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教材重難】一、原始農業(yè)產生的過程(條件)、基本特點。(1)產生過程:①采集漁獵是前提;②工具革新是動力;③掌握規(guī)律是關鍵;(2)基本特點:①起源多源:農耕起源于西亞、東亞、中美洲;②食物(動植物)品種因地而異、物種多樣;③生產工具簡單落后,實行集體簡單協作的勞作方式;④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種,原始粗放;⑤原始農業(yè)曾引發(fā)三次社會大分工;二、與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產者的生活發(fā)生了哪些變化?人類從食物采集者轉變?yōu)槭澄锷a者(農業(yè)產生)的意義:(1)對生產力:①勞動者及素質:從依賴自然到改造自然,增加食物供應,改善生存條件,加速人口增長;人類定居,形成聚落,后出現城市;勞動者素質:農業(yè)的出現推動了科技發(fā)展;出現音樂、文學、宗教等原始文化;②工具:農業(yè)生產發(fā)展推動工具不斷革新;③勞動對象(經濟):引發(fā)畜牧業(yè)分離(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引發(fā)制陶、采礦、冶煉等獨立手工業(yè)(第二次社會大分工);引發(fā)獨立商業(yè)(第三次社會大分工);(2)對生產關系:④男女地位:男子在生產中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婦女主要從事家庭副業(yè),人類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人與人關系)⑤文明社會應運而生:農業(yè)發(fā)展,出現剩余產品,私有制產生,貧富分化,階級對立;城市、國家、文字應運而生;(所有制及分配)三、古代不同地區(qū)農業(yè)的統一性和多樣性。(1)統一性:①農業(yè)是古代各區(qū)域文明建立的基礎;②農業(yè)一般分布在河谷地帶或水源地;③土地是農業(yè)根本生產資料;④下層階級是主要耕種者;⑤政府一般重視農業(yè)并通過稅收等對產品實行再分配;⑥農業(yè)帶動天文、地理等科技發(fā)展等;(2)多樣性:①食物(動植物)品種差異:因地而異、物種多樣;②耕作技術差異:精耕細作與休閑輪作;③種植與畜牧的比重差異:主谷式農業(yè)(種植為主,畜牧為輔)和谷草農業(yè)(種植、畜牧并重);④食物結構差異:中國以素質結構為主;西方以肉奶為主等;⑤歐亞大陸普遍用牛耕地,而美洲印第安人則以人力為主,新航路開辟前基本未馴養(yǎng)牛。四、古代中國農業(yè)經濟的基本特征。(1)經濟布局:主要分為北方粟麥農業(yè)區(qū)和南方稻作農業(yè)區(qū)。(2)經濟結構:以農業(yè)種植為主,家庭畜牧業(yè)為輔。(3)耕作模式:不斷革新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精耕細作模式日益完善。(4)經營方式:男耕女織的個體農耕經濟長期占主導地位。(5)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為主,土地兼并盛行。(6)區(qū)域特征: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區(qū)域之間的多樣性、不平衡性、互補性明顯。(7)國家干預:一方面國家通過興修水利、賑災救災、重農抑商等為農業(yè)生產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農業(yè)賦稅是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五、了解漢朝栽培的蔬菜有哪些種類?根據《氾勝之書》《四民月令》《南都賦》等文獻記載所作的統計,漢朝栽培蔬菜有20余種。從史游《急就篇》載“葵韭蔥薤蓼蘇姜,蕪荑鹽豉醯酢醬,蕓蒜薺芥茱萸香,老菁蘘荷冬日藏”的記錄也可以看出秦漢時期蔬菜品種已很豐富。漢朝栽培的蔬菜,從域外引進的主要有苜蓿、黃瓜、茄子、豌豆、豇豆等。苜蓿在引進之初是作為優(yōu)良牧草,后逐漸演變?yōu)橄募臼卟?。西漢《靈樞經·五味》載:“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蔥辛?!蔽闹兴劸褪钱敃r最常見的五種蔬菜:葵、韭、薤、蔥。漢朝人蔬菜種類已趨向多樣化。六、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對世界的影響。(1)新航路開辟后,美洲許多食物物種傳到其他大陸,引發(fā)了全球范圍內農作物的大傳播,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物質生活。(2)美洲食物物種的傳播和全面普及,極大地擴大了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增加了糧食產量,養(yǎng)活了越來越多的人口。(3)美洲三大糧食作物,如玉米、馬鈴薯、甘薯的傳播和種植,大大促進了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推進了農業(yè)物質文明和飲食革命。(4)美洲高產作物的引種,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推動了歐洲和世界財富的巨大增長乃至歐洲18世紀中期以后取得世界經濟優(yōu)勢和政治、軍事霸權。七、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對中國的影響。(1)自明中葉開始,美洲糧食作物(玉米、馬鈴薯、甘薯)引入中國,大大增加了中國糧食產量,緩解了糧食壓力,也使中國糧食結構發(fā)生新的變化。(2)甘薯、玉米、馬鈴薯等高產耐旱作物的引種,大大得高中國糧食的產量,從而也使明清時期中國人口有了新的增加。這種人口增長是造成人口奇跡的重要原因。(3)美洲高產作物的傳入,引發(fā)中國農業(yè)結構變化,對中國土地利用和糧食生產引發(fā)了長期的革命。(4)美洲高產經濟作物的大量種植,促進了中國糧食商品化的發(fā)展,客觀上促進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5)由美洲高產作物等因素造成的人口持續(xù)增長和人口膨脹是造成明清時期人地矛盾突出、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主要條件。八、新航路開辟后食物物種交流的特點。①歐洲主導性:伴隨歐洲的殖民掠奪進行。②內容豐富性:包括糧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③范圍全球性:美洲的物種陸續(xù)傳播到歐洲、亞洲和非洲等地。④結果兩重性:加速生產專業(yè)化和商業(yè)化,推動貿易進一步發(fā)展,使世界各地聯系日益緊密;沖擊某些地區(qū)舊有的社會結構,帶來災難。⑤時間長期性:新航路開辟后,開始了物種大交流。時至今日,兩半球之間的動植物交換并未停止,依然在進行。⑥過程雙向互補性。九、食物生產的現代化(一)農業(yè)生產的現代化1.背景:①工業(yè)革命推動了機器的發(fā)明和使用;②科學技術的進步;③政府的支持和推廣。2.過程:(1)工業(yè)革命后——資本主義機器生產推動著傳統農業(yè)向現代農業(yè)轉變;(2)20世紀中葉——歐美各國完成農業(yè)機械化,建起高度集約的現代農業(yè)(集約化:集合要素優(yōu)勢、節(jié)約生產成本);(3)20世紀下半葉——①優(yōu)良品種育成推廣、優(yōu)質高效化肥廣泛應用;②設施農業(yè)獲突破性進展;③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及禽獸的生產量大幅度增加,保證了農牧產品的供應;④大型農場、養(yǎng)殖場成為主要經營模式。3.表現——A.農業(yè)機械的廣泛使用(1)前提:汽油、柴油拖拉機相繼實現批量生產。(2)特點:各國國情不同,農業(yè)機械的規(guī)模不同。美國農業(yè)機械以大型為主,法國以中小型為主,日本以小型為主,中國則是大、中、小型相結合。(3)影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動農作物播種、收割與加工從人工化向自動化轉變。B.雜交育種技術新的突破(1)成就:①1930年美國利用雜交技術培育出玉米新品種;②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麥新品種;③20世紀60年代菲律賓培育出雜交水稻;④中國雜交水稻制種技術不斷取得突破;⑤2014年,“中國超級雜交水稻”創(chuàng)世界紀錄。(2)影響:雜交水稻新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糧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為人類消除饑餓作出了突出貢獻。(二)畜牧業(yè)的現代化1.養(yǎng)殖場和牧場的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從給料、給水到產品收集、包裝、運輸都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控制;2.生產規(guī)模大型化。(三)漁業(yè)的現代化1.漁具現代化;2.水產養(yǎng)殖向工廠化、機械化和集約化的經營發(fā)展;3.從淡水向海水養(yǎng)殖發(fā)展。(四)人工智能在農業(yè)機器中的應用農業(yè)機器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裝有自動裝置的鈄式犁,耕作時能自動越過樹根、石塊等障礙物、采用自動控制系統的聯合收割機,能將從收割到脫粒的多道工序集中在一臺機器上完成。(五)傳統農業(yè)與現代農業(yè)的主要區(qū)別項目傳統農業(yè)現代農業(yè)特點農具動力手工和畜力工具;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機械化工具為主;石油和電力等機械化生產技術直接經驗現代科技集約化生產目的自給自足商品化智能化使用肥料天然有機肥料化學肥料、大量使用農藥作物品種農家原有品種人工培育品種專業(yè)化經營模式個體小農為主,生產單元也是消費單元大型農場、養(yǎng)殖場,,集約經營為主,需要一個強大的科技和工業(yè)體系支撐自動化物質循環(huán)內循環(huán),農產品初加工外循環(huán),農產品深加工,產業(yè)鏈延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產業(yè)化(六)農業(yè)現代化有何意義?意義:①提高農業(yè)生產率和農作物產量;②為人類消除饑餓做出重大貢獻;③促進農業(yè)人口向非農轉移,有利于整個國民經濟發(fā)展;④有利于建立合理的農業(yè)生態(tài)結構和產業(yè)結構;⑤飲食方式與飲食觀念的更新變化;⑥有利于促進生態(tài)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十、食物儲備技術的進步(一)糧食儲備技術1.傳統糧食儲備技術:①出現:原始農業(yè)社會,人們利用地窖和陶器來存儲余糧;②發(fā)展:隨著古代農業(yè)的發(fā)展,糧倉的儲備技術逐漸改進,不僅防鼠、防盜、防潮、防火,還具有良好的保鮮功能。2.現代糧食儲備技術:(1)原因:20世紀以來,科技的發(fā)展極大地推動了糧食儲備技術的進步。(2)成就:①20世紀50年代,美國已經使用機械通風儲糧技術,后來這項技術在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②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采用機械制冷低溫儲糧技術;③21世紀以來,低溫低氧等儲藏技術廣泛應用。(3)作用:①糧倉倉容量不斷擴大;②糧食儲藏技術得到廣泛應用;③糧食儲備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④提高了國家儲備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增強了國家糧食安全。(二)食物儲存技術1.古代社會:腌制或者風干,自然界的冰延長食品保藏期。2.現代社會:①冷凍食品加工:自20世紀20年代起,速凍加工、冷凍設備、冷凍食品以及冷凍食品包裝等領域的技術不斷進步。②冷凍食品儲存: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凍食品工業(yè)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冷鏈物流產業(yè)也發(fā)展起來。3.中國冷鏈物流產業(yè):2010年,中國頒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fā)展規(guī)劃》,對冷鏈物流產業(yè)進行整體布局,大大促進了這項產業(yè)的發(fā)展。4.食物儲藏技術提高的作用:①能夠為人們提供更新鮮、營養(yǎng)的生鮮農產品;②可實現農產品跨區(qū)域、跨季節(jié)均衡銷售,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的食品種類;③可減少農產品損失,防止食品變質,保障食品安全;④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三)冷鏈物流對人們生活有哪些影響?影響:(1)積極:①能夠為人們提供更新鮮、營養(yǎng)保存更好的生鮮農產品,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的品質要求;②可實現農產品跨區(qū)域、跨季節(jié)均衡銷售,豐富人們日常生活的食品種類;③可減少農產品損失,有利于防止食品變質,保障食品安全;④能夠提升生活品質,有利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2)局限:①需冷藏技術落后、基礎設施短缺;②冷鏈物流成本高;③法律體系不健全。(四)新中國糧食儲備制度的特點和影響(1)特點:①國家高度重視;②統一管理;③種類齊全;④具有階段性;⑤形成體系;⑥與改革開放相適應;⑦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社會性的儲備體系。(2)影響:①適應了國家政治、經濟和國防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②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有利于糧食等農業(yè)生產的穩(wěn)定發(fā)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糧倉倉容緊張和倉儲水平落后的局面;③積累了一整套在中國進行大規(guī)模糧食倉儲設施建設的經驗;④對擴大國內需求和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產生了積極作用;⑤提升了國家治理能力。十一、消除饑餓與食品安全消除饑餓與食品安全。是各國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國際組織關注的重點。(一)糧食安全問題1.原因:①隨著人口激增和工業(yè)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積不斷減少;②食物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加??;③全球環(huán)境與氣候變化的風險;④國際政治經濟的矛盾;⑤農業(yè)長期投資不足與經濟危機的影響。糧食安全是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的重要基礎,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2.對策:(1)世界:①各國政府都把保障糧食安全與消除饑餓作為首要任務。②1945年成立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多次召開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制定糧食安全行動計劃,為人類共同消除饑餓統籌資源。(2)中國:①措施:1996年,中國發(fā)布了《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提出立足國內資源,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糧食安全的法律法規(guī)。②成就: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創(chuàng)新和農業(yè)科技進步,中國在增加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中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了世界22%的人口。③嚴守耕地紅線,優(yōu)化糧食生產結構,加強國際合作,完善農業(yè)全球布局。3.糧食安全的意義:①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質。糧食安全是治國安邦的基礎,是穩(wěn)定時局的利器。②糧食生產促進經濟發(fā)展。糧食安全有利于穩(wěn)定糧食市場價格,保障民生。③糧食是戰(zhàn)爭的必需品。糧食安全能夠及時供應軍隊,保障國家安全。(二)面對世界貧困和饑餓問題,你的解決方案是什么?①大力發(fā)展有機農業(yè)和可持續(xù)性農業(yè);②力爭糧食作物種植的多元化,盡最大可能減少因自然災害帶來的巨大風險和危機;③積極構建現代農業(yè)循環(huán)經濟的長效發(fā)展機制;④加強現代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注重食物安全和營養(yǎng)發(fā)展相結合等;⑤全世界國家團結起來合作共贏,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三)糧食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糧食安全問題?(1)產生原因:①人口急劇增長;②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加速;③耕地面積減少;④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⑤世界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影響。(2)應對措施:①穩(wěn)步提升糧食生產能力,保護和協調人們的種糧積極性,創(chuàng)造完善糧食市場體系,健全完善國家宏觀調控。②大力發(fā)展糧食產業(yè)經濟,全面建立糧食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著力強化依法管理、合規(guī)經營。③積極踐行自由貿易理念,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著力促進世界糧食安全,走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四)我國糧食安全的挑戰(zhàn)與對策(五)中國解決糧食問題的成功經驗(1)始終堅持以農業(yè)為基礎,把農業(yè)放在發(fā)展國民經濟的首位,把發(fā)展糧食生產作為農村經濟工作的重點,千方百計爭取糧食總量穩(wěn)定增長。(2)改革農村生產關系,擴大糧食的市場調節(jié)范圍,合理調整糧食價格,調動農民發(fā)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3)不斷改善農業(yè)生產基礎條件,加快農業(yè)科技進步,提高農業(yè)裝備水平,增加農業(yè)投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4)在絕不放松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綜合開發(fā)利用國土資源,積極發(fā)展多種經營,增加農民收入。(六)食品安全問題1.原因:①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造成環(huán)境污染;②禽畜飼養(yǎng)過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③食品加工過度使用添加劑,導致食品安全頻發(fā);④食品供應過程中的污染、變質等問題。2.對策:(1)世界: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制定法律法規(guī)進行治理。(2)中國: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①立法規(guī)范:200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確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對食品安全法進行了修訂。②嚴格監(jiān)管:中國政府還提出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jiān)管、最嚴厲的懲罰、最嚴肅的問責,提高食品安全監(jiān)管水平和能力?!舅季S訓練】1.據2023年2月《遼寧日報》報道,考古人員在距今約6400年前的馬鞍橋山遺址不僅發(fā)現了集居住、祭祀、墓葬于一體的大型生活聚落城址,而且在一個大型祭祀坑內還發(fā)現了用于祭祀的整套農業(yè)工具,其中包括播種用的石耜(犁)、收割用的石刀、加工谷物時使用的石磨盤和石磨棒。由此可推知,當時()A.區(qū)域文化交流得到加強 B.“多元一體”格局已形成C.農耕經濟占據重要地位 D.國家初始形態(tài)基本定型2.目前出土的漢代牛耕圖畫像石,都是東漢時期的,共有十三幅,其中包括兩幅壁畫,分布地區(qū)統計如下表。據此推斷,東漢時期()出土省份牛耕圖畫像石出土地點陜西米脂、綏德王德元墓、綏德、西安碑林、陜北山東藤縣宏道院、藤縣黃家?guī)X、鄒城市面粉廠山西平陸棗園內蒙古和林格爾(2幅壁畫)江蘇泗洪重崗、睢寧雙溝鎮(zhèn)A.南方農業(yè)水平領先北方 B.政府高度重視農業(yè)C.北方的牛耕較南方普遍 D.經濟重心開始南移3.據《周禮》記載,西周時人們用盛有冰的冰鑒來保存食物;《馬可·波羅行紀》中介紹了我國13世紀用冰保存鮮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術;明朝政府在運河兩岸修建水庫,給為宮廷運送鮮菜、鮮果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鮮嫩。這反映出古代中國()A.食物保鮮技術歷史悠久 B.政府重視科學技術發(fā)展C.官府需求刺激運河修建 D.長途販運貿易十分繁榮4.明朝末年,《遵生八箋》首次記載辣椒,稱為“番椒”。最早食用辣椒的是貴州及其相鄰地區(qū)……人口的增殖使農民的副食選擇越來越少,不得不將大量的土地用以種植高產的主食,而辣椒作為一種用地少,產量高的調味副食受到越來越多的小農青睞。這一現象說明()A.物種交流有助于緩解人地矛盾 B.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辣椒種植改變了人們飲食結構 D.貴州地區(qū)最早種植辣椒5.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認為我國的農業(yè)現代化內容是“集體化加機械化”模式。20世紀60年代,在逐步了解、研究了西方國家農業(yè)發(fā)展的事實后,我國的農業(yè)現代化內容轉變?yōu)橛胁襟E地實現“機械化、化肥化、水利化、電氣化”。這一變化說明當時()A.農村所有制結構發(fā)生改變 B.經濟體制改革已逐步展開C.對蘇聯農業(yè)模式有所反思 D.政策制定受意識形態(tài)影響6.中國雜交水稻的培育,為解決世界范圍的饑餓問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拖拉機、播種機等機械裝備使農民從傳統的勞動模式中解放出來;溫室大棚種植技術的應用,彌補了農產品的季節(jié)性不足。這說明了()A.糧食安全問題得到基本解決 B.種植業(yè)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C.糧食儲備的智能化水平提高 D.科學技術進步推動農業(yè)的發(fā)展7.古代希臘三面環(huán)海,山多地少,“大部分是貧瘠無用之地”“比較宜于畜牧而不宜于耕種”“國內水源不足,沒有經常供水的河流、湖泊或大的泉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A.商業(yè)成為社會經濟基礎 B.食物生產具有地域特色C.土地屬于貴族集團所有 D.民主政體遍及各個城邦8.古希臘人在黑海地區(qū)活動頻繁,黑海沿岸有大量的古希臘殖民地,從黑海地區(qū)輸出的有谷物、咸魚、皮革和奴隸。在南方,古希臘人和古埃及有頻繁的貿易往來。據此推知,當時的古希臘()A.已經進入封建社會 B.海外貿易發(fā)達C.政府壟斷商業(yè)貿易 D.農業(yè)經濟繁榮9.公元前4世紀中葉羅馬出現了重銅錢。公元前268年開始鑄造銀幣,單位是第那流斯,具有貯存攜帶、流通、保值等功能。之后,凡外邦商人抵達古羅馬本土,就要把他們本國的鑄幣兌換成羅馬的第那流斯銀幣才能使用。這說明當時的羅馬()A.嚴格控制對外貿易B.商業(yè)經濟較為繁榮C.商品交易程序規(guī)范D.遠洋貿易極為興盛.10.美洲的農作物主要以蛋白質含量不高的玉米為主,歐亞大陸則有種類多樣而且蛋白質含量高的谷物;美洲農作物的種子必須一粒一粒用手種下,歐亞農作物的種子則可以撒播;美洲需要人自己動手耕作,歐亞則用家畜耕田,一個人可以耕作大片的田地,還能開發(fā)如北美大平原般肥沃卻干硬的土地。這段材料的主要含義是()A.歐亞農作物品種優(yōu)良 B.歐亞生產力發(fā)展水平較高C.歐亞耕作動力優(yōu)勢明顯 D.美洲農作物播種方式獨特11.地理大發(fā)現后,歐洲社會生活中出現了一種新的食物——馬鈴薯。由于《圣經》中沒有提到這種食物,教會禁止人們食用,但是饑餓的窮人打破了禁忌,此后這種食物迅速普及。這說明()A.新物種沖擊了教會的權威 B.新物種的傳播是曲折的C.教會對人們的控制很嚴格 D.當時歐洲階級矛盾尖銳12.來自異域的糖,不僅改變了歐洲人的飲食習慣,而且從貴族生活的象征逐漸變?yōu)槌鞘袆诠さ纳钤?。源自亞洲的甘蔗種植與蔗糖制造技術被歐洲殖民者傳播到美洲,引發(fā)了“蔗糖革命”與“人口大遷移”,催生出種植園經濟和殖民地奴隸制度。這表明糖()A.改變了歐洲人的飲食結構 B.推動了奴隸貿易的開展C.促進了各洲間的文化交流 D.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13.在整個19世紀,來自美洲的白糖簡直變成了一種英國窮人的食品。它是除茶葉外唯一一種對英國大眾的飲食習慣產生重大影響的進口商品,在英國人均卡路里攝入量中所占比例從2%提高到14%。這則材料作為直接論據可以用來探究()A.對外擴張與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 B.工業(yè)革命與社會結構轉型C.種植園經濟與美洲的獨立運動 D.世界市場與民眾日常生活14.據調查,擠奶機器人的使用,可以提高奶牛奶產量的20%?50%,精準農業(yè)技術能夠提高土地產出的15%?30%。這說明()A.現代信息技術促進農業(yè)效益提高 B.農業(yè)機械化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C.農業(yè)集約化促進生產與市場對接 D.生產現代化已不需要人力的參與15.“漁光一體”創(chuàng)造性地將光伏新能源發(fā)電與水產養(yǎng)殖有機結合、融為一體,真正實現“魚、電、環(huán)?!比S收的嶄新發(fā)展模式,達到養(yǎng)殖和發(fā)電的并行發(fā)展。根據材料可知,這種模式的突出優(yōu)勢是()A.徹底解決了能源短缺問題 B.進一步提高了水產品質量C.實現產業(yè)疊加和資源共享 D.成功解決我國的霧霾問題16.糧食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銘磚刻文有“有東門從南第廿三行從西第五窖”蘇州通天二年粗糙米白多一萬三xx十五石耗在內“押倉使孫亮監(jiān)倉御史陸慶”——在洛陽出土的隋唐時期含嘉倉的銘磚凡鑿客置屋,皆銘磚為庾斛之數,與其年月日,受領粟官吏姓名。又立牌如其銘?!短屏洹凡牧隙骸敦懹^政要》有言“今省徭賦,不奪其時,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則富矣?!薄度莆摹份d:“如時當大稔,事至傷農,則優(yōu)與價錢,廣其糴數;谷若稍貴,糴亦便停。所余少多,與年上下,準平谷價,恒使得中。”《唐律疏議》規(guī)定:“諸倉庫及積聚財物,安置不如法,若暴涼不以時,致有損敗者,計所損敗坐贓論,州、縣以長官為首,監(jiān)、署等亦準此?!薄獡缎绿茣返龋?)材料一的銘磚記錄了哪些信息?分別說明含嘉倉銘磚與《唐六典》的史料價值。(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唐朝應對糧食安全問題的舉措,據此可得到哪些啟示?17.唐朝中后期和明朝中后期是我國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直到唐前期,粟仍然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其次是麥?!瓘奶浦腥~起,由于北人南遷……以及耕作技術的進步等,水稻在全國糧食生產中開始占了首位,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重心的南移?!猿啥计皆瓰橹行牡囊嬷萏柗Q“州之瑰寶”,和揚州地區(qū)并稱為“揚一益二”,居全國首位?!幾栽婿取吨腥A文明史》材料二明朝中后期,原產美洲的玉米、紅薯等高產作物傳入中國,提高了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使許多耕地可改種棉花、蠶桑等經濟作物。在松江府,婦女們“晨抱綿紗入市,易木棉花以歸,機籽軋軋,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楓涇鎮(zhèn)成為棉紡業(yè)專業(yè)市鎮(zhèn)。隨著工商業(yè)市鎮(zhèn)的勃興,由中小商人和手工業(yè)者構成的市民階層形成,明代階級結構發(fā)生新變化?!幾圆窇椚骸逗喢髦袊鴼v史讀本》(1)根據材料一,指出唐朝主要糧食生產的重大變化及原因。(2)根據材料二,概括明朝中后期農業(yè)發(fā)展的表現。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農業(yè)發(fā)展的時代動因。(3)根據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歸納唐朝中后期和明朝中后期農業(yè)發(fā)展的不同影響。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洲的原始居民印第安人在長期的辛勤勞作過程中,培育了很多為美洲大陸所獨有的糧食、瓜果和蔬菜……僅玉米就有七百多個品種,這是印第安文明對人類的重大貢獻。隨著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新舊大陸之間的物產得以交流?!幾阅径 陡鐐惒家鸬奈锓N交流—美洲農作物在中國》材料二從1980年雜交水稻首次走出國門以來,其穩(wěn)定的增產潛力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政府及有識之士的高度重視,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已將雜交水稻技術視為增產糧食、解決人類饑餓問題的首選技術。近年來,雜交水稻在國外年推廣面積已達600萬公頃,主要推廣國家有印度、孟加拉國、越南、菲律賓、巴基斯坦、美國、印度尼西亞、緬甸、巴西及馬達加斯加等?!幾栽∑健峨s交水稻國際推廣實務》序材料三黑胡椒的歷史和兩家與罪惡的殖民主義有關的公司密不可分,即英國東印度公司及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而荷蘭人將鴉片當作印度馬拉巴爾海岸生產胡椒的貨款,也催生了禍害匪淺的鴉片貿易。所以伏爾泰說,自1500年后,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沒有“未被血染紅的”。英、荷兩家東印度公司的對立長達兩百年,要無止境地開發(fā)國外的資源以滿足本地市場的需求,形塑了現代全球貿易的推力。胡椒與現代全球貿易起源的關聯,反映在確定胡椒價格及分配其獲利所需要的組織上,這促成了歐洲北部資本主義的興起?!幾浴久馈楷攩帖悺ぶx弗《胡椒的全球史:財富、冒險與殖民》(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美洲與中國農作物對外傳播的背景。(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如何理解“胡椒的全球史既是一部經濟史又是一部血淚史”。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嘉種”(良種)的概念,《詩經》記載了選用良種的好處和一些優(yōu)良品種,這一時期我國在選種和育種的目標上重視的是產量高低、品質好壞和熟期早晚等?!豆茏印匪涊d的18種土壤中,每種土壤上都有適于栽培的作物品種。漢代在選種技術上已經普遍采用田間穗選的方法,其選擇標準是植株高大或穗大強者,在種子貯藏時強調要“懸高燥處”及防治倉庫害蟲。《齊民要術》所提出的選種標準強調要重視品種的質性和遺傳素質及適應性能,并對良種的繁育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明代耿蔭樓提出了更高的有關選種和良種繁育的技術標準,清代楊雙山的“擇種法”在理論和技術上都有了更大的進步?!幾怨捻w《中國古代的選種育種和良種繁育》材料二:中國雜交水稻研究起步較晚,但發(fā)展很快。20世紀50年代,研究者們確立了從水稻性狀上研究雜種優(yōu)勢的基本思路,并對實驗范式達成了共識,為水稻雜交技術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20世紀60年代,袁隆平和他的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在兩年的時間里通過對14000多株水稻的觀察對比,揭示了水稻雄性不育的遺傳規(guī)律,并在國內首次提出了水稻三系法雜交育種的科學構想。此后全國雜交水稻研究團隊展開大協作,1976年中國開始與國際水稻研究所合作,與其他國家互相交流,攻克了諸多難關。袁隆平敏銳地發(fā)現,傳統三系法由于不育系的穩(wěn)定性,產生優(yōu)秀組合的概率偏低,經過多年研究,更為優(yōu)越的兩系法育種技術誕生。此后二十多年里,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將常規(guī)、三系、兩系選育方法與分子生物技術結合,取得了突出成就。目前,中國雜交水稻已在多個國家成功試種或推廣,中國成為世界上雜交水稻技術的主要輸出國?!幾岳铌誊姟吨袊s交水稻育種》(1)根據材料一概括我國古代選種育種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雜交水稻選育技術發(fā)展進步的原因,并簡述其意義。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大型生活聚落城址說明馬鞍橋山人已處于定居生活,同時祭祀坑內發(fā)現整套農業(yè)工具又說明對農業(yè)生產的崇拜,由此可推知農耕經濟占據重要地位,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馬鞍橋山遺址文化與其他文化區(qū)域有聯系的信息,不能說明區(qū)域文化存在交流或加強,排除A項;“多元一體”是指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一致性并存,材料信息與此無關,排除B項;國家初始形態(tài)體現為城、禮器的產生,材料信息沒有體現,排除D項。2.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東漢時期(中國)。根據材料表格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陜西、山東、山西、內蒙古都屬于北方,只有江蘇是南方,因此牛耕圖畫像石多分布在北方,牛耕畫像石體現了當時農業(yè)生產中牛耕的情況,可以推斷東漢時期北方牛耕使用較南方普遍,C項正確;鐵農具與牛耕的使用代表先進生產力,材料反映北方農業(yè)領先于南方,A項正確;材料只提到牛耕情況,沒有涉及政府的態(tài)度,排除B項;西晉滅亡以來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東漢南方還未得到開發(fā),排除D項。故選C項。3.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食物保鮮技術。根據材料“據《周禮》記載……給為宮廷運送鮮菜、鮮果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鮮嫩”可得出,我國食物保鮮技術歷史悠久,故A項正確。材料只介紹了一些食物保鮮技術,不能反映政府重視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運河修建的原因,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長途販運貿易的繁榮,排除D項。4.答案:A解析:根據“人口的增殖使農民的副食選擇越來越少,不得不將大量的土地用以種植高產的主食,而辣椒作為一種用地少,產量高的調味副食受到越來越多的小農青睞”可知人口的增殖加劇了人地矛盾,外來高產糧食作物有助于緩解這個矛盾,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高產作物的影響,并不是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排除B項;辣椒只是調味副食,并沒有改變人們的飲食結構,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比較信息,不能說明貴州地區(qū)最早種植,排除D項。故選:A。5.答案:C解析:6.答案:D解析:雜交水稻、機械裝備、溫室大棚等都是科技發(fā)展的結果,都促進的農業(yè)的進步,說明科學技術進步推動農業(yè)的發(fā)展,D項正確;糧食問題尚未得到解決,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出種植業(yè)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糧食儲備的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7.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古代希臘地區(qū)的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由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希臘貧瘠的土地及少水的狀況不適于谷物的生長,卻適于種植葡萄和橄欖,古希臘人再將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欖油,即食物生產具有地域特色,故B項符合題意。商業(yè)成為社會經濟基礎表現在商業(yè)在整個社會經濟中居基礎地位,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古希臘城邦中,公民也擁有土地,排除C項;斯巴達是寡頭政治的代表,“民主政體遍及各個城邦”說法錯誤,排除D項。8.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古希臘的商業(yè)貿易。根據材料信息可知,當時古希臘與黑海、地中海周圍地區(qū)都有頻繁的貿易往來,故B項正確;根據材料信息“奴隸”可知,古希臘當時尚未進入封建社會,A項錯誤;僅從材料信息無法推知C項結論,排除;材料無法體現古希臘農業(yè)經濟發(fā)展情況,故排除D項。9.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公元前268年開始鑄造銀幣,單位是第那流斯,具有貯存攜帶、流通、保值等功能……”,可以看出由原來的重銅錢發(fā)展為銀幣,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B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古羅馬對外商的相關規(guī)定,不是嚴格控制,排除A項;材料涉及外商來古羅馬必須兌換相應的貨幣,涉及的是規(guī)定,不是程序,排除C項;材料不能看出遠洋貿易的情況,排除D項。故選B項。10.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美洲的農作物主要以蛋白質含量不高的玉米為主”、“美洲農作物的種子必須一粒一粒用手種下”、“美洲需要人自己動手耕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洲人生產力水平比歐亞的生產力低,B項正確;A項沒有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排除A項;耕作動力只是歐亞水平高的一個表現,排除C項;D項說法與材料主旨不符,其播種方式也并不獨特,排除D項。故選B項。11.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教會禁止食用新食物,而饑餓的窮人迫于生計打破禁忌,使新食物迅速普及,可知新物種的傳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B項正確。其他三項皆與材料主旨不符。12.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糖不僅是新航路開辟后物種傳入的產物,而且是殖民活動的產物,如歐洲人在殖民地種植生產蔗糖。生產蔗糖催生出種植園經濟和殖民地奴隸制度,為歐洲資產階級的早期資本積累作了準備,促進了新興階層的崛起發(fā)展,對歐洲傳統社會造成很大沖擊,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D項正確。“改變了歐洲人的飲食結構”“推動了奴隸貿易的開展”僅符合材料的部分內容,無法涵蓋材料全部內容,排除A、B兩項;“蔗糖革命”與“人口大遷移”催生出種植園經濟和殖民地奴隸制度,是殖民侵略的表現,C項表述不全面,故排除。13.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后的物種交換。從材料信息可知,隨著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展,茶葉、白糖等輸入到歐洲的數量不斷增加,已經成為歐洲民眾生活中較普遍的食品,因此可以看出,世界市場不斷影響著歐洲民眾的日常生活,D項正確。14.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擠奶機器人”“精準農業(yè)技術”等信息可知,材料涉及的是農業(yè)生產領域的信息技術,并非普通的機械化,故選A項,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市場情況,排除C項;材料并未涉及農業(yè)現代化過程中人的作用,而且根據實際情況分析,人的作用不可或缺,故排除D項。15.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現代化水產養(yǎng)殖。與傳統的水產養(yǎng)殖相比,“漁光一體”模式下,水上發(fā)電、水下養(yǎng)殖,有利于實現養(yǎng)殖和發(fā)電的產業(yè)疊加和資源共享,故C項正確;“漁光一體”模式并不能“徹底”解決能源短缺問題,故A項錯誤;“漁光一體”模式與提高水產品的質量無關,故B項錯誤;光伏發(fā)電等清潔能源的使用可以減輕但不能解決我國的霧霾問題,故D項錯誤。16.答案:(1)史實:對糧倉的儲藏數量、時間、相關責任人等重要信息,刻在磚上,磚置于倉中。史料價值:出土的含嘉倉銘磚是研究唐朝社會經濟的實物史料,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唐六典》是文獻史料,屬二手史料,需要與其他史料相互印證。(2)措施:減輕賦稅,保障農時;重視糧食儲備,廣建糧倉;準平糧價,調控糧食價格;用法律規(guī)范糧倉管理。啟示:重視糧食安全,大力發(fā)展糧食生產,提升國家對糧食的調控能力,建立完整的糧食倉儲體系。解析:(1)史實:根據“有東門從南第廿三行從西第五窖”可知涉及了糧倉的儲藏數量;根據“通天二年”可知涉及時間,根據“孫亮”、“陸慶”等可知涉及相關責任人等重要信息;根據“含嘉倉的銘磚”可知刻在磚上,磚置于倉中。史料價值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出土的含嘉倉銘磚是研究唐朝社會經濟的實物史料,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唐六典》是文獻史料,屬二手史料,需要與其他史料相互印證。(2)措施:根據“今省徭賦,不奪其時,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則富矣”得出減輕賦稅,保障農時;根據“諸倉庫及積聚財物,安置不如法,若暴涼不以時,致有損敗者,計所損敗坐贓論,州、縣以長官為首”得出重視糧食儲備,廣建糧倉;根據“如時當大稔,事至傷農,則優(yōu)與價錢,廣其糴數;谷若稍貴,糴亦便停。所余少多,與年上下,準平谷價,恒使得中”得出準平糧價,調控糧食價格;由材料可知這些措施都是采用法律規(guī)范糧倉管理。帶來的“啟示”主要是要重視糧食安全,大力發(fā)展糧食生產,提升國家對糧食的調控能力,建立完善的糧食倉儲體系。17、(1)答案:變化:水稻成為主要糧食作物。原因:南方相對穩(wěn)定,北方人口南遷;曲轅犁使用,耕作技術進步。解析:變化:根據材料“水稻在全國糧食生產中開始占了首位”可得出水稻成為主要糧食作物。原因:根據材料“北人南遷”“科學技術的進步”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南方相對穩(wěn)定;北方人口南遷;曲轅犁使用,耕作技術進步。(2)答案:表現:高產作物引進,糧食產量增長;經濟作物大量種植。時代動因:新航路開辟,全球經濟聯系加強。解析:表現:根據材料“原產美洲的玉米、紅薯等高產作物傳入中國,提高了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許多耕地可改種棉花、蠶桑等經濟作物”可得出高產作物引進,糧食產量增長;經濟作物大量種植。時代動因: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新航路開辟,全球經濟聯系加強。(3)答案:不同影響:唐朝:加速經濟重心南移;揚州等南方城市的興起。明朝:催生了一批專業(yè)化市鎮(zhèn);促進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市民階層壯大。解析:不同影響:根據材料“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重心的南移”“以成都平原為中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特許經營協議(法律英語)3篇
- 2024年試驗檢測技術服務合同版B版
- 2024年藝術品交易合同(拍賣)
- 2025版高速路隧道照明系統檢修勞務分包合同3篇
- 2024年真空保溫管購銷協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光伏發(fā)電項目履約擔保合同3篇
- 2025年度投標文件編制承諾協議書2篇
- 2024年鋼筋加工勞務承包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小麥秸稈生物質能源產業(yè)化項目合作協議范本3篇
- 2024年版高校校長聘任協議書3篇
-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2024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題【附答案】
- 期末測試模擬練習 (含答案)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 上海市徐匯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
- 安全風險隱患舉報獎勵制度
- 江蘇省蘇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 數學 含答案
- 線性代數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貴州理工學院
- 建筑幕墻工程檢測知識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安防主管崗位招聘面試題及回答建議(某大型集團公司)2025年
- 消防疏散演練宣傳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 五年級數學下冊 課前預習單(人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