,出圍,賞有功者五人,高赫為賞首。張孟談曰:“晉陽之事,赫無大功,今為賞首,何也?”襄子曰:“晉陽之事,寡人國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敝倌崧勚?,曰:“善賞哉,襄子!賞一人而天下為人臣者莫敢失禮矣?!被蛟唬褐倌岵恢瀑p矣。夫善賞罰者,百官不敢侵職,群臣不敢失禮。上設其法,而下無奸詐之心。如此,則可謂善賞罰矣。襄子有君臣親之澤,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猶有驕侮之臣,是襄子失罰也。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則賞。今赫僅不驕侮,而襄子賞之,是失賞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賞。(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一》)材料二陳人有武臣,謂子鮒②曰:“韓子立法,其所以異夫子之論者紛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歷遠,遏奸勸善,韓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韓非者,亦當世之圣人也?!弊吁V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極天為稱,言下者必以深淵為名。好事而穿鑿者,必言經以自輔,援圣以自賢,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說也。若諸子之書,其義皆然。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蔽涑荚唬骸爸Z。”子鮒曰:“乃者趙、韓共并知氏,趙襄子之行賞,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韓非書云夫子善之引以張本然后難之豈有不似哉?然實詐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瑤與韓、趙、魏伐鄭,遇陳恒而還,是時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晉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遠,而韓非公稱之,曾無怍意。是則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測淵,矇大道而不悟,信誣說以疑圣,殆非所望也?!?節(jié)選自《孔叢子·答問》)[注]①襄子:趙襄子。春秋末年,知、趙、韓、魏四家把持晉國國政,稱“晉四卿”。晉陽之戰(zhàn),知氏(荀瑤)聯合韓、魏攻趙,反被趙襄子聯合韓、魏滅殺。②子鮒:即孔鮒,孔子八世孫。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相應位置的標號涂黑。(3分)韓非書eq\x(A)云夫子eq\x(B)善之eq\x(C)引eq\x(D)以張本eq\x(E)然eq\x(F)后難之eq\x(G)豈有eq\x(H)不似哉?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圍,指被圍困,“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的“舉”表示被選拔,兩者用法相同。B.勸,指鼓勵、勸勉,與《兼愛》“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詞義不相同。C.具臣,文中與“有功”相對,是指沒有功勞的一般人臣,具體就是指高赫。D.誣說,指沒有事實依據的胡說妄言,與現在所說的“誣蔑之辭”并不一樣。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主上設置有關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職侵權,也沒有了奸詐之心,他們履職行事,有了功勞就能得到賞賜,韓非認為這樣才叫“善賞罰”。B.在武臣看來,韓非與孔子觀點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勸善等方面,韓非不一定就不對,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韓非也可以稱得上是當世圣人。C.世人說到高必定會以上天作比,說到低必定會以深淵作比,他們常通過引經據典、援用圣賢來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賢能,以爭取民眾的信任。D.子鮒對韓非之類的諸子學說閉口不言,充耳不聞,而武臣卻深信不疑,進而懷疑圣人,子鮒對此深感失望,認為武臣是見識短淺,不明大道。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譯文:(2)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譯文:14.子鮒用以批駁韓非的事實依據是什么?(3分)答:(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秋日赴闕①題潼關驛樓許渾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帝鄉(xiāng)明日到,猶自夢漁樵。【注】①“闕”指唐代都城長安,此詩寫于作者赴長安應試途中。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此詩開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圖,對蕭蕭紅葉的描寫透露出作者一縷悲涼的意緒。B.頷聯寫山間風雨,“殘云”與“疏雨”相應,綿綿秋雨讓深秋的凄寒蕭瑟更深一層。C.頸聯寫景,詩人站在高處,望樹色茫茫,聽黃河水聲遠去,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D.第二句“長亭酒一瓢”蘊含著惜別的離情,與詩句“東風未曉放船行,臥唱陽關出渭城”傳達的感情相仿。16.這首詩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圖,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景物描寫的特點。(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姜夔的《揚州慢》中“,”兩句從虛和實兩個角度寫了揚州十里長街昔日的繁華景況和今日的凄涼情形,表達了詞人深沉的黍離之悲。(2)三星堆遺址及文物的發(fā)現,讓我們領略到古蜀文明的無窮魅力。早在唐朝,李白《蜀道難》中“,”兩句便提到了久遠而神秘的古蜀國。(3)春夏季節(jié),杜鵑徹夜不停鳴啼,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許多情思。古詩詞中經常使用杜鵑意象,來表現孤獨、悲苦、哀傷、鄉(xiāng)愁等情感,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壓力的侵襲。多數情況下,來自各方面的小壓力能夠在人們的自我調適下得到①。不過還有一些時候,壓力猶如鞋里的沙粒一樣瑣碎磨人。于是我們看到,秘密花園填色本②,史萊姆成為年輕人的“橡皮泥”,貓咖狗咖開遍繁華商圈,簇絨、流體熊等吸引人們沉浸數個小時……完成一件手工制品的成就感、把玩史萊姆時酥脆炸耳的聲音、貓狗等小動物毛茸茸的觸感,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小物件,通過即時的反饋給人們帶來短暫的心理滿足。再加上過程中舒緩的節(jié)奏、輕松的氛圍、自由的操作,讓人們③效率、成果、好壞等評價負擔,得以調解壓力造成的緊張、焦慮、抑郁等情緒,進一步享受沉浸過程。敏銳捕捉到人們的需求,一些商家紛紛打出解壓的旗號,想從火熱的市場中分一杯羹。在宣傳平臺上,拳擊、蹦床項目把“解壓”二字標注在最醒目位置;有商家推出解壓館的概念,干脆集納數十種解壓玩法,讓消費者隨意挑選、盡情體驗;還有的租個空房間簡單擺上滿地酒瓶,就成了所謂的“壓力發(fā)泄屋”……對于各類④的解壓館和解壓項目,消費者有必要擦亮雙眼、做足功課,避免奔著解壓而來最后反倒給自己添堵增壓。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詞語。(3分)答: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答:20.請簡要分析文中畫橫線句使用的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4分)答:(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年級下冊口算題大全
- 委托辦理貸款協議
- 實驗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口算競賽題
- 2025年槳扇發(fā)動機合作協議書
- 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觀賞樹木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慶師范學院《經濟學綜合博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5 帶上她的眼睛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同步練習(含答案)
- 河北科技大學《機器視覺》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與指標體系
- 渤海理工職業(yè)學院《計算思維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基于數據驅動的鋰離子電池剩余使用壽命預測方法研究
- 《內臟疾病康復》課件
- 串通招投標法律問題研究
- 高原鐵路建設衛(wèi)生保障
- 家具廠各崗位責任制匯編
- 顳下頜關節(jié)盤復位固定術后護理查房
- 硝苯地平控釋片
-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全套單元基礎??紲y試卷含答案
- 提高檢驗標本合格率品管圈PDCA成果匯報
- 2023年保險養(yǎng)老地產行業(yè)分析報告
- 世界古代史-對接選擇性必修(真題再現)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